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學2020-2021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2021七下·杭州期末)以色列2/3的土地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資源約為270噸,不足世界人均的3%,人均耕地僅1畝。然而,該國5%的農業人口生產出的農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需要,還大量出口。據此回答下題。以色列部分農產品的虛擬水含量(m3/kg) (注:虛擬水是指生產農產品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項目 大麥 小麥 香蕉 柑橘 蔬菜 奶牛 蛋雞虛擬水含量 5.87 4.067 0.252 0.64 0.069 177.8 31.11.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有( )①水資源匱乏 ②農業人口少③耕地面積有限 ④土地資源貧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為趨利避害,根據上表,以色列的農業應重點發展( )①種植糧食②飼養家禽③種植水果④種植蔬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為方便浙江游客前往南非旅游,南非專門在杭州開設簽證中心。下列屬于南非發展旅游業有利的自然條件有( )①多種族和文化交融的人文風情 ②動植物資源豐富獨特③鉆石、黃金等礦產資源儲量大 ④旅游設施完備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4.關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說法,錯誤的是( )A.華盛頓是行政職能為主的城市B.美國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都在華盛頓C.華盛頓不僅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它還是美國的文化中心D.華盛頓位于五大湖畔,環境優美5.(2021七下·杭州期末)通過對“文明中心——城市”的專題學習,可見促進城市發展的自然條件有( )①優越的地理位置②充足的水源③連綿起伏的地勢④眾多的人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2021七下·杭州期末)大運河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鴻恩大德,前古未比。”你認為隋朝修建大運河所起的最為深遠的歷史影響是( )A.滿足隋煬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強北部邊防C.加強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 D.鞏固隋朝的統治7.(2021七下·杭州期末)在歷代帝王中,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而從諫如流,位及人主兼聽納下’的開明作風而聞名于世”。這個評價的依據是唐太宗( )A.獎勵軍功,按照功勞大小分封爵位B.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監督地方官員C.善于聽取臣下建議,鼓勵臣下直言D.創立三省六部制,推行革新措施8.(2021七下·杭州期末)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團結凝聚、共同奮進的歷史。下面是某同學用制表法梳理少數民族杰出人物時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應依次填寫的人物是( )人物 主要事跡 建立契丹族政權,學習中原先進生產技術 統一女真各部,頒行女真文字 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權 把國號改為元,完成全國統一A.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忽必烈B.元昊、鐵木真、阿骨打、忽必烈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鐵木真D.阿骨打、元昊、鐵木真、忽必烈9.(2021七下·杭州期末)“1137年,宋高宗在上諭中說:市舶收入特別多,如果管理得當,一年起碼是上百萬,難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嗎?1146年,他又在上諭中強調:市舶收入有利于解決國家財政,應當依照慣例,大力招商、發展貿易。”這說明宋朝( )A.重視發展農業 B.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C.鼓勵海外貿易 D.順應人口南遷浪潮10.(2021七下·杭州期末)晚清時,一位曾發誓來中國絕不下跪的外國使節,在看到太和殿時卻一改初衷虔誠跪地。并說:“我跪的不是中國的皇帝,而是中國偉大的建筑。”“偉大的建筑”指的是( )A.莫高窟 B.大相國寺 C.紫禁城 D.八達嶺長城11.(2021七下·杭州期末)某同學從圖書館借來了《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政治》三本書,準備寫一篇歷史小論文。下列論文題目最符合這位同學想法的是( )A.淺議“大興文字獄” B.古代中央集權制C.明清的君主專制 D.腐敗的清王朝12.(2021七下·杭州期末)魯迅贊曰:“蓋傳奇風韻,明末實彌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四大名著中被視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歷史命運的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C.《紅樓夢》 D.《西游記》二、非選擇題13.(2018七上·南潯期末)2019年1月6日,巴西阿克里州發生6.8級強震,無人員傷亡。按地震震級來劃分,6級以上為強震,2003年伊朗巴姆6.3級地震死亡人數超過4.5萬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圖1中山脈甲為 ;河流乙為 。(2)結合圖2,簡述生活在圖1中丙區域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級高,卻無人員傷亡,這除了發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還有哪些原因?請結合圖1、圖3、圖4加以分析。14.(2021七下·杭州期末)經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杜佑《通典》卷七材料二:材料三:縱向比較,康乾盛世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個版圖空前廣大而且穩定的大一統帝國……但不幸的是,從橫向比較,它卻與當時世界最先進文明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國傳統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陽,最后一首挽歌,雖然輝煌,只是已經走到了盡頭。——侯楊方《盛世啟示錄》(1)材料一敘述了唐朝怎樣的社會狀況?(2)觀察材料二所示統計圖,南北方戶數呈現出怎樣的變化?簡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列舉清朝前期經濟繁榮的表現。如何理解康乾盛世“雖然輝煌,只是已經走到了盡頭”?(4)你認為影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D【知識點】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點評】以色列進口低價值的糧食及飼料,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歐洲,被歐洲人稱為“大菜籃”、“大花園”。1.根據題意,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有:①水資源匱乏,③耕地面積有限,④土地資源貧瘠;①③④,正確。②農業人口少,不是自然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為趨利避害,根據上表,以色列的農業應重點發展③種植水果,④種植蔬菜,③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答案】D【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非動植物資源豐富獨特,磚石,黃金等礦產資源儲量大,旅游業發達。本題主要選擇有利于發展的自然條件,故排除①④,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南非屬于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也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金融、法律體系比較完善,通訊、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良好。礦業、制造業、農業和服務業均較發達,是經濟四大支柱, 深井采礦等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4.【答案】D【知識點】美國華盛頓【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位于美國的東北部、中大西洋地區,靠近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1790年成立并設定為首都,是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特別行政區劃,不屬于美國的任何一州。離五大湖有一定的距離,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是美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有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在華盛頓設立使館或辦事處,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在此設立總部、眾多的國際機構使華盛頓與世界各地保持密切聯系。5.【答案】A【知識點】探究城市的方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優越的地理位置,②充足的水源。有利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可以促進城市的形成和發展。①② ,正確。③連綿起伏的地勢,不利于城市建設。④眾多的人口,屬于人文條件,不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要建設城市,這個地方首先要有相當規模的人口。 城市建設需要考慮地形,地質,氣候(氣溫和降水),河流水源,等自然地理因素。 城市建設需要面積較大的平坦的地形,以利于交通線等基礎設施建設。6.【答案】C【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縱貫南北全長兩千多公里的大運河,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ABD三項都不是隋朝修建大運河所起的最為深遠的歷史影響,不符合題意;C項加強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是隋朝修建大運河所起的最為深遠的歷史影響,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的歷史影響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作用。7.【答案】C【知識點】貞觀之治【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唐太宗”“從諫如流”“兼聽納下”,結合所學知識: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訓,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善于聽取正確意見。ABD三項都不是題干評價的依據,不符合題意;C項善于聽取臣下建議,鼓勵臣下直言是題干評價的依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的用人和納諫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貞觀之治的相關知識。8.【答案】A【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10世紀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后來改國號為遼。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權,頒行女真文字;鐵木真完成蒙古統一大業,結束了蒙古草原長期混戰的局面。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全國統一,忽必烈就是元世祖。A項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忽必烈是表格中由上到下應依次填寫的人物,符合題意;BCD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績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注意識記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績。9.【答案】C【知識點】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據題干“市舶收入特別多,如果管理得當,一年起碼是上百萬,難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嗎?……市舶收入有利于解決國家財政,應當依照慣例,大力招商、發展貿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鼓勵海外貿易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的經濟發展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宋朝鼓勵海外貿易。10.【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宮城。宮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舊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題干中的“偉大的建筑”指的是紫禁城。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紫禁城是題干中的“偉大的建筑”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紫禁城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紫禁城的相關史實。11.【答案】C【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為強化皇權,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等。康雍乾三朝是清朝君權加強的重要時期,軍機處的設立、大興“文字獄”,都是清朝加強君主專制的表現,三本書反映了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故最符合這位同學想法的論文題目是明清的君主專制。ABD三項和題干《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政治》三本書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明清的君主專制最符合這位同學想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強化皇權的措施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為強化皇權,明朝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等。清朝設立軍機處,大興文字獄。12.【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以賈府的盛衰變遷為背景,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廣泛觸及清朝中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顛峰。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紅樓夢》被視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歷史命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樓夢》的地位。解題的關鍵信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歷史命運”。13.【答案】(1)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河(2)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山區的高海拔處,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3)地勢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是竹木結構坍塌對人傷害不大。【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圖1中山脈甲為安第斯山脈 ;河流乙為 亞馬孫河。(2)、結合圖2,生活在圖1中丙區域的印第安人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山區的高海拔處,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級高,卻無人員傷亡,這除了發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 還與地形,人口分布,建筑物結構有關。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這里地勢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大多是竹木結構,即使坍塌,也不會對人員造成較大傷害。【點評】印第安人充分掌握了安第斯山區自然環境的變化規律,趨利避害,使自然環境有利于人類生存,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14.【答案】(1)唐朝貞觀年間,糧食連年豐收,馬牛成群,遍布四野,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秩序安定。(2)變化:南方戶數逐漸增長并超過了北方。原因: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北方人南遷,帶去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工具;南方自然環境優越等。(3)經濟上,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商品經濟不斷發展,晉商、徽商等大型商幫興起。原因:康雍乾時 期,皇權高度膨脹,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大興文字獄,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重農抑商、閉關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逐漸失去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與先進文明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國開始落后,逐漸走向衰亡的邊緣等。(4)政府的政策、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杰出歷史人物的貢獻;勞動人民的推動等。【知識點】貞觀之治;經濟重心的南移;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材料一“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時期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秩序安定的社會狀況。(2)根據表格和所學知識可知,從唐朝中晚期至兩宋時期,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使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其主要原因是:北亂南安、北民南遷帶來勞動力和技術;政治中心暫時南移,統治者重視;南方較好的地理自然環境等。(3)糧食種植方面: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經濟作物的種植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清朝前期,絲織業、棉織業、印染業、礦冶業、制瓷業、制糖業、制茶業等手工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當時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其中有些頗具規模。清朝前期的商業很發達,陸路和水運的商旅往來頻繁,各地的商品貿易十分興盛,形成了由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商業網;北京、江寧、揚州、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中,工商業非常繁榮。在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擁有雄厚的商業資本,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如晉商和徽商。這些商幫的活動,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空前強化封建專制統治;經濟上重農抑商,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對外關系上,閉關自守;文化上專制,阻礙科技文化進步,因此說康乾盛世“雖然輝煌,只是已經走到了盡頭”。(4)綜合上述材料,政府的政策、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杰出歷史人物的貢獻;勞動人民的推動等是影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故答案為:(1)唐朝貞觀年間,糧食連年豐收,馬牛成群,遍布四野,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秩序安定。(2)變化:南方戶數逐漸增長并超過了北方。原因: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北方人南遷,帶去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工具;南方自然環境優越等。(3)經濟上,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商品經濟不斷發展,晉商、徽商等大型商幫興起。原因:康雍乾時期,皇權高度膨脹,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大興文字獄,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重農抑商、閉關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逐漸失去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與先進文明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國開始落后,逐漸走向衰亡的邊緣等。(4)政府的政策、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杰出歷史人物的貢獻;勞動人民的推動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重點掌握唐朝的社會狀況、南北方戶數呈現的變化及原因、清朝前期經濟繁榮的表現、康乾盛世、影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的相關史實。1 / 1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學2020-2021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2021七下·杭州期末)以色列2/3的土地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資源約為270噸,不足世界人均的3%,人均耕地僅1畝。然而,該國5%的農業人口生產出的農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需要,還大量出口。據此回答下題。以色列部分農產品的虛擬水含量(m3/kg) (注:虛擬水是指生產農產品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項目 大麥 小麥 香蕉 柑橘 蔬菜 奶牛 蛋雞虛擬水含量 5.87 4.067 0.252 0.64 0.069 177.8 31.11.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有( )①水資源匱乏 ②農業人口少③耕地面積有限 ④土地資源貧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為趨利避害,根據上表,以色列的農業應重點發展( )①種植糧食②飼養家禽③種植水果④種植蔬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C2.D【知識點】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點評】以色列進口低價值的糧食及飼料,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歐洲,被歐洲人稱為“大菜籃”、“大花園”。1.根據題意,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自然因素有:①水資源匱乏,③耕地面積有限,④土地資源貧瘠;①③④,正確。②農業人口少,不是自然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為趨利避害,根據上表,以色列的農業應重點發展③種植水果,④種植蔬菜,③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為方便浙江游客前往南非旅游,南非專門在杭州開設簽證中心。下列屬于南非發展旅游業有利的自然條件有( )①多種族和文化交融的人文風情 ②動植物資源豐富獨特③鉆石、黃金等礦產資源儲量大 ④旅游設施完備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答案】D【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非動植物資源豐富獨特,磚石,黃金等礦產資源儲量大,旅游業發達。本題主要選擇有利于發展的自然條件,故排除①④,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南非屬于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也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金融、法律體系比較完善,通訊、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良好。礦業、制造業、農業和服務業均較發達,是經濟四大支柱, 深井采礦等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4.關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說法,錯誤的是( )A.華盛頓是行政職能為主的城市B.美國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都在華盛頓C.華盛頓不僅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它還是美國的文化中心D.華盛頓位于五大湖畔,環境優美【答案】D【知識點】美國華盛頓【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位于美國的東北部、中大西洋地區,靠近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1790年成立并設定為首都,是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特別行政區劃,不屬于美國的任何一州。離五大湖有一定的距離,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是美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有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在華盛頓設立使館或辦事處,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在此設立總部、眾多的國際機構使華盛頓與世界各地保持密切聯系。5.(2021七下·杭州期末)通過對“文明中心——城市”的專題學習,可見促進城市發展的自然條件有( )①優越的地理位置②充足的水源③連綿起伏的地勢④眾多的人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知識點】探究城市的方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優越的地理位置,②充足的水源。有利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可以促進城市的形成和發展。①② ,正確。③連綿起伏的地勢,不利于城市建設。④眾多的人口,屬于人文條件,不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要建設城市,這個地方首先要有相當規模的人口。 城市建設需要考慮地形,地質,氣候(氣溫和降水),河流水源,等自然地理因素。 城市建設需要面積較大的平坦的地形,以利于交通線等基礎設施建設。6.(2021七下·杭州期末)大運河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鴻恩大德,前古未比。”你認為隋朝修建大運河所起的最為深遠的歷史影響是( )A.滿足隋煬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強北部邊防C.加強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 D.鞏固隋朝的統治【答案】C【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征發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縱貫南北全長兩千多公里的大運河,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ABD三項都不是隋朝修建大運河所起的最為深遠的歷史影響,不符合題意;C項加強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是隋朝修建大運河所起的最為深遠的歷史影響,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的歷史影響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作用。7.(2021七下·杭州期末)在歷代帝王中,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而從諫如流,位及人主兼聽納下’的開明作風而聞名于世”。這個評價的依據是唐太宗( )A.獎勵軍功,按照功勞大小分封爵位B.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監督地方官員C.善于聽取臣下建議,鼓勵臣下直言D.創立三省六部制,推行革新措施【答案】C【知識點】貞觀之治【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唐太宗”“從諫如流”“兼聽納下”,結合所學知識: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訓,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善于聽取正確意見。ABD三項都不是題干評價的依據,不符合題意;C項善于聽取臣下建議,鼓勵臣下直言是題干評價的依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的用人和納諫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貞觀之治的相關知識。8.(2021七下·杭州期末)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團結凝聚、共同奮進的歷史。下面是某同學用制表法梳理少數民族杰出人物時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應依次填寫的人物是( )人物 主要事跡 建立契丹族政權,學習中原先進生產技術 統一女真各部,頒行女真文字 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權 把國號改為元,完成全國統一A.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忽必烈B.元昊、鐵木真、阿骨打、忽必烈C.阿骨打、元昊、忽必烈、鐵木真D.阿骨打、元昊、鐵木真、忽必烈【答案】A【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10世紀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后來改國號為遼。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權,頒行女真文字;鐵木真完成蒙古統一大業,結束了蒙古草原長期混戰的局面。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全國統一,忽必烈就是元世祖。A項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忽必烈是表格中由上到下應依次填寫的人物,符合題意;BCD三項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績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注意識記耶律阿保機、阿骨打、鐵木真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績。9.(2021七下·杭州期末)“1137年,宋高宗在上諭中說:市舶收入特別多,如果管理得當,一年起碼是上百萬,難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嗎?1146年,他又在上諭中強調:市舶收入有利于解決國家財政,應當依照慣例,大力招商、發展貿易。”這說明宋朝( )A.重視發展農業 B.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C.鼓勵海外貿易 D.順應人口南遷浪潮【答案】C【知識點】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據題干“市舶收入特別多,如果管理得當,一年起碼是上百萬,難道不比取之于民更好嗎?……市舶收入有利于解決國家財政,應當依照慣例,大力招商、發展貿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鼓勵海外貿易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的經濟發展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宋朝鼓勵海外貿易。10.(2021七下·杭州期末)晚清時,一位曾發誓來中國絕不下跪的外國使節,在看到太和殿時卻一改初衷虔誠跪地。并說:“我跪的不是中國的皇帝,而是中國偉大的建筑。”“偉大的建筑”指的是( )A.莫高窟 B.大相國寺 C.紫禁城 D.八達嶺長城【答案】C【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宮城。宮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舊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題干中的“偉大的建筑”指的是紫禁城。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紫禁城是題干中的“偉大的建筑”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紫禁城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紫禁城的相關史實。11.(2021七下·杭州期末)某同學從圖書館借來了《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政治》三本書,準備寫一篇歷史小論文。下列論文題目最符合這位同學想法的是( )A.淺議“大興文字獄” B.古代中央集權制C.明清的君主專制 D.腐敗的清王朝【答案】C【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為強化皇權,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等。康雍乾三朝是清朝君權加強的重要時期,軍機處的設立、大興“文字獄”,都是清朝加強君主專制的表現,三本書反映了明清君主專制的強化,故最符合這位同學想法的論文題目是明清的君主專制。ABD三項和題干《大明王朝》《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政治》三本書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明清的君主專制最符合這位同學想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強化皇權的措施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為強化皇權,明朝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等。清朝設立軍機處,大興文字獄。12.(2021七下·杭州期末)魯迅贊曰:“蓋傳奇風韻,明末實彌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四大名著中被視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歷史命運的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C.《紅樓夢》 D.《西游記》【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以賈府的盛衰變遷為背景,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廣泛觸及清朝中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顛峰。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紅樓夢》被視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歷史命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樓夢》的地位。解題的關鍵信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歷史命運”。二、非選擇題13.(2018七上·南潯期末)2019年1月6日,巴西阿克里州發生6.8級強震,無人員傷亡。按地震震級來劃分,6級以上為強震,2003年伊朗巴姆6.3級地震死亡人數超過4.5萬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圖1中山脈甲為 ;河流乙為 。(2)結合圖2,簡述生活在圖1中丙區域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級高,卻無人員傷亡,這除了發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還有哪些原因?請結合圖1、圖3、圖4加以分析。【答案】(1)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河(2)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山區的高海拔處,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3)地勢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是竹木結構坍塌對人傷害不大。【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圖1中山脈甲為安第斯山脈 ;河流乙為 亞馬孫河。(2)、結合圖2,生活在圖1中丙區域的印第安人在海拔較低的山谷和山坡處,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在山區的高海拔處,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3)、阿克里州地震比伊朗巴姆地震震級高,卻無人員傷亡,這除了發生在白天和震源深度大以外, 還與地形,人口分布,建筑物結構有關。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這里地勢平坦,人口分布稀疏,民居大多是竹木結構,即使坍塌,也不會對人員造成較大傷害。【點評】印第安人充分掌握了安第斯山區自然環境的變化規律,趨利避害,使自然環境有利于人類生存,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14.(2021七下·杭州期末)經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杜佑《通典》卷七材料二:材料三:縱向比較,康乾盛世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個版圖空前廣大而且穩定的大一統帝國……但不幸的是,從橫向比較,它卻與當時世界最先進文明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國傳統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陽,最后一首挽歌,雖然輝煌,只是已經走到了盡頭。——侯楊方《盛世啟示錄》(1)材料一敘述了唐朝怎樣的社會狀況?(2)觀察材料二所示統計圖,南北方戶數呈現出怎樣的變化?簡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列舉清朝前期經濟繁榮的表現。如何理解康乾盛世“雖然輝煌,只是已經走到了盡頭”?(4)你認為影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唐朝貞觀年間,糧食連年豐收,馬牛成群,遍布四野,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秩序安定。(2)變化:南方戶數逐漸增長并超過了北方。原因: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北方人南遷,帶去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工具;南方自然環境優越等。(3)經濟上,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商品經濟不斷發展,晉商、徽商等大型商幫興起。原因:康雍乾時 期,皇權高度膨脹,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大興文字獄,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重農抑商、閉關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逐漸失去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與先進文明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國開始落后,逐漸走向衰亡的邊緣等。(4)政府的政策、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杰出歷史人物的貢獻;勞動人民的推動等。【知識點】貞觀之治;經濟重心的南移;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材料一“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時期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秩序安定的社會狀況。(2)根據表格和所學知識可知,從唐朝中晚期至兩宋時期,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使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其主要原因是:北亂南安、北民南遷帶來勞動力和技術;政治中心暫時南移,統治者重視;南方較好的地理自然環境等。(3)糧食種植方面: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經濟作物的種植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清朝前期,絲織業、棉織業、印染業、礦冶業、制瓷業、制糖業、制茶業等手工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當時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其中有些頗具規模。清朝前期的商業很發達,陸路和水運的商旅往來頻繁,各地的商品貿易十分興盛,形成了由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商業網;北京、江寧、揚州、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中,工商業非常繁榮。在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擁有雄厚的商業資本,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如晉商和徽商。這些商幫的活動,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空前強化封建專制統治;經濟上重農抑商,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對外關系上,閉關自守;文化上專制,阻礙科技文化進步,因此說康乾盛世“雖然輝煌,只是已經走到了盡頭”。(4)綜合上述材料,政府的政策、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杰出歷史人物的貢獻;勞動人民的推動等是影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故答案為:(1)唐朝貞觀年間,糧食連年豐收,馬牛成群,遍布四野,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秩序安定。(2)變化:南方戶數逐漸增長并超過了北方。原因:南方社會環境相對穩定;北方人南遷,帶去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工具;南方自然環境優越等。(3)經濟上,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商品經濟不斷發展,晉商、徽商等大型商幫興起。原因:康雍乾時期,皇權高度膨脹,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大興文字獄,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重農抑商、閉關政策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逐漸失去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與先進文明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國開始落后,逐漸走向衰亡的邊緣等。(4)政府的政策、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杰出歷史人物的貢獻;勞動人民的推動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重點掌握唐朝的社會狀況、南北方戶數呈現的變化及原因、清朝前期經濟繁榮的表現、康乾盛世、影響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因素的相關史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學2020-2021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學2020-2021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末模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