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今我朝罷丞相……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2.現在穿越劇盛行,假設電視劇女主角穿越到清朝雍正時期。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在避暑山莊,看到了回歸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 ②在新疆,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貴族的叛亂
③在西南,改土歸流開始大規模推行 ④在中央,皇帝選調親信設立軍機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清朝政府為維護國家統一,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其主要措施有(  )
①設立駐藏大臣 ②改土歸流 ③冊封制度 ④平定叛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有關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表述錯誤的是(  )
A.民間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B.到松江可采購大量棉布回北京
C.形成了一些人商幫,如徽商、晉商等
D.中國絲綢、茶葉等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
5.金磚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幾個主要的發展中國家,歷史上最早開辟印
非航線的航海家是(  )
A.麥哲倫 B.達伽馬 C.迪亞士 D.哥倫布
6.依法治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英法美等國在社會巨變中制定了許多
法律文件,開啟了現代法治社會的先河。其中最早為君主立憲制奠定法律基礎的是(  )
A.英國《權利法案》 B.法國《人權宣言》
C.美國《獨立宣言》 D.美國1787年憲法
7.喜好穿越劇的莉莉同學坐上了從株洲到北京的高鐵,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美景,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來到了1825年的英國,坐上了當時最新式的交通工具(  )
A. B.
C. D.
8.巴黎公社的性質是(  )
A.資產階級政權 B.無產階級政權
C.封建君主政權 D.封建割據政權
9.讀“美國崛起之路”折線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①一—贏得了國家獨立,確立了共和政體
B.②——召開制憲會議,首屆聯邦政府成立
C.③——內戰宣告結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
10. 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的以徽、漢兩個劇種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的新劇種是(  )
A.京劇 B.昆曲
C.越劇 D.黃梅戲
11.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法國著名的漢學教授儒蓮稱其為“技術百科全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把它稱為“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所作的“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它是(  )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
C.《資治通鑒》 D.《天工開物》
12.照片是記錄歷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歷史的重要素材。右圖照片可以用于考證(  )
A.“師夷長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
C.大生紗廠的興衰 D.黃埔軍校的創建
13.下列組合中,因果關系錯誤的一組是(  )
A.第一次鴉片戰爭一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一一中國喪欠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
C.甲午中日戰爭一一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14.洋務派一位代表人物說:“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千里,數百里之國,歲入財賦動以數萬萬之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上文反映了(  )
A.洋務派主張維新變法思想 B.洋務派主張設立新式學堂
C.洋務派主張與外國爭奪市場 D.洋務派主張創辦民用工業
15.縱觀中日兩國的近代歷史,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表述最恰當的是(  )
A.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
B.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
C.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D.都改變了落后而貌,走上擴張道路
二、非選擇題
16.某班同學針對“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這一主題進行歸類學習,收集到了以下圖片和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 戚繼光 圖二 荷蘭軍隊投降圖 圖三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國黑龍
材料二: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主要特點就是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對內同 分裂和叛亂
勢力作斗爭,兩者密切相結合。
——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1)圖一中的戚繼光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歷史貢獻是什么?圖二情境發生在1662年初我國的某寶島,與此密切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什么?
(2)17世紀中期,面對圖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組織哪兩次反擊戰?最終雙方簽訂了哪一條約?
(3)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實體現了材料二的哪一觀點?請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實來證明材料二的另一個觀點。
(4)你結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聯系當今中日“釣魚島問題”,談談討論“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這一主題的現實意義。(至少兩點)
17.思想解放、科技進步、制度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明確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我們形成新
的視角和理念,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的更大進步。
科技進步引領時代的潮流: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
——《大國崛起·工業先聲》
(1)小明對近代西方思想發展的歷程作了如下圖示,請你補充完整。
(2)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三大社會進步潮流(a.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b.國際工人運動;c.民族解放運動),請各舉一例。
(3)制度創新推動社會的進步。1688年“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怎樣的政治制度?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4)綜合上述探究過程,你認為思想解放、科技進步、制度創新之間有什么關系?
18.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公元5世紀到12世紀,基督教會在西歐確立了統治地位,對建制度下的西歐分裂割據嚴 重,與這段時間相對應的是中國的隋唐宋時期,中國科學技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摘編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紀科技史》
材料二:工業革命期間的部分科技成果
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
時間 事件
15—16世紀 新航路開辟
16世紀 科學革命開始
17—18世紀 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1)根據材料一,列舉一項這一時期中國的農業科技發明。
(2)分別簡述材料二中兩項科技成果的作用。
(3)綜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越中國的原因。
19.閱讀漫畫,回答問題。
法國漫畫:聯軍要讓中國巨人四分五裂 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
(1)這兩幅漫畫均與哪次侵華戰爭有關?中國在這次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2)法國漫畫中分裂中國巨人的陰謀是否得逞?請聯系所學知識予以說明。
(3)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關鍵信息 “不許立丞相”,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明太祖時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中的“我朝”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明朝是題干材料中的“我朝”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學生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2.【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771年,乾隆帝時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回歸祖國。清朝乾隆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貴族叛亂。①②在清朝雍正時期不可能看到。
C項③④清朝雍正時期可能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雍正時期的重大事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3.【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清朝時,為維護國家統一,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清政府確立了冊封達賴、班禪的制度;設立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①③正確。②改土歸流和④平定叛亂屬于清政府加強對西南和新疆的管轄的措施。
C項①③是清朝政府為維護國家統一,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的主要措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政府加強對西藏管轄的措施的識記,識記清政府在西藏采取的兩項鞏固統一的措施是解題的關鍵。
4.【答案】A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蘇湖熟,天下足”是兩宋時期的諺語,明清時期已經演變成為“湖廣熟,天下足”。
A項民間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BCD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經濟的發展。掌握明清經濟發展的有關知識。
5.【答案】C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487年,迪亞士率船隊從葡萄牙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繞過非洲大陸,進入印度洋。
A項麥哲倫完成了首次環球航行,不符合題意;
B項達伽馬到達印度等地,不符合題意;
C項迪亞士最早開辟印非航線,符合題意;
D項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準確識記新航路的開辟的史實。
6.【答案】A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A項英國《權利法案》最早為君主立憲制奠定法律基礎,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權利法案》影響的準確記憶。應把握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7.【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1814年,英國人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交通行業從馬車時代邁向了鐵路時代,所以C蒸汽機車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的了解。
8.【答案】B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經過選舉,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權,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B項無產階級政權是巴黎公社的性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巴黎公社的政權性質。識記與靈活掌握國際共運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作用。
9.【答案】C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故AB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1865年內戰宣告結束。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故C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是1945年。故D表述錯誤。
ABD三項表述都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③——內戰宣告結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美國崛起之路”折線圖為依托,考查美國的歷史,要求掌握基礎史實。
10.【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考點的掌握。以徽、漢兩個劇種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了一個新劇種——京劇。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點評】要我學生掌握京劇的形成。
11.【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應星的科技成就。宋應星是明朝杰出的科學家,他編寫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故答案選D。
【點評】知道《天工開物》的內容。
12.【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圖中展示的是“大學堂”的照片顯然是教育的改革,這應該是維新運動時期的京師大學堂,所以是新式教育的發展。
A項“師夷長技”思想的形成是學習西方的思想,不符合題意;
B項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可以用題干圖片考證,符合題意;
C項大生紗廠的興衰是張謇的民族工業,不符合題意;
D項黃埔軍校的創建是軍事院校的創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式教育的開端的有關知識及學生解讀圖片獲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清末民初教育的發展的相關史實。
13.【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要打開中國市場,林則徐虎門銷煙只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A項第一次鴉片戰爭一一林則徐虎門銷煙因果關系錯誤,符合題意;
BCD三項因果關系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的侵略的重大事件。注意掌握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14.【答案】D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收入來源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等.所以應該洋務派創辦民用工業,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70年代,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李鴻章先后創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企業.張之洞創辦湖北織布官局和漢陽鐵廠等企業。
A項洋務派主張維新變法思想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
B項洋務派主張設立新式學堂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洋務派主張與外國爭奪市場表述與題意無關;
D項洋務派主張創辦民用工業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5.【答案】A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是19世紀中日兩國應對各自民族危機,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
A項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表述最恰當,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分別發生在19世紀中期和19世紀末期,其時中日兩國都面臨嚴峻的內憂外患的形勢,因此都是為應對各自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符合題意;
B項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表述不恰當,明治維新后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戊戌變法沒有頒布任何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不符合題意;
C項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表述不恰當,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都是向西方學習,但戊戌變法并沒有因此確立君主立憲制,中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國家,不符合題意;
D項都改變了落后而貌,走上擴張道路表述不恰當,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但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因而并沒有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相似點;掌握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史實。
16.【答案】(1)戚繼光率軍蕩平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
(2)康熙皇帝;兩次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
(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
(4)“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要堅決同一切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勢力和行為作斗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等等。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1)明朝中期,沿海倭寇經常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戚繼光組建了抗倭隊伍“戚家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最終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1661年,鄭成功率領艦隊進攻占領臺灣的荷蘭殖民者,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向鄭成功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
(2)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修建殖民據點;為了保衛疆土,康熙皇帝兩次命令清軍圍攻雅克薩的侵略者;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解決了兩國東部邊界問題。
(3)材料一反映出了我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斗爭,同材料二的對外抗擊外敵入侵的觀點相同;另一觀點即同內部的分裂勢力作斗爭,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都是同內部分裂勢力的斗爭。
(4)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學生可結合社會現實與自身理解作答。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并鞏固,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國版圖的基礎,正是中華先人不懈的努力和抗爭,使得我們的疆域如此遼闊,因此,我們應當發揚愛國精神,同一切侵犯領土主權的行為作斗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故答案為:(1)戚繼光率軍蕩平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
(2)康熙皇帝;兩次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
(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
(4)“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要堅決同一切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勢力和行為作斗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等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鞏固國家統一、維護領土主權為主線,考查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反擊戰的相關知識。掌握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皇帝兩次雅克薩之戰,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17.【答案】(1)A.文藝復興 B.法國大革命 C.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
(2)a: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b:19世紀3三四十年代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c: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玻利瓦爾領導的拉美獨立運動
(3)君主立憲制; 《權利法案》的頒布
(4)思想解放、科技進步推動制度創新;制度創新促進思想解放、科技進步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資本主義的擴張;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資本主義發展的相關知識。A對應的是提倡將人性從封建神學中解放出來的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高舉民主和理性的旗桿,以啟蒙思想作為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基礎,因此B對應的是法國大革命。C對應的是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基礎——共產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2)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發展的影響。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如德國統一、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國際工人運動,資產階級與勞動者代表的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爆發了19世紀30、40年代國際工人運動(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民族解放運動,如印度民族大起義、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3)本題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獲取、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后,為限制王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制約,這樣英國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4)本題考查分析歸納能力。結合上述材料經濟發展推動了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最終為政治制度的創新提供了思想基礎,隨著政治制度的改革,代表的階級利益需要發生了變化,反作用于思想文化和技術革新,說明思想解放、科技進步推動制度創新;制度創新促進思想解放、科技進步。
故答案為:(1)A.文藝復興;B.法國大革命;C.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
(2)a: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b:19世紀3三四十年代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c: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玻利瓦爾領導的拉美獨立運動。
(3)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的頒布。
(4)思想解放、科技進步推動制度創新;制度創新促進思想解放、科技進步。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發展、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8.【答案】(1)曲轅犁、簡車
(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
(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
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
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科學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唐朝在農業方面,興修水利工程,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車。
(2)分析圖片可知,圖片①是蒸汽機;圖片②是蒸汽機車。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
(3)總結性問題,符合題意即可。如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
故答案為:(1)曲轅犁、筒車。
(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
(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
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
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盛唐的社會氣象,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資產階級革命有關內容。
19.【答案】(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
(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
(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通過第一幅漫畫,列強侵華可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等。
(2)第二幅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
(3)《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故答案為:(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
(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
(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并要求學生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本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對歷史資料的分析說明能力。既要直接說明,也要通過思考遷移,得出結論。讓學生學會通過對歷史事件的主干體系的梳理,強化思維。體現能力考核要求。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今我朝罷丞相……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關鍵信息 “不許立丞相”,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明太祖時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中的“我朝”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明朝是題干材料中的“我朝”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學生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2.現在穿越劇盛行,假設電視劇女主角穿越到清朝雍正時期。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在避暑山莊,看到了回歸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 ②在新疆,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貴族的叛亂
③在西南,改土歸流開始大規模推行 ④在中央,皇帝選調親信設立軍機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771年,乾隆帝時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回歸祖國。清朝乾隆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貴族叛亂。①②在清朝雍正時期不可能看到。
C項③④清朝雍正時期可能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雍正時期的重大事件,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3.清朝政府為維護國家統一,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其主要措施有(  )
①設立駐藏大臣 ②改土歸流 ③冊封制度 ④平定叛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清朝時,為維護國家統一,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清政府確立了冊封達賴、班禪的制度;設立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①③正確。②改土歸流和④平定叛亂屬于清政府加強對西南和新疆的管轄的措施。
C項①③是清朝政府為維護國家統一,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的主要措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政府加強對西藏管轄的措施的識記,識記清政府在西藏采取的兩項鞏固統一的措施是解題的關鍵。
4.下列有關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表述錯誤的是(  )
A.民間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B.到松江可采購大量棉布回北京
C.形成了一些人商幫,如徽商、晉商等
D.中國絲綢、茶葉等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
【答案】A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蘇湖熟,天下足”是兩宋時期的諺語,明清時期已經演變成為“湖廣熟,天下足”。
A項民間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BCD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經濟的發展。掌握明清經濟發展的有關知識。
5.金磚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幾個主要的發展中國家,歷史上最早開辟印
非航線的航海家是(  )
A.麥哲倫 B.達伽馬 C.迪亞士 D.哥倫布
【答案】C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根據已學知識可知,1487年,迪亞士率船隊從葡萄牙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繞過非洲大陸,進入印度洋。
A項麥哲倫完成了首次環球航行,不符合題意;
B項達伽馬到達印度等地,不符合題意;
C項迪亞士最早開辟印非航線,符合題意;
D項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準確識記新航路的開辟的史實。
6.依法治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英法美等國在社會巨變中制定了許多
法律文件,開啟了現代法治社會的先河。其中最早為君主立憲制奠定法律基礎的是(  )
A.英國《權利法案》 B.法國《人權宣言》
C.美國《獨立宣言》 D.美國1787年憲法
【答案】A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A項英國《權利法案》最早為君主立憲制奠定法律基礎,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權利法案》影響的準確記憶。應把握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7.喜好穿越劇的莉莉同學坐上了從株洲到北京的高鐵,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美景,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來到了1825年的英國,坐上了當時最新式的交通工具(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1814年,英國人斯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交通行業從馬車時代邁向了鐵路時代,所以C蒸汽機車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的了解。
8.巴黎公社的性質是(  )
A.資產階級政權 B.無產階級政權
C.封建君主政權 D.封建割據政權
【答案】B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經過選舉,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權,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B項無產階級政權是巴黎公社的性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巴黎公社的政權性質。識記與靈活掌握國際共運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作用。
9.讀“美國崛起之路”折線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①一—贏得了國家獨立,確立了共和政體
B.②——召開制憲會議,首屆聯邦政府成立
C.③——內戰宣告結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
【答案】C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著美國的誕生。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故AB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1865年內戰宣告結束。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故C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是1945年。故D表述錯誤。
ABD三項表述都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③——內戰宣告結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美國崛起之路”折線圖為依托,考查美國的歷史,要求掌握基礎史實。
10. 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的以徽、漢兩個劇種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的新劇種是(  )
A.京劇 B.昆曲
C.越劇 D.黃梅戲
【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考點的掌握。以徽、漢兩個劇種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了一個新劇種——京劇。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點評】要我學生掌握京劇的形成。
11.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法國著名的漢學教授儒蓮稱其為“技術百科全書”,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把它稱為“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所作的“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它是(  )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
C.《資治通鑒》 D.《天工開物》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應星的科技成就。宋應星是明朝杰出的科學家,他編寫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故答案選D。
【點評】知道《天工開物》的內容。
12.照片是記錄歷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歷史的重要素材。右圖照片可以用于考證(  )
A.“師夷長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
C.大生紗廠的興衰 D.黃埔軍校的創建
【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圖中展示的是“大學堂”的照片顯然是教育的改革,這應該是維新運動時期的京師大學堂,所以是新式教育的發展。
A項“師夷長技”思想的形成是學習西方的思想,不符合題意;
B項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可以用題干圖片考證,符合題意;
C項大生紗廠的興衰是張謇的民族工業,不符合題意;
D項黃埔軍校的創建是軍事院校的創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式教育的開端的有關知識及學生解讀圖片獲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清末民初教育的發展的相關史實。
13.下列組合中,因果關系錯誤的一組是(  )
A.第一次鴉片戰爭一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一一中國喪欠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
C.甲午中日戰爭一一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要打開中國市場,林則徐虎門銷煙只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A項第一次鴉片戰爭一一林則徐虎門銷煙因果關系錯誤,符合題意;
BCD三項因果關系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的侵略的重大事件。注意掌握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14.洋務派一位代表人物說:“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千里,數百里之國,歲入財賦動以數萬萬之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上文反映了(  )
A.洋務派主張維新變法思想 B.洋務派主張設立新式學堂
C.洋務派主張與外國爭奪市場 D.洋務派主張創辦民用工業
【答案】D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收入來源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等.所以應該洋務派創辦民用工業,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70年代,洋務派提出“求富”的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李鴻章先后創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企業.張之洞創辦湖北織布官局和漢陽鐵廠等企業。
A項洋務派主張維新變法思想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
B項洋務派主張設立新式學堂表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洋務派主張與外國爭奪市場表述與題意無關;
D項洋務派主張創辦民用工業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5.縱觀中日兩國的近代歷史,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表述最恰當的是(  )
A.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
B.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
C.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D.都改變了落后而貌,走上擴張道路
【答案】A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是19世紀中日兩國應對各自民族危機,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
A項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表述最恰當,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分別發生在19世紀中期和19世紀末期,其時中日兩國都面臨嚴峻的內憂外患的形勢,因此都是為應對各自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符合題意;
B項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表述不恰當,明治維新后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戊戌變法沒有頒布任何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不符合題意;
C項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表述不恰當,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都是向西方學習,但戊戌變法并沒有因此確立君主立憲制,中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國家,不符合題意;
D項都改變了落后而貌,走上擴張道路表述不恰當,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但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因而并沒有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相似點;掌握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史實。
二、非選擇題
16.某班同學針對“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這一主題進行歸類學習,收集到了以下圖片和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 戚繼光 圖二 荷蘭軍隊投降圖 圖三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國黑龍
材料二: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主要特點就是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對內同 分裂和叛亂
勢力作斗爭,兩者密切相結合。
——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1)圖一中的戚繼光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歷史貢獻是什么?圖二情境發生在1662年初我國的某寶島,與此密切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什么?
(2)17世紀中期,面對圖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組織哪兩次反擊戰?最終雙方簽訂了哪一條約?
(3)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實體現了材料二的哪一觀點?請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實來證明材料二的另一個觀點。
(4)你結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聯系當今中日“釣魚島問題”,談談討論“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這一主題的現實意義。(至少兩點)
【答案】(1)戚繼光率軍蕩平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
(2)康熙皇帝;兩次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
(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
(4)“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要堅決同一切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勢力和行為作斗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等等。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1)明朝中期,沿海倭寇經常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戚繼光組建了抗倭隊伍“戚家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最終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1661年,鄭成功率領艦隊進攻占領臺灣的荷蘭殖民者,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向鄭成功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
(2)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修建殖民據點;為了保衛疆土,康熙皇帝兩次命令清軍圍攻雅克薩的侵略者;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解決了兩國東部邊界問題。
(3)材料一反映出了我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斗爭,同材料二的對外抗擊外敵入侵的觀點相同;另一觀點即同內部的分裂勢力作斗爭,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都是同內部分裂勢力的斗爭。
(4)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學生可結合社會現實與自身理解作答。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并鞏固,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國版圖的基礎,正是中華先人不懈的努力和抗爭,使得我們的疆域如此遼闊,因此,我們應當發揚愛國精神,同一切侵犯領土主權的行為作斗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故答案為:(1)戚繼光率軍蕩平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
(2)康熙皇帝;兩次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
(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
(4)“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要堅決同一切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勢力和行為作斗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等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鞏固國家統一、維護領土主權為主線,考查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反擊戰的相關知識。掌握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皇帝兩次雅克薩之戰,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17.思想解放、科技進步、制度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明確三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我們形成新
的視角和理念,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的更大進步。
科技進步引領時代的潮流: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
——《大國崛起·工業先聲》
(1)小明對近代西方思想發展的歷程作了如下圖示,請你補充完整。
(2)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三大社會進步潮流(a.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b.國際工人運動;c.民族解放運動),請各舉一例。
(3)制度創新推動社會的進步。1688年“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怎樣的政治制度?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4)綜合上述探究過程,你認為思想解放、科技進步、制度創新之間有什么關系?
【答案】(1)A.文藝復興 B.法國大革命 C.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
(2)a: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b:19世紀3三四十年代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c: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玻利瓦爾領導的拉美獨立運動
(3)君主立憲制; 《權利法案》的頒布
(4)思想解放、科技進步推動制度創新;制度創新促進思想解放、科技進步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資本主義的擴張;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資本主義發展的相關知識。A對應的是提倡將人性從封建神學中解放出來的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高舉民主和理性的旗桿,以啟蒙思想作為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基礎,因此B對應的是法國大革命。C對應的是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基礎——共產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2)本題考查工業革命發展的影響。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如德國統一、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國際工人運動,資產階級與勞動者代表的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爆發了19世紀30、40年代國際工人運動(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工業革命的發展,引起了民族解放運動,如印度民族大起義、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3)本題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獲取、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光榮革命后,為限制王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制約,這樣英國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4)本題考查分析歸納能力。結合上述材料經濟發展推動了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最終為政治制度的創新提供了思想基礎,隨著政治制度的改革,代表的階級利益需要發生了變化,反作用于思想文化和技術革新,說明思想解放、科技進步推動制度創新;制度創新促進思想解放、科技進步。
故答案為:(1)A.文藝復興;B.法國大革命;C.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
(2)a: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b:19世紀3三四十年代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c: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玻利瓦爾領導的拉美獨立運動。
(3)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的頒布。
(4)思想解放、科技進步推動制度創新;制度創新促進思想解放、科技進步。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發展、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8.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公元5世紀到12世紀,基督教會在西歐確立了統治地位,對建制度下的西歐分裂割據嚴 重,與這段時間相對應的是中國的隋唐宋時期,中國科學技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摘編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紀科技史》
材料二:工業革命期間的部分科技成果
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
時間 事件
15—16世紀 新航路開辟
16世紀 科學革命開始
17—18世紀 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1)根據材料一,列舉一項這一時期中國的農業科技發明。
(2)分別簡述材料二中兩項科技成果的作用。
(3)綜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越中國的原因。
【答案】(1)曲轅犁、簡車
(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
(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
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
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科學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唐朝在農業方面,興修水利工程,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車。
(2)分析圖片可知,圖片①是蒸汽機;圖片②是蒸汽機車。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
(3)總結性問題,符合題意即可。如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
故答案為:(1)曲轅犁、筒車。
(2)①改良的蒸汽機,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蒸汽機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發展。
(3)①新航路開辟后,海外市場急劇擴大,促使人們改革生產技術,提高生產力。
②科學革命誕生了近代科學,科學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西方國家迎來了技術發明的高潮。
③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西方近代科技發展提供了制度條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盛唐的社會氣象,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資產階級革命有關內容。
19.閱讀漫畫,回答問題。
法國漫畫:聯軍要讓中國巨人四分五裂 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
(1)這兩幅漫畫均與哪次侵華戰爭有關?中國在這次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2)法國漫畫中分裂中國巨人的陰謀是否得逞?請聯系所學知識予以說明。
(3)請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中國漫畫《洋人的玩偶》的理解。
【答案】(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
(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
(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通過第一幅漫畫,列強侵華可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等。
(2)第二幅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
(3)《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故答案為:(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原因:從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 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軍事指揮失當。
(2)沒有義和團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使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瓜分中國的政策。
(3)漫畫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因為《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并要求學生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本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對歷史資料的分析說明能力。既要直接說明,也要通過思考遷移,得出結論。讓學生學會通過對歷史事件的主干體系的梳理,強化思維。體現能力考核要求。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史實,理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原因。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赣榆县| 洛隆县| 普陀区| 锦屏县| 吉木萨尔县| 黔西县| 昂仁县| 柳州市| 荆门市| 邹平县| 通辽市| 洪江市| 曲麻莱县| 德格县| 海伦市| 利川市| 仁寿县| 广灵县| 吴江市| 岳西县| 安达市| 牙克石市| 开原市| 洪洞县| 阿克| 库车县| 长武县| 内江市| 象山县| 共和县| 荣成市| 秦皇岛市| 石渠县| 云林县| 商都县| 阳曲县| 耿马| 台江县| 聊城市|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