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八上·海曙期中)你知道王昭君和親嫁給了哪一民族的首領嗎?( )A.鮮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答案】B【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昭君和匈奴呼韓邪單于和親。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少數民族的相關知識,難度較小,能正確識記即可。2.(2020八上·海曙期中)小明同學在剛結束的期中考試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媽媽趕緊說:“我們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進步。”爺爺慢吞吞地說:“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其中爺爺的言論與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可知,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且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這是道家老子的觀點。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難度不大,正確理解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3.(2020八上·海曙期中)某班級準備以話劇的形式再現古代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下面臺詞中不正確的是( )A.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C.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D.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姻殿堂【答案】A【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古印度在雅利安人進入后逐漸產生了不同等級,這種嚴格的等級制度,稱為“種姓制度”。第一等級是婆羅門,他們是祭司和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是剎帝利,由國王、武士和官吏組成,把持國家的軍事和行政大權;第三等級是吠舍,是廣大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而且種姓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B武士與國王同屬于剎帝利,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商人屬于吠舍也是事實,不符合題意;D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也是正確的說法,不符合題意。A國王把持軍政大權是正確的,但是他只屬于第二等級,不能唯我獨尊,故符合題意的是A.【點評】理解古印度的種姓制度。4.(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哪部作品既是古代希臘不朽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史書( )A.《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B.《特洛伊木馬》C.《俄狄浦斯王》 D.《荷馬史詩》【答案】D【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話劇作品,故排除;B古代希臘的神話故事,故排除;C古代希臘的戲劇,故排除;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希臘的文化,難度較小,能正確識記即可。5.(2020八上·海曙期中)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紀左右的斯巴達青年男子的終生職業最有可能是( )A.當兵 B.種地 C.經商 D.教書【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斯巴達是古代希臘的一個城邦,崇尚武力。因此最有可能從事的職業是當兵。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斯巴達的城邦特點,難度不大,正確理解其特征即可。6.(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有關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蘭教教義的是( )A.“眾生平等”,“忍耐服從”B.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人“天堂”C.宇宙間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D.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答案】C【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佛教教義;B是基督教教義;C符合題意;D是道家思想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宗教的歷史內容,難度不大,準確識記相關教義即可。7.在我國古代,人們常以“牛”“耕”作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晉國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A.春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答案】A【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解析】【分析】春秋末年,我國開始出現牛耕,到戰國時,牛耕使用范圍擴大。牛耕的使用,使得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項春秋時期牛耕開始使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牛耕的使用。理解并識記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8.(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物產中,有些是從西域傳到內地的,它們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答案】B【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稻是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故⑤不符合題意。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古代的經濟交流,難度不大,識記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經濟交流即可。9.(2020八上·海曙期中)西漢末年,我國洛陽有一座著名的白馬寺,它屬于( )A.佛教寺院 B.道教觀 C.基督教堂 D.清真教堂【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洛陽白馬寺我國第一座寺院。A符合題意;B是道教建筑;C是基督教建筑;D是伊斯蘭教建筑。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宗教建筑,難度較小,理解不同宗教的不同宗教建筑即可。10.(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關于下圖歷史事件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B.這次起義推翻了秦朝的統治C.劉邦領導了這次起義,并建立漢朝D.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戍邊農民途中遇雨【答案】A【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圖表述的歷史事件是陳勝吳廣起義。A符合題意;B推翻秦朝統治的是項羽領導的起義,故排除;C領導這次起義的是陳勝和吳廣,故排除;D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統治者的暴政,故排除。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秦末農民起義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準確識記不同農民起義的不同作用。二、非選擇題11.(2018八上·紹興期中)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形勢圖材料二:A 諸侯國現在所在省會城市有一個泉城廣場的文化長廊中有 12 尊該省歷史名人雕像,其中有四人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們是孔丘、孫武、墨翟、孟軻。材料三:“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1)請你寫出材料一中 A 字母所代表的諸侯國的名稱。(2)戰國時期的儒家學派思想家孟軻提出“春秋無義戰”,戰國時期的其他學派思想家,與戰爭有關的論著和主張分別有哪些?(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體現了孔子的哪些思想觀點?有人說:“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儒家。”你贊同嗎?說說你的理由。(4)材料二中四位思想家所生活的時期,人們的思想解放,在眾多領域提出了各種思想理論,后人稱之為什么?它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答案】(1)齊國(2)孫臏:《孫臏兵法》 墨子:反對戰爭(非攻)(3)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深遠影響(4)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在眾多領域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齊國的有關知識及學生的識圖能力。從材料一的春秋形勢圖可以看出,A諸侯國都城位于山東而且臨近渤海灣,由此可知是齊國。(2)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相關知識。孫臏所著《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的最著名中原軍事著作之一,是反映戰國時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墨子創立了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不分等級,反對不義戰爭。(3)本題考查孔子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三中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知其意思是“用政治手段來治理他們,用刑罰來整頓他們,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會有廉恥之心;用道德來治理他們,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就會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還會人心歸順。” 。體現了孔子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的思想觀點。西漢董仲舒糅合法家、道家等的主張,進一步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大一統”思想,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統治思想,逐步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中國社會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4)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春秋戰國時期,擁有學識的文士階層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思想,四處游說、講學,并針對社會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從而帶來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在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它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諸子百家在眾多領域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故答案為:(1)齊國。(2)孫臏:《孫臏兵法》;墨子:反對戰爭(非攻)。(3)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深遠影響。(4)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在眾多領域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12.(2020八上·海曙期中)觀察下面“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1)根據圖中所標注的 A、B、C、D 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和國家A: 流域; B: (國家);C: (國家); D: 流域。(2)四大文明古國有哪些成果對今天有直接影響?請你至少列出三條。(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會產生這一特點?【答案】(1)A.尼羅河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黃河、長江(2)古埃及的太陽歷;古印度的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古代西亞的腓尼基字母文字等(3)共同特點:產生于大河流域產生原因:①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 ②早期農業文明 ③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 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⑤氣候溫暖濕潤 ⑥適宜農業發展和人類生存等。【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埃及,位于尼羅河流域。B是古代西亞,位于兩河流域。C是古代印度,位于印度河-恒河流域。D是古代中國,位于黃河-長江流域。(2)四大文明古國很多成果對今天有直接影響,比如古代埃及發明的太陽歷;古代印度的佛教、發明的十個數字符號;古代西亞發明的七天一星期制度和太陰歷等。(3)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四大古國的文明都是大河文明,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故答案為:(1) A.尼羅河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黃河、長江(2) 古埃及的太陽歷;古印度的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古代西亞的腓尼基字母文字等 。(3) 共同特點:產生于大河流域產生原因:①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 ②早期農業文明 ③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 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⑤氣候溫暖濕潤 ⑥適宜農業發展和人類生存等。【點評】本題考查亞非古代文明,難度不大。需要理解早期文明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13.(2020八上·海曙期中)人類文明在變革中探索前進,在變革中鑄就輝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強國之變】青年毛澤東曾評價過一次變法:“……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民主之變】該城邦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進行改革,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政治特權,擴大了公民權利,確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對今天西方國家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影響。【仿效之變】公元 7 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改革,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1)材料中毛澤東認為這次變法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從他的評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此次變法的哪些措施?(2)“該城邦”在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為保護公民利益曾采取過什么方法?在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出現了怎樣的局面?(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一事件?該事件把“日本推入一個新時代”,從根本上來說,“新”在哪里?(4)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說說三次變法給我們的啟示。【答案】(1)原因:改革者態度堅決,獲取了人民的信任。措施:獎勵軍功;獎勵農耕,重視農業。(2)陶片放逐法;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達到全盛,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被稱為古代希臘的黃金時代。(3) 大化改新;改革后,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4)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根據“ 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說明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改革者的決心和取信于民。根據“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可知改革的內容是獎勵農耕、獎勵軍功。(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克里斯提尼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為了保護公民的權利,采用了陶片放逐法。到了伯里克利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是雅典的黃金時代。(3)根據所學知識,材料“ 公元 7 世紀中期”、“ 日本仿效中國”可知,該材料描述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從此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4)綜合3則材料可知,改革使秦國實力大增,雅典達到全盛,日本進入一個新時代。由此可知改革使社會發展的動力。故答案為:(1) 原因:改革者態度堅決,獲取了人民的信任。措施:獎勵軍功;獎勵農耕,重視農業。(2) 陶片放逐法;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達到全盛,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被稱為古代希臘的黃金時代。(3) 大化改新;改革后,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4) 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點評】本題以改革為主線,從古代中國商鞅變法、古達雅典改革、古代日本大化改新著手,考查改革的重要性。難度不大,學會概括、綜合分析。1 / 1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八上·海曙期中)你知道王昭君和親嫁給了哪一民族的首領嗎?( )A.鮮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2.(2020八上·海曙期中)小明同學在剛結束的期中考試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媽媽趕緊說:“我們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進步。”爺爺慢吞吞地說:“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其中爺爺的言論與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2020八上·海曙期中)某班級準備以話劇的形式再現古代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下面臺詞中不正確的是( )A.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C.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D.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姻殿堂4.(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哪部作品既是古代希臘不朽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史書( )A.《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B.《特洛伊木馬》C.《俄狄浦斯王》 D.《荷馬史詩》5.(2020八上·海曙期中)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紀左右的斯巴達青年男子的終生職業最有可能是( )A.當兵 B.種地 C.經商 D.教書6.(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有關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蘭教教義的是( )A.“眾生平等”,“忍耐服從”B.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人“天堂”C.宇宙間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D.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7.在我國古代,人們常以“牛”“耕”作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晉國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A.春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8.(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物產中,有些是從西域傳到內地的,它們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9.(2020八上·海曙期中)西漢末年,我國洛陽有一座著名的白馬寺,它屬于( )A.佛教寺院 B.道教觀 C.基督教堂 D.清真教堂10.(2020八上·海曙期中)下列關于下圖歷史事件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B.這次起義推翻了秦朝的統治C.劉邦領導了這次起義,并建立漢朝D.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戍邊農民途中遇雨二、非選擇題11.(2018八上·紹興期中)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形勢圖材料二:A 諸侯國現在所在省會城市有一個泉城廣場的文化長廊中有 12 尊該省歷史名人雕像,其中有四人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們是孔丘、孫武、墨翟、孟軻。材料三:“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1)請你寫出材料一中 A 字母所代表的諸侯國的名稱。(2)戰國時期的儒家學派思想家孟軻提出“春秋無義戰”,戰國時期的其他學派思想家,與戰爭有關的論著和主張分別有哪些?(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體現了孔子的哪些思想觀點?有人說:“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儒家。”你贊同嗎?說說你的理由。(4)材料二中四位思想家所生活的時期,人們的思想解放,在眾多領域提出了各種思想理論,后人稱之為什么?它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12.(2020八上·海曙期中)觀察下面“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1)根據圖中所標注的 A、B、C、D 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和國家A: 流域; B: (國家);C: (國家); D: 流域。(2)四大文明古國有哪些成果對今天有直接影響?請你至少列出三條。(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會產生這一特點?13.(2020八上·海曙期中)人類文明在變革中探索前進,在變革中鑄就輝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強國之變】青年毛澤東曾評價過一次變法:“……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民主之變】該城邦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進行改革,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政治特權,擴大了公民權利,確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對今天西方國家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影響。【仿效之變】公元 7 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改革,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1)材料中毛澤東認為這次變法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從他的評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此次變法的哪些措施?(2)“該城邦”在克里斯提尼執政時期為保護公民利益曾采取過什么方法?在伯里克利當政期間,雅典出現了怎樣的局面?(3)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一事件?該事件把“日本推入一個新時代”,從根本上來說,“新”在哪里?(4)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說說三次變法給我們的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昭君和匈奴呼韓邪單于和親。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少數民族的相關知識,難度較小,能正確識記即可。2.【答案】C【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可知,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且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這是道家老子的觀點。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難度不大,正確理解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3.【答案】A【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古印度在雅利安人進入后逐漸產生了不同等級,這種嚴格的等級制度,稱為“種姓制度”。第一等級是婆羅門,他們是祭司和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是剎帝利,由國王、武士和官吏組成,把持國家的軍事和行政大權;第三等級是吠舍,是廣大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而且種姓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B武士與國王同屬于剎帝利,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商人屬于吠舍也是事實,不符合題意;D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也是正確的說法,不符合題意。A國王把持軍政大權是正確的,但是他只屬于第二等級,不能唯我獨尊,故符合題意的是A.【點評】理解古印度的種姓制度。4.【答案】D【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話劇作品,故排除;B古代希臘的神話故事,故排除;C古代希臘的戲劇,故排除;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希臘的文化,難度較小,能正確識記即可。5.【答案】A【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斯巴達是古代希臘的一個城邦,崇尚武力。因此最有可能從事的職業是當兵。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斯巴達的城邦特點,難度不大,正確理解其特征即可。6.【答案】C【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佛教教義;B是基督教教義;C符合題意;D是道家思想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宗教的歷史內容,難度不大,準確識記相關教義即可。7.【答案】A【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解析】【分析】春秋末年,我國開始出現牛耕,到戰國時,牛耕使用范圍擴大。牛耕的使用,使得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項春秋時期牛耕開始使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牛耕的使用。理解并識記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8.【答案】B【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稻是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故⑤不符合題意。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古代的經濟交流,難度不大,識記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經濟交流即可。9.【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洛陽白馬寺我國第一座寺院。A符合題意;B是道教建筑;C是基督教建筑;D是伊斯蘭教建筑。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宗教建筑,難度較小,理解不同宗教的不同宗教建筑即可。10.【答案】A【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圖表述的歷史事件是陳勝吳廣起義。A符合題意;B推翻秦朝統治的是項羽領導的起義,故排除;C領導這次起義的是陳勝和吳廣,故排除;D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統治者的暴政,故排除。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秦末農民起義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準確識記不同農民起義的不同作用。11.【答案】(1)齊國(2)孫臏:《孫臏兵法》 墨子:反對戰爭(非攻)(3)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深遠影響(4)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在眾多領域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百家爭鳴【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齊國的有關知識及學生的識圖能力。從材料一的春秋形勢圖可以看出,A諸侯國都城位于山東而且臨近渤海灣,由此可知是齊國。(2)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相關知識。孫臏所著《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的最著名中原軍事著作之一,是反映戰國時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墨子創立了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不分等級,反對不義戰爭。(3)本題考查孔子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三中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知其意思是“用政治手段來治理他們,用刑罰來整頓他們,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會有廉恥之心;用道德來治理他們,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就會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還會人心歸順。” 。體現了孔子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的思想觀點。西漢董仲舒糅合法家、道家等的主張,進一步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大一統”思想,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統治思想,逐步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中國社會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4)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春秋戰國時期,擁有學識的文士階層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思想,四處游說、講學,并針對社會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從而帶來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在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它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諸子百家在眾多領域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故答案為:(1)齊國。(2)孫臏:《孫臏兵法》;墨子:反對戰爭(非攻)。(3)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深遠影響。(4)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在眾多領域提出的各種思想理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12.【答案】(1)A.尼羅河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黃河、長江(2)古埃及的太陽歷;古印度的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古代西亞的腓尼基字母文字等(3)共同特點:產生于大河流域產生原因:①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 ②早期農業文明 ③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 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⑤氣候溫暖濕潤 ⑥適宜農業發展和人類生存等。【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是埃及,位于尼羅河流域。B是古代西亞,位于兩河流域。C是古代印度,位于印度河-恒河流域。D是古代中國,位于黃河-長江流域。(2)四大文明古國很多成果對今天有直接影響,比如古代埃及發明的太陽歷;古代印度的佛教、發明的十個數字符號;古代西亞發明的七天一星期制度和太陰歷等。(3)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四大古國的文明都是大河文明,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故答案為:(1) A.尼羅河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黃河、長江(2) 古埃及的太陽歷;古印度的佛教,發明十個數字符號;古代西亞的腓尼基字母文字等 。(3) 共同特點:產生于大河流域產生原因:①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 ②早期農業文明 ③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 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⑤氣候溫暖濕潤 ⑥適宜農業發展和人類生存等。【點評】本題考查亞非古代文明,難度不大。需要理解早期文明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13.【答案】(1)原因:改革者態度堅決,獲取了人民的信任。措施:獎勵軍功;獎勵農耕,重視農業。(2)陶片放逐法;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達到全盛,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被稱為古代希臘的黃金時代。(3) 大化改新;改革后,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4)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解析】【分析】(1)根據“ 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說明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改革者的決心和取信于民。根據“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可知改革的內容是獎勵農耕、獎勵軍功。(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克里斯提尼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為了保護公民的權利,采用了陶片放逐法。到了伯里克利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是雅典的黃金時代。(3)根據所學知識,材料“ 公元 7 世紀中期”、“ 日本仿效中國”可知,該材料描述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從此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4)綜合3則材料可知,改革使秦國實力大增,雅典達到全盛,日本進入一個新時代。由此可知改革使社會發展的動力。故答案為:(1) 原因:改革者態度堅決,獲取了人民的信任。措施:獎勵軍功;獎勵農耕,重視農業。(2) 陶片放逐法;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達到全盛,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被稱為古代希臘的黃金時代。(3) 大化改新;改革后,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4) 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點評】本題以改革為主線,從古代中國商鞅變法、古達雅典改革、古代日本大化改新著手,考查改革的重要性。難度不大,學會概括、綜合分析。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