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有了法律,沒有懲罰機關保證執行,是不可設想的。”董必武同志的這句話著重強調了(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下列選項能直接體現法律特征的是( ) A.路人紛紛譴責李某亂闖紅燈 B.公司制定員工考勤制度 C.法院判處林某有期徒刑三年 D.學校處分違反校紀學生3.某明星酒后駕車后,被依法處以500元罰款,暫扣3個月的駕駛證,這體現了法律( ) ①依靠公民自覺遵守 ②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③對明星具有特殊的約束力 ④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下列行為沒有很好履行學校保護職責的有( ) ①劉同學吸煙,老師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 ②張同學作業未完成,老師把他逐出教室 ③王同學考試成績不佳,被老師稱作“豬腦袋” ④李同學忘帶鑰匙準備爬窗進入寢室,被老師制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12月4日為一年一度的全國“法制宣傳日”。我國將憲法實施之日作為法制宣傳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 ①堅持法制宣傳就能實現依法治國 ②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③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④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我國法律規范作用的實現是通過( ) A.規定人們的思想 B.規定公民的權利義務 C.規定人們的言論 D.規定人民的道德觀念7.山有峰,峰是山的最高位置。右圖直接反映出憲法( )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是公民權利的保障 C.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 D.制定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8.作為青少年,在維護憲法尊嚴方面我們能做到的是( ) ①認真學習憲法 ②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 ③參與討論憲法的條文 ④與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北京在整治互聯網中又引入了新“手段”,組建了“媽媽評審團”,為青少年的網絡世界“保駕護航”。這體現了( ) A.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B.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 C.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寬容和理解 D.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10.2011年5月20日是第22個“全國學生營養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全面、均衡、適量——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為此,各大媒體紛紛開展專題報道活動,各學校積極開設學生營養與健康課。這一主題活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①社會保護 ②家庭保護 ③司法保護 ④學校保護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1.2011年5月28日,我市某中學初一級開展“思災難學應對之道 重細節立安全之校”的主題活動,活動首先是安全知識講解和安全疏散演練。這警示我們( ) ①青少年學生要提高防范和自救意識 ②這活動能杜絕一切對未成年人的傷害 ③社會、家庭和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④學生要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2.生活是美好的,但又是復雜的,我們的周圍也可能出現各種侵害我們權利甚至生命的情況。下面屬于我們可能受到侵害的有( ) ①學校樓梯扶手長年失修 ②學校舉辦“崇尚科學,遠離邪教”圖片展 ③媽媽在家偷偷翻看我的日記 ④在校門口,有人纏著你,向你兜售色情光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3.據中央媒體報道,由于越來越多的中學生用上手機,各種“垃圾短信”肆虐校園,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這主要說明( ) A.社會環境中的消極因素會給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造成嚴重損害 B.學校沒有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C.家庭沒有盡到家庭保護的責任 D.手機商店老板不該把手機賣給未成年人14.2010年7月1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該法第一條沒有寫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的內容在法律界引起了爭議。你認為爭議的理由是( ) A.憲法是所有普通法律的總和 B.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C.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內容不同 D.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15.“刑法+民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憲法”的觀點是( ) A.正確的,因為普通法律必須依據憲法制定 B.錯誤的,因為憲法與普通法律規定的內容不同 C.正確的,因為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錯誤的,因為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嚴格16.某學生小林晚上獨自在家,突然,一竊賊翻窗入屋,小林愣了一下,大喊:“爸爸,你回來了。”竊賊聞聲轉身而逃。這說明( ) A.家長有保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 B.青少年沒有與不法行為作斗爭的義務 C.遭遇突發侵害,要靠智慧保護自己 D.不法竊賊缺乏公民意識和道德觀念17.學校在未成人的成長過程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適度體罰學生,但不妨礙其身體 B.組織學生購買盜版的復習資料 C.將音樂課改為數學課,以提高升學率 D.定期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18.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正式通過,有關法律專家進行了解讀。無論對法律的修改,還是對法律的解釋,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違背。這是因為憲法( ) A.是實行依法治國的前提和關鍵 B.制定與修改的程序更為嚴格 C.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首要地位 D.具體規定日常生活各個方面19.某縣個體工商戶小陳以工商局非法扣押其銷售的白酒200箱為由,一紙訴狀將工商局告上法庭,并要求賠償其經濟損失。這一訴訟屬于( ) A.刑事訴訟 B.民事訴訟 C.行政訴訟 D.特殊訴訟20.作為未成年學生也要善于保護自己,一旦遇到歹徒行兇,以下應對措施不可取的是( ) A.臨危不懼,與歹徒展開殊死搏斗 B.瞅準機會,趕緊逃跑并報警 C.巧妙周旋,設法穩住歹徒 D.危急時刻,用書包護住自己胸部、頭部等要害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閱讀表中的行為規范,回答問題。(10分)序號行為規范A尊敬師長、熱愛集體、團結同學、熱愛科學、努力學習B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C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1) 判斷A、B、C三種規范分別屬于何種行為規范?(3分)(2) 試說說A、B、C三種規范有何相同之處?(2分)(3) C規范與A、B相比,它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5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先行憲法對國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作了明確規定。 材料二:我國憲法明確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須按一般程序由半數以上代表通過即可。 材料三:我國頒布的《刑法》《民法》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寫明“以憲法為依據”。五屆全國人大通過憲法的同時,還對《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等其他法律作了相應修改,使這些法律符合憲法規定。(1) 上述三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3分)(2) 上述三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3分)(3) 談談我們青少年應怎樣維護憲法尊嚴?(4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某中學的校園廣播深受同學們歡迎,近期廣播站圍繞《生命?安全》做了一期專題節目,以下為主要內容。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校配備了2名專職保安,建立了門衛安全檢查登記制度,并在校園重點部位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公安部門也在上下學等重點時段,增加了校園門口及周邊地區的警力,提高了巡防密度。(1) 講話中的內容涉及了法律對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護?(2分)小張同學聽了校園廣播的節目后說:“這樣我們就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了”。你認為小張的觀點對嗎?請評析。(6分) 小記者:“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好自我安全防護的?”同學甲:“不輕意與陌生人交流。”同學乙:“如果遇到歹徒,我會用隨身攜帶的防身器具與他搏斗。”(3) 針對兩位同學的回答,請你說說中學生應如何正確實施自我保護?(2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2010年10月16日晚,李啟銘酒后駕車在河北大學校區內撞倒兩名女生,造成一死一傷,被學生和保安攔下后,該肇事者不但沒有關心傷者,甚至態度冷漠囂張,高喊:“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其父親李剛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長)。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的李啟銘已于17日晚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0月24日,被望都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2011年1月30日,李啟銘交通肇事案一審宣判,李啟銘被判6年。 材料二: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八)》,亮點之一是“交通肇事”、“醉酒駕駛”、“飚車”等入罪。只要有醉酒駕車、飆車的危險駕駛行為,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也將用刑法進行處罰。(1) 李啟銘“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逮捕、被判6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八)》”分別體現了我國法律的哪些特征?(4分)(2)“我爸是李剛”成為網友和媒體熱議的焦點,背后暴露出當今社會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現象。請你從道德和法律角度分別對這句話進行反駁。(4分)(3) 請從法律的作用角度,說說作為當代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的意義。(2分)25.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0分) 學生小勇和小惠在回家路上,分別遇到了搶劫,但兩人的表現不同:小勇因懼怕劫匪,忍氣吞聲,致使自己一次次被劫;小惠卻機智地拿起小賣部前的公用電話,拔打了110,避免了不法侵害。(1) 從法律角度說說小勇為什么會屢遭侵害?(4分)(2) 小惠善于斗爭、依法維權的行為有何意義?(3分)(3) 上述兩位同學不同的表現給你什么共同啟示?(3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2011年3月28日,主題為“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的第十六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啟動,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宣傳活動。我校在校園安全活動中為同學們提出了許多避險的建議:與歹徒正面沖突,能急中生智、巧妙周旋當然好,如若不能,快跑也是最佳途徑之一;遇到危險分子,連掃把都是很好的武器;逃離時讓女生和小同學走樓道內側,不要擁擠;如有條件及時拔打“110”報警電話和“120”急救電話。(1) 請你談談國家為什么要特別關注未成年學生的安全。(2分)(2) 維護校園安全,守護生命是學校的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在這一方面有什么具體的規定?(4分)(3) 面對校園內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應采取哪些防范措施?(4分)參 考 答 案13.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一、1.B 2.C 3.D 4.B 5.B 6.B 7.A 8.C 9.A 10.D 11.B 12.B 13.A 14.B 15.B 16.C 17.D 18.C 19.C 20.A二、21.(1)A學生守則,B社會道德,C國家法律(2)都是行為規范,都具有約束力(3)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22.(1)材料一說明了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材料二說明了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為嚴格;材料三說明了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共同說明了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3)①認真學習憲法,樹立憲法意識;②積極宣傳憲法;③自覺遵守憲法;④同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維護憲法尊嚴。23.(1)學校保護、社會保護。 (2)小張的觀點是片面的。學校建立門衛安全檢查登記制度,并在校園重點部位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等安保工作,體現了社會保護和學校保護,有利于保障學生,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但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安全保障還需要家庭保護、司法保護和自我保護。家庭保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基礎,司法保護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司法援助。作為未成年人更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技巧,懂得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中學生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也要提高防范技巧,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24.(1)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2)無論你爸是誰,都要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誰都不能隨意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學習法律知識,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依法律己;學習法律知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5.(1)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小勇沒有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沒有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一味對違法犯罪分子忍讓,助長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致使自己屢遭侵害。 (2)既能保護自己健康成長,又能依法維護法律的尊嚴、社會的穩定。 (3)當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要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善于同侵權行為作斗爭。26.(1)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經驗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侵害。 (2)規定: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擾亂教學秩序。 (3)國家:加強有關校園安全方面的立法,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社會:應創造條件保障校園安全,確保學校設施質量;學校:應加強安全教育,清除安全隱患,完善安全措施。學生:積極宣傳平安校園建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學會自我保護;尊重和保護他人的生命健康權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