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共10題;共20分)1.小穎要上網查詢清朝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史料。以下查詢關鍵詞合適的有(???)①改土歸流???????②噶廈?????????③伊犁將軍??????④駐藏大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考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清朝時期,順治帝賜予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批準;清乾隆設置噶廈,秉承達賴喇嘛(實際上為攝政活佛)旨意辦事;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后來,清朝頒布法令,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清朝的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雍正帝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改土歸流”是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管理的措施;清朝時,乾隆帝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后,設置了伊犁將軍,加強了對西北邊疆的管轄。故①③不符合題意。C項②④是清朝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史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加強對西藏地區管轄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清朝時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采取的措施的相關史實。2.明清時期,一些原產南美洲的甘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中國并逐步推廣,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當時因人口不斷增長帶來的糧食緊張問題。這主要得益于(???)A.?明中期以后出現的新的工場手工業????????B.?新航路開辟C.?文藝復興運動????????????????????????????????????????D.?工業革命【答案】B【考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玉米、甘薯和花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后從美洲經東南亞傳入中國的,聯系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新航路開辟是原產南美洲的甘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中國并逐步推廣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影響。3.下表是14-19世紀中國和歐洲大事年表,以下判斷正確的是(???)①中國疆域在不斷擴大?????????????????②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不斷興起③中國君主專制制度被強化?????????????④歐洲開始了文藝復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考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380年朱元璋廢丞相”“1729年始設軍機處,文字獄盛行”說明中國專制皇權不斷加強;“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179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說明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不斷興起。B項②③判斷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中國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變化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4.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A.?巴黎公社???????????????????????????????????????????????B.?英國憲章運動C.?法國里昂工人起義?????????????????????????????????D.?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答案】A【考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經過選舉,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A項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符合題意;BCD三項是歐洲三大工人運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知道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5.下圖中的人物領導了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是拉丁美洲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他是(???)A.?圣馬丁???????????????????????B.?圣西門???????????????????????C.?玻利瓦爾???????????????????????D.?歐文【答案】C【考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解析】【分析】在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玻利瓦爾率領軍隊,打敗了西班牙軍隊,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ABD三項和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玻利瓦爾領導了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是拉丁美洲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玻利瓦爾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要掌握玻利瓦爾的相關事跡。6.明清時期,云錦(絲織品)名動天下。若要了解云錦的手工制作技藝,最合適的書籍是(???)A.????????????????????????????B.?C.???????????????????????????D.?【答案】C【考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云錦的制造屬于手工業生產技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因此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當時的工藝百科全書中查到,該書是《天工開物》。A項《本草綱目》是醫學經典著作,不符合題意;BD兩項《農政全書》和《齊民要術》為農書,不符合題意;C項《天工開物》最合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7.清朝后期,近代報刊蓬勃發展。其中被譽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的是(???)A.?時務報???????????????????????B.?萬國公報???????????????????????C.?申報???????????????????????D.?國聞報【答案】C【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申報》在上海創刊,它是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報紙。《申報》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報道大量社會新聞,內容豐富,被人稱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有利于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申報被譽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申報》的相關知識。知道《申報》是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報紙,被人稱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8.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下列歷史上著名的改革促使當時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的有(???)①彼得一世改革????②明治維新???????③戊戌變法???????④1861年改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考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②明治維新使日本由封建社會轉變為了資本主義社會;④1861年改革使俄國改變了社會性質,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D項②④促使當時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使得國家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事件。注意掌握使俄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的事件和意義。9.美國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黑人佛洛伊德死亡事件引發美國150多座城市的集會抗議活動,并且蔓延世界各地。非洲聯盟就此事向美國表達了最正式、最嚴厲的抗議,痛斥長期存在于美國內部的系統性種族歧視現象。下列哪些歷史事件共同構成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①三角貿易??????????????????????????②歐洲殖民者在美洲發展種植園經濟③1787年憲法默認黑人奴隸制的存在????④南北戰爭北方的勝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考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解析】【分析】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④南北戰爭北方的勝利不是構成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排除含④的選項。A項①②③共同構成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10.小軒同學在學某條約的內容時用到了以下關鍵詞:“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這一條約是(???)A.?《天津條約》?????????B.?《辛丑條約》?????????C.?《南京條約》?????????D.?《馬關條約》【答案】C【考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可知,這一條約是《南京條約》。1842年清政府戰敗求和,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所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AB兩項《天津條約》和《辛丑條約》沒有題干材料中的內容特征,不符合題意;C項《南京條約》“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符合題意;D項《馬關條約》沒有提出五口通商,而是四口通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京條約》的內容。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南京條約》的內容。二、非選擇題(共3大題,每大題10分,共30分)(共3題;共30分)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4-18世紀歐洲經歷了思想文化和科學領域的重大變革,最終,科學得到了傳播,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廣為弘揚。材料二:17、18世紀,美國和法國先后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材料三:關于清朝,馬克思這樣描述: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1)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和科學領域的重大變革”指的是哪些歷史事件?(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3)材料三中的大帝國“安于現狀”,這是一種怎樣的現狀?請從經濟、政治、對外關系角度加以說明。(4)綜合上述材料,對此你有什么認識?【答案】(1)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2)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從精神上動搖了宗教神學和封建君主的統治;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3)安于現狀是指: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政治上君主專制制度高度強化;對外關系上閉關鎖國(閉關)政策。(4)古老的中國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陷入近代前夜的危機。落后要挨打,我們要變革(創新)。【考點】啟蒙運動,近代前夜危機,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解析】【分析】(1)14—18世紀,歐洲先后出現了兩次思想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科學領域:16~18世紀科學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學革命。(2)思想解放運動打破封建教會和神學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束縛和控制,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近代前夜,清政府安于現狀,在經濟上實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政治上實行落后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4)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2)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從精神上動搖了宗教神學和封建君主的統治;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3)安于現狀是指: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政治上君主專制制度高度強化;對外關系上閉關鎖國(閉關)政策。(4)古老的中國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陷入近代前夜的危機。落后要挨打,我們要變革(創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近代史上東西方歷史的理解。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12.世界近代史上,工業文明的浪潮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縱觀世界歷史,似乎可以認為,過去一萬年,人類經歷的兩次最大變革,一是農業革命,二是工業革命。前者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則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帕爾默《現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美國拋棄了英國模式,轉向重工業發展……憑借其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優勢,成為了新的“世界工廠”。——周斌、李水風《中國:做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材料三: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社會在炮火的逼迫下趕往近代最初的一步。(1)帕爾默說的“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的工業革命共有兩次。這兩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分別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的“世界工廠”與英國相比有何不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政治因素。(3)西方人“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戰爭?它與工業革命有何聯系?【答案】(1)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2)不同:美國主要發展重工業。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3)鴉片戰爭;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考點】鴉片戰爭,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據材料可知,帕爾默所說的“過去兩個世紀”里曾經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由于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及推廣應用,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進入“電氣時代”。。(2)本題考查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正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據材料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美國拋棄了英國模式,轉向重工業發展……憑借其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先,以及生產技術和生產能力上無法比擬的優勢,成為了新的‘世界工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世界工廠”與英國不同之處是美國主要發展重工業,英國靠副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原因有,科學技術、生產力領先世界,南北戰爭,實行了國家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其中政治因素是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3)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的1514年后的325年,即是1839年,根據所學可知,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成為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借口,英國于1840年發動了鴉片戰爭,成為近代史的開端。故答案為:(1)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2)不同:美國主要發展重工業。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3)鴉片戰爭;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19世紀上半期,世界資本主義國家迅猛發展,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產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矛頭指向中國。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我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美國內戰、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美國內戰、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13.繪制年代尺是學習歷史與社會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我們理清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觀察年代尺,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近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法律文件頒布”年代尺。材料二:中國近代史年代尺(1)寫出材料一中A、B、C、D字母對應的法律文件名稱。(2)分別寫出材料一中A、B文件確立的政治制度(3)寫出材料二中①②的運動和戰爭名稱。(4)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說說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是什么?【答案】(1)A.《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大日本帝國憲法》。(2)A.君主立憲制度;B.共和制。(3)①甲午中日戰爭;②洋務運動。(4)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考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1)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1787年,美國頒布憲法,史稱《1787年憲法》,美國成為一個聯邦制國家,建立起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法國大革命爆發后,1789年資產階級頒布了《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1889年日本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標志著日本進入有限的憲政時期。(2)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美國頒布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分權與制衡原則,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制。(3)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內外交困。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他們掀起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戰爭爆發。(4)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A.《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大日本帝國憲法》。(2)A.君主立憲制度;B.共和制。(3)①洋務運動;②甲午中日戰爭。(4)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兩個年代尺為依托,綜合考查中西方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1/1(…………○…………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共10題;共20分)1.小穎要上網查詢清朝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史料。以下查詢關鍵詞合適的有(???)①改土歸流???????②噶廈?????????③伊犁將軍??????④駐藏大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明清時期,一些原產南美洲的甘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中國并逐步推廣,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當時因人口不斷增長帶來的糧食緊張問題。這主要得益于(???)A.?明中期以后出現的新的工場手工業????????B.?新航路開辟C.?文藝復興運動????????????????????????????????????????D.?工業革命3.下表是14-19世紀中國和歐洲大事年表,以下判斷正確的是(???)①中國疆域在不斷擴大?????????????????②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不斷興起③中國君主專制制度被強化?????????????④歐洲開始了文藝復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A.?巴黎公社???????????????????????????????????????????????B.?英國憲章運動C.?法國里昂工人起義?????????????????????????????????D.?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5.下圖中的人物領導了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是拉丁美洲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他是(???)A.?圣馬丁???????????????????????B.?圣西門???????????????????????C.?玻利瓦爾???????????????????????D.?歐文6.明清時期,云錦(絲織品)名動天下。若要了解云錦的手工制作技藝,最合適的書籍是(???)A.????????????????????????????B.?C.???????????????????????????D.?7.清朝后期,近代報刊蓬勃發展。其中被譽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的是(???)A.?時務報???????????????????????B.?萬國公報???????????????????????C.?申報???????????????????????D.?國聞報8.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下列歷史上著名的改革促使當時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的有(???)①彼得一世改革????②明治維新???????③戊戌變法???????④1861年改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9.美國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黑人佛洛伊德死亡事件引發美國150多座城市的集會抗議活動,并且蔓延世界各地。非洲聯盟就此事向美國表達了最正式、最嚴厲的抗議,痛斥長期存在于美國內部的系統性種族歧視現象。下列哪些歷史事件共同構成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①三角貿易??????????????????????????②歐洲殖民者在美洲發展種植園經濟③1787年憲法默認黑人奴隸制的存在????④南北戰爭北方的勝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小軒同學在學某條約的內容時用到了以下關鍵詞:“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這一條約是(???)A.?《天津條約》?????????B.?《辛丑條約》?????????C.?《南京條約》?????????D.?《馬關條約》二、非選擇題(共3大題,每大題10分,共30分)(共3題;共30分)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4-18世紀歐洲經歷了思想文化和科學領域的重大變革,最終,科學得到了傳播,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廣為弘揚。材料二:17、18世紀,美國和法國先后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材料三:關于清朝,馬克思這樣描述: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1)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和科學領域的重大變革”指的是哪些歷史事件?(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3)材料三中的大帝國“安于現狀”,這是一種怎樣的現狀?請從經濟、政治、對外關系角度加以說明。(4)綜合上述材料,對此你有什么認識?12.世界近代史上,工業文明的浪潮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縱觀世界歷史,似乎可以認為,過去一萬年,人類經歷的兩次最大變革,一是農業革命,二是工業革命。前者迎來了人類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則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帕爾默《現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美國拋棄了英國模式,轉向重工業發展……憑借其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優勢,成為了新的“世界工廠”。——周斌、李水風《中國:做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材料三: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社會在炮火的逼迫下趕往近代最初的一步。(1)帕爾默說的“開創了過去兩個世紀的現代全球文明”的工業革命共有兩次。這兩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分別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指出美國的“世界工廠”與英國相比有何不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政治因素。(3)西方人“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指什么戰爭?它與工業革命有何聯系?13.繪制年代尺是學習歷史與社會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我們理清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觀察年代尺,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近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法律文件頒布”年代尺。材料二:中國近代史年代尺(1)寫出材料一中A、B、C、D字母對應的法律文件名稱。(2)分別寫出材料一中A、B文件確立的政治制度(3)寫出材料二中①②的運動和戰爭名稱。(4)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說說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1.【答案】C【考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清朝時期,順治帝賜予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批準;清乾隆設置噶廈,秉承達賴喇嘛(實際上為攝政活佛)旨意辦事;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后來,清朝頒布法令,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清朝的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雍正帝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改土歸流”是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管理的措施;清朝時,乾隆帝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后,設置了伊犁將軍,加強了對西北邊疆的管轄。故①③不符合題意。C項②④是清朝加強對西藏地區管理的史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加強對西藏地區管轄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清朝時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采取的措施的相關史實。2.【答案】B【考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玉米、甘薯和花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后從美洲經東南亞傳入中國的,聯系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新航路開辟是原產南美洲的甘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中國并逐步推廣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影響。3.【答案】B【考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380年朱元璋廢丞相”“1729年始設軍機處,文字獄盛行”說明中國專制皇權不斷加強;“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179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說明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不斷興起。B項②③判斷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中國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變化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4.【答案】A【考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經過選舉,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A項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符合題意;BCD三項是歐洲三大工人運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巴黎公社的相關史實,知道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5.【答案】C【考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解析】【分析】在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中,玻利瓦爾率領軍隊,打敗了西班牙軍隊,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ABD三項和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玻利瓦爾領導了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是拉丁美洲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玻利瓦爾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要掌握玻利瓦爾的相關事跡。6.【答案】C【考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云錦的制造屬于手工業生產技術,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因此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當時的工藝百科全書中查到,該書是《天工開物》。A項《本草綱目》是醫學經典著作,不符合題意;BD兩項《農政全書》和《齊民要術》為農書,不符合題意;C項《天工開物》最合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7.【答案】C【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申報》在上海創刊,它是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報紙。《申報》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報道大量社會新聞,內容豐富,被人稱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有利于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申報被譽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申報》的相關知識。知道《申報》是中國近代第一份商業報紙,被人稱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8.【答案】D【考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②明治維新使日本由封建社會轉變為了資本主義社會;④1861年改革使俄國改變了社會性質,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D項②④促使當時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使得國家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事件。注意掌握使俄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的事件和意義。9.【答案】A【考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解析】【分析】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④南北戰爭北方的勝利不是構成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排除含④的選項。A項①②③共同構成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10.【答案】C【考點】鴉片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可知,這一條約是《南京條約》。1842年清政府戰敗求和,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所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AB兩項《天津條約》和《辛丑條約》沒有題干材料中的內容特征,不符合題意;C項《南京條約》“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符合題意;D項《馬關條約》沒有提出五口通商,而是四口通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京條約》的內容。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南京條約》的內容。二、非選擇題(共3大題,每大題10分,共30分)11.【答案】(1)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2)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從精神上動搖了宗教神學和封建君主的統治;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3)安于現狀是指: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政治上君主專制制度高度強化;對外關系上閉關鎖國(閉關)政策。(4)古老的中國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陷入近代前夜的危機。落后要挨打,我們要變革(創新)。【考點】啟蒙運動,近代前夜危機,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解析】【分析】(1)14—18世紀,歐洲先后出現了兩次思想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科學領域:16~18世紀科學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學革命。(2)思想解放運動打破封建教會和神學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束縛和控制,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近代前夜,清政府安于現狀,在經濟上實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政治上實行落后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4)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2)思想文化領域的變革從精神上動搖了宗教神學和封建君主的統治;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3)安于現狀是指: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政治上君主專制制度高度強化;對外關系上閉關鎖國(閉關)政策。(4)古老的中國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陷入近代前夜的危機。落后要挨打,我們要變革(創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近代史上東西方歷史的理解。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12.【答案】(1)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2)不同:美國主要發展重工業。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3)鴉片戰爭;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考點】鴉片戰爭,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據材料可知,帕爾默所說的“過去兩個世紀”里曾經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由于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及推廣應用,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進入“電氣時代”。。(2)本題考查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正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據材料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美國拋棄了英國模式,轉向重工業發展……憑借其在科學技術上的領先,以及生產技術和生產能力上無法比擬的優勢,成為了新的‘世界工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世界工廠”與英國不同之處是美國主要發展重工業,英國靠副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原因有,科學技術、生產力領先世界,南北戰爭,實行了國家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其中政治因素是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3)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的1514年后的325年,即是1839年,根據所學可知,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成為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借口,英國于1840年發動了鴉片戰爭,成為近代史的開端。故答案為:(1)蒸汽機的普遍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2)不同:美國主要發展重工業。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3)鴉片戰爭;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19世紀上半期,世界資本主義國家迅猛發展,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產品和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矛頭指向中國。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侵略我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美國內戰、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美國內戰、鴉片戰爭的相關知識。13.【答案】(1)A.《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大日本帝國憲法》。(2)A.君主立憲制度;B.共和制。(3)①甲午中日戰爭;②洋務運動。(4)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考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1)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1787年,美國頒布憲法,史稱《1787年憲法》,美國成為一個聯邦制國家,建立起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法國大革命爆發后,1789年資產階級頒布了《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1889年日本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標志著日本進入有限的憲政時期。(2)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美國頒布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分權與制衡原則,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制。(3)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內外交困。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他們掀起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戰爭爆發。(4)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A.《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大日本帝國憲法》。(2)A.君主立憲制度;B.共和制。(3)①洋務運動;②甲午中日戰爭。(4)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兩個年代尺為依托,綜合考查中西方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