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三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模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七下·柯橋月考)唐太宗被尊奉為周邊各族的“天可汗”。他之所以能贏得這一“桂冠”,主要是( )A.唐太宗積極吸取隋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B.唐太宗重視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廣納賢才,任用少數民族官吏C.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與周邊民族的密切、和諧的聯系D.唐太宗堅持以民為本,鼓勵農耕,減輕人民賦稅,開發邊疆地區2.(2021七下·柯橋月考)某影視公司準備拍攝一部電視劇:第一集《至尊紅顏》、第二集《大明宮詞》、第三集《一代女皇》、 第四集《無字碑歌》,根據這幾集的名稱判斷該電視劇的名稱是( )A.《武則天》 B.《漢武大帝》C.《貞觀長歌》 D.《三國演義》3.(2021七下·柯橋月考)唐代歷史上有一位書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擊過安祿山叛亂,其所創雄渾敦厚的新書體,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該書法家是( )A.王羲之 B.歐陽詢 C.柳公權 D.顏真卿4.(2021七下·柯橋月考)唐玄宗統治前期,“公私倉廩俱豐實”;統治后期,“國破山河在”。導致這一變化的事件是( )A.隋末農民大起義 B.玄武門之變C.安史之亂 D.黃巢起義5.(2021七下·柯橋月考)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說:“宋朝是最適合人類生活的朝代,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中國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說過:“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們共同心儀宋朝的原因是( )①社會經濟繁榮②國家統一強大③科技領先世界④社會生活氣象萬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2021七下·柯橋月考)金朝統治末年,內外交困,統治階級內部血腥的權力斗爭,腐蝕著政權的大廈,外部面對著強勁的 旋風,它的滅亡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 )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蒙古7.(2021七下·柯橋月考)《宋史》記載宋朝雜技“百戲有蹴球……雜旋、獅子、弄槍、鈴瓶、茶碗、氈齪、碎劍、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劍門、打彈丸之類”。這反映了宋代( )A.雜技種類豐富多彩 B.文學藝術的昌盛C.商業發展沒有限制 D.體育競技的發展8.(2021七下·柯橋月考)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他們為中國提供了一種贏得歐洲人敬佩又較穩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這一制度,遏制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這一制度指的是( )A.隋唐的科舉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C.明朝的廠衛制度 D.清朝的“文字獄”9.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下列選項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北非、中亞地區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B.波斯灣地區大型郵輪來往頻繁C.湄公河平原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D.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10.(2021七下·柯橋月考)城市——文明中心。下列關于城市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巴黎——塞納河緩緩流過全城②班加羅爾——“北美洲的硅谷”③蔚山——韓國的政治文化中心④華盛頓——美國政治的心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非選擇題11.(2021七下·柯橋月考)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時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繁榮。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士人讀書風氣盛行,教育事業也因此發展,文學藝術繁榮。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國紛紛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團龐大,居各國之首。材料二: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說:“歷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國人在首都都受到歡迎的一個時期。”在長安有八千余名外國留學生以及成千上萬的波斯、阿拉伯、歐洲商人。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國人通婚。他們帶來了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給傳統的華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這種局面的出現是由于唐王朝對外來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結果。材料三:宋朝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時代。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于宋代出現。”(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士人讀書風氣盛行”主要是由于唐朝繼續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中提到“文學藝術繁榮”,請結合課本知識,列舉幾位代表人物及作品名字。(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時“外國人在首都都受到歡迎”的表現。請結合課本知識,列舉一位能說明這則材料的外國人名字(3)根據材料三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所說,列舉出宋代自信和創造力的突出表現。12.(2021七下·柯橋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一方面為防止知州的權力過大難以控制,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頻繁調動州縣長官,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另一方面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整理自七年級下冊教材材料二: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圖(1)根據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強地方管理的措施。(2)有學者認為“明朝用分權的方式達到集權的目的”,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說明這一觀點。(3)綜合材料,可以看出宋朝與明朝政治體制有何相同點?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唐太宗時期,對少數民族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少數民族的首領紛紛來長安朝見唐太宗,擁戴唐太宗為“天可汗”。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與周邊民族的密切、和諧的聯系是唐太宗被尊奉為周邊各族的“天可汗”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民族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唐朝民族關系的相關史實。2.【答案】A【知識點】貞觀之治【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一代女皇》”“《無字碑歌》”可知是電視劇《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創立了殿試、武舉,在她執政期間,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武狀元。武則天曾改國號為“周”,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因而該電視劇的名稱是《武則天》。A項《武則天》是該電視劇的名稱,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某影視公司準備拍攝一部電視劇為切入點,考查武則天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注意武則天的歷史地位。3.【答案】D【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顏真卿創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他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A項王羲之是東晉時期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不符合題意;B項歐陽詢是由隋入唐的著名書法家,不符合題意;C項柳公權博采眾長,別出新意,自成“柳體”,他的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不符合題意;D項顏真卿是唐代歷史上有一位書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擊過安祿山叛亂,其所創雄渾敦厚的新書體,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顏真卿的識記能力。要求識記基礎史實。4.【答案】C【知識點】開元盛世【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出現開元盛世,所以,出現"公私倉廩俱豐實”的局面。而唐玄宗統治后期,朝政腐敗,導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出現“國破山河在”的局面。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安史之亂是導致題干變化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安史之亂,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5.【答案】C【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宋朝時期農耕經濟和商品經濟等持續發展,高度繁榮;以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為代表的科技成就領先世界;宋朝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壯大,世俗文化得到發展。這三項說法正確符合史實,故①③④符合題意。北宋軍事實力較弱,經常遭到少數民族入侵,被迫割地賠款;南宋偏安東南,不思進取,故②說法錯誤。C項①③④是他們共同心儀宋朝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朝的時代特征,要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6.【答案】D【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金朝統治的滅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后,開始進攻金國的北方,并迅速占領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公元1234年,蒙古軍攻下蔡州,金朝滅亡。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蒙古是“ ”處應該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蒙古政權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蒙古政權的相關知識。7.【答案】A【知識點】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宋代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的場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許多窮苦藝人在這里賣藝謀生,有說書的、唱戲的、演雜劇的、表演踢球的等等,瓦子里有許多攤位,賣飲食、藥材的,賣古玩、字畫的,剃頭、剪頭的,相面的,算卦的,等等。所以宋朝雜技“百戲有蹴鞠……雜旋、獅子、弄槍、鈴瓶、茶碗、氈齪、碎劍、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劍門、打彈丸之類”。這反映了宋代雜技種類豐富多彩。A項雜技種類豐富多彩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的社會生活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8.【答案】B【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為了選拔皇帝的忠實奴仆,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明朝統治者用“八股取士”來禁錮知識分子思想。許多讀書人不講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的,很多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明朝的八股取士是題干這一制度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股取士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明朝實行八股取士的考試制度的目的是選拔皇帝的忠實奴仆。9.【答案】A【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大量出口石油,因此大型油輪來往頻繁;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產,所以人們喜愛各種米制品;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主要是因為草原上野生動物較多,為了驅趕野生動物;以上都是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北非,中亞地區信奉伊斯蘭教與自然環境無關。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中亞即亞洲中部地區,狹義的中亞國家包括四國,即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國,此地區的居民多為突厥語族.而西亞和北非的居民多以阿拉伯人為主.10.【答案】D【知識點】美國華盛頓;法國巴黎;印度班加羅爾;韓國蔚山【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巴黎——塞納河緩緩流過全城,④華盛頓——美國政治的心臟。①④,正確。②班加羅爾——“亞洲的硅谷”,不是北美洲;③蔚山——韓國的汽車生產中心,不是政治文化中心。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法國領土包括歐洲大陸部分和科西嘉島,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納河畔,海拔最高點為勃朗峰,主要河流為塞納河和盧瓦爾河,地勢地形特點為東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積廣闊,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11.【答案】(1)科舉制。李白《靜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國人 留居長安;外國人受到比較平等的對待;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外國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國人可以和中國人通婚;外國文化受到尊重與接納。(三點即可)阿倍仲麻呂。(3)貨幣(交子或會子等紙幣與銅錢并行)流通普及、火藥使用、指南針用于航海、造船技術先進。【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經濟重心的南移;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科舉面向全體士人公開招考,給每個人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科舉制通過嚴格的考試,以統一的標準選拔人才,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士人的學習積極性。唐朝涌現了很多著名的詩人,其中,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詩人,生活在盛唐時期,他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富有浪漫主義情懷,人們稱他為“詩仙”,他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杜甫是唐朝現實主義詩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他的詩感情真摯,筆觸細膩,風格雄渾,語言精練凝重,被后人尊為“詩圣”。“三吏”、“三別”是杜甫的作品。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是唐朝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他的詩直白如話,通俗易懂,如《錢塘湖春行》等。(2)由材料二“在長安有八千余名外國留學生以及成千上萬的波斯、阿拉伯、歐洲商人。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國人通婚。”可知,唐朝時“外國人在首都都受到歡迎”的表現包括:大量外國人留居長安;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國人通婚。阿倍仲麻呂是唐朝時來華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3)依據材料三“宋朝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時代。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于宋代出現。’”可知,宋代自信和創造力的突出表現有:貨幣(交子或會子等紙幣與銅錢并行)流通普及;火藥使用;指南針用于航海;造船技術先進。故答案為:(1)科舉制。李白《靜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國人留居長安;外國人受到比較平等的對待;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外國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國人可以和中國人通婚;外國文化受到尊重與接納。(三點即可)阿倍仲麻呂。(3)貨幣(交子或會子等紙幣與銅錢并行)流通普及、火藥使用、指南針用于航海、造船技術先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舉制、唐詩、唐朝的對外開放、宋朝發達的經濟和科技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2.【答案】(1)頻繁調動州縣長官(或三年一換的制度);設置通判;設轉運使(或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2)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并直接向皇帝負責;分散兵權,將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指揮。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3)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強化皇權。【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宋朝加強地方管理的措施,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一“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一方面為防止知州的權力過大難以控制,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頻繁調動州縣長官,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另一方面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宋朝加強地方管理的措有頻繁調動州縣長官(或三年一換的制度);設置通判;設轉運使(或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2)本題考查朱元璋強化皇權,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示意圖信息。根據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強化皇權,朱元璋在中央實行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并直接向皇帝負責;將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錦衣衛。在地方上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從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強化皇權。(3)本題考查宋朝與明朝政治體制的相同點。宋朝與明朝政治體制都加強對地方控制;改革官制,強化皇權。故答案為:(1)頻繁調動州縣長官(或三年一換的制度);設置通判;設轉運使(或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2)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并直接向皇帝負責;分散兵權,將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指揮。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3)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強化皇權。【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朝和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三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模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七下·柯橋月考)唐太宗被尊奉為周邊各族的“天可汗”。他之所以能贏得這一“桂冠”,主要是( )A.唐太宗積極吸取隋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B.唐太宗重視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廣納賢才,任用少數民族官吏C.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與周邊民族的密切、和諧的聯系D.唐太宗堅持以民為本,鼓勵農耕,減輕人民賦稅,開發邊疆地區【答案】C【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唐太宗時期,對少數民族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少數民族的首領紛紛來長安朝見唐太宗,擁戴唐太宗為“天可汗”。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與周邊民族的密切、和諧的聯系是唐太宗被尊奉為周邊各族的“天可汗”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民族關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唐朝民族關系的相關史實。2.(2021七下·柯橋月考)某影視公司準備拍攝一部電視劇:第一集《至尊紅顏》、第二集《大明宮詞》、第三集《一代女皇》、 第四集《無字碑歌》,根據這幾集的名稱判斷該電視劇的名稱是( )A.《武則天》 B.《漢武大帝》C.《貞觀長歌》 D.《三國演義》【答案】A【知識點】貞觀之治【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一代女皇》”“《無字碑歌》”可知是電視劇《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創立了殿試、武舉,在她執政期間,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武狀元。武則天曾改國號為“周”,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因而該電視劇的名稱是《武則天》。A項《武則天》是該電視劇的名稱,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某影視公司準備拍攝一部電視劇為切入點,考查武則天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注意武則天的歷史地位。3.(2021七下·柯橋月考)唐代歷史上有一位書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擊過安祿山叛亂,其所創雄渾敦厚的新書體,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該書法家是( )A.王羲之 B.歐陽詢 C.柳公權 D.顏真卿【答案】D【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解析】【分析】顏真卿創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他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A項王羲之是東晉時期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不符合題意;B項歐陽詢是由隋入唐的著名書法家,不符合題意;C項柳公權博采眾長,別出新意,自成“柳體”,他的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不符合題意;D項顏真卿是唐代歷史上有一位書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擊過安祿山叛亂,其所創雄渾敦厚的新書體,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顏真卿的識記能力。要求識記基礎史實。4.(2021七下·柯橋月考)唐玄宗統治前期,“公私倉廩俱豐實”;統治后期,“國破山河在”。導致這一變化的事件是( )A.隋末農民大起義 B.玄武門之變C.安史之亂 D.黃巢起義【答案】C【知識點】開元盛世【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出現開元盛世,所以,出現"公私倉廩俱豐實”的局面。而唐玄宗統治后期,朝政腐敗,導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出現“國破山河在”的局面。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安史之亂是導致題干變化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安史之亂,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5.(2021七下·柯橋月考)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說:“宋朝是最適合人類生活的朝代,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中國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說過:“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們共同心儀宋朝的原因是( )①社會經濟繁榮②國家統一強大③科技領先世界④社會生活氣象萬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探究北宋都市生活【解析】【分析】宋朝時期農耕經濟和商品經濟等持續發展,高度繁榮;以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為代表的科技成就領先世界;宋朝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壯大,世俗文化得到發展。這三項說法正確符合史實,故①③④符合題意。北宋軍事實力較弱,經常遭到少數民族入侵,被迫割地賠款;南宋偏安東南,不思進取,故②說法錯誤。C項①③④是他們共同心儀宋朝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朝的時代特征,要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6.(2021七下·柯橋月考)金朝統治末年,內外交困,統治階級內部血腥的權力斗爭,腐蝕著政權的大廈,外部面對著強勁的 旋風,它的滅亡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 )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蒙古【答案】D【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金朝統治的滅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后,開始進攻金國的北方,并迅速占領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公元1234年,蒙古軍攻下蔡州,金朝滅亡。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蒙古是“ ”處應該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蒙古政權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蒙古政權的相關知識。7.(2021七下·柯橋月考)《宋史》記載宋朝雜技“百戲有蹴球……雜旋、獅子、弄槍、鈴瓶、茶碗、氈齪、碎劍、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劍門、打彈丸之類”。這反映了宋代( )A.雜技種類豐富多彩 B.文學藝術的昌盛C.商業發展沒有限制 D.體育競技的發展【答案】A【知識點】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宋代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的場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許多窮苦藝人在這里賣藝謀生,有說書的、唱戲的、演雜劇的、表演踢球的等等,瓦子里有許多攤位,賣飲食、藥材的,賣古玩、字畫的,剃頭、剪頭的,相面的,算卦的,等等。所以宋朝雜技“百戲有蹴鞠……雜旋、獅子、弄槍、鈴瓶、茶碗、氈齪、碎劍、踏索、上竿、筋斗、擎戴、拗腰、透劍門、打彈丸之類”。這反映了宋代雜技種類豐富多彩。A項雜技種類豐富多彩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的社會生活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8.(2021七下·柯橋月考)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他們為中國提供了一種贏得歐洲人敬佩又較穩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這一制度,遏制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這一制度指的是( )A.隋唐的科舉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C.明朝的廠衛制度 D.清朝的“文字獄”【答案】B【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為了選拔皇帝的忠實奴仆,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明朝統治者用“八股取士”來禁錮知識分子思想。許多讀書人不講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的,很多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明朝的八股取士是題干這一制度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股取士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明朝實行八股取士的考試制度的目的是選拔皇帝的忠實奴仆。9.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下列選項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北非、中亞地區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B.波斯灣地區大型郵輪來往頻繁C.湄公河平原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D.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答案】A【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大量出口石油,因此大型油輪來往頻繁;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產,所以人們喜愛各種米制品;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主要是因為草原上野生動物較多,為了驅趕野生動物;以上都是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北非,中亞地區信奉伊斯蘭教與自然環境無關。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中亞即亞洲中部地區,狹義的中亞國家包括四國,即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國,此地區的居民多為突厥語族.而西亞和北非的居民多以阿拉伯人為主.10.(2021七下·柯橋月考)城市——文明中心。下列關于城市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巴黎——塞納河緩緩流過全城②班加羅爾——“北美洲的硅谷”③蔚山——韓國的政治文化中心④華盛頓——美國政治的心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知識點】美國華盛頓;法國巴黎;印度班加羅爾;韓國蔚山【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巴黎——塞納河緩緩流過全城,④華盛頓——美國政治的心臟。①④,正確。②班加羅爾——“亞洲的硅谷”,不是北美洲;③蔚山——韓國的汽車生產中心,不是政治文化中心。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法國領土包括歐洲大陸部分和科西嘉島,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納河畔,海拔最高點為勃朗峰,主要河流為塞納河和盧瓦爾河,地勢地形特點為東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積廣闊,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二、非選擇題11.(2021七下·柯橋月考)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時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繁榮。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士人讀書風氣盛行,教育事業也因此發展,文學藝術繁榮。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國紛紛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團龐大,居各國之首。材料二: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說:“歷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國人在首都都受到歡迎的一個時期。”在長安有八千余名外國留學生以及成千上萬的波斯、阿拉伯、歐洲商人。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國人通婚。他們帶來了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給傳統的華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這種局面的出現是由于唐王朝對外來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結果。材料三:宋朝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時代。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于宋代出現。”(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士人讀書風氣盛行”主要是由于唐朝繼續推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中提到“文學藝術繁榮”,請結合課本知識,列舉幾位代表人物及作品名字。(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時“外國人在首都都受到歡迎”的表現。請結合課本知識,列舉一位能說明這則材料的外國人名字(3)根據材料三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所說,列舉出宋代自信和創造力的突出表現。【答案】(1)科舉制。李白《靜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國人 留居長安;外國人受到比較平等的對待;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外國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國人可以和中國人通婚;外國文化受到尊重與接納。(三點即可)阿倍仲麻呂。(3)貨幣(交子或會子等紙幣與銅錢并行)流通普及、火藥使用、指南針用于航海、造船技術先進。【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經濟重心的南移;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科舉面向全體士人公開招考,給每個人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科舉制通過嚴格的考試,以統一的標準選拔人才,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士人的學習積極性。唐朝涌現了很多著名的詩人,其中,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詩人,生活在盛唐時期,他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富有浪漫主義情懷,人們稱他為“詩仙”,他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杜甫是唐朝現實主義詩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他的詩感情真摯,筆觸細膩,風格雄渾,語言精練凝重,被后人尊為“詩圣”。“三吏”、“三別”是杜甫的作品。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是唐朝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他的詩直白如話,通俗易懂,如《錢塘湖春行》等。(2)由材料二“在長安有八千余名外國留學生以及成千上萬的波斯、阿拉伯、歐洲商人。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國人通婚。”可知,唐朝時“外國人在首都都受到歡迎”的表現包括:大量外國人留居長安;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國人通婚。阿倍仲麻呂是唐朝時來華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3)依據材料三“宋朝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創造力的時代。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說:‘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代,一種物質文化由此展開。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于宋代出現。’”可知,宋代自信和創造力的突出表現有:貨幣(交子或會子等紙幣與銅錢并行)流通普及;火藥使用;指南針用于航海;造船技術先進。故答案為:(1)科舉制。李白《靜夜思》;杜甫《春望》。(2)大量外國人留居長安;外國人受到比較平等的對待;外國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外國人可以在朝廷做官;外國人可以和中國人通婚;外國文化受到尊重與接納。(三點即可)阿倍仲麻呂。(3)貨幣(交子或會子等紙幣與銅錢并行)流通普及、火藥使用、指南針用于航海、造船技術先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舉制、唐詩、唐朝的對外開放、宋朝發達的經濟和科技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2.(2021七下·柯橋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一方面為防止知州的權力過大難以控制,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頻繁調動州縣長官,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另一方面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整理自七年級下冊教材材料二:明朝政治建制示意圖(1)根據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強地方管理的措施。(2)有學者認為“明朝用分權的方式達到集權的目的”,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說明這一觀點。(3)綜合材料,可以看出宋朝與明朝政治體制有何相同點?【答案】(1)頻繁調動州縣長官(或三年一換的制度);設置通判;設轉運使(或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2)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并直接向皇帝負責;分散兵權,將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指揮。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3)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強化皇權。【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宋朝加強地方管理的措施,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一“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一方面為防止知州的權力過大難以控制,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頻繁調動州縣長官,在各州府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另一方面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稅收由中央掌控”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宋朝加強地方管理的措有頻繁調動州縣長官(或三年一換的制度);設置通判;設轉運使(或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2)本題考查朱元璋強化皇權,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示意圖信息。根據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強化皇權,朱元璋在中央實行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并直接向皇帝負責;將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錦衣衛。在地方上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從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強化皇權。(3)本題考查宋朝與明朝政治體制的相同點。宋朝與明朝政治體制都加強對地方控制;改革官制,強化皇權。故答案為:(1)頻繁調動州縣長官(或三年一換的制度);設置通判;設轉運使(或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2)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并直接向皇帝負責;分散兵權,將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指揮。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三司。(3)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改革官制,強化皇權。【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朝和明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三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模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三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5月月考模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