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嘉興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素質檢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嘉興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素質檢測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素質檢測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6題,每題2分,共5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均不給分。)
1.(2020八上·嘉興月考)一位游客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聽講解員指著一件歷史文物說:“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據此,你認為這位游客看到的歷史來自(  )
A.兩河流域 B.黃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羅河流域
2.(2020八上·嘉興月考)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
A.埃及奴隸制國家建在尼羅河邊
B.埃及人是喝尼羅河的水長大的
C.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D.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3.(2020八上·嘉興月考)在古印度的摩亨佐·達羅城里,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磚砌成,有排水設施同街上的排水溝相連,另外,一排排簡陋的小屋,很像是給士兵、勞工成者奴隸住的宿舍。這說明(  )
A.當時設施建設比較超前
B.當時社會已經出現明顯的階級分化現象
C.當時的物質資料比較豐富
D.當時已經出現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4.(2020八上·嘉興月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反映了西周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禮樂制 D.中央集權制
5.(2020八上·嘉興月考)李明向朋友介紹夏、商、西周的歷史,其中錯誤的有(  )
①國王桀殘暴無度,導致西周滅亡
②周武王率兵伐紂,滅商建周
③禹繼位后,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
④湯滅夏,建立商朝,定都鎬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下列能夠代表這一時期工藝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二里頭宮殿 D.魚紋彩陶盆
7.(2019八上·蕭山期中)自從中央臺《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后,八年級同學也迷上了詩詞,老師在復習課上說,“今天我們來個新的復習方法,每個同學說一句古詩,詩中需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下列哪個同學說錯了(  )
A.小明同學說:“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B.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C.小王同學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D.小張同學說:“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8.(2020八上·嘉興月考)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九個執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展。”這里“愈益民主化”達到全盛時期是(  )
A.斯巴達克起義 B.伯里克利改革
C.克里斯提尼改革 D.屋大維稱帝
9.(2020八上·嘉興月考)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下列選項中,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是(  )
A.《古蘭經》 B.《九章算術》
C.《天方夜譚》 D.《荷馬史詩》
10.(2020八上·嘉興月考)子貢曰:“仲尼,日月也,無得而愈也。”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兩位受弟子景仰的東西方思想家分別是(  )
A.孔子、蘇格拉底 B.孟子、柏拉圖
C.孟子、蘇格拉底 D.孔子、柏拉圖
11.(2018八上·余杭期中)某同學要編寫一份“輝煌的古希臘文明”手抄報。下列素材屬于古希臘文明的是(  )
①愷撒與元老院 ②米隆與《擲鐵餅者》
③屋大維與羅馬法 ④阿基米德與浮力定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0八上·嘉興月考)穿越時空隧道,我經商來到古希臘雅典,這里正在召開公民大會,人們紛紛涌向會場,當我想進入會場時卻被拒之門外,你認為被拒之門外主要因為我是(  )
A.商人 B.執政官
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
13.(2020八上·嘉興月考)“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領有采邑(注:中世紀在西歐實施的一種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盡智,不顧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稱“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封建農奴 B.封建貴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14.(2020八上·嘉興月考)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你認為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在于(  )
A.推動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教會和世俗封建主勢力得到空前的加強
B.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確立的重要標志
C.提高了西歐的國際地位,使之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
D.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15.人類早期文明大多興起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歸屬錯誤的是(  )
A.尼羅河流域-金字塔 B.兩河流域-伊斯蘭教
C.印度河流域-種姓制度 D.黃河流域-甲骨文
16.(2019八上·寧波期中)數學運算中使用的“0,1,2,3……”這十個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B.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C.古代阿拉伯人、羅馬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17.(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B.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18.(2020八上·嘉興月考)中世紀的歐洲被稱為“黑暗時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殺。導致這種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歐封建社會等級森嚴
B.當時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C.保守狹隘的封閉心態
D.神權在精神和文化領域凌駕一切
19.(2020八上·嘉興月考)以下各帝國在歷史上曾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是(  )
①亞歷山大帝國
②羅馬帝國
③阿拉伯帝國
④查理曼帝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20八上·嘉興月考)下列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 ②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③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 ④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21.(2017八上·嘉興期中)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圍繞如何治理國家,不同學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確的是(  )
A.仁政治國,輕徭薄賦——道家 B.進行改革,依法治國——法家
C.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墨家 D.兼愛非攻,互愛互助——儒家
22.“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這句話反映了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  )
A.傳播日本先進文化 B.進行貿易往來,獲取高額利潤
C.作為征服中國的先遣隊 D.吸收先進文化,促進自身發展
23.(2018八上·余杭期中)大化改新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這里“新時代”的實質是(  )
A.建立天皇制度 B.實行中央集權
C.打破豪強貴族特權 D.確立封建制度
24.(2020八上·嘉興月考)“即使在鼎盛時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種非常不民主的基礎之上。”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  )
A.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種優惠權利
B.“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
C.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并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D.公民大會由全體成年公民組成
25.(2018八上·紹興期中)假如時光倒流,你來到古代希臘,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
①到劇場看戲 ②成為肩扛“法西斯”的扈從
③與一群智者討論哲學問題 ④用阿基米德發明的螺旋提水器取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2020八上·嘉興月考)有學者總結,某國的統治“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與融匯,擴大了各民族人民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這里的“某國”指的是(  )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法蘭克王國 D.阿拉伯帝國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48分)
27.(2020八上·嘉興月考)制度的變革與創新直接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
——《論語》
材料二: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軍功者,不得為屬籍(享受特權)。
——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三:青年毛澤東曾評價這次變法:“……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
(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談談管仲是如何扶助齊桓公實現“霸諸侯”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歷史上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讓新農民“喜”、舊貴族“悲”的分別是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青年毛澤東評價的這次變法對該國當時及未來的發展有什么重大影響?
(4)結合三則材料,談談這對當今中國發展有什么借鑒意義。
28.(2020八上·嘉興月考)走進“百家爭鳴”,參與大辯論。
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經常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引起了許多爭論,這天有一群學者就當前局勢發表自己的看法。
A說:“從春秋以來,戰爭就沒有什么正義和非正義的,大家應反對一切戰爭,統治者應以‘仁政’治理天下。”
B說:“先生此言差矣,我們應"兼愛","非攻"。反對戰爭,但也不能說所有的戰爭都是不對的,對那些正義的戰爭我們應該支持,而反對侵略戰爭。”
C說:“君主治理國家,不能空談仁義,而應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D說:“你們說的都不時,治理國家要要順應自然和民心。”
請回答:
(1)聽了以上這些人的觀點,請你判斷他們分別代表了哪家學派的觀點,并各舉一位代表人物。
(2)以上這些學派,哪家思想對我國直至今日的影響最為深遠?
(3)百家爭鳴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
(4)你認為諸子百家中的學說,有哪些積極的思想值得我們現代社會吸收和利用,說明理由。
29.(2018八上·杭州期中)民主與法制是人類幾千年積淀的精華,希臘民主政治與羅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
材料一:洛克是個雅典郊區的農民,今年(公元前477年)三十歲,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個艷陽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參加公民大會,這個公民大會雖然每十天就開一次,嚴重影響到洛克干農活,但他依然很愿意去參加。洛克的妻子艾倫和仆人也想跟在后面去公民大會瞧瞧熱鬧,卻被洛克臭罵了一頓,妻子只好作罷。
材料二:德國法學家說過: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1)洛克為何樂于參加公民大會?而他的妻子只好作罷?
(2)你如何評價雅典城邦民主政治?
(3)材料中所說的“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是什么法律?它的地位和影響是什么?
30.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阿拉伯帝國統治區域曾經是世界文明的搖籃,首都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創造的輝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矚目,他們在不同的文明區域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阿拉伯人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材料二:……像日本人那樣自覺的,大規模的文化引進,在西方歷史中是找不出來同樣的例子的。
——美 賴肖爾《當今日本人》
(1)請舉兩個事例證明“阿拉伯人創造的輝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矚目”這一觀點。
(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3)古代史上,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向老師學習。日本的這場“拜師學藝”活動,史稱什么?
(4)日本在完成本次改革后,國家體制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賴肖爾的話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依據題干的關鍵信息“上面的文字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可知,這位游客看到的歷史文物應出自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
A項兩河流域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的有關內容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識記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
2.【答案】D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埃及地處非洲北部,滔滔不盡的尼羅河流經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綠洲,孕育了古埃及燦爛的文明。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不僅干旱少雨的埃及帶來充沛的水資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濫,從上游帶來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羅河谷成為古代世界著名的糧倉。因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ABC三項理解不準確,不符合題意;
D項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理解最準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埃及文明,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答案】B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從題干“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磚砌成,有排水設施同街上的排水溝相連”“ 一排排簡陋的小屋,很像是給士兵、勞工成者奴隸住的宿舍”可知古印度摩亨佐·達羅遺址中存在明顯的階級分化,存在貧富不均的現象,表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逐步形成。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當時社會已經出現明顯的階級分化現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摩亨佐·達羅遺址,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4.【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浦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分封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制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分封制。解答本題需要靈活運用西周分封制的內容與影響。
5.【答案】C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國王桀殘暴無度,導致夏朝滅亡,故①錯誤。周武王率兵伐紂,滅商建周,故 ②正確。禹的兒子啟繼位后,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故③錯誤。西周定都鎬,故④錯誤。
C項①③④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夏商周,要求具備識記所學知識的能力。
6.【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著名的青銅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8厘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體現商朝青銅文明的燦爛。
A項司母戊鼎能夠代表商朝時期的工藝成就,符合題意;
B項甲骨文是商朝時期的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文字,不是青銅工藝,不符合題意;
C項二里頭宮殿是夏朝真正的遺址,不符合題意;
D項魚紋彩陶盆是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青銅文明的有關內容,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能力。
7.【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春秋五霸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可見楚國、秦王、齊魯都是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的。
ACD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說法錯誤,燕丹不包含春秋五霸的國名在其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五霸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8.【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可以分析雅典當時是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達到全盛時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雅典的民主政治,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
9.【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A項《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經典,不符合題意;
B項《九章算術》是成書于中國東漢時期的一部數學名著,不符合題意;
C項《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地區的民間故事集,不符合題意;
D項《荷馬史詩》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荷馬史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
10.【答案】D
【知識點】百家爭鳴;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和古希臘文化的相關知識。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因此題干中子貢所說的“仲尼”是孔子;亞里士多德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故選D。
【點評】知道百家爭鳴和古希臘文化的相關知識。
11.【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后被羅馬元老貴族刺殺。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號,從此他獨攬國家大權標志著羅馬從共和國轉變為羅馬帝國;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形成了法律匯編,統稱《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①③屬于羅馬,應排除。
C項②④屬于古希臘文明,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希臘文明的成就。
12.【答案】C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當時雅典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內政、外交、戰爭等重大問題,但婦女、兒童、外邦人和奴隸無權享有這種民主。
ABD三項都不是被拒之門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外邦人是被拒之門外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現與地位。
13.【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中世紀的西歐,封君與封臣都是封建貴族。從材料中的“領有采邑的家臣”可以得出,這位自稱“臣下”者的身份應是一位封建貴族。
ACD三項均沒有采邑,不符合題意;
B項封建貴族最有可能是自稱“臣下”者的身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世紀的歐洲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領有采邑的家臣”。
14.【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0世紀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西歐開始出現作為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國、英國、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你認為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在于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ABC三項都不是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不符合題意;
D項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是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為依托,考查中世紀歐洲封建城市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城市的興起、特點以及意義。
15.【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國王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伊斯蘭教是七世紀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創立的.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伊斯蘭教創立的有關內容.
16.【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分別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和傳播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阿拉伯數字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與傳播的史實。
17.【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是1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是7世紀,故正確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18.【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教皇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最終導致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殺。
ABC三項都不是是導致題干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神權在精神和文化領域凌駕一切是導致題干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社會的認識。解答本題需掌握基督教皇及教會在中古西歐的地位和影響。
19.【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①亞歷山大帝國,由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發展起來,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臘。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開始東侵,他掃蕩了小亞細亞和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波斯,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首都巴比倫。②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獨攬國家大權,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取代。公元前27年以后,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廣袤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③公元七世紀崛起于阿拉伯半島。在穆罕默德領導下創立了政教合一的“哈里發”國家。到八世紀中葉,疆域東起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并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后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故地跨歐亞非三洲是①②③。查理繼續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所以查理曼帝國不是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A項①②③在歷史上曾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位于歐、亞、非三洲的交接處大帝國。需要準確識記查理曼帝國疆域主要位于歐洲。
20.【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內憂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傳教,麥加貴族擔心會損害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在麥地那建立起穆斯林公社;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麥加,迫使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承認他在政治和宗教領袖地位,麥加從此成為伊斯蘭教圣地。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
D項②③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教,要求識記重要史實。排序型題目需要準確識記相關事件的發生時間或邏輯關系。
21.【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圍繞如何治理國家,不同學派有各自的看法,儒家主張仁政治國,輕徭薄賦;法家主張進行改革,依法治國;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互助互愛;道家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
22.【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當時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備,文明發達,是值得珍視的國家。為了向唐朝學習,日本派遣十多批“遣唐使”來華,廣泛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對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促進自身發展。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題意;
D項吸收先進文化,促進自身發展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對外交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對外交往的有關內容。
23.【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7世紀以來,日本社會矛盾尖銳,一部分貴族和皇室成員在留學生的影響下,主張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隸社會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D項確立封建制度是題干里“新時代”的實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
24.【答案】C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由于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所以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是少數人的民主。
A項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種優惠權利錯誤,“優惠權利”題干無體現,不符合題意;
B項“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錯誤,“陶片放逐法”淘汰那些沒有維護公民利益的官員,不符合題意;
C項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并沒有任何政治權利是得出題干結論的依據,符合題意;
D項公民大會由全體成年公民組成錯誤,公民大會由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25.【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古希臘古羅馬的概況的識記。此題四選三,故有一項不符合古希臘。2中所提情況出現于古羅馬,羅馬的最高長官有12名肩扛”法西斯“的扈從相隨。故而答案為C。
【點評】掌握古希臘古羅馬的概況。
26.【答案】A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與融匯”可知,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后,歷經十年征戰,滅亡了波斯帝國,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這次東征,使希臘文明與古老的東方文明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沖撞與交融,開啟了歷史上的希臘化時代,東西方文化的結合,促進了當時自然科學的發展,著名的科學家歐幾里得和阿基米德都產生于這個時代。
A項亞歷山大帝國是題干里的“某國”所指的國家,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歷山大帝國,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27.【答案】(1)管仲改革軍制和內政,發展經濟,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2)商鞅變法。農民喜的是: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舊貴族悲的是:獎勵軍功,立有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3)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軍隊實力,使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改革開放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管仲改革與齊桓公稱霸,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由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可知,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2)本題考查商鞅變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從材料出處“《史記·商君列傳》”可知是商鞅變法。第二小問,結合商鞅變法的措施可知,商鞅變法中的獎勵農耕,獎勵軍功的措施讓新農民“喜”,因為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獎勵軍功讓舊貴族“悲”,按功勞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貴族特權受到沖擊。
(3)本題考查商鞅變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據材料“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可知是商鞅變法,結合所學可知,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軍隊實力,使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本題考查古代中國改革對當今中國發展的借鑒意義,要求綜合分析歸納。綜合上述材料圍繞改革的重要性和堅持改革開放得出認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管仲改革軍制和內政,發展經濟,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2)商鞅變法。農民喜的是: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舊貴族悲的是:獎勵軍功,立有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3)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軍隊實力,使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改革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鞅變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意義。
28.【答案】(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道家——莊子
(2)儒家
(3)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4)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1)根據A說“反對一切戰爭”"仁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儒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子,他看到戰爭的殘酷,提出“春秋無義戰”,籠統地反對一切戰爭。孟子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因此A代表了儒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子。根據B說“兼愛”,“非攻”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因此B代表了墨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墨子。根據C說“不能空談仁義,而應進行改革,以法治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百家爭鳴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戰國末期的韓非,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因此C代表了法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韓非。根據D說“治理國家要無為而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因此D代表了道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老子。
(2)依據所學知識,孔子提倡“為政以德”,“道之以德”,體現了民本思想。這對于我們今天提倡以德治國,建設和諧社會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依據所學知識,百家爭鳴的影響有,①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②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4)依據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諸子百家中的學說,值得我們現代社會吸收和利用的有很多,如,儒家是“仁政”思想;法家的改革思想等。
故答案為:(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道家——莊子。
(2)儒家。
(3)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4)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建議學生列表格掌握各學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張。
29.【答案】(1)雅典城邦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雅典婦女和奴隸沒有任何政治權利,不能參加公民大會。
(2)積極性:使公民獲得更多的權利,能積極主動地參政議政。
消極性: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夠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3)羅馬法(或《十二銅表法》)。地位和影響: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有關知識。雅典城邦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所以洛克才會樂于參加公民大會。雅典婦女和奴隸沒有任何政治權利,不能參加公民大會,所以洛克的妻子不能參加公民大會。
(2)本題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有關知識。 雅典民主制度具有專制統治所沒有的優點,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民主權利,積極參政議政。但雅典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夠享受這種民主權利的人數很少。
(3)本題考查的是羅馬法的有關知識。 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所以德國法學家才會說羅馬第三次是以法律的形式征服世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希臘和羅馬文明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30.【答案】(1)( 1 )阿拉伯數字;現代代數學來自阿拉伯文;伊斯蘭教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醫學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寫出2點)。
(2)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3)大化改新。
(4)(4 )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特點:善于學習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將其改造為自己的東西(意思相近即可)。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阿拉伯人吸取和傳播阿拉伯數字;創造了完整的代數學;阿拉伯人著的《醫學集成》和《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構思巧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
(2)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國的羅盤針、造紙術、火藥,以及數學、化學、醫學等知識,由阿拉伯人傳到西方,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
(3)日本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進行了大化改新。
(4)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它是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根據材料二可知日本民族的特點是善于學習、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將其改造為自己的東西。
故答案為:(1)阿拉伯數字;現代代數學來自阿拉伯文;伊斯蘭教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醫學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寫出2點)。
(2)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3)大化改新。
(4)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特點:善于學習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將其改造為自己的東西(意思相近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史實。
1 / 1浙江省嘉興市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素質檢測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6題,每題2分,共5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均不給分。)
1.(2020八上·嘉興月考)一位游客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聽講解員指著一件歷史文物說:“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據此,你認為這位游客看到的歷史來自(  )
A.兩河流域 B.黃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羅河流域
【答案】A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依據題干的關鍵信息“上面的文字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可知,這位游客看到的歷史文物應出自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
A項兩河流域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的有關內容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識記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
2.(2020八上·嘉興月考)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  )
A.埃及奴隸制國家建在尼羅河邊
B.埃及人是喝尼羅河的水長大的
C.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D.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答案】D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對此理解最準確的是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埃及地處非洲北部,滔滔不盡的尼羅河流經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綠洲,孕育了古埃及燦爛的文明。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不僅干旱少雨的埃及帶來充沛的水資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濫,從上游帶來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羅河谷成為古代世界著名的糧倉。因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ABC三項理解不準確,不符合題意;
D項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理解最準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埃及文明,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2020八上·嘉興月考)在古印度的摩亨佐·達羅城里,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磚砌成,有排水設施同街上的排水溝相連,另外,一排排簡陋的小屋,很像是給士兵、勞工成者奴隸住的宿舍。這說明(  )
A.當時設施建設比較超前
B.當時社會已經出現明顯的階級分化現象
C.當時的物質資料比較豐富
D.當時已經出現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答案】B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從題干“富人住的房屋用泥磚砌成,有排水設施同街上的排水溝相連”“ 一排排簡陋的小屋,很像是給士兵、勞工成者奴隸住的宿舍”可知古印度摩亨佐·達羅遺址中存在明顯的階級分化,存在貧富不均的現象,表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逐步形成。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當時社會已經出現明顯的階級分化現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摩亨佐·達羅遺址,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4.(2020八上·嘉興月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反映了西周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禮樂制 D.中央集權制
【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浦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分封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制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分封制。解答本題需要靈活運用西周分封制的內容與影響。
5.(2020八上·嘉興月考)李明向朋友介紹夏、商、西周的歷史,其中錯誤的有(  )
①國王桀殘暴無度,導致西周滅亡
②周武王率兵伐紂,滅商建周
③禹繼位后,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
④湯滅夏,建立商朝,定都鎬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國王桀殘暴無度,導致夏朝滅亡,故①錯誤。周武王率兵伐紂,滅商建周,故 ②正確。禹的兒子啟繼位后,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故③錯誤。西周定都鎬,故④錯誤。
C項①③④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夏商周,要求具備識記所學知識的能力。
6.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下列能夠代表這一時期工藝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二里頭宮殿 D.魚紋彩陶盆
【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著名的青銅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8厘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體現商朝青銅文明的燦爛。
A項司母戊鼎能夠代表商朝時期的工藝成就,符合題意;
B項甲骨文是商朝時期的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文字,不是青銅工藝,不符合題意;
C項二里頭宮殿是夏朝真正的遺址,不符合題意;
D項魚紋彩陶盆是半坡居民使用的陶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青銅文明的有關內容,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能力。
7.(2019八上·蕭山期中)自從中央臺《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后,八年級同學也迷上了詩詞,老師在復習課上說,“今天我們來個新的復習方法,每個同學說一句古詩,詩中需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下列哪個同學說錯了(  )
A.小明同學說:“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B.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C.小王同學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D.小張同學說:“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春秋五霸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可見楚國、秦王、齊魯都是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的。
ACD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說法錯誤,燕丹不包含春秋五霸的國名在其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五霸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8.(2020八上·嘉興月考)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九個執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展。”這里“愈益民主化”達到全盛時期是(  )
A.斯巴達克起義 B.伯里克利改革
C.克里斯提尼改革 D.屋大維稱帝
【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可以分析雅典當時是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政治達到全盛時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雅典的民主政治,要求具備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
9.(2020八上·嘉興月考)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下列選項中,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是(  )
A.《古蘭經》 B.《九章算術》
C.《天方夜譚》 D.《荷馬史詩》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A項《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經典,不符合題意;
B項《九章算術》是成書于中國東漢時期的一部數學名著,不符合題意;
C項《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地區的民間故事集,不符合題意;
D項《荷馬史詩》有助于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荷馬史詩》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
10.(2020八上·嘉興月考)子貢曰:“仲尼,日月也,無得而愈也。”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兩位受弟子景仰的東西方思想家分別是(  )
A.孔子、蘇格拉底 B.孟子、柏拉圖
C.孟子、蘇格拉底 D.孔子、柏拉圖
【答案】D
【知識點】百家爭鳴;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和古希臘文化的相關知識。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因此題干中子貢所說的“仲尼”是孔子;亞里士多德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故選D。
【點評】知道百家爭鳴和古希臘文化的相關知識。
11.(2018八上·余杭期中)某同學要編寫一份“輝煌的古希臘文明”手抄報。下列素材屬于古希臘文明的是(  )
①愷撒與元老院 ②米隆與《擲鐵餅者》
③屋大維與羅馬法 ④阿基米德與浮力定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后被羅馬元老貴族刺殺。公元前27年,羅馬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號,從此他獨攬國家大權標志著羅馬從共和國轉變為羅馬帝國;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形成了法律匯編,統稱《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①③屬于羅馬,應排除。
C項②④屬于古希臘文明,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希臘文明的成就。
12.(2020八上·嘉興月考)穿越時空隧道,我經商來到古希臘雅典,這里正在召開公民大會,人們紛紛涌向會場,當我想進入會場時卻被拒之門外,你認為被拒之門外主要因為我是(  )
A.商人 B.執政官
C.外邦人 D.成年男性公民
【答案】C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當時雅典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內政、外交、戰爭等重大問題,但婦女、兒童、外邦人和奴隸無權享有這種民主。
ABD三項都不是被拒之門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外邦人是被拒之門外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現與地位。
13.(2020八上·嘉興月考)“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領有采邑(注:中世紀在西歐實施的一種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盡智,不顧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稱“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封建農奴 B.封建貴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中世紀的西歐,封君與封臣都是封建貴族。從材料中的“領有采邑的家臣”可以得出,這位自稱“臣下”者的身份應是一位封建貴族。
ACD三項均沒有采邑,不符合題意;
B項封建貴族最有可能是自稱“臣下”者的身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世紀的歐洲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領有采邑的家臣”。
14.(2020八上·嘉興月考)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你認為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在于(  )
A.推動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教會和世俗封建主勢力得到空前的加強
B.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確立的重要標志
C.提高了西歐的國際地位,使之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
D.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0世紀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西歐開始出現作為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國、英國、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你認為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在于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ABC三項都不是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不符合題意;
D項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是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為依托,考查中世紀歐洲封建城市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城市的興起、特點以及意義。
15.人類早期文明大多興起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歸屬錯誤的是(  )
A.尼羅河流域-金字塔 B.兩河流域-伊斯蘭教
C.印度河流域-種姓制度 D.黃河流域-甲骨文
【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國王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伊斯蘭教是七世紀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創立的.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伊斯蘭教創立的有關內容.
16.(2019八上·寧波期中)數學運算中使用的“0,1,2,3……”這十個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古代印度人、巴比倫人 B.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C.古代阿拉伯人、羅馬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分別是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和傳播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阿拉伯數字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與傳播的史實。
17.(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B.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是1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是7世紀,故正確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18.(2020八上·嘉興月考)中世紀的歐洲被稱為“黑暗時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殺。導致這種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歐封建社會等級森嚴
B.當時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C.保守狹隘的封閉心態
D.神權在精神和文化領域凌駕一切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教皇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領域,神權凌駕一切。最終導致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殺。
ABC三項都不是是導致題干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D項神權在精神和文化領域凌駕一切是導致題干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社會的認識。解答本題需掌握基督教皇及教會在中古西歐的地位和影響。
19.(2020八上·嘉興月考)以下各帝國在歷史上曾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是(  )
①亞歷山大帝國
②羅馬帝國
③阿拉伯帝國
④查理曼帝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①亞歷山大帝國,由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發展起來,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臘。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開始東侵,他掃蕩了小亞細亞和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波斯,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首都巴比倫。②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獨攬國家大權,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取代。公元前27年以后,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廣袤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③公元七世紀崛起于阿拉伯半島。在穆罕默德領導下創立了政教合一的“哈里發”國家。到八世紀中葉,疆域東起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并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后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故地跨歐亞非三洲是①②③。查理繼續實行鼓勵基督教發展的政策。800年的圣誕節,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所以查理曼帝國不是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A項①②③在歷史上曾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位于歐、亞、非三洲的交接處大帝國。需要準確識記查理曼帝國疆域主要位于歐洲。
20.(2020八上·嘉興月考)下列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 ②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③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 ④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內憂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應運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麥加傳教,麥加貴族擔心會損害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在麥地那建立起穆斯林公社;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麥加,迫使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承認他在政治和宗教領袖地位,麥加從此成為伊斯蘭教圣地。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一。
D項②③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教,要求識記重要史實。排序型題目需要準確識記相關事件的發生時間或邏輯關系。
21.(2017八上·嘉興期中)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圍繞如何治理國家,不同學派有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確的是(  )
A.仁政治國,輕徭薄賦——道家 B.進行改革,依法治國——法家
C.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墨家 D.兼愛非攻,互愛互助——儒家
【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圍繞如何治理國家,不同學派有各自的看法,儒家主張仁政治國,輕徭薄賦;法家主張進行改革,依法治國;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互助互愛;道家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
22.“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這句話反映了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  )
A.傳播日本先進文化 B.進行貿易往來,獲取高額利潤
C.作為征服中國的先遣隊 D.吸收先進文化,促進自身發展
【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當時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備,文明發達,是值得珍視的國家。為了向唐朝學習,日本派遣十多批“遣唐使”來華,廣泛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對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促進自身發展。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不符合題意;
D項吸收先進文化,促進自身發展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的主要目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對外交往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對外交往的有關內容。
23.(2018八上·余杭期中)大化改新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這里“新時代”的實質是(  )
A.建立天皇制度 B.實行中央集權
C.打破豪強貴族特權 D.確立封建制度
【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7世紀以來,日本社會矛盾尖銳,一部分貴族和皇室成員在留學生的影響下,主張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隸社會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D項確立封建制度是題干里“新時代”的實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
24.(2020八上·嘉興月考)“即使在鼎盛時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種非常不民主的基礎之上。”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  )
A.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種優惠權利
B.“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
C.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并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D.公民大會由全體成年公民組成
【答案】C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由于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所以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是少數人的民主。
A項只有雅典公民享有各種優惠權利錯誤,“優惠權利”題干無體現,不符合題意;
B項“陶片放逐法”可以流放公民錯誤,“陶片放逐法”淘汰那些沒有維護公民利益的官員,不符合題意;
C項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并沒有任何政治權利是得出題干結論的依據,符合題意;
D項公民大會由全體成年公民組成錯誤,公民大會由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25.(2018八上·紹興期中)假如時光倒流,你來到古代希臘,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
①到劇場看戲 ②成為肩扛“法西斯”的扈從
③與一群智者討論哲學問題 ④用阿基米德發明的螺旋提水器取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古希臘古羅馬的概況的識記。此題四選三,故有一項不符合古希臘。2中所提情況出現于古羅馬,羅馬的最高長官有12名肩扛”法西斯“的扈從相隨。故而答案為C。
【點評】掌握古希臘古羅馬的概況。
26.(2020八上·嘉興月考)有學者總結,某國的統治“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與融匯,擴大了各民族人民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這里的“某國”指的是(  )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法蘭克王國 D.阿拉伯帝國
【答案】A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與融匯”可知,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后,歷經十年征戰,滅亡了波斯帝國,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這次東征,使希臘文明與古老的東方文明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沖撞與交融,開啟了歷史上的希臘化時代,東西方文化的結合,促進了當時自然科學的發展,著名的科學家歐幾里得和阿基米德都產生于這個時代。
A項亞歷山大帝國是題干里的“某國”所指的國家,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亞歷山大帝國,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48分)
27.(2020八上·嘉興月考)制度的變革與創新直接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
——《論語》
材料二: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軍功者,不得為屬籍(享受特權)。
——選自《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三:青年毛澤東曾評價這次變法:“……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
(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談談管仲是如何扶助齊桓公實現“霸諸侯”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歷史上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讓新農民“喜”、舊貴族“悲”的分別是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青年毛澤東評價的這次變法對該國當時及未來的發展有什么重大影響?
(4)結合三則材料,談談這對當今中國發展有什么借鑒意義。
【答案】(1)管仲改革軍制和內政,發展經濟,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2)商鞅變法。農民喜的是: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舊貴族悲的是:獎勵軍功,立有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3)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軍隊實力,使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改革開放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管仲改革與齊桓公稱霸,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由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可知,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2)本題考查商鞅變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從材料出處“《史記·商君列傳》”可知是商鞅變法。第二小問,結合商鞅變法的措施可知,商鞅變法中的獎勵農耕,獎勵軍功的措施讓新農民“喜”,因為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獎勵軍功讓舊貴族“悲”,按功勞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貴族特權受到沖擊。
(3)本題考查商鞅變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據材料“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可知是商鞅變法,結合所學可知,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軍隊實力,使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本題考查古代中國改革對當今中國發展的借鑒意義,要求綜合分析歸納。綜合上述材料圍繞改革的重要性和堅持改革開放得出認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管仲改革軍制和內政,發展經濟,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2)商鞅變法。農民喜的是: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舊貴族悲的是:獎勵軍功,立有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3)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軍隊實力,使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改革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鞅變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理解商鞅變法的內容、意義。
28.(2020八上·嘉興月考)走進“百家爭鳴”,參與大辯論。
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經常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引起了許多爭論,這天有一群學者就當前局勢發表自己的看法。
A說:“從春秋以來,戰爭就沒有什么正義和非正義的,大家應反對一切戰爭,統治者應以‘仁政’治理天下。”
B說:“先生此言差矣,我們應"兼愛","非攻"。反對戰爭,但也不能說所有的戰爭都是不對的,對那些正義的戰爭我們應該支持,而反對侵略戰爭。”
C說:“君主治理國家,不能空談仁義,而應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D說:“你們說的都不時,治理國家要要順應自然和民心。”
請回答:
(1)聽了以上這些人的觀點,請你判斷他們分別代表了哪家學派的觀點,并各舉一位代表人物。
(2)以上這些學派,哪家思想對我國直至今日的影響最為深遠?
(3)百家爭鳴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
(4)你認為諸子百家中的學說,有哪些積極的思想值得我們現代社會吸收和利用,說明理由。
【答案】(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道家——莊子
(2)儒家
(3)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4)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1)根據A說“反對一切戰爭”"仁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儒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子,他看到戰爭的殘酷,提出“春秋無義戰”,籠統地反對一切戰爭。孟子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因此A代表了儒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子。根據B說“兼愛”,“非攻”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因此B代表了墨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墨子。根據C說“不能空談仁義,而應進行改革,以法治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百家爭鳴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戰國末期的韓非,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因此C代表了法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韓非。根據D說“治理國家要無為而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因此D代表了道家學派的觀點,代表人物是老子。
(2)依據所學知識,孔子提倡“為政以德”,“道之以德”,體現了民本思想。這對于我們今天提倡以德治國,建設和諧社會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3)依據所學知識,百家爭鳴的影響有,①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②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4)依據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諸子百家中的學說,值得我們現代社會吸收和利用的有很多,如,儒家是“仁政”思想;法家的改革思想等。
故答案為:(1)儒家——孟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道家——莊子。
(2)儒家。
(3)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4)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建議學生列表格掌握各學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張。
29.(2018八上·杭州期中)民主與法制是人類幾千年積淀的精華,希臘民主政治與羅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
材料一:洛克是個雅典郊區的農民,今年(公元前477年)三十歲,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個艷陽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參加公民大會,這個公民大會雖然每十天就開一次,嚴重影響到洛克干農活,但他依然很愿意去參加。洛克的妻子艾倫和仆人也想跟在后面去公民大會瞧瞧熱鬧,卻被洛克臭罵了一頓,妻子只好作罷。
材料二:德國法學家說過: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1)洛克為何樂于參加公民大會?而他的妻子只好作罷?
(2)你如何評價雅典城邦民主政治?
(3)材料中所說的“第三次征服世界”的是什么法律?它的地位和影響是什么?
【答案】(1)雅典城邦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雅典婦女和奴隸沒有任何政治權利,不能參加公民大會。
(2)積極性:使公民獲得更多的權利,能積極主動地參政議政。
消極性: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夠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3)羅馬法(或《十二銅表法》)。地位和影響: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有關知識。雅典城邦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和津貼,所以洛克才會樂于參加公民大會。雅典婦女和奴隸沒有任何政治權利,不能參加公民大會,所以洛克的妻子不能參加公民大會。
(2)本題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有關知識。 雅典民主制度具有專制統治所沒有的優點,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民主權利,積極參政議政。但雅典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夠享受這種民主權利的人數很少。
(3)本題考查的是羅馬法的有關知識。 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所以德國法學家才會說羅馬第三次是以法律的形式征服世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希臘和羅馬文明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30.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阿拉伯帝國統治區域曾經是世界文明的搖籃,首都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創造的輝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矚目,他們在不同的文明區域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阿拉伯人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材料二:……像日本人那樣自覺的,大規模的文化引進,在西方歷史中是找不出來同樣的例子的。
——美 賴肖爾《當今日本人》
(1)請舉兩個事例證明“阿拉伯人創造的輝煌文化成就令世人矚目”這一觀點。
(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3)古代史上,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向老師學習。日本的這場“拜師學藝”活動,史稱什么?
(4)日本在完成本次改革后,國家體制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賴肖爾的話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點?
【答案】(1)( 1 )阿拉伯數字;現代代數學來自阿拉伯文;伊斯蘭教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醫學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寫出2點)。
(2)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3)大化改新。
(4)(4 )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特點:善于學習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將其改造為自己的東西(意思相近即可)。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阿拉伯人吸取和傳播阿拉伯數字;創造了完整的代數學;阿拉伯人著的《醫學集成》和《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構思巧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
(2)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國的羅盤針、造紙術、火藥,以及數學、化學、醫學等知識,由阿拉伯人傳到西方,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
(3)日本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進行了大化改新。
(4)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它是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根據材料二可知日本民族的特點是善于學習、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將其改造為自己的東西。
故答案為:(1)阿拉伯數字;現代代數學來自阿拉伯文;伊斯蘭教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醫學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夜》等(任意寫出2點)。
(2)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3)大化改新。
(4)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特點:善于學習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將其改造為自己的東西(意思相近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阿拉伯文化、日本大化改新的史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郴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启东市| 益阳市| 吉隆县| 法库县| 七台河市| 全南县| 霍邱县| 三原县| 汝城县| 台南县| 商水县| 张家川| 汶上县| 丹巴县| 南城县| 八宿县| 伊通| 丽水市| 苍山县| 竹溪县| 瑞丽市| 高淳县| 建宁县| 宜宾县| 龙里县| 札达县| 阆中市| 昌邑市| 漾濞| 丰都县| 白城市| 尼玛县| 望奎县| 习水县| 子洲县| 乌鲁木齐市| 鄂托克前旗|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