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信息技術綜合庫——算法的表示方法2一、高中信息技術綜合庫——算法的表示方法21.計算半徑r等于10厘米的圓的面積,在流程圖的空白處填入最恰當是( )A.S=r2 B.S=π*r*rC.S=2*3.14*r D.S=3.14*r^2【答案】D【知識點】流程圖識讀【解析】【解答】圓的面積計算公式:S=π*r^2,由于計算機不認識π,所以要給具體的值,寫成S=3.14*r^2。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順序結構流程圖。2.下圖描述的是求A的絕對值的算法。為其中的空白處選擇合適的選項( )。A.A>=0 B.A=0 C.A>0 D.A<0【答案】D【知識點】流程圖識讀;分支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該流程圖是求A的絕對值,由判斷框下的“A←A*(-1)”是“Y”可知,判斷框是判斷A是否為負數。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分支結構流程圖的識讀。3.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算法,輸出s的結果是( )A.0 B.8 C.10 D.15【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4.下述算法展示了地鐵站自動售機的一次售票的工作流程:步驟1:選擇您需要乘坐的是哪條線路。步驟2:選擇購買張數。步驟3:等待接收錢幣。步驟4:自動售票機只接收面值為5、10和20元的紙幣,以及5角、1元的硬幣。若不符合要求,退幣。若投入錢幣數額夠數,執行步驟5。步驟5:出票,并退回余額。下列關于這個算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上述算法采用自然語言表示B.這臺自動售票機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會售出票C.上述算法屬于順序算法結構D.這臺自動售貨機只會在接受硬幣時才售出票【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該工作流程采用的是自然語言,選項A正確;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售出車票,選項B錯誤;通過步驟4的描述可知,該算法屬于分支結構,選項C錯誤;自動售票機可以接收面值為5、10和20元的紙幣,而不是只接受硬幣,選項D錯誤。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算法的描述與控制結構。算法的常用描述方式有: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計算機程序語言。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為: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循環結構。順序結構:事物的發展通常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分支結構:事物的發展有多種情況。循環結構:事物的發展具有周期性。5.(2020高二下·重慶會考)下圖所示的流程圖表示的是分支結構。【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流程圖識讀6.下圖所示的流程圖中C的值為( )A.2 B.3 C.5 D.6【答案】C【知識點】常量、變量及變量的賦值;流程圖識讀7.有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算法,輸出變量i的值為( )。A.3 B.4 C.5 D.6【答案】B【知識點】流程圖識讀8.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s的初值為0,輸入n為5,則輸出s的值為( )A.1 B.4 C.5 D.6【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循環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流程圖分析:n=5,n<>1成立,執行n mod 2=1<>0,執行n=n*3+1=16,s=s+1=1;n=16,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8,s=s+1=2;n=8,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4,s=s+1=3;n=4,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2,s=S+1=4;n=2,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1,s=s+1=5;n=1,n<>1不成立,輸出s為5。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循環結構流程圖。9.某算法的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后,輸出變量i的值是( )A.7 B.9 C.11 D.13【答案】B【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解析】【解答】 本題考查算法和流程圖,涉及循環結構。一般采用變量跟蹤法進行分析:i i←i+2 s s←s*i 循環條件s<=5 0001 1 成立3 3 成立5 15 成立7 105 成立9 945 成立11 10395 不成立,退出循環當退出循環時,變量i的值為11,再執行i=i-2,則輸出變量i的值為9。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使用流程圖描述算法。要想明白流程圖描述的算法必須明白流程圖各圖形的含義。10.在程序設計時,常常用到下圖類似的圖標,這些圖標稱為( )。A.程序圖 B.三維圖 C.流程圖 D.執行圖【答案】C【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解析】【解答】圖中采用的是流程圖表示算法。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算法的描述方式。算法的常用描述方式有: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計算機程序語言。11.(2020·浙江模擬)某算法流程圖如下圖所示,執行該算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變量i的值是21 B.語句i=i+1執行了5次C.變量s的值為10 D.語句i<=20被執行了5次【答案】B【知識點】常量、變量及變量的賦值;流程圖識讀12.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下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后,輸出的值為( )。A.循環體被執行了20次 B.輸出變量s的值為30C.語句i=i+1執行8次 D.該算法是計算0+10+20的值【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13.某算法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算法,輸入n的值為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變量p為循環變量B.該流程執行后,變量t的值是11C.該算法功能:判斷n是否是素數D.該流程完整執行1次,“1>=2 ”共執行了n-2次【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14.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流程圖,輸入128,該流程圖執行結束后,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量f值為TrueB.變量t的值為12C.該算法只能用流程圖進行描述D.虛線框處的流程圖執行模式為循環結構【答案】B【知識點】流程圖識讀1 / 1高中信息技術綜合庫——算法的表示方法2一、高中信息技術綜合庫——算法的表示方法21.計算半徑r等于10厘米的圓的面積,在流程圖的空白處填入最恰當是( )A.S=r2 B.S=π*r*rC.S=2*3.14*r D.S=3.14*r^22.下圖描述的是求A的絕對值的算法。為其中的空白處選擇合適的選項( )。A.A>=0 B.A=0 C.A>0 D.A<03.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算法,輸出s的結果是( )A.0 B.8 C.10 D.154.下述算法展示了地鐵站自動售機的一次售票的工作流程:步驟1:選擇您需要乘坐的是哪條線路。步驟2:選擇購買張數。步驟3:等待接收錢幣。步驟4:自動售票機只接收面值為5、10和20元的紙幣,以及5角、1元的硬幣。若不符合要求,退幣。若投入錢幣數額夠數,執行步驟5。步驟5:出票,并退回余額。下列關于這個算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上述算法采用自然語言表示B.這臺自動售票機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會售出票C.上述算法屬于順序算法結構D.這臺自動售貨機只會在接受硬幣時才售出票5.(2020高二下·重慶會考)下圖所示的流程圖表示的是分支結構。6.下圖所示的流程圖中C的值為( )A.2 B.3 C.5 D.67.有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算法,輸出變量i的值為( )。A.3 B.4 C.5 D.68.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s的初值為0,輸入n為5,則輸出s的值為( )A.1 B.4 C.5 D.69.某算法的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后,輸出變量i的值是( )A.7 B.9 C.11 D.1310.在程序設計時,常常用到下圖類似的圖標,這些圖標稱為( )。A.程序圖 B.三維圖 C.流程圖 D.執行圖11.(2020·浙江模擬)某算法流程圖如下圖所示,執行該算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變量i的值是21 B.語句i=i+1執行了5次C.變量s的值為10 D.語句i<=20被執行了5次12.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下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后,輸出的值為( )。A.循環體被執行了20次 B.輸出變量s的值為30C.語句i=i+1執行8次 D.該算法是計算0+10+20的值13.某算法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算法,輸入n的值為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變量p為循環變量B.該流程執行后,變量t的值是11C.該算法功能:判斷n是否是素數D.該流程完整執行1次,“1>=2 ”共執行了n-2次14.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圖所示:執行該流程圖,輸入128,該流程圖執行結束后,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量f值為TrueB.變量t的值為12C.該算法只能用流程圖進行描述D.虛線框處的流程圖執行模式為循環結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流程圖識讀【解析】【解答】圓的面積計算公式:S=π*r^2,由于計算機不認識π,所以要給具體的值,寫成S=3.14*r^2。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順序結構流程圖。2.【答案】D【知識點】流程圖識讀;分支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該流程圖是求A的絕對值,由判斷框下的“A←A*(-1)”是“Y”可知,判斷框是判斷A是否為負數。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分支結構流程圖的識讀。3.【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4.【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該工作流程采用的是自然語言,選項A正確;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售出車票,選項B錯誤;通過步驟4的描述可知,該算法屬于分支結構,選項C錯誤;自動售票機可以接收面值為5、10和20元的紙幣,而不是只接受硬幣,選項D錯誤。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算法的描述與控制結構。算法的常用描述方式有: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計算機程序語言。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為: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循環結構。順序結構:事物的發展通常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分支結構:事物的發展有多種情況。循環結構:事物的發展具有周期性。5.【答案】正確【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流程圖識讀6.【答案】C【知識點】常量、變量及變量的賦值;流程圖識讀7.【答案】B【知識點】流程圖識讀8.【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循環結構語句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流程圖分析:n=5,n<>1成立,執行n mod 2=1<>0,執行n=n*3+1=16,s=s+1=1;n=16,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8,s=s+1=2;n=8,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4,s=s+1=3;n=4,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2,s=S+1=4;n=2,n<>1成立,執行n mod 2=0,執行n=n/2=1,s=s+1=5;n=1,n<>1不成立,輸出s為5。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循環結構流程圖。9.【答案】B【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解析】【解答】 本題考查算法和流程圖,涉及循環結構。一般采用變量跟蹤法進行分析:i i←i+2 s s←s*i 循環條件s<=5 0001 1 成立3 3 成立5 15 成立7 105 成立9 945 成立11 10395 不成立,退出循環當退出循環時,變量i的值為11,再執行i=i-2,則輸出變量i的值為9。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使用流程圖描述算法。要想明白流程圖描述的算法必須明白流程圖各圖形的含義。10.【答案】C【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解析】【解答】圖中采用的是流程圖表示算法。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算法的描述方式。算法的常用描述方式有: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計算機程序語言。11.【答案】B【知識點】常量、變量及變量的賦值;流程圖識讀12.【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13.【答案】C【知識點】流程圖識讀14.【答案】B【知識點】流程圖識讀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信息技術綜合庫——算法的表示方法2(學生版).docx 高中信息技術綜合庫——算法的表示方法2(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