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下列選項中屬于精神文明建設的有( ) ①振興老工業基地 ②“感動中國”人物評選 ③“全民讀書月”活動 ④京滬城際高速鐵路開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近年來,文化領域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愈演愈烈。堅決抵制“三俗”之風有利于( ) ①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②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③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④直接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某地舉辦了紅色經典歌舞晚會、紅色音樂會、“光輝的歷程”群眾紅歌會等一系列大型群眾文化活動。這些文化活動( ) A.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是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 B.滿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為先進文化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C.擴展了人民的文化視野,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 D.激發了人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是時代精神的核心4.中國志愿者群體獲得2010年度“感動中國”特別獎。在玉樹、在舟曲、在世博、在亞運,我們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閃耀。中國志愿者( ) ①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履行了法定義務 ③弘揚了社會正氣 ④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自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發出《關于廣泛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歌詠活動的通知》以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唱紅歌”的熱潮。“紅歌”廣泛傳唱( ) ①有利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有效形式 ③說明唱“紅歌”才算愛國 ④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右圖漫畫“忍無可忍”主要說明( ) A.文化習俗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一定影響 B.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利用有很大的難度 C.環保設施的落后影響了市民素質的提高 D.市民應有知恥之心,自覺提高環保素養7.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評選是中央電視臺自2002年首次舉辦以來第九次舉辦。下列對開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意義認識不正確的是( ) A.能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物質保證 B.有利于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C.利于感召人們自覺親近社會、服務社會 D.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精神動力8.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過的艱辛歷程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如抗戰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這些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 ①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②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 ③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綜合國力 ④需要青少年繼承和發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每當學校星期一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每當看到我國運動員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國旗升起,國歌奏響的時候,我都會熱淚盈眶。這種感情正是以 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橫線上應填( ) A.自強不息 B.愛國主義 C.團結統一 D.勤勞勇敢10.孫中山先生“集畢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不撓”地從事革命工作,主要表現出的中華民族精神是( ) A.自強不息 B.團結統一 C.愛好和平 D.勤勞勇敢11.2011年2月10日,環衛工人韋青、陳紅撿到2萬余元現金后,堅持在風雪中苦等失主3小時,并謝絕失主的酬謝,還把2 000元獎金捐給一位患者。社會上開展了向韋青、陳紅同志學習的活動。這一舉措( ) A.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B.從根本上解決了部分市民素質不高的問題 C.有利于弘揚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D.為推進科學發展提供了物質動力12.近日,在某校舉辦的“和你在一起”報告會上,邀請來了默默助困15年的交巡警駱科盛,收養棄嬰視如己出的盲人兄弟趙光富、趙光輝。會上,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詮釋著真善美的真諦,同學們備受感動。該校舉辦這樣的報告會有利于( ) ①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②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③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④引導學生提高科學文化修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11年1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胡錦濤主席向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師昌緒、王振義兩位院士分別頒發了證書和獎金。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設立體現了黨和政府( ) ①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 ②積極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③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④認識到創新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在全國“兩會”上,某代表指出:“對人民幸福指數而言,教育幸福指數具有基礎和先導作用。”提高教育幸福指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有助于( ) ①實現全體人民的同步富裕 ②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人們更好地享受現代文明 ④改善人的生存和發展條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月9日發布報告稱,在其《專利合作公約》框架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2010年增長了4.8%,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已躍居世界第四位。這段材料說明( ) A.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已經實現 B.我國是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 C.我國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D.“中國制造”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產品16.2011年7月26日,中國載人深潛5 000米級海試現場傳來捷報,“蛟龍”號在第二次下潛試驗中成功突破5 000米大關,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歷史。這表明了( ) A.我國已經把科技創新作為中心工作 B.我國的科技總體水平已是世界先進水平 C.投身科技事業應當成為每個青少年的理想D.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取得了巨大成就17.上聯:科技繁榮千秋旺 下聯:教育發展百業興。請你從下列選項中為這幅對聯選擇一個合適的橫批( ) A.科教興國 B.依法治國 C.改革開放 D.艱苦奮斗18.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2月21日就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問題進行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充分發揮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是因為( ) ①教育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質 ②發展教育事業,可以使每個公民能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 ③通過教育就能消除因客觀原因造成的不平等 ④教育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從引進核心設備到掌握發動機關鍵技術,從仿制到自主設計,歷經數代航空人的努力,我國的飛機制造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多種型號的飛機出口國外,帶來了巨大經濟社會效益。這充分證明( )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②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 ③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取得重大成果 ④我國已成功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嫦娥二號”奔月、“蛟龍”潛入深海、“天河一號”引領世界計算速度。我國取得這些成就的直接因素有( ) ①堅持了現階段的分配制度 ②實施了人才強國戰略 ③堅持了“三步走”戰略 ④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二、非選擇題(本題共有6小題,共60分)21.閱讀材料,分別評析下面男生和女生的觀點。(10分) 2011年3月11日,“溫暖2010”某省十大愛心人物暨愛心集體評選晚會隆重舉行。對此活動,某班兩位男女同學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魯迅先生曾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材料二:對聯:構建和諧社會 傳承燦爛文明(1) “民魂”的核心是什么?(2分)(2) 要“傳承燦爛文明”必須植根于什么?(2分)(3) “民魂”與“燦爛文明”之間有什么關系?(6分)23.閱讀漫畫,回答問題。(10分)(1) 請你任選一幅漫畫,幫助漫畫中的主人公作出正確的選擇并說明理由。(5分)(2) 結合兩幅漫畫共同反映的問題,請談談當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性。(5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某中學九年級(1)班小川同學在校園網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引起了廣大師生的關注。主題:科教興國譜新篇 “十一五”期間,我國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采取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等措施,促進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如“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和諧號”高速動車組等。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原因很多,其中,加快教育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功不可沒。 【樓主 發貼】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人才和發展科技的重要使命。“十一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突破3 000萬人,承擔了30%左右的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為提高國民的科學素養,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了科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課程。 【1樓 跟貼】(1) 結合【樓主】發帖內容,請你談談我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主要原因。(5分)(2) 根據【樓主】和【l樓】帖子的信息,簡要說明教育對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的作用。(5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2010年7月13-14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本世紀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啟動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序言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強國必先強教。”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聯合專訪,與億萬網民就國計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坦誠、平等的交流。在回答網友有關“中國崛起”的問題時,溫總理說:“世界都在談‘中國崛起’,人們議論最多的是GDP,但我以為‘中國崛起’的標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1) 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什么發展戰略?(2分)(2) 請你談談對“強國必先強教”的理解。(4分)(3) 為了“中國崛起”你應該怎么做?(4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2011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國家主席胡錦濤向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著名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和血液學專家王振義頒發獎勵證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大會時強調,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 材料二:2011年7月27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又邁出堅實一步。(1) 材料一、材料二分別說明了什么?(2分)(2)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國家鼓勵、倡導自主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原因。(4分)(3)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呢?(4分)參 考 答 案20.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1.B 2.A 3.A 4.C 5.A 6.D 7.A 8.C 9.B 10.A 11.A 12.B 13.A 14.D 15.C 16.D 17.A 18.B 19.A 20.B二、21. 男生的觀點是片面的。開展愛心人物評選確實意義重大,有助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有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但是說精神文明建設全靠它是不正確的,因為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方面內容。開展愛心人物評選僅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方面需要。女生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十大愛心人物身上體現出了誠信、關愛他人、寬容、自強不息、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等優秀品質,這些優秀品質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作為中學生,要以實際行動向十大愛心人物學習,關注學習、生活中的事情,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22.(1)“民魂”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2)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產生于民族文化,構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體現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質。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23.(1)選擇漫畫①:不喂 出售含瘦肉精的豬肉會侵犯消費者的安全權、公平交易權、知情權,違背明禮誠信這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選擇漫畫②:讓 團結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我們理應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公民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要自覺履行義務。 (2)兩幅漫畫中主人公不該有的困惑共同反映了當前部分公民道德缺失的現象。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保證。 24.(1)國家實施了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我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經濟發展為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墓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等。 (2)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人才,人才的培養則需要教育,所以教育對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具有基礎性作用。科技的發展及成果的運用需要在國民中普及科普知識,而科普知識的普及離不開教育。發展教育才能提高國民的科學素養和運用科技的能力。 25.(1)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2)教育是培養人才和增強民族創新能力的基礎;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發展的根本,是促進科技發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的物質力量;教育作為知識生產、傳播和應用的先決條件,將是人們在知識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可以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3)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拼搏。26.(1)材料一說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材料二說明我國科技發展迅速,成績矚目。(2)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關系到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科技的本質就是創新。沒有創新,就不可能縮小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民族創新能力的競爭。(言之有理即可)(3)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開動腦筋,勤于思考,積極探索。要敢于質疑,敢于向權威挑戰,不盲從書本。勇于實踐,善于創新,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