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實驗中學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2021七下·寧波月考)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的,也是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主要活動范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如今的馬賽人仍然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讀下圖回答下題。1.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進行南北遷徙是因為( )A.氣候的時空年際變化 B.地形對馬賽人的影響C.馬賽人要追趕野獸 D.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2.下列關于馬賽人游牧活動的表述,說法正確的是( )①以家族為單位,追尋水草豐美之地②四季遷移放牧,在熱帶沙漠區穿行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萊放牧④以放牧羊駝和駱馬為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A2.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點評】馬賽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是牛,因此為牛尋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到旱季,牧民便帶領牛群遷往其他較濕潤且有水草的地方暫住,等到明年雨季來臨時才回家,由此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根據題意,馬賽人為了給牛尋找食物,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當地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干季,草木枯黃,不得不進行遷徙。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進行南北遷徙是因為氣候的時空年際變化。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賽人①以家族為單位,追尋水草豐美之地,②四季遷移放牧,在熱帶草原區穿行,不是熱帶沙漠。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萊放牧,④以放牧羊駝和駱馬為生,錯誤,是牧牛。①③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被譽為“亞洲的硅谷”,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的城市是( )A.巴黎 B.倫敦 C.班加羅爾 D.紐約【答案】C【知識點】印度班加羅爾【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末,該國利用本國的高科技人才來開發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的軟件產業,使印度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軟件出口國,號稱“世界辦公室”.班加羅爾已成為世界電腦軟件技術資源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印度的“硅谷”.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五大城市,人口約8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后,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4.世界著名的“汽車城”蔚山,有著非常便利的交通位置,主要表現在( )A.與世界最大港口釜山相鄰 B.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C.位于韓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D.處于中緯度地區【答案】C【知識點】韓國蔚山【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蔚山市位于韓國的東南部,這里不僅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廠、韓國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業,更是以汽車生產能力著稱于世。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廠-----蔚山汽車廠。 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廠不在德國、不在美國,也不在日本,而是在韓國現代汽車的蔚山工廠。 蔚山工廠是現代汽車公司第一家工廠,也是最大的工廠,它不僅是韓國汽車工業的主要基地,而且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工廠。5.(2021七下·寧波月考)下圖是小李同學采用關鍵詞學習歷史所做的筆記。他學習的內容是( )時間 中心 最北端 最南端隋煬帝時期 洛陽 涿郡 余杭A.明長城 B.都江堰 C.大運河 D.故宮【答案】C【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糧食,布匹的北運,進而鞏固隋王朝對去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或最北點)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余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ABD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大運河是小李同學學習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大運河的識記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材料表格,注意準確識記隋朝大運河的有關內容。6.(2021七下·寧波月考)太宗曰:“人言魏征舉止疏慢,我但覺其嫵媚耳。”唐太宗“覺其嫵媚”,最主要是因為魏征( )A.設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B.創立科舉制,進行制度創新C.多謀善斷,協助皇帝處理朝政 D.敢言敢諫,有利于維護統治【答案】D【知識點】貞觀之治【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統治時期,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故唐太宗“更覺嫵媚”,是因為魏征直言敢諫,有利于維護統治。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敢言敢諫,有利于維護統治是唐太宗“覺其嫵媚”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唐太宗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7.(2021七下·寧波月考)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四種美:叱咤疆場的威武之美;患肝義膽、至情至孝的人倫之美;被奸人所害大義凜然的悲劇之美;氣壯山河、滿懷報國情懷的文采之美。這個集大美于一身的歷史人物是( )A.武則天 B.岳飛 C.唐太宗 D.鑒真【答案】B【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由材料“叱咤疆場的威武之美;忠肝義膽、至情至孝的人倫之美;被奸人所害大義凜然的悲劇之美;氣壯山河、滿懷報國情懷的文采之美”可知,這個集大美于一身的歷史人物是岳飛。岳飛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他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岳飛率軍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宋高宗與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他們統治,向金求和,解除了岳飛兵權,秦檜以謀反罪殺害了岳飛。岳飛還寫有《滿江紅》。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岳飛集大美于一身,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岳飛抗金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分析與理解,掌握岳飛的主要事跡,關鍵信息是“叱咤疆場的威武之美;忠肝義膽、至情至孝的人倫之美;被奸人所害大義凜然的悲劇之美;氣壯山河、滿懷報國情懷的文采之美”。8.(2021七下·寧波月考)“市井經濟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材料反映的現象應該發生在( )A.秦都咸陽 B.漢都長安 C.唐都長安 D.宋都東京【答案】D【知識點】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依據“市井經濟之……夜市直至三更盡,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反映的現象最早發生在宋都汴京。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北宋都城汴京的商業日益繁榮,城市中的店鋪不斷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內到處可以開設店鋪;經商的時間也不再受限制,出現了早市和夜市。ABC三項所述題干無體現,不符合題意;D項宋都東京發生題干材料反映的現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商業的繁榮,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9.(2021七下·寧波月考)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關于宋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其起源于民間,適合于配樂演唱B.其描述的內容自始至終都體現了太平氣象下的歌舞升平C.宋詞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榮發展D.南宋時期的詩詞大都反映了嚴峻的社會現實和憂國憂民的情感【答案】B【知識點】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隨著城市生活的繁榮發展,民間興起適合于配樂演唱的宋詞,南宋時期的詩詞大都反映了嚴峻的社會現實和憂國憂民的情感。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南宋辛棄疾的許多詞作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ACD三項描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B項其描述的內容自始至終都體現了太平氣象下的歌舞升平描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詞的相關史實。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解答。10.(2021七下·寧波月考)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費時最久、工程最大、防御體系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工程。下列說法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明長城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時間②明長城保護了中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③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全長六千多公里④明長城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費時最久、工程最大、防御體系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工程。本題符合這一觀點的是①②③.明朝建立以后,為了防御北方蒙古騎兵南下侵擾,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時間修筑長城。故①正確。明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明長城保護了中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故②正確。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余公里,故③正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宮。故④錯誤。A項①②③符合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長城修筑的目的、起止點、影響等史實。準確理解并識記明長城修筑的目的、起止點、影響等史實。二、非選擇題11.(2021七下·寧波月考)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阿根廷國家示意圖及某地氣溫與降水量圖材料二:阿根廷因著名的畜牧業而被冠以“馱在牛背上的國家”。在阿根廷的中、東部,有一片草類茂盛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阿根廷地廣人稀,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隨著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保鮮技術的逐步提高,大量牛肉出口運往歐洲,出口牛肉居世界第一位。(1)據圖描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2)聯系材料二,概括阿根廷畜牧業生產的特點。(3)根據兩則材料,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阿根延畜牧業發達的原因。【答案】(1)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位于南緯20-50度之間。(2)以養牛業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3)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交通發達;冷凍技術和保鮮技術先進。【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 (1)、據圖描述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位于南緯20-50度之間。(2)、聯系材料二,概括阿根廷畜牧業生產的特點是以養牛業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3)、根據兩則材料,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交通發達;冷凍技術和保鮮技術先進。有利于當地畜牧業的發展。【點評】阿根廷位于南緯20°~50°之間;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東臨大西洋。 阿根廷的農業主要是大牧場放牧業,其發展較好的原因:自然條件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方面:交通發達;冷凍和保鮮技術先進。12.(2021七下·寧波月考)我國古代的對外交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日本書紀》材料二:唐朝的社會經濟繁榮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開放政策吸納外來文化之精華。材料三: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日本派使者來唐朝的目的(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兩例唐朝時對外交往的史實。據此可知,唐朝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3)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三中的“專門機構”的名稱。請寫出當時兩個聞名世界的大商港(4)通過對唐宋時期對外關系的學習,你能得出哪些結論?【答案】(1)學習中國先進文化。(2)史實: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對外政策:開放的對外政策。(3)專門機構:市舶司;大商港:廣州;泉州。(4)對外開放推動了唐宋時期的繁榮;我們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國家之間應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等。【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1)材料一表明,當時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備,文明發達,是值得珍視的國家,為了學習唐朝先進文化,日本派使者來唐朝。(2)唐太宗時玄奘西游天竺,回國后,以其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鑒真,唐朝高僧,為弘揚佛法,唐玄宗時,六次東渡,終達日本,鑒真東渡日本后,不但弘揚了佛法,還把中國的醫藥、文學、建筑、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介紹到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據此可知,唐朝實行對外開放的對外政策。(3)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朝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廣州、泉州。(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對外開放推動了唐宋時期的繁榮;我們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國家之間應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等。故答案為:(1)學習中國先進文化。(2)史實: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對外政策:開放的對外政策。(3)專門機構:市舶司;大商港:廣州;泉州。(4)對外開放推動了唐宋時期的繁榮;我們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國家之間應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和宋朝的對外交往及學生準確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13.(2021七下·寧波月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斷發展完善。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科舉制度的創立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隋朝創制;唐代在承襲隋制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完善;宋代在唐代的基礎上發展了科舉制度,使科舉成為選拔官吏的最主要途徑。伴隨著學校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宋代參加科舉制度的人與日俱增。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而且對經濟、社會、風尚都產生了深遠作用。——劉文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地方體制與官僚制度》材料二:在地方,宋太祖為加強控制,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還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宋太祖還下令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后來又陸續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七年級下冊統編教材《中國歷史》材料三:(1)根據材料,概括科舉制度演變的過程,并簡析“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簡述宋朝政府加強對地方管理的具體措施。(3)材料三的圖示中,從唐朝到明朝中央機構發生了什么變化?(4)綜上所述,概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答案】(1)過程:隋朝創立,唐代完善,宋代發展。原因: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統治者穩固統治,選拔人才的需要;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印刷術進步;經濟的繁榮等。(2)文臣任地方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在州府設通判,分知州權力;取消地方財稅權,收歸中央掌握;設置轉運使等。(3)廢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君主專制得到強化。(4)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逐漸削弱。【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科舉制度的創立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隋朝創制;唐代……不斷調整完善;宋代在唐代的基礎上發展了科舉制度,……”可得出科舉制度的演變過程:隋朝創立,唐代完善,宋代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統治者穩固統治,選拔人才的需要;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印刷術進步;經濟的繁榮等“是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在地方,……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還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宋太祖還下令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后來又陸續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可得出宋朝政府在地方管理上的措施有:文臣任地方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在州府設通判,分知州權力;取消地方財稅權,收歸中央掌控;設置轉運使等。(3)根據材料三“唐朝中央機構示意圖、明朝中央機關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同唐朝相比較,明朝中央機構廢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君主專制得到強化。(4)根據材料信息“科舉制的演變、宋朝對地方管理措施、唐朝到明朝中央機構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逐漸削弱。故答案為:(1)過程:隋朝創立,唐代完善,宋代發展。原因: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統治者穩固統治,選拔人才的需要;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印刷術進步;經濟的繁榮等。(2)文臣任地方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在州府設通判,分知州權力;取消地方財稅權,收歸中央掌握;設置轉運使等。(3)廢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君主專制得到強化。(4)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逐漸削弱。【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科舉制度演變的過程、“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的原因、宋朝政府加強對地方管理的具體措施、唐朝到明朝中央機構發生的變化、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的相關史實。1 / 1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實驗中學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2021七下·寧波月考)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的,也是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主要活動范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如今的馬賽人仍然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讀下圖回答下題。1.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進行南北遷徙是因為( )A.氣候的時空年際變化 B.地形對馬賽人的影響C.馬賽人要追趕野獸 D.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2.下列關于馬賽人游牧活動的表述,說法正確的是( )①以家族為單位,追尋水草豐美之地②四季遷移放牧,在熱帶沙漠區穿行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萊放牧④以放牧羊駝和駱馬為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被譽為“亞洲的硅谷”,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的城市是( )A.巴黎 B.倫敦 C.班加羅爾 D.紐約4.世界著名的“汽車城”蔚山,有著非常便利的交通位置,主要表現在( )A.與世界最大港口釜山相鄰 B.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C.位于韓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D.處于中緯度地區5.(2021七下·寧波月考)下圖是小李同學采用關鍵詞學習歷史所做的筆記。他學習的內容是( )時間 中心 最北端 最南端隋煬帝時期 洛陽 涿郡 余杭A.明長城 B.都江堰 C.大運河 D.故宮6.(2021七下·寧波月考)太宗曰:“人言魏征舉止疏慢,我但覺其嫵媚耳。”唐太宗“覺其嫵媚”,最主要是因為魏征( )A.設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B.創立科舉制,進行制度創新C.多謀善斷,協助皇帝處理朝政 D.敢言敢諫,有利于維護統治7.(2021七下·寧波月考)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四種美:叱咤疆場的威武之美;患肝義膽、至情至孝的人倫之美;被奸人所害大義凜然的悲劇之美;氣壯山河、滿懷報國情懷的文采之美。這個集大美于一身的歷史人物是( )A.武則天 B.岳飛 C.唐太宗 D.鑒真8.(2021七下·寧波月考)“市井經濟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材料反映的現象應該發生在( )A.秦都咸陽 B.漢都長安 C.唐都長安 D.宋都東京9.(2021七下·寧波月考)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關于宋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其起源于民間,適合于配樂演唱B.其描述的內容自始至終都體現了太平氣象下的歌舞升平C.宋詞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榮發展D.南宋時期的詩詞大都反映了嚴峻的社會現實和憂國憂民的情感10.(2021七下·寧波月考)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費時最久、工程最大、防御體系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工程。下列說法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明長城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時間②明長城保護了中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③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全長六千多公里④明長城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1.(2021七下·寧波月考)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阿根廷國家示意圖及某地氣溫與降水量圖材料二:阿根廷因著名的畜牧業而被冠以“馱在牛背上的國家”。在阿根廷的中、東部,有一片草類茂盛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阿根廷地廣人稀,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隨著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保鮮技術的逐步提高,大量牛肉出口運往歐洲,出口牛肉居世界第一位。(1)據圖描述阿根廷的地理位置。(2)聯系材料二,概括阿根廷畜牧業生產的特點。(3)根據兩則材料,從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阿根延畜牧業發達的原因。12.(2021七下·寧波月考)我國古代的對外交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日本書紀》材料二:唐朝的社會經濟繁榮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開放政策吸納外來文化之精華。材料三: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日本派使者來唐朝的目的(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兩例唐朝時對外交往的史實。據此可知,唐朝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3)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三中的“專門機構”的名稱。請寫出當時兩個聞名世界的大商港(4)通過對唐宋時期對外關系的學習,你能得出哪些結論?13.(2021七下·寧波月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斷發展完善。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科舉制度的創立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隋朝創制;唐代在承襲隋制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完善;宋代在唐代的基礎上發展了科舉制度,使科舉成為選拔官吏的最主要途徑。伴隨著學校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宋代參加科舉制度的人與日俱增。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而且對經濟、社會、風尚都產生了深遠作用。——劉文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地方體制與官僚制度》材料二:在地方,宋太祖為加強控制,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還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宋太祖還下令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后來又陸續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七年級下冊統編教材《中國歷史》材料三:(1)根據材料,概括科舉制度演變的過程,并簡析“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簡述宋朝政府加強對地方管理的具體措施。(3)材料三的圖示中,從唐朝到明朝中央機構發生了什么變化?(4)綜上所述,概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點評】馬賽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是牛,因此為牛尋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到旱季,牧民便帶領牛群遷往其他較濕潤且有水草的地方暫住,等到明年雨季來臨時才回家,由此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根據題意,馬賽人為了給牛尋找食物,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當地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干季,草木枯黃,不得不進行遷徙。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進行南北遷徙是因為氣候的時空年際變化。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賽人①以家族為單位,追尋水草豐美之地,②四季遷移放牧,在熱帶草原區穿行,不是熱帶沙漠。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萊放牧,④以放牧羊駝和駱馬為生,錯誤,是牧牛。①③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答案】C【知識點】印度班加羅爾【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末,該國利用本國的高科技人才來開發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的軟件產業,使印度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軟件出口國,號稱“世界辦公室”.班加羅爾已成為世界電腦軟件技術資源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印度的“硅谷”.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五大城市,人口約8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后,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4.【答案】C【知識點】韓國蔚山【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蔚山市位于韓國的東南部,這里不僅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廠、韓國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業,更是以汽車生產能力著稱于世。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廠-----蔚山汽車廠。 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廠不在德國、不在美國,也不在日本,而是在韓國現代汽車的蔚山工廠。 蔚山工廠是現代汽車公司第一家工廠,也是最大的工廠,它不僅是韓國汽車工業的主要基地,而且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工廠。5.【答案】C【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糧食,布匹的北運,進而鞏固隋王朝對去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或最北點)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余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ABD三項和題干表格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大運河是小李同學學習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大運河的識記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材料表格,注意準確識記隋朝大運河的有關內容。6.【答案】D【知識點】貞觀之治【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統治時期,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故唐太宗“更覺嫵媚”,是因為魏征直言敢諫,有利于維護統治。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敢言敢諫,有利于維護統治是唐太宗“覺其嫵媚”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唐太宗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7.【答案】B【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由材料“叱咤疆場的威武之美;忠肝義膽、至情至孝的人倫之美;被奸人所害大義凜然的悲劇之美;氣壯山河、滿懷報國情懷的文采之美”可知,這個集大美于一身的歷史人物是岳飛。岳飛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他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岳飛率軍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宋高宗與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他們統治,向金求和,解除了岳飛兵權,秦檜以謀反罪殺害了岳飛。岳飛還寫有《滿江紅》。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岳飛集大美于一身,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岳飛抗金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分析與理解,掌握岳飛的主要事跡,關鍵信息是“叱咤疆場的威武之美;忠肝義膽、至情至孝的人倫之美;被奸人所害大義凜然的悲劇之美;氣壯山河、滿懷報國情懷的文采之美”。8.【答案】D【知識點】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依據“市井經濟之……夜市直至三更盡,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反映的現象最早發生在宋都汴京。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北宋都城汴京的商業日益繁榮,城市中的店鋪不斷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內到處可以開設店鋪;經商的時間也不再受限制,出現了早市和夜市。ABC三項所述題干無體現,不符合題意;D項宋都東京發生題干材料反映的現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商業的繁榮,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9.【答案】B【知識點】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隨著城市生活的繁榮發展,民間興起適合于配樂演唱的宋詞,南宋時期的詩詞大都反映了嚴峻的社會現實和憂國憂民的情感。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南宋辛棄疾的許多詞作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ACD三項描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B項其描述的內容自始至終都體現了太平氣象下的歌舞升平描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詞的相關史實。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解答。10.【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明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費時最久、工程最大、防御體系和結構最完善的長城工程。本題符合這一觀點的是①②③.明朝建立以后,為了防御北方蒙古騎兵南下侵擾,先后花了近二百年時間修筑長城。故①正確。明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明長城保護了中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故②正確。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余公里,故③正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宮。故④錯誤。A項①②③符合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長城修筑的目的、起止點、影響等史實。準確理解并識記明長城修筑的目的、起止點、影響等史實。11.【答案】(1)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位于南緯20-50度之間。(2)以養牛業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3)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交通發達;冷凍技術和保鮮技術先進。【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 (1)、據圖描述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位于南緯20-50度之間。(2)、聯系材料二,概括阿根廷畜牧業生產的特點是以養牛業為主,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實行農場化大規模機械化粗放式生產。(3)、根據兩則材料,自然條件: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交通發達;冷凍技術和保鮮技術先進。有利于當地畜牧業的發展。【點評】阿根廷位于南緯20°~50°之間;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東臨大西洋。 阿根廷的農業主要是大牧場放牧業,其發展較好的原因:自然條件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方面:交通發達;冷凍和保鮮技術先進。12.【答案】(1)學習中國先進文化。(2)史實: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對外政策:開放的對外政策。(3)專門機構:市舶司;大商港:廣州;泉州。(4)對外開放推動了唐宋時期的繁榮;我們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國家之間應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等。【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分析】(1)材料一表明,當時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備,文明發達,是值得珍視的國家,為了學習唐朝先進文化,日本派使者來唐朝。(2)唐太宗時玄奘西游天竺,回國后,以其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鑒真,唐朝高僧,為弘揚佛法,唐玄宗時,六次東渡,終達日本,鑒真東渡日本后,不但弘揚了佛法,還把中國的醫藥、文學、建筑、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介紹到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據此可知,唐朝實行對外開放的對外政策。(3)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宋朝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廣州、泉州。(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對外開放推動了唐宋時期的繁榮;我們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國家之間應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等。故答案為:(1)學習中國先進文化。(2)史實: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對外政策:開放的對外政策。(3)專門機構:市舶司;大商港:廣州;泉州。(4)對外開放推動了唐宋時期的繁榮;我們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國家之間應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和宋朝的對外交往及學生準確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13.【答案】(1)過程:隋朝創立,唐代完善,宋代發展。原因: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統治者穩固統治,選拔人才的需要;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印刷術進步;經濟的繁榮等。(2)文臣任地方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在州府設通判,分知州權力;取消地方財稅權,收歸中央掌握;設置轉運使等。(3)廢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君主專制得到強化。(4)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逐漸削弱。【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皇權膨脹【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科舉制度的創立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隋朝創制;唐代……不斷調整完善;宋代在唐代的基礎上發展了科舉制度,……”可得出科舉制度的演變過程:隋朝創立,唐代完善,宋代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統治者穩固統治,選拔人才的需要;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印刷術進步;經濟的繁榮等“是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在地方,……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還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宋太祖還下令取消節度使收稅的權力,……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后來又陸續在地方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可得出宋朝政府在地方管理上的措施有:文臣任地方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在州府設通判,分知州權力;取消地方財稅權,收歸中央掌控;設置轉運使等。(3)根據材料三“唐朝中央機構示意圖、明朝中央機關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同唐朝相比較,明朝中央機構廢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君主專制得到強化。(4)根據材料信息“科舉制的演變、宋朝對地方管理措施、唐朝到明朝中央機構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逐漸削弱。故答案為:(1)過程:隋朝創立,唐代完善,宋代發展。原因: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統治者穩固統治,選拔人才的需要;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印刷術進步;經濟的繁榮等。(2)文臣任地方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在州府設通判,分知州權力;取消地方財稅權,收歸中央掌握;設置轉運使等。(3)廢除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君主專制得到強化。(4)君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逐漸削弱。【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科舉制度演變的過程、“科舉在宋代已經普及”的原因、宋朝政府加強對地方管理的具體措施、唐朝到明朝中央機構發生的變化、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特點的相關史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實驗中學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實驗中學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