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下·仙居期末)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明清時期,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措施有(  )
①設立駐藏大臣 ②實行達賴和班禪冊封制度
③金瓶掣簽制度 ④取消土司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期,順治帝賜予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批準;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后來,清朝頒布法令,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清朝的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D項①②③是明清時期,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措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對西藏的管轄,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
2.(2019八下·仙居期末)對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全面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著作是(  )
A.《本草綱目》 B.《天工開物》
C.《農政全書》 D.《徐霞客游記》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的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全面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
3.(2019八下·仙居期末)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 B.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
C.兩次運動的中心都在意大利 D.都是思想解放運動
【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A項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說法錯誤,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巨匠,不符合題意;
B項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說法錯誤,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先驅,不符合題意;
C項兩次運動的中心都在意大利說法錯誤,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在意大利,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不符合題意;
D項都是思想解放運動說法正確,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都是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基督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4.(2019八下·仙居期末)小敏同學在學習“新航路開辟”時,繪制了如下思維導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意大利航海家、探險家哥倫布,一生從事航海活動,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遠航;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人類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船隊。
AB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C項哥倫布完成環球航行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要求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史實。
5.(2019八下·仙居期末)歷史人物往往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以下歷史人物與其歷史功績組合正確的是(  )
①俾斯麥——促成德國完成統一
②林肯——領導取得美國獨立戰爭勝利
③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俄國的農奴制
④玻利瓦爾——領導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并取得勝利。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①正確;
林肯——領導美國南北戰爭取得勝利, ②錯誤;
1789年法國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時,拿破侖沒有在巴黎,而且只是一個炮兵少尉,③錯誤;
玻利瓦爾是19世紀解放南美大陸的英雄人物,是美洲獨立戰爭先驅,先后領導軍隊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解放了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委內瑞拉,被稱為“美洲解放者”、“委內瑞拉國父”。④正確。
A項①③④組合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相關歷史人物與其歷史功績的認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6.(2019八下·仙居期末)1848年后,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里的“科學理論”是指(  )
A.盧梭的“人民主權”理論 B.《共產黨宣言》
C.《人民憲章》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答案】B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它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里的“科學理論”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共產黨宣言》是題干里的“科學理論”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要求具備對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
7.(2019八下·仙居期末)科技創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以下成果屬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經過不斷努力,終于制成飛機。
ACD三項分別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B項圖片中的 “‘飛行者’1號”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要求準確識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史實。
8.(2019八下·仙居期末)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鎮壓過農民起義,代表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李鴻章仍有值得肯定之處,這表現在他曾(  )
A.興辦新式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
B.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C.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D.擔任欽差大臣期間開展禁煙運動
【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李鴻章是洋務派的代表,為了維護清朝統治,興辦新式軍事工業 和民用工業,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A項興辦新式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是李鴻章值得肯定之處,符合題意;
B項頒布《天朝田畝制度》的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不符合題意;
C項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是 魏源,不符合題意;
D項擔任欽差大臣期間開展禁煙運動的是林則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2019八下·仙居期末)揭示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正確的是(  )
A.美國南北戰爭——美國獲得獨立
B.《拿破侖法典》——維護了英國資產革命的成果
C.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慘敗——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深入到中國的長江下游地區
D.《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完全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A項美國南北戰爭——美國獲得獨立搭配錯誤,華盛頓領導了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不符合題意;
B項《拿破侖法典》——維護了英國資產革命的成果搭配錯誤,拿破侖執政時期,制定和頒布了《拿破侖法典》,清除封建法規,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C項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慘敗——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深入到中國的長江下游地區搭配錯誤,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不符合題意;
D項《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完全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搭配正確,1901年清政府同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充分表明清政府成為列強控制中國的工具,已淪為了“洋人的朝廷”,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0.(2019八下·仙居期末)在1908年的北京,下列景象你認為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①王某來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②北京市民何某家住在東交民巷
③學生李某在京師大學堂上學 ④張某在閑暇之余閱讀《申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905年清政府下令廢除科舉制,在中國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從此不存在了,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①王某來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與史實不符。1901年《辛丑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因此,“②北京市民何某家住在東交民巷”與史實不符。
C項③④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晚清歷史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靈活運用能力。
二、非選擇題:
11.(2019八下·仙居期末)某校初中歷史興趣小組開展“明清歷史”專題學習班會。請你參與:
【政治體制】故宮導游說:“這個不起眼的偏房(圖一),在雍正時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為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
【抗擊侵略】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中外交往】明朝時期國力強盛,加強了與海外各國的聯系。
(1)圖一指的是哪一機構?這一機構設置的目的是什么?
(2)明朝和清朝為抗擊外國侵略進行了哪些戰爭?(請各舉一例)
(3)圖二反映明朝中外關系史中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壯舉有何重要意義?
【答案】(1)軍機處;目的是使我國封建君主集權得到進一步強化。
(2)明朝: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康熙帝率軍抗擊沙餓(克薩之戰》。
(3)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發好關系。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1)圖一“偏房”是指地處偏室的軍機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了軍機處,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達到了頂峰。
(2)明朝時期,倭寇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他們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勾結一些中國的奸商組成,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明朝政府派戚繼光抗擊倭寇,他率領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勝利,后來他又率軍開赴福建、廣州抗倭,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中國臺灣。明末清初,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1661年,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1662年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里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神圣領土臺灣。17世紀中葉,沙俄把侵略的矛頭指向我國黑龍江流域,強占尼布楚、雅克薩等地,筑城盤踞。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出軍隊,對沙俄侵略軍發起自衛反擊戰,兩次在雅克薩大敗侵略軍,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使東北邊疆在以后一個半世紀里基本上得到安寧。 。
(3)根據圖二中的“明”“西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和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歷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經濟交流,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
故答案為:(1)軍機處;目的是使我國封建君主集權得到進一步強化。
(2)明朝: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康熙帝率軍抗擊沙餓(雅克薩之戰》。
(3)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發好關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軍機處、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戰爭、鄭和下西洋等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軍機處、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戰爭、鄭和下西洋的史實。
12.(2019八下·仙居期末)【大國崛起】某校歷史研究小組對“英、美、法等歐美大國的興衰及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這一主題進行了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第一小組:制作了歐美確立資產階級統治過程的簡表。
國家 時間 領導人 主要文件 結果
英國 1640年 克倫威爾 A 都建立起D制度
美國 1775年 B 《獨立宣言》
法國 1789年 羅伯斯庇爾 C
(1)請填出表格中A、B、C、D處相應的內容。
(2)材料一“廠房轟鳴”的景象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從此人類社會進入一個什么時代?
(3)運用所學知識,寫出引起材料二中美國工業生產量排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綜上所述,談談歐美國家的崛起之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什么啟示?
【答案】(1)A:《權利法案》:B:華盛頓:C:《人權宣言》:D:資本主義
第二小組:探究了歐美在經濟領域的變革。
材料一: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縷縷的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材料二:歐美各國工業生產排序變化表
時間 英國 德國 美國
1860年世界工業生產量位次 1 4 3
1910年世界工業生產量位次 3 2 1
(2)英國;“蒸汽時代”。
(3)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人類歷史進步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要建立適合本國發展的制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應大力發展生產力。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民主體制,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起到了推動作用。1789年8月,法國資產階級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英法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都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
(2)據材料“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屢屢的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最著名的成就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機成功,為機器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來源,也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3)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美德更多地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19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1%,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世紀初,德國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二。
第二問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A:《權利法案》:B:華盛頓:C:《人權宣言》:D:資本主義
(2)英國;“蒸汽時代”。
(3)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人類歷史進步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要建立適合本國發展的制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應大力發展生產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
13.(2019八下·仙居期末)【屈辱與抗爭】19世紀中期開始,列強的侵略讓大清王朝開始風雨飄搖。中華民族在屈辱、抗爭和探索中不斷走向覺醒。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和探索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1894年,朝鮮爆發農民起義,引發日清戰爭。戰爭的勝利,使日本國民對大中華文化固有的“贊賞”、“崇敬”心理開始崩潰,隱藏在內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別”、“輕蔑”的意識逆轉。一種新型的近代清國觀開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優越感迅速轉變成時代思潮的主流。從此,日本對鄰國開始盛氣凌人了。——宗澤亞《明治維新的國度》
材料三:維新派以西方現代文明的產兒——日本明治維新為參照,變革傳統政治體制,先設制度局,再開國會。
——摘編自《世界文明史》
(1)根據不同主題,填入材料一中相對應的序號。
屈辱史:   
探索史:   
(2)根據材料二,指出這場戰爭使日本國民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場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3)寫出材料一中④⑤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明維新派主張實行怎樣的政治體制。
【答案】(1)①②④⑥;③⑤
(2)心理變化:對中華文化由贊賞到蔑視(日本國民心理從劣等感到優越感;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3)《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引發“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①1840——1842年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②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④1894——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⑥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抗爭史和探索史:③洋務派建立京師同文館,是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經濟,來救中國,維護清朝統治;⑤甲午戰后,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公車上書,維新變法挽救中國的民族危亡。
(2)據所學知,“日清戰爭”又稱甲午中日戰爭,由材料二“戰爭的勝利,使日本國民對大中華文化固有的‘贊賞’‘崇敬’心理開始崩潰,隱藏在內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別’‘輕蔑’的意識逆轉。一種新型的近代清國觀開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優越感迅速轉變成時代思潮的主流”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使日本國民對中華文化由贊賞到蔑視,日本國民心理從劣等感到優越感。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義憤填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人議和,請求變法。即“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維新派要求改變政治體制,變封建專制為君主立憲制。
故答案為:(1)①②④⑥;③⑤。
(2)心理變化:對中華文化由贊賞到蔑視(日本國民心理從劣等感到優越感);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3)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引發“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列強的侵略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相關知識。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 / 1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下·仙居期末)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明清時期,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措施有(  )
①設立駐藏大臣 ②實行達賴和班禪冊封制度
③金瓶掣簽制度 ④取消土司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19八下·仙居期末)對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全面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著作是(  )
A.《本草綱目》 B.《天工開物》
C.《農政全書》 D.《徐霞客游記》
3.(2019八下·仙居期末)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 B.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
C.兩次運動的中心都在意大利 D.都是思想解放運動
4.(2019八下·仙居期末)小敏同學在學習“新航路開辟”時,繪制了如下思維導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A B.B C.C D.D
5.(2019八下·仙居期末)歷史人物往往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以下歷史人物與其歷史功績組合正確的是(  )
①俾斯麥——促成德國完成統一
②林肯——領導取得美國獨立戰爭勝利
③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俄國的農奴制
④玻利瓦爾——領導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9八下·仙居期末)1848年后,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里的“科學理論”是指(  )
A.盧梭的“人民主權”理論 B.《共產黨宣言》
C.《人民憲章》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7.(2019八下·仙居期末)科技創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以下成果屬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
A. B.
C. D.
8.(2019八下·仙居期末)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鎮壓過農民起義,代表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李鴻章仍有值得肯定之處,這表現在他曾(  )
A.興辦新式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
B.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C.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D.擔任欽差大臣期間開展禁煙運動
9.(2019八下·仙居期末)揭示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正確的是(  )
A.美國南北戰爭——美國獲得獨立
B.《拿破侖法典》——維護了英國資產革命的成果
C.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慘敗——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深入到中國的長江下游地區
D.《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完全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10.(2019八下·仙居期末)在1908年的北京,下列景象你認為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①王某來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②北京市民何某家住在東交民巷
③學生李某在京師大學堂上學 ④張某在閑暇之余閱讀《申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二、非選擇題:
11.(2019八下·仙居期末)某校初中歷史興趣小組開展“明清歷史”專題學習班會。請你參與:
【政治體制】故宮導游說:“這個不起眼的偏房(圖一),在雍正時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為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
【抗擊侵略】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中外交往】明朝時期國力強盛,加強了與海外各國的聯系。
(1)圖一指的是哪一機構?這一機構設置的目的是什么?
(2)明朝和清朝為抗擊外國侵略進行了哪些戰爭?(請各舉一例)
(3)圖二反映明朝中外關系史中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壯舉有何重要意義?
12.(2019八下·仙居期末)【大國崛起】某校歷史研究小組對“英、美、法等歐美大國的興衰及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這一主題進行了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第一小組:制作了歐美確立資產階級統治過程的簡表。
國家 時間 領導人 主要文件 結果
英國 1640年 克倫威爾 A 都建立起D制度
美國 1775年 B 《獨立宣言》
法國 1789年 羅伯斯庇爾 C
(1)請填出表格中A、B、C、D處相應的內容。
(2)材料一“廠房轟鳴”的景象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從此人類社會進入一個什么時代?
(3)運用所學知識,寫出引起材料二中美國工業生產量排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綜上所述,談談歐美國家的崛起之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什么啟示?
13.(2019八下·仙居期末)【屈辱與抗爭】19世紀中期開始,列強的侵略讓大清王朝開始風雨飄搖。中華民族在屈辱、抗爭和探索中不斷走向覺醒。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和探索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1894年,朝鮮爆發農民起義,引發日清戰爭。戰爭的勝利,使日本國民對大中華文化固有的“贊賞”、“崇敬”心理開始崩潰,隱藏在內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別”、“輕蔑”的意識逆轉。一種新型的近代清國觀開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優越感迅速轉變成時代思潮的主流。從此,日本對鄰國開始盛氣凌人了。——宗澤亞《明治維新的國度》
材料三:維新派以西方現代文明的產兒——日本明治維新為參照,變革傳統政治體制,先設制度局,再開國會。
——摘編自《世界文明史》
(1)根據不同主題,填入材料一中相對應的序號。
屈辱史:   
探索史:   
(2)根據材料二,指出這場戰爭使日本國民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場戰爭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3)寫出材料一中④⑤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明維新派主張實行怎樣的政治體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期,順治帝賜予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批準;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后來,清朝頒布法令,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清朝的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D項①②③是明清時期,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措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對西藏的管轄,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
2.【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的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全面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
3.【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A項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說法錯誤,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巨匠,不符合題意;
B項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說法錯誤,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先驅,不符合題意;
C項兩次運動的中心都在意大利說法錯誤,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在意大利,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不符合題意;
D項都是思想解放運動說法正確,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都是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基督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4.【答案】C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意大利航海家、探險家哥倫布,一生從事航海活動,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遠航;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人類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船隊。
AB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C項哥倫布完成環球航行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要求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史實。
5.【答案】A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并取得勝利。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①正確;
林肯——領導美國南北戰爭取得勝利, ②錯誤;
1789年法國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時,拿破侖沒有在巴黎,而且只是一個炮兵少尉,③錯誤;
玻利瓦爾是19世紀解放南美大陸的英雄人物,是美洲獨立戰爭先驅,先后領導軍隊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解放了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委內瑞拉,被稱為“美洲解放者”、“委內瑞拉國父”。④正確。
A項①③④組合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相關歷史人物與其歷史功績的認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6.【答案】B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它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里的“科學理論”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共產黨宣言》是題干里的“科學理論”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要求具備對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
7.【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經過不斷努力,終于制成飛機。
ACD三項分別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B項圖片中的 “‘飛行者’1號”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要求準確識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史實。
8.【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李鴻章是洋務派的代表,為了維護清朝統治,興辦新式軍事工業 和民用工業,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A項興辦新式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是李鴻章值得肯定之處,符合題意;
B項頒布《天朝田畝制度》的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不符合題意;
C項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是 魏源,不符合題意;
D項擔任欽差大臣期間開展禁煙運動的是林則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A項美國南北戰爭——美國獲得獨立搭配錯誤,華盛頓領導了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不符合題意;
B項《拿破侖法典》——維護了英國資產革命的成果搭配錯誤,拿破侖執政時期,制定和頒布了《拿破侖法典》,清除封建法規,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C項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慘敗——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深入到中國的長江下游地區搭配錯誤,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深入長江中下游地區,不符合題意;
D項《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完全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搭配正確,1901年清政府同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充分表明清政府成為列強控制中國的工具,已淪為了“洋人的朝廷”,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0.【答案】C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905年清政府下令廢除科舉制,在中國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從此不存在了,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①王某來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與史實不符。1901年《辛丑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因此,“②北京市民何某家住在東交民巷”與史實不符。
C項③④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晚清歷史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靈活運用能力。
11.【答案】(1)軍機處;目的是使我國封建君主集權得到進一步強化。
(2)明朝: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康熙帝率軍抗擊沙餓(克薩之戰》。
(3)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發好關系。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1)圖一“偏房”是指地處偏室的軍機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了軍機處,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達到了頂峰。
(2)明朝時期,倭寇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他們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勾結一些中國的奸商組成,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明朝政府派戚繼光抗擊倭寇,他率領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勝利,后來他又率軍開赴福建、廣州抗倭,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中國臺灣。明末清初,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1661年,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1662年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里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神圣領土臺灣。17世紀中葉,沙俄把侵略的矛頭指向我國黑龍江流域,強占尼布楚、雅克薩等地,筑城盤踞。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派出軍隊,對沙俄侵略軍發起自衛反擊戰,兩次在雅克薩大敗侵略軍,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使東北邊疆在以后一個半世紀里基本上得到安寧。 。
(3)根據圖二中的“明”“西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和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歷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經濟交流,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
故答案為:(1)軍機處;目的是使我國封建君主集權得到進一步強化。
(2)明朝: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康熙帝率軍抗擊沙餓(雅克薩之戰》。
(3)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發好關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軍機處、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戰爭、鄭和下西洋等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軍機處、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戰爭、鄭和下西洋的史實。
12.【答案】(1)A:《權利法案》:B:華盛頓:C:《人權宣言》:D:資本主義
第二小組:探究了歐美在經濟領域的變革。
材料一: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縷縷的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材料二:歐美各國工業生產排序變化表
時間 英國 德國 美國
1860年世界工業生產量位次 1 4 3
1910年世界工業生產量位次 3 2 1
(2)英國;“蒸汽時代”。
(3)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人類歷史進步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要建立適合本國發展的制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應大力發展生產力。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民主體制,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起到了推動作用。1789年8月,法國資產階級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英法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都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
(2)據材料“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屢屢的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最著名的成就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機成功,為機器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來源,也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3)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美德更多地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19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1%,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世紀初,德國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二。
第二問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A:《權利法案》:B:華盛頓:C:《人權宣言》:D:資本主義
(2)英國;“蒸汽時代”。
(3)第二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人類歷史進步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要建立適合本國發展的制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應大力發展生產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
13.【答案】(1)①②④⑥;③⑤
(2)心理變化:對中華文化由贊賞到蔑視(日本國民心理從劣等感到優越感;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3)《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引發“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①1840——1842年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②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④1894——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⑥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抗爭史和探索史:③洋務派建立京師同文館,是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經濟,來救中國,維護清朝統治;⑤甲午戰后,中國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公車上書,維新變法挽救中國的民族危亡。
(2)據所學知,“日清戰爭”又稱甲午中日戰爭,由材料二“戰爭的勝利,使日本國民對大中華文化固有的‘贊賞’‘崇敬’心理開始崩潰,隱藏在內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別’‘輕蔑’的意識逆轉。一種新型的近代清國觀開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優越感迅速轉變成時代思潮的主流”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使日本國民對中華文化由贊賞到蔑視,日本國民心理從劣等感到優越感。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義憤填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人議和,請求變法。即“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維新派要求改變政治體制,變封建專制為君主立憲制。
故答案為:(1)①②④⑥;③⑤。
(2)心理變化:對中華文化由贊賞到蔑視(日本國民心理從劣等感到優越感);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3)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引發“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列強的侵略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相關知識。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靖安县| 建阳市| 黄冈市| 丹东市| 云和县| 金溪县| 莲花县| 鄂温| 密云县| 恩施市| 抚宁县| 雷波县| 浮山县| 寿宁县| 清新县| 聂拉木县| 玉田县| 阳信县| 建阳市| 莱阳市| 南岸区| 简阳市| 西峡县| 万山特区| 文昌市| 北票市| 高清| 旅游| 华蓥市| 南汇区| 赤壁市| 通河县| 黔西县| 抚顺县| 济宁市| 白沙| 大洼县| 望奎县| 克拉玛依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