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20分,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0七下·上虞期末)中國的飲食文化折射出鮮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飲招牌與其所屬省區的簡稱對應一致的是( ?。?br/>A.①—滇 B.②—皖 C.③—甘 D.④—隴【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重慶小面—重慶,簡稱是渝;②沙縣小吃—福建,簡稱是閩;③蘭州拉面—甘肅,簡稱是甘或隴;④西安肉夾饃—陜西,簡稱是陜。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ㄗ灾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2.(2020七下·上虞期末)“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痹娋涿枋隽私系貐^的梅雨期景象,此地梅雨形成的原因是( ?。?br/>A.受印度洋上吹來的夏季風影響 B.受太平洋上吹來的夏季風影響C.受蒙古地區吹來的冬季風影響 D.受西伯利亞吹來的冬季風影響【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隨著夏季風增強,鋒面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這時北方的冷空氣勢力雖已減弱,但仍可影響到江淮地區,兩種氣流在這里交鋒,由于它們勢均力敵,相持不下,形成準靜止鋒而產生連續性降水,雨帶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徘徊在長江中下游一帶,這時正是梅子成熟的時節,故稱為梅雨天氣,即詩中的“黃梅時節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隨著夏季風的進一步增強,鋒面雨帶移到華北、東北。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一詩句描寫的是梅雨天氣,在夏初江淮地區常常陰雨連綿,因為這時正值梅子黃熟季節,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梅雨”季節,由于下雨時間長,空氣濕度大,百物生霉所以又叫“霉雨”,梅雨的天氣特點是長時間的連續降雨,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小,陰云籠罩,出現綿綿陰雨或陣性降雨.3.(2020七下·上虞期末)讀“中國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問題。(1)上圖直接反映了我國( ?。?br/>A.地形類型多樣,高原山地為主B.地形類型多樣,平原盆地為主C.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D.山脈縱橫交錯,地勢南高北低(2)上圖反映的特征使得( ?。?br/>A.地勢落差巨大,水能豐富B.水汽不易深入,僅沿海地區濕潤C.東西部差異大,溝通不暢D.冷空氣受阻,東部地區四季溫暖【答案】(1)C(2)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圖直接反映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上圖反映的特征使得地勢落差巨大,水能豐富。西高東低的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內陸,給我國帶來大量的降水。這樣的地形,促進了東西部之間的交流,促進沿海和內陸之間的經濟聯系。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4.(2020七下·上虞期末)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回答問題。(1)下列描述符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區所在河段特征的是( ?。?br/>A.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觀B.峽谷眾多,旅游資源異常豐富C.江闊水深,被稱為“黃金水道”D.河道彎曲,容易引發洪澇災害(2)來自A省的小明,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下列圖片中可選用的有( ?。?br/>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C(2)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觀是描述黃河的下游地區; 峽谷眾多,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是描述長江上游地區;江闊水深,被稱為“黃金水道”,是描述長江干流的中下游地區;河道彎曲,容易引發洪澇災害 ,是描述長江下游地區。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區所在河段正好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區,但這里洪澇災害較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來自A省的小明,其中A省是四川省。題中圖片①是坎兒井,應該在新疆;②是四川自貢的井鹽;③是四川的都江堰寶瓶口;④是四川的川劇變臉;②③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黃河的中游流經了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這里植被遭到破壞,地表得不到保護,在夏季多暴雨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使的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被攜帶,到下游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5.(2020七下·上虞期末)讀下圖可知臺灣島( )①三面與海相鄰②氣候寒冷干燥③礦產資源豐富④地勢中間高四周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臺灣四面與海相鄰,氣候根據植物來推測不是寒冷干燥, 臺灣氣候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根據圖例可知,臺灣礦產資源豐富,地勢中間高四周低。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沿海,與福建省隔海相望;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的中南部地區;它北臨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臨臺灣海峽.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地形以臺灣山脈為主,西部地形區以平原為主。臺灣最高山峰是玉山。6.(2020七下·上虞期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復雜的自然環境使我國不同區域的生產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下列被深深烙上黃土高原印記的是( ?。?br/>A.安塞腰鼓,窯洞居住 B.靠天養畜,牦牛成群C.臨河建屋,小船悠悠 D.綠洲農業,瓜果飄香【答案】A【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塞腰鼓,窯洞居住是黃土高原風情;靠天養畜,牦牛成群是青藏高原風情;臨河建屋,小船悠悠是南方地區的風情;綠洲農業,瓜果飄香是西北地區的風情。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一句俗諺,比喻一定的環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環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思想觀念不同、人文歷史不同、為人處事不同,文化特征也不同.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風土人情大不相同.7.(2020七下·上虞期末)新冠肺炎防控一級響應期間,上虞區的村莊、社區及生產經營場所的出入口都設置了卡口,市民必須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這說明了規則( ?。?br/>①因生活需要而出現 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③都是由政府制定的 ④可以隨意纂動修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識點】規則的演變【解析】【分析】根據題意,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村莊,社區及生產經營場所的出入口都設置了卡口,市民必須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這說明了規則是由于生活的需要而出現的,并且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主要是防控疫情的需要而制定的。這些規則不一定都是政府制定的,也是不能隨意纂動修改的,需要嚴格執行。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則可以是由書面形式規定的成文條例;也可以是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定。 規則,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歷史上,有許多規則隨著社會的發展相繼廢立;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8.(2020七下·上虞期末)世界文明區域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存,下列遺存中屬于海洋文明的是( )A.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 B.古埃及的紙草文書C.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城 D.克里特島的米諾斯王宮【答案】D【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古埃及人寫在紙草文書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人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城 ,都屬于大河文明??死锾貚u位于希臘本土以南130公里的地中海上,愛琴海以南,面積8236平方公里,是希臘最大的島嶼。 克里特島的米諾斯王宮 ,屬于海洋文明。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代希臘屬于藍色的地中海文明;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國都發源于大河流域.二、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9.(2020七下·上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武漢地方建制始于西漢……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明代李釜源在《地圖綜要》中寫道:“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楚多仰給焉。諺曰 ‘湖廣熟,天下足’……”(1)根據材料一,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描述武漢市的地理位置。(2)明代諺曰:“湖廣熟,天下足。”根據材料,分析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3)材料二采用了哪種紀年方法?從史料類型看《地圖綜要》記錄的內容屬于哪類史料?【答案】(1)相對位置:武漢位于湖北省的東部,長江的中游;經緯度位置:大約在東經114.3°,北緯30.5°附近。(2)該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武漢位于長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運輸;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3)年號紀年法;文獻資料【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武漢市的地理位置可以從相對位置和經緯度位置角度描述。故答案為,相對位置:武漢位于湖北省的東部,長江的中游;經緯度位置:大約在東經114.3°,北緯30.5°附近。(2)根據材料,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故答案為:該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武漢位于長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運輸;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3)材料二中,元世祖至元十八年,采用了年號紀年方法。從史料類型看《地圖綜要》記錄的內容屬于文獻資料。【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10.(2020七下·上虞期末)2020年春,習近平主席考察了浙江、陜西、山西三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忘憂”解憂,脫貧大計。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享有“黃花之鄉”盛名的大同市。該市近年來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帶動了1.5萬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 ?。?br/>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③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④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根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大同市享有“黃花之鄉”美名的原因。(3)區域聯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哪一發展戰略?浙江省可以為山西省的黃花菜產業提供哪些助力?【答案】(1)B(2)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中部崛起戰略;或國家實施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區域合作;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④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③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①④,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材料,大同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區域聯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或國家實施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1.(2020七下·上虞期末)追尋生活足跡,探秘文明演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寶訴說歷史】【網絡展示生活】(1)根據所學知識,說說圖①、圖②分別向我們訴說了哪些歷史的信息。(2)根據材料,說說大眾傳媒對文化發展的作用。李潔祖孫三代在玉石創作中碰撞火花說明了什么?【答案】(1)骨笛的出土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那一時期出現了原始的音樂。玉琮說明當時出現了貧富分化、等級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術等。(2)互聯網、電視等大眾傳媒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更記載著生活時空的變遷。李潔祖孫三代在創作中會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會生活經驗不同,不同時代的人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知識點】傳媒的行程;區域的變化【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骨笛的出土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那一時期出現了原始的音樂。玉琮說明當時出現了貧富分化、等級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術等。(2)根據材料,互聯網、電視等大眾傳媒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更記載著生活時空的變遷。李潔祖孫三代在創作中會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會生活經驗不同,不同時代的人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點評】 良渚文化的手工業技術已比較發達且趨于專業化,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編織、絲麻紡織等都達到較高水平,特別是在良渚古城內城中發現了制玉的手工業作坊,出土了各類玉器,其數量多、品種豐富、雕琢精美,采用透雕或減地浮雕技法,紋飾刻畫精細,顯示出當時的玉器制作技術已經相當高超。玉器在當時的良渚社會是高等級身份的體現物,如象征神權的玉琮、玉璧和象征軍權的玉鉞都只出土于大型墓葬中,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專業化的為貴族階層服務的高端手工業。1 / 1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20分,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0七下·上虞期末)中國的飲食文化折射出鮮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飲招牌與其所屬省區的簡稱對應一致的是( ?。?br/>A.①—滇 B.②—皖 C.③—甘 D.④—隴2.(2020七下·上虞期末)“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句描述了江南地區的梅雨期景象,此地梅雨形成的原因是( ?。?br/>A.受印度洋上吹來的夏季風影響 B.受太平洋上吹來的夏季風影響C.受蒙古地區吹來的冬季風影響 D.受西伯利亞吹來的冬季風影響3.(2020七下·上虞期末)讀“中國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問題。(1)上圖直接反映了我國( ?。?br/>A.地形類型多樣,高原山地為主B.地形類型多樣,平原盆地為主C.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D.山脈縱橫交錯,地勢南高北低(2)上圖反映的特征使得( ?。?br/>A.地勢落差巨大,水能豐富B.水汽不易深入,僅沿海地區濕潤C.東西部差異大,溝通不暢D.冷空氣受阻,東部地區四季溫暖4.(2020七下·上虞期末)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回答問題。(1)下列描述符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區所在河段特征的是( ?。?br/>A.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觀B.峽谷眾多,旅游資源異常豐富C.江闊水深,被稱為“黃金水道”D.河道彎曲,容易引發洪澇災害(2)來自A省的小明,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下列圖片中可選用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0七下·上虞期末)讀下圖可知臺灣島( )①三面與海相鄰②氣候寒冷干燥③礦產資源豐富④地勢中間高四周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0七下·上虞期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復雜的自然環境使我國不同區域的生產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下列被深深烙上黃土高原印記的是( ?。?br/>A.安塞腰鼓,窯洞居住 B.靠天養畜,牦牛成群C.臨河建屋,小船悠悠 D.綠洲農業,瓜果飄香7.(2020七下·上虞期末)新冠肺炎防控一級響應期間,上虞區的村莊、社區及生產經營場所的出入口都設置了卡口,市民必須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這說明了規則( ?。?br/>①因生活需要而出現 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③都是由政府制定的 ④可以隨意纂動修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0七下·上虞期末)世界文明區域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存,下列遺存中屬于海洋文明的是( ?。?br/>A.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 B.古埃及的紙草文書C.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城 D.克里特島的米諾斯王宮二、綜合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9.(2020七下·上虞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武漢地方建制始于西漢……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明代李釜源在《地圖綜要》中寫道:“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楚多仰給焉。諺曰 ‘湖廣熟,天下足’……”(1)根據材料一,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描述武漢市的地理位置。(2)明代諺曰:“湖廣熟,天下足。”根據材料,分析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3)材料二采用了哪種紀年方法?從史料類型看《地圖綜要》記錄的內容屬于哪類史料?10.(2020七下·上虞期末)2020年春,習近平主席考察了浙江、陜西、山西三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忘憂”解憂,脫貧大計。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享有“黃花之鄉”盛名的大同市。該市近年來大力發展標準化、規?;N植,帶動了1.5萬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 ?。?br/>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③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④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根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大同市享有“黃花之鄉”美名的原因。(3)區域聯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哪一發展戰略?浙江省可以為山西省的黃花菜產業提供哪些助力?11.(2020七下·上虞期末)追尋生活足跡,探秘文明演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寶訴說歷史】【網絡展示生活】(1)根據所學知識,說說圖①、圖②分別向我們訴說了哪些歷史的信息。(2)根據材料,說說大眾傳媒對文化發展的作用。李潔祖孫三代在玉石創作中碰撞火花說明了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重慶小面—重慶,簡稱是渝;②沙縣小吃—福建,簡稱是閩;③蘭州拉面—甘肅,簡稱是甘或隴;④西安肉夾饃—陜西,簡稱是陜。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ㄗ灾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2.【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隨著夏季風增強,鋒面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這時北方的冷空氣勢力雖已減弱,但仍可影響到江淮地區,兩種氣流在這里交鋒,由于它們勢均力敵,相持不下,形成準靜止鋒而產生連續性降水,雨帶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徘徊在長江中下游一帶,這時正是梅子成熟的時節,故稱為梅雨天氣,即詩中的“黃梅時節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隨著夏季風的進一步增強,鋒面雨帶移到華北、東北。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一詩句描寫的是梅雨天氣,在夏初江淮地區常常陰雨連綿,因為這時正值梅子黃熟季節,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梅雨”季節,由于下雨時間長,空氣濕度大,百物生霉所以又叫“霉雨”,梅雨的天氣特點是長時間的連續降雨,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小,陰云籠罩,出現綿綿陰雨或陣性降雨.3.【答案】(1)C(2)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圖直接反映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上圖反映的特征使得地勢落差巨大,水能豐富。西高東低的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內陸,給我國帶來大量的降水。這樣的地形,促進了東西部之間的交流,促進沿海和內陸之間的經濟聯系。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4.【答案】(1)C(2)D【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觀是描述黃河的下游地區; 峽谷眾多,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是描述長江上游地區;江闊水深,被稱為“黃金水道”,是描述長江干流的中下游地區;河道彎曲,容易引發洪澇災害 ,是描述長江下游地區。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區所在河段正好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區,但這里洪澇災害較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來自A省的小明,其中A省是四川省。題中圖片①是坎兒井,應該在新疆;②是四川自貢的井鹽;③是四川的都江堰寶瓶口;④是四川的川劇變臉;②③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黃河的中游流經了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這里植被遭到破壞,地表得不到保護,在夏季多暴雨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使的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被攜帶,到下游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5.【答案】D【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臺灣四面與海相鄰,氣候根據植物來推測不是寒冷干燥, 臺灣氣候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根據圖例可知,臺灣礦產資源豐富,地勢中間高四周低。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沿海,與福建省隔海相望;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的中南部地區;它北臨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臨臺灣海峽.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地形以臺灣山脈為主,西部地形區以平原為主。臺灣最高山峰是玉山。6.【答案】A【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塞腰鼓,窯洞居住是黃土高原風情;靠天養畜,牦牛成群是青藏高原風情;臨河建屋,小船悠悠是南方地區的風情;綠洲農業,瓜果飄香是西北地區的風情。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一句俗諺,比喻一定的環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環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思想觀念不同、人文歷史不同、為人處事不同,文化特征也不同.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風土人情大不相同.7.【答案】A【知識點】規則的演變【解析】【分析】根據題意,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村莊,社區及生產經營場所的出入口都設置了卡口,市民必須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這說明了規則是由于生活的需要而出現的,并且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主要是防控疫情的需要而制定的。這些規則不一定都是政府制定的,也是不能隨意纂動修改的,需要嚴格執行。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則可以是由書面形式規定的成文條例;也可以是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定。 規則,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歷史上,有許多規則隨著社會的發展相繼廢立;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8.【答案】D【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古埃及人寫在紙草文書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人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城 ,都屬于大河文明??死锾貚u位于希臘本土以南130公里的地中海上,愛琴海以南,面積8236平方公里,是希臘最大的島嶼。 克里特島的米諾斯王宮 ,屬于海洋文明。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代希臘屬于藍色的地中海文明;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國都發源于大河流域.9.【答案】(1)相對位置:武漢位于湖北省的東部,長江的中游;經緯度位置:大約在東經114.3°,北緯30.5°附近。(2)該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武漢位于長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運輸;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3)年號紀年法;文獻資料【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武漢市的地理位置可以從相對位置和經緯度位置角度描述。故答案為,相對位置:武漢位于湖北省的東部,長江的中游;經緯度位置:大約在東經114.3°,北緯30.5°附近。(2)根據材料,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故答案為:該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武漢位于長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運輸;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3)材料二中,元世祖至元十八年,采用了年號紀年方法。從史料類型看《地圖綜要》記錄的內容屬于文獻資料。【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10.【答案】(1)B(2)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中部崛起戰略;或國家實施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區域合作;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巍巍秦嶺,和合南北。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①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接近 ;④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地勢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③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①④,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材料,大同地處黃土高原(邊緣),適宜黃花栽培;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種植技術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3)區域聯手,共奔小康。為了幫助山西、陜西省脫貧致富,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或國家實施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浙江省可以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的廣闊的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勢,給山西省黃花菜產業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11.【答案】(1)骨笛的出土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那一時期出現了原始的音樂。玉琮說明當時出現了貧富分化、等級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術等。(2)互聯網、電視等大眾傳媒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更記載著生活時空的變遷。李潔祖孫三代在創作中會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會生活經驗不同,不同時代的人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知識點】傳媒的行程;區域的變化【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骨笛的出土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那一時期出現了原始的音樂。玉琮說明當時出現了貧富分化、等級分化以及高超的制造技術等。(2)根據材料,互聯網、電視等大眾傳媒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更記載著生活時空的變遷。李潔祖孫三代在創作中會碰撞出火花的原因是由于社會生活經驗不同,不同時代的人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點評】 良渚文化的手工業技術已比較發達且趨于專業化,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編織、絲麻紡織等都達到較高水平,特別是在良渚古城內城中發現了制玉的手工業作坊,出土了各類玉器,其數量多、品種豐富、雕琢精美,采用透雕或減地浮雕技法,紋飾刻畫精細,顯示出當時的玉器制作技術已經相當高超。玉器在當時的良渚社會是高等級身份的體現物,如象征神權的玉琮、玉璧和象征軍權的玉鉞都只出土于大型墓葬中,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專業化的為貴族階層服務的高端手工業。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