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2020七下·定海期末)為研究定海古城,小敏所在學校開展了一次社會調查活動。據此回答小題。1.小敏在定海古城看到一棟古建筑上寫有“紫氣東來”的牌匾。該牌匾屬于( )①實物資料②文獻資料③第一手資料④第二手資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定海古城中的大屋多是清代和民國建筑,位于西大街的藍家大屋是其中的代表。藍氏先人藍理(1649- 1719)戰功卓越,康熙皇帝曾為其親題“所向無敵’四字以示嘉獎……”這段資料采用( )①年號紀年②朝代紀年③公元紀年④民國紀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C2.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歷史史料的理解,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紀年法,要求掌握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1.按照資料的表現形式,將歷史史料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文獻史料是以文字形式記錄的資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口述史料是人們對往事的口頭回憶而寫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資料。由此可知,古建筑上寫的“紫氣東來”牌匾是實物資料,屬于第一手資料。C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題干中的“多是清代和民國建筑”采用了朝代紀年,“1649- 1719”采用的是公元紀年。B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20七下·定海期末)我國地大物博,自然環境差異顯著。讀圖,回答下題。3.圖中①②③④都不屬于的地理區域是(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4.某省的第四屆小麥文化節于2019年6月6日開幕,該省最可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5.圖中②④所在地區緯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環境差異顯著,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經度位置 B.季風影響 C.地形地勢 D.山脈阻隔6.圖中③所在的山脈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下列選項中,以③作為分界線的有( )①中國第一、二級階梯②中國第二、三級階梯③南方地區與青藏地區④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3.C4.A5.C6.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①屬于北方地區,②屬于青藏地區,③④屬于南方地區。故答案為:圖中①②③④都不屬于的地理區域是西北地區。4.根據題意,該省舉行小麥文化節,說明當地盛產小麥。因此,該省最可能位于①5.圖中②④所在地區緯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環境差異顯著,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阻擋。6.圖中③所在的山脈是橫斷山區,下列選項中,以③作為分界線的有①中國第一、二級階梯,③南方地區與青藏地區,①③ ,正確。②中國第二、三級階梯,④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都沒有涉及這個地區。(2020七下·定海期末)長江滋養著中華兒女。讀圖,回答下題。7.長江注人(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8.研究長江流域的早期文明,可以選擇的遺址有( )①河姆渡遺址②良渚遺址③牛梁河遺址④半坡遺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7.C8.A【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點評】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 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注人東海。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8.研究長江流域的早期文明,可以選擇的遺址有①河姆渡遺址,②良渚遺址,①② ,正確。③牛梁河遺址,④半坡遺址,都在北方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9.(2020七下·定海期末)臺灣省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臺灣島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回歸線穿過該島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④動植物資源豐富,觀光景點眾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關于臺灣的說法,①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回歸線穿過該島,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④動植物資源豐富,觀光景點眾多,①③④,正確。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錯誤,是西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臺灣,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10.(2020七下·定海期末)關于下圖中的四個省級行政區域,小敏判斷正確的有( )A.①的簡稱是黑 B.②④位置相鄰C.③海陸兼備 D.④地處北溫帶【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省級行政區輪廓看,①是山東省,簡稱是魯。②是廣東省,和廣西相鄰。③是黑龍江省,沒有沿海,不是海陸兼備。④是廣西,處于熱帶,不是北溫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11.(2020七下·定海期末)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眾多傳媒促成了這一轉變,其中影響最為直接的是( )A.廣播 B.報紙 C.電話 D.電視【答案】C【知識點】傳媒的行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眾多傳媒促成了這一轉變,其中影響最為直接的是電話。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文化傳播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載體作為媒介,這種手段和載體就是傳媒。縱觀歷史的發展過程,可以通過具體的歷史事件來印證傳媒的發展歷程,比如“烽火狼煙”“晨中暮鼓”“驛寄梅花”“鴻雁傳書”等。二、非選擇題12.(2020七下·定海期末)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也是當今“一帶一路”戰略下著力發展的重點區域。針對該區域,小敏和同學們開展了一次社會調查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材料二:粵港澳大灣區概況(表1)平均海拔 50米左右1月均溫 13- 15℃7月均溫 28℃四大核心城市 廣州、深圳、 、經濟總量 約10萬億元常住人口 約7000萬人港珠澳大橋日均流量 7萬人次國家未來規劃戰略定位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1)此次社會調查主要運用了哪一調查方法?(2)描述材料一所示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位置。(3)綜合上述圖文資料,補上表1橫線處的核心城市名稱,并分析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答案】(1)文獻調查法。(2)地處我國 東南沿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臨南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在北緯22.8度到北緯22.1度之間、東經113.8度到東經114.5度之間。(3)香港;澳門;人口數量多,勞動力充足;粵港澳地理位 置優越,海運條件好,對外經貿合作便利;資金雄厚,國家政策支持。【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此次社會調查主要運用了文獻調查法。(2)、根據材料一信息可知,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 東南沿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臨南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在北緯22.8度到北緯22.1度之間、東經113.8度到東經114.5度之間。(3)、綜合上述圖文資料,表1橫線處的核心城市名稱是香港、澳門。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是人口數量多,勞動力充足;粵港澳地理位 置優越,海運條件好,對外經貿合作便利;資金雄厚,國家政策支持。【點評】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珠三角)九個地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13.(2020七下·定海期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小陳與同學們一起參加了一次研學活動,并撰寫了研學日記。閱讀下列研學分享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分享]小陳:據研究,樹枝狀“最美雪花”多在-10℃至-20℃的環境中形成,且需要充足的水汽補給。[分享二]小周:我在新疆吃到了正宗的“冰糖心”蘋果。這里的蘋果即使成熟也要等到10月才采摘,以便它們吸收更多日照,使糖分充分凝聚到果核。這些蘋果的最佳儲存溫度是-5℃至5℃,否則,“冰糖心”會因氣溫高而消失。[分享三]小張:我去過北京,參觀了故宮、長城等旅游景點;在一個胡同買了一個兔兒爺,感受了北京的傳統民俗。(1)根據材料,判斷小陳最可能去過甲乙丙中的哪一地。(2)結合材料,分析“正宗”冰糖心蘋果主要產自新疆的自然原因。(3)參照小張示例,請你介紹我們的家鄉——舟山。(4)[分享四]小王:聽了你們的分享,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完成填空)【答案】(1)甲地(2)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中糖分的積累。(3)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去過舟山,游玩了普陀山、桃花島等旅游景點;在一個海灘邊買了個觀音酥,品嘗了舟山的傳統美食(4)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影響巨大,要學會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示意圖可知,甲地位于東北地區的長白山區,乙地位于內蒙古草原地區,丙地位于我國新疆北疆地區。根據材料,結合小陳的分享,判斷小陳最可能去過甲地。(2)、結合材料,分析“正宗”冰糖心蘋果主要產自新疆的自然原因是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中糖分的積累。(3)、參照小張示例,請你介紹我們的家鄉——舟山。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去過舟山,游玩了普陀山、桃花島等旅游景點;在一個海灘邊買了個觀音酥,品嘗了舟山的傳統美食。(4)、根據分享,給出的啟示是: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影響巨大,要學會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點評】自然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的生產生活要適應自然環境。不同區域人們有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因為不同而美麗。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為生存的自然條件不同,各地的人們都要根據各自區域的特點來選擇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產。1 / 1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2020七下·定海期末)為研究定海古城,小敏所在學校開展了一次社會調查活動。據此回答小題。1.小敏在定海古城看到一棟古建筑上寫有“紫氣東來”的牌匾。該牌匾屬于( )①實物資料②文獻資料③第一手資料④第二手資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定海古城中的大屋多是清代和民國建筑,位于西大街的藍家大屋是其中的代表。藍氏先人藍理(1649- 1719)戰功卓越,康熙皇帝曾為其親題“所向無敵’四字以示嘉獎……”這段資料采用( )①年號紀年②朝代紀年③公元紀年④民國紀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0七下·定海期末)我國地大物博,自然環境差異顯著。讀圖,回答下題。3.圖中①②③④都不屬于的地理區域是(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4.某省的第四屆小麥文化節于2019年6月6日開幕,該省最可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5.圖中②④所在地區緯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環境差異顯著,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經度位置 B.季風影響 C.地形地勢 D.山脈阻隔6.圖中③所在的山脈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下列選項中,以③作為分界線的有( )①中國第一、二級階梯②中國第二、三級階梯③南方地區與青藏地區④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020七下·定海期末)長江滋養著中華兒女。讀圖,回答下題。7.長江注人(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8.研究長江流域的早期文明,可以選擇的遺址有( )①河姆渡遺址②良渚遺址③牛梁河遺址④半坡遺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2020七下·定海期末)臺灣省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臺灣島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回歸線穿過該島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④動植物資源豐富,觀光景點眾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2020七下·定海期末)關于下圖中的四個省級行政區域,小敏判斷正確的有( )A.①的簡稱是黑 B.②④位置相鄰C.③海陸兼備 D.④地處北溫帶11.(2020七下·定海期末)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眾多傳媒促成了這一轉變,其中影響最為直接的是( )A.廣播 B.報紙 C.電話 D.電視二、非選擇題12.(2020七下·定海期末)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也是當今“一帶一路”戰略下著力發展的重點區域。針對該區域,小敏和同學們開展了一次社會調查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材料二:粵港澳大灣區概況(表1)平均海拔 50米左右1月均溫 13- 15℃7月均溫 28℃四大核心城市 廣州、深圳、 、經濟總量 約10萬億元常住人口 約7000萬人港珠澳大橋日均流量 7萬人次國家未來規劃戰略定位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1)此次社會調查主要運用了哪一調查方法?(2)描述材料一所示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位置。(3)綜合上述圖文資料,補上表1橫線處的核心城市名稱,并分析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13.(2020七下·定海期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小陳與同學們一起參加了一次研學活動,并撰寫了研學日記。閱讀下列研學分享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分享]小陳:據研究,樹枝狀“最美雪花”多在-10℃至-20℃的環境中形成,且需要充足的水汽補給。[分享二]小周:我在新疆吃到了正宗的“冰糖心”蘋果。這里的蘋果即使成熟也要等到10月才采摘,以便它們吸收更多日照,使糖分充分凝聚到果核。這些蘋果的最佳儲存溫度是-5℃至5℃,否則,“冰糖心”會因氣溫高而消失。[分享三]小張:我去過北京,參觀了故宮、長城等旅游景點;在一個胡同買了一個兔兒爺,感受了北京的傳統民俗。(1)根據材料,判斷小陳最可能去過甲乙丙中的哪一地。(2)結合材料,分析“正宗”冰糖心蘋果主要產自新疆的自然原因。(3)參照小張示例,請你介紹我們的家鄉——舟山。(4)[分享四]小王:聽了你們的分享,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完成填空)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歷史史料的理解,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紀年法,要求掌握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1.按照資料的表現形式,將歷史史料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文獻史料是以文字形式記錄的資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口述史料是人們對往事的口頭回憶而寫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資料。由此可知,古建筑上寫的“紫氣東來”牌匾是實物資料,屬于第一手資料。C項①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題干中的“多是清代和民國建筑”采用了朝代紀年,“1649- 1719”采用的是公元紀年。B項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答案】3.C4.A5.C6.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①屬于北方地區,②屬于青藏地區,③④屬于南方地區。故答案為:圖中①②③④都不屬于的地理區域是西北地區。4.根據題意,該省舉行小麥文化節,說明當地盛產小麥。因此,該省最可能位于①5.圖中②④所在地區緯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環境差異顯著,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阻擋。6.圖中③所在的山脈是橫斷山區,下列選項中,以③作為分界線的有①中國第一、二級階梯,③南方地區與青藏地區,①③ ,正確。②中國第二、三級階梯,④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都沒有涉及這個地區。【答案】7.C8.A【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點評】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 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注人東海。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8.研究長江流域的早期文明,可以選擇的遺址有①河姆渡遺址,②良渚遺址,①② ,正確。③牛梁河遺址,④半坡遺址,都在北方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9.【答案】D【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關于臺灣的說法,①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回歸線穿過該島,③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地理位置獨特,④動植物資源豐富,觀光景點眾多,①③④,正確。②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錯誤,是西邊。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臺灣,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方,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包括臺灣島、臨近屬島和澎湖列島等80多個島嶼,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10.【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省級行政區輪廓看,①是山東省,簡稱是魯。②是廣東省,和廣西相鄰。③是黑龍江省,沒有沿海,不是海陸兼備。④是廣西,處于熱帶,不是北溫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11.【答案】C【知識點】傳媒的行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眾多傳媒促成了這一轉變,其中影響最為直接的是電話。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文化傳播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載體作為媒介,這種手段和載體就是傳媒。縱觀歷史的發展過程,可以通過具體的歷史事件來印證傳媒的發展歷程,比如“烽火狼煙”“晨中暮鼓”“驛寄梅花”“鴻雁傳書”等。12.【答案】(1)文獻調查法。(2)地處我國 東南沿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臨南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在北緯22.8度到北緯22.1度之間、東經113.8度到東經114.5度之間。(3)香港;澳門;人口數量多,勞動力充足;粵港澳地理位 置優越,海運條件好,對外經貿合作便利;資金雄厚,國家政策支持。【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此次社會調查主要運用了文獻調查法。(2)、根據材料一信息可知,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 東南沿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臨南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在北緯22.8度到北緯22.1度之間、東經113.8度到東經114.5度之間。(3)、綜合上述圖文資料,表1橫線處的核心城市名稱是香港、澳門。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是人口數量多,勞動力充足;粵港澳地理位 置優越,海運條件好,對外經貿合作便利;資金雄厚,國家政策支持。【點評】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珠三角)九個地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13.【答案】(1)甲地(2)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中糖分的積累。(3)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去過舟山,游玩了普陀山、桃花島等旅游景點;在一個海灘邊買了個觀音酥,品嘗了舟山的傳統美食(4)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影響巨大,要學會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示意圖可知,甲地位于東北地區的長白山區,乙地位于內蒙古草原地區,丙地位于我國新疆北疆地區。根據材料,結合小陳的分享,判斷小陳最可能去過甲地。(2)、結合材料,分析“正宗”冰糖心蘋果主要產自新疆的自然原因是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中糖分的積累。(3)、參照小張示例,請你介紹我們的家鄉——舟山。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去過舟山,游玩了普陀山、桃花島等旅游景點;在一個海灘邊買了個觀音酥,品嘗了舟山的傳統美食。(4)、根據分享,給出的啟示是: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影響巨大,要學會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點評】自然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的生產生活要適應自然環境。不同區域人們有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因為不同而美麗。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為生存的自然條件不同,各地的人們都要根據各自區域的特點來選擇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產。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