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期中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對于同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求解的方法(算法),也可能有不同的步驟去解決問題,這體現了算法的( )A.有限性 B.確定性 C.順序性 D.不唯一性【答案】D【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就是解決計算機問題設計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解決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步驟過程不相同,但是結果相等,體現解決計算機問題的不唯一性。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特性。1.有窮性。一個算法應包含有限的操作步驟,而不能是無限的。事實上"有窮性"往往指"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如果讓計算機執行一個歷時1000年才結束的算法,這雖然是有窮的,但超過了合理的限度,人們不把他視為有效算法。2. 確定性。算法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應當是確定的,而不應當是含糊的、模棱兩可的。算法中的每一個步驟應當不致被解釋成不同的含義,而應是十分明確的。也就是說,算法的含義應當是唯一的,而不應當產生"歧義性"。3. 有零個或多個輸入、所謂輸入是指在執行算法是需要從外界取得必要的信息。4. 有一個或多個輸出。算法的目的是為了求解,沒有輸出的算法是沒有意義的。5.有效性。2.(2020八上·蒙陰期中)我們把做某一件事或者完成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或程序稱為( )A.設計 B.數學推理 C.算法 D.問題【答案】C【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做某一件事或者完成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或程序是算法。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算法概念。3.(2020八上·蒙陰期中)李明同學星期天的計劃是:“8:00起床、吃早餐,10:00至11:30學習,12:30看一部電影,14:30打籃球”。用算法描述這計劃,合適的算法結構是( )A.順序結構 B.循環結構 C.選擇結構 D.樹型結構【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根據題干,從10:00到14:30,每個時間段有完成相應的事情,是順序結構。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程序結構。4.(2020八上·蒙陰期中)( )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A.統籌方法 B.人工智能 C.最優化方法 D.等效替代法【答案】D【知識點】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等效替代法是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問題的處理方法。5.(2019九上·長興期末)下面是關于剝毛豆的算法描述:①檢查籃中是否有剩余毛豆;②若無,則算法結束。③若有,將毛豆剝殼,豆粒放入碗中,豆殼放入垃圾桶;再回到①。該算法的表示方法是( )A.自然語言 B.流程圖C.偽代碼 D.程序設計語言【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題干中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描述算法的方法。自然語言描述算法通俗易懂。流程圖使用圖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種極好的方法。偽代碼是一種非正式的,類似于英語結構的,用于描述模塊結構圖的語言。程序設計語言是用于書寫計算機程序的語言。語言的基礎是一組記號和一組規則。6.(2020八上·蒙陰期中)計算機的運算過程與人的運算過程相似,以計算“123+321=?”為例,計算機通過( )讀取算式,將其轉換為二進制形式寫入存儲器。A.輸出設備 B.輸入設備C.控制器 D.以上三項都不是【答案】B【知識點】計算機及其組成【解析】【解答】計算機通過輸入設備讀取數據。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計算機工作原理。7.(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雨在體育館上體育課,不下雨則在操場上體育課”,用算法描述這個問題,合適的算法結構是( )。A.順序結構 B.循環結構 C.分支結構 D.樹型結構【答案】C【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根據題干,如果下雨怎樣,如果不下雨怎樣,這是分支結構。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程序結構。8.(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列關于算法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算法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B.算法執行后可以不產生確定的結果C.解決問題的算法可以多種多樣D.算法不可以無限地操作下去不停止【答案】B【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選項A: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選項B:算法執行后必須產生確定的結果;選項C:解決問題的算法可以有多種;選項D:算法不可以無限執行下去。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算法概念與特征。算法的特征:①有窮性:執行完有限步之后結束,且每一步的執行時間也都是有限的;②確定性:每一步都有確切的含義;③輸入:有零個或多個輸入;④輸出:至少產生一個輸出;⑤可行性:原則上能精確運行。用紙和筆做有限次運算后即可完成。9.(2020八上·蒙陰期中)以特定的圖形符號和說明表示算法的圖,稱為( )A.自然語言 B.計算機語言 C.算法流程圖 D.以上都不是【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的概念及其常用圖形【解析】【解答】以特定的圖形符號加上說明,表示算法的圖,稱為算法流程圖。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算法流程圖概念。10.(2020八上·蒙陰期中)( )是第一個戰勝人類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程序。A.神舟五號 B.阿爾法狗C.神威太湖之光 D.谷歌【答案】B【知識點】機器人的種類與應用【解析】【解答】阿爾法狗是第一個戰勝人類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程序。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圍棋推動了深度學習作為人工智能繼續前進的核心技術。11.(2019八上·蒙陰期末)所有排序算法中最高效的一種是( )A.快速排序法 B.最優化方法 C.統籌方法 D.順序查找【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選項A:快速排序是排序算法最高效的排序算法;選項B: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法,不是排序算法;選項C:統籌方法安排工作進度的數學方法;選項D:順序查找不是快速排序的高效算法。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排序算法的分類及特點。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記錄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常見的排序算法包括插入排序、選擇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其中最高效的是快速排序。12.(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列選項中,( )是從第一個元素開始一個一個向下查找,如果有和目標一致的元素,查找成功;如果到最后一個元素仍沒有目標元素,則查找失敗。A.二分查找法 B.順序查找法 C.快速查找法 D.冒泡排序法【答案】B【知識點】排序算法及其程序設計【解析】【解答】根據題干,從第一個元素開始一個一個向下查找,有和目標一致的元素,查找成功,直到最后一個元素沒有目標元素,則查找失敗,是順序查找法。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功能。13.(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列選項中,不屬于Python語言的特點的一項是( )A.簡單易懂 B.類庫豐富 C.非交互性 D.免費開源【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語言及其發展歷程【解析】【解答】Python語言有簡單易懂、類庫豐富、免費開源等特點,但是非交互性不是其特點。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程序設計語言Python的特點。14.(2020八上·蒙陰期中)啟動Python交互式命令窗口的方法:單擊“開始”菜單,找到“Python 3.x”,單擊 ( )即可啟動Python Shell。A.Python 3.x Manuals B.Python 3.xC.IDLE D.Python 3.x Module Docs【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語言及其發展歷程【解析】【解答】交互式可以通過cmd命令行窗口或者IDEL實現。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基礎知識。15.(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range函數表示產生一個序列,range(6)則表示產生一個( )的序列。A.0-6 B.0-5 C.1-6 D.1-5【答案】B【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解析】【解答】range(n)從0開始到n-1的整數列表,因此range(6)表示0到5的序列。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常用函數。16.(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print()是Python的內置函數,執行時會打印輸出一個( )。A.數字 B.文字C.字符串 D.提示符(2)程序中“name=input(“請輸入你的姓名:”)”中( )是變量。A.name B.=C.input D.“請輸入你的姓名:”【答案】(1)C(2)A【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注釋與縮進【解析】【解答】(1)print()是Python內置函數,執行時,會打印輸出一個字符串。故答案選C。(2)“name=input(“請輸入你的姓名:”)”中name是變量。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基本知識,包括常用函數以及變量。17.(2020八上·蒙陰期中)“>>>”是( ),輸入相應的命令即可執行程序。A.比較運算符 B.命令提示符 C.邏輯運算符 D.算術運算符【答案】B【知識點】運算符與表達式【解析】【解答】Python中,>>>是命令提示符。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基礎知識。18.(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定義一個元組h=(4495,4905,5072,4159),調用元組中的某一個元素需要使用元組的下標。下列選項中, ( )表示元組中的第二個元素。A.h[0] B.h[2] C.h[1] D.h[3]【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語言及其發展歷程【解析】【解答】元組的元素從0開始,因此h[1]表示元組中第二個元素。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元組。一旦創建,不允許修改元組中元素的值,也無法為元組增加或刪除元素。19.(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在Python中運行圖中的程序,得到的結果是( )。A.21 15 B.15 21 C.15 0 D.0 21(2)題中的程序是( )結構。A.邏輯 B.順序 C.循環 D.分支(3)Python中,( )一旦創建就不可修改的。A.列表 B.元組 C.字典 D.集合【答案】(1)B(2)D(3)B【知識點】分支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1)圖中代碼的含義是,如果m大于n,那么就交換兩者的值。m=21,n=15,顯然m大于n,因此交換兩者的值,此時m=15,n=21。故答案選B。(2)由于代碼中有if可知是分支結構。故答案選D。(3)Python中,元組一旦創建,不可修改。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Python的分支結構。20.(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在函數內部的變量稱為( )A.局部變量 B.全局變量 C.集合 D.列表【答案】A【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解析】【解答】Python中,在函數內部的變量稱為局部變量。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Python變量。21.(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在python中運行以下程序,輸出的結果是( )A.True B.False C.break D.continue(2)“a>0 or a<10”中的or是( )A.比較運算符 B.命令提示符 C.邏輯運算符 D.算術運算符【答案】(1)A(2)C【知識點】運算符與表達式【解析】【解答】(1)根據程序代碼可知,a=20,a大于0或者a小于10,可知a大于0成立,因此輸出結果是True。故答案選A。(2)Python中,or是邏輯運算符。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Python的表達式及運算。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22.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實現算法的過程。【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算法含義的理解。23.(2020八上·蒙陰期中)針對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算法,執行后能夠得到滿意的結果。【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針對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算法,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算法。24.(2020八上·蒙陰期中) 所謂排序,是在大量信息中尋找一個特定的信息元素。【答案】錯誤【知識點】排序算法及其程序設計【解析】【解答】排序,是把大量信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而不是找特定元素,尋找特定元素是查找。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排序算法。25.(2020八上·蒙陰期中) 算法必須能在執行有限個步驟之后終止。【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能在執行有限步驟下結束。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①有窮性:執行完有限步之后結束,且每一步的執行時間也都是有限的;②確定性:每一步都有確切的含義;③輸入:有零個或多個輸入;④輸出:至少產生一個輸出;⑤可行性:原則上能精確運行。26.(2020八上·蒙陰期中)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答案】正確【知識點】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統籌方法。27.(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單行注釋可使用“*”后面加注釋語句。【答案】錯誤【知識點】注釋與縮進【解析】【解答】Python編程語言的單行注釋常以#開頭。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語句的注釋。28.(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使用break結束本次循環,繼續下一次循環。【答案】錯誤【知識點】循環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break結束循環,不進行下一次循環。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循環語句。29.(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變量名使用標識符表示,系統關鍵字可以作為變量名。【答案】錯誤【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解析】【解答】系統關鍵字不能作為變量名。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中的變量。Python中的變量名可以由大寫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不能以數字開頭,字母區分大小寫,不能使用保留字。30.(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循環語句也可以進行多層的嵌套。【答案】正確【知識點】循環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Python中的循環語句可以多層嵌套。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循環語句格式。31.(2019八上·蒙陰期末)Python中,字典的每個元素由鍵和值組成,鍵和值之間用“,”分開。【答案】錯誤【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解析】【解答】Python中,字典的每個鍵值對用冒號:分割。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數據結構字典的概念。三、填空題。(每空1分)32.(2020八上·蒙陰期中)籃球聯賽中,有五個班級的比賽積分依次是11,2,4,9,6,采用“冒泡排序法”對比賽積分進行由小到大的排序,第1輪排序的結果為: , , , ,11。【答案】2;4;9;6【知識點】排序算法及其程序設計【解析】【解答】第1輪,11和2比較,11大于2,交換,11大于4交換,11大于9交換,11大于6交換,最后結果為2,4,9,6,11。故答案為:2、4、9、6。【分析】本題考查冒泡排序方法。冒泡排序: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較兩個相鄰的元素,如果順序(從小到大)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33.(2020八上·蒙陰期中)請寫出算法的特征:輸入項、 、 、確定性、可行性。【答案】輸出項;有窮性【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的特征有輸入項、輸出項、有窮性、確定性和可行性。故答案為輸出項、有窮性。【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①有窮性:執行完有限步之后結束,且每一步的執行時間也都是有限的;②確定性:每一步都有確切的含義;③輸入:有零個或多個輸入;④輸出:至少產生一個輸出;⑤可行性:原則上能精確運行。34.(2020八上·蒙陰期中) 函數主要用于對象類型的查看; 函數用于將字符串轉換成數值。【答案】type;eval【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解析】【解答】Python中,type( )函數用于對象類型的查看,eval( )函數用于將字符串轉換成數值。故答案為:type、eval。【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常用函數及功能。35.(2020八上·蒙陰期中)期中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李明想算一下成績的總分,為此設計了一個程序,根據圖中程序完成填空。(1)程序中運用的for循環語句,該語句的基本格式為: <循環變量> <遍歷結構>:<語句塊>(2)在程序中遍歷結構使用的是 。(3)程序中自定義函數使用的保留字是 ,最后使用 語句返回函數的結果。(4)程序編寫完成后,首先要進行 ,命名為“成績. ”;運行程序可執行編輯窗口里的“ ”-“Run Module”命令。【答案】(1)for;in(2)列表(3)def;return(4)保存;py;Run【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循環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1)for循環的基本格式為:for <循環變量> in <遍歷結構>:語句塊故答案為:for、in。(2)Python中,元組使用小括號,列表使用方括號。代碼中是方括號。故答案為:列表。(3)自定義函數的保留字是def,return語句返回函數的結果。故答案為:def、return。(4)程序編寫完后,需要保存,命名為成績.py,運行程序點擊Run-Run Module命令。故答案為:保存、py、Run。【分析】本題考查Python的for循環結構及其運行。36.(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折紙測珠峰”的程序,完成填空。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珠峰海拔約為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如果有一張足夠大的紙(厚0.1毫米),對折多少次,紙張的厚度可以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程序如圖:(1)請將程序補充完整:While :(2)該循環語句根據條件進行循環,當條件為 時,循環體重復執行。(3)程序中的自定義的變量為 和 。【答案】(1)h<8844(2)True(3)i;h【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循環結構程序設計與分析【解析】【解答】(1)代碼的含義是如果折紙高度小于8844,循環會一直執行。故答案為:h<8844。(2)循環語句根據條件執行,當條件為True時,循環體執行。故答案為:True。(3)程序代碼中i和h是自定義變量。故答案為:i、h。【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的while循環結構。四、綜合提升(每空2分,共20分)37.(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面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的紅外測溫報警系統的工作過程,請根據要求完成相應填空。第一步,設置報警閾值為37度;第二步,獲取人的體溫;第三步,獲取的人的體溫與報警閾值作比較,如果體溫不超過報警閾值,則顯示“正常通行”;否則顯示“體溫高報警”。(1)從圖1可以看出這是 結構的流程圖;Python中我們可以通過 語句來實現這種結構的;在這種語句中,elif和 是可選項。圖1(2)請根據自然語言描述將流程圖補充完整:① ;② 。(3)下列選項中,用于表示執行一個步驟的是 ;表示根據條件選擇執行路線的是 。A.B.C.D.(4)根據自然語言描述和流程圖將下劃本處的程序補充完整。f=37t= ("請輸入檢測的體溫:")t=eval(t)if tprint("正常體溫") :print("體溫高報警")(5)圖2中的程序在運行時出現錯誤,請寫出錯誤的原因是 。【答案】(1)分支;條件;else(2)顯示“正常體溫”;顯示“體溫高報警”(3)A;C(4)input;else(5)if t【知識點】流程圖的概念及其常用圖形;分支結構程序設計與分析【解析】【解答】(1)根據圖1的流程圖可以看到菱形,表示判斷,因此是分支結構流程圖。Python中,分支機構可以通過條件語句實現,elif與else是可選項。故答案為:分支、條件、else。(2)自然語言就是我們的白話文,如果體溫小于37攝氏度,顯示“正常體溫”;如果體溫大于等于37攝氏度,顯示“體溫高報警”。故答案為:顯示“正常體溫”、顯示“體溫高報警”。(3)矩形表示執行一個步驟,菱形表示根據條件選擇執行路線。故答案為:A、C。(4)Python中,輸入函數是input( ),如果條件不成立,用else。故答案為:input、else。(5)圖4中代碼中if t【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分支結構、程序流程圖及分支結構程序的實現。1 / 1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期中考試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對于同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求解的方法(算法),也可能有不同的步驟去解決問題,這體現了算法的( )A.有限性 B.確定性 C.順序性 D.不唯一性2.(2020八上·蒙陰期中)我們把做某一件事或者完成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或程序稱為( )A.設計 B.數學推理 C.算法 D.問題3.(2020八上·蒙陰期中)李明同學星期天的計劃是:“8:00起床、吃早餐,10:00至11:30學習,12:30看一部電影,14:30打籃球”。用算法描述這計劃,合適的算法結構是( )A.順序結構 B.循環結構 C.選擇結構 D.樹型結構4.(2020八上·蒙陰期中)( )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A.統籌方法 B.人工智能 C.最優化方法 D.等效替代法5.(2019九上·長興期末)下面是關于剝毛豆的算法描述:①檢查籃中是否有剩余毛豆;②若無,則算法結束。③若有,將毛豆剝殼,豆粒放入碗中,豆殼放入垃圾桶;再回到①。該算法的表示方法是( )A.自然語言 B.流程圖C.偽代碼 D.程序設計語言6.(2020八上·蒙陰期中)計算機的運算過程與人的運算過程相似,以計算“123+321=?”為例,計算機通過( )讀取算式,將其轉換為二進制形式寫入存儲器。A.輸出設備 B.輸入設備C.控制器 D.以上三項都不是7.(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雨在體育館上體育課,不下雨則在操場上體育課”,用算法描述這個問題,合適的算法結構是( )。A.順序結構 B.循環結構 C.分支結構 D.樹型結構8.(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列關于算法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算法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B.算法執行后可以不產生確定的結果C.解決問題的算法可以多種多樣D.算法不可以無限地操作下去不停止9.(2020八上·蒙陰期中)以特定的圖形符號和說明表示算法的圖,稱為( )A.自然語言 B.計算機語言 C.算法流程圖 D.以上都不是10.(2020八上·蒙陰期中)( )是第一個戰勝人類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程序。A.神舟五號 B.阿爾法狗C.神威太湖之光 D.谷歌11.(2019八上·蒙陰期末)所有排序算法中最高效的一種是( )A.快速排序法 B.最優化方法 C.統籌方法 D.順序查找12.(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列選項中,( )是從第一個元素開始一個一個向下查找,如果有和目標一致的元素,查找成功;如果到最后一個元素仍沒有目標元素,則查找失敗。A.二分查找法 B.順序查找法 C.快速查找法 D.冒泡排序法13.(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列選項中,不屬于Python語言的特點的一項是( )A.簡單易懂 B.類庫豐富 C.非交互性 D.免費開源14.(2020八上·蒙陰期中)啟動Python交互式命令窗口的方法:單擊“開始”菜單,找到“Python 3.x”,單擊 ( )即可啟動Python Shell。A.Python 3.x Manuals B.Python 3.xC.IDLE D.Python 3.x Module Docs15.(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range函數表示產生一個序列,range(6)則表示產生一個( )的序列。A.0-6 B.0-5 C.1-6 D.1-516.(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print()是Python的內置函數,執行時會打印輸出一個( )。A.數字 B.文字C.字符串 D.提示符(2)程序中“name=input(“請輸入你的姓名:”)”中( )是變量。A.name B.=C.input D.“請輸入你的姓名:”17.(2020八上·蒙陰期中)“>>>”是( ),輸入相應的命令即可執行程序。A.比較運算符 B.命令提示符 C.邏輯運算符 D.算術運算符18.(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定義一個元組h=(4495,4905,5072,4159),調用元組中的某一個元素需要使用元組的下標。下列選項中, ( )表示元組中的第二個元素。A.h[0] B.h[2] C.h[1] D.h[3]19.(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在Python中運行圖中的程序,得到的結果是( )。A.21 15 B.15 21 C.15 0 D.0 21(2)題中的程序是( )結構。A.邏輯 B.順序 C.循環 D.分支(3)Python中,( )一旦創建就不可修改的。A.列表 B.元組 C.字典 D.集合20.(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在函數內部的變量稱為( )A.局部變量 B.全局變量 C.集合 D.列表21.(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在python中運行以下程序,輸出的結果是( )A.True B.False C.break D.continue(2)“a>0 or a<10”中的or是( )A.比較運算符 B.命令提示符 C.邏輯運算符 D.算術運算符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22.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實現算法的過程。23.(2020八上·蒙陰期中)針對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算法,執行后能夠得到滿意的結果。24.(2020八上·蒙陰期中) 所謂排序,是在大量信息中尋找一個特定的信息元素。25.(2020八上·蒙陰期中) 算法必須能在執行有限個步驟之后終止。26.(2020八上·蒙陰期中)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27.(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單行注釋可使用“*”后面加注釋語句。28.(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使用break結束本次循環,繼續下一次循環。29.(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變量名使用標識符表示,系統關鍵字可以作為變量名。30.(2020八上·蒙陰期中)Python中,循環語句也可以進行多層的嵌套。31.(2019八上·蒙陰期末)Python中,字典的每個元素由鍵和值組成,鍵和值之間用“,”分開。三、填空題。(每空1分)32.(2020八上·蒙陰期中)籃球聯賽中,有五個班級的比賽積分依次是11,2,4,9,6,采用“冒泡排序法”對比賽積分進行由小到大的排序,第1輪排序的結果為: , , , ,11。33.(2020八上·蒙陰期中)請寫出算法的特征:輸入項、 、 、確定性、可行性。34.(2020八上·蒙陰期中) 函數主要用于對象類型的查看; 函數用于將字符串轉換成數值。35.(2020八上·蒙陰期中)期中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李明想算一下成績的總分,為此設計了一個程序,根據圖中程序完成填空。(1)程序中運用的for循環語句,該語句的基本格式為: <循環變量> <遍歷結構>:<語句塊>(2)在程序中遍歷結構使用的是 。(3)程序中自定義函數使用的保留字是 ,最后使用 語句返回函數的結果。(4)程序編寫完成后,首先要進行 ,命名為“成績. ”;運行程序可執行編輯窗口里的“ ”-“Run Module”命令。36.(2020八上·蒙陰期中)根據“折紙測珠峰”的程序,完成填空。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珠峰海拔約為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如果有一張足夠大的紙(厚0.1毫米),對折多少次,紙張的厚度可以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程序如圖:(1)請將程序補充完整:While :(2)該循環語句根據條件進行循環,當條件為 時,循環體重復執行。(3)程序中的自定義的變量為 和 。四、綜合提升(每空2分,共20分)37.(2020八上·蒙陰期中)下面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的紅外測溫報警系統的工作過程,請根據要求完成相應填空。第一步,設置報警閾值為37度;第二步,獲取人的體溫;第三步,獲取的人的體溫與報警閾值作比較,如果體溫不超過報警閾值,則顯示“正常通行”;否則顯示“體溫高報警”。(1)從圖1可以看出這是 結構的流程圖;Python中我們可以通過 語句來實現這種結構的;在這種語句中,elif和 是可選項。圖1(2)請根據自然語言描述將流程圖補充完整:① ;② 。(3)下列選項中,用于表示執行一個步驟的是 ;表示根據條件選擇執行路線的是 。A.B.C.D.(4)根據自然語言描述和流程圖將下劃本處的程序補充完整。f=37t= ("請輸入檢測的體溫:")t=eval(t)if tprint("正常體溫") :print("體溫高報警")(5)圖2中的程序在運行時出現錯誤,請寫出錯誤的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就是解決計算機問題設計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解決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步驟過程不相同,但是結果相等,體現解決計算機問題的不唯一性。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特性。1.有窮性。一個算法應包含有限的操作步驟,而不能是無限的。事實上"有窮性"往往指"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如果讓計算機執行一個歷時1000年才結束的算法,這雖然是有窮的,但超過了合理的限度,人們不把他視為有效算法。2. 確定性。算法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應當是確定的,而不應當是含糊的、模棱兩可的。算法中的每一個步驟應當不致被解釋成不同的含義,而應是十分明確的。也就是說,算法的含義應當是唯一的,而不應當產生"歧義性"。3. 有零個或多個輸入、所謂輸入是指在執行算法是需要從外界取得必要的信息。4. 有一個或多個輸出。算法的目的是為了求解,沒有輸出的算法是沒有意義的。5.有效性。2.【答案】C【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做某一件事或者完成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或程序是算法。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算法概念。3.【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根據題干,從10:00到14:30,每個時間段有完成相應的事情,是順序結構。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程序結構。4.【答案】D【知識點】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等效替代法是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問題的處理方法。5.【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題干中是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描述算法的方法。自然語言描述算法通俗易懂。流程圖使用圖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種極好的方法。偽代碼是一種非正式的,類似于英語結構的,用于描述模塊結構圖的語言。程序設計語言是用于書寫計算機程序的語言。語言的基礎是一組記號和一組規則。6.【答案】B【知識點】計算機及其組成【解析】【解答】計算機通過輸入設備讀取數據。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計算機工作原理。7.【答案】C【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根據題干,如果下雨怎樣,如果不下雨怎樣,這是分支結構。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程序結構。8.【答案】B【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選項A: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選項B:算法執行后必須產生確定的結果;選項C:解決問題的算法可以有多種;選項D:算法不可以無限執行下去。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算法概念與特征。算法的特征:①有窮性:執行完有限步之后結束,且每一步的執行時間也都是有限的;②確定性:每一步都有確切的含義;③輸入:有零個或多個輸入;④輸出:至少產生一個輸出;⑤可行性:原則上能精確運行。用紙和筆做有限次運算后即可完成。9.【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的概念及其常用圖形【解析】【解答】以特定的圖形符號加上說明,表示算法的圖,稱為算法流程圖。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算法流程圖概念。10.【答案】B【知識點】機器人的種類與應用【解析】【解答】阿爾法狗是第一個戰勝人類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程序。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圍棋推動了深度學習作為人工智能繼續前進的核心技術。11.【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選項A:快速排序是排序算法最高效的排序算法;選項B: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法,不是排序算法;選項C:統籌方法安排工作進度的數學方法;選項D:順序查找不是快速排序的高效算法。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排序算法的分類及特點。排序算法就是如何使得記錄按照要求排列的方法。常見的排序算法包括插入排序、選擇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其中最高效的是快速排序。12.【答案】B【知識點】排序算法及其程序設計【解析】【解答】根據題干,從第一個元素開始一個一個向下查找,有和目標一致的元素,查找成功,直到最后一個元素沒有目標元素,則查找失敗,是順序查找法。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功能。13.【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語言及其發展歷程【解析】【解答】Python語言有簡單易懂、類庫豐富、免費開源等特點,但是非交互性不是其特點。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程序設計語言Python的特點。14.【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語言及其發展歷程【解析】【解答】交互式可以通過cmd命令行窗口或者IDEL實現。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基礎知識。15.【答案】B【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解析】【解答】range(n)從0開始到n-1的整數列表,因此range(6)表示0到5的序列。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常用函數。16.【答案】(1)C(2)A【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注釋與縮進【解析】【解答】(1)print()是Python內置函數,執行時,會打印輸出一個字符串。故答案選C。(2)“name=input(“請輸入你的姓名:”)”中name是變量。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基本知識,包括常用函數以及變量。17.【答案】B【知識點】運算符與表達式【解析】【解答】Python中,>>>是命令提示符。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基礎知識。18.【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語言及其發展歷程【解析】【解答】元組的元素從0開始,因此h[1]表示元組中第二個元素。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元組。一旦創建,不允許修改元組中元素的值,也無法為元組增加或刪除元素。19.【答案】(1)B(2)D(3)B【知識點】分支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1)圖中代碼的含義是,如果m大于n,那么就交換兩者的值。m=21,n=15,顯然m大于n,因此交換兩者的值,此時m=15,n=21。故答案選B。(2)由于代碼中有if可知是分支結構。故答案選D。(3)Python中,元組一旦創建,不可修改。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Python的分支結構。20.【答案】A【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解析】【解答】Python中,在函數內部的變量稱為局部變量。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Python變量。21.【答案】(1)A(2)C【知識點】運算符與表達式【解析】【解答】(1)根據程序代碼可知,a=20,a大于0或者a小于10,可知a大于0成立,因此輸出結果是True。故答案選A。(2)Python中,or是邏輯運算符。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Python的表達式及運算。22.【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算法含義的理解。23.【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針對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算法,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算法。24.【答案】錯誤【知識點】排序算法及其程序設計【解析】【解答】排序,是把大量信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而不是找特定元素,尋找特定元素是查找。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排序算法。25.【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能在執行有限步驟下結束。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①有窮性:執行完有限步之后結束,且每一步的執行時間也都是有限的;②確定性:每一步都有確切的含義;③輸入:有零個或多個輸入;④輸出:至少產生一個輸出;⑤可行性:原則上能精確運行。26.【答案】正確【知識點】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統籌方法。27.【答案】錯誤【知識點】注釋與縮進【解析】【解答】Python編程語言的單行注釋常以#開頭。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語句的注釋。28.【答案】錯誤【知識點】循環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break結束循環,不進行下一次循環。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循環語句。29.【答案】錯誤【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解析】【解答】系統關鍵字不能作為變量名。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中的變量。Python中的變量名可以由大寫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不能以數字開頭,字母區分大小寫,不能使用保留字。30.【答案】正確【知識點】循環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Python中的循環語句可以多層嵌套。故答案為:正確。【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循環語句格式。31.【答案】錯誤【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解析】【解答】Python中,字典的每個鍵值對用冒號:分割。故答案為錯誤。【分析】本題考查Python數據結構字典的概念。32.【答案】2;4;9;6【知識點】排序算法及其程序設計【解析】【解答】第1輪,11和2比較,11大于2,交換,11大于4交換,11大于9交換,11大于6交換,最后結果為2,4,9,6,11。故答案為:2、4、9、6。【分析】本題考查冒泡排序方法。冒泡排序: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較兩個相鄰的元素,如果順序(從小到大)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33.【答案】輸出項;有窮性【知識點】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算法的特征有輸入項、輸出項、有窮性、確定性和可行性。故答案為輸出項、有窮性。【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①有窮性:執行完有限步之后結束,且每一步的執行時間也都是有限的;②確定性:每一步都有確切的含義;③輸入:有零個或多個輸入;④輸出:至少產生一個輸出;⑤可行性:原則上能精確運行。34.【答案】type;eval【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解析】【解答】Python中,type( )函數用于對象類型的查看,eval( )函數用于將字符串轉換成數值。故答案為:type、eval。【分析】本題考查Python常用函數及功能。35.【答案】(1)for;in(2)列表(3)def;return(4)保存;py;Run【知識點】常用基本函數;循環結構語句及格式【解析】【解答】(1)for循環的基本格式為:for <循環變量> in <遍歷結構>:語句塊故答案為:for、in。(2)Python中,元組使用小括號,列表使用方括號。代碼中是方括號。故答案為:列表。(3)自定義函數的保留字是def,return語句返回函數的結果。故答案為:def、return。(4)程序編寫完后,需要保存,命名為成績.py,運行程序點擊Run-Run Module命令。故答案為:保存、py、Run。【分析】本題考查Python的for循環結構及其運行。36.【答案】(1)h<8844(2)True(3)i;h【知識點】常量、變量與賦值語句;循環結構程序設計與分析【解析】【解答】(1)代碼的含義是如果折紙高度小于8844,循環會一直執行。故答案為:h<8844。(2)循環語句根據條件執行,當條件為True時,循環體執行。故答案為:True。(3)程序代碼中i和h是自定義變量。故答案為:i、h。【分析】本題考查的是Python的while循環結構。37.【答案】(1)分支;條件;else(2)顯示“正常體溫”;顯示“體溫高報警”(3)A;C(4)input;else(5)if t【知識點】流程圖的概念及其常用圖形;分支結構程序設計與分析【解析】【解答】(1)根據圖1的流程圖可以看到菱形,表示判斷,因此是分支結構流程圖。Python中,分支機構可以通過條件語句實現,elif與else是可選項。故答案為:分支、條件、else。(2)自然語言就是我們的白話文,如果體溫小于37攝氏度,顯示“正常體溫”;如果體溫大于等于37攝氏度,顯示“體溫高報警”。故答案為:顯示“正常體溫”、顯示“體溫高報警”。(3)矩形表示執行一個步驟,菱形表示根據條件選擇執行路線。故答案為:A、C。(4)Python中,輸入函數是input( ),如果條件不成立,用else。故答案為:input、else。(5)圖4中代碼中if t【分析】本題考查算法的分支結構、程序流程圖及分支結構程序的實現。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期中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期中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