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共10題;共20分)1.作者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以幽默的語言講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讀者。下列史實不可能出現在這部作品中的是(???)A.?設立軍機處??????????B.?設特務機構錦衣衛??????????C.?鄭和下西洋??????????D.?戚繼光抗倭【答案】A【考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清朝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由皇帝選派親信大臣組成,其大臣只是跪受筆錄皇帝的旨意,軍國大事全由皇帝裁決,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達到頂峰。?A項設立軍機處不可能出現在《明朝那些事兒》這部作品中,符合題意;BCD三項都是對明朝的正確描述,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作者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為切入點,考查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朝的相關知識。2.據文獻《改變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而清政府則需要“自我改變”。下列“改變中國”與“自我改變”有直接聯系的是(???)A.?第二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太平天國運動C.?甲午中日戰爭——公車上書??????????????????D.?鴉片戰爭——江南制造總局【答案】C【考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掀起了自救運動,也就是洋務運動。符合材料中的“改變中國”與“自我改變”的關系。ABD三項與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甲午中日戰爭——公車上書有直接聯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3.近代以來,歐美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時間發生在同一個國家的是(??)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改進了蒸汽機。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眾高呼“到巴士底獄去”。③1792年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1804年建立帝國。④1862年9月,聯邦政府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考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英國機械師瓦特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改進了蒸汽機。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發動起義,攻占巴士底監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北方在軍事上屢屢失利,1962年聯邦政府頒布了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C項②③都發生在法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歐美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結合所學即可作答。4.學者們喜歡這樣形容德國:這是一個奇妙的國家,它要么考問世界,要么拷打世界。當它用思想來考問世界時,它是偉大的;當它用戰爭來拷打世界時,便有了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在19世紀40年代“考問世界”方面的史實是(???)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B.?第一次世界大戰??????????C.?啟蒙運動??????????D.?工業革命【答案】A【考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關鍵詞“發生在19世紀40年代,體現德國‘考問世界’”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工人階級有了科學的理論的指導。A項符合題意;BC兩項的史實,不符合題意;D項不能體現德國“考問世界”,不符合題意。A項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德國在19世紀40年代“考問世界”方面的史實,符合題意;BCD三項都不是發生在19世紀40年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5.南美洲地區最高榮譽的足球賽事被稱為“解放者杯",它是為紀念哪位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領袖而創立的?(???)A.?馬克思??????????????????????B.?玻利瓦爾??????????????????????C.?圣西門??????????????????????D.?哥倫布【答案】B【考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解析】【分析】在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先后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拿馬和秘魯等地。是獨立運動的領導者,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賽就是為紀念玻利瓦爾而設置的。B項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玻利瓦爾事跡的識記能力。?6.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國崛起》第七章介紹了一個國家,以下是該章節的主要內容。這個國家是(???)A.?美國????????????????????????????B.?中國????????????????????????????C.?法國????????????????????????????D.?日本【答案】D【考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由目錄“中國的學生”“上下一致學西方”“萬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武力擴張、爭霸東亞不歸路”,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公元7世紀中葉,日本大化年間一部分貴族和皇室成員在留學生的影響下,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政治、經濟改革,史稱大化革新;1868年,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統治后實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改革,日本借鑒歐美的先進文明成果通過明治維新,建立近代天皇制,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明治維新后,隨著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加,日本竭力推行軍國主義,對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ABC三項與圖片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是《大國崛起》第七章介紹的國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歷史上的改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片信息。7.某中學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整理出以下史實:元朝設置宣政院、明朝戚繼光抗倭、清政府設置駐藏大臣。如果要給他們的研究確定一個主題,應該是(???)A.?國家的鞏固與發展?????????????????????????????????B.?文化的繁榮與昌盛C.?機構的設置與變化?????????????????????????????????D.?對外的聯系與交往【答案】A【考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元朝設置宣政院,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戚繼光抗倭,東南沿海的倭亂基本上被平定,當地百姓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本題的三件史實都是為了加強國家的鞏固與發展。A項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應該是學習小組研究的主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家鞏固與發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8.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在我國迅速蔓延,我國的醫療團隊采取中西藥結合的策略來應對疫情,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A.?宋應星的《天工開物》??????????????????????????B.?李時珍的《本草綱目》C.?賈思勰的《齊民要術》??????????????????????????D.?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答案】B【考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這部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題干選項中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ACD三項和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相關史實,《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9.愛國華僑謝張纘泰繪《時局圖》并題詩:“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币粡埍”〉膱D,如一聲警笛,讓國人警惕(??)A.?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B.?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C.?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D.?日本割占臺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答案】A【考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時局圖》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瓜分中國的場景。因此:A符合題意,BCD與題意表述不符;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難度不大,結合所學知識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10.計量統計分析是歷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下表信息,下列選項中對列強實力變化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項目英國法國德國美國19世紀中期工業產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業增長倍數1.31.94.68.11913年工業產值所占位次3421A.?美、德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B.?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工業跨越式的發展C.?美、德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最早成為工業國家D.?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開展工業革命較晚【答案】A【考點】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根據表格中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美德更多地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19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1%,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世紀初,德國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二。依據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強實力變化的原因,正確的一項為“美國、德國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A項美、德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分析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分析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具備表格信息的準確解讀與知識運用能力。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世界發展的歷史是一部聯系不斷加強的歷史,也是一些大國先后崛起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4世紀—19世紀上半期西方主要國家的近代化歷程材料三:思想變革促進社會進步。有學者稱:“若就經濟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首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無疑是法國之歐洲?!?br/>(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一中觀點的理解。(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別代表什么歷史事件?(3)“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無疑是法國之歐洲”,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1)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①啟蒙運動;②美國獨立戰爭或法國大革命。(3)法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宣揚自由、平等。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考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1)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2)14——18世紀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發起的思想解放運動。17-18世紀,歐美各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其中包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3)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以法國為中心的啟蒙運動延續了整個18世紀,它作為一場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為資本主義的各項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論框架,影響深遠。故答案為:(1)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①啟蒙運動;②美國獨立戰爭或法國大革命。(3)法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宣揚自由、平等。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等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掌握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12.面對世界工業文明的沖擊,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發生重大轉折。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750-1830年世界制造業產量的相對份額(部分)1750年1800年1830年整個歐洲23.2%28.1%34.2%英國1.9%4.3%9.5%中國32.8%33.3%29.8%——摘編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與隱患》材料二:177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受到乾隆帝接見。事后,馬戛爾尼感慨道:“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間沒有沉沒”。——摘自(法)阿蘭佩雷菲特著《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材料三:(1)從材料一中,你讀出康乾盛世時有什么“成就”與“隱患”。(2)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外交方面說明為什么在“盛世”局面下的清王朝卻被看成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3)年代尺中標注的A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它有什么影響?請為年代尺加一標題?【答案】(1)成就:在1750—1800年間中國的制造業產量超過整個歐洲,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隱患:1800年后,中國制造業產量相對份額有所下降;歐洲占比不斷提高;英國制造業產量快速增長。(2)政治: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經濟: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外交:閉關鎖國。(3)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史的開端;近代中國屈辱史或西方列強侵略史。【考點】鴉片戰爭,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成就:依據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1750—1800年間中國的制造業產量超過整個歐洲,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隱患:依據表格的信息從1800年后,中國制造產量相對份額有所下降而歐洲占比不斷提高以及;英國制造業產量快速增長回答。(2)依據所學政治:從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經濟從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外交:依據所學從閉關自守回答。(3)1840年英國開始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性的鴉片戰爭,并于1842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貿易主權和關稅主權,使中國由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中國屈辱史或西方列強侵略史。故答案為:(1)成就:在1750—1800年間中國的制造業產量超過整個歐洲,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隱患:1800年后,中國制造業產量相對份額有所下降;歐洲占比不斷提高;英國制造業產量快速增長。(2)政治: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經濟: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外交:閉關鎖國。(3)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史的開端;近代中國屈辱史或西方列強侵略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康乾盛世、清朝的社會危機、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康乾盛世、清朝的社會危機、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13.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民族工業的探索】材料一:機器制造一事,為今日御侮之資,自強之本?!髾C器于耕織、刷印、陶埴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專為軍火而設。——摘自李鴻章《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民主制度的探索】材料二:盡管中國19世紀末的這次變法沒有得到它的政治目標,但它所引起的思想變化卻對中國的社會和文化有著長期和全國的影響。——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新式教育的探索】材料三:圖一:京師同文館圖二:京師大學堂(1)材料一反映了在歷史上曾掀起的什么運動?材料表明這場運動在當時實行了哪些措施?(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二中變法的“政治目標”是什么,并談談你對該變法的認識。(3)材料三中兩個學堂的創立分別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它們的創立有何共同作用?(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中國探索近代化的歷程對我們實現中國民族復興有哪些啟示?【答案】(1)洋務運動。措施:軍事: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新式軍事工業;經濟:興辦各種新式民用企業。(2)實行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最終失敗,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3)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都促進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4)加快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不斷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歷史運動洋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強兵富國,他們掀起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洋務派在中央以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代表。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后期洋務派以“求富”為口號,又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2)材料二中戊戌變法的政治目標是實行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最終失敗,但是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宣傳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3)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在戊戌變法期間,清政府開辦京師大學堂,屬于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京師同文館和京師大學堂都促進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4)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快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不斷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措施:軍事: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新式軍事工業;經濟:興辦各種新式民用企業。(2)實行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最終失敗,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3)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都促進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4)加快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不斷發展文化教育事業。【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1(…………○…………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共10題;共20分)1.作者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以幽默的語言講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讀者。下列史實不可能出現在這部作品中的是(???)A.?設立軍機處??????????B.?設特務機構錦衣衛??????????C.?鄭和下西洋??????????D.?戚繼光抗倭2.據文獻《改變世界》整理: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而清政府則需要“自我改變”。下列“改變中國”與“自我改變”有直接聯系的是(???)A.?第二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太平天國運動C.?甲午中日戰爭——公車上書??????????????????D.?鴉片戰爭——江南制造總局3.近代以來,歐美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列時間發生在同一個國家的是(??)①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改進了蒸汽機。②1789年7月14日,人民群眾高呼“到巴士底獄去”。③1792年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1804年建立帝國。④1862年9月,聯邦政府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學者們喜歡這樣形容德國:這是一個奇妙的國家,它要么考問世界,要么拷打世界。當它用思想來考問世界時,它是偉大的;當它用戰爭來拷打世界時,便有了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在19世紀40年代“考問世界”方面的史實是(???)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B.?第一次世界大戰??????????C.?啟蒙運動??????????D.?工業革命5.南美洲地區最高榮譽的足球賽事被稱為“解放者杯",它是為紀念哪位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領袖而創立的?(???)A.?馬克思??????????????????????B.?玻利瓦爾??????????????????????C.?圣西門??????????????????????D.?哥倫布6.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國崛起》第七章介紹了一個國家,以下是該章節的主要內容。這個國家是(???)A.?美國????????????????????????????B.?中國????????????????????????????C.?法國????????????????????????????D.?日本7.某中學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整理出以下史實:元朝設置宣政院、明朝戚繼光抗倭、清政府設置駐藏大臣。如果要給他們的研究確定一個主題,應該是(???)A.?國家的鞏固與發展?????????????????????????????????B.?文化的繁榮與昌盛C.?機構的設置與變化?????????????????????????????????D.?對外的聯系與交往8.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在我國迅速蔓延,我國的醫療團隊采取中西藥結合的策略來應對疫情,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A.?宋應星的《天工開物》??????????????????????????B.?李時珍的《本草綱目》C.?賈思勰的《齊民要術》??????????????????????????D.?徐光啟的《農政全書》9.愛國華僑謝張纘泰繪《時局圖》并題詩:“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張薄薄的圖,如一聲警笛,讓國人警惕(??)A.?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B.?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C.?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D.?日本割占臺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10.計量統計分析是歷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下表信息,下列選項中對列強實力變化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項目英國法國德國美國19世紀中期工業產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業增長倍數1.31.94.68.11913年工業產值所占位次3421A.?美、德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B.?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工業跨越式的發展C.?美、德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最早成為工業國家D.?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開展工業革命較晚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世界發展的歷史是一部聯系不斷加強的歷史,也是一些大國先后崛起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4世紀—19世紀上半期西方主要國家的近代化歷程材料三:思想變革促進社會進步。有學者稱:“若就經濟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首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無疑是法國之歐洲?!?br/>(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一中觀點的理解。(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別代表什么歷史事件?(3)“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無疑是法國之歐洲”,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12.面對世界工業文明的沖擊,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發生重大轉折。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750-1830年世界制造業產量的相對份額(部分)1750年1800年1830年整個歐洲23.2%28.1%34.2%英國1.9%4.3%9.5%中國32.8%33.3%29.8%——摘編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與隱患》材料二:177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受到乾隆帝接見。事后,馬戛爾尼感慨道:“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間沒有沉沒”。——摘自(法)阿蘭佩雷菲特著《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材料三:(1)從材料一中,你讀出康乾盛世時有什么“成就”與“隱患”。(2)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外交方面說明為什么在“盛世”局面下的清王朝卻被看成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3)年代尺中標注的A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它有什么影響?請為年代尺加一標題?13.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民族工業的探索】材料一:機器制造一事,為今日御侮之資,自強之本?!髾C器于耕織、刷印、陶埴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專為軍火而設。——摘自李鴻章《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民主制度的探索】材料二:盡管中國19世紀末的這次變法沒有得到它的政治目標,但它所引起的思想變化卻對中國的社會和文化有著長期和全國的影響。——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新式教育的探索】材料三:圖一:京師同文館圖二:京師大學堂(1)材料一反映了在歷史上曾掀起的什么運動?材料表明這場運動在當時實行了哪些措施?(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二中變法的“政治目標”是什么,并談談你對該變法的認識。(3)材料三中兩個學堂的創立分別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它們的創立有何共同作用?(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中國探索近代化的歷程對我們實現中國民族復興有哪些啟示?答案解析部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答案】A【考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清朝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由皇帝選派親信大臣組成,其大臣只是跪受筆錄皇帝的旨意,軍國大事全由皇帝裁決,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達到頂峰。?A項設立軍機處不可能出現在《明朝那些事兒》這部作品中,符合題意;BCD三項都是對明朝的正確描述,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作者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為切入點,考查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朝的相關知識。2.【答案】C【考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掀起了自救運動,也就是洋務運動。符合材料中的“改變中國”與“自我改變”的關系。ABD三項與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甲午中日戰爭——公車上書有直接聯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3.【答案】C【考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英國機械師瓦特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改進了蒸汽機。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發動起義,攻占巴士底監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度,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北方在軍事上屢屢失利,1962年聯邦政府頒布了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C項②③都發生在法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歐美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結合所學即可作答。4.【答案】A【考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的關鍵詞“發生在19世紀40年代,體現德國‘考問世界’”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工人階級有了科學的理論的指導。A項符合題意;BC兩項的史實,不符合題意;D項不能體現德國“考問世界”,不符合題意。A項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德國在19世紀40年代“考問世界”方面的史實,符合題意;BCD三項都不是發生在19世紀40年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共產黨宣言》的相關史實。5.【答案】B【考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解析】【分析】在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先后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拿馬和秘魯等地。是獨立運動的領導者,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澳厦澜夥耪弑弊闱蛸惥褪菫榧o念玻利瓦爾而設置的。B項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玻利瓦爾事跡的識記能力。?6.【答案】D【考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由目錄“中國的學生”“上下一致學西方”“萬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武力擴張、爭霸東亞不歸路”,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公元7世紀中葉,日本大化年間一部分貴族和皇室成員在留學生的影響下,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政治、經濟改革,史稱大化革新;1868年,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統治后實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改革,日本借鑒歐美的先進文明成果通過明治維新,建立近代天皇制,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明治維新后,隨著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加,日本竭力推行軍國主義,對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ABC三項與圖片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是《大國崛起》第七章介紹的國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歷史上的改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片信息。7.【答案】A【考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元朝設置宣政院,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戚繼光抗倭,東南沿海的倭亂基本上被平定,當地百姓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本題的三件史實都是為了加強國家的鞏固與發展。A項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應該是學習小組研究的主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家鞏固與發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8.【答案】B【考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這部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題干選項中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ACD三項和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可以給我們提供醫療和防治幫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相關史實,《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9.【答案】A【考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時局圖》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瓜分中國的場景。因此:A符合題意,BCD與題意表述不符;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難度不大,結合所學知識利用排除法作答即可。10.【答案】A【考點】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根據表格中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美德更多地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19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1%,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世紀初,德國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二。依據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強實力變化的原因,正確的一項為“美國、德國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A項美、德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分析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分析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具備表格信息的準確解讀與知識運用能力。二、非選擇題11.【答案】(1)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①啟蒙運動;②美國獨立戰爭或法國大革命。(3)法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宣揚自由、平等。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考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1)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2)14——18世紀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發起的思想解放運動。17-18世紀,歐美各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其中包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3)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以法國為中心的啟蒙運動延續了整個18世紀,它作為一場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為資本主義的各項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論框架,影響深遠。故答案為:(1)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①啟蒙運動;②美國獨立戰爭或法國大革命。(3)法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他們高舉理性的旗幟,宣揚自由、平等。18世紀后半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頂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等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掌握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12.【答案】(1)成就:在1750—1800年間中國的制造業產量超過整個歐洲,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隱患:1800年后,中國制造業產量相對份額有所下降;歐洲占比不斷提高;英國制造業產量快速增長。(2)政治: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經濟: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外交:閉關鎖國。(3)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史的開端;近代中國屈辱史或西方列強侵略史。【考點】鴉片戰爭,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解析】【分析】(1)成就:依據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1750—1800年間中國的制造業產量超過整個歐洲,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隱患:依據表格的信息從1800年后,中國制造產量相對份額有所下降而歐洲占比不斷提高以及;英國制造業產量快速增長回答。(2)依據所學政治:從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經濟從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外交:依據所學從閉關自守回答。(3)1840年英國開始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性的鴉片戰爭,并于1842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貿易主權和關稅主權,使中國由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中國屈辱史或西方列強侵略史。故答案為:(1)成就:在1750—1800年間中國的制造業產量超過整個歐洲,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隱患:1800年后,中國制造業產量相對份額有所下降;歐洲占比不斷提高;英國制造業產量快速增長。(2)政治: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經濟: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外交:閉關鎖國。(3)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史的開端;近代中國屈辱史或西方列強侵略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康乾盛世、清朝的社會危機、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康乾盛世、清朝的社會危機、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13.【答案】(1)洋務運動。措施:軍事: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新式軍事工業;經濟:興辦各種新式民用企業。(2)實行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最終失敗,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3)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都促進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4)加快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不斷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歷史運動洋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強兵富國,他們掀起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洋務派在中央以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代表。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后期洋務派以“求富”為口號,又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2)材料二中戊戌變法的政治目標是實行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最終失敗,但是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宣傳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3)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在戊戌變法期間,清政府開辦京師大學堂,屬于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京師同文館和京師大學堂都促進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4)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快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不斷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措施:軍事: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新式軍事工業;經濟:興辦各種新式民用企業。(2)實行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最終失敗,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3)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都促進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4)加快經濟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不斷發展文化教育事業。【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