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1.(2021七下·吳興期中)從安條克到巴格達的旅途中,馬可·波羅最有可能見到的景觀是( )
A. 鵝毛大雪隨風飄舞 B. 黃沙漫漫駝隊成行
C. 高架竹屋懸地而起 D. 黑人大跳草裙舞蹈
【答案】 B
【考點】中東石油寶庫
【解析】【分析】根據題中信息可知,從安條克到巴格達的旅途中,大部分穿過了熱帶沙漠地區,馬可·波羅最有可能見到的景觀是黃沙漫漫駝隊成行。其他均不可信。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中東一直是長期的熱點地區,沖突不斷,主要原因是;中東處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該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對于石油資源的爭奪,一直是爭奪的重點;西亞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年降水量短缺,缺少水源,甚至一些國家是無流國,為了爭奪水源也經常發生戰爭;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當作圣城。不同的宗教信仰也經常引發沖突。
2.(2021七下·吳興期中)生活在“南美洲脊梁”山區中的居民所屬人種是( )
A. 白種人 B. 黃種人 C. 黑種人 D. 棕色人
【答案】 B
【考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智利——安第斯山脈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生活在“南美洲脊梁”山區中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所屬人種是黃色人種。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

3.(2021七下·吳興期中)安第斯山中段地帶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古代居民在這里創造了( )
A. 瑪雅文明 B. 兩河文明 C. 印度河文明 D. 印加文明
【答案】 D
【考點】智利——安第斯山脈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安第斯山中段地帶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古代居民在這里創造了印加文明?,斞盼拿靼l源于墨西哥的東南部,兩河文明在西亞的兩河流域,印度河文明在印度。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瑪雅文明是現代分布于現今墨西哥東南部、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和伯利茲國家的叢林文明,它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并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瑪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國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這三個文明實際上都屬于印第安文明,就是說他們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創造的文明。
4.(2021七下·吳興期中)讀下圖可知,沿北回歸線的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差異顯著,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地勢 B. 緯度因素 C. 季風影響 D. 海陸位置
【答案】 C
【考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 讀下圖可知,沿北回歸線的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差異顯著,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季風影響。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常年炎熱干燥,乙地由于受季風影響,形成了季風氣候,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干旱地區。
(2021七下·吳興期中)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的寶地向我們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5.下列對世界典型區域的生產特色概括準確的是( )
A. 安第斯山區——機械化農業 B. 瑞士——旅游和滑雪勝地
C. 意大利威尼斯——耕海牧漁 D. 大洋洲草原——馬賽人遷徙
6.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啟示我們( )
①要積極利用改造自然環境 ②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③自然環境環境沒有優劣之分 ④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5B
6B
【考點】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非洲草原——傳統牧場
【解析】【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第斯山區——垂直牧場,機械化農業應該在美國中央大平原。瑞士——旅游和滑雪勝地,正確。意大利威尼斯——水上都市,耕海牧漁是日本。大洋洲草原——現代化的牧場,馬賽人遷徙是非洲的熱帶草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啟示我們:①要積極利用改造自然環境 ②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④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①②④ ,正確。③自然環境環境沒有優劣之分,說法錯誤。各地自然環境差異明顯,有的地方自然條件優越,有的地方自然條件惡劣。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2021七下·吳興期中)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7.與B國相符合的氣候類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 )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
【答案】 7B
8A
【考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中東石油寶庫
【解析】【點評】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 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這里的油田一般具有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成本低的特點。 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是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口,航運十分繁忙。
7.根據B國的位置看,屬于地中海氣候。在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①是溫帶海洋性氣候,②是地中海氣候,③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④是溫帶季風氣候。因此,與B國相符合的氣候類型是②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8.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東石油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即圖中的是A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9.(2021七下·吳興期中)同學們在課堂上根據澳大利亞地形圖,沿南回歸線,自西向東畫澳大利亞大陸地形剖面形狀簡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考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結合澳大利亞地形圖,沿南回歸線,自西向東畫澳大利亞大陸地形剖面形狀簡圖,其中正確的是A圖。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2021七下·吳興期中)詩歌是情感的凝練,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0.唐朝詩人徐來軍在《調笑令》中寫道:“翻倒,翻倒,喝得醉來吐掉,轉來轉去自行,千匝萬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痹姼柚忻枥L的生產工具是( )
A. B. C. D.
11.杜甫(712-770)在《垂老別》中寫到:“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痹斐稍娋渲兴枋錾鐣F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藩鎮割據 B. 安史之亂 C. 黃巢起義 D. 五代十國
【答案】 10C
11B
【考點】開元盛世
【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筒車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安史之亂,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0.根據題干“禾苗待我灌醉”可知,詩中描述的生產工具是用于灌溉的工具,即唐朝的出現的可以利用水利自動運行的筒車。
A項為漢代的播種工具耬車,不符合題意;
B項是唐朝出現的耕地工具曲轅犁,不符合題意;
C項即是詩歌中描繪的生產工具筒車,符合題意;
D項是宋代的插秧工具秧馬,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笔前彩分畞y時的慘狀。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
ACD三項都不是造成詩句中所描述社會現象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安史之亂是造成詩句中所描述社會現象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2021七下·吳興期中)有人曾用1個中心,2個端點,4段溝渠和溝通5大水系,對隋朝大運河的基本概況做出小結,其中5大水系不包括的是( )
A. 錢塘江 B. 長江 C. 黃河 D. 閩江
【答案】 D
【考點】隋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糧食,布匹的北運,進而鞏固隋王朝對去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或最北點)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余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大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順序);從北到南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ABC三項都屬于5大水系,不符合題意;
D項閩江不屬于5大水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識記掌握基礎知識是解題關鍵。要求掌握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大運河的河段、起始點及等知識的以及對大運河的評價。
13.(2021七下·吳興期中)了解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 )
A.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B.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D.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答案】 A
【考點】隋的興亡,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隋唐時期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經濟繁榮,出現了“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局面;對外交往頻繁,與日本、開羅、天竺等的交往比較密切。隋唐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繁榮與開放時期。
A項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是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符合題意;
B項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階段特征,不符合題意;
C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是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征,不符合題意;
D項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是夏商周時期的階段特征,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14.(2021七下·吳興期中)唐朝政局可用下圖表示,圖中“?”處應為( )
A. 唐太宗統治前期 B. 唐太宗統治后期
C. 唐玄宗統治前期 D. 唐玄宗統治后期
【答案】 C
【考點】開元盛世
【解析】【分析】觀察圖表可以看出,圖中表現的是唐朝的建立——興盛——滅亡的歷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618年,唐朝建立,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為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唐玄宗統治前期,達到頂峰,出現了開元盛世。在唐玄宗后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907年,唐朝滅亡。
ABD三項所述均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C項唐玄宗統治前期是題干圖中“?”處應填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元盛世,要求運用所學解讀圖示信息。
15.(2021七下·吳興期中)表明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的貨幣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點】經濟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宋代的商品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特別是城市商業的發展,促進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出現,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ABC三項都不是表明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的貨幣,不符合題意;
D項交子表明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交子的出現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需要掌握北宋前期的商品經濟發展狀況。
16.(2021七下·吳興期中)遼與北宋“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與雙方這一相對和平的局面出現直接相關的皇帝是(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高宗
【答案】 C
【考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
【解析】【分析】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宋真宗是與遼與北宋相對和平的局面出現直接相關的皇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澶淵之盟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澶淵之盟的史實。
17.(2021七下·吳興期中)下面四幅政權形勢圖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金先滅遼后,又于1127年滅北宋,而南宋是在北宋滅亡后由北宋皇族趙構建立的,故南宋與遼不可能同時并立存在。
ABC三項都符合歷史事實,不符合題意;
D項示意圖不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與并立關系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與并立關系。
二、非選擇題
18.(2021七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1年2月初開始,一場空前寒潮席卷美國。各地接連出現暴雪、大幅降溫等極端天氣,農業生產將遭受重大打擊。
圖1 美國局部圖 圖2 美國中部氣候圖 圖3 美國主要山脈圖
(1)圖1直接反映出美國農業的特點是( )
A.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B.農業生產一體化
C.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
D.農業生產集約化
(2)①—⑧均為美國農業生產所具備的條件,運用所學知識,將剩余五項序號填入框圖內。
(3)綜合上述材料,從地形與氣候角度分析美國中部受寒潮影響的成因。
【答案】 (1)A
(2)左④⑧;中⑤;右⑥①(⑥在上①在下)。
(3)地形角度:美國地勢兩邊高,中間低。中部大平原致使來自北冰洋的寒潮長驅直入;氣候角度:美國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氣候,今年冬季特別寒冷,多風雪天氣,寒潮對中部平原地區影響大。
【考點】美國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一可知,美國的農業集中分布在某區域只生產一種或幾種農作物,進行專業化生產。因此,圖1直接反映出美國農業的特點是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2)、根據題意,①—⑧均為美國農業生產所具備的條件,運用所學知識,將剩余五項序號填入框圖內。結合美國的優越自然條件,現代化的經營管理,農業生產產量高。生產的糧食大部分用于銷售,商品率高,加上地廣人稀,必須依靠機械來完成,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生產效率高。
故答案為:左④⑧;中⑤;右⑥①(⑥在上①在下)。
(3)、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美國的地形是分東中西三部分。從地形角度分析:美國地勢兩邊高,中間低。中部大平原致使來自北冰洋的寒潮長驅直入;從氣候角度分析:美國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氣候,今年冬季特別寒冷,多風雪天氣,寒潮對中部平原地區影響大。
【點評】由于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19.(2021七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制度建設】
【文化發展】
唐代對外文化開放具有“大出大進”的特點。所謂“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廣泛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所謂“大進”是指唐代吸收外來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
——張宏梅《試論唐代對外開放的特點及對今天的啟示》
【民族交融】
唐朝實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親”政策,各族之間戰事較少,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成為主流。
——摘編自施建中《中國古代史》
(1)請依次寫出括號中相應的人才選拔制度或措施。
(2)運用史實來證明“大出大進”觀點的合理性。
(3)材料反映了唐朝怎樣的民族政策?并舉兩例史實加以說明。
【答案】 (1)隋文帝:廢除前朝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北宋: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2)“大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各國遣唐使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建立政治制度、建筑風格等?!按筮M”:玄奘西行求取佛經,吸收外來文化;朝鮮半島音樂傳入中國,對唐朝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3)開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和親;贊普尺帶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穆宗時,唐蕃訂立盟約,并專門刻“唐蕃會盟碑”,表示世代友好。
【考點】科舉制的創立,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1)隋文帝即位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武則天統治時期,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宋初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材料“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廣泛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派遣唐使來華學習唐朝文化;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日本仿照唐朝制度模式進行大化改新等。根據材料“大進”是指唐代吸收外來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聯系所學知識,阿拉伯帝國的風俗習慣、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中國,對唐朝文化的發展產生影響;玄奘西行求取佛經,吸收外域文化等。
(3)材料三“唐朝實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親’政策,各族之間戰事較少,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成為主流。”告訴我們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和平相處,共同發展,中華文明進入新的發展高峰。史實有7世紀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8世紀初,唐朝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與吐蕃的關系日益密切,已經“和同為一家”。
故答案為:(1)隋文帝:廢除前朝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北宋: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2)“大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各國遣唐使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建立政治制度、建筑風格等。“大進”:玄奘西行求取佛經,吸收外來文化;朝鮮半島音樂傳入中國,對唐朝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3)開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和親;贊普尺帶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穆宗時,唐蕃訂立盟約,并專門刻“唐蕃會盟碑”,表示世代友好。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舉制、唐朝的對外關系和民族關系,要求具備材料分析理解與知識運用的能力。
20.(2021七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古代人口戶數(節選) 材料二:
材料三:廣州、泉州、明州、揚州是唐朝著名的四大港口貿易,主要輸出絲織品、瓷器、茶葉、銅器等幾十種商品。到了宋代,進出口貨物多大410種以上,對外港口貿易達20多處,還增設專門機構管理和推廣海外貿易,宋高宗曾評價這一機構:獲利最厚,所得動以百萬計。
(1)材料一中西漢至南宋的人口戶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材料一中的變化折射出中國古代社會經濟怎樣的發展趨勢?根據材料二,分析這一趨勢發生的原因。
(3)寫出材料三中“專門機構”的名稱,并依據材料概括北宋海外貿易的特點。
【答案】 (1)變化概況:從西漢至南宋,全國人口戶數不斷增長;北方戶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南方戶數呈顯著上升趨勢;北宋時期,南方戶數超過了北方。發展趨勢:從唐朝中期開始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
(2)原因: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和平安定;北方人口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
(3)市舶司;特點:海外貿易的國家多、規模大,超過前代;海外貿易成為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設立專門機構管理。
【考點】經濟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1)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從西漢到唐代,北方人口多于南方,宋代,南方人口超過北方;由此可見,南方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不斷下降,南方人口逐漸超過北方。
(2)材料一中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的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到南宋時最后完成。這一趨勢發生的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來大批的勞動力和生產技術;宋代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南方經濟繁榮,人口增加。
(3)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材料三“廣州、泉州、明州、揚州是唐朝著名的四大港口貿易,主要輸出絲織品、瓷器、茶葉、銅器等幾十種商品。到了宋代,進出口貨物多大410種以上,對外港口貿易達20多處”表明北宋海外貿易國家多、規模大,超過前代;材料三“還增設專門機構管理和推廣海外貿易”表明北宋設立專門機構管理;材料三“獲利最厚,所得動以百萬計”表明北宋海外貿易成為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
故答案為:(1)變化概況:從西漢至南宋,全國人口戶數不斷增長;北方戶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南方戶數呈顯著上升趨勢;北宋時期,南方戶數超過了北方。
(2)發展趨勢:從唐朝中期開始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原因: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和平安定;北方人口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
(3)市舶司;特點:海外貿易的國家多、規模大,超過前代;海外貿易成為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設立專門機構管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經濟重心南移和北宋海外貿易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表格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1 / 1(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農村學校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1.(2021七下·吳興期中)從安條克到巴格達的旅途中,馬可·波羅最有可能見到的景觀是( )
A. 鵝毛大雪隨風飄舞 B. 黃沙漫漫駝隊成行
C. 高架竹屋懸地而起 D. 黑人大跳草裙舞蹈
2.(2021七下·吳興期中)生活在“南美洲脊梁”山區中的居民所屬人種是( )
A. 白種人 B. 黃種人 C. 黑種人 D. 棕色人
3.(2021七下·吳興期中)安第斯山中段地帶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古代居民在這里創造了( )
A. 瑪雅文明 B. 兩河文明 C. 印度河文明 D. 印加文明
4.(2021七下·吳興期中)讀下圖可知,沿北回歸線的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差異顯著,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地勢 B. 緯度因素 C. 季風影響 D. 海陸位置
(2021七下·吳興期中)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的寶地向我們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5.下列對世界典型區域的生產特色概括準確的是( )
A. 安第斯山區——機械化農業 B. 瑞士——旅游和滑雪勝地
C. 意大利威尼斯——耕海牧漁 D. 大洋洲草原——馬賽人遷徙
6.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啟示我們( )
①要積極利用改造自然環境 ②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③自然環境環境沒有優劣之分 ④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1七下·吳興期中)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7.與B國相符合的氣候類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 )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
9.(2021七下·吳興期中)同學們在課堂上根據澳大利亞地形圖,沿南回歸線,自西向東畫澳大利亞大陸地形剖面形狀簡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2021七下·吳興期中)詩歌是情感的凝練,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0.唐朝詩人徐來軍在《調笑令》中寫道:“翻倒,翻倒,喝得醉來吐掉,轉來轉去自行,千匝萬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痹姼柚忻枥L的生產工具是( )
A. B. C. D.
11.杜甫(712-770)在《垂老別》中寫到:“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痹斐稍娋渲兴枋錾鐣F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藩鎮割據 B. 安史之亂 C. 黃巢起義 D. 五代十國
12.(2021七下·吳興期中)有人曾用1個中心,2個端點,4段溝渠和溝通5大水系,對隋朝大運河的基本概況做出小結,其中5大水系不包括的是( )
A. 錢塘江 B. 長江 C. 黃河 D. 閩江
13.(2021七下·吳興期中)了解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 )
A.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B.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D.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14.(2021七下·吳興期中)唐朝政局可用下圖表示,圖中“?”處應為( )
A. 唐太宗統治前期 B. 唐太宗統治后期
C. 唐玄宗統治前期 D. 唐玄宗統治后期
15.(2021七下·吳興期中)表明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的貨幣是( )
A. B. C. D.
16.(2021七下·吳興期中)遼與北宋“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與雙方這一相對和平的局面出現直接相關的皇帝是(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高宗
17.(2021七下·吳興期中)下面四幅政權形勢圖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 B. C. D.
二、非選擇題
18.(2021七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1年2月初開始,一場空前寒潮席卷美國。各地接連出現暴雪、大幅降溫等極端天氣,農業生產將遭受重大打擊。
圖1 美國局部圖 圖2 美國中部氣候圖 圖3 美國主要山脈圖
(1)圖1直接反映出美國農業的特點是( )
A.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
B.農業生產一體化
C.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
D.農業生產集約化
(2)①—⑧均為美國農業生產所具備的條件,運用所學知識,將剩余五項序號填入框圖內。
(3)綜合上述材料,從地形與氣候角度分析美國中部受寒潮影響的成因。
19.(2021七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制度建設】
【文化發展】
唐代對外文化開放具有“大出大進”的特點。所謂“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廣泛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所謂“大進”是指唐代吸收外來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
——張宏梅《試論唐代對外開放的特點及對今天的啟示》
【民族交融】
唐朝實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親”政策,各族之間戰事較少,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成為主流。
——摘編自施建中《中國古代史》
(1)請依次寫出括號中相應的人才選拔制度或措施。
(2)運用史實來證明“大出大進”觀點的合理性。
(3)材料反映了唐朝怎樣的民族政策?并舉兩例史實加以說明。
20.(2021七下·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古代人口戶數(節選) 材料二:
材料三:廣州、泉州、明州、揚州是唐朝著名的四大港口貿易,主要輸出絲織品、瓷器、茶葉、銅器等幾十種商品。到了宋代,進出口貨物多大410種以上,對外港口貿易達20多處,還增設專門機構管理和推廣海外貿易,宋高宗曾評價這一機構:獲利最厚,所得動以百萬計。
(1)材料一中西漢至南宋的人口戶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材料一中的變化折射出中國古代社會經濟怎樣的發展趨勢?根據材料二,分析這一趨勢發生的原因。
(3)寫出材料三中“專門機構”的名稱,并依據材料概括北宋海外貿易的特點。
答案解析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1.【答案】 B
【考點】中東石油寶庫
【解析】【分析】根據題中信息可知,從安條克到巴格達的旅途中,大部分穿過了熱帶沙漠地區,馬可·波羅最有可能見到的景觀是黃沙漫漫駝隊成行。其他均不可信。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中東一直是長期的熱點地區,沖突不斷,主要原因是;中東處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該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對于石油資源的爭奪,一直是爭奪的重點;西亞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年降水量短缺,缺少水源,甚至一些國家是無流國,為了爭奪水源也經常發生戰爭;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當作圣城。不同的宗教信仰也經常引發沖突。
2.【答案】 B
【考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智利——安第斯山脈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生活在“南美洲脊梁”山區中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所屬人種是黃色人種。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

3.【答案】 D
【考點】智利——安第斯山脈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安第斯山中段地帶是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古代居民在這里創造了印加文明?,斞盼拿靼l源于墨西哥的東南部,兩河文明在西亞的兩河流域,印度河文明在印度。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瑪雅文明是現代分布于現今墨西哥東南部、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和伯利茲國家的叢林文明,它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并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瑪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國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這三個文明實際上都屬于印第安文明,就是說他們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創造的文明。
4.【答案】 C
【考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 讀下圖可知,沿北回歸線的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差異顯著,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季風影響。甲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常年炎熱干燥,乙地由于受季風影響,形成了季風氣候,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干旱地區。
【答案】 5.B
6.B
【考點】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非洲草原——傳統牧場
【解析】【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第斯山區——垂直牧場,機械化農業應該在美國中央大平原。瑞士——旅游和滑雪勝地,正確。意大利威尼斯——水上都市,耕海牧漁是日本。大洋洲草原——現代化的牧場,馬賽人遷徙是非洲的熱帶草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啟示我們:①要積極利用改造自然環境 ②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④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①②④ ,正確。③自然環境環境沒有優劣之分,說法錯誤。各地自然環境差異明顯,有的地方自然條件優越,有的地方自然條件惡劣。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答案】 7.B
8.A
【考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中東石油寶庫
【解析】【點評】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 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這里的油田一般具有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成本低的特點。 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是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口,航運十分繁忙。
7.根據B國的位置看,屬于地中海氣候。在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①是溫帶海洋性氣候,②是地中海氣候,③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④是溫帶季風氣候。因此,與B國相符合的氣候類型是②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8.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東石油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即圖中的是A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9.【答案】 A
【考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結合澳大利亞地形圖,沿南回歸線,自西向東畫澳大利亞大陸地形剖面形狀簡圖,其中正確的是A圖。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答案】 10.C
11.B
【考點】開元盛世
【解析】【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筒車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安史之亂,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10.根據題干“禾苗待我灌醉”可知,詩中描述的生產工具是用于灌溉的工具,即唐朝的出現的可以利用水利自動運行的筒車。
A項為漢代的播種工具耬車,不符合題意;
B項是唐朝出現的耕地工具曲轅犁,不符合題意;
C項即是詩歌中描繪的生產工具筒車,符合題意;
D項是宋代的插秧工具秧馬,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是安史之亂時的慘狀。755年,安祿山借口朝廷出現奸臣,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
ACD三項都不是造成詩句中所描述社會現象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安史之亂是造成詩句中所描述社會現象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答案】 D
【考點】隋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糧食,布匹的北運,進而鞏固隋王朝對去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或最北點)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點)余杭(今杭州),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大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順序);從北到南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ABC三項都屬于5大水系,不符合題意;
D項閩江不屬于5大水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識記掌握基礎知識是解題關鍵。要求掌握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大運河的河段、起始點及等知識的以及對大運河的評價。
13.【答案】 A
【考點】隋的興亡,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隋唐時期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經濟繁榮,出現了“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局面;對外交往頻繁,與日本、開羅、天竺等的交往比較密切。隋唐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繁榮與開放時期。
A項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是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符合題意;
B項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階段特征,不符合題意;
C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是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征,不符合題意;
D項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是夏商周時期的階段特征,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14.【答案】 C
【考點】開元盛世
【解析】【分析】觀察圖表可以看出,圖中表現的是唐朝的建立——興盛——滅亡的歷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618年,唐朝建立,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治為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唐玄宗統治前期,達到頂峰,出現了開元盛世。在唐玄宗后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907年,唐朝滅亡。
ABD三項所述均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C項唐玄宗統治前期是題干圖中“?”處應填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元盛世,要求運用所學解讀圖示信息。
15.【答案】 D
【考點】經濟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宋代的商品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特別是城市商業的發展,促進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出現,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ABC三項都不是表明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的貨幣,不符合題意;
D項交子表明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交子的出現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需要掌握北宋前期的商品經濟發展狀況。
16.【答案】 C
【考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
【解析】【分析】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宋真宗是與遼與北宋相對和平的局面出現直接相關的皇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澶淵之盟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澶淵之盟的史實。
17.【答案】 D
【考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金先滅遼后,又于1127年滅北宋,而南宋是在北宋滅亡后由北宋皇族趙構建立的,故南宋與遼不可能同時并立存在。
ABC三項都符合歷史事實,不符合題意;
D項示意圖不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與并立關系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與并立關系。
二、非選擇題
18.【答案】 (1)A
(2)左④⑧;中⑤;右⑥①(⑥在上①在下)。
(3)地形角度:美國地勢兩邊高,中間低。中部大平原致使來自北冰洋的寒潮長驅直入;氣候角度:美國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氣候,今年冬季特別寒冷,多風雪天氣,寒潮對中部平原地區影響大。
【考點】美國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一可知,美國的農業集中分布在某區域只生產一種或幾種農作物,進行專業化生產。因此,圖1直接反映出美國農業的特點是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2)、根據題意,①—⑧均為美國農業生產所具備的條件,運用所學知識,將剩余五項序號填入框圖內。結合美國的優越自然條件,現代化的經營管理,農業生產產量高。生產的糧食大部分用于銷售,商品率高,加上地廣人稀,必須依靠機械來完成,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生產效率高。
故答案為:左④⑧;中⑤;右⑥①(⑥在上①在下)。
(3)、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美國的地形是分東中西三部分。從地形角度分析:美國地勢兩邊高,中間低。中部大平原致使來自北冰洋的寒潮長驅直入;從氣候角度分析:美國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氣候,今年冬季特別寒冷,多風雪天氣,寒潮對中部平原地區影響大。
【點評】由于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19.【答案】 (1)隋文帝:廢除前朝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北宋: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2)“大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各國遣唐使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建立政治制度、建筑風格等?!按筮M”:玄奘西行求取佛經,吸收外來文化;朝鮮半島音樂傳入中國,對唐朝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3)開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和親;贊普尺帶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穆宗時,唐蕃訂立盟約,并專門刻“唐蕃會盟碑”,表示世代友好。
【考點】科舉制的創立,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
【解析】【分析】(1)隋文帝即位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武則天統治時期,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宋初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材料“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廣泛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派遣唐使來華學習唐朝文化;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日本仿照唐朝制度模式進行大化改新等。根據材料“大進”是指唐代吸收外來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聯系所學知識,阿拉伯帝國的風俗習慣、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中國,對唐朝文化的發展產生影響;玄奘西行求取佛經,吸收外域文化等。
(3)材料三“唐朝實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親’政策,各族之間戰事較少,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成為主流?!备嬖V我們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和平相處,共同發展,中華文明進入新的發展高峰。史實有7世紀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8世紀初,唐朝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與吐蕃的關系日益密切,已經“和同為一家”。
故答案為:(1)隋文帝:廢除前朝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北宋: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2)“大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各國遣唐使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仿唐建立政治制度、建筑風格等。“大進”:玄奘西行求取佛經,吸收外來文化;朝鮮半島音樂傳入中國,對唐朝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3)開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和親;贊普尺帶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穆宗時,唐蕃訂立盟約,并專門刻“唐蕃會盟碑”,表示世代友好。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舉制、唐朝的對外關系和民族關系,要求具備材料分析理解與知識運用的能力。
20.【答案】 (1)變化概況:從西漢至南宋,全國人口戶數不斷增長;北方戶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南方戶數呈顯著上升趨勢;北宋時期,南方戶數超過了北方。發展趨勢:從唐朝中期開始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
(2)原因: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和平安定;北方人口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
(3)市舶司;特點:海外貿易的國家多、規模大,超過前代;海外貿易成為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設立專門機構管理。
【考點】經濟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1)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從西漢到唐代,北方人口多于南方,宋代,南方人口超過北方;由此可見,南方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不斷下降,南方人口逐漸超過北方。
(2)材料一中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的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到南宋時最后完成。這一趨勢發生的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來大批的勞動力和生產技術;宋代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南方經濟繁榮,人口增加。
(3)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宋代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材料三“廣州、泉州、明州、揚州是唐朝著名的四大港口貿易,主要輸出絲織品、瓷器、茶葉、銅器等幾十種商品。到了宋代,進出口貨物多大410種以上,對外港口貿易達20多處”表明北宋海外貿易國家多、規模大,超過前代;材料三“還增設專門機構管理和推廣海外貿易”表明北宋設立專門機構管理;材料三“獲利最厚,所得動以百萬計”表明北宋海外貿易成為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
故答案為:(1)變化概況:從西漢至南宋,全國人口戶數不斷增長;北方戶數整體呈下降趨勢;南方戶數呈顯著上升趨勢;北宋時期,南方戶數超過了北方。
(2)發展趨勢:從唐朝中期開始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原因:北方戰亂,南方相對和平安定;北方人口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
(3)市舶司;特點:海外貿易的國家多、規模大,超過前代;海外貿易成為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設立專門機構管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經濟重心南移和北宋海外貿易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表格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新疆| 龙井市| 永新县| 江口县| 沙河市| 包头市| 门头沟区| 天津市| 广汉市| 武平县| 河西区| 青岛市| 灵川县| 康保县| 临泉县| 洛阳市| 迭部县| 塔河县| 太和县| 宁化县| 兴安盟| 彩票| 北京市| 灵丘县| 阿鲁科尔沁旗| 黔西县| 鄱阳县| 九台市| 漾濞| 定陶县| 甘德县| 郎溪县| 黔西| 扬中市| 桐柏县| 安陆市| 通城县| 定陶县| 吉林市|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