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8張PPT)第三單元計量時間單元重點教科版五年級上單元重點一、古人計量時間的方法1、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最早的計時單位——天。2、古人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方位變化的規律發明了日晷;利用日影長度變化發明了天文儀器——圭表。3、發現在一定的條件下(燃香或者蠟燭粗細很均勻,沒有風等外在干擾),燃香或者蠟燭的長度變化基本是勻速的,從而可以用于粗略的計時。4、水鐘分為受水型和泄水型水鐘。水鐘中的水能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因此通過水量的變化就能確定經過的時間。5、制作水鐘是一個技術與工程的實踐活動,既要考慮到制作水鐘過程消耗材料的多少,做到盡可能減少耗材,節約資源與成本;還要考慮到制作水鐘需要花費時間的長短,做到盡可能縮短工期,提高效率。單元重點二、擺的原理1、擺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這就是擺的等時性。2、擺的方向會逐漸偏轉,而且擺動時擺幅會逐漸變小,最后停止擺動。3、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原理發明了擺鐘。4、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質量和擺幅無關,與擺繩長度有關,擺繩越長,擺動越慢,反之越快。5、制作一個1分鐘能夠擺動60次的擺。如果1分鐘擺動的次數超過60次,就要增加擺繩長度,減慢擺動速度;如果1分鐘擺動的次數不到60次,就要減少擺繩長度,加快擺動速度。單元重點三、計量時間與我們物生活1、計時工具都運用了物體運動的等時性。2、計時工具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規律的作息必須要在計時工具的幫助下完成。3、石英晶體受到電池電力影響時,和音叉一樣會產生有規律的振動,每個振動都保持嚴格的相同時間,所以石英鐘表可以非常精確地計時,一天之內的誤差不會超過1秒。現在石英鐘表里都有一個電池和一片石英晶體。4、時間還可以用來測量天體之間的距離。5、當今計時最精確的是原子鐘,精度可以達到第2000萬年才誤差1秒。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單元計量時間單元劃重點一、古人計量時間的方法1、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最早的計時單位——天。2、古人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方位變化的規律發明了日晷;利用日影長度變化發明了天文儀器——圭表。3、發現在一定的條件下(燃香或者蠟燭粗細很均勻,沒有風等外在干擾),燃香或者蠟燭的長度變化基本是勻速的,從而可以用于粗略的計時。4、水鐘分為受水型和泄水型水鐘。水鐘中的水能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因此通過水量的變化就能確定經過的時間。5、制作水鐘是一個技術與工程的實踐活動,既要考慮到制作水鐘過程消耗材料的多少,做到盡可能減少耗材,節約資源與成本;還要考慮到制作水鐘需要花費時間的長短,做到盡可能縮短工期,提高效率。二、擺的原理1、擺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這就是擺的等時性。2、擺的方向會逐漸偏轉,而且擺動時擺幅會逐漸變小,最后停止擺動。3、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原理發明了擺鐘。4、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質量和擺幅無關,與擺繩長度有關,擺繩越長,擺動越慢,反之越快。5、制作一個1分鐘能夠擺動60次的擺。如果1分鐘擺動的次數超過60次,就要增加擺繩長度,減慢擺動速度;如果1分鐘擺動的次數不到60次,就要減少擺繩長度,加快擺動速度。三、計量時間與我們物生活1、計時工具都運用了物體運動的等時性。2、計時工具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有規律的作息必須要在計時工具的幫助下完成。3、石英晶體受到電池電力影響時,和音叉一樣會產生有規律的振動,每個振動都保持嚴格的相同時間,所以石英鐘表可以非常精確地計時,一天之內的誤差不會超過1秒。現在石英鐘表里都有一個電池和一片石英晶體。4、時間還可以用來測量天體之間的距離。5、當今計時最精確的是原子鐘,精度可以達到第2000萬年才誤差1秒。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5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單元 計量時間 單元重點 課件.ppt 第3單元 計量時間 單元重點.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