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課題名稱:第9課秦統一中國學科:初中歷史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秦統一中國學習目標1.識記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史實,了解其重要意義。2.掌握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具體內容3.認識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統一篇自學提綱任務一:閱讀課本44頁,完成以下問題:1.秦統一六國的原因有哪些?2.秦滅六國開始與結束的時間分別是哪一年?3.秦滅六國的先后順序。4.秦朝的建立時間、人物及都城5.秦的統一有什么歷史意義?秦王嬴政結合課本思考:秦滅六國的原因是什么?1、連年戰爭,人民渴望和平。2、商鞅變法,秦國實力增強。3、秦王嬴政善于用人,積極策劃統一大計。4、長平之戰,奠定了軍事基礎。秦楚齊燕趙魏韓戰國后期秦滅六國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公元前221年秦定都咸陽秦國的歷史結束了,秦朝的歷史開始了!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混戰局面;秦統一全國有什么意義?自學提綱任務二:閱讀課本45-46頁,完成以下問題:1.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秦朝創立了什么制度?2.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什么?擁有什么權力?3.皇帝之下設有中央機構,由誰統領?分別掌管什么事務?決斷權由誰掌控?4.在地方上,廢除了什么制度?實行什么制度?郡和縣的長官分別稱為什么?該制度的實行產生了什么作用?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君主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并通過官僚管理控制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皇帝制度、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權等方面的內容。其本質特征是皇權至高無上。這一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國家統一和封建經濟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導致權力高度集中,其暴政統治給人民帶來極大痛苦。我統一天下德蓋三皇功過五帝伏羲、神農、燧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第9課秦統一中國自今已來,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史記》朕制、詔璽皇帝獨尊皇帝制材料二: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行政軍事監察至高無上總攬大權皇帝最高統治者中央政府御史大夫太尉丞相王綰:諸侯剛被打敗,燕國、齊國、楚國偏遠,不給它們設王,就無法鎮撫那里。請分封各位皇子為王李斯:周天子分封的后代逐漸疏遠,互相攻擊,彼此征戰,天子也無法阻止。現在天下統一,只有劃分成郡縣,才是安寧之術,設置諸侯沒有好處。分封制郡縣制分封制與郡縣制與之比較有何不同?分封制郡縣制主要以血緣為基礎諸侯官位、封土世襲容易出現分裂割據以地域為劃分基礎官員由皇帝任命、派遣加強了中央集權郡縣制的實行,加強了中央集權,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皇帝最高統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君主專制軍事行政監察太尉郡(守)縣(令)御史大夫丞相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中央集權直接任命目的: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情景一: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頒布詔書,發現戰敗國看不懂秦國的文字。情景二:秦始皇到達原韓國后,打算為士兵定制衣服,結果發現尺寸和秦國的不同,經過和裁縫師傅的商量,達成一致,想付定金,人家不收秦國的貨幣,只收布幣。情景四:邊疆告急,匈奴南下攻打秦國。《秦始皇微服出訪記》情景三:秦始皇準備乘車看看韓國的風景,坐乘秦國的車輛經過原韓國的地方,發現秦國的車輛比韓國的大,道路比韓國的寬,馬車無法前行,只能步行。文字不統一尺寸和貨幣不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不統一匈奴南下自學提綱任務三、閱讀課本46-48頁,完成以下問題:1.為解決文字問題,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義?2.為解決貨幣的問題,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義?3.為解決度量衡的問題,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義?4.為解決交通問題,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5.為解決匈奴問題,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鞏固統一的措施①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統一文字,制定規整的小篆,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統一文字李斯(前284—前208)統一文字作用小篆1、文化上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鞏固統一的措施②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在全國流通。統一貨幣秦趙韓楚燕齊魏圓形方孔半兩錢統一貨幣作用2、經濟上便利了經濟的發展鞏固統一的措施③以秦制為基礎,統一度量衡制度。統一度量衡度[長度]衡[重量]量[容積]度——秦一尺約今23.1cm量——秦一升約今202ml衡——秦一斤約為今250g古今對比:籃球明星姚明身高226CM,體重125公斤。秦朝一位將軍身高八尺,體重400斤。請算一算,誰高誰重?統一度量衡作用3、經濟上交通上:車同軌,修馳道鞏固統一的措施⑤秦始皇派兵開鑿靈渠,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交通上鞏固統一的措施⑥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內蒙古秦長城燕長城趙長城筑長城修臨洮遼東秦始皇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筑長城萬余里,以防匈奴南進,史稱秦長城。是在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一條蜿蜒的巨龍盤亙靜臥于崇山峻嶺之間,雄偉壯觀。6、軍事上鞏固統一的措施秦長城對于抵御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筑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筑長城修疆域篇2、秦的疆域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人口:2500萬(前213年)長城一帶南海隴西東海政治上:統一文字:小篆經濟上: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開鑿靈渠邊疆上:鞏固了統一加強了統治確立中央集權制度文化上:統一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統一度量衡交通上:北擊匈奴,修筑長城;(軍事上)統一嶺南秦的統一不僅是地域上的統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統一、從此以后,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檢測練習:1.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2.秦朝統一全國后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其中對后世地方行政機構建設產生深遠影響的是()A.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車同軌、書同文C.廢分封,立郡縣D.焚書坑儒3.秦滅六國后,秦始皇下令全國統一書寫()A.楷書B.隸書C.小篆D.行書4.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這種制度的重要特征是()A.皇權至高無上B.在地方推行郡縣制C.統一度量衡D.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DCCA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古風》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課件設計】秦統一中國-歷史-初中.pptx 秦始皇 第22集 - 視頻在線觀看 - 秦始皇 - 芒果TV.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