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七下·衢州期末)關于我國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深居亞洲腹地,與世界各國聯系不便
B.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南部四個省級行政區
C.我國大部分處在熱帶,熱量條件不好
D.我國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大
【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洲東部,與世界各國聯系方便;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南部四個省級行政區;我國大部分處在北溫帶,熱量條件較好;我國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大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2.關于圖中四個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是我國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該省
B.②省是我國西南邊疆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C.③省是我國湖北省,簡稱鄂,行政中心是武漢市
D.④省是我國的黑龍江省,同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兩國相鄰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省是廣東省,但不是我國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海南省;②省是云南省,是我國西南邊疆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傣族;③省是我國湖北省,簡稱鄂,行政中心是武漢市;④省是我國的黑龍江省,同俄羅斯和朝鮮兩國相鄰;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3.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是 (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東部人口少 D.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是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人口分布特點的識記。
4.(2020七下·衢州期末)我國傳統節日與民俗活動對應的是(  )
A.清明節——踏青掃墓 B.端午節——鬧花燈
C.元宵節——團圓賞月 D.中秋節——賽龍舟
【答案】A
【知識點】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傳統節日與民俗活動對應關系,清明節——踏青掃墓;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中秋節—— 團圓賞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5.我國沿36°N的地形剖面圖中A、B、C三點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
A.青藏高原、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答案】C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沿36°N的地形剖面圖中A、B、C三點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6.下面是有關我國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順口溜”,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巍巍蒼蒼,冰峰千丈;百里懸河,山川相間——云貴高原
B.禿山荒丘,川梁相間;溝谷縱橫,地表破殘——青藏高原
C.洼地羅列,山川相間;巖溶地表,結構奇巧——黃土高原
D.地坦蕩蕩,平沙無際;風吹草低,牛羊成群——內蒙古高原
【答案】D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高原的有關知識。云貴高原的特點是崎嶇不平,石林廣布,所以A符合要求;黃土高原的特點是黃土覆蓋,溝壑縱橫,層層梯田,所以C不符合要求;青藏高原的特點是海拔最高,種植耐寒植物青稞,所以B不符合要求;內蒙古高原的特點是地勢平坦,草原遼闊,牧人天堂,所以D符合要求。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高原特點的理解能力。
7.一次小麗看到一副對聯。上聯是“長夏無冬海南島”,下聯是“冬長夏短黑龍江”。請你給這副對聯加一個合適的橫批(  )
A.四季如春 B.歷史悠久 C.幅員遼闊 D.源遠流長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對我國氣候分布的影響。“長夏無冬海南島”指海南島的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冬長夏短黑龍江”為溫帶季風氣候,且冬季漫長,這是受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影響,故最合適橫批為幅員遼闊。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我國氣候分布特點原因的理解。
8.(2020七下·衢州期末)下列有關我國主要河流與其主要特征的組合,正確的是(  )
A.黑龍江——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
B.黃河——我國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C.珠江——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
D.長江——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由于南方的雨季長,珠江成為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長江全長6 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千米2,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河流的水量減少,水位逐漸下降,河流進入枯水期.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結冰.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干旱地區,水量不大,汛期較短,且冬季河流有結冰現象.遼河、海河、黃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
9.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部地區,又產生巨大水能,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復雜多樣
B.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山區面積廣大
D.山脈縱橫交錯,大致呈網格狀分布
【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
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10.(2020七下·衢州期末)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問題。
(1)與①②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
A.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外流區與內流區分界線 D.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表述,正確的是(  )
A.①②地區相比,①地區煤炭、水能資源更為豐富
B.②地區降水季節變化大,農業適于發展旱作農業
C.③地區嚴重缺水,適于發展河谷農業
D.④地區因特殊的自然環境發展畜牧業
【答案】(1)D
(2)D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我國的北方地區,②是南方地區,③是西北地區,④是青藏地區。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與①②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我國的北方地區,②是南方地區,③是西北地區,④是青藏地區。①②地區相比,①地區煤炭豐富,但水能資源不豐富;②地區降水季節變化大,農業適于發展水田農業;③地區嚴重缺水,適于發展綠洲農業;④地區因特殊的自然環境發展畜牧業。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
11.(2020七下·衢州期末)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口集中分布在東部地區
B.夏季易受臺風影響,多暴雨
C.盛產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
D.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答案】A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地形多山,不利于人口居住。其余說法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臺灣島位于我國大陸的東南部,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臺灣利用自身的一些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工業的發展帶動了臺灣經濟的快速發展.
12.(2020七下·衢州期末)下列關于北京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 ②全年溫和濕潤,氣候適宜
③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 ④北京故宮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故正確;②北京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年平均氣溫10~1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故錯誤;③北京市場廣闊,技術先進,高新技術產業發達。故錯誤;④北京胡同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故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緣,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北京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或西北高、東南低),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屬海河水系,大多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渤海 。
13.(2020七下·衢州期末)成都平原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其農業發達的原因正確的有(  )
①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裕,降水豐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耕種歷史悠久,有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④地形平坦,適宜耕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成都平原就像一把扇子平鋪在四川盆地內部,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②③④ 說法都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成都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又有自古聞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縱橫,農業發達,物產富饒,人口稠密,是中國重要的水稻、甘蔗、蠶絲、油菜籽產區,自古有 “天府之國” 的美譽。
14.(2020七下·衢州期末)以下能讓我們感受到區域的歷史變化的有 (  )
①人口的遷移 ②歷史的變化 ③交通的發展 ④人們的方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可以從人口的遷移, 環境的變遷、交通的發展等方面感受到區域的變化。人們的方言是長期傳承和演化的結果,一般不變。 ①②③ ,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 漢語方言俗稱地方話,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獨立于民族語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只是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各方言大都是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而逐漸形成的。形成漢語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屬于社會、歷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遷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屬于語言本身的要素,如語言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語言的相互接觸、相互影響等。
15.(2020七下·衢州期末)李教授前往伊拉克進行考古,他在這里不可能看到的歷史遺跡是(  )
A.城墻 B.象形文字 C.公共設施 D.宮殿
【答案】B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象形文字主要有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 ,這些都不可能出現在伊拉克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象形字來自于圖畫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征性質增強。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16.(2016七下·海寧期末)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的大河是(  )
A.印度河 B.長江和黃河
C.尼羅河 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西亞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河流域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西亞國家的識記。
17.(2016七下·海寧期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屬于(  )
A.19世紀40年代 B.19世紀 5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D.20世紀50年代
【答案】C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屬于20世紀40年代。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換算。
18.(2020七下·衢州期末)歷史課上,老師讓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明同學的描述,其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項是(  )
A.十幾個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吃著米飯和烤肉
B.幾個人圍坐在火堆旁燒烤捕到的野豬
C.吃完晚飯,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著火堆來照明和驅趕野獸
D.一大群男女在吶喊著追逐一只野豬,將它趕到預先設定好的陷阱中
【答案】A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的生活主要靠打擊野獸和采集野果等為主。 那時候只有狩獵、采摘植物根莖和野果,還談不上大家都吃米飯吧 。并且,水稻主要在南方地區種植。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北京人生存的地區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氣候溫暖濕潤。這里常有動物出沒,如梅花鹿,野馬等,也有豐美的水草。北京人用石塊、獸骨和鹿角等制作各類工具。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做舊石器時代,北京人使用這些工具獵取動物,采集植物果實。他們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共同進行獲取食物的勞動,他們用火烤著東西吃,晚上睡火邊,這樣可以取暖,還可以趕走野獸,因為野獸怕火。
二、非選擇題
19.(2020七下·衢州期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讀下圖,回答問題。
(1)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AB是我國人口分界線。該線從A   市到B   市,其中AB線以東,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
(2)我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E是   族聚居區,   省少數民族種類最多,我國各民族的分布呈現“   、    、   ”的特點。
(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分別是對   、   (填字母)地少數民族聚居的描述。
【答案】(1)黑河;騰沖;稠密
(2)藏;云南;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
(3)C;D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AB是我國人口分界線。該線從A是黑龍江的黑河市到B是云南省的騰沖市,其中AB線以東,人口稠密(填“稠密”或“稀疏”)。
(2)我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E是藏族聚居區,云南省少數民族種類最多,我國各民族的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分別是對C、D(填字母)地少數民族聚居的描述。
【點評】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這樣的民族分布格局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
20.(2020七下·衢州期末)讀《我國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圖》回答問題。
(1)從剖面圖分析,歸納我國30°N附近地勢的特點,及對河流的影響。
(2)據圖分析東、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存在差異的原因。
(3)
結合所學知識,比較A、B兩地人文差異,完成下表。
區域
農業類型
主食
傳統民居
文化特色
A
畜牧業
喜食②
帳篷,便于拆卸
雪域文化
B

喜食米飯
③ ④
【答案】(1)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狀分布。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
(2)地形因素:由圖可見,東部為平原,地勢地平,而西部為高原;海陸位置:東部瀕臨海洋,西部遠離海洋;季風:東部易受夏季風影響,形成降水,西部受夏季風影響較小
(3)種植業|牛羊肉,奶制品|屋頂坡度較大,注意通風、防潮|巴蜀文化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川盆地;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1)從剖面圖分析,歸納我國30°N附近地勢的特點是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狀分布。這樣的地勢使得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
(2)據圖分析東、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存在差異的原因與地形,海陸位置,氣候等有關。具體來說,地形因素:由圖可見,東部為平原,地勢地平,而西部為高原;海陸位置:東部瀕臨海洋,西部遠離海洋;季風:東部易受夏季風影響,形成降水,西部受夏季風影響較小
(3)結合所學知識,區域A是我國的青藏地區,當地人們的農業類型是畜牧業,主食是喜食牛羊肉,奶制品,傳統民居是帳篷,便于拆卸,長期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雪域文化。區域B位于我國的四川盆地,主要的農業類型是發展種植業,主食是喜食米飯,傳統民居特點是屋頂坡度較大,注意通風、防潮,長期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巴蜀文化。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
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1.(2020七下·衢州期末)
義金衢上高速計劃2022年通車,屆時將為沿線居民打造更加快捷高速的交通圈。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衢州的氣候類型
(2)分析圖1、圖2,指出在義金衢上高速(金衢段)建設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并說明成因。
(3)聯系所學知識,說說義金衢上高速的建成會給沿線地區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答案】(1)亞熱帶季風氣候
(2)洪澇災害成因:降水量大,且集中;位于金衢盆地,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地勢中間低,南北高,沖刷力度大)
(3)有利于緩解衢州地區就業壓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衢州與金華、義烏等地區經濟文化交流,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帶動衢州旅游、商貿、文化等相關產業,促進衢州地區經濟發展;有利于縮短出行時間,緩解交通壓力。
【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1)根據衢州年降水量分布圖,可以推測出衢州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2)分析圖1、圖2,指出在義金衢上高速(金衢段)建設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是洪澇災害。其主要成因:降水量大,且集中;位于金衢盆地,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地勢中間低,南北高,沖刷力度大)
(3)聯系所學知識,義金衢上高速的建成會給沿線地區帶來積極影響是有利于緩解衢州地區就業壓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衢州與金華、義烏等地區經濟文化交流,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帶動衢州旅游、商貿、文化等相關產業,促進衢州地區經濟發展;有利于縮短出行時間,緩解交通壓力。
【點評】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出現在北緯25°~35°亞熱帶的大陸東岸,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類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于22℃,氣溫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但無明顯干季。
22.(2020七下·衢州期末)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材料一所示,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
A   流域;C   流域
(2)材料一所示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它們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文明的曙光并不只眷顧大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區也有文明的誕生。請你分別列舉一例。
(4)材料二中圖一是哪一遠古居民房屋?這種房屋有哪些好處?
【答案】(1)尼羅河;印度河和恒河
(2)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①河姆渡遺址;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所示,A是尼羅河流域;C是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2)材料一所示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這里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人類居住。
(3)文明的曙光并不只眷顧大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區也有文明的誕生。例如:
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材料二中圖一是①河姆渡遺址;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 。
【點評】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欄式的,干欄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1 / 1浙江省衢州市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七下·衢州期末)關于我國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深居亞洲腹地,與世界各國聯系不便
B.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南部四個省級行政區
C.我國大部分處在熱帶,熱量條件不好
D.我國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大
2.關于圖中四個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是我國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該省
B.②省是我國西南邊疆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壯族
C.③省是我國湖北省,簡稱鄂,行政中心是武漢市
D.④省是我國的黑龍江省,同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兩國相鄰
3.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是 (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東部人口少 D.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4.(2020七下·衢州期末)我國傳統節日與民俗活動對應的是(  )
A.清明節——踏青掃墓 B.端午節——鬧花燈
C.元宵節——團圓賞月 D.中秋節——賽龍舟
5.我國沿36°N的地形剖面圖中A、B、C三點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
A.青藏高原、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6.下面是有關我國四大高原主要特征的“順口溜”,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巍巍蒼蒼,冰峰千丈;百里懸河,山川相間——云貴高原
B.禿山荒丘,川梁相間;溝谷縱橫,地表破殘——青藏高原
C.洼地羅列,山川相間;巖溶地表,結構奇巧——黃土高原
D.地坦蕩蕩,平沙無際;風吹草低,牛羊成群——內蒙古高原
7.一次小麗看到一副對聯。上聯是“長夏無冬海南島”,下聯是“冬長夏短黑龍江”。請你給這副對聯加一個合適的橫批(  )
A.四季如春 B.歷史悠久 C.幅員遼闊 D.源遠流長
8.(2020七下·衢州期末)下列有關我國主要河流與其主要特征的組合,正確的是(  )
A.黑龍江——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
B.黃河——我國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C.珠江——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
D.長江——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9.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部地區,又產生巨大水能,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復雜多樣
B.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山區面積廣大
D.山脈縱橫交錯,大致呈網格狀分布
10.(2020七下·衢州期末)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問題。
(1)與①②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
A.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外流區與內流區分界線 D.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表述,正確的是(  )
A.①②地區相比,①地區煤炭、水能資源更為豐富
B.②地區降水季節變化大,農業適于發展旱作農業
C.③地區嚴重缺水,適于發展河谷農業
D.④地區因特殊的自然環境發展畜牧業
11.(2020七下·衢州期末)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口集中分布在東部地區
B.夏季易受臺風影響,多暴雨
C.盛產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
D.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12.(2020七下·衢州期末)下列關于北京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 ②全年溫和濕潤,氣候適宜
③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 ④北京故宮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2020七下·衢州期末)成都平原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其農業發達的原因正確的有(  )
①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裕,降水豐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耕種歷史悠久,有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④地形平坦,適宜耕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2020七下·衢州期末)以下能讓我們感受到區域的歷史變化的有 (  )
①人口的遷移 ②歷史的變化 ③交通的發展 ④人們的方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2020七下·衢州期末)李教授前往伊拉克進行考古,他在這里不可能看到的歷史遺跡是(  )
A.城墻 B.象形文字 C.公共設施 D.宮殿
16.(2016七下·海寧期末)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的大河是(  )
A.印度河 B.長江和黃河
C.尼羅河 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17.(2016七下·海寧期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屬于(  )
A.19世紀40年代 B.19世紀 5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D.20世紀50年代
18.(2020七下·衢州期末)歷史課上,老師讓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明同學的描述,其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項是(  )
A.十幾個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吃著米飯和烤肉
B.幾個人圍坐在火堆旁燒烤捕到的野豬
C.吃完晚飯,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著火堆來照明和驅趕野獸
D.一大群男女在吶喊著追逐一只野豬,將它趕到預先設定好的陷阱中
二、非選擇題
19.(2020七下·衢州期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讀下圖,回答問題。
(1)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AB是我國人口分界線。該線從A   市到B   市,其中AB線以東,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
(2)我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E是   族聚居區,   省少數民族種類最多,我國各民族的分布呈現“   、    、   ”的特點。
(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分別是對   、   (填字母)地少數民族聚居的描述。
20.(2020七下·衢州期末)讀《我國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圖》回答問題。
(1)從剖面圖分析,歸納我國30°N附近地勢的特點,及對河流的影響。
(2)據圖分析東、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存在差異的原因。
(3)
結合所學知識,比較A、B兩地人文差異,完成下表。
區域
農業類型
主食
傳統民居
文化特色
A
畜牧業
喜食②
帳篷,便于拆卸
雪域文化
B

喜食米飯
③ ④
21.(2020七下·衢州期末)
義金衢上高速計劃2022年通車,屆時將為沿線居民打造更加快捷高速的交通圈。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衢州的氣候類型
(2)分析圖1、圖2,指出在義金衢上高速(金衢段)建設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并說明成因。
(3)聯系所學知識,說說義金衢上高速的建成會給沿線地區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22.(2020七下·衢州期末)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材料一所示,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
A   流域;C   流域
(2)材料一所示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它們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文明的曙光并不只眷顧大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區也有文明的誕生。請你分別列舉一例。
(4)材料二中圖一是哪一遠古居民房屋?這種房屋有哪些好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洲東部,與世界各國聯系方便;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南部四個省級行政區;我國大部分處在北溫帶,熱量條件較好;我國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大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2.【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省是廣東省,但不是我國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海南省;②省是云南省,是我國西南邊疆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傣族;③省是我國湖北省,簡稱鄂,行政中心是武漢市;④省是我國的黑龍江省,同俄羅斯和朝鮮兩國相鄰;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3.【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人口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是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人口分布特點的識記。
4.【答案】A
【知識點】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傳統節日與民俗活動對應關系,清明節——踏青掃墓;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中秋節—— 團圓賞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5.【答案】C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沿36°N的地形剖面圖中A、B、C三點對應的地形區分別是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6.【答案】D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高原的有關知識。云貴高原的特點是崎嶇不平,石林廣布,所以A符合要求;黃土高原的特點是黃土覆蓋,溝壑縱橫,層層梯田,所以C不符合要求;青藏高原的特點是海拔最高,種植耐寒植物青稞,所以B不符合要求;內蒙古高原的特點是地勢平坦,草原遼闊,牧人天堂,所以D符合要求。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高原特點的理解能力。
7.【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對我國氣候分布的影響。“長夏無冬海南島”指海南島的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冬長夏短黑龍江”為溫帶季風氣候,且冬季漫長,這是受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影響,故最合適橫批為幅員遼闊。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我國氣候分布特點原因的理解。
8.【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由于南方的雨季長,珠江成為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長江全長6 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千米2,是我國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隨著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著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河流的水量減少,水位逐漸下降,河流進入枯水期.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結冰.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干旱地區,水量不大,汛期較短,且冬季河流有結冰現象.遼河、海河、黃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
9.【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
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10.【答案】(1)D
(2)D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我國的北方地區,②是南方地區,③是西北地區,④是青藏地區。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與①②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我國的北方地區,②是南方地區,③是西北地區,④是青藏地區。①②地區相比,①地區煤炭豐富,但水能資源不豐富;②地區降水季節變化大,農業適于發展水田農業;③地區嚴重缺水,適于發展綠洲農業;④地區因特殊的自然環境發展畜牧業。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
11.【答案】A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地形多山,不利于人口居住。其余說法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臺灣島位于我國大陸的東南部,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臺灣利用自身的一些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穩步上升.工業的發展帶動了臺灣經濟的快速發展.
12.【答案】D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故正確;②北京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北京年平均氣溫10~1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七八月常有暴雨。故錯誤;③北京市場廣闊,技術先進,高新技術產業發達。故錯誤;④北京胡同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故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緣,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余脈西山。北京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或西北高、東南低),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屬海河水系,大多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渤海 。
13.【答案】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成都平原就像一把扇子平鋪在四川盆地內部,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②③④ 說法都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成都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又有自古聞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縱橫,農業發達,物產富饒,人口稠密,是中國重要的水稻、甘蔗、蠶絲、油菜籽產區,自古有 “天府之國” 的美譽。
14.【答案】D
【知識點】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可以從人口的遷移, 環境的變遷、交通的發展等方面感受到區域的變化。人們的方言是長期傳承和演化的結果,一般不變。 ①②③ ,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 漢語方言俗稱地方話,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獨立于民族語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只是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各方言大都是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而逐漸形成的。形成漢語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屬于社會、歷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遷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屬于語言本身的要素,如語言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語言的相互接觸、相互影響等。
15.【答案】B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象形文字主要有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 ,這些都不可能出現在伊拉克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象形字來自于圖畫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征性質增強。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16.【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西亞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河流域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西亞國家的識記。
17.【答案】C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屬于20世紀40年代。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換算。
18.【答案】A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的生活主要靠打擊野獸和采集野果等為主。 那時候只有狩獵、采摘植物根莖和野果,還談不上大家都吃米飯吧 。并且,水稻主要在南方地區種植。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北京人生存的地區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氣候溫暖濕潤。這里常有動物出沒,如梅花鹿,野馬等,也有豐美的水草。北京人用石塊、獸骨和鹿角等制作各類工具。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做舊石器時代,北京人使用這些工具獵取動物,采集植物果實。他們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共同進行獲取食物的勞動,他們用火烤著東西吃,晚上睡火邊,這樣可以取暖,還可以趕走野獸,因為野獸怕火。
19.【答案】(1)黑河;騰沖;稠密
(2)藏;云南;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
(3)C;D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AB是我國人口分界線。該線從A是黑龍江的黑河市到B是云南省的騰沖市,其中AB線以東,人口稠密(填“稠密”或“稀疏”)。
(2)我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E是藏族聚居區,云南省少數民族種類最多,我國各民族的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分別是對C、D(填字母)地少數民族聚居的描述。
【點評】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這樣的民族分布格局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合作,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
20.【答案】(1)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狀分布。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
(2)地形因素:由圖可見,東部為平原,地勢地平,而西部為高原;海陸位置:東部瀕臨海洋,西部遠離海洋;季風:東部易受夏季風影響,形成降水,西部受夏季風影響較小
(3)種植業|牛羊肉,奶制品|屋頂坡度較大,注意通風、防潮|巴蜀文化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川盆地;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1)從剖面圖分析,歸納我國30°N附近地勢的特點是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狀分布。這樣的地勢使得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
(2)據圖分析東、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存在差異的原因與地形,海陸位置,氣候等有關。具體來說,地形因素:由圖可見,東部為平原,地勢地平,而西部為高原;海陸位置:東部瀕臨海洋,西部遠離海洋;季風:東部易受夏季風影響,形成降水,西部受夏季風影響較小
(3)結合所學知識,區域A是我國的青藏地區,當地人們的農業類型是畜牧業,主食是喜食牛羊肉,奶制品,傳統民居是帳篷,便于拆卸,長期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雪域文化。區域B位于我國的四川盆地,主要的農業類型是發展種植業,主食是喜食米飯,傳統民居特點是屋頂坡度較大,注意通風、防潮,長期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巴蜀文化。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
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1.【答案】(1)亞熱帶季風氣候
(2)洪澇災害成因:降水量大,且集中;位于金衢盆地,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地勢中間低,南北高,沖刷力度大)
(3)有利于緩解衢州地區就業壓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衢州與金華、義烏等地區經濟文化交流,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帶動衢州旅游、商貿、文化等相關產業,促進衢州地區經濟發展;有利于縮短出行時間,緩解交通壓力。
【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1)根據衢州年降水量分布圖,可以推測出衢州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2)分析圖1、圖2,指出在義金衢上高速(金衢段)建設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是洪澇災害。其主要成因:降水量大,且集中;位于金衢盆地,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地勢中間低,南北高,沖刷力度大)
(3)聯系所學知識,義金衢上高速的建成會給沿線地區帶來積極影響是有利于緩解衢州地區就業壓力,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衢州與金華、義烏等地區經濟文化交流,實現優勢互補;有利于帶動衢州旅游、商貿、文化等相關產業,促進衢州地區經濟發展;有利于縮短出行時間,緩解交通壓力。
【點評】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出現在北緯25°~35°亞熱帶的大陸東岸,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類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于22℃,氣溫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但無明顯干季。
22.【答案】(1)尼羅河;印度河和恒河
(2)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①河姆渡遺址;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所示,A是尼羅河流域;C是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2)材料一所示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這里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人類居住。
(3)文明的曙光并不只眷顧大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區也有文明的誕生。例如:
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材料二中圖一是①河姆渡遺址;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 。
【點評】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欄式的,干欄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淮南市| 德化县| 将乐县| 邵武市| 天津市| 荔浦县| 民丰县| 五河县| 浙江省| 陕西省| 宁晋县| SHOW| 承德市| 台南县| 台江县| 西峡县| 奉化市| 松潘县| 永修县| 隆尧县| 全州县| 赞皇县| 西林县| 黄浦区| 祁东县| 西青区| 绥化市| 湛江市| 罗定市| 白河县| 湘乡市| 北碚区| 蓝山县| 开化县| 收藏| 汉川市| 潞城市| 楚雄市| 莱阳市|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