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七校聯(lián)盟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七校聯(lián)盟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七校聯(lián)盟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八上·青田期末)著名學者夏鼐說:“商代文化實在是一個燦爛的文明……”下列屬于商代文化的是(  )
①青銅制作工藝高超 ②創(chuàng)制了比較成熟的文字
③廣泛應用鐵制農具 ④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0八上·青田期末)小智在剛結束的模擬考試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媽媽趕緊說:“我們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進步。”爺爺慢吞吞地說:“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其中爺爺?shù)难哉撆c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2020八上·青田期末)按時間順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動中的大事,正確的是(  )
①基本統(tǒng)一阿拉伯半島 ②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
③出走麥地那 ④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不僅有開放的對外政策,還有開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歷史事件體現(xiàn)了“開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來華 B.鑒真東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5.(2020八上·青田期末)不同地區(qū)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為兩種:暴力沖突與和平交往。下列屬于通過征戰(zhàn)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大帝國的是(  )
①亞歷山大帝國 ②羅馬帝國 ③查理曼帝國 ④阿拉伯帝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0八上·青田期末)下列關于古代宗教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公元前3世紀,佛教誕生,宣揚“眾生平等”
B.基督教興起于公元1世紀左右,宣揚“真主”安拉是世界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者
C.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xiàn)時間的先后排列: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D.穆罕默德的說教后來集錄成為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
7.(2020八上·青田期末)歷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發(fā)展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下列歷史事件(現(xiàn)象)存在因果關系的有(  )
①馬鐙傳入歐洲——成就封建騎士
②羅馬共和國擴張——斯巴達克起義
③淝水之戰(zhàn)——曹操統(tǒng)一北方
④修建阿房宮——秦朝滅亡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8.(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獻描述也應該與歷史事實相符,否則會誤導讀者。下列關于歷史場景的敘述中,你認為與事實最相符合的是(  )
A.西漢大臣用“蔡侯紙”上書漢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赤壁之戰(zhàn)中,孫劉聯(lián)軍用火槍、火炮打敗了曹軍
C.唐朝時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了《金剛經(jīng)》
D.宋代人們使用羅盤針為航海指引方向
9.(2020八上·青田期末)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中國學者余秋雨也說:“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以下關于宋朝的描述中正確的有(  )
①崇文抑武,創(chuàng)設科舉 ②結束分裂,實現(xiàn)統(tǒng)一
③農牧文化,相互交融 ④坊市結合,出現(xiàn)夜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0八上·青田期末)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新的社會階級是(  )
A. 市民階級 B.新興地主階級
C.奴隸主階 D.貴族階級
二、非選擇題
11.(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明具有多樣性,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融合,匯成了人類文明奔流不息的長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圖
【早期文明的多元】
材料二:
【中古歐亞文明的交流】
材料三:中世紀歐洲處在基督教的黑暗籠罩下,而同時期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卻格外璀璨。帝國時代,不少阿拉伯人穿梭往來于三大洲,擔當起當時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1)根據(jù)所學知識結合地圖,完成下表

古代文明名稱 周邊的河流、海洋名稱 文明的種類
A克里特文明 愛琴海 海洋文明
B① 尼羅河 ⑤
C② 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D古代印度 ③
E中國 ④
(2)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什么制度?具有怎樣共同的作用?
(3)結合具體史實,簡述阿拉伯帝國是如何“擔當起當時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的?
12.(2020八上·青田期末)制度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對社會發(fā)展有重要推動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召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魏書·高祖紀》
材料二:中國古代入仕群體中寒門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東晉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材料三:自封建變?yōu)榭たh,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所述的歷史事件發(fā)生于哪個少數(shù)民族 據(jù)材料一歸納這一改革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簡析這一改革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2)根據(jù)材料二中表格分析中國古代統(tǒng)治階層中出現(xiàn)的重要趨勢,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出現(xiàn)這一趨勢的主要政治原因。
(3)材料三中“自封建變?yōu)榭たh”指的是什么 為加強對超越“漢、隋、唐、宋”疆域的有效治理,元朝統(tǒng)治者設置了相應的機構進行管理。請你舉一例說明。
13.(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化就像一張名片,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就會被蒸發(fā)掉,或者湮沒于世界之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以后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在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
——胡寄窗《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
材料二: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任何一種具體科學技術史料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它的焦點就在宋代。”恩格斯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藥是從中國經(jīng)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將火藥和火藥武器一道經(jīng)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1)根據(jù)材料一,說說中國古代文化曾遭受的前兩次厄運是什么?如何理解“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
(2)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請舉一例史實加以說明。
(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秦朝至元朝時期促進了世界文明的互學互鑒的事件,并指出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關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廣泛應用鐵農具”是在春秋晚期。世界上最早的紙是在西漢,故③和④不符合題意。①和②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商朝的文化,屬于容易題,準確識記文化的時代即可。
2.【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 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 ”體現(xiàn)了的古代道家老子的辯證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且對立的雙方能互相轉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難度不大,熟記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即可。
3.【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伊斯蘭教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時間的識記。先有創(chuàng)立才有會傳播,故而2在4的前面。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傳教;622年,他被迫出走麥地那;此后,他領導穆斯林軍隊取得多次戰(zhàn)爭勝利,一直在他去世之前,半島基本實現(xiàn)統(tǒng)一。故而時間先后排列為2431,答案為B。
【點評】掌握伊蘭教的形成與發(fā)展。
4.【答案】D
【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的相關知識。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積極發(fā)展與吐蕃族的友好關系,出現(xiàn)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來華都與開放的對外政策有關,與“開明的民族政策”無關。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識。
5.【答案】B
【知識點】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與征服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跨亞非歐三周的是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查理曼帝國在歐洲,故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國家,難度較小,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歸類。
6.【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
A佛教誕生于公元前6世紀,故排除;
B 宣揚“真主”安拉是世界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者的是伊斯蘭教,故排除
C說法正確;
D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是《古蘭經(jīng)》,故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內容,難度較小,正確識記即可。
7.【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三國鼎立與西晉統(tǒng)一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官渡之戰(zhàn)為曹操統(tǒng)一北方奠定基礎,故③排除。
秦朝的滅亡是因為秦統(tǒng)治者的暴政,故④說法有誤。
①和②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歷史事件的影響,難度不大,能正確識記即可。
8.【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
A蔡侯紙是出現(xiàn)在東漢時期,故排除;
B孫劉聯(lián)軍用火攻打敗了曹操,火槍開始應用于軍事是在唐朝末年,故排除;
C《金鋼經(jīng)》是雕版印刷作品,故排除;
D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正確識記歷史事實,難度不大,需要熟記所學歷史知識。
9.【答案】D
【知識點】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可知,創(chuàng)設科舉是隋朝,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未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故①和②說法錯誤。③和④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宋朝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熟記宋朝歷史即可。
10.【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歐城市興起和工商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市民階級。故A正確。B、C、D說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西歐城市興起的影響,難度不大,正確識記即可。
11.【答案】(1)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亞國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長江、黃河 ⑤大河文明
(2)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維持社會秩序,形成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鞏固統(tǒng)治。
(3)①阿拉伯人將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0-9的數(shù)字符號加以改進并傳播到歐洲,由此產生“阿拉伯數(shù)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傳到歐洲;③將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到歐洲。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搖籃;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尼羅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兩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得益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中國文明與黃河-長江有關。B、C、D、E文明都是大河文明。
(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是陶片放逐法,圖②是西周的分封制。它們都為當時維護社會穩(wěn)定,鞏固統(tǒng)治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3)根據(jù)設問可知,阿拉伯帝國擔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說明阿拉伯帝國在東西方文化中起了橋梁作用。根據(jù)教材內容回答即可。
故答案為(1)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亞國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長江、黃河 ⑤大河文明
(2) 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維持社會秩序,形成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鞏固統(tǒng)治。
(3) ①阿拉伯人將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0-9的數(shù)字符號加以改進并傳播到歐洲,由此產生“阿拉伯數(shù)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傳到歐洲;③將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到歐洲。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早期文明的有關內容,難度適中,需要學會比較。
12.【答案】(1)鮮卑族。主要內容:規(guī)定官員和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鮮卑語,統(tǒng)一使用漢語。作用:適應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傳統(tǒng)的漢文化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趨勢:統(tǒng)治階層基礎不斷擴大(或寒門子弟入仕比例逐漸增大) 。原因:隋朝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打破門第限制,為讀書人提供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唐朝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趙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
(3)秦朝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 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藏族地區(qū))行政工作;在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理澎湖和琉球(臺灣地區(qū))。
【知識點】北方的民族融合;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根據(jù)“魏書”可知,描述的是北魏政權,建立該政權的是鮮卑族的拓跋部。根據(jù)“衣服”“語言”可知,從服飾和語言兩方面進行了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根據(jù)教材回答即可。
(2)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寒門子弟入仕的比例不斷增加,這主要得益于科舉制的創(chuàng)設和發(fā)展有關。
(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郡縣”指的是郡縣制。元朝對西藏、臺灣等邊疆地區(qū)設置了相應的管理機構。
故答案為:(1) 鮮卑族。主要內容:規(guī)定官員和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鮮卑語,統(tǒng)一使用漢語。作用:適應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傳統(tǒng)的漢文化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 趨勢:統(tǒng)治階層基礎不斷擴大(或寒門子弟入仕比例逐漸增大) 。原因:隋朝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打破門第限制,為讀書人提供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唐朝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趙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
(3) 秦朝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 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藏族地區(qū))行政工作;在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理澎湖和琉球(臺灣地區(qū))。
【點評】本題考查制度創(chuàng)新和完善的相關內容,涉及改革,科舉制、地方制度等,難度略大,綜合性強。
13.【答案】(1)焚書坑儒;將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積極作用:①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②得到漢武帝全面肯定,儒學開始成為正統(tǒng)思想。消極影響:文化專制,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爭鳴和繁榮。
(2)中國發(fā)明的火藥和火器傳人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zhàn)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3)馬可·波羅來華;絲綢之路開辟;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
關系:人類文明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chuàng)大一統(tǒng);大一統(tǒng)的漢朝;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 秦始皇的焚書 ”指的是焚書坑儒,“ 漢武帝的罷黜百家 ”指的是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將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為最大"是此后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 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指的是限制了其他文化的發(fā)展。
(2)“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 ”指的是宋元時期科技。根據(jù)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3)“ 秦朝至元朝時期促進了世界文明的互學互鑒的事件”有元朝時馬可·波羅來華、漢朝時開辟絲綢之路,唐代時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等。以上史實說明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響。
故答案為:(1) 焚書坑儒;將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積極作用:①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②得到漢武帝全面肯定,儒學開始成為正統(tǒng)思想。消極影響:文化專制,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爭鳴和繁榮。
(2) 中國發(fā)明的火藥和火器傳人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zhàn)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3) 馬可·波羅來華;絲綢之路開辟;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
關系:人類文明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文化和中外文明交流,難度略大。不同時期的文化有不同特征,通過比較不同的文化,總結結論。
1 / 1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七校聯(lián)盟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檢測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八上·青田期末)著名學者夏鼐說:“商代文化實在是一個燦爛的文明……”下列屬于商代文化的是(  )
①青銅制作工藝高超 ②創(chuàng)制了比較成熟的文字
③廣泛應用鐵制農具 ④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廣泛應用鐵農具”是在春秋晚期。世界上最早的紙是在西漢,故③和④不符合題意。①和②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商朝的文化,屬于容易題,準確識記文化的時代即可。
2.(2020八上·青田期末)小智在剛結束的模擬考試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媽媽趕緊說:“我們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進步。”爺爺慢吞吞地說:“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其中爺爺?shù)难哉撆c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 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 ”體現(xiàn)了的古代道家老子的辯證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且對立的雙方能互相轉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難度不大,熟記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即可。
3.(2020八上·青田期末)按時間順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動中的大事,正確的是(  )
①基本統(tǒng)一阿拉伯半島 ②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
③出走麥地那 ④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伊斯蘭教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時間的識記。先有創(chuàng)立才有會傳播,故而2在4的前面。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傳教;622年,他被迫出走麥地那;此后,他領導穆斯林軍隊取得多次戰(zhàn)爭勝利,一直在他去世之前,半島基本實現(xiàn)統(tǒng)一。故而時間先后排列為2431,答案為B。
【點評】掌握伊蘭教的形成與發(fā)展。
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不僅有開放的對外政策,還有開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歷史事件體現(xiàn)了“開明的民族政策” (  )
A.遣唐使來華 B.鑒真東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答案】D
【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的相關知識。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積極發(fā)展與吐蕃族的友好關系,出現(xiàn)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來華都與開放的對外政策有關,與“開明的民族政策”無關。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識。
5.(2020八上·青田期末)不同地區(qū)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為兩種:暴力沖突與和平交往。下列屬于通過征戰(zhàn)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大帝國的是(  )
①亞歷山大帝國 ②羅馬帝國 ③查理曼帝國 ④阿拉伯帝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與征服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跨亞非歐三周的是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查理曼帝國在歐洲,故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國家,難度較小,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歸類。
6.(2020八上·青田期末)下列關于古代宗教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公元前3世紀,佛教誕生,宣揚“眾生平等”
B.基督教興起于公元1世紀左右,宣揚“真主”安拉是世界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者
C.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xiàn)時間的先后排列: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D.穆罕默德的說教后來集錄成為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圣經(jīng)》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
A佛教誕生于公元前6世紀,故排除;
B 宣揚“真主”安拉是世界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者的是伊斯蘭教,故排除
C說法正確;
D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是《古蘭經(jīng)》,故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內容,難度較小,正確識記即可。
7.(2020八上·青田期末)歷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發(fā)展的,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下列歷史事件(現(xiàn)象)存在因果關系的有(  )
①馬鐙傳入歐洲——成就封建騎士
②羅馬共和國擴張——斯巴達克起義
③淝水之戰(zhàn)——曹操統(tǒng)一北方
④修建阿房宮——秦朝滅亡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三國鼎立與西晉統(tǒng)一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官渡之戰(zhàn)為曹操統(tǒng)一北方奠定基礎,故③排除。
秦朝的滅亡是因為秦統(tǒng)治者的暴政,故④說法有誤。
①和②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歷史事件的影響,難度不大,能正確識記即可。
8.(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獻描述也應該與歷史事實相符,否則會誤導讀者。下列關于歷史場景的敘述中,你認為與事實最相符合的是(  )
A.西漢大臣用“蔡侯紙”上書漢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赤壁之戰(zhàn)中,孫劉聯(lián)軍用火槍、火炮打敗了曹軍
C.唐朝時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了《金剛經(jīng)》
D.宋代人們使用羅盤針為航海指引方向
【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
A蔡侯紙是出現(xiàn)在東漢時期,故排除;
B孫劉聯(lián)軍用火攻打敗了曹操,火槍開始應用于軍事是在唐朝末年,故排除;
C《金鋼經(jīng)》是雕版印刷作品,故排除;
D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正確識記歷史事實,難度不大,需要熟記所學歷史知識。
9.(2020八上·青田期末)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中國學者余秋雨也說:“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以下關于宋朝的描述中正確的有(  )
①崇文抑武,創(chuàng)設科舉 ②結束分裂,實現(xiàn)統(tǒng)一
③農牧文化,相互交融 ④坊市結合,出現(xiàn)夜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可知,創(chuàng)設科舉是隋朝,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但未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故①和②說法錯誤。③和④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宋朝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熟記宋朝歷史即可。
10.(2020八上·青田期末)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新的社會階級是(  )
A. 市民階級 B.新興地主階級
C.奴隸主階 D.貴族階級
【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歐城市興起和工商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市民階級。故A正確。B、C、D說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西歐城市興起的影響,難度不大,正確識記即可。
二、非選擇題
11.(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明具有多樣性,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融合,匯成了人類文明奔流不息的長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圖
【早期文明的多元】
材料二:
【中古歐亞文明的交流】
材料三:中世紀歐洲處在基督教的黑暗籠罩下,而同時期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卻格外璀璨。帝國時代,不少阿拉伯人穿梭往來于三大洲,擔當起當時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1)根據(jù)所學知識結合地圖,完成下表

古代文明名稱 周邊的河流、海洋名稱 文明的種類
A克里特文明 愛琴海 海洋文明
B① 尼羅河 ⑤
C② 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D古代印度 ③
E中國 ④
(2)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什么制度?具有怎樣共同的作用?
(3)結合具體史實,簡述阿拉伯帝國是如何“擔當起當時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的?
【答案】(1)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亞國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長江、黃河 ⑤大河文明
(2)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維持社會秩序,形成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鞏固統(tǒng)治。
(3)①阿拉伯人將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0-9的數(shù)字符號加以改進并傳播到歐洲,由此產生“阿拉伯數(shù)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傳到歐洲;③將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到歐洲。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搖籃;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尼羅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兩河流域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得益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中國文明與黃河-長江有關。B、C、D、E文明都是大河文明。
(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一是陶片放逐法,圖②是西周的分封制。它們都為當時維護社會穩(wěn)定,鞏固統(tǒng)治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3)根據(jù)設問可知,阿拉伯帝國擔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說明阿拉伯帝國在東西方文化中起了橋梁作用。根據(jù)教材內容回答即可。
故答案為(1) 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亞國家;③恒河、印度河;④長江、黃河 ⑤大河文明
(2) 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維持社會秩序,形成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鞏固統(tǒng)治。
(3) ①阿拉伯人將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0-9的數(shù)字符號加以改進并傳播到歐洲,由此產生“阿拉伯數(shù)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fā)明傳到歐洲;③將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到歐洲。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早期文明的有關內容,難度適中,需要學會比較。
12.(2020八上·青田期末)制度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對社會發(fā)展有重要推動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召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魏書·高祖紀》
材料二:中國古代入仕群體中寒門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東晉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材料三:自封建變?yōu)榭たh,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所述的歷史事件發(fā)生于哪個少數(shù)民族 據(jù)材料一歸納這一改革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簡析這一改革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2)根據(jù)材料二中表格分析中國古代統(tǒng)治階層中出現(xiàn)的重要趨勢,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出現(xiàn)這一趨勢的主要政治原因。
(3)材料三中“自封建變?yōu)榭たh”指的是什么 為加強對超越“漢、隋、唐、宋”疆域的有效治理,元朝統(tǒng)治者設置了相應的機構進行管理。請你舉一例說明。
【答案】(1)鮮卑族。主要內容:規(guī)定官員和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鮮卑語,統(tǒng)一使用漢語。作用:適應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傳統(tǒng)的漢文化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趨勢:統(tǒng)治階層基礎不斷擴大(或寒門子弟入仕比例逐漸增大) 。原因:隋朝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打破門第限制,為讀書人提供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唐朝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趙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
(3)秦朝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 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藏族地區(qū))行政工作;在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理澎湖和琉球(臺灣地區(qū))。
【知識點】北方的民族融合;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根據(jù)“魏書”可知,描述的是北魏政權,建立該政權的是鮮卑族的拓跋部。根據(jù)“衣服”“語言”可知,從服飾和語言兩方面進行了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根據(jù)教材回答即可。
(2)根據(jù)表格信息可知,寒門子弟入仕的比例不斷增加,這主要得益于科舉制的創(chuàng)設和發(fā)展有關。
(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郡縣”指的是郡縣制。元朝對西藏、臺灣等邊疆地區(qū)設置了相應的管理機構。
故答案為:(1) 鮮卑族。主要內容:規(guī)定官員和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鮮卑語,統(tǒng)一使用漢語。作用:適應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使傳統(tǒng)的漢文化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 趨勢:統(tǒng)治階層基礎不斷擴大(或寒門子弟入仕比例逐漸增大) 。原因:隋朝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打破門第限制,為讀書人提供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唐朝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北宋趙匡胤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使士人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
(3) 秦朝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 在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西藏(藏族地區(qū))行政工作;在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理澎湖和琉球(臺灣地區(qū))。
【點評】本題考查制度創(chuàng)新和完善的相關內容,涉及改革,科舉制、地方制度等,難度略大,綜合性強。
13.(2020八上·青田期末)文化就像一張名片,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就會被蒸發(fā)掉,或者湮沒于世界之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以后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在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
——胡寄窗《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
材料二: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任何一種具體科學技術史料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它的焦點就在宋代。”恩格斯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藥是從中國經(jīng)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將火藥和火藥武器一道經(jīng)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1)根據(jù)材料一,說說中國古代文化曾遭受的前兩次厄運是什么?如何理解“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為最大,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
(2)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請舉一例史實加以說明。
(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秦朝至元朝時期促進了世界文明的互學互鑒的事件,并指出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關系。
【答案】(1)焚書坑儒;將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積極作用:①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②得到漢武帝全面肯定,儒學開始成為正統(tǒng)思想。消極影響:文化專制,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爭鳴和繁榮。
(2)中國發(fā)明的火藥和火器傳人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zhàn)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3)馬可·波羅來華;絲綢之路開辟;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
關系:人類文明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chuàng)大一統(tǒng);大一統(tǒng)的漢朝;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 秦始皇的焚書 ”指的是焚書坑儒,“ 漢武帝的罷黜百家 ”指的是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將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董仲舒所發(fā)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為最大"是此后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 其在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指的是限制了其他文化的發(fā)展。
(2)“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高峰時期 ”指的是宋元時期科技。根據(jù)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3)“ 秦朝至元朝時期促進了世界文明的互學互鑒的事件”有元朝時馬可·波羅來華、漢朝時開辟絲綢之路,唐代時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等。以上史實說明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響。
故答案為:(1) 焚書坑儒;將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 積極作用:①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②得到漢武帝全面肯定,儒學開始成為正統(tǒng)思想。消極影響:文化專制,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爭鳴和繁榮。
(2) 中國發(fā)明的火藥和火器傳人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zhàn)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3) 馬可·波羅來華;絲綢之路開辟;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
關系:人類文明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文化和中外文明交流,難度略大。不同時期的文化有不同特征,通過比較不同的文化,總結結論。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中阳县| 济阳县| 长岭县| 塘沽区| 凤翔县| 南投县| 汉源县| 金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贵溪市| 东城区| 荥经县| 馆陶县| 西贡区| 东港市| 长汀县| 宜州市| 明星| 芦溪县| 南江县| 崇左市| 巫山县| 台南县| 涪陵区| 平利县| 河池市| 横峰县| 玉门市| 宜兰县| 灵石县| 柳江县| 屯留县| 陆良县| 正蓝旗| 贵州省| 新和县| 裕民县| 陇南市| 井研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