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歷史與社會部分(60分)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小說《曇花王朝一隋帝國的短暫與輝煌》第一章標題是:百年亂世出新朝。這個“新”朝的建立者是A.楊堅B.趙匡胤C.朱元璋D.努爾哈赤2.隋唐時期的一系列創新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下列創新屬于這一時期的是①三省六部制②科舉制③錦衣衛的設置④冊封制B.③④4D.②④3.“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統治后期急轉而下,爆發了大規模的動亂,唐朝從此走向衰落。”這里的“大規模的動亂”是指A.陳勝吳廣起義B.安史之亂C.黃巢起義D.李自成起4.宋太祖詢問宰相趙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趙普建議他對地方藩鎮“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宋太祖接受其建議對“制其錢谷”采取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設通判C.設立轉運使D.設立布政使5.學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沒有戰敗的情況下與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妥協議和,不僅稱兄道弟,還歲幣絹帛,這樣的會盟難道不是一種恥辱?”學生乙:“客觀上說,這次會盟取得了通過戰爭沒有取得的結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雙方之間再無大規模戰事,禮尚往來、榷場貿易、互通有無,不也造福了百姓?”據此判斷,兩位同學談論的“會盟”是A.葵丘會盟B.唐蕃會盟C.宋金會盟D.澶淵會盟6.從文學作品看,宋人恐怕是迄今為止最多情的。試讀:“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柔情似水,佳期如夢”“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一時期,最耀目的文學體裁是A.詩C.雜劇D.小說某同學搜集了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他探究的主題是A.唐朝繁榮輝煌的文學B.宋代領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發達的對外貿易D.明代先進的航海技術8.“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折射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變化。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隋唐時期B.北宋時期C.南宋時期D.明清時期9.“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候。”這是一代抗倭名將大破倭寇,凱旋回師時所作的軍歌。該名將及其生活時代是A.王安石、北宋中期B.岳飛、南宋初期C.鄭成功、明末清初D.戚繼光、明朝中期10.明清時期科技、文學取得光輝的成就,下列人物與他們的作品搭配正確的是①宋應星一《天工開物》②司馬光《資治通鑒》③吳承恩一《紅樓夢》④李時珍一《本草綱目》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朱自清曾這樣描述一個城市:這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大運河穿過這個城市像反寫的S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條,這些就是小胡同。輪船像公共汽車,在大街上走貢多拉”(Gondola)是一種搖櫓的小船,這個城市所特有,它哪兒都去。這個“別致的地方”位于A.地中海沿岸墨西哥灣沿岸C.波斯灣沿岸D.大西洋沿岸七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題卷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