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1.(2021八下·吳興期中)某班同學準備排練關于明成祖朱棣的歷史劇,劇中可能出現的歷史情景是(  )
A.定都應天府 B.廢除丞相制度
C.設立行省制度 D.派遣鄭和下西洋
2.(2019八下·嘉興期中)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有可能出現在(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3.(2021八下·吳興期中)清朝前期的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主要有(  )
A.晉商和徽商 B.蘇商和晉商 C.京商和徽商 D.粵商和晉商
4.(2019八下·嘉興期中)明清之際,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掀起了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下列觀點中能體現這股思潮的有(  )
①各從所好,各騁所長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③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④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21八下·吳興期中)明代的一部農業科學巨著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這部巨著是(  )
A.《農政全書》 B.《本草綱目》
C.《天工開物》 D.《四庫全書》
6.(2019八下·臺州期中)下圖是《雍正祭祀先農壇圖(局部)》,它反映出清朝統治者堅持的觀念和推行的政策是(  )
A.工商皆本,發展工商業 B.天朝上邦,閉關鎖國
C.以農為本,重農抑商 D.教育為本,對外開放
7.(2021八下·吳興期中)從13世紀晚期到16世紀,歐洲出現了對古典文明的再發現,但最令人感興趣的成就都是創新的,因此,當時主要是“興”,而不是“復興”。其中的“興”是指(  )
A.對古典文化的全面繼承 B.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
C.人文主義思潮逐漸流行 D.文藝復興向西歐的傳播
8.(2021八下·吳興期中)在18世紀的歐洲,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完全摒棄了自古以來束縛人們的一切制度和觀念,用人的理性去重新衡量并評價一切”。“這一群人”中包括(  )
A.哥白尼 布魯諾 B.伏爾泰 盧梭
C.克倫威爾 拿破侖 D.瓦特 馬可尼
9.(2021八下·吳興期中)下圖是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路線圖。這兩次遠洋航行的共同點是(  )
①增進了各地區的了解 ②有利于各地區的交流
③都具有開拓冒險精神④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21八下·吳興期中)下列史實與推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史實 推論
A 明朝修建承德避暑山莊 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
B 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 臺灣實行了大規模的改土歸流
C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標志著近代“科學革命”的開端
D 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 標志著法國大革命取得完全勝利
A.A B.B C.C D.D
11.(2021八下·吳興期中)《拿破侖法典》第8條和第537條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私人得自由處分屬于其所有的財產”,可以看出法典(  )
①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保護私有財產權
③意在壓榨歐洲各國人民 ④維護君主立憲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2.(2021八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圍繞特定的歷史主題,搜集史料展開探究,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
方法一:讀圖知史
方法二:評述歷史
文獻資料 反映的措施及目的
資料一:筑敵臺三千,起居庸(關)至山海(關),控守要害……邊備大飭,敵不敢入犯。 ——《明史》 ①
資料二:王朝以所謂從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總之,……立刻抓緊改流。 ——《壯族通史》 ②
(1)上述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清朝在處理民族關系上采取了哪種方式?
(2)根據文獻資料,完成上表內容。
(3)根據上述學習,請幫助概括一個合適的探究主題。
13.(2021八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八年級某班同學在學習“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這一主題時進行歸類整理,收集到以下資料,讓我們一起閱讀和感悟。
任務一【史料實證,重現歷史真實】
史料一: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
——《粵海關志》
史料二: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引自清乾隆帝致英王喬治三世的信函
任務二【歷史解釋,理性分析史事】
抉擇篇 結果篇
▲素材1:天啟元年(1621年),荷軍以武力侵占臺灣,筑室耕田,久留不去。清初,為了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政府厲行海禁。 ▲素材2: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實行"獨口通商"政策,將國內與西洋各國貿易集中于粵海關一口。 ——《中國經濟通史清代經濟卷》 ▲素材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793年乾隆致信英王喬治三世 ▲素材4:至鴉片戰爭止,十三行獨攬中國外貿長達85年,中國對歐洲貿易維持了100年的貿易順差,使全球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 ▲素材5:1840年,中國年產鐵約2萬噸,不及英國的四十分之一;西方鐵路總里程達9000公里,而中國還在用牛馬拉車運輸。 ▲素材6:第二套條約鞏固了鴉片戰爭后簽訂的第一套條約,構成了一部堅固的條約休系,毫無疑問,到1860年,這個中華文明古國被西方徹底打敗并羞辱了。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1)聯系兩則史料分析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
(2)面對危機清朝采取了閉關鎖國政策。有人認為該政策有一定合理性,也有人說該政策是完全不可取的,請你任選一觀點,并選用以上素材加以佐證。
(3)綜合上述材料,當今我們國家應如何更好的前行?
14.(2021八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明因差異而多姿多彩。
材料一:中外政治文明演進年代尺
材料二:(如下圖)
(1)請將年代尺上A、B處補充完整。
(2)根據上圖信息寫出該文獻的名稱,并概括其主要內容。
(3)根據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請歸納歐美和中國在政治文明演進中的各自特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明清帝國的興替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明成祖朱棣時設東廠,為宣揚大明國威,派鄭和下西洋,下令修建了北京紫禁城。
AB兩項定都應天府、廢除丞相制度的是明太祖,不符合題意;
C項設立行省制度的是元世祖,不符合題意;
D項派遣鄭和下西洋的是明成祖朱棣,劇中可能出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成祖的事跡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需要準確識記明成祖朱棣的事跡。
2.【答案】D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明清經濟的發展。明朝中期以后,絲織業迅猛發展,松江、蘇州、杭州等地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擁有大量資金和幾臺至幾十臺織機,開設機房,雇傭幾名至幾十名機工進行生產。機工計日向機戶領取工資,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機戶和機工是早期的資本家與雇傭工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成為我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主要標志。題干中“殷實的商人”即“機戶”,雇用織綢的“十幾名技術工人”即“機工”。因此,這一歷史情境最早應出現在明朝中期。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要求學生讀懂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3.【答案】A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明清時期,在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他們擁有雄厚的商業資本,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其中著名的有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晉商。
A項晉商和徽商是清朝前期形成的著名商幫,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清時期出現的大的商幫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明清時期出現的大的商幫的相關史實。
4.【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各從所好,各騁所長”出自明朝李贄的《焚書·答耿中丞》,李贄是明清進步思潮的代表人物, ①正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 ② 錯誤;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最早是在《尚書》里提出的, ③錯誤; “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出自黃宗羲《明夷待訪錄》,④正確。因此本題答案為C。
【點評】本題稍有難度,要求學生對題支中的句子的出處有清晰的認識。
5.【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明朝農學家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農業百科全書,是一部集古代農業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識的農學專著,它是明末的農業科學巨著,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農書”之一,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
A項《農政全書》是明代的一部農業科學巨著,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符合題意;
B項《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所著的一部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
C項《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所著的一部總結我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著作,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不符合題意;
D項《四庫全書》是清代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位高官、學者編撰,耗時十年編成的叢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政全書》,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6.【答案】C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每年開春,皇帝親領文武百官行藉田禮于先農壇,表示對農耕的重視。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C項以農為本,重農抑商是《雍正祭祀先農壇圖(局部)》反映出清朝統治者堅持的觀念和推行的政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分析清朝統治者堅持的觀念和推行的政策。
7.【答案】C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據題干“從13世紀晚期到16世紀,歐洲出現了對古典文明的再發現,但最令人感興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當時主要是‘興’,而不是‘復興’。”可知,其中的“興”是指人文主義思潮逐漸流行。從意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倡導人文主義精神。而這些思想正是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人文主義思潮逐漸流行是題干材料中的“興”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文藝復興的內容與影響。
8.【答案】B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在18世紀的歐洲,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完全摒棄了自古以來束縛人們的一切制度和觀念,用人的理性去重新衡量并評價一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指發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后的又一次偉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以法國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這次運動有力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伏爾泰、 盧梭 、孟德斯鳩、狄德羅、康德。
ACD三項不屬于啟蒙運動時期的人物,不符合題意;
B項伏爾泰 盧梭屬于“這一群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歷史,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9.【答案】A
【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共同點是①增進了各地區的了解,②有利于各地區的交流,③都具有開拓冒險精神。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A項①②③是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掌握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
10.【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科學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A項A錯誤,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不符合題意;
B項B錯誤,改土歸流是明清時對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不符合題意;
C項C史實與推論都正確,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提出的“太陽中心說”,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符合題意;
D項D錯誤,1789年,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與推論,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實。
11.【答案】A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拿破侖在位期間,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民法典》(又叫《拿破侖法典》),后來《刑法典》《商法典》等法典相繼出臺,建立起完整的法律體系。《拿破侖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廢除貴族特權、財產所有權無限制和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后來很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私人得自由處分屬于其所有的財產”可以看出,法典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權。①②符合題意。
A項①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拿破侖法典》的內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拿破侖法典》的內容的相關史實。
12.【答案】(1)圖5:和平或冊封;圖6:戰爭或平定叛亂。
(2)①明朝修長城,為了防范蒙古騎兵南下(或保護中原地區經濟發展);②改土歸流,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3)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圖5 “順治會晤五世達賴圖” 反映了清朝在處理民族關系上采取了冊封少數民族首領的方式;圖6“清代《平定準噶爾圖卷》”反映了清朝在處理民族關系上采取了武力鎮壓分裂勢力。
(2)為了防范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明朝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歷時近二百年修筑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長城,全長六千多米,無論規模質量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清朝雍正帝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大規模“改土歸流”是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管理的措施。
(3)兩幅圖片及明長城、改土歸流都體現了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故答案為:(1)圖5:和平或冊封;圖6:戰爭或平定叛亂。
(2)①明朝修長城,為了防范蒙古騎兵南下(或保護中原地區經濟發展);②改土歸流,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3)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掌握明清朝時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采取的措施的相關史實。
13.【答案】(1)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盲目自大。②防范“外夷”侵犯。
(2)合理性。素材1說明閉關鎖國政策客觀上鞏固了東南沿海的海防;素材3說明中國當時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素材4說明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對抵抗西方殖民者經濟侵略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所以閉關鎖國政策有其合理一面。不可取。素材3說明當時統治者盲目自大,作繭自縛,限制對外貿易發展,導致了國家閉塞;素材5說明中國錯失向西方學習先進科技和生產技術的機會,讓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素材6說明封閉導致落后,落后又要挨打,中國陷入深刻的危機中,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閉關鎖國政策不可取。
任務三【家國情懷,關注現實問題】
(3)要有創新進取精神;要勇于面對危機和挑戰;要維護國家安全;要包容開放等。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1)由材料因清政府擔心“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澳門矣。”可知,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是清政府擔心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可知,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盲目自大。
(2)閉關鎖國政策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也使清朝與世隔絕,既看不到時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學生圍繞這個觀點言之有理即可。如認為合理,可用素材1、3、4加以說明;如認為不可取,可用素材3、5、6加以說明。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有創新進取精神;要勇于面對危機和挑戰;要維護國家安全;要包容開放等。
故答案為:(1)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盲目自大。②防范“外夷”侵犯。
(2)合理性。素材1說明閉關鎖國政策客觀上鞏固了東南沿海的海防;素材3說明中國當時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素材4說明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對抵抗西方殖民者經濟侵略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所以閉關鎖國政策有其合理一面。不可取。素材3說明當時統治者盲目自大,作繭自縛,限制對外貿易發展,導致了國家閉塞;素材5說明中國錯失向西方學習先進科技和生產技術的機會,讓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素材6說明封閉導致落后,落后又要挨打,中國陷入深刻的危機中,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閉關鎖國政策不可取。
(3)要有創新進取精神;要勇于面對危機和挑戰;要維護國家安全;要包容開放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內容。
14.【答案】(1)A:丞相;B:軍機處。
(2)《權利法案》《權利法案》強調議會限制王權(或國王權利受到制約)
(3)歐美特點:民主政治建立和發展中國特點:封建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加強君權權力,改革行政機構。在中央,先璋殺掉丞相胡惟庸以后,廢除實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撒銷中書省,吏戶、禮、兵刑、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清朝雍正帝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2)由材料“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可知,這是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3)《權利法案》、《人權宣言》和《1787年憲法》確立了西方近代政體形式,推動了民主法制進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充分反映出歐美政治文明演進的特點是從專制逐步走向民主(民主政治建立和發展)。中國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清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由此分析得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演變,反映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不斷加強與完善。
故答案為:(1)A:丞相;B:軍機處。
(2)《權利法案》;《權利法案》強調議會限制王權(或國王權利受到制約)。
(3)歐美特點:民主政治建立和發展;中國特點:封建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相關知識。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能力。
1 / 1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1.(2021八下·吳興期中)某班同學準備排練關于明成祖朱棣的歷史劇,劇中可能出現的歷史情景是(  )
A.定都應天府 B.廢除丞相制度
C.設立行省制度 D.派遣鄭和下西洋
【答案】D
【知識點】明清帝國的興替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明成祖朱棣時設東廠,為宣揚大明國威,派鄭和下西洋,下令修建了北京紫禁城。
AB兩項定都應天府、廢除丞相制度的是明太祖,不符合題意;
C項設立行省制度的是元世祖,不符合題意;
D項派遣鄭和下西洋的是明成祖朱棣,劇中可能出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成祖的事跡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需要準確識記明成祖朱棣的事跡。
2.(2019八下·嘉興期中)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有可能出現在(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明清經濟的發展。明朝中期以后,絲織業迅猛發展,松江、蘇州、杭州等地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擁有大量資金和幾臺至幾十臺織機,開設機房,雇傭幾名至幾十名機工進行生產。機工計日向機戶領取工資,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機戶和機工是早期的資本家與雇傭工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成為我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主要標志。題干中“殷實的商人”即“機戶”,雇用織綢的“十幾名技術工人”即“機工”。因此,這一歷史情境最早應出現在明朝中期。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要求學生讀懂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3.(2021八下·吳興期中)清朝前期的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主要有(  )
A.晉商和徽商 B.蘇商和晉商 C.京商和徽商 D.粵商和晉商
【答案】A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明清時期,在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他們擁有雄厚的商業資本,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其中著名的有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晉商。
A項晉商和徽商是清朝前期形成的著名商幫,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清時期出現的大的商幫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明清時期出現的大的商幫的相關史實。
4.(2019八下·嘉興期中)明清之際,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掀起了一股要求個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下列觀點中能體現這股思潮的有(  )
①各從所好,各騁所長 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③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④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各從所好,各騁所長”出自明朝李贄的《焚書·答耿中丞》,李贄是明清進步思潮的代表人物, ①正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 ② 錯誤;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最早是在《尚書》里提出的, ③錯誤; “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出自黃宗羲《明夷待訪錄》,④正確。因此本題答案為C。
【點評】本題稍有難度,要求學生對題支中的句子的出處有清晰的認識。
5.(2021八下·吳興期中)明代的一部農業科學巨著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這部巨著是(  )
A.《農政全書》 B.《本草綱目》
C.《天工開物》 D.《四庫全書》
【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明朝農學家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是一部實用性很強的農業百科全書,是一部集古代農業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識的農學專著,它是明末的農業科學巨著,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農書”之一,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
A項《農政全書》是明代的一部農業科學巨著,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符合題意;
B項《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所著的一部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
C項《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所著的一部總結我國古代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著作,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不符合題意;
D項《四庫全書》是清代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位高官、學者編撰,耗時十年編成的叢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政全書》,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6.(2019八下·臺州期中)下圖是《雍正祭祀先農壇圖(局部)》,它反映出清朝統治者堅持的觀念和推行的政策是(  )
A.工商皆本,發展工商業 B.天朝上邦,閉關鎖國
C.以農為本,重農抑商 D.教育為本,對外開放
【答案】C
【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每年開春,皇帝親領文武百官行藉田禮于先農壇,表示對農耕的重視。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C項以農為本,重農抑商是《雍正祭祀先農壇圖(局部)》反映出清朝統治者堅持的觀念和推行的政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分析清朝統治者堅持的觀念和推行的政策。
7.(2021八下·吳興期中)從13世紀晚期到16世紀,歐洲出現了對古典文明的再發現,但最令人感興趣的成就都是創新的,因此,當時主要是“興”,而不是“復興”。其中的“興”是指(  )
A.對古典文化的全面繼承 B.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興起
C.人文主義思潮逐漸流行 D.文藝復興向西歐的傳播
【答案】C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據題干“從13世紀晚期到16世紀,歐洲出現了對古典文明的再發現,但最令人感興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當時主要是‘興’,而不是‘復興’。”可知,其中的“興”是指人文主義思潮逐漸流行。從意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倡導人文主義精神。而這些思想正是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人文主義思潮逐漸流行是題干材料中的“興”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文藝復興的內容與影響。
8.(2021八下·吳興期中)在18世紀的歐洲,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完全摒棄了自古以來束縛人們的一切制度和觀念,用人的理性去重新衡量并評價一切”。“這一群人”中包括(  )
A.哥白尼 布魯諾 B.伏爾泰 盧梭
C.克倫威爾 拿破侖 D.瓦特 馬可尼
【答案】B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在18世紀的歐洲,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完全摒棄了自古以來束縛人們的一切制度和觀念,用人的理性去重新衡量并評價一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指發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后的又一次偉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以法國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這次運動有力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伏爾泰、 盧梭 、孟德斯鳩、狄德羅、康德。
ACD三項不屬于啟蒙運動時期的人物,不符合題意;
B項伏爾泰 盧梭屬于“這一群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歷史,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9.(2021八下·吳興期中)下圖是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路線圖。這兩次遠洋航行的共同點是(  )
①增進了各地區的了解 ②有利于各地區的交流
③都具有開拓冒險精神④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共同點是①增進了各地區的了解,②有利于各地區的交流,③都具有開拓冒險精神。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A項①②③是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掌握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
10.(2021八下·吳興期中)下列史實與推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史實 推論
A 明朝修建承德避暑山莊 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理
B 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 臺灣實行了大規模的改土歸流
C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標志著近代“科學革命”的開端
D 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 標志著法國大革命取得完全勝利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科學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A項A錯誤,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不符合題意;
B項B錯誤,改土歸流是明清時對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不符合題意;
C項C史實與推論都正確,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提出的“太陽中心說”,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符合題意;
D項D錯誤,1789年,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與推論,要求理解掌握重要史實。
11.(2021八下·吳興期中)《拿破侖法典》第8條和第537條規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私人得自由處分屬于其所有的財產”,可以看出法典(  )
①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保護私有財產權
③意在壓榨歐洲各國人民 ④維護君主立憲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拿破侖在位期間,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民法典》(又叫《拿破侖法典》),后來《刑法典》《商法典》等法典相繼出臺,建立起完整的法律體系。《拿破侖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廢除貴族特權、財產所有權無限制和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后來很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私人得自由處分屬于其所有的財產”可以看出,法典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權。①②符合題意。
A項①②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拿破侖法典》的內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拿破侖法典》的內容的相關史實。
二、非選擇題
12.(2021八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圍繞特定的歷史主題,搜集史料展開探究,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
方法一:讀圖知史
方法二:評述歷史
文獻資料 反映的措施及目的
資料一:筑敵臺三千,起居庸(關)至山海(關),控守要害……邊備大飭,敵不敢入犯。 ——《明史》 ①
資料二:王朝以所謂從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襲,改為流官。總之,……立刻抓緊改流。 ——《壯族通史》 ②
(1)上述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清朝在處理民族關系上采取了哪種方式?
(2)根據文獻資料,完成上表內容。
(3)根據上述學習,請幫助概括一個合適的探究主題。
【答案】(1)圖5:和平或冊封;圖6:戰爭或平定叛亂。
(2)①明朝修長城,為了防范蒙古騎兵南下(或保護中原地區經濟發展);②改土歸流,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3)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1)圖5 “順治會晤五世達賴圖” 反映了清朝在處理民族關系上采取了冊封少數民族首領的方式;圖6“清代《平定準噶爾圖卷》”反映了清朝在處理民族關系上采取了武力鎮壓分裂勢力。
(2)為了防范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明朝在歷代長城的基礎上,歷時近二百年修筑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長城,全長六千多米,無論規模質量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清朝雍正帝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大規模“改土歸流”是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管理的措施。
(3)兩幅圖片及明長城、改土歸流都體現了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故答案為:(1)圖5:和平或冊封;圖6:戰爭或平定叛亂。
(2)①明朝修長城,為了防范蒙古騎兵南下(或保護中原地區經濟發展);②改土歸流,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3)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掌握明清朝時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采取的措施的相關史實。
13.(2021八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八年級某班同學在學習“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這一主題時進行歸類整理,收集到以下資料,讓我們一起閱讀和感悟。
任務一【史料實證,重現歷史真實】
史料一: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
——《粵海關志》
史料二: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引自清乾隆帝致英王喬治三世的信函
任務二【歷史解釋,理性分析史事】
抉擇篇 結果篇
▲素材1:天啟元年(1621年),荷軍以武力侵占臺灣,筑室耕田,久留不去。清初,為了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政府厲行海禁。 ▲素材2: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實行"獨口通商"政策,將國內與西洋各國貿易集中于粵海關一口。 ——《中國經濟通史清代經濟卷》 ▲素材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793年乾隆致信英王喬治三世 ▲素材4:至鴉片戰爭止,十三行獨攬中國外貿長達85年,中國對歐洲貿易維持了100年的貿易順差,使全球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 ▲素材5:1840年,中國年產鐵約2萬噸,不及英國的四十分之一;西方鐵路總里程達9000公里,而中國還在用牛馬拉車運輸。 ▲素材6:第二套條約鞏固了鴉片戰爭后簽訂的第一套條約,構成了一部堅固的條約休系,毫無疑問,到1860年,這個中華文明古國被西方徹底打敗并羞辱了。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1)聯系兩則史料分析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
(2)面對危機清朝采取了閉關鎖國政策。有人認為該政策有一定合理性,也有人說該政策是完全不可取的,請你任選一觀點,并選用以上素材加以佐證。
(3)綜合上述材料,當今我們國家應如何更好的前行?
【答案】(1)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盲目自大。②防范“外夷”侵犯。
(2)合理性。素材1說明閉關鎖國政策客觀上鞏固了東南沿海的海防;素材3說明中國當時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素材4說明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對抵抗西方殖民者經濟侵略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所以閉關鎖國政策有其合理一面。不可取。素材3說明當時統治者盲目自大,作繭自縛,限制對外貿易發展,導致了國家閉塞;素材5說明中國錯失向西方學習先進科技和生產技術的機會,讓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素材6說明封閉導致落后,落后又要挨打,中國陷入深刻的危機中,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閉關鎖國政策不可取。
任務三【家國情懷,關注現實問題】
(3)要有創新進取精神;要勇于面對危機和挑戰;要維護國家安全;要包容開放等。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1)由材料因清政府擔心“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澳門矣。”可知,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是清政府擔心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可知,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盲目自大。
(2)閉關鎖國政策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也使清朝與世隔絕,既看不到時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學生圍繞這個觀點言之有理即可。如認為合理,可用素材1、3、4加以說明;如認為不可取,可用素材3、5、6加以說明。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有創新進取精神;要勇于面對危機和挑戰;要維護國家安全;要包容開放等。
故答案為:(1)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盲目自大。②防范“外夷”侵犯。
(2)合理性。素材1說明閉關鎖國政策客觀上鞏固了東南沿海的海防;素材3說明中國當時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素材4說明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對抵抗西方殖民者經濟侵略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所以閉關鎖國政策有其合理一面。不可取。素材3說明當時統治者盲目自大,作繭自縛,限制對外貿易發展,導致了國家閉塞;素材5說明中國錯失向西方學習先進科技和生產技術的機會,讓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素材6說明封閉導致落后,落后又要挨打,中國陷入深刻的危機中,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閉關鎖國政策不可取。
(3)要有創新進取精神;要勇于面對危機和挑戰;要維護國家安全;要包容開放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內容。
14.(2021八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明因差異而多姿多彩。
材料一:中外政治文明演進年代尺
材料二:(如下圖)
(1)請將年代尺上A、B處補充完整。
(2)根據上圖信息寫出該文獻的名稱,并概括其主要內容。
(3)根據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請歸納歐美和中國在政治文明演進中的各自特點。
【答案】(1)A:丞相;B:軍機處。
(2)《權利法案》《權利法案》強調議會限制王權(或國王權利受到制約)
(3)歐美特點:民主政治建立和發展中國特點:封建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加強君權權力,改革行政機構。在中央,先璋殺掉丞相胡惟庸以后,廢除實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撒銷中書省,吏戶、禮、兵刑、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清朝雍正帝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2)由材料“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可知,這是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3)《權利法案》、《人權宣言》和《1787年憲法》確立了西方近代政體形式,推動了民主法制進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充分反映出歐美政治文明演進的特點是從專制逐步走向民主(民主政治建立和發展)。中國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清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由此分析得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演變,反映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不斷加強與完善。
故答案為:(1)A:丞相;B:軍機處。
(2)《權利法案》;《權利法案》強調議會限制王權(或國王權利受到制約)。
(3)歐美特點:民主政治建立和發展;中國特點:封建君主專制不斷加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相關知識。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衢州市| 绵竹市| 辽宁省| 绩溪县| 新蔡县| 安宁市| 麻城市| 益阳市| 芜湖县| 靖州| 日喀则市| 册亨县| 乡宁县| 河北省| 德兴市| 沙雅县| 亳州市| 沙坪坝区| 铁力市| 涪陵区| 临高县| 西丰县| 富裕县| 海伦市| 应用必备| 连云港市| 哈尔滨市| 和田县| 盐津县| 渝中区| 仙桃市| 黄山市| 吉隆县| 宁化县| 资阳市| 沧源| 新宾| 乌拉特后旗| 德保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