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葉的蒸騰作用和結構課型:新授課 主備人 審核人 (教研組)班級 姓名 學習組長學習目標:1、知識點掌握:1)了解蒸騰作用的基本含義及其意義。 2)知道氣孔的分布 3)知道保衛細胞和氣孔的結構 4)完整地描述水、無機鹽的運輸路徑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重點:蒸騰作用與葉的結構和功能學習難點:氣孔的結構和功能學習過程:一、預習·導學1、植物體內的有機物是葉通過 制造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結構是,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 ,光合作用的“動力”是,光合作用的產物是 。2、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有根、莖、葉,其中根的基本功能是 和 ;莖的基本功能是 和 ;葉的基本功能是 、和 等。3、蒸騰作用主要在植物體的 里進行,它是將水分以 態的形式向大氣中散發,根吸收的水分約有 用于蒸騰作用。4、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因素可能有:5、植物體蒸騰作用的意義是:6、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層排列緊密、無色透明的細胞構成,主要起 。表皮上有成對的半月形細胞,叫做 。這兩個細胞之間的小孔是 。在進行蒸騰作用時,葉中的水以 形式從 中散發出去。 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7、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過程是( )A.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導管→葉肉→氣孔→大氣B.土壤中的水分→導管→葉脈→氣孔→大氣C.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導管→氣孔→葉脈→大氣D.土壤中的水分→根毛→葉脈→導管→表皮→大氣家長簽名二、預習·疑問(通過認真預習,請你寫下疑惑摘要,在預習準備課上與組員交流)星級評定 (由學習組長評定,對完成預習任務并積極討論疑惑的組員給予一顆星)三、學習·研討1、下列不屬于水分散失的意義的是( )A.促進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B.促進礦物質養料在植物體內的運輸C.促進根對礦物質養料的吸收 D.降低植物體特別是葉片的溫度2、氣孔的開或閉是由什么決定的( )A.光合作用的強度和葉肉細胞 B.呼吸作用的強度和葉肉細胞C.植物的蒸騰作用和表皮細胞 D.植物的含水量和保衛細胞3、以下哪些物質可以從氣孔中自由進出( )①氧氣 ②二氧化碳 ③蛋白質 ④礦物質 ⑤水蒸氣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3、下列不屬于葉片上氣孔功能的是( )A.保護葉片內的葉肉細胞 B.二氧化碳出入葉片的門戶C.氧氣出入葉片的門戶 D.葉片蒸騰散水的門戶4、我們經常發現在城市綠化帶上,園林工人摸黑剪去部分枝葉,根部用草繩捆扎,將帶有較多泥土的移栽植物種植在花壇中,澆足水,罩上黑色的防曬網。閱讀上述短文,回答下列問題。(1)將短文中園林工人為提高植物成活率而采取的措施用線劃出。(2)上述措施中,為了使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的有:5、下表為科研人員對幾種常見植物葉的上、下表皮中氣孔數(每平方毫米平均數)的統計情況,請你分析表中的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植物名稱 生長環境 上表皮氣孔數 下表皮氣孔數蘋果樹 果園 0 294豌豆 田地 101 216玉米 田地 94 158睡蓮 池塘 625 3(1)由上表可見,一般陸生植物葉的氣孔分布特點是,這一特點對陸生植物有利嗎? ,因為 。(2)水生植物葉的氣孔分布特點是 ,你對睡蓮葉片中氣孔分布特點的解釋是 。(3)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其葉的上、下表皮氣孔數 ,這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 。星級評定 (由教師評定,上課態度認真的給予一顆星,認真完成學習稿中的學習任務的再給予一顆星)四、鞏固·延伸[課堂評價練習]1.葉片寬大的綠色植物,不適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在海邊種植的防風林,選擇的植物葉片大都細小。主要原因是( )A.減少風的阻力 B.減少水分的散失C.促進光合作用 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2.北方果樹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騰作用 C.植物的生長 D.果實的形成3.“飛流直下三千尺”是自然現象,而植物體內的水則自下而上往高出移動,植物體內的水向高處移動的動力來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騰作用4.控制蒸騰作用強弱的結構是( )A.氣孔 B.葉片 C.莖 D.根毛5. 下列有關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葉是由多種組織構成的器官B.葉片的結構只包括葉肉和葉脈兩部分C.葉肉細胞內含有葉綠體D.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6.在探究“植物體水分散失”時,李明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A、B、C三只量筒,放在室內陰涼處。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一個生長狀態相同的天竺葵枝條,其中B去掉所有葉片,C保留所有葉片。每天上午8時,向量筒加水至100毫升,晚上8時記錄液面的刻度,連續6天。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分析表中數據并回答問題:量筒 液面刻度(毫升)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A 99.5 99.5 99 99.7 99.3 99.8B 94 96 90 97 92 97C 60 62 50 64 60 68(1)在六天當中,每個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是不一樣的,由此推斷氣溫最高的是第天。(2)探究天竺葵通過莖散失水分時,應選取的對照組是 。(3)量筒C第六天通過莖散失的水分是 毫升,通過葉片散失的水分是 毫升。(4)如果要根據上述數據得出實驗結論,應分別計算A、B、C三只量筒測量數據的,然后進行比較。(5)根據對上表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星級評定 (由教師評定,態度端正并認真完成學習稿中的拓展練習并訂正好的給予一顆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