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B.東部瀕臨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東海、黃海、南海C.從緯度位置看,全屬中緯度D.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東岸2.(2020七下·杭州期末)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今年兩會第三次“下團組”來到了湖北代表團。完成問題。(1)下列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其中屬于湖北省的是( ?。?br/>A. B.C. D.(2)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閱讀右邊武漢降水量柱狀圖與氣溫曲線圖,對武漢的氣候描述正確的有( ?。?br/>①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②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③四季分明,雨熱同期④全年高溫多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武漢位于長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稱。閱讀右面長江流域局部圖,對長江中游地區描述正確的是( )A.長江中游位于宜賓一湖口之間B.著名的三峽水利工程位于長江中游C.中游地區主要地形以高原為主D.武漢港是水陸、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3.(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地形區示意圖中數字對應的山脈名稱正確的是( ?。?br/>A.①小興安嶺 B.②橫斷山脈 C.③昆侖山脈 D.④祁連山脈4.(2020七下·杭州期末)地理分界線是認識區域地理的重要方式。完成問題。(1)下列四幅圖中能表示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的是( ?。?br/>A. B.C. D.(2)下列對我國人口分布描述正確的是( ?。?br/>A.我國人口眾多,且分布不均勻B.我國人口分布西多東少C.漢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D.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5.(2020七下·杭州期末)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浙江考察。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下邊中國行政區劃圖,與浙江省所在位置對應的字母是( ?。?br/>A.A B.B C.C D.D(2)對浙江省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br/>①位于中國的東南沿海②東臨黃海③位于中國南方地區④與上海相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習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A.大漠上的綠洲農業 B.草原上的牧業文化C.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D.水鄉孕育的城鎮6.(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屬于現代社會大眾傳媒的是( )①烽火狼煙②鴻雁傳書③電視廣播④電腦網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0七下·杭州期末)小王同學在開展一項中國古代文明歷史的主題探究活動,他收集到下列一組圖片,根據圖片小王同學探究活動的主題是( ?。?br/>A.追尋原始先民的足跡 B.走訪原始的農業聚落C.探尋中華文明的曙光 D.了解堯舜禹的傳說二、材料題8.(2020七下·杭州期末)閱讀下邊我國東北地區略圖?;卮鹣铝袉栴}。(1)填出圖中字母分別代表地理事物名稱甲 (山脈) 乙 (平原)丙 (河流)丁 (國家)(2)該地區的降水分布有何特點?其原因是什么?9.(2020七下·杭州期末)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考察。從牛背梁到金米村,從平利老縣鎮到陜汽車間,從西安交通大學到大唐不夜城,總書記的腳步不僅有深情更有深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陜西省山西省地圖簡圖材料二:柞水縣全年日照1860.2小時,最冷平均氣溫0.2℃,最熱平均氣溫23.6℃。年降水量742mm,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柞水縣因柞樹多而得名,柞樹是生產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優等菌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鮮美,個大肉厚,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被外界公認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稱。材料三:黑木耳,側生于樹木上,形似人的耳朵。黑木耳生長溫度應保持在23度左右,菌絲生長的最佳溫度在23度至28度之間。黑木耳菌絲在耳木中生長的含水量要求約40%,子實體發生時為45%~50%;在袋料栽培中,培養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5%~95%。(1)材料一圖中山脈A是 ,該山脈是我國哪兩個地理區域的分界線?(2)材料一圖中河流B是 ,該河流在陜西、山西境內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出現該水文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據材料二、材料三說一說陜西省柞水縣種植黑木耳的自然條件有哪些?10.(2020七下·杭州期末)距今9000年前后,長江和黃河的中下游地區開始出現農業聚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出土的遺物、房屋示意圖等(1)請將上面圖片對應的數字填入下表相應的位置。 民居 作物 陶器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導致河姆渡居民與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種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東部瀕臨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領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間的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全部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2.【答案】(1)B(2)A(3)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 (1)下列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輪廓圖,A是安徽省,B是湖北省,C是湖南省,D是寧夏回族自治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閱讀右邊武漢降水量柱狀圖與氣溫曲線圖,由此可知,武漢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但是,④全年高溫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①②③,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3)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圖中信息可知,長江上中游分界點是宜昌,長江中下游分界點是湖口。長江中游位于宜昌一湖口之間。著名的三峽水利工程位于長江上游地區;中游地區主要地形以平原為主;武漢港是水陸、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跒橄掠巍iL江流經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區、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中上游地區,峽谷多,城鎮稀疏,下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城鎮密度高。3.【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是昆侖山;②是橫斷山脈;③是天山;④是太行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國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脈的分布。我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答案】(1)D(2)A【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以黑龍江的黑河到云南的騰沖一線為界。下列四幅圖中能表示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的是D。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人口眾多,且分布不均勻;我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漢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我國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區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漢族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5.【答案】(1)A(2)C(3)D【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1)根據下邊中國行政區劃圖,與浙江省所在位置對應的字母是A。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浙江?。孩傥挥谥袊臇|南沿海,③位于中國南方地區,④與上海相鄰,①③④正確。②東臨東海,不是黃海。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3)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習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水鄉孕育的城鎮。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于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制多樣,氣象災害繁多。6.【答案】D【知識點】傳媒的行程【解析】【分析】 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成為大眾傳媒。 ③④屬于現代社會大眾傳媒。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大眾傳媒如今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7.【答案】C【知識點】中華文明的曙光【解析】【分析】 從圖片可以看出,這些都是涉及到古代文明方面的,第一幅圖是玉琮,第二幅圖是牛河梁女神廟女神頭塑,第三幅圖是陶文,第四幅圖是龍形玉器。從這些留下來的古人使用的物件可以探尋中華文明的曙光。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通過今天的考古發現,我們知道這些物品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我們古人生產、生活、文化以及精神層面、宗教信仰、城市發展和階層分化等各方面情況。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曙光。8.【答案】(1)大興安嶺乙;東北平原丙;黑龍江?。欢砹_斯(2)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大興安嶺(山脈), 乙是東北平原(平原),丙是黑龍江(河流),丁是俄羅斯(國家)。(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區的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9.【答案】(1)秦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2)黃河,水文特征: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3)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多柞樹。【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1)材料一圖中山脈A是秦嶺,該山脈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2)材料一圖中河流B是是黃河 ,該河流在陜西、山西境內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3)根據材料二、材料三說一說陜西省柞水縣種植黑木耳的自然條件是氣候溫暖濕潤,多柞樹。【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0.【答案】(1)①;④;③;②;⑤;⑥(2)自然原因:河姆渡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半坡地區屬于溫帶氣候,降水較少,冬季寒冷。【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屬于河姆渡聚落的是①④③;屬于半坡聚落的是②⑤⑥。(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導致河姆渡居民與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種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是河姆渡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半坡地區屬于溫帶氣候,降水較少,冬季寒冷。【點評】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的區別:糧食作物不同:河姆渡部落主要種植水稻,半坡部落主要種植粟。房屋的結構不同:河姆渡部落為干欄式房屋,半坡部落為半地穴式房屋。二者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河姆渡部落位于長江流域,半坡部落位于黃河流域。1 / 1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B.東部瀕臨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東海、黃海、南海C.從緯度位置看,全屬中緯度D.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東岸【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東部瀕臨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領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間的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全部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2.(2020七下·杭州期末)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今年兩會第三次“下團組”來到了湖北代表團。完成問題。(1)下列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輪廓圖,其中屬于湖北省的是( )A. B.C. D.(2)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閱讀右邊武漢降水量柱狀圖與氣溫曲線圖,對武漢的氣候描述正確的有( ?。?br/>①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②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③四季分明,雨熱同期④全年高溫多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武漢位于長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稱。閱讀右面長江流域局部圖,對長江中游地區描述正確的是( )A.長江中游位于宜賓一湖口之間B.著名的三峽水利工程位于長江中游C.中游地區主要地形以高原為主D.武漢港是水陸、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答案】(1)B(2)A(3)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 (1)下列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輪廓圖,A是安徽省,B是湖北省,C是湖南省,D是寧夏回族自治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武漢是湖北的省會城市,閱讀右邊武漢降水量柱狀圖與氣溫曲線圖,由此可知,武漢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但是,④全年高溫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①②③,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3)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圖中信息可知,長江上中游分界點是宜昌,長江中下游分界點是湖口。長江中游位于宜昌一湖口之間。著名的三峽水利工程位于長江上游地區;中游地區主要地形以平原為主;武漢港是水陸、鐵路聯運的主樞紐港;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江流經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區、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中上游地區,峽谷多,城鎮稀疏,下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城鎮密度高。3.(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地形區示意圖中數字對應的山脈名稱正確的是( ?。?br/>A.①小興安嶺 B.②橫斷山脈 C.③昆侖山脈 D.④祁連山脈【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是昆侖山;②是橫斷山脈;③是天山;④是太行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國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脈的分布。我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2020七下·杭州期末)地理分界線是認識區域地理的重要方式。完成問題。(1)下列四幅圖中能表示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的是( ?。?br/>A. B.C. D.(2)下列對我國人口分布描述正確的是( ?。?br/>A.我國人口眾多,且分布不均勻B.我國人口分布西多東少C.漢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D.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答案】(1)D(2)A【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是以黑龍江的黑河到云南的騰沖一線為界。下列四幅圖中能表示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的是D。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人口眾多,且分布不均勻;我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漢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我國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區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漢族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5.(2020七下·杭州期末)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浙江考察。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下邊中國行政區劃圖,與浙江省所在位置對應的字母是( )A.A B.B C.C D.D(2)對浙江省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①位于中國的東南沿海②東臨黃海③位于中國南方地區④與上海相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習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br/>A.大漠上的綠洲農業 B.草原上的牧業文化C.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D.水鄉孕育的城鎮【答案】(1)A(2)C(3)D【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1)根據下邊中國行政區劃圖,與浙江省所在位置對應的字母是A。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浙江?。孩傥挥谥袊臇|南沿海,③位于中國南方地區,④與上海相鄰,①③④正確。②東臨東海,不是黃海。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3)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習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水鄉孕育的城鎮。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于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制多樣,氣象災害繁多。6.(2020七下·杭州期末)下列屬于現代社會大眾傳媒的是( ?。?br/>①烽火狼煙②鴻雁傳書③電視廣播④電腦網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傳媒的行程【解析】【分析】 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成為大眾傳媒。 ③④屬于現代社會大眾傳媒。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大眾傳媒如今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7.(2020七下·杭州期末)小王同學在開展一項中國古代文明歷史的主題探究活動,他收集到下列一組圖片,根據圖片小王同學探究活動的主題是( )A.追尋原始先民的足跡 B.走訪原始的農業聚落C.探尋中華文明的曙光 D.了解堯舜禹的傳說【答案】C【知識點】中華文明的曙光【解析】【分析】 從圖片可以看出,這些都是涉及到古代文明方面的,第一幅圖是玉琮,第二幅圖是牛河梁女神廟女神頭塑,第三幅圖是陶文,第四幅圖是龍形玉器。從這些留下來的古人使用的物件可以探尋中華文明的曙光。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通過今天的考古發現,我們知道這些物品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我們古人生產、生活、文化以及精神層面、宗教信仰、城市發展和階層分化等各方面情況。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曙光。二、材料題8.(2020七下·杭州期末)閱讀下邊我國東北地區略圖?;卮鹣铝袉栴}。(1)填出圖中字母分別代表地理事物名稱甲 (山脈) 乙 (平原)丙 (河流)丁 (國家)(2)該地區的降水分布有何特點?其原因是什么?【答案】(1)大興安嶺乙;東北平原丙;黑龍江丁;俄羅斯(2)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大興安嶺(山脈), 乙是東北平原(平原),丙是黑龍江(河流),丁是俄羅斯(國家)。(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區的降水分布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原因:東部溫帶季風氣候,靠近海洋,降水豐富,西部溫帶大陸性氣候,遠離海洋,降水稀少。【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9.(2020七下·杭州期末)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考察。從牛背梁到金米村,從平利老縣鎮到陜汽車間,從西安交通大學到大唐不夜城,總書記的腳步不僅有深情更有深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陜西省山西省地圖簡圖材料二:柞水縣全年日照1860.2小時,最冷平均氣溫0.2℃,最熱平均氣溫23.6℃。年降水量742mm,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柞水縣因柞樹多而得名,柞樹是生產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優等菌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鮮美,個大肉厚,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被外界公認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稱。材料三:黑木耳,側生于樹木上,形似人的耳朵。黑木耳生長溫度應保持在23度左右,菌絲生長的最佳溫度在23度至28度之間。黑木耳菌絲在耳木中生長的含水量要求約40%,子實體發生時為45%~50%;在袋料栽培中,培養料的含水量60%左右,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5%~95%。(1)材料一圖中山脈A是 ,該山脈是我國哪兩個地理區域的分界線?(2)材料一圖中河流B是 ,該河流在陜西、山西境內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出現該水文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據材料二、材料三說一說陜西省柞水縣種植黑木耳的自然條件有哪些?【答案】(1)秦嶺,南方地區、北方地區(2)黃河,水文特征: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3)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多柞樹。【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解析】【分析】(1)材料一圖中山脈A是秦嶺,該山脈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2)材料一圖中河流B是是黃河 ,該河流在陜西、山西境內的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泥沙含量大。原因: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3)根據材料二、材料三說一說陜西省柞水縣種植黑木耳的自然條件是氣候溫暖濕潤,多柞樹。【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0.(2020七下·杭州期末)距今9000年前后,長江和黃河的中下游地區開始出現農業聚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出土的遺物、房屋示意圖等(1)請將上面圖片對應的數字填入下表相應的位置。 民居 作物 陶器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導致河姆渡居民與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種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答案】(1)①;④;③;②;⑤;⑥(2)自然原因:河姆渡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半坡地區屬于溫帶氣候,降水較少,冬季寒冷。【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屬于河姆渡聚落的是①④③;屬于半坡聚落的是②⑤⑥。(2)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導致河姆渡居民與半坡居民在民居和種植作物上不同的自然原因是河姆渡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半坡地區屬于溫帶氣候,降水較少,冬季寒冷。【點評】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的區別:糧食作物不同:河姆渡部落主要種植水稻,半坡部落主要種植粟。房屋的結構不同:河姆渡部落為干欄式房屋,半坡部落為半地穴式房屋。二者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河姆渡部落位于長江流域,半坡部落位于黃河流域。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