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2020七下·西湖期末)如果說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那么我們的國土就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家園。據此回答下題。
1.對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東岸
B.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
C.我國領土跨寒、溫、熱三帶
D.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8個
2.有關我國人口和民族說法正確的有(  )
①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②黑河——大理線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線
③我國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④超過500萬人口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B
2.C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人口特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我國領土跨溫、熱兩帶;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②黑河—騰沖線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線;③我國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④超過500萬人口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等,①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2020七下·西湖期末)下圖是我國三個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回答下題。
3.比較三個城市氣候特點,敘述正確的有(  )
①漠河的全年氣溫變化最大
②廣州的年降水量最多
③北京夏季降水量最豐富
④冬季氣溫都低于0℃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漠河的氣候類型是(  )
A.高原山地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答案】3.A
4.B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3.根據給出的三個城市的氣候資料分析可知,漠河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廣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比較三個城市氣候特點可知,①漠河的全年氣溫變化最大,②廣州的年降水量最多,①②,正確。③北京夏季降水量最豐富,錯誤,應該是廣州。④冬季氣溫都低于0℃,錯誤,廣州不是。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4.根據給出的氣候資料可知,采用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方法可知。漠河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東北地區圖,回答下題。
5.圖中①②③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6.關于東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礦產資源短缺,農業、水利資源豐富
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
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
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5.B
6.C
【知識點】東北三省
【解析】【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
5.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①②③地區分別是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地。因此,它們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林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①礦產資源豐富,農業、水利資源豐富,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②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2020七下·西湖期末)我國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讀黃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圍圖,回答下題。
7.關于黃土高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大興安嶺以西 B.西到太行山脈
C.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 D.北抵長城
8.下列關于加強該地區水土保持的措施中,正確的有(  )
①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帶
②合理放牧,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
③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
④為提供治理環境的資金,無條件擴大煤炭開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7.D
8.A
【知識點】黃土高原
【解析】【點評】黃土高原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陜西中北部、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和青海東部,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位于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黃土高原屬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理位置位于太行山以西,西到烏鞘嶺,南到秦嶺,北抵長城,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8.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帶,②合理放牧,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③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①②③,正確。④為提供治理環境的資金,無條件擴大煤炭開采,會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與題意不符。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下題。
9.下游長三角地區包含的省級行政區是(  )
A.黔、蜀、渝、皖 B.鄂、湘、贛、浙
C.蘇、皖、浙、滬 D.魯、豫、蘇、滬
10.長江為該經濟帶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東逐漸增強
B.水能資源蘊藏量自西向東逐漸增多
C.長江下游有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
D.成渝經濟區西部的三峽工程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
【答案】9.C
10.A
【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點評】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
9.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下游長三角地區包含的省級行政區是江蘇,安徽 ,浙江,上海,其對應的簡稱分別是蘇、皖、浙、滬。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10.長江為該經濟帶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長江的通航能力自西向東逐漸增強,水能資源蘊藏量自西向東逐漸減少,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位于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區東部的三峽工程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2020七下·西湖期末)新疆山麓地帶有一種古老的灌溉工程叫坎兒井,長期為綠洲居民灌溉農田所用。讀坎兒井示意圖,回答下題。
11.坎兒井水源主要來自(  )
A.雨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雪融水
12.下列屬于新疆發展綠洲農業的自然條件有(  )
①夏季高溫
②光照充足
③降水充沛
④晝夜溫差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11.D
12.D
【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點評】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適用于有積雪或冰川融水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坎兒井屬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避免水分大量蒸發,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11.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發展綠洲農業的自然條件有:①夏季高溫,②光照充足,④晝夜溫差大。 ①②④,正確。該地區氣候干旱,③降水充沛,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3.(2020七下·西湖期末)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輻射強,太陽能豐富
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溝壑縱橫
【答案】B
【知識點】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思維導圖可知,該地是我國的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該地海拔較高,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冬冷夏涼,日較差較大,雪山連綿,冰川廣布。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14.(2020七下·西湖期末)下列地區與其特色民居、生活習俗相符的有(  )
①黃土高原——窯洞——吃面食
②華北平原——吊腳樓——賽龍舟
③四川盆地——四合院——變臉
④內蒙古草原——蒙古包——摔跤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D
【知識點】東部和西部差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黃土高原——窯洞——吃面食,④內蒙古草原——蒙古包——摔跤,①④,正確。②華北平原——四合院——吃面食,③四川盆地——吊腳樓——變臉。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聚落的民居建筑,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便于從當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創造出來的,其不僅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也有顯著的地方色彩。
15.(2020七下·西湖期末)遠古文化遺址的發掘以及民間傳說,都是我們解碼史前時代的途徑。下列屬于在浙江出土的文物有(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屬于在浙江出土的文物有 ①③④。 ②是陶器,主要在北方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西湖良渚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中國東部浙江省余杭縣,是中國文明起源階段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遺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 作為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西湖良渚遺址群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
16.(2020七下·西湖期末)人類早期文明發祥地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但人類邁進文明時代有著共同的重要標志,那就是(  )
①階級的分化
②國家的出現
③宗教的產生
④文字的發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中華文明的曙光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人類早期文明發祥地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但人類邁進文明時代有著共同的重要標志,那就是 :階級的分化、國家的出現和文字的發明, ①②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不論是愛琴海的文明,還是中美洲地區的文明,無不說明一個共同的特點,人類早期文明發祥地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這些文明的產生,說明了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
17.(2020七下·西湖期末)正確計算歷史年代是初中生學習歷史應具備的基本技能。算一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距今(2019年)(  )
A.2239年 B.2240年 C.1798年 D.1799年
【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計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距今(2019年)時,221+2018=2239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世界各國關于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二、非選擇題
18.(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字①是   地區,A線是該地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界線,確定這條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
(2)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區主要分布在   (填數字序號)
(3)地區②與地區③的分界線大致沿著B   (山脈)和C   (河)一線,該線與1月平均氣溫   等溫線比較接近;該線也與   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答案】(1)青藏;地形(地勢)
(2)②③;①④
(3)秦嶺;淮河;0℃;800毫米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1)、圖中數字①是青藏地區,A線是該地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界線,確定這條界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
(2)、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②③,牧區主要分布在①④
(3)、地區②與地區③的分界線大致沿著B是秦嶺(山脈)和C是淮河(河)一線,該線與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比較接近;該線也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點評】我國的四大地理單元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各區域特征顯著。西北地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區突出的特征是高寒。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
19.(2020七下·西湖期末)強化京津聯動,北京市政府編制了“一核雙城三軸四區”京津冀城市總體規劃。讀“京津冀區域空間格局示意圖(2016-2035年)”,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文資料可知“一核”指的城市是北京.其城市職能是   。
(2)“一核雙城三軸四區”京津冀城市總體規劃體現了國家實施   、互利共贏、   的發展戰略,旨在推進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3)京津冀“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已于2017年全面鋪開,力爭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居民靠煤取暖的現象。這項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京津冀地區的   問題。
(4)結合圖文信息,請你談談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1)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2)優勢互補;區域一體
(3)空氣污染
(4)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1)、據圖文資料可知“一核”指的城市是北京.其城市職能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2)、“一核雙城三軸四區”京津冀城市總體規劃體現了國家實施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的發展戰略,旨在推進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3)、煤炭燃燒會造成大氣污染,根據題意,這項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京津冀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
(4)、結合圖文信息可知,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主要措施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點評】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
20.(2020七下·西湖期末)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海南省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位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心。讀圖,回答問題。
(1)根據河流流向與水系形態,臺灣島與海南島的地勢特點都是   。
(2)   線從臺灣島中南部穿過,其南部地區與海南島一樣均屬于   氣候。
(3)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   、赤尾嶼等眾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   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和交通作用。
(4)2018年4月,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根據圖文材料,說明海南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有利條件。(至少答兩點)
【答案】(1)中間高四周低
(2)北回歸;熱帶季風
(3)釣魚島;最大
(4)海南 島北望大陸,南瀕南海,處于馬六甲海峽附近,是我國聯系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國海上交通的樞紐。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1)、水往低處流。根據河流流向與水系形態,臺灣島與海南島的地勢特點都是中間高四周低。
(2)、北回歸線從臺灣島中南部穿過,其南部地區與海南島一樣均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3)、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和交通作用。
(4)、根據圖文材料可知,海南島北望大陸,南瀕南海,處于馬六甲海峽附近,是我國聯系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國海上交通的樞紐。
【點評】臺灣,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是中國第一大島,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2020七下·西湖期末)如果說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那么我們的國土就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家園。據此回答下題。
1.對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東岸
B.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
C.我國領土跨寒、溫、熱三帶
D.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8個
2.有關我國人口和民族說法正確的有(  )
①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②黑河——大理線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線
③我國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④超過500萬人口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七下·西湖期末)下圖是我國三個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回答下題。
3.比較三個城市氣候特點,敘述正確的有(  )
①漠河的全年氣溫變化最大
②廣州的年降水量最多
③北京夏季降水量最豐富
④冬季氣溫都低于0℃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漠河的氣候類型是(  )
A.高原山地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東北地區圖,回答下題。
5.圖中①②③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6.關于東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礦產資源短缺,農業、水利資源豐富
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
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
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七下·西湖期末)我國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讀黃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圍圖,回答下題。
7.關于黃土高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大興安嶺以西 B.西到太行山脈
C.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 D.北抵長城
8.下列關于加強該地區水土保持的措施中,正確的有(  )
①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帶
②合理放牧,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
③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
④為提供治理環境的資金,無條件擴大煤炭開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下題。
9.下游長三角地區包含的省級行政區是(  )
A.黔、蜀、渝、皖 B.鄂、湘、贛、浙
C.蘇、皖、浙、滬 D.魯、豫、蘇、滬
10.長江為該經濟帶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東逐漸增強
B.水能資源蘊藏量自西向東逐漸增多
C.長江下游有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
D.成渝經濟區西部的三峽工程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
(2020七下·西湖期末)新疆山麓地帶有一種古老的灌溉工程叫坎兒井,長期為綠洲居民灌溉農田所用。讀坎兒井示意圖,回答下題。
11.坎兒井水源主要來自(  )
A.雨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雪融水
12.下列屬于新疆發展綠洲農業的自然條件有(  )
①夏季高溫
②光照充足
③降水充沛
④晝夜溫差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2020七下·西湖期末)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輻射強,太陽能豐富
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溝壑縱橫
14.(2020七下·西湖期末)下列地區與其特色民居、生活習俗相符的有(  )
①黃土高原——窯洞——吃面食
②華北平原——吊腳樓——賽龍舟
③四川盆地——四合院——變臉
④內蒙古草原——蒙古包——摔跤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5.(2020七下·西湖期末)遠古文化遺址的發掘以及民間傳說,都是我們解碼史前時代的途徑。下列屬于在浙江出土的文物有(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20七下·西湖期末)人類早期文明發祥地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但人類邁進文明時代有著共同的重要標志,那就是(  )
①階級的分化
②國家的出現
③宗教的產生
④文字的發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2020七下·西湖期末)正確計算歷史年代是初中生學習歷史應具備的基本技能。算一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距今(2019年)(  )
A.2239年 B.2240年 C.1798年 D.1799年
二、非選擇題
18.(2020七下·西湖期末)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字①是   地區,A線是該地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界線,確定這條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
(2)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區主要分布在   (填數字序號)
(3)地區②與地區③的分界線大致沿著B   (山脈)和C   (河)一線,該線與1月平均氣溫   等溫線比較接近;該線也與   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19.(2020七下·西湖期末)強化京津聯動,北京市政府編制了“一核雙城三軸四區”京津冀城市總體規劃。讀“京津冀區域空間格局示意圖(2016-2035年)”,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文資料可知“一核”指的城市是北京.其城市職能是   。
(2)“一核雙城三軸四區”京津冀城市總體規劃體現了國家實施   、互利共贏、   的發展戰略,旨在推進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3)京津冀“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已于2017年全面鋪開,力爭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居民靠煤取暖的現象。這項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京津冀地區的   問題。
(4)結合圖文信息,請你談談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主要措施。
20.(2020七下·西湖期末)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海南省地處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位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心。讀圖,回答問題。
(1)根據河流流向與水系形態,臺灣島與海南島的地勢特點都是   。
(2)   線從臺灣島中南部穿過,其南部地區與海南島一樣均屬于   氣候。
(3)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   、赤尾嶼等眾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   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和交通作用。
(4)2018年4月,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根據圖文材料,說明海南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有利條件。(至少答兩點)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人口特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我國領土跨溫、熱兩帶;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②黑河—騰沖線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線;③我國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④超過500萬人口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等,①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答案】3.A
4.B
【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3.根據給出的三個城市的氣候資料分析可知,漠河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廣州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比較三個城市氣候特點可知,①漠河的全年氣溫變化最大,②廣州的年降水量最多,①②,正確。③北京夏季降水量最豐富,錯誤,應該是廣州。④冬季氣溫都低于0℃,錯誤,廣州不是。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4.根據給出的氣候資料可知,采用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方法可知。漠河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答案】5.B
6.C
【知識點】東北三省
【解析】【點評】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征,土質以黑土為主,是形成大經濟區的自然基礎。東北地區自南向北跨中溫帶與寒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東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從濕潤區、半濕潤區過渡到半干旱區。
5.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①②③地區分別是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地。因此,它們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林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①礦產資源豐富,農業、水利資源豐富,②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山環水繞的格局十分明顯,③寒冷又潮濕是本地區最明顯的氣候特征,④交通十分便利,鐵路縱貫南北,公路四通八達,②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答案】7.D
8.A
【知識點】黃土高原
【解析】【點評】黃土高原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陜西中北部、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和青海東部,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位于中國第二級階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黃土高原屬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理位置位于太行山以西,西到烏鞘嶺,南到秦嶺,北抵長城,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8.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帶,②合理放牧,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③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①②③,正確。④為提供治理環境的資金,無條件擴大煤炭開采,會造成大量水土流失,與題意不符。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答案】9.C
10.A
【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點評】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
9.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下游長三角地區包含的省級行政區是江蘇,安徽 ,浙江,上海,其對應的簡稱分別是蘇、皖、浙、滬。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10.長江為該經濟帶發展提供了諸多便利。長江的通航能力自西向東逐漸增強,水能資源蘊藏量自西向東逐漸減少,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位于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區東部的三峽工程提供了充足的電力資源,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答案】11.D
12.D
【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點評】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適用于有積雪或冰川融水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坎兒井屬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避免水分大量蒸發,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11.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發展綠洲農業的自然條件有:①夏季高溫,②光照充足,④晝夜溫差大。 ①②④,正確。該地區氣候干旱,③降水充沛,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3.【答案】B
【知識點】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思維導圖可知,該地是我國的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該地海拔較高,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冬冷夏涼,日較差較大,雪山連綿,冰川廣布。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14.【答案】D
【知識點】東部和西部差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黃土高原——窯洞——吃面食,④內蒙古草原——蒙古包——摔跤,①④,正確。②華北平原——四合院——吃面食,③四川盆地——吊腳樓——變臉。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聚落的民居建筑,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便于從當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創造出來的,其不僅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也有顯著的地方色彩。
15.【答案】A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屬于在浙江出土的文物有 ①③④。 ②是陶器,主要在北方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西湖良渚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中國東部浙江省余杭縣,是中國文明起源階段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遺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 作為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西湖良渚遺址群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
16.【答案】D
【知識點】中華文明的曙光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人類早期文明發祥地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但人類邁進文明時代有著共同的重要標志,那就是 :階級的分化、國家的出現和文字的發明, ①②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不論是愛琴海的文明,還是中美洲地區的文明,無不說明一個共同的特點,人類早期文明發祥地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這些文明的產生,說明了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
17.【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計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距今(2019年)時,221+2018=2239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世界各國關于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18.【答案】(1)青藏;地形(地勢)
(2)②③;①④
(3)秦嶺;淮河;0℃;800毫米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1)、圖中數字①是青藏地區,A線是該地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界線,確定這條界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
(2)、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②③,牧區主要分布在①④
(3)、地區②與地區③的分界線大致沿著B是秦嶺(山脈)和C是淮河(河)一線,該線與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比較接近;該線也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點評】我國的四大地理單元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各區域特征顯著。西北地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區突出的特征是高寒。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
19.【答案】(1)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2)優勢互補;區域一體
(3)空氣污染
(4)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1)、據圖文資料可知“一核”指的城市是北京.其城市職能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2)、“一核雙城三軸四區”京津冀城市總體規劃體現了國家實施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的發展戰略,旨在推進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3)、煤炭燃燒會造成大氣污染,根據題意,這項工程主要是為了緩解京津冀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
(4)、結合圖文信息可知,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主要措施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點評】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
20.【答案】(1)中間高四周低
(2)北回歸;熱帶季風
(3)釣魚島;最大
(4)海南 島北望大陸,南瀕南海,處于馬六甲海峽附近,是我國聯系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國海上交通的樞紐。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1)、水往低處流。根據河流流向與水系形態,臺灣島與海南島的地勢特點都是中間高四周低。
(2)、北回歸線從臺灣島中南部穿過,其南部地區與海南島一樣均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3)、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和交通作用。
(4)、根據圖文材料可知,海南島北望大陸,南瀕南海,處于馬六甲海峽附近,是我國聯系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國海上交通的樞紐。
【點評】臺灣,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是中國第一大島,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闻喜县| 延边| 宿州市| 民丰县| 阿克陶县| 昆明市| 淄博市| 柘荣县| 友谊县| 巴青县| 余庆县| 隆尧县| 大名县| 上杭县| 湄潭县| 通道| 乌鲁木齐县| 安图县| 防城港市| 瑞丽市| 云南省| 炎陵县| 金华市| 万荣县| 墨脱县| 通城县| 固镇县| 陇西县| 麟游县| 来安县| 阿克苏市| 自治县| 巴青县| 沈阳市| 德安县| 长沙市| 莒南县| 五莲县| 万年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