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余姚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余姚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余姚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某同學對書本知識進行整理后的卡片,
主題:①
內容: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②……
1.請問該同學研究的主題是(  )
A.勤政為國 B.文化專制 C.重農抑商 D.加強皇權
2.下列選項能正確填入上圖②橫線部分的是(  )
A.三司制度 B.廷杖制度 C.內閣制度 D.特務機構
3.(2020八下·余姚期末)關于明清經濟繁榮,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明中期后江南地區出現機工機戶
B.長江流域出現多種形式的一年兩熟制
C.城市繁榮、工商業市鎮興盛
D.鄭和下西洋使得中國對外貿易獲利豐厚
4.(2020八下·余姚期末)明清時期隨著商業化程度的加深, 觀念受到挑戰; 逐漸成為當時社會風尚。(  )
A.以農為本 拜金逐利 B.重商主義 金錢至上
C.以農為本 勤儉 節約 D.重農抑商 勤儉節約
5.(2020八下·余姚期末)這本重要的明代醫藥學著作約190萬字,記載1800多種藥物,收錄藥方11000多個,1100多幅藥物插圖,歷時27年完成,它是哪位醫藥學家所作(  )
A.李時珍 B.徐光啟 C.宋應星 D.徐霞客
6.(2020八下·余姚期末)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
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
C.《黃帝內經》 D.《天工開物》
7.(2020八下·余姚期末)清朝閉關鎖國的準確含義是(  )
A.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B.斷絕對外貿易
C.嚴格限制海外貿易 D.堅壁清野保衛邊疆
8.(2020八下·余姚期末)1792年,馬戛爾尼訪華的真正目的是(  )
A. 給乾隆皇帝祝壽 B.刺探中國軍情
C.獲取殖民利益 D.友好交往
9.(2020八下·余姚期末)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并自制天文望遠鏡證明“日心說"正確的是(  )
A.哥白尼 B.牛頓 C.布魯諾 D.伽利略
10.(2020八下·余姚期末)觀察下圖,說明它體現的主要思想是(  )
A.人文主義 B.自由平等 C.神學思想 D.民主共和
11.(2018八下·慈溪期末)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 B.兩次運動中心都在意大利
C.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D.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
12.(2020八下·余姚期末)如果把“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確定為一個學習單元,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  )
A.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B.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
C.工業文明的浪潮 D.殖民擴張道路
13.(2020八下·余姚期末)時序是歷史學科的基礎。下列文獻按出現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權利法案》②《人權宣言》③《獨立宣言》④《1787年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14.(2020八下·余姚期末)英法、美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在于(  )
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導致了革命爆發
②資產階級在革命中起了領導作用
③革命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④革命后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列事物按照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6.(2020八下·余姚期末)某班歷史興趣小組對《工業革命》一課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之后,寫出了四篇歷史小論文。其中論文題目不正確的是(  )
A.《工業革命建立了現代工廠制度》
B.《工業革命以飛梭的發明為標志》
C.《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
D.《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
17.(2020八下·余姚期末)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留下的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省略號中應填寫的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馬克思主義
C.空想社會主義 D.三大工人運動
18.(2020八下·余姚期末)日本是近代亞洲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它之所以避免了類似其他亞洲國家的厄運,是因為它成功實施了(  )
A.大化改新 B.明治維新
C.天皇專制 D.幕府將軍的統治
19.(2020八下·余姚期末)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兩種經濟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
C.林肯當選總統
D.英國支持南方莊園主
20.(2020八下·余姚期末)1861年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國歷史的重要轉折,得出這一認識的主要依據是(  )
A. 改革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B.改革使農奴無償獲得了土地
C.改革使俄國擺脫了民族危機
D.改革廢除了沙皇統治
21.(2020八下·余姚期末)在19世紀中期德意志統一進程中,獲得“鐵血宰相”之稱的是(  )
A.拿破侖 B.威廉二世 C.俾斯麥 D.普魯士
22.(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三角貿易"示意圖,其中②處船上運輸的應該是(  )
A.槍支雜物 B.黃金白銀 C.黑人奴隸 D.生產原料
23.(2020八下·余姚期末)第二次工業革命給英國社會生活帶來了重大變化,下列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汽車在馬路奔馳 B.用衛星電話聯系
C.人們去觀看電影 D.人們坐火車外出
24.(2020八下·余姚期末)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獲得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以下能證明這個觀點的是(  )
A.嚴復翻譯《天演論》
B.張謇實業救國、康梁等人掀起戊戌變法
C.容閎督促政府派遣留學生
D.李鴻章等興辦民用工業,如上海輪船招商局
25.(2020八下·余姚期末)我國某城市有一座著名雕塑名為《較量》(俗稱“煙槍")(見下圖),該城市最有可能是(  )
A.虎門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26.(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南京條約》的部分內容。英國據此獲得的權益是(  )
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
A.開放通商口岸 B.獲得巨額賠款
C.割占土地 D.協定關稅
27.(2020八下·余姚期末)關于太平天國運動,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1851年爆發于廣西桂平金田村,主要領導人是洪秀全
B.頒布了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
C.在內亂和中外勢力聯合鎮壓下失敗
D.在浙江余姚的一次戰斗中,太平軍擊斃了洋槍隊頭子華爾
28.(2020八下·余姚期末)義和團是山東、直隸一帶的民間秘密組織。20世紀初,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他們提出的口號是(  )
A.“反清復明” B.“除暴安良”
C.“還我河山” D.“扶清滅洋”
29.(2020八下·余姚期末)在1895年到1898年間,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應是(  )
A.嚴厲禁煙、抵御外侮 B.維新變法、救亡圖存
C.師夷長技、自強求富 D.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30.(2020八下·余姚期末)史地綜合是歷史與社會學習的方法。下列關于近代史中,外國侵略勢力到達范圍描述正確的是(  )
①鴉片戰爭——東南沿海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沿海+長江中下游
③馬關條約——沿海+深入腹地
④瓜分中國狂潮——遍布中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40分)
31.(2020八下·余姚期末)明朝至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讀清朝疆域圖,完成下列填空。
(1)在西北地區的A地,康熙帝平定天山以北蒙古族①   叛亂;乾隆時期,在維吾爾等族人民支持下,清軍平定南疆②   叛亂;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設立③   將軍,統轄新疆事務。
(2)關于西藏B地區:順治帝接見藏傳格魯派首領,1653正式授予他“④   ”封號;1713年清政府冊封另-位格 魯派首領“⑤   ”稱號。
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⑥   監督西藏地方政務。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規定大活佛轉世需要通過⑦   制度,報請中央批準。
(3)在西南C地區,清政府大規模推行“⑧   ”加強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
(4)在東南沿海D地,1684年設置⑨   府歸福建省管轄,并于⑩   年正式建省。
32.(2020八下·余姚期末)圖片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素材。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材料:三幅圖片:
(1)閱讀材料一,說出圖1、圖2、圖3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各是什么。
(2)圖1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給世界帶來怎樣影響?
(3)請分析圖1、圖2、圖3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33.(2020八下·余姚期末)中國近代史既是列強發動一系列侵華戰爭,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史;也是中國人民面對列強侵略不屈不撓的愛國斗爭史;也是當時中國有識之士追隨世界歷史潮流,探索救國救民方案的歷史。閱讀中國近代史年代尺(部分),回答問題。
(1)根據中國近代史年代尺中屈辱史的角度,請依次寫出列強對應侵華戰爭A、B、C、D的名稱;以及相應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
(2)面對列強的侵略,當時的中國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愛國人物(人群)及其事跡。請在對應E、F、G處填上相應人物(人群)。
(3)面對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中國有識之士前赴后繼,尋找救國救民的方案,請注明H(魏源)、I(地主階級洋務派)、J(資產階級改良派)對應的救國主張與方案。
(4)上述H、I、J所代表的先進中國人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和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要求識記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1.結合題干中的“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結合所學知識,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加強君權,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三司;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權分六部;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
ABC三項和卡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加強皇權是該同學研究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明太祖在地方上廢除元朝的行中書省制,設三司;在中央廢丞相制,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授權錦衣衛,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
A項三司制度能正確填入上圖②橫線部分,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答案】D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鄭和下西洋是為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它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其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但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發展海外貿易,它采取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造成了巨大負擔。
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鄭和下西洋使得中國對外貿易獲利豐厚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理解并識記我國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
4.【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長期以來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明清之際這種傳統觀念受到了挑戰,伴隨商業化程度的日漸加深,拜金逐利成為社會風尚。
A項以農為本 拜金逐利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清文化的特點。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在總結前人經驗,歷時27年編成的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對每一種藥物的名稱、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說明,并且改正了前人關于藥物的許多錯誤和含混的記錄,它是我國16世紀以前醫藥學的豐富總結,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A項李時珍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李時珍和《本草綱目》,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6.【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7.【答案】C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為鞏固清王朝的統治,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開廣州一處為對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許設立了廣東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閉關鎖國對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最終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嚴格限制海外貿易是清朝閉關鎖國的準確含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識記與靈活掌握清朝閉關政策的原因、含義以及帶來的不良影響。
8.【答案】C
【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
【解析】【分析】聯系所學可知,1792年,英國以給乾隆皇帝祝壽為由,派馬戛爾尼使團前往中國,其根本目的是希望能進一步拓寬亞洲尤其是東方中國市場,獲取殖民利益,滿足其工業革命的需求。
AD兩項都不是馬戛爾尼使華的真正目的,只是表面現象,不符合題意;
B項刺探中國軍情不是馬戛爾尼訪華的真正目的,不符合題意;
C項獲取殖民利益是馬戛爾尼訪華的真正目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戛爾尼使華的真正目的,要求具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9.【答案】D
【知識點】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速度,重力和自由落體,相對論,慣性,彈丸運動原理,并從事應用科學和技術的研究,描述了擺的性質和“ 靜水平衡”,發明了溫度計和各種軍事羅盤,并使用用于天體科學觀測的望遠鏡。他對觀測天文學的貢獻包括對金星相的望遠鏡確認,對金星的觀測,以及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土星環的觀測和黑子的分析。
A項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不符合題意;
B項牛頓提出三大定律,和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C項布魯諾因反對教會,批判神學而被捕入獄,最后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柱上,不符合題意;
D項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并自制天文望遠鏡證明“日心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伽利略的成就,要求掌握基礎史實。
10.【答案】A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贊美人,肯定人的作用、價值,這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A項人文主義是題干圖片體現的主要思想,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圖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實質。
11.【答案】C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A項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說法錯誤,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不符合題意;
B項兩次運動中心都在意大利錯誤,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在意大利,但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符合題意;
C項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說法正確,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都抨擊了教會的封建統治,是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屬于近代歐洲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不符合題意;
D項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錯誤,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
12.【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題干中的“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分別指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帝國,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通過這三個事件英、法、美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
A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是這個單元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13.【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①《權利法案》頒布于1689年;②《人權宣言》頒布于1789年;③《獨立宣言》頒布于1775年;④《1787年憲法》頒布于1787年;按出現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③④②。
B項①③④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權利法案》、《人權宣言》、《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頒布的時間順序。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
14.【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7-18世紀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是:資產階級在革命中起了領導作用、革命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②③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因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而引發,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導致了革命爆發不符合美國獨立戰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君主立憲制,④革命后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不符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項②③是英、法、美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7-18世紀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早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點,注意對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進行比較記憶。
15.【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①是1879年愛迪生研制成功的電燈,②是卡爾·本茨于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③是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④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按照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④①②③。
A項④①②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及學生的識圖能力。準確識圖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6.【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765年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制成珍妮紡紗機成為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使人類直接參加勞動的手被解放出來,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AC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工業革命以飛梭的發明為標志》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
17.【答案】B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從此國際工人運動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他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馬克思主義是省略號中應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馬克思主義,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8.【答案】B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868年,明治天皇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成為近代亞洲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明治維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重點掌握明治維新的歷史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
19.【答案】A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依據學過的知識已知,19世紀中期,美國北部資本主義經濟獲得發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勞動力,迫切需要廢除奴隸制。南部種植園經濟發達,需要大量奴隸勞動,反對廢除奴隸制。南北雙方在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不可調和,引發美國南北戰爭。
A項南北兩種經濟間的矛盾不斷激化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BD兩項不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林肯當選總統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導火線,而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掌握南北戰爭的過程,理解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與歷史意義。
20.【答案】A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1861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落后的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并擴大了市場,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A項改革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是得出題干認識的主要依據,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得出題干認識的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意義,要求具備理解問題的能力。
21.【答案】C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俾斯麥領導了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人稱“鐵血宰相”。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俾斯麥在19世紀中期德意志統一進程中,獲得“鐵血宰相”之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俾斯麥的識記能力。要求準確識記基礎史實。
22.【答案】C
【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為補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他們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非洲,攜帶槍支、雜物等;在非洲通過各種卑鄙的方式擄獲黑人后運往美洲,然后把黑奴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然后帶著滿船的金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所以②處船上運輸的應該是黑人奴隸。
ABD三項都不是②處船上運輸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C項黑人奴隸應該是②處船上運輸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角貿易及學生識記能力。準確識記三角貿易的航線。
23.【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汽車、電影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衛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
ACD三項都符合實際情況,不符合題意;
B項用衛星電話聯系不符合實際情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識記基礎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24.【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及所學可知,清末狀元張謇在《馬關條約》簽訂后,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的情況下,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被稱為“狀元實業家”。甲午中日戰爭后即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增強,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資產階級開始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資產階級政治運動興起,康梁等人掀起戊戌變法。
ACD三項都不能證明題干觀點,不符合題意;
B項張謇實業救國、康梁等人掀起戊戌變法能證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近代民族工業在19世紀末的發展。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及知識的識記應用能力。
25.【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前后用了23天,銷毀鴉片110多萬千克。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林則徐成為無愧的民族英雄。
A項虎門最有可能是該城市,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與識記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
26.【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體現了協定關稅的內容,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應交納的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這使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破壞。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協定關稅是題干材料反映的英國獲得的權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需準確識記《南京條約》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材料分析選出正確答案。
27.【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期間,1860年,太平軍攻占蘇州、常州,進逼上海,清朝地方官員與英法侵略者勾結,雇傭美國人華爾組織“洋槍隊”,抵抗太平軍的進攻。1860年8月,太平軍將領李秀成在青浦大敗洋槍隊,并打傷了洋槍隊統領華爾。1862年9月,太平軍圍攻浙江寧波,在慈溪的戰斗中擊斃統領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在浙江余姚的一次戰斗中,太平軍擊斃了洋槍隊頭子華爾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
28.【答案】D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義和團又稱義和拳,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把斗爭的矛頭指向帝國主義,義和團運動的高潮為期不過三個月,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ABC三項都不是義和團提出的口號,不符合題意;
D項“扶清滅洋” 是義和團提出的口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義和團運動的相關史實。
29.【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圖強,后來列強又掀起瓜分狂潮,中國面臨瓜分豆剖的局面,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為了救亡圖存而掀起了維新變法
ACD三項都不是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不符合題意;
B項維新變法.救亡圖存應是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戊戌變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應把握康有為的主要活動、思想。
30.【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鴉片戰爭失敗后簽訂的《南京條約》中開放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位于東南沿海。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58年,英法攻占天津,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規定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馬關條約》中,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使外國侵略勢力由沿海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項①②③④描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識記與靈活掌握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史實。
31.【答案】(1)準噶爾部(噶爾丹);大、小和卓;伊犁
(2)達賴喇嘛(達賴);班禪額爾德尼(班禪);駐藏大臣;金瓶掣簽
(3)改土歸流
(4)臺灣;略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可知,康熙年間,蒙古族噶爾丹勢力日益強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東進攻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御駕親征下,清軍在烏蘭布通戰役取得了對噶爾丹叛軍的勝利。乾隆時期,大小和卓叛亂,形成割據勢力,乾隆皇帝和清軍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這場分裂祖國的叛亂。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
(2)清朝時期,1653年,清朝順治皇帝冊封“達賴喇嘛”,1713年,康熙皇帝冊封“班禪額爾德尼”,并規定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雍正帝時),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簽”制度,規定喇嘛教活佛轉世的人選,必須用中央頒發的金奔巴瓶抽簽決定,并由駐藏大臣監督。
(3)清政府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改土歸流”,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管理,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4)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
故答案為:(1)準噶爾部(噶爾丹);大、小和卓;伊犁。
(2)達賴喇嘛(達賴);班禪額爾德尼(班禪);駐藏大臣;金瓶掣簽。
(3)改土歸流。
(4)臺灣;1885年。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識記與靈活掌握清朝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的相關史實。
32.【答案】(1)圖1:新航路開辟,圖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圖3:工業革命。
(2)積極影響:促進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促進歐洲與亞、非、美洲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開始逐步確立起來;促進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消極影響:造成亞非拉的被殖民(財富資源被掠奪、人員被野蠻屠戮、奴役、販賣),是亞非拉落后的歷史原因。
(3)內在聯系:圖 1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發生了圖2資產階級革命;而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圖3工業革命興起。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仔細觀察圖片,聯系所學知識,圖1、圖2、圖3分別反映的是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
(2)新航路開辟的積極影響: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互相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消極影響:強制性的殖民貿易和殖民掠奪給亞非拉美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大量財富的流失、資源被掠奪、人口被掠奪、貴金屬被掠奪,另外頻繁的來往也把地區性的疾病帶到世界各地。
(3)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利用有利位置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推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上的障礙,為工業革命在英國首先發生提供了前提條件,而工業革命壯大了資產階級的力量,進一步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
故答案為:(1)圖1:新航路開辟,圖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圖3:工業革命。
(2)積極影響:促進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促進歐洲與亞、非、美洲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開始逐步確立起來;促進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消極影響:造成亞非拉的被殖民(財富資源被掠奪、人員被野蠻屠戮、奴役、販賣),是亞非拉落后的歷史原因。
(3)內在聯系:圖 1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發生了圖2資產階級革命;而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圖3工業革命興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33.【答案】(1)A: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D:八國聯軍侵華,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E:關天培或三元里人民,F:鄧世昌,G:義和團。
(3)H:師夷長技以制夷。I:不改變封建體制,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器物。維護清朝統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J:君主立憲制。
(4)向西方學習;目的救國救民(或挽救民族危亡);客觀上有利于推動中國的進步(近代化)。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1)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1860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關天培在廣東虎門的抗英斗爭,三元里人民在廣州三元里的抗英斗爭;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抗擊日軍;義和團團民在河北廊坊進行廊坊阻擊戰,抗擊八國聯軍侵略。
(3)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編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在書中他闡述了其救國主張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來抵抗外國人的侵略。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科學軍事技術,從而維護清朝封建統治。19世紀90年代,康梁維新派發起了戊戌變法運動,試圖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
(4)魏源、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改良派所代表的先進中國人都主張向西方學習;救國救民;客觀上都有利于推動中國的進步。
故答案為:(1)A: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D:八國聯軍侵華,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E:關天培或三元里人民,F:鄧世昌,G:義和團。
(3)H:師夷長技以制夷。I:不改變封建體制,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器物。維護清朝統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J:君主立憲制。
(4)向西方學習;目的救國救民(或挽救民族危亡);客觀上有利于推動中國的進步(近代化)。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相關史實。
1 / 1浙江省余姚市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某同學對書本知識進行整理后的卡片,
主題:①
內容: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②……
1.請問該同學研究的主題是(  )
A.勤政為國 B.文化專制 C.重農抑商 D.加強皇權
2.下列選項能正確填入上圖②橫線部分的是(  )
A.三司制度 B.廷杖制度 C.內閣制度 D.特務機構
【答案】1.D
2.A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和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要求識記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1.結合題干中的“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結合所學知識,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加強君權,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三司;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權分六部;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
ABC三項和卡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加強皇權是該同學研究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明太祖在地方上廢除元朝的行中書省制,設三司;在中央廢丞相制,撤銷中書省,權分六部;授權錦衣衛,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
A項三司制度能正確填入上圖②橫線部分,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2020八下·余姚期末)關于明清經濟繁榮,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明中期后江南地區出現機工機戶
B.長江流域出現多種形式的一年兩熟制
C.城市繁榮、工商業市鎮興盛
D.鄭和下西洋使得中國對外貿易獲利豐厚
【答案】D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鄭和下西洋是為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它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其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但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發展海外貿易,它采取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造成了巨大負擔。
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鄭和下西洋使得中國對外貿易獲利豐厚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理解并識記我國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
4.(2020八下·余姚期末)明清時期隨著商業化程度的加深, 觀念受到挑戰; 逐漸成為當時社會風尚。(  )
A.以農為本 拜金逐利 B.重商主義 金錢至上
C.以農為本 勤儉 節約 D.重農抑商 勤儉節約
【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長期以來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明清之際這種傳統觀念受到了挑戰,伴隨商業化程度的日漸加深,拜金逐利成為社會風尚。
A項以農為本 拜金逐利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清文化的特點。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2020八下·余姚期末)這本重要的明代醫藥學著作約190萬字,記載1800多種藥物,收錄藥方11000多個,1100多幅藥物插圖,歷時27年完成,它是哪位醫藥學家所作(  )
A.李時珍 B.徐光啟 C.宋應星 D.徐霞客
【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在總結前人經驗,歷時27年編成的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對每一種藥物的名稱、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說明,并且改正了前人關于藥物的許多錯誤和含混的記錄,它是我國16世紀以前醫藥學的豐富總結,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A項李時珍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李時珍和《本草綱目》,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6.(2020八下·余姚期末)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
A.《本草綱目》 B.《農政全書》
C.《黃帝內經》 D.《天工開物》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7.(2020八下·余姚期末)清朝閉關鎖國的準確含義是(  )
A.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B.斷絕對外貿易
C.嚴格限制海外貿易 D.堅壁清野保衛邊疆
【答案】C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為鞏固清王朝的統治,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開廣州一處為對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許設立了廣東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閉關鎖國對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最終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嚴格限制海外貿易是清朝閉關鎖國的準確含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識記與靈活掌握清朝閉關政策的原因、含義以及帶來的不良影響。
8.(2020八下·余姚期末)1792年,馬戛爾尼訪華的真正目的是(  )
A. 給乾隆皇帝祝壽 B.刺探中國軍情
C.獲取殖民利益 D.友好交往
【答案】C
【知識點】探討乾隆盛世的危機
【解析】【分析】聯系所學可知,1792年,英國以給乾隆皇帝祝壽為由,派馬戛爾尼使團前往中國,其根本目的是希望能進一步拓寬亞洲尤其是東方中國市場,獲取殖民利益,滿足其工業革命的需求。
AD兩項都不是馬戛爾尼使華的真正目的,只是表面現象,不符合題意;
B項刺探中國軍情不是馬戛爾尼訪華的真正目的,不符合題意;
C項獲取殖民利益是馬戛爾尼訪華的真正目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戛爾尼使華的真正目的,要求具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9.(2020八下·余姚期末)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并自制天文望遠鏡證明“日心說"正確的是(  )
A.哥白尼 B.牛頓 C.布魯諾 D.伽利略
【答案】D
【知識點】科學和思想的力量
【解析】【分析】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速度,重力和自由落體,相對論,慣性,彈丸運動原理,并從事應用科學和技術的研究,描述了擺的性質和“ 靜水平衡”,發明了溫度計和各種軍事羅盤,并使用用于天體科學觀測的望遠鏡。他對觀測天文學的貢獻包括對金星相的望遠鏡確認,對金星的觀測,以及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土星環的觀測和黑子的分析。
A項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不符合題意;
B項牛頓提出三大定律,和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C項布魯諾因反對教會,批判神學而被捕入獄,最后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柱上,不符合題意;
D項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并自制天文望遠鏡證明“日心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伽利略的成就,要求掌握基礎史實。
10.(2020八下·余姚期末)觀察下圖,說明它體現的主要思想是(  )
A.人文主義 B.自由平等 C.神學思想 D.民主共和
【答案】A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贊美人,肯定人的作用、價值,這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A項人文主義是題干圖片體現的主要思想,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圖片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理解文藝復興運動的實質。
11.(2018八下·慈溪期末)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 B.兩次運動中心都在意大利
C.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D.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
【答案】C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A項伏爾泰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說法錯誤,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不符合題意;
B項兩次運動中心都在意大利錯誤,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在意大利,但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符合題意;
C項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說法正確,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都抨擊了教會的封建統治,是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屬于近代歐洲三大思想解放運動不符合題意;
D項但丁是啟蒙運動的杰出代表錯誤,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
12.(2020八下·余姚期末)如果把“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確定為一個學習單元,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  )
A.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B.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
C.工業文明的浪潮 D.殖民擴張道路
【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題干中的“英國議會對王權的勝利”“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分別指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帝國,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通過這三個事件英、法、美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
A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是這個單元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13.(2020八下·余姚期末)時序是歷史學科的基礎。下列文獻按出現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權利法案》②《人權宣言》③《獨立宣言》④《1787年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①《權利法案》頒布于1689年;②《人權宣言》頒布于1789年;③《獨立宣言》頒布于1775年;④《1787年憲法》頒布于1787年;按出現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③④②。
B項①③④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權利法案》、《人權宣言》、《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頒布的時間順序。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
14.(2020八下·余姚期末)英法、美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在于(  )
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導致了革命爆發
②資產階級在革命中起了領導作用
③革命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④革命后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7-18世紀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是:資產階級在革命中起了領導作用、革命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②③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因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而引發,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導致了革命爆發不符合美國獨立戰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君主立憲制,④革命后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不符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項②③是英、法、美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7-18世紀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之處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早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點,注意對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進行比較記憶。
15.(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列事物按照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①是1879年愛迪生研制成功的電燈,②是卡爾·本茨于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③是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④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按照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④①②③。
A項④①②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及學生的識圖能力。準確識圖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6.(2020八下·余姚期末)某班歷史興趣小組對《工業革命》一課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之后,寫出了四篇歷史小論文。其中論文題目不正確的是(  )
A.《工業革命建立了現代工廠制度》
B.《工業革命以飛梭的發明為標志》
C.《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
D.《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765年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制成珍妮紡紗機成為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使人類直接參加勞動的手被解放出來,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AC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工業革命以飛梭的發明為標志》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
17.(2020八下·余姚期末)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留下的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省略號中應填寫的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馬克思主義
C.空想社會主義 D.三大工人運動
【答案】B
【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從此國際工人運動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他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馬克思主義是省略號中應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馬克思主義,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8.(2020八下·余姚期末)日本是近代亞洲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它之所以避免了類似其他亞洲國家的厄運,是因為它成功實施了(  )
A.大化改新 B.明治維新
C.天皇專制 D.幕府將軍的統治
【答案】B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868年,明治天皇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成為近代亞洲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明治維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重點掌握明治維新的歷史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
19.(2020八下·余姚期末)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兩種經濟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
C.林肯當選總統
D.英國支持南方莊園主
【答案】A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依據學過的知識已知,19世紀中期,美國北部資本主義經濟獲得發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勞動力,迫切需要廢除奴隸制。南部種植園經濟發達,需要大量奴隸勞動,反對廢除奴隸制。南北雙方在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不可調和,引發美國南北戰爭。
A項南北兩種經濟間的矛盾不斷激化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
BD兩項不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林肯當選總統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導火線,而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掌握南北戰爭的過程,理解南北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與歷史意義。
20.(2020八下·余姚期末)1861年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國歷史的重要轉折,得出這一認識的主要依據是(  )
A. 改革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B.改革使農奴無償獲得了土地
C.改革使俄國擺脫了民族危機
D.改革廢除了沙皇統治
【答案】A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1861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落后的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并擴大了市場,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A項改革推動俄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是得出題干認識的主要依據,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得出題干認識的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意義,要求具備理解問題的能力。
21.(2020八下·余姚期末)在19世紀中期德意志統一進程中,獲得“鐵血宰相”之稱的是(  )
A.拿破侖 B.威廉二世 C.俾斯麥 D.普魯士
【答案】C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俾斯麥領導了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人稱“鐵血宰相”。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俾斯麥在19世紀中期德意志統一進程中,獲得“鐵血宰相”之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俾斯麥的識記能力。要求準確識記基礎史實。
22.(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三角貿易"示意圖,其中②處船上運輸的應該是(  )
A.槍支雜物 B.黃金白銀 C.黑人奴隸 D.生產原料
【答案】C
【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為補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他們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非洲,攜帶槍支、雜物等;在非洲通過各種卑鄙的方式擄獲黑人后運往美洲,然后把黑奴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然后帶著滿船的金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所以②處船上運輸的應該是黑人奴隸。
ABD三項都不是②處船上運輸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C項黑人奴隸應該是②處船上運輸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角貿易及學生識記能力。準確識記三角貿易的航線。
23.(2020八下·余姚期末)第二次工業革命給英國社會生活帶來了重大變化,下列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汽車在馬路奔馳 B.用衛星電話聯系
C.人們去觀看電影 D.人們坐火車外出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汽車、電影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衛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
ACD三項都符合實際情況,不符合題意;
B項用衛星電話聯系不符合實際情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識記基礎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24.(2020八下·余姚期末)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獲得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以下能證明這個觀點的是(  )
A.嚴復翻譯《天演論》
B.張謇實業救國、康梁等人掀起戊戌變法
C.容閎督促政府派遣留學生
D.李鴻章等興辦民用工業,如上海輪船招商局
【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及所學可知,清末狀元張謇在《馬關條約》簽訂后,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的情況下,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被稱為“狀元實業家”。甲午中日戰爭后即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增強,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資產階級開始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資產階級政治運動興起,康梁等人掀起戊戌變法。
ACD三項都不能證明題干觀點,不符合題意;
B項張謇實業救國、康梁等人掀起戊戌變法能證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近代民族工業在19世紀末的發展。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及知識的識記應用能力。
25.(2020八下·余姚期末)我國某城市有一座著名雕塑名為《較量》(俗稱“煙槍")(見下圖),該城市最有可能是(  )
A.虎門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前后用了23天,銷毀鴉片110多萬千克。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林則徐成為無愧的民族英雄。
A項虎門最有可能是該城市,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及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與識記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
26.(2020八下·余姚期末)下圖是《南京條約》的部分內容。英國據此獲得的權益是(  )
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
A.開放通商口岸 B.獲得巨額賠款
C.割占土地 D.協定關稅
【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體現了協定關稅的內容,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應交納的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這使中國的關稅主權遭到破壞。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協定關稅是題干材料反映的英國獲得的權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需準確識記《南京條約》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材料分析選出正確答案。
27.(2020八下·余姚期末)關于太平天國運動,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1851年爆發于廣西桂平金田村,主要領導人是洪秀全
B.頒布了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
C.在內亂和中外勢力聯合鎮壓下失敗
D.在浙江余姚的一次戰斗中,太平軍擊斃了洋槍隊頭子華爾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期間,1860年,太平軍攻占蘇州、常州,進逼上海,清朝地方官員與英法侵略者勾結,雇傭美國人華爾組織“洋槍隊”,抵抗太平軍的進攻。1860年8月,太平軍將領李秀成在青浦大敗洋槍隊,并打傷了洋槍隊統領華爾。1862年9月,太平軍圍攻浙江寧波,在慈溪的戰斗中擊斃統領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在浙江余姚的一次戰斗中,太平軍擊斃了洋槍隊頭子華爾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史實。
28.(2020八下·余姚期末)義和團是山東、直隸一帶的民間秘密組織。20世紀初,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他們提出的口號是(  )
A.“反清復明” B.“除暴安良”
C.“還我河山” D.“扶清滅洋”
【答案】D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義和團又稱義和拳,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把斗爭的矛頭指向帝國主義,義和團運動的高潮為期不過三個月,最終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ABC三項都不是義和團提出的口號,不符合題意;
D項“扶清滅洋” 是義和團提出的口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義和團運動的相關史實。
29.(2020八下·余姚期末)在1895年到1898年間,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應是(  )
A.嚴厲禁煙、抵御外侮 B.維新變法、救亡圖存
C.師夷長技、自強求富 D.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答案】B
【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圖強,后來列強又掀起瓜分狂潮,中國面臨瓜分豆剖的局面,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為了救亡圖存而掀起了維新變法
ACD三項都不是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不符合題意;
B項維新變法.救亡圖存應是這一時期康有為上書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戊戌變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應把握康有為的主要活動、思想。
30.(2020八下·余姚期末)史地綜合是歷史與社會學習的方法。下列關于近代史中,外國侵略勢力到達范圍描述正確的是(  )
①鴉片戰爭——東南沿海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沿海+長江中下游
③馬關條約——沿海+深入腹地
④瓜分中國狂潮——遍布中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鴉片戰爭失敗后簽訂的《南京條約》中開放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位于東南沿海。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58年,英法攻占天津,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規定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馬關條約》中,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使外國侵略勢力由沿海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D項①②③④描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識記與靈活掌握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史實。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40分)
31.(2020八下·余姚期末)明朝至清朝前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讀清朝疆域圖,完成下列填空。
(1)在西北地區的A地,康熙帝平定天山以北蒙古族①   叛亂;乾隆時期,在維吾爾等族人民支持下,清軍平定南疆②   叛亂;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設立③   將軍,統轄新疆事務。
(2)關于西藏B地區:順治帝接見藏傳格魯派首領,1653正式授予他“④   ”封號;1713年清政府冊封另-位格 魯派首領“⑤   ”稱號。
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⑥   監督西藏地方政務。1793年,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規定大活佛轉世需要通過⑦   制度,報請中央批準。
(3)在西南C地區,清政府大規模推行“⑧   ”加強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
(4)在東南沿海D地,1684年設置⑨   府歸福建省管轄,并于⑩   年正式建省。
【答案】(1)準噶爾部(噶爾丹);大、小和卓;伊犁
(2)達賴喇嘛(達賴);班禪額爾德尼(班禪);駐藏大臣;金瓶掣簽
(3)改土歸流
(4)臺灣;略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可知,康熙年間,蒙古族噶爾丹勢力日益強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東進攻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御駕親征下,清軍在烏蘭布通戰役取得了對噶爾丹叛軍的勝利。乾隆時期,大小和卓叛亂,形成割據勢力,乾隆皇帝和清軍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這場分裂祖國的叛亂。清朝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
(2)清朝時期,1653年,清朝順治皇帝冊封“達賴喇嘛”,1713年,康熙皇帝冊封“班禪額爾德尼”,并規定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雍正帝時),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簽”制度,規定喇嘛教活佛轉世的人選,必須用中央頒發的金奔巴瓶抽簽決定,并由駐藏大臣監督。
(3)清政府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改土歸流”,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管理,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4)1684年,清政府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
故答案為:(1)準噶爾部(噶爾丹);大、小和卓;伊犁。
(2)達賴喇嘛(達賴);班禪額爾德尼(班禪);駐藏大臣;金瓶掣簽。
(3)改土歸流。
(4)臺灣;1885年。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識記與靈活掌握清朝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的相關史實。
32.(2020八下·余姚期末)圖片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素材。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材料:三幅圖片:
(1)閱讀材料一,說出圖1、圖2、圖3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各是什么。
(2)圖1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給世界帶來怎樣影響?
(3)請分析圖1、圖2、圖3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答案】(1)圖1:新航路開辟,圖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圖3:工業革命。
(2)積極影響:促進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促進歐洲與亞、非、美洲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開始逐步確立起來;促進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消極影響:造成亞非拉的被殖民(財富資源被掠奪、人員被野蠻屠戮、奴役、販賣),是亞非拉落后的歷史原因。
(3)內在聯系:圖 1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發生了圖2資產階級革命;而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圖3工業革命興起。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1)仔細觀察圖片,聯系所學知識,圖1、圖2、圖3分別反映的是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
(2)新航路開辟的積極影響: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互相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消極影響:強制性的殖民貿易和殖民掠奪給亞非拉美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大量財富的流失、資源被掠奪、人口被掠奪、貴金屬被掠奪,另外頻繁的來往也把地區性的疾病帶到世界各地。
(3)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利用有利位置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推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上的障礙,為工業革命在英國首先發生提供了前提條件,而工業革命壯大了資產階級的力量,進一步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
故答案為:(1)圖1:新航路開辟,圖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圖3:工業革命。
(2)積極影響:促進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促進歐洲與亞、非、美洲的商業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開始逐步確立起來;促進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消極影響:造成亞非拉的被殖民(財富資源被掠奪、人員被野蠻屠戮、奴役、販賣),是亞非拉落后的歷史原因。
(3)內在聯系:圖 1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發生了圖2資產階級革命;而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圖3工業革命興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33.(2020八下·余姚期末)中國近代史既是列強發動一系列侵華戰爭,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歷史;也是中國人民面對列強侵略不屈不撓的愛國斗爭史;也是當時中國有識之士追隨世界歷史潮流,探索救國救民方案的歷史。閱讀中國近代史年代尺(部分),回答問題。
(1)根據中國近代史年代尺中屈辱史的角度,請依次寫出列強對應侵華戰爭A、B、C、D的名稱;以及相應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
(2)面對列強的侵略,當時的中國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愛國人物(人群)及其事跡。請在對應E、F、G處填上相應人物(人群)。
(3)面對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民族危機不斷加深,中國有識之士前赴后繼,尋找救國救民的方案,請注明H(魏源)、I(地主階級洋務派)、J(資產階級改良派)對應的救國主張與方案。
(4)上述H、I、J所代表的先進中國人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案】(1)A: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D:八國聯軍侵華,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E:關天培或三元里人民,F:鄧世昌,G:義和團。
(3)H:師夷長技以制夷。I:不改變封建體制,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器物。維護清朝統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J:君主立憲制。
(4)向西方學習;目的救國救民(或挽救民族危亡);客觀上有利于推動中國的進步(近代化)。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結識中國近代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1)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1860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關天培在廣東虎門的抗英斗爭,三元里人民在廣州三元里的抗英斗爭;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抗擊日軍;義和團團民在河北廊坊進行廊坊阻擊戰,抗擊八國聯軍侵略。
(3)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編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在書中他闡述了其救國主張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來抵抗外國人的侵略。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科學軍事技術,從而維護清朝封建統治。19世紀90年代,康梁維新派發起了戊戌變法運動,試圖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
(4)魏源、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改良派所代表的先進中國人都主張向西方學習;救國救民;客觀上都有利于推動中國的進步。
故答案為:(1)A: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D:八國聯軍侵華,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E:關天培或三元里人民,F:鄧世昌,G:義和團。
(3)H:師夷長技以制夷。I:不改變封建體制,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器物。維護清朝統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J:君主立憲制。
(4)向西方學習;目的救國救民(或挽救民族危亡);客觀上有利于推動中國的進步(近代化)。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的相關史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衢州市| 原阳县| 丰都县| 金平| 嘉义县| 嘉义市| 瑞丽市| 双峰县| 渑池县| 大港区| 玛沁县| 辉南县| 福鼎市| 云安县| 普陀区| 元朗区| 金湖县| 临泉县| 政和县| 通化县| 长宁区| 阳泉市| 赣州市| 葫芦岛市| 沭阳县| 甘肃省| 团风县| 囊谦县| 宁海县| 延寿县| 乌什县| 嘉善县| 确山县| 长阳| 西安市| 拜城县| 志丹县| 双流县| 麻江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