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020七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中國地理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位于亞歐大陸的西部,太平洋的東岸
B.東臨印度洋,西部深入內陸
C.位于亞歐大陸西部,西南瀕臨印度洋
D.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
2.(2020七下·奉化期末)四川盆地具有“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其形成原因是(  )
A.海拔低、氣溫低 B.四周山脈環繞,以山為屏
C.緯度低,距海遠 D.受夏季風影響,雨霧繚繞
3.(2020七下·奉化期末)抗疫期間,人民日報特別策劃了一篇微信文章《31張援鄂醫療隊名片,致敬42000多名白衣戰士!》,向戰斗在疫情最前線的援鄂醫療隊致敬。其中名片為“贛”做敢當”、“瓊”盡全力”的省級行政區分別是(  )
A.江蘇省、天津市 B.江西省、海南省
C.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 D.西藏自治區、云南省
4.(2020七下·奉化期末)被稱為“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速鐵路”的成貴高鐵己于2019年12月建成通車,結合圖,下列對成貴高鐵描述正確的是(  )
①途徑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
②高鐵途經地區地勢起伏大
③沿途可經過水流湍急的長江上游
④成都和貴陽都屬于我國的東部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七下·天臺期末)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個鏡頭:“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本民族特色的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
A.藏族 B.回族 C.維吾爾族 D.蒙古族
6.(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同學暑假沿黃河旅游,看到的景觀如下圖所示。你認為應在黃河的 河段。(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7.(2020七下·奉化期末)當歸是中國特有的中藥材。讀中國當歸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1)據上圖分析我國當歸的主要產區是(  )
A.四川省 B.甘肅省 C.湖北省 D.云南省
(2)甲地當歸種植戶的居住環境最可能是(  )
A. B.
C. D.
8.(2020七下·奉化期末)關于寶島臺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臺灣島是我國面積第二大的島嶼
B.臺灣東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
C.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眾多小島
D.臺灣有“天然植物園”、“千年鹽都”等美譽
9.(2020七下·奉化期末)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下列建筑中最能體現“古老”特點的是(  )
A.人民大會堂 B.國家博物館 C.紫禁城 D.“鳥巢”
10.(2020七下·奉化期末)互聯網是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可以用于傳遞信息。下列同互聯網一樣屬于大眾傳播媒介的有(  )
①電視
②書籍
③廣播
④鴿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市的《健身條例》規定:健身活動不得擾亂公共秩序,影響他人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情節嚴重者給予治安管理行政處罰。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
A.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
B.生活中的規則無處不在
C.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
D.規則制定的目的是限制人們的行為
12.(2020七下·奉化期末)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王朝,史稱“東漢”,距離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已經過去了 年(  )
A.176 B.177 C.226 D.227
13.(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老師在介紹我國一處早期文化遺址時,提到了“水稻、黑陶、干欄式房屋”等關鍵詞,此處遺址最有可能是(  )
A.北京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
14.(2020七下·奉化期末)西南山區某地遭遇暴雨,并發生了泥石流災害,記者小魏查找了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然后駕車到該山區實地考察,采訪受災群眾,獲得受災的資料。下列屬于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的是(  )
①到災區拍攝照片
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
③采訪受災群眾
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3小題,共30分)
15.(2020七下·奉化期末)我國國土遼闊,各地理區域差異明顯。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問題。
(1)在下面劃線上填上其對應的地理區域名稱及分界線:
甲   ,丁   ,甲乙地區的分界線為   。
(2)請將下列地理現象和事物的數字序號,填入表格中相對應的位置。
①坎兒井
②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
③海拔最高的牧區
④農作物可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地區 甲所在地區 乙所在地區 丙所在地區 丁所在地區
數字序號                
(3)沿著ab線路,從b到a依次出現的自然景觀是:森林——草原——荒漠。這種景觀差異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16.(2020七下·奉化期末)武漢疫情,牽動全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據圖寫出武漢位于長江的    游段(填寫上、中、下)
(2)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是水路、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結合圖片信息及所學知識說說為什么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
(3)自古以來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根據圖片信息,推測適合武漢地區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品種?請說明理由。
17.(2020七下·奉化期末)“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一帶一路沿線在歷史上誕生了許多文明古國,寫出圖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稱。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四大文明古國在空間分布上的共同點。
(2)烏魯木齊是哪一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結合圖片及所學知識,分析烏魯木齊為什么會成為“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部深入內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2.【答案】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所處緯度低,海拔低,氣溫高,周圍被高山阻擋,冬季受西北風影響小,冬天較暖和;夏季,盆地地形,不利于散熱,表現為夏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又稱紫色盆地,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婁山、云貴高原環繞而成,周圍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間,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因此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底部兩大部分。
3.【答案】B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贛是江西省的簡稱,瓊是海南省的簡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4.【答案】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成貴高鐵沿途的描述,①途徑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正確;②高鐵途經地區地勢起伏大,正確;③沿途可經過水流湍急的長江上游,正確;④成都和貴陽都屬于我國的東部城市,錯誤。應該是屬于我國西部的城市。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成貴鐵路,又名成貴客運專線,是一條連接四川省成都市與貴州省貴陽市的高速鐵路,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蘭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成貴高速鐵路從海拔260米的四川盆地,爬升到海拔2400米的云貴高原,經過53個大褶曲構造,有138千米穿越氣田及煤系地層,197千米穿越喀斯特地貌。
5.【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們穿藏袍,住帳篷,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糌粑,牛羊肉,靠天養畜,過著自給自足的游牧生活。青藏高原主要的牧民是藏族。由此可以判斷扎西一家是藏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
6.【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這是地上河景觀,出現在黃河的下游河段。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以上為上游,河流長度較長,流域面積廣,水流清澈,含沙量小; 黃河從河口到河南的舊孟津為中游河段,其長度較小,該河段流經了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黃河從桃花峪以下為下游,其長度最小,黃河從中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積狹小。
7.【答案】(1)B
(2)C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土地資源
【解析】【分析】 (1)據上圖分析我國當歸的主要產區是在甘肅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據圖分析可知,A是蒙古包,B是高腳屋,C是窯洞,D是江南水鄉特色民居。圖中甲地位于甘肅省的東部,屬于黃土高原。當地人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建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窯洞。因此,甲地當歸種植戶的居住環境最可能是下沉式窯洞。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8.【答案】C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是第二大島;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隔海相望;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眾多小島;臺灣有“天然植物園”、“東方鹽庫”等美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省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
9.【答案】C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其古老主要體現在歷史文化悠久,典型的建筑物是紫禁城,其他建筑物都是現代的。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北京是一座文化古都,歷史上有多個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遺留下來許多名勝古跡,如故宮、天壇、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等,北京的許多名勝古跡,其中一些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明清故宮、頤和園、天壇、明代長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等。
10.【答案】D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互聯網一樣屬于大眾傳播媒介的有是電視,書籍,廣播等。鴿子不是傳播媒介。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傳播媒介,也可稱為傳播渠道、信道、傳播工具等,是傳播內容的載體。傳播媒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傳遞信息的手段,如電話、計算機及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與傳播技術有關的媒體;二是指從事信息的采集、選擇、加工、制作和傳輸的組織或機構,如報社、電臺和電視臺等。
11.【答案】D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生活中的規則無處不在;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規則制定的目的不是限制人們的行為,而是讓人們生活的更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則可以是由書面形式規定的成文條例;也可以是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定。 規則,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歷史上,有許多規則隨著社會的發展相繼廢立;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
12.【答案】C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據題可知,公元25年劉秀建立漢朝,是公元后25年,而劉邦建立西漢是公元前202年,兩者相距202+25=227年,即距離公元前202年已經過去了226年。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公元紀年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于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13.【答案】C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據題中信息, 提到了“水稻、黑陶、干欄式房屋”等關鍵詞,此處遺址最有可能是長江流域地區的河姆渡遺址。其他遺址都不是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欄式的,干欄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14.【答案】B
【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是:①到災區拍攝照片,③采訪受災群眾,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①③④ 正確。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不是第一手資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第一手材料——從親身實踐或調查中直接獲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證據,是未經過任何修飾的信息 ,經由本人調查驗證的,不是道聽途說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經改動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實的信息。
15.【答案】(1)北方地區;青藏地區;秦嶺—淮河
(2)②;④;①;③
(3)降水因素(或季風影響)/海陸位置因素皆可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北方地區,丁是青藏地區,甲乙地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
(2)甲所在地區是北方地區,②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
乙所在地區是南方地區,④農作物可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丙所在地區是西北地區,①坎兒井
丁所在地區是青藏地區,③海拔最高的牧區
數字序號答案為:②;④;①;③
(3)沿著ab線路,從b到a依次出現的自然景觀是:森林——草原——荒漠。這種景觀差異形成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因素(或季風影響)/海陸位置因素皆可。
【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西北地區是一個以干旱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區(深居內陸,并有山嶺阻隔,海洋水汽很少輸送到這里)。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由于空氣稀薄,氣溫低。
16.【答案】(1)中
(2)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武漢地區地勢平坦。
(3)水稻。武漢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武漢位于長江的中 游段(填寫上、中、下)。
(2)據圖結合所給信息分析可知,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的條件是該地位于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武漢地區地勢平坦。
(3)根據圖片信息,推測適合武漢地區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是水稻。武漢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點評】長江上游各河段大部分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總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中游段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從湖口至入海口的下游段地勢更趨低平,江面更為開闊.不少河段江面寬在10千米以上,到入海口附近,江面寬逾80千米.兩岸水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是美麗富饒的水鄉澤國,中下游適合發展內河航運。
17.【答案】(1)古埃及 古巴比倫 古印度(都發源于大河流域、中緯度地區。
(2)新疆。地理位置優越,鄰國眾多:擁有便利的交通網絡,利于交往;受到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及佛教;烏魯木齊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稱分別是古埃及 、古巴比倫、 古印度。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四大文明古國在空間分布上的共同點是都發源于大河流域、中緯度地區。
(2)烏魯木齊是新疆的行政中心。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優越,鄰國眾多:擁有便利的交通網絡,利于交往;受到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因此,烏魯木齊為什么會成為“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點評】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4個地級市之一,西北第二大城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市政府位于水磨溝區。是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烏魯木齊地處 中國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亞歐大陸腹地,毗鄰中亞各國,有“亞心之都”的稱呼。烏魯木齊市現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是世界上最內陸、距離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
1 / 1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抽測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020七下·浙江期中)下列關于中國地理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位于亞歐大陸的西部,太平洋的東岸
B.東臨印度洋,西部深入內陸
C.位于亞歐大陸西部,西南瀕臨印度洋
D.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
【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部深入內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2.(2020七下·奉化期末)四川盆地具有“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其形成原因是(  )
A.海拔低、氣溫低 B.四周山脈環繞,以山為屏
C.緯度低,距海遠 D.受夏季風影響,雨霧繚繞
【答案】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所處緯度低,海拔低,氣溫高,周圍被高山阻擋,冬季受西北風影響小,冬天較暖和;夏季,盆地地形,不利于散熱,表現為夏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四川盆地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又稱紫色盆地,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米,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婁山、云貴高原環繞而成,周圍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間,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中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250米~750米,面積約為16萬平方千米,因此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底部兩大部分。
3.(2020七下·奉化期末)抗疫期間,人民日報特別策劃了一篇微信文章《31張援鄂醫療隊名片,致敬42000多名白衣戰士!》,向戰斗在疫情最前線的援鄂醫療隊致敬。其中名片為“贛”做敢當”、“瓊”盡全力”的省級行政區分別是(  )
A.江蘇省、天津市 B.江西省、海南省
C.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 D.西藏自治區、云南省
【答案】B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贛是江西省的簡稱,瓊是海南省的簡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4.(2020七下·奉化期末)被稱為“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速鐵路”的成貴高鐵己于2019年12月建成通車,結合圖,下列對成貴高鐵描述正確的是(  )
①途徑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
②高鐵途經地區地勢起伏大
③沿途可經過水流湍急的長江上游
④成都和貴陽都屬于我國的東部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成貴高鐵沿途的描述,①途徑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正確;②高鐵途經地區地勢起伏大,正確;③沿途可經過水流湍急的長江上游,正確;④成都和貴陽都屬于我國的東部城市,錯誤。應該是屬于我國西部的城市。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成貴鐵路,又名成貴客運專線,是一條連接四川省成都市與貴州省貴陽市的高速鐵路,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蘭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成貴高速鐵路從海拔260米的四川盆地,爬升到海拔2400米的云貴高原,經過53個大褶曲構造,有138千米穿越氣田及煤系地層,197千米穿越喀斯特地貌。
5.(2019七下·天臺期末)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個鏡頭:“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本民族特色的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
A.藏族 B.回族 C.維吾爾族 D.蒙古族
【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們穿藏袍,住帳篷,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糌粑,牛羊肉,靠天養畜,過著自給自足的游牧生活。青藏高原主要的牧民是藏族。由此可以判斷扎西一家是藏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
6.(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同學暑假沿黃河旅游,看到的景觀如下圖所示。你認為應在黃河的 河段。(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這是地上河景觀,出現在黃河的下游河段。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以上為上游,河流長度較長,流域面積廣,水流清澈,含沙量小; 黃河從河口到河南的舊孟津為中游河段,其長度較小,該河段流經了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黃河從桃花峪以下為下游,其長度最小,黃河從中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積狹小。
7.(2020七下·奉化期末)當歸是中國特有的中藥材。讀中國當歸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1)據上圖分析我國當歸的主要產區是(  )
A.四川省 B.甘肅省 C.湖北省 D.云南省
(2)甲地當歸種植戶的居住環境最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B
(2)C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土地資源
【解析】【分析】 (1)據上圖分析我國當歸的主要產區是在甘肅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據圖分析可知,A是蒙古包,B是高腳屋,C是窯洞,D是江南水鄉特色民居。圖中甲地位于甘肅省的東部,屬于黃土高原。當地人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建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窯洞。因此,甲地當歸種植戶的居住環境最可能是下沉式窯洞。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8.(2020七下·奉化期末)關于寶島臺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臺灣島是我國面積第二大的島嶼
B.臺灣東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
C.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眾多小島
D.臺灣有“天然植物園”、“千年鹽都”等美譽
【答案】C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是第二大島;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隔海相望;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眾多小島;臺灣有“天然植物園”、“東方鹽庫”等美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省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
9.(2020七下·奉化期末)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下列建筑中最能體現“古老”特點的是(  )
A.人民大會堂 B.國家博物館 C.紫禁城 D.“鳥巢”
【答案】C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其古老主要體現在歷史文化悠久,典型的建筑物是紫禁城,其他建筑物都是現代的。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北京是一座文化古都,歷史上有多個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遺留下來許多名勝古跡,如故宮、天壇、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等,北京的許多名勝古跡,其中一些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明清故宮、頤和園、天壇、明代長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等。
10.(2020七下·奉化期末)互聯網是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可以用于傳遞信息。下列同互聯網一樣屬于大眾傳播媒介的有(  )
①電視
②書籍
③廣播
④鴿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同互聯網一樣屬于大眾傳播媒介的有是電視,書籍,廣播等。鴿子不是傳播媒介。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傳播媒介,也可稱為傳播渠道、信道、傳播工具等,是傳播內容的載體。傳播媒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傳遞信息的手段,如電話、計算機及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與傳播技術有關的媒體;二是指從事信息的采集、選擇、加工、制作和傳輸的組織或機構,如報社、電臺和電視臺等。
11.(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市的《健身條例》規定:健身活動不得擾亂公共秩序,影響他人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情節嚴重者給予治安管理行政處罰。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
A.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
B.生活中的規則無處不在
C.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
D.規則制定的目的是限制人們的行為
【答案】D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生活中的規則無處不在;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規則制定的目的不是限制人們的行為,而是讓人們生活的更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則可以是由書面形式規定的成文條例;也可以是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定。 規則,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歷史上,有許多規則隨著社會的發展相繼廢立;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
12.(2020七下·奉化期末)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王朝,史稱“東漢”,距離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已經過去了 年(  )
A.176 B.177 C.226 D.227
【答案】C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據題可知,公元25年劉秀建立漢朝,是公元后25年,而劉邦建立西漢是公元前202年,兩者相距202+25=227年,即距離公元前202年已經過去了226年。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公元紀年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于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13.(2020七下·奉化期末)某老師在介紹我國一處早期文化遺址時,提到了“水稻、黑陶、干欄式房屋”等關鍵詞,此處遺址最有可能是(  )
A.北京人遺址 B.山頂洞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
【答案】C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據題中信息, 提到了“水稻、黑陶、干欄式房屋”等關鍵詞,此處遺址最有可能是長江流域地區的河姆渡遺址。其他遺址都不是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作物。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欄式的,干欄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14.(2020七下·奉化期末)西南山區某地遭遇暴雨,并發生了泥石流災害,記者小魏查找了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然后駕車到該山區實地考察,采訪受災群眾,獲得受災的資料。下列屬于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的是(  )
①到災區拍攝照片
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
③采訪受災群眾
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是:①到災區拍攝照片,③采訪受災群眾,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①③④ 正確。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不是第一手資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第一手材料——從親身實踐或調查中直接獲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證據,是未經過任何修飾的信息 ,經由本人調查驗證的,不是道聽途說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經改動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實的信息。
二、非選擇題(3小題,共30分)
15.(2020七下·奉化期末)我國國土遼闊,各地理區域差異明顯。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問題。
(1)在下面劃線上填上其對應的地理區域名稱及分界線:
甲   ,丁   ,甲乙地區的分界線為   。
(2)請將下列地理現象和事物的數字序號,填入表格中相對應的位置。
①坎兒井
②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
③海拔最高的牧區
④農作物可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地區 甲所在地區 乙所在地區 丙所在地區 丁所在地區
數字序號                
(3)沿著ab線路,從b到a依次出現的自然景觀是:森林——草原——荒漠。這種景觀差異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答案】(1)北方地區;青藏地區;秦嶺—淮河
(2)②;④;①;③
(3)降水因素(或季風影響)/海陸位置因素皆可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北方地區,丁是青藏地區,甲乙地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
(2)甲所在地區是北方地區,②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
乙所在地區是南方地區,④農作物可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丙所在地區是西北地區,①坎兒井
丁所在地區是青藏地區,③海拔最高的牧區
數字序號答案為:②;④;①;③
(3)沿著ab線路,從b到a依次出現的自然景觀是:森林——草原——荒漠。這種景觀差異形成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因素(或季風影響)/海陸位置因素皆可。
【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西北地區是一個以干旱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區(深居內陸,并有山嶺阻隔,海洋水汽很少輸送到這里)。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由于空氣稀薄,氣溫低。
16.(2020七下·奉化期末)武漢疫情,牽動全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據圖寫出武漢位于長江的    游段(填寫上、中、下)
(2)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是水路、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結合圖片信息及所學知識說說為什么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
(3)自古以來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根據圖片信息,推測適合武漢地區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品種?請說明理由。
【答案】(1)中
(2)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武漢地區地勢平坦。
(3)水稻。武漢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武漢位于長江的中 游段(填寫上、中、下)。
(2)據圖結合所給信息分析可知,武漢港通航條件優越的條件是該地位于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武漢地區地勢平坦。
(3)根據圖片信息,推測適合武漢地區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是水稻。武漢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點評】長江上游各河段大部分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總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中游段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從湖口至入海口的下游段地勢更趨低平,江面更為開闊.不少河段江面寬在10千米以上,到入海口附近,江面寬逾80千米.兩岸水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是美麗富饒的水鄉澤國,中下游適合發展內河航運。
17.(2020七下·奉化期末)“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一帶一路沿線在歷史上誕生了許多文明古國,寫出圖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稱。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四大文明古國在空間分布上的共同點。
(2)烏魯木齊是哪一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結合圖片及所學知識,分析烏魯木齊為什么會成為“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答案】(1)古埃及 古巴比倫 古印度(都發源于大河流域、中緯度地區。
(2)新疆。地理位置優越,鄰國眾多:擁有便利的交通網絡,利于交往;受到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及佛教;烏魯木齊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稱分別是古埃及 、古巴比倫、 古印度。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四大文明古國在空間分布上的共同點是都發源于大河流域、中緯度地區。
(2)烏魯木齊是新疆的行政中心。烏魯木齊地理位置優越,鄰國眾多:擁有便利的交通網絡,利于交往;受到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支持,因此,烏魯木齊為什么會成為“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點評】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4個地級市之一,西北第二大城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市政府位于水磨溝區。是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烏魯木齊地處 中國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亞歐大陸腹地,毗鄰中亞各國,有“亞心之都”的稱呼。烏魯木齊市現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是世界上最內陸、距離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吴川市| 繁峙县| 梁山县| 玛沁县| 内丘县| 义乌市| 会东县| 宝兴县| 屯昌县| 孟州市| 莲花县| 芜湖市| 桃园县| 麻栗坡县| 濮阳市| 读书| 铜川市| 望江县| 琼海市| 同德县| 内丘县| 贵港市| 历史| 右玉县| 乡城县| 施甸县| 赤水市| 凯里市| 高台县| 五家渠市| 恭城| 广饶县| 历史| 赤壁市| 廊坊市| 华容县| 垦利县| 茂名市| 新邵县|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