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八下·定海期末)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以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是(  )
①文化專制
②閉關鎖國
③土地兼并
④人口增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清朝以來,我國對外閉關鎖國,對內把文化專制推向頂峰,以至于“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①②理解正確。
A項①②可以回答題干材料問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阻礙中國近代發展的因素。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2020八下·定海期末)據史書記載,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長城,長城沿線“守備日固,田野日辟……邊民始知有生之樂";蒙古族不但畜牧興旺,而且逐漸使用鐵犁牛耕發展農業,麥、豆、瓜、菜,“種種俱全”。長城增修加固后,長城沿線地區(  )
A.漢族文明高度發展 B.邊疆守備日漸廢弛
C.農耕經濟不斷繁榮 D.中央集權空前加強
【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題干“長城沿線‘守備日固,田野日辟……邊民始知有生之樂’;蒙古族不但畜牧興旺,而且逐漸使用鐵犁牛耕發展農業,麥、豆、瓜、菜,‘種種俱全’”描述了長城沿線的經濟繁榮、社會祥和的局面,體現了長城增修加固后有利于邊疆穩定,鞏固邊防,促進經濟發展。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農耕經濟不斷繁榮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長城的作用,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
3.(2020八下·定海期末)小賈在復習時整理了一張知識卡片,根據卡片的內容,標題最合適的應該是(  )
標題:
鄭成功 收復臺灣
康熙 雅克薩之戰勝利
戚繼光 俞大猷 抗倭取得決定性勝利
A.邊疆治理 B.文化交流 C.民族融合 D.抵御侵略
【答案】D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領導的雅克薩之戰和戚繼光、俞大猷抗倭都屬于中國明清時期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維護了民族利益,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ABC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抵御侵略應該是最合適的標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反抗外國侵略,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4.(2020八下·定海期末)兩次工業革命分別開啟了“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區分它們的主要根據是(  )
A.能源動力 B.通信技術 C.交通工具 D.機器設備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為動力,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運用為標志,故分別稱為蒸汽時代與電氣時代。
A項能源動力是區分兩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根據,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區分兩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根據,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特征來進行分析。
5.(2020八下·定海期末)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發生在美國資產階級統治建立和鞏固時期。以下對兩次戰爭的相同點歸納不正確的是(  )
A.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B.戰爭過程中都頒布了重要的文獻
C.都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D.都使美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答案】D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次革命,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因此,南北戰爭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性質。
ABC三項歸納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都使美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歸納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與南北戰爭的相同點。要求理解并掌握重要史實。
6.(2020八下·定海期末)下表是上海關稅進出口貨物統計,其中數據主要反映了(  )
  中國進口英國毛紡織品占當年英國輸華商品的比例 中國對英國出口農副產品工業原料占當年中國對英出口的比例
1850 6% 25
1860 4% 6%
1869 30% 13%
A.英國對華輸出的毛紡織品逐年增加
B.中國茶葉質高價廉有較強競爭力
C.中國完全淪為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D.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圖表時間范圍1850-1869年可知,此時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通過圖表可知進口英國毛紡織品占當年英國輸華商品比例在不斷增長,對英國出口農副產品工業原料占當年中國出口比例也在不斷增長。說明列強侵略中國在不斷深入打開中國市場,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ABC三項和題干表格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2020八下·定海期末)某舉人在光緒二十七年(注:光緒元年為1875年)的日記中寫道:“朝廷俯從和議,而輸與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萬金,吾邑派十五萬金。”這里的“洋夷”指(  )
A.英國殖民者 B.英法聯軍 C.日本侵略者 D.八國聯軍
【答案】D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由光緒二十七年可知當時是:1875+27-1=1901年,金四百五十兆也就是4.5億。結合所學可知,1901年簽訂,賠款4.5億兩白銀的是《辛丑條約》。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故“洋夷”指八國聯軍。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八國聯軍是題干材料里的“洋夷”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2020八下·定海期末)《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鴉片戰爭的發生意味著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上述觀點(  )
A.抹殺了鴉片戰爭的實質 B.明確指出戰爭產生后果
C.肯定中國抗英的正義性 D.正確分析鴉片戰爭原因
【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家,為了奪取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瘋狂對外擴張,并通過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把中國變成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工業革命后,西方列強對外擴張的必然產物,費正清的說法是“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這只看到了鴉片戰爭發動原因的表象,抹殺了其實質,是對歷史的錯誤解讀。
A項抹殺了鴉片戰爭的實質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9.(2020八下·定海期末)“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曾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該書是(  )
A.《本草綱目》 B.《天工開物》
C.《齊民要術》 D.《資治通鑒》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 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臺。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天工開物》的相關史實。
10.(2020八下·定海期末)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能夠證明馬克思這一觀點的史實有(  )
①文藝復興
②“三角貿易”
③鴉片貿易
④克萊武在印度掠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馬克思這句話說明了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根據所學知識,“三角貿易“、鴉片貿易、在美洲開發種植園都是歐洲殖民者進行殖民掠奪的表現。
C項②③④能夠證明馬克思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殖民掠奪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三角貿易“、鴉片貿易、在美洲開發種植園都是歐洲殖民者進行殖民掠奪的表現。
二、非選擇題
11.(2020八下·定海期末)歷史認識是多元化的,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認識可以有不同的觀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5世紀兩次遠航(示意圖)
材料二:對于同樣的航海者,東南亞對此卻有不同的態度
有一塊墓碑這樣篆刻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當地部落首領)在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
有許多寺廟、港口和城市:以“三寶”命名。
材料三:許多歷史學者也有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
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梁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觀點二
……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絕后的壯舉。但“厚遠薄來”,導致“庫藏為虛”,被視為耗民傷財之舉。——摘編自[美]牟復禮[英]崔瑞德《劍橋中國明代史》
觀點三
“三寶下西洋,費錢銀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嚴從簡《殊域周咨錄》
(1)圖中甲,乙航線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它們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東南亞持不同態度的原因。
(3)選擇一個你贊同的觀點,并用所學史實加以論證。
【答案】(1)甲:鄭和下西洋;乙: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或新航路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2)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3)示例一:贊同觀點一。因為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示例二:贊同觀點三。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遠航消耗大量的國力財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示例三:贊同觀點二。理由示例一和示例二綜合。
【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15世紀兩次遠航”圖中的“劉家港”“大西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甲,乙航線分別指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都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聯系交流。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是和平交往,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只要寫出航海的目的、影響不同即可。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運用所學史實論證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1)甲:鄭和下西洋;乙: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或新航路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2)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3)示例一:贊同觀點一。因為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示例二:贊同觀點三。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遠航消耗大量的國力財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示例三:贊同觀點二。理由示例一和示例二綜合。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
12.(2020八下·定海期末)閱讀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費正清關于近代中國與日本的部分觀點,回答問題。
觀點 問題
1.對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國人來說,西方卻成為仿效的榜樣,以便更好地加強自己的實力來對付西方。 (1)寫出這代中國人仿效西方而發動的運動及其主要目的。
2. 1868年,天皇頒布了一篇警文。它著重強調了兩點:①“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②“破除舊習……求知識于世界”。 (2)文件中的第①點對日本產生了什么影響?根據第②點寫出具體的措施。
3.中國遭受的第三次失敗是最為恥辱的,因為這次是敗在鄰近小國日本的手下……日本人的戰爭給中國的傲慢和自滿以毀滅性的打擊。 (3)結合相關史實,為觀點三提供例證。
【答案】(1)洋務運動。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的統治。(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設置府縣,以加強中央集權,學習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倡“文明開放”,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3)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19世紀60年--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2)日本明治政府廢除全國各藩,統一為府縣,合計共設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明治維新在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的統治。
(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設置府縣,以加強中央集權,學習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倡“文明開放”,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3)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明治維新、甲午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3.(2020八下·定海期末)做筆記是學習的一個好方法,八年級小賈在學完《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后,做了如下筆記(局部)。
(1)寫出筆記中A、B兩處對應的歷史事件
(2)簡述英美兩國在民主政治確立過程中各自取得的成果。
(3)運用上述材料所提及的事件及其影響,簡述“從16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方世界優勢形成”的原因。
【答案】(1)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
(2)英國通過《權利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贏得民族獨立后通過1787聯邦憲法,建立資本主義共和制國家。
(3)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方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啟蒙運動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歐美國家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是近代歐洲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7-18世紀歐洲發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
(2)結合所學知識,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制約,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頒布了《1787年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3)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方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啟蒙運動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歐美國家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故答案為:(1)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
(2)英國通過《權利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贏得民族獨立后通過1787聯邦憲法,建立資本主義共和制國家。
(3)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方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啟蒙運動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歐美國家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權利法案》、1787年憲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20八下·定海期末)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以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是(  )
①文化專制
②閉關鎖國
③土地兼并
④人口增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020八下·定海期末)據史書記載,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長城,長城沿線“守備日固,田野日辟……邊民始知有生之樂";蒙古族不但畜牧興旺,而且逐漸使用鐵犁牛耕發展農業,麥、豆、瓜、菜,“種種俱全”。長城增修加固后,長城沿線地區(  )
A.漢族文明高度發展 B.邊疆守備日漸廢弛
C.農耕經濟不斷繁榮 D.中央集權空前加強
3.(2020八下·定海期末)小賈在復習時整理了一張知識卡片,根據卡片的內容,標題最合適的應該是(  )
標題:
鄭成功 收復臺灣
康熙 雅克薩之戰勝利
戚繼光 俞大猷 抗倭取得決定性勝利
A.邊疆治理 B.文化交流 C.民族融合 D.抵御侵略
4.(2020八下·定海期末)兩次工業革命分別開啟了“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區分它們的主要根據是(  )
A.能源動力 B.通信技術 C.交通工具 D.機器設備
5.(2020八下·定海期末)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發生在美國資產階級統治建立和鞏固時期。以下對兩次戰爭的相同點歸納不正確的是(  )
A.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B.戰爭過程中都頒布了重要的文獻
C.都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D.都使美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6.(2020八下·定海期末)下表是上海關稅進出口貨物統計,其中數據主要反映了(  )
  中國進口英國毛紡織品占當年英國輸華商品的比例 中國對英國出口農副產品工業原料占當年中國對英出口的比例
1850 6% 25
1860 4% 6%
1869 30% 13%
A.英國對華輸出的毛紡織品逐年增加
B.中國茶葉質高價廉有較強競爭力
C.中國完全淪為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D.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7.(2020八下·定海期末)某舉人在光緒二十七年(注:光緒元年為1875年)的日記中寫道:“朝廷俯從和議,而輸與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萬金,吾邑派十五萬金。”這里的“洋夷”指(  )
A.英國殖民者 B.英法聯軍 C.日本侵略者 D.八國聯軍
8.(2020八下·定海期末)《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鴉片戰爭的發生意味著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上述觀點(  )
A.抹殺了鴉片戰爭的實質 B.明確指出戰爭產生后果
C.肯定中國抗英的正義性 D.正確分析鴉片戰爭原因
9.(2020八下·定海期末)“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曾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該書是(  )
A.《本草綱目》 B.《天工開物》
C.《齊民要術》 D.《資治通鑒》
10.(2020八下·定海期末)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能夠證明馬克思這一觀點的史實有(  )
①文藝復興
②“三角貿易”
③鴉片貿易
④克萊武在印度掠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2020八下·定海期末)歷史認識是多元化的,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認識可以有不同的觀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5世紀兩次遠航(示意圖)
材料二:對于同樣的航海者,東南亞對此卻有不同的態度
有一塊墓碑這樣篆刻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當地部落首領)在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
有許多寺廟、港口和城市:以“三寶”命名。
材料三:許多歷史學者也有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
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梁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觀點二
……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絕后的壯舉。但“厚遠薄來”,導致“庫藏為虛”,被視為耗民傷財之舉。——摘編自[美]牟復禮[英]崔瑞德《劍橋中國明代史》
觀點三
“三寶下西洋,費錢銀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嚴從簡《殊域周咨錄》
(1)圖中甲,乙航線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它們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東南亞持不同態度的原因。
(3)選擇一個你贊同的觀點,并用所學史實加以論證。
12.(2020八下·定海期末)閱讀美國最負盛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費正清關于近代中國與日本的部分觀點,回答問題。
觀點 問題
1.對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國人來說,西方卻成為仿效的榜樣,以便更好地加強自己的實力來對付西方。 (1)寫出這代中國人仿效西方而發動的運動及其主要目的。
2. 1868年,天皇頒布了一篇警文。它著重強調了兩點:①“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②“破除舊習……求知識于世界”。 (2)文件中的第①點對日本產生了什么影響?根據第②點寫出具體的措施。
3.中國遭受的第三次失敗是最為恥辱的,因為這次是敗在鄰近小國日本的手下……日本人的戰爭給中國的傲慢和自滿以毀滅性的打擊。 (3)結合相關史實,為觀點三提供例證。
13.(2020八下·定海期末)做筆記是學習的一個好方法,八年級小賈在學完《歷史與社會》第六單元后,做了如下筆記(局部)。
(1)寫出筆記中A、B兩處對應的歷史事件
(2)簡述英美兩國在民主政治確立過程中各自取得的成果。
(3)運用上述材料所提及的事件及其影響,簡述“從16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方世界優勢形成”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清朝以來,我國對外閉關鎖國,對內把文化專制推向頂峰,以至于“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①②理解正確。
A項①②可以回答題干材料問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阻礙中國近代發展的因素。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題干“長城沿線‘守備日固,田野日辟……邊民始知有生之樂’;蒙古族不但畜牧興旺,而且逐漸使用鐵犁牛耕發展農業,麥、豆、瓜、菜,‘種種俱全’”描述了長城沿線的經濟繁榮、社會祥和的局面,體現了長城增修加固后有利于邊疆穩定,鞏固邊防,促進經濟發展。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農耕經濟不斷繁榮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長城的作用,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材料能力。
3.【答案】D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領導的雅克薩之戰和戚繼光、俞大猷抗倭都屬于中國明清時期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維護了民族利益,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ABC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抵御侵略應該是最合適的標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反抗外國侵略,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4.【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為動力,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運用為標志,故分別稱為蒸汽時代與電氣時代。
A項能源動力是區分兩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根據,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區分兩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根據,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學生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特征來進行分析。
5.【答案】D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次革命,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因此,南北戰爭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性質。
ABC三項歸納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都使美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歸納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與南北戰爭的相同點。要求理解并掌握重要史實。
6.【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圖表時間范圍1850-1869年可知,此時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通過圖表可知進口英國毛紡織品占當年英國輸華商品比例在不斷增長,對英國出口農副產品工業原料占當年中國出口比例也在不斷增長。說明列強侵略中國在不斷深入打開中國市場,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ABC三項和題干表格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答案】D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由光緒二十七年可知當時是:1875+27-1=1901年,金四百五十兆也就是4.5億。結合所學可知,1901年簽訂,賠款4.5億兩白銀的是《辛丑條約》。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故“洋夷”指八國聯軍。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八國聯軍是題干材料里的“洋夷”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家,為了奪取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瘋狂對外擴張,并通過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把中國變成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工業革命后,西方列強對外擴張的必然產物,費正清的說法是“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這只看到了鴉片戰爭發動原因的表象,抹殺了其實質,是對歷史的錯誤解讀。
A項抹殺了鴉片戰爭的實質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9.【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 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臺。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天工開物》的相關史實。
10.【答案】C
【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馬克思這句話說明了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根據所學知識,“三角貿易“、鴉片貿易、在美洲開發種植園都是歐洲殖民者進行殖民掠奪的表現。
C項②③④能夠證明馬克思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殖民掠奪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三角貿易“、鴉片貿易、在美洲開發種植園都是歐洲殖民者進行殖民掠奪的表現。
11.【答案】(1)甲:鄭和下西洋;乙: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或新航路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2)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3)示例一:贊同觀點一。因為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示例二:贊同觀點三。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遠航消耗大量的國力財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示例三:贊同觀點二。理由示例一和示例二綜合。
【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15世紀兩次遠航”圖中的“劉家港”“大西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甲,乙航線分別指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都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聯系交流。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是和平交往,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只要寫出航海的目的、影響不同即可。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運用所學史實論證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1)甲:鄭和下西洋;乙: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或新航路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2)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3)示例一:贊同觀點一。因為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示例二:贊同觀點三。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遠航消耗大量的國力財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示例三:贊同觀點二。理由示例一和示例二綜合。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
12.【答案】(1)洋務運動。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的統治。(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設置府縣,以加強中央集權,學習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倡“文明開放”,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3)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19世紀60年--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2)日本明治政府廢除全國各藩,統一為府縣,合計共設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明治維新在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的統治。
(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設置府縣,以加強中央集權,學習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倡“文明開放”,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3)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明治維新、甲午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13.【答案】(1)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
(2)英國通過《權利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贏得民族獨立后通過1787聯邦憲法,建立資本主義共和制國家。
(3)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方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啟蒙運動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歐美國家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是近代歐洲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7-18世紀歐洲發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
(2)結合所學知識,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制約,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后,頒布了《1787年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3)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方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啟蒙運動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歐美國家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故答案為:(1)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
(2)英國通過《權利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贏得民族獨立后通過1787聯邦憲法,建立資本主義共和制國家。
(3)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西方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啟蒙運動撼動了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精神統治,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歐美國家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陸續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權利法案》、1787年憲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昭平县| 龙井市| 澎湖县| 丰都县| 灵武市| 金秀| 闸北区| 宜章县| 丽水市| 泰宁县| 淮南市| 新河县| 天水市| 扎鲁特旗| 巍山| 洛宁县| 龙门县| 千阳县| 怀来县| 全州县| 砚山县| 泸西县| 山阳县| 乌什县| 建水县| 黄冈市| 上犹县| 和龙市| 澳门| 乐东| 延安市| 新竹县| 九台市| 上虞市| 拜泉县| 绵竹市| 固安县| 荥阳市| 昭平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