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模擬卷三一、選擇題(本題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1.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 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橫線上應填( )A.十 B.十一 C.十二 D.十三2.2011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 ) A.消費與民生 B.消費與服務 C.護航新消費 D.消費與責任3.下列關于右圖所示我國民居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門窗多,墻體厚 B.屋頂尖,坡度大 C.竹木結構,懸空架設 D.冬暖夏涼,省地省材4.你認為上題所示我國的民居,最有可能出現在( ) A.內蒙古高原 B.青藏地區 C.黃土高原 D.東北平原5.我國農業生產呈“東耕西牧,南稻北麥”的分布格局。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地形條件 B.水分條件 C.熱量條件 D.光照條件 截至2009年2月10日,全國開展依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中,關閉了嚴重違法違規網站1911家,公布了一批存在大量違反社會公德、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低俗內容的網站。據此回答6—7小題。6.上述表明,開展該專項行動( ) ①體現了依法治國方略 ②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③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④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7.要使青少年不受網站低俗內容的侵害,除國家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外,青少年應該( ) ①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②增強依法保護自我的意識 ③依法自律,文明上網 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拒絕上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列關于公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公平是絕對的平均 B.社會中經常存在不公平的現象,不要斤斤計較 C.社會的公平需要正義的制度來維護 D.有了正義的制度就能實現社會的公平9.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站在右圖所示的廢墟上,我們最能解讀到的歷史是( ) A.虎門銷煙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鴉片戰爭 D.平津戰役10.“皇帝倒了,辮子割了”是少年瞿秋白對某一歷史事件功績的概括。此歷史事件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11.1945年8月,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山城為之沸騰。重慶各界紛紛在《新華日報》上表達他們喜悅的心情和對談判的希望。能反映出當時人們普遍愿望的口號是( )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除軍閥” C.“還我河山,聯共抗日” D.“要和平,爭民主”12.1953~1956年我國出現右圖所示的農業經濟狀況。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運動 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C.“大躍進”運動 D.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13.2011年3月5日至14日,人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期間,人大代表就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獻計獻策,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國每個公民都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 ④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14.關于法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①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②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③法律只是政府的事情 ④法律是準繩,總是穩定不變的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①③④15.關于下圖《中國人口的增長趨勢:1950~2050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國人口增長率雖高,但增長趨勢已逐漸下降 B.計劃生育是我國解決人口問題的基本國策 C.目前我國人口總量大,增長快 D.我國的計劃生育起到了控制人口的作用16.民營經濟常被稱為“草根經濟”。關于“草根經濟”說法正確的是( ) ①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②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8分)17.探究情景,回答問題。(8分) 情景一:中學生小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外地工作的表哥,表哥客氣地遞上一支香煙說:“來,抽一支。”(1) 小浩的正確做法是:_ ___。(1分)小浩這樣做的理由是: ________。(1分) 情景二:14歲的八年級小亮同學不聽學校老師的反復勸阻,經家長允許后輟學外出打工,某企業未經審查就予以錄用。 (2) 小亮沒有履行 義務。(1分)除小亮外,對此還應承擔法律責任的有: 。(2分) 情景三:小麗家新買了一套商品房,入住不久發現因建造質量問題出現了墻面裂縫,經多次與開發商協商未果。(3) 開發商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是___ _____。(寫出1條,1分)小麗家能采取的維權途徑有: 。(寫出2條,2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點46分,在日本本州島附近A處海域發生強烈地震(見右圖)。 材料二:由于受地震波的影響,2011年3月12日下午15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爆炸事故(核泄漏)。 材料三:2011年3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前往日本駐華使館吊唁日本“3.11”地震遇難者。并表示,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近鄰,對日本人民在這次地震中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中國政府和人民正積極支援日本抗震救災,將繼續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幫助。(1) 震源A處在日本東京的 方向;屬 海域。(2分)(2)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可能帶來哪些環境問題?(4分)(3) 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近鄰,但在歷史上曾數次發動對中國的戰爭,給中國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你能舉例說明嗎?(列舉2例,4分)(4) 針對胡錦濤主席的言行,發表你的看法。(4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世界博覽會是展示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平臺,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產物。當前正在舉辦第41屆世界博覽會的上海,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部分世博會概況簡表如下:時間舉辦國名稱參加國家或 國際組織舉辦國部分展品1851年英國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第一屆世界博覽會)20多個蒸汽機、織布機等1876年美國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30多個電話、留聲機等2010年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240多個 航天飛機模型、計算機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等(1) 從政治和經濟的角度,分析英國舉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條件?(4分)(2) 1876年費城博覽會的部分展品,反映了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這些成果的出現預示著人類進入一個怎樣的時代?試說明理由。(4分)(3) “作為全球性的盛會,舉辦世博會可以為我國帶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意義。”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試說明理由。(4分)20.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請你參加某校903班舉行的“90年輝煌的豐碑”主題活動。(13分)(1)【黨史回顧】下表選取了黨史上一些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以示紀念,請你幫助完成表格內容。(3分)發展歷程誕生立國新發展時間1949年10月1日1978年12月標志性事件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2)【精神激勵】在中國共產黨走過的九十年歷程中,為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請試舉兩例,并概括這些精神的實質。(4分)(3)【暢談體會】面對建黨九十年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你有何啟示?(4分)(4)【頌黨愛黨】請你為班級歌唱比賽推薦一首歌頌中國共產黨的歌曲?(2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2010年夏秋之際,一場波及全國的“油荒”悄然出現,許多油站成品油供應短缺,加油者大排長龍。 材料二:201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1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堅持以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環境為切入口……,使全社會都積極投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1) 材料一說明目前我國面臨什么問題?(2分)(2) 聯系我國初級階段的國情,談談目前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要性。(4分)(3) 為把我國建成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從國家、公民個人兩個角度作答,4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10年中國人均GDP為4283美元,排在世界第98位。即便是按照年均10%的速度增長(發達國家2%),要達到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OECD),是由34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國仍然需要大約30年左右的時間! (摘自《新華網》) 材料二:2011年2月,寧波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思進思變思發展、創業創新創一流”(簡稱“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1) 材料一反映我國怎樣的發展現狀?(3分)(2) 請你分析寧波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必要性。(4分)(3) 在“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作為中學生的你能做些什么?(4分)參 考 答 案中考模擬卷三一、1.C 2.A 3.D 4.C 5.B 6.B 7.A 8.C 9.B 10.C 11.D 12.B 13.D 14.D 15.A 16.C二、17.(1)婉言謝絕或勸說表哥戒煙等 自覺拒絕不良誘惑或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2)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小亮的家長和該企業 (3)公平交易權或依法求償權 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部門申訴;向人民法院起訴等。18.(1)東北 太平洋 (2)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抗日戰爭)。 (4)地震等自然災害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國際社會應該共同面對,互相支持;中國是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國家;中國正積極參與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活動;是中國政府關愛生命、尊重生命的具體表現。19.(1)政治上:建立資本主義新體制,確立資本主義政權;經濟上:擁有廣闊市場,完成工業革命。 (2)第二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新階段);電氣時代;電力在生產和生活中(工廠和家庭中)廣泛應用。 (3)贊同,通過世博會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和文明、進步的形象,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了對外開放,促進了我國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推動了我國的科技創新和文化繁榮。20.(1)1921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成立)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這些精神的實質是以愛國主義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3)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一個偉大的政黨,為民族的振興、人民的解放和小康生活作出重大貢獻。(4)《唱支山歌給黨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等。21.(1)資源問題(資源嚴重短缺)。 (2)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資源短缺嚴重,環境問題突出;長期以來我國在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中不合理、不科學、不重視,造成損失、破壞嚴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從我國國情出發而提出的,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一項重大決策。(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國家:加強資源、環境立法和監督。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經濟增長的方式轉到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倡導節能環保理念。個人:從身邊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和紙杯。積極宣傳環保節約。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變垃圾為新資源等。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堅持節約,杜絕浪費。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能耗。向有關部門提出節約資源的合理化建議,反對破壞、浪費資源的現象。22.(1)我國發展速度快;但人均GDP水平低,與發達國家差距大;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這是寧波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需要;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創業創新才能使寧波經濟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群眾性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形式。 (3)宣傳“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了解、學習“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些先進的人物和事件;在學生生活中,發揚實踐“三思三創”的精神,如積極上進,完善、創新學習方法,學會學習,爭做優秀的中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