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溫嶺市團隊六校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溫嶺市團隊六校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嶺市團隊六校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九上·溫嶺期中)通過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數據的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
持續時間 參與國家 傷亡人數 經濟損失
4年多 30多個 3000多萬 3000多億美元
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③我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后果,即帶來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因此我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反對戰爭。①③結論正確。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和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正確,但在題干表格中不能反映。
B項①③結論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注意對表格信息提取,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
2.(2020九上·溫嶺期中)“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史實是( )
①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
③創建同盟會,實現了三民主義 ④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是歷史結論,不是歷史史實,故①錯誤;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說明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②正確;1895年孫中山創建了中國同盟會,提出了三民主義,沒有實現三民主義,故③錯誤;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說明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④正確。
故C②④正確,ABD錯誤
C項②④是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歷史功績。掌握孫中山的歷史功績。
3.(2020九上·溫嶺期中)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建國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下面是 1921-1949 年共產黨員人數統計表,其中 1937 年后人數不斷增長,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  )
年份 1921 1923 1927 1934 1937 1940 1945 1949
人數 57 432 1萬 30萬 4萬 80萬 121萬 448萬
A.和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有關
B.和長征勝利結束、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有關
C.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國共合作有關
D.和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新中國成立有關
【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和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有關解讀不正確,1927年9月,毛澤東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軍分三路攻打長沙,由于敵人勢力強大,起義軍損失慘重。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湘贛邊境山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星星之火,符合題意;
BCD三項解讀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37 年后中國共產黨人數不斷增長的有關因素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依據題干所給表格,明確中國共產黨員人數變化的時間。
4.(2020九上·溫嶺期中)某同學以14年抗戰為題材,制作了“抗戰史實示意圖”,其中4個序號代表4個事件,序號與事件對應正確的是(  )
①“張楊兵諫”
②“血戰臺兒莊”
③“全民族抵抗的槍聲”
④“家園淪陷”
A.② B.④ C.③ D.①
【答案】A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抗戰史實示意圖”及所學知識可知,①“張楊兵諫”與1936年西安事變有關,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④;②“血戰臺兒莊”與1938年發生在山東的臺兒莊戰役有關,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②;③“全民族抵抗的槍聲”與1937年盧溝橋事變有關,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①;④“家園淪陷”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之后,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③。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識讀圖片和解讀題干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5.(2020九上·溫嶺期中)關于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敘述,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
A.九一八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B.開羅會議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等歸還中國
C.德黑蘭會議就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D.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答案】B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中、美、英三國于1943年冬,在埃及開羅召開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聲明盟國將堅持對日作戰,直至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并明確規定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后必須歸還中國。
A項九一八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表述不正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得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第二次國共合作初步形成,不符合題意;
B項開羅會議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等歸還中國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C項德黑蘭會議就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問題進行了討論表述不正確,雅爾塔會議就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不符合題意;
D項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表述不正確,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求理解并掌握基礎史實。
6.(2020九上·溫嶺期中)美國國務院的白皮書說:中華民國政府的失敗,“不是因為援助不夠,而是中國人心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下列說法與之意思最為相近的是( )
A.李大釗: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澤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C.彭德懷:幾百年來,西方國家只要在東方海岸上架幾門大炮就可侵占一個國家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D.陳毅: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答案】D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是與人民群眾對解放戰爭的全力支持分不開的。人民群眾大力支前、人民群眾的支援是人民解放軍打勝仗,奪取解放戰爭勝利的可靠保證。美國國務院的白皮書說:中華民國政府的失敗“不是因為援助不夠,……中國的人心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說法與之意思最為相近的是陳毅: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統一指揮下,發起了淮海戰役,淮海戰役得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被陳毅司令員評價為“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說明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戰役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ABC三項與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陳毅: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與題干意思最為相近,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7.(2020九上·溫嶺期中)下列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爭的是(  )
①百團大戰 ②臺兒莊戰役 ③遼沈戰役 ④斯大林格勒戰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大戰的轉折;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0年,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百團大戰;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1943))是二次大戰中德國遭到的史無前例慘敗的一役,也是歐洲戰場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百團大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爭,故①④正確。1938年,進行了臺兒莊戰役;遼沈戰役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但遼沈戰役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內戰,不是反侵略戰役,故②③錯誤。
B項①④是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役,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8.(2020九上·溫嶺期中)武漢,是中國歷史名城,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面對武漢的新冠疫情鐘南山院士表示:“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印證鐘南山院士觀點的史實有(  )
①國民革命軍擊潰軍閥吳佩孚的主力,取得北伐的勝利進軍
②武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③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④經過談判,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②武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錯誤,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率領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對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④經過談判,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與武漢無關,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蔣介石接連三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C項①③能印證鐘南山院士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與武漢有關的歷史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史實。
9.(2019九上·蕭山期中)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②“振興中華”
③“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④“路存與存,路亡與亡”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 “振興中華”在1894年由孫中山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反映的是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路存與存,路亡與亡”反映的是1911年爆發的保路運動,所以時間順序為②④③①。
B項②④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的識記能力。
10.(2020九上·溫嶺期中)年代尺是認識歷史的工具。以下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段解讀正確的(  )
①國共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 ②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軍閥統治,政局動蕩不安 ④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國共二次合作是在1937一1945年 ,①錯誤;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是指1927年開始中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②正確; 1931一1937年是抗日戰爭時期,③錯誤;“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是指經過1946一1949年,三年解放戰爭,成立了新中國,④正確。
C項②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的了解,要求具備圖片信息的準確解讀與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二、非選擇題
11.(2020九上·溫嶺期中)【救亡圖存 振興中華】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毛澤東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觀點
時間 著作或觀點
1927年2月 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
1927年8月 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
1930年1月 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
材料二:新道路
材料三:“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 ——1939年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
(1)根據材料一著作或觀點,歸納出中國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材料二“改變政令” 、“變革人心”的理解。
(3)根據材料三,列舉一例史實,論證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
【答案】(1)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2)改變政令:辛亥革命;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
專制制度的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變革人心:新文化運動; 意義: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影響了整個社會。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取得北伐勝利,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革命的特色所在,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歸納表格信息。根據“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可知毛澤東強調農民階級的重要性,要依靠工農群眾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根據“槍桿子里出政權”得出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根據“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可知在井岡山時期,提出以農村包圍城市,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根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得出積極開展土地革命。
(2)根據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1年”可知“改變政令”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根據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5年”可知“變革人心”指的是新文化運動,使中國在軍閥混戰中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
(3)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共兩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戰爭,推動了中國革命的勝利;1927年,國民黨背叛了革命(南京國民政府屠殺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破壞了革命統一戰線,國民革命運動失敗。這些說明了“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法寶之一。
故答案為:(1)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2)改變政令:辛亥革命;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變革人心:新文化運動;意義: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影響了整個社會。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取得北伐勝利,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中國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的相關史實。
12.(2020九上·溫嶺期中)【珍惜和平 反對戰爭】戰爭給人類造成深重的災難和破壞,至今還給人們留下悲痛的記憶。閱讀圖片,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60多個國家參戰,20多億人口卷入其中,下面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二戰中的場景。
圖1 日軍侵入沈陽 圖2《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儀式 圖3 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材料二:二戰期間第一個獲得美國勛章的中國軍人
戴安瀾(1904—1942)先后參與長城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昆侖關戰役。1941年12月參與入緬作戰,1942年3月在東瓜保衛戰 中為掩護英軍撤退殉國,追授陸軍中將,美國軍團功勛勛章。
材料三: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表
戰爭爆發時 1942年 日本投降時
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場 東南亞 中國戰場 太平洋和印度洋戰場 中國戰場(不含東北) 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
35個師團 10個師團 7個師團 37個師團 15個師團 111多萬人 10.9萬
1943年美國對華政策是:對中國我們有兩個目標。第一是有效的聯合作戰。第二是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在戰時和戰后與西方三大盟國俄、英、美并駕齊驅,這既是為了準備一個戰后組織,也是為了在東方建立穩定和繁榮。”
(1)圖1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帶來的后果?請列舉中國戰場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的戰役各一例。
(2)請從圖2 、圖3中獲取歷史信息,并談談它們的聯系。
(3)結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國“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的原因。
【答案】(1)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 實施細菌戰、毒氣戰, 轟炸重慶等后方城市,實施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1例即可
(2)中蘇美英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日本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
聯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日軍罪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抗日戰爭,要求具備圖片信息的提取和知識的靈活運用的能力。第一小問,根據“日軍侵入沈陽”可知,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第二小問,緊扣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回答: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
(2)本題考查《聯合國家宣言》和抗日戰爭的勝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片信息。根據圖2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的發表,標志著正式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根據圖3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國協調行動,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因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3)本題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戰的有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是因為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 實施細菌戰、毒氣戰, 轟炸重慶等后方城市,實施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1例即可。
(2)中蘇美英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日本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聯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3.(2020九上·溫嶺期中)【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終于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 李達、 董必武等人和共產國際派來的馬林、尼克爾斯基,以“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名義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召開會會議。這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最年長的45歲,最年輕的19歲,平均年齡28歲。
材料二:
(1)這一群年輕人參加的是哪次會議 簡析這次會議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2)中華兒女在1921年-1949年共28年的革命生涯中,追尋探索,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請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圖片①、圖片②、圖片③任選兩幅,概述這一革命事業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3)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答案】(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的勢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紅軍、革命,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③1937-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3)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②要弘揚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視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
④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召開會議”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由于叛徒的告密,大會的最后一天改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續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2)1924-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促進了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運動的開展,經過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擴大會議;這次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1937年-1945年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在統一戰線的領導下,兩黨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上相互合作與配合,最終于1945年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②要弘揚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③要重視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④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故答案為:(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的勢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紅軍、革命,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③1937-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3)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②要弘揚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視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
④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并能靈活運用。
1 / 1浙江省溫嶺市團隊六校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監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九上·溫嶺期中)通過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數據的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
持續時間 參與國家 傷亡人數 經濟損失
4年多 30多個 3000多萬 3000多億美元
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③我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0九上·溫嶺期中)“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史實是( )
①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②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
③創建同盟會,實現了三民主義 ④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20九上·溫嶺期中)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建國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下面是 1921-1949 年共產黨員人數統計表,其中 1937 年后人數不斷增長,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  )
年份 1921 1923 1927 1934 1937 1940 1945 1949
人數 57 432 1萬 30萬 4萬 80萬 121萬 448萬
A.和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有關
B.和長征勝利結束、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有關
C.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國共合作有關
D.和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新中國成立有關
4.(2020九上·溫嶺期中)某同學以14年抗戰為題材,制作了“抗戰史實示意圖”,其中4個序號代表4個事件,序號與事件對應正確的是(  )
①“張楊兵諫”
②“血戰臺兒莊”
③“全民族抵抗的槍聲”
④“家園淪陷”
A.② B.④ C.③ D.①
5.(2020九上·溫嶺期中)關于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敘述,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
A.九一八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B.開羅會議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等歸還中國
C.德黑蘭會議就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D.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6.(2020九上·溫嶺期中)美國國務院的白皮書說:中華民國政府的失敗,“不是因為援助不夠,而是中國人心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下列說法與之意思最為相近的是( )
A.李大釗: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毛澤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C.彭德懷:幾百年來,西方國家只要在東方海岸上架幾門大炮就可侵占一個國家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D.陳毅: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7.(2020九上·溫嶺期中)下列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爭的是(  )
①百團大戰 ②臺兒莊戰役 ③遼沈戰役 ④斯大林格勒戰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0九上·溫嶺期中)武漢,是中國歷史名城,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面對武漢的新冠疫情鐘南山院士表示:“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印證鐘南山院士觀點的史實有(  )
①國民革命軍擊潰軍閥吳佩孚的主力,取得北伐的勝利進軍
②武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③八七會議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④經過談判,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9.(2019九上·蕭山期中)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②“振興中華”
③“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④“路存與存,路亡與亡”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10.(2020九上·溫嶺期中)年代尺是認識歷史的工具。以下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段解讀正確的(  )
①國共二次合作,共同抵御侵略 ②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
③北洋軍閥統治,政局動蕩不安 ④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2020九上·溫嶺期中)【救亡圖存 振興中華】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毛澤東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觀點
時間 著作或觀點
1927年2月 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
1927年8月 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
1930年1月 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
材料二:新道路
材料三:“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 ——1939年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
(1)根據材料一著作或觀點,歸納出中國革命道路的特色所在。
(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對材料二“改變政令” 、“變革人心”的理解。
(3)根據材料三,列舉一例史實,論證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
12.(2020九上·溫嶺期中)【珍惜和平 反對戰爭】戰爭給人類造成深重的災難和破壞,至今還給人們留下悲痛的記憶。閱讀圖片,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西斯國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60多個國家參戰,20多億人口卷入其中,下面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二戰中的場景。
圖1 日軍侵入沈陽 圖2《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儀式 圖3 日本投降簽字儀式
材料二:二戰期間第一個獲得美國勛章的中國軍人
戴安瀾(1904—1942)先后參與長城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昆侖關戰役。1941年12月參與入緬作戰,1942年3月在東瓜保衛戰 中為掩護英軍撤退殉國,追授陸軍中將,美國軍團功勛勛章。
材料三: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表
戰爭爆發時 1942年 日本投降時
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場 東南亞 中國戰場 太平洋和印度洋戰場 中國戰場(不含東北) 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
35個師團 10個師團 7個師團 37個師團 15個師團 111多萬人 10.9萬
1943年美國對華政策是:對中國我們有兩個目標。第一是有效的聯合作戰。第二是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在戰時和戰后與西方三大盟國俄、英、美并駕齊驅,這既是為了準備一個戰后組織,也是為了在東方建立穩定和繁榮。”
(1)圖1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帶來的后果?請列舉中國戰場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的戰役各一例。
(2)請從圖2 、圖3中獲取歷史信息,并談談它們的聯系。
(3)結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國“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的原因。
13.(2020九上·溫嶺期中)【民族獨立 人民解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終于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 李達、 董必武等人和共產國際派來的馬林、尼克爾斯基,以“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名義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召開會會議。這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最年長的45歲,最年輕的19歲,平均年齡28歲。
材料二:
(1)這一群年輕人參加的是哪次會議 簡析這次會議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2)中華兒女在1921年-1949年共28年的革命生涯中,追尋探索,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請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圖片①、圖片②、圖片③任選兩幅,概述這一革命事業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3)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后果,即帶來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浩劫,因此我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反對戰爭。①③結論正確。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和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正確,但在題干表格中不能反映。
B項①③結論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注意對表格信息提取,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
2.【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是歷史結論,不是歷史史實,故①錯誤;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說明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②正確;1895年孫中山創建了中國同盟會,提出了三民主義,沒有實現三民主義,故③錯誤;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說明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④正確。
故C②④正確,ABD錯誤
C項②④是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歷史功績。掌握孫中山的歷史功績。
3.【答案】A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A項和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有關解讀不正確,1927年9月,毛澤東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軍分三路攻打長沙,由于敵人勢力強大,起義軍損失慘重。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來到湘贛邊境山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星星之火,符合題意;
BCD三項解讀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37 年后中國共產黨人數不斷增長的有關因素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依據題干所給表格,明確中國共產黨員人數變化的時間。
4.【答案】A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抗戰史實示意圖”及所學知識可知,①“張楊兵諫”與1936年西安事變有關,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④;②“血戰臺兒莊”與1938年發生在山東的臺兒莊戰役有關,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②;③“全民族抵抗的槍聲”與1937年盧溝橋事變有關,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①;④“家園淪陷”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之后,對應“抗戰史實示意圖”中的③。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識讀圖片和解讀題干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5.【答案】B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中、美、英三國于1943年冬,在埃及開羅召開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聲明盟國將堅持對日作戰,直至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并明確規定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東北各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后必須歸還中國。
A項九一八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表述不正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使得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第二次國共合作初步形成,不符合題意;
B項開羅會議申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等歸還中國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C項德黑蘭會議就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問題進行了討論表述不正確,雅爾塔會議就戰后成立聯合國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不符合題意;
D項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表述不正確,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求理解并掌握基礎史實。
6.【答案】D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是與人民群眾對解放戰爭的全力支持分不開的。人民群眾大力支前、人民群眾的支援是人民解放軍打勝仗,奪取解放戰爭勝利的可靠保證。美國國務院的白皮書說:中華民國政府的失敗“不是因為援助不夠,……中國的人心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說法與之意思最為相近的是陳毅: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948年11月--1949年1月,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統一指揮下,發起了淮海戰役,淮海戰役得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被陳毅司令員評價為“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說明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是淮海戰役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ABC三項與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陳毅: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與題干意思最為相近,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7.【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大戰的轉折;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0年,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百團大戰;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1943))是二次大戰中德國遭到的史無前例慘敗的一役,也是歐洲戰場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百團大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爭,故①④正確。1938年,進行了臺兒莊戰役;遼沈戰役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但遼沈戰役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內戰,不是反侵略戰役,故②③錯誤。
B項①④是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反侵略戰役,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8.【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②武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錯誤,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率領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對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④經過談判,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與武漢無關,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蔣介石接連三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C項①③能印證鐘南山院士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與武漢有關的歷史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史實。
9.【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 “振興中華”在1894年由孫中山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反映的是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路存與存,路亡與亡”反映的是1911年爆發的保路運動,所以時間順序為②④③①。
B項②④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的識記能力。
10.【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國共二次合作是在1937一1945年 ,①錯誤;工農武裝割據,尋求新的道路,是指1927年開始中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②正確; 1931一1937年是抗日戰爭時期,③錯誤;“結束百年屈辱,人民當家作主”是指經過1946一1949年,三年解放戰爭,成立了新中國,④正確。
C項②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的了解,要求具備圖片信息的準確解讀與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11.【答案】(1)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2)改變政令:辛亥革命;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
專制制度的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變革人心:新文化運動; 意義: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影響了整個社會。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取得北伐勝利,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國革命的特色所在,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歸納表格信息。根據“撰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認為農民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可知毛澤東強調農民階級的重要性,要依靠工農群眾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根據“槍桿子里出政權”得出進行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根據“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過建立和發展紅軍、游擊隊和根據地來促進全國革命的高潮”可知在井岡山時期,提出以農村包圍城市,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根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得出積極開展土地革命。
(2)根據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1年”可知“改變政令”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根據材料二年代尺中的“1915年”可知“變革人心”指的是新文化運動,使中國在軍閥混戰中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
(3)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共兩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戰爭,推動了中國革命的勝利;1927年,國民黨背叛了革命(南京國民政府屠殺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破壞了革命統一戰線,國民革命運動失敗。這些說明了“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法寶之一。
故答案為:(1)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2)改變政令:辛亥革命;意義: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變革人心:新文化運動;意義: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影響了整個社會。
(3)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取得北伐勝利,基本實現全國統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中國革命的特色、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法寶”的相關史實。
12.【答案】(1)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 實施細菌戰、毒氣戰, 轟炸重慶等后方城市,實施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1例即可
(2)中蘇美英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
日本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
聯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日軍罪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抗日戰爭,要求具備圖片信息的提取和知識的靈活運用的能力。第一小問,根據“日軍侵入沈陽”可知,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變;第二小問,緊扣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回答: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
(2)本題考查《聯合國家宣言》和抗日戰爭的勝利,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片信息。根據圖2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的發表,標志著正式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根據圖3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國協調行動,最終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因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3)本題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戰的有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是因為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 實施細菌戰、毒氣戰, 轟炸重慶等后方城市,實施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等 1例即可;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等1例即可。
(2)中蘇美英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日本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聯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3.【答案】(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的勢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紅軍、革命,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③1937-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3)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②要弘揚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視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
④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召開會議”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由于叛徒的告密,大會的最后一天改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續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2)1924-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促進了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運動的開展,經過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擴大會議;這次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1937年-1945年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在統一戰線的領導下,兩黨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上相互合作與配合,最終于1945年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②要弘揚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③要重視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④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故答案為:(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2)①1924-1927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的勢力。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紅軍、革命,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③1937-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3)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②要弘揚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要重視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
④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并能靈活運用。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德惠市| 三河市| 彰武县| 滁州市| 山东| 全椒县| 万载县| 漳平市| 溧阳市| 无锡市| 电白县| 永吉县| 汤原县| 焉耆| 榆中县| 湾仔区| 香格里拉县| 松溪县| 陇西县| 涪陵区| 句容市| 都安| 江阴市| 大同市| 长汀县| 太保市| 宁国市| 延川县| 郓城县| 日照市| 望城县| 绩溪县| 六枝特区| 温泉县| 阳信县| 长寿区| 乐至县| 吴江市| 大兴区|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