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五年級上4.3《心臟和血液》教學設計課題心臟和血液單元4學科科學年級5學習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心臟是重要的人體器官。心跳是心臟工作的外在表現。2.心臟跳動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維持人的生命活動。3.體育運動可以強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科學探究目標1.能夠借助模擬實驗推測心臟“工作”的方式。2.學會測量心跳和脈搏。科學態度目標對研究心臟、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維持人的生存感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知道體育鍛煉可以強壯心臟,并能夠用所學知識指導自己的行為。重點能夠借助模擬實驗推測心臟“工作”的方式。難點理解心臟跳動的意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1、圖片中紅色的部分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明確:紅色部分是心臟、血管和血液,呈現了身體的血液循環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運輸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吸入氧氣。2、心臟是跳動的,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播放視頻。明確:咚,咚,咚……3、用手摸摸,說說心臟位于身體什么位置。明確:心臟位于胸部偏左,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內側。4、一個人的心臟有多大?又是什么形狀的呢?明確:心臟外形像桃子,大小與人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心臟被分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5、血管是指血液流過的一系列管道。找一找,我們身上的血管。6、小結:血管遍布我們的身體,它們有的粗,有的細,最細的毛細血管10根合起來只有一根頭發粗。如果把一個人全身的血管連起來,足足有9.6萬多千米。血管按構造功能不同,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三種。血液是流動在心臟和血管內的不透明紅色液體。動脈血:含氧量較高,顏色鮮紅,繪圖時用紅色表示。靜脈血:血液含氧量較低,顏色暗紅,繪圖時用藍色表示。7、血液從心臟出發,流經血管又回到心臟,再流經血管……就這樣循環輸送營養和氧氣,帶走二氧化碳等廢物,維持身體的生命運動。我們的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它的跳動有什么意義?看圖回答看視頻,聽心跳摸心臟位置閱讀資料找血管認真聽講思考了解心臟、血管和血液相關基本知識,進而了解血液循環的科學含義,提出聚焦問題,激發探究興趣。講授新課一、血液循環模擬活動1、實驗材料:塑料管、吸耳球、水槽、染色水2、模擬實驗中,我們的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當于什么器官?明確:吸耳球——心臟塑料管——血管(染色)水——血液手的力量——心肌收縮產生的力量3、實驗步驟①將塑料管的一端與吸耳球的細長口連接,把另一端插入水中。②不停地用力大點擠壓和用力小點擠壓吸耳球,然后放松吸耳球,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呢?③1分鐘里,手有什么感覺?4、模擬試驗活動記錄5、實驗現象觀察下面的實驗,把看到的實驗現象記錄下來。播放視頻。現象:擠壓吸耳球,水流出;放松吸耳球,水流回。6、實驗結論心臟收縮:推動血液由心臟進入血管(動脈)流到全身各處。心臟舒張:血液由血管(靜脈)流回心臟。心臟不停地跳動,血液不間斷地流動。7、實驗中,擠壓吸耳球,用力大小不同,流出的水量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明確:用力大,流出的水就多,流回去的水也多;用力小,流出的水就少,流回去的水葉少。說明一個越健康越強健的心臟,每次收縮擠壓出來的血液就多。8、實驗中,1分鐘反復擠壓吸耳球,手有什么感覺?說明什么問題?明確:反復擠壓吸耳球,手會感到疲勞。說明心臟再不間斷跳動的過程中也會感到疲勞,也需要休息。9、小資料閱讀心臟在兩次跳動的間隙都有短暫的休息。盡管如此,我們還應該讓心臟有更多的休息時間。在身體休息狀態下特別是睡眠的時候,氧氣的需要量減少,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會減少,心臟會得到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與良好的睡眠,會讓心臟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們的健康。10、溫馨提示這個實驗與心臟輸送血液有什么相同與不同?明確: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系統是個封閉的系統,流出和流回心臟的血管不同:從動脈流出,從靜脈流回。二、心跳的測量和比較心跳是心臟工作的具體表現,也是我們熟悉的生命現象。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感覺到心臟跳動一次。人們常用心臟停止跳動來表述生命結束。我們把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叫心率。安靜狀態下,一般成年人每分鐘心跳75次,同學的心跳會稍快一點。心率的次數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當我們參加體育鍛煉時、心情緊張或是受到驚嚇時,心率都會大幅增加。當運動結束,心情平靜,心率又會慢慢回復正常。【活動:測試與比較】活動對象:愛運動的甲,不愛運動的乙活動項目:1分鐘蹲起活動要求:下蹲姿勢標準,動作要快活動計時:1分鐘1、怎樣做蹲起活動的姿勢是正確的?播放視頻。2、為了活動安全,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播放視頻。3、測試需要準備的器材秒表、聽診器4、怎么使用聽診器?播放視頻。5、測試過程請兩位同學用聽診器分別給甲和乙測量心率。整個活動按照老師的口令操作。(1)安靜狀態下,心率測量準備:開始——1分鐘到——記錄。(2)做好準備,1分鐘深蹲起:開始——1分鐘到。馬上測量心率:開始——1分鐘到——記錄。(3)我們的心率需要多長時間能回復正常,請做好準備。①運動后1分鐘心率測量:準備,開始——停止——記錄。②運動后2分鐘心率測量:準備,開始——停止——記錄。③如果仍沒有回復正常,請按照上面的步驟繼續測量3分、4分鐘心率,直到恢復正常為止。6、心率測量記錄表7、觀察現象運動后,心率都大幅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率慢慢恢復正常。甲同學的心率恢復較快,乙同學心率回復稍慢。8、得出結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我們的心臟更強健。三、研討1、心臟跳動有什么意義?是什么力量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明確:心臟跳動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將血液中所攜帶的養料、氧氣運輸到全身各處,同時也將攜帶的廢物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以維持人體各系統、器官、組織、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資料】英國科學家威廉·哈維研究發現,人的心臟可容納約0.5升的血液。雖然心臟收縮時擠出來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設擠出的量是0.2升,按心臟每分鐘跳動75次計算,一分鐘從心臟送出的血量就約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時輸出的血量約有900升。2、是什么力量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明確:心臟由心肌組成,心肌收縮和舒張使得血液流出和流回心臟,心肌越強健,每次收縮輸送出去的血液量越多。運動員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低。3、按每分鐘心跳75次計算,我們的心臟不到1秒鐘就要跳動一次,一天要跳動108000次。心臟無時無刻不在工作,它會疲勞嗎?如何保護我們的心臟?明確:①參加適宜的體育運動②適當的休息③合理的飲食……四、拓展不用聽診器,測量脈搏也能測量心率。這是什么原因呢?又怎樣進行測量呢?播放音頻。五、課堂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心臟跳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心肌收縮,血液流出心臟,心肌舒張,血液流回心臟B.心肌收縮,血液流回心臟,心肌舒張,血液流出心臟C.心臟兩次跳動之間沒有休息2.氧氣和養料主要通過()送到全身各處的。A.循環系統B.消化系統C.呼吸系統D.神經系統3.脈博的跳動和()的跳動是一致的。A.心臟B.血液C.脊髓(二)判斷題1.運動員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高。()2.心臟也會感到疲勞。()3.心臟收縮時會把所有的血液擠出。()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心臟更強健。()5.心率的次數是固定不變的。()6.血液是流動的透明紅色液體。()六、作業布置找一找,在身體的哪些地方能摸到動脈的跳動,然后再測量1分鐘的心跳與脈搏次數,看看能發現什么。準備材料回答操作記錄,搜集數據觀看視頻歸納回答回答閱讀回答認真聽講觀看視頻準備器材播放視頻測試記錄,搜集數據觀察歸納討論交流閱讀資料回答聽音頻練習通過實驗了解心臟在血液循環中的作用。進一步理解心跳的意義,強化保護心臟意識。總結探索內容加強心臟保護意識開闊眼界完成達標測評延伸課堂知識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心臟是重要的人體器官,心跳是心臟工作的外在表現,心臟跳動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維持人的生命活動;體育運動可以強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總結課堂板書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3《心臟和血液》練習一、填空題1、______位于胸部偏左,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內側。2、食物中的營養和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我們的血液后都將通過______、______等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維持身體的生命活動。3、心臟在______次跳動的間隙都有短暫的休息。4、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系統是個封閉的系統,從______流出,從______流回。5、我們把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叫_______。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運動員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高。()2、心臟也會感到疲勞。()3、心臟收縮時會把所有的血液擠出。()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心臟更強健。()5、心率的次數是固定不變的。()6、血液是流動的透明紅色液體。()三、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在括號內。1、下列關于心臟跳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心肌收縮,血液流出心臟,心肌舒張,血液流回心臟B.心肌收縮,血液流回心臟,心肌舒張,血液流出心臟C.心臟兩次跳動之間沒有休息2、氧氣和養料主要通過()送到全身各處的。A.循環系統B.消化系統C.呼吸系統D.神經系統3、脈博的跳動和()的跳動是一致的。A.心臟B.血液C.脊髓4、心臟由()組成。A.血管B.血液C.心肌5、安靜狀態下,一般成年人每分鐘心跳()次。A.60次B.75次C.120次6、()構成血液循環系統。A.心率血管血液B.心肌心臟血管C.心臟血管血液四、連線題血液循環模擬實驗中,各種材料與其所模擬的事物進行連線。吸耳球心肌收縮力塑料管血液染色水血管手的力量心臟五、填圖題寫出心臟各部分名稱。六、綜合題心臟有規律地跳動是一個健康生命的重要特征。五(2)班的小紅測量了自己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次數,請你根據所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1、小紅測量的心跳次數是每分鐘85次,采用的是直接用手摸心跳的方法,那么,測量時她應該把手放在自己身體的()。A.左胸部B.右胸部C.胸部的中間2、如果小紅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她測出的脈搏次數可能是()次。A.40次B.85次C.140次3、心臟是人體的(_________),推動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環流動。心臟與(___________)是我們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4、心臟有節奏的收縮和舒張,其實就是心跳。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會感覺到心跳()。A.一次B.兩次5、要想知道1分鐘內的心跳次數,我們可以摸身體的()。A.右胸部B.橈動脈6、如果小紅參加400米比賽,1分鐘的心跳可能會達到()。A.心跳78次B.心跳125次C.心跳83次7、這兩天,小紅生病啦,她感覺到心跳加快,于是她隨媽媽到醫院看病,如果你是一名醫生,除了給她開藥治好病之外,還能給她提出哪些保護心臟的建議(寫出三點)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心臟2、心臟血管3、兩4、動脈靜脈5、心率二、判斷題1、?2、√3、?4、√5、?6、?三、選擇題1、A2、A3、A4、C5、B6、C四、連線題吸耳球心肌收縮力塑料管血液染色水血管手的力量心臟五、填圖題六、綜合題1、A2、B3、“泵”血管4、A5、B6、B7、經常運動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情緒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1張PPT)心臟和血液教科版五年級上聚焦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運輸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吸入氧氣。圖片中紅色的部分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紅色部分是心臟、血管和血液,呈現了身體的血液循環系統。聚焦心臟是跳動的,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咚,咚,咚……聚焦用手摸摸,說說心臟位于身體什么位置。心臟位于胸部偏左,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內側肋骨胸骨(正面)(背面)聚焦一個人的心臟有多大?又是什么形狀的呢?心臟外形像桃子,大小與人自己的拳頭差不多。聚焦心臟被分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聚焦血管是指血液流過的一系列管道。找一找,我們身上的血管。血管遍布我們的身體,它們有的粗,有的細,最細的毛細血管10根合起來只有一根頭發粗。如果把一個人全身的血管連起來,足足有9.6萬多千米。聚焦血管按構造功能不同,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三種。聚焦血液是流動在心臟和血管內的不透明紅色液體。動脈血:含氧量較高,顏色鮮紅,繪圖時用紅色表示。靜脈血:血液含氧量較低,顏色暗紅,繪圖時用藍色表示。聚焦血液從心臟出發,流經血管又回到心臟,再流經血管……就這樣循環輸送營養和氧氣,帶走二氧化碳等廢物,維持身體的生命運動。聚焦我們的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它的跳動有什么意義?探索一、血液循環模擬活動實驗材料:塑料管、吸耳球、水槽、染色水探索模擬實驗中,我們的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當于什么器官?吸耳球——心臟塑料管——血管(染色)水——血液手的力量——心肌收縮產生的力量探索實驗步驟①將塑料管的一端與吸耳球的細長口連接,把另一端插入水中。②不停地用力大點擠壓和用力小點擠壓吸耳球,然后放松吸耳球,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呢?③1分鐘里,手有什么感覺?探索方法現象力度大手的感覺力度小手的感覺擠壓吸耳球放松吸耳球模擬試驗活動記錄探索觀察下面的實驗,把看到的實驗現象記錄下來。實驗現象擠壓吸耳球:水流出放松吸耳球:水流回探索心臟收縮:推動血液由心臟進入血管(動脈)流到全身各處心臟舒張:血液由血管(靜脈)流回心臟實驗結論心臟不停地跳動,血液不間斷地流動。探索實驗中,擠壓吸耳球,用力大小不同,流出的水量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用力大,流出的水就多,流回去的水也多;用力小,流出的水就少,流回去的水葉少。說明一個越健康越強健的心臟,每次收縮擠壓出來的血液就多。探索實驗中,1分鐘反復擠壓吸耳球,手有什么感覺?說明什么問題?反復擠壓吸耳球,手會感到疲勞。說明心臟再不間斷跳動的過程中也會感到疲勞,也需要休息。探索心臟在兩次跳動的間隙都有短暫的休息。盡管如此,我們還應該讓心臟有更多的休息時間。在身體休息狀態下特別是睡眠的時候,氧氣的需要量減少,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也會減少,心臟會得到較多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與良好的睡眠,會讓心臟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們的健康。小資料閱讀探索溫馨提示這個實驗與心臟輸送血液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系統是個封閉的系統,流出和流回心臟的血管不同:從動脈流出,從靜脈流回。探索心跳是心臟工作的具體表現,也是我們熟悉的生命現象。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感覺到心臟跳動一次。人們常用心臟停止跳動來表述生命結束。二、心跳的測量和比較我們把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叫心率。安靜狀態下,一般成年人每分鐘心跳75次,同學的心跳會稍快一點。探索心率的次數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當我們參加體育鍛煉時、心情緊張或是受到驚嚇時,心率都會大幅增加。當運動結束,心情平靜,心率又會慢慢回復正常。測試和比較活動對象:愛運動的甲,不愛運動的乙活動項目:1分鐘蹲起活動要求:下蹲姿勢標準,動作要快活動計時:1分鐘探索怎樣做蹲起活動的姿勢是正確的?探索為了活動安全,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探索測試需要準備的器材秒表聽診器探索怎么使用聽診器?探索測試過程1.安靜狀態下,心率測量準備:開始——1分鐘到——記錄。2.做好準備,1分鐘深蹲起:開始——1分鐘到。馬上測量心率:開始——1分鐘到——記錄。3.我們的心率需要多長時間能回復正常,請做好準備。(1)運動后1分鐘心率測量:準備,開始——停止——記錄。(2)運動后2分鐘心率測量:準備,開始——停止——記錄。4.如果仍沒有回復正常,請按照上面的步驟繼續測量3分、4分鐘心率,直到恢復正常為止。請兩位同學用聽診器分別給甲和乙測量心率。整個活動按照老師的口令操作。探索心率測量記錄表安靜時心率運動后心率1分鐘后心率2分鐘后心率3分鐘后心率甲乙8614812090889216013211692探索觀察現象運動后,心率都大幅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率慢慢恢復正常。甲同學的心率恢復較快,乙同學心率回復稍慢。得出結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我們的心臟更強健。研討1.心臟跳動有什么意義?是什么力量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心臟跳動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將血液中所攜帶的養料、氧氣運輸到全身各處,同時也將攜帶的廢物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以維持人體各系統、器官、組織、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英國科學家威廉·哈維研究發現,人的心臟可容納約0.5升的血液。雖然心臟收縮時擠出來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設擠出的量是0.2升,按心臟每分鐘跳動75次計算,一分鐘從心臟送出的血量就約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時輸出的血量約有900升。研討2.是什么力量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心臟由心肌組成,心肌收縮和舒張使得血液流出和流回心臟,心肌越強健,每次收縮輸送出去的血液量越多。運動員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低。研討3.按每分鐘心跳75次計算,我們的心臟不到1秒鐘就要跳動一次,一天要跳動108000次。心臟無時無刻不在工作,它會疲勞嗎?如何保護我們的心臟?保護心臟的方法①參加適宜的體育運動②適當的休息③合理的飲食拓展不用聽診器,測量脈搏也能測量心率。這是什么原因呢?又怎樣進行測量呢?測脈搏方法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心臟跳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心肌收縮,血液流出心臟,心肌舒張,血液流回心臟B.心肌收縮,血液流回心臟,心肌舒張,血液流出心臟C.心臟兩次跳動之間沒有休息2.氧氣和養料主要通過()送到全身各處的。A.循環系統B.消化系統C.呼吸系統D.神經系統3.脈博的跳動和()的跳動是一致的。A.心臟B.血液C.脊髓AAA選擇題課堂練習判斷題1.運動員的心率通常比普通人的心率高。()2.心臟也會感到疲勞。()3.心臟收縮時會把所有的血液擠出。()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心臟更強健。()5.心率的次數是固定不變的。()6.血液是流動的透明紅色液體。()?√?√??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心臟是重要的人體器官,心跳是心臟工作的外在表現,心臟跳動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維持人的生命活動;體育運動可以強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板書設計血液循環系統心臟血管血液作業布置找一找,在身體的哪些地方能摸到動脈的跳動,然后再測量1分鐘的心跳與脈搏次數,看看能發現什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心臟和血液》教案.doc 4.3《心臟和血液》練習(含答案).doc 4.3《心臟和血液》課件(41張PPT).ppt 五年級上冊科學微課視頻-3《心臟和血液》教材解讀 教科版2017.mp4 人體血管.mp4 聽診器的使用.mp4 心臟跳動.mp4 心臟跳動透視.mp4 測脈搏.mp3 血液循環模擬實驗.mp4 蹲起活動注意事項.mp4 蹲起的正確姿勢.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