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真題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真題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真題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1·寧波)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 選舉制度的決定》,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等。(  )
A.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十四個
B.港澳特別行政區 第十三個二
C.臺灣省 第十四個
D.澳門特別行政區 第十五個
【答案】A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等。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2021·寧波)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捷報頻傳。承擔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并傳回著幅火星圖像的探測器是(  )
A.長征火箭 B.“嫦娥五號”
C.“天問一號” D.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答案】C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2021年2月5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順利完成地火轉移段第四次軌道中途修正,以確保按計劃實施火星捕獲,并傳回著幅火星圖像,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2021·寧波)讀下圖,下列描述符合甲區域特色的是(  )
A.興安林海,紅松茂密 B.雪域高原,牦牛成群
C.物產豐饒,“天府之國” D.水網密布,“魚米之鄉”
【答案】B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地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冰雪覆蓋。有雪域高原之稱。這里典型的畜種是牦牛,經常可見牦牛成群。興安林海,紅松茂密應該描述的是東北地區。物產豐饒,“天府之國”是指四川盆地。水網密布,“魚米之鄉”是指我國南方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區,土壤比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日照時間長,積溫較高,有水灌溉。水熱條件好,因而適宜耕作,適宜發展河谷農業,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其他地區發展了高寒畜牧業,主要畜種有藏綿羊、臧山羊、牦牛等。
4.(2021·寧波)下列地理現象主要受地勢影響而產生的是(  )
A.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東海
B.寧波雨熱同期,夏季多臺風
C.新疆深受夏季風影響,梅雨連綿
D.哈爾濱冰天雪地時,海南島卻溫暖如春
【答案】A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往低處流,受地勢影響,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長江自西向東流 ,注入東海。寧波的氣候與所處的緯度有關。新疆不會受到夏季風的影響,也沒有梅雨季節。哈爾濱與海南島的氣候不同與緯度有關,地勢無關。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021·寧波)《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據此回答問題。
5.對長江立法保護,因為(  )
①長江是世界上長度最長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②過度捕撈,造成長江漁業資源利用不可持續
③長江沿岸存在亂砍濫伐、排污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④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被稱為“黃金水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對長江立法保護表明(  )
A.我國開始運用法治方式來解決生態問題
B.我國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實行良法之治
C.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將迅速得到解決
D.我國實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答案】5.D
6.B
【知識點】長江、黃河
【解析】【點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以推進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提高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為立法思路,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立法原則,以實現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立法目標,在立法理念和立法內容等方面均有重大創新與突破。
5.對長江立法保護,因為:②過度捕撈,造成長江漁業資源利用不可持續,③長江沿岸存在亂砍濫伐、排污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④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被稱為“黃金水道”,②③④正確。
①長江是世界上長度最長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說法錯誤。長江的長度居世界第三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黃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6.根據題意,對長江立法保護表明我國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實行良法之治,B項正確。
A項,我國開始運用法治方式來解決生態問題,說法錯誤。
C項,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將迅速得到解決,錯誤。
D項,我國實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錯誤。
故答案為:B。
7.(2021·寧波)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右邊漫畫提醒我們(  )
A.教師對學生要管教與關愛并重
B.學生必須絕對服從教師的管教
C.教師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執法
D.教師應當嚴格要求和從嚴懲罰學生
【答案】A
【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題文中的漫畫說明教師在懲戒學生時,要以制度作為標尺,這提醒教師對學生要管教與關愛并重,A符合題意,正確。
B觀點太絕對,是錯誤的。
C錯誤,教師沒有執法權,只有教育的權力。
D中從嚴處罰學生的觀點錯誤,教師對不守紀的學生應根據規則對學生進行處罰,而不是從嚴懲罰。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師生交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2021·寧波)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確立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憲法地位。據此回答問題。
8.全國人大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這是在行使(  )
A.立法權 B.任免權 C.決定權 D.監督權
9.監察委員會(  )
①要依據我國憲法來行使權力
②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③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
④由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8.A
9.C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全國人大的職權,監察機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8.根據所學,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立法機關,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這說明全國人大在行使立法權,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A。
9.根據所學,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 由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 要依據我國憲法來行使權力, 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全國人大才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故答案為:C。
10.(2021·寧波)2021年4月,寧波市公安局建成并使用“反詐精準勸阻宣防平臺”。結合右圖分析寧波市公安局的做法(  )
A.維護了公民的隱私權 B.創新了政府服務方式
C.加強了政府廉政建設 D.保障了公民的監督權
【答案】B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 寧波市公安局建成并使用“反詐精準勸阻宣防平臺” ,創新了政府服務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群眾避免財產損失做出了重大貢獻,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政府的職能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機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11.(2021·寧波)太極拳是基于中國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的傳統體育實踐,于2020年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成功(  )
①彰顯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②表明太極拳將在全球得到廣泛推廣
③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主流
④增強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太極拳申遺成功彰顯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有利于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增強我國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①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不符合題意,排除。
③錯誤,中華文化不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2.(2021·寧波)“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這些技術被很多國家應用,人們贊譽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他的杰出貢獻在于(  )
①促進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和糧食增產
②為解決我國人民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③壟斷了世界的種子市場和糧食生產
④緩解了部分國家的糧食危機和饑餓問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 ,不僅促進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和糧食增產,為解決我國人民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還緩解了部分國家的糧食危機和饑餓問題,為世界做出杰出的貢獻,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壟斷了世界的種子市場和糧食生產的觀點與實際不符,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實現創造生命的價值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
13.(2021·寧波)2020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由2001年4%上升到16.8%。這反映了我國(  )
A.對世界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B.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是國際主導力量
C.經濟快速發展,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D.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答案】D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分析題干材料,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這說明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D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我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沒有起著決定性作用。
B錯誤,我國不是國際主導力量。
C錯誤,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是發達國家。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4.(2021·寧波)有學者認為,古代絲綢之路不僅使中國的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貢獻還在于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①中國指南針傳入朝鮮
②羅馬的玻璃器皿等傳入中國
③中國茶葉、瓷器等遠銷美洲
④中國活字印刷等技術傳入歐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①中國指南針傳入朝鮮不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因為朝鮮位于亞洲,和中國同屬于東方國家;②羅馬的玻璃器皿等傳入中國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③中國茶葉、瓷器等遠銷美洲不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因為美洲和歐洲同屬于西方;④中國活字印刷等技術傳入歐洲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C項②④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絲綢之路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這一關鍵信息。
15.(2021·寧波)20世紀70年代,標志著中美結束長期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歷史事件是(  )
A.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B.“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
【答案】A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A項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結束長期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美建交的史實。熟知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署《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6.(2021·寧波)對下圖所示歷史事件評價最恰當的是(  )
A.將世界連為整體 B.進行殖民掠奪擴張
C.促進中外友好交流 D.享譽史冊的航海
【答案】D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題干圖片所示的歷史事件是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歐洲的新航路開辟是世界上兩次響譽史冊的偉大航行。
AB兩項將世界連為整體和進行殖民掠奪擴張的是新航路的開辟,不符合題意;
C項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是鄭和下西洋,不符合題意;
D項享譽史冊的航海評價最恰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史實。
17.(2021·寧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中國人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進行的三次艱辛探索。其共同點是(  )
A.維護封建統治 B.挽救民族危機
C.推行君主立憲_ D.建立民主共和
【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近代先進的中國人為了救亡圖存不斷探索救國方案,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資產階級維新派1898年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A項維護封建統治的是洋務運動,不符合題意;
B項挽救民族危機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C項推行君主立憲的是戊戌變法,不符合題意;
D項建立民主共和的是辛亥革命,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比較的能力。
18.(2021·寧波)口號是濃縮的歷史。下列口號按照提出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③“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④“打倒列強,除軍閥”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
【答案】D
【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①“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反映的是1949年4月解放戰爭中的渡江戰役;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反映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③“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反映的是1931-1945年的抗日戰爭,④“打倒列強,除軍閥”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戰爭。正確的順序是④③①②。
D項④③①②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不同時期的口號產生的時間。解題關鍵時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與口號有關的史實和時間,根據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即可。
19.(2021·寧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被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因為這兩次會議都(  )
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③是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②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
④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都是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的,都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都在重大歷史關頭挽救了黨,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都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②③④符合題意。據所學知識可知,在革命戰爭年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探索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不是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
D項②③④是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對選項逐一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20.(2021·寧波)2020年我國進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據下圖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①人口年齡結構更趨合理
②少兒人口比重持續下降后略有回升
③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④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可知,0-14歲的人口比例從1982年開始持續下降,2015年-2020年開始略有回升 ,故②符合題意。
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從1982年至2020年不斷提升,故③符合題意。
①人口年齡結構更趨合理,在圖中沒有體現;
④勞動者素質不斷提升,在圖中沒有體現。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考查對我國人口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其中第21題為行為判析題,第22- 26題為材料分析題,共50分)
21.(2021·寧波)行為判析題(判斷下列做法是否正確,在答題卷空格中寫上“正確”或“錯誤”,并說明理由。)
(1)寧波市民積極參加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接種。
判斷:
理由:
(2)小軍旅游時對某軍事基地拍照并上傳到網絡。
判斷:
理由:
(3)某公司以經營不善為借口拖欠職工工資。
判斷:
理由:
(4)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判斷:
理由:
(5)中國積極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率先使5億人口擺脫貧困。
判斷:
理由:
【答案】(1)正確;這是敬畏、珍愛生命的表現(或對自己、他人、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等)。
(2)錯誤;這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或沒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等義務)。
(3)錯誤;公司的做法侵犯了職工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或公司應及時支付職工勞動報酬等)。
(4)正確;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或這是愛國行為,體現了不妥協態度等)。
(5)正確;中國實施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中國是聯合國成員國,積極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等)。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珍愛和尊重生命;公民的財產權;我們的理想與責任;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1)分析題意可知,寧波市民的做法是正確的,理由可以從是敬畏、珍愛生命 對自己、他人、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等方面回答即可。
(2) 小軍旅游時對某軍事基地拍照并上傳到網絡是缺乏國家安全意識的表現,理由可以從沒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等義務等方面回答。
(3) 拖欠職工工資是違法行為,理由可以從 公司的做法侵犯了職工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等方面回答即可。
(4) 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是愛國和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等方面回答。
(5)題干中的觀點正確,理由可以從 中國實施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等方面回答即可。
故答案為:(1)正確;這是敬畏、珍愛生命的表現(或對自己、他人、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等)。
(2)錯誤;這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或沒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等義務)。
(3)錯誤;公司的做法侵犯了職工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或公司應及時支付職工勞動報酬等)。
(4)正確;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或這是愛國行為,體現了不妥協態度等)。
(5)正確;中國實施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中國是聯合國成員國,積極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等)。
【點評】本題考查對敬畏生命,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勞動權,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共享發展成果,中國在國際上的擔當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2.(2021·寧波)寧波,八千年來,向海而生;一千二百年間,臨水而建;四十多年來,以港興市。通江達海,因水得名的寧波,譜寫了一部城市發展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0年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余姚井頭山遺址,距今8000余年,出土了多件陶器、木器、骨器、木槳等物件,特別是發現了60多件用大型牡蠣殼加工磨制的耜、鏟、刀、勺等貝器。
材料二:
寧波,舊稱明州,唐朝長慶元年即公元821年,三江口城址落成,距今1200周年。
(1)根據材料一推測寧波先民所處的歷史時代及生產生活狀況。
(2)依據材料二說明寧波在此建城的有利條件。
(3)在“紀念寧波三江口建城1200周年”班會課上,對于寧波城市的發展,小寧與小波發表了各自的觀點。請你任選一個觀點,用所學知識提供論據。
小寧 寧波港城在唐宋元時期興盛發達,卻在明清時期一度衰落。
小波 改革開放后,寧波“因港而興”,高速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
【答案】(1)新石器時代。先民使用磨制的生產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掌握制陶等技術,可以儲存與烹煮食物;先民捕撈或食用海產品等。
(2)地形: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水源:河流密布,水源充足。交通:河流交匯,水運便利。軍事:依江傍水,天然屏障等。
(3)小寧的觀點。論據:寧波在唐宋元時期對外交往頻繁,貿易發達,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明清時期,因倭寇等外敵的侵擾,朝廷實施“海禁”閉關鎖國的政策,寧波港城曾一度衰落。
小波的觀點。論據:寧波是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寧波瀕臨東海,海岸線曲折漫長,擁有深水良港;寧波-舟山港建成為世界級大港等。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 “加工磨制”等信息推測出先民處于新石器時代,并且生產力有所提高,掌握制陶等技術;從“出土了陶器、刀、勺”信息中得出先民可以儲存、烹煮食物,從“木槳、牡蠣殼”等信息中推測出先民與海洋的關系是捕撈和食用海產品。
(2)本題考查三江口城址的選擇問題,是體會寧波先民的智慧與抉擇。城市選址需要考慮眾多因素,本題以地圖為載體,讓學生憑借地圖及圖例來分析城市選址的自然條件與人文因素。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可以從寧波歷史發展的史實角度去回答,也可以從改革開放、寧波憑借港口優勢推動城市發展的現實角度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新石器時代。先民使用磨制的生產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掌握制陶等技術,可以儲存與烹煮食物;先民捕撈或食用海產品等。
(2)地形: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水源:河流密布,水源充足。交通:河流交匯,水運便利。軍事:依江傍水,天然屏障等。
(3)小寧的觀點。論據:寧波在唐宋元時期對外交往頻繁,貿易發達,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明清時期,因倭寇等外敵的侵擾,朝廷實施“海禁”閉關鎖國的政策,寧波港城曾一度衰落。
小波的觀點。論據:寧波是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寧波瀕臨東海,海岸線曲折漫長,擁有深水良港;寧波-舟山港建成為世界級大港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較好地體現了歷史與社會學科“空間感知”與“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屬于素養立意。
23.(2021·寧波)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古籍記載歷史]
《史記》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的記載。
[文物見證歷史]
[發展創造歷史]
習近平主席指出,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
(1)《史記》記載的這些舉措出現在哪一朝代?對國家的發展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2)上述文物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如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融?
(3)綜合上述信息,談談你對中華民族人“從多元走向一體”的理解。
【答案】(1)秦朝。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2)①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實行唐蕃聯姻,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或國家歸屬感、民族認同感等)。
(3)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大家庭,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歷史上中國疆域內的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貢獻;中華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等。
【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可知,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遼闊的疆域,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統一車輛形制。將小篆作為全國通用文字,又規定了統一的度量衡。這些措施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其進步作用對后世有深遠影響。
(2)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1771年,蒙古族杰出首領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部,戰勝重重困難,返回新疆,回歸祖國,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3)中國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中華民族的歷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構成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故答案為:(1)秦朝。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2)①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實行唐蕃聯姻,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或國家歸屬感、民族認同感等)。
(3)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大家庭,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歷史上中國疆域內的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貢獻;中華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文成公主入藏,土爾扈特部回國等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識記。
24.(2021·寧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的“界碑”]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
[民族的“里程碑”] ……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
[人民的“豐碑”]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中國已有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余名。……向所有為民族獨立、人民幸福而犧牲的先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日報》2021年4月3日載
(1)為什么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
(2)材料所指的是哪三大歷史性事件?請選擇其中一個歷史性事件說明其成為“里程碑”的理由。
(3)人民英雄留給我們哪些精神財富?我們應如何以實際行動向英雄致敬?
【答案】(1)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理由:中國共產黨建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
(3)愛國主義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無私奉獻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動,只要符合題意即可給分。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政府的腐敗,最終中國失敗,1842年清王朝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一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徹底終結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改革開放4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所以“三大里程碑”是指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理由:中國共產黨建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
(3)愛國主義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無私奉獻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動,只要符合題意即可給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及學生的認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25.(2021·寧波)以下為大頭兒子一家“曬”在網上的生活畫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網絡是把雙刃劍,請結合材料分析其利弊。
(2)判斷中國法院網公布的“假借網絡刷單行詐騙”的行為性質,并說明理由。
(3)請你為大頭兒子如何正確享受網絡生活提兩條合理建議。
【答案】(1)利:手機遠程遙控家電,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帶貨,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網絡學習,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等。
弊: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等。
(2)犯罪。網絡詐騙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
(3)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等。
【知識點】網絡交往;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1)本題的利可以從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等方面結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弊可以從 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等方面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 中國法院網公布的“假借網絡刷單行詐騙”屬于犯罪,理由可以從犯罪的三大特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3)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可以從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為:(1)利:手機遠程遙控家電,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帶貨,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網絡學習,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等。
弊: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等。
(2)犯罪。網絡詐騙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
(3)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等。
【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的利與弊,犯罪行為,合理利用網絡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6.(2021·寧波)交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人類交通工具出現的“時間軸”
材料二:中國交通發展進程
篇章一 解決“有沒有”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鐵路、公路、航空、水運都非常落后。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一五”計劃。那一代交通人克服缺錢少物、地形復雜等重重困難,著力恢復交通運輸,修建了青藏公路、成昆鐵路、武漢長江大橋等一批標志性交通工程,服務社會主義建設。
篇章二 解決“夠不夠”的問題
改革開放后,我國交通運輸處于短缺狀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是常態。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使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內河航道通航營業的總里程均居世界第一,境內民用航空、國際航線大幅增加,有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篇章三 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我國未來交通發展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打造素質優良的交通勞動者大軍。”
(1)根據“時間軸”,請概括人類交通領域所發生的變化。
(2)結合“篇章一”和“篇章二”,分析中國交通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從創新驅動發展角度談談我國如何建成交通強國。
【答案】(1)交通工具種類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方式多樣化,越來越便利;逐步形成了海陸空等立體交通網絡。
(2)①我國政府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同時,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或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②交通行業的從業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或愛國、敬業的核心價值觀或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等)。③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或為人民謀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
(3)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驅動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等)。②建成交通強國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重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智慧交通;要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等。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交通領域的變化分析材料可以從交通工具種類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方式多樣化,越來越便利;逐步形成了海陸空等立體交通網絡等方面回答即可。
(2)根據所學,結合材料, 中國交通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可以從 我國政府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交通行業的從業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本題可以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驅動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我國要重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智慧交通;要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故答案為:(1)交通工具種類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方式多樣化,越來越便利;逐步形成了海陸空等立體交通網絡。
(2)①我國政府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同時,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或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②交通行業的從業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或愛國、敬業的核心價值觀或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等)。③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或為人民謀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
(3)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驅動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等)。②建成交通強國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重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智慧交通;要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等。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政府的職能,創新及作用,增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2021年中考社會法治真題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1·寧波)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 選舉制度的決定》,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等。(  )
A.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十四個
B.港澳特別行政區 第十三個二
C.臺灣省 第十四個
D.澳門特別行政區 第十五個
2.(2021·寧波)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捷報頻傳。承擔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并傳回著幅火星圖像的探測器是(  )
A.長征火箭 B.“嫦娥五號”
C.“天問一號” D.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3.(2021·寧波)讀下圖,下列描述符合甲區域特色的是(  )
A.興安林海,紅松茂密 B.雪域高原,牦牛成群
C.物產豐饒,“天府之國” D.水網密布,“魚米之鄉”
4.(2021·寧波)下列地理現象主要受地勢影響而產生的是(  )
A.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東海
B.寧波雨熱同期,夏季多臺風
C.新疆深受夏季風影響,梅雨連綿
D.哈爾濱冰天雪地時,海南島卻溫暖如春
(2021·寧波)《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據此回答問題。
5.對長江立法保護,因為(  )
①長江是世界上長度最長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②過度捕撈,造成長江漁業資源利用不可持續
③長江沿岸存在亂砍濫伐、排污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④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被稱為“黃金水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對長江立法保護表明(  )
A.我國開始運用法治方式來解決生態問題
B.我國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實行良法之治
C.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將迅速得到解決
D.我國實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7.(2021·寧波)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右邊漫畫提醒我們(  )
A.教師對學生要管教與關愛并重
B.學生必須絕對服從教師的管教
C.教師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執法
D.教師應當嚴格要求和從嚴懲罰學生
(2021·寧波)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確立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憲法地位。據此回答問題。
8.全國人大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這是在行使(  )
A.立法權 B.任免權 C.決定權 D.監督權
9.監察委員會(  )
①要依據我國憲法來行使權力
②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③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
④由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1·寧波)2021年4月,寧波市公安局建成并使用“反詐精準勸阻宣防平臺”。結合右圖分析寧波市公安局的做法(  )
A.維護了公民的隱私權 B.創新了政府服務方式
C.加強了政府廉政建設 D.保障了公民的監督權
11.(2021·寧波)太極拳是基于中國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的傳統體育實踐,于2020年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成功(  )
①彰顯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價值
②表明太極拳將在全球得到廣泛推廣
③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主流
④增強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1·寧波)“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這些技術被很多國家應用,人們贊譽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他的杰出貢獻在于(  )
①促進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和糧食增產
②為解決我國人民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③壟斷了世界的種子市場和糧食生產
④緩解了部分國家的糧食危機和饑餓問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21·寧波)2020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由2001年4%上升到16.8%。這反映了我國(  )
A.對世界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B.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是國際主導力量
C.經濟快速發展,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D.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14.(2021·寧波)有學者認為,古代絲綢之路不僅使中國的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貢獻還在于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①中國指南針傳入朝鮮
②羅馬的玻璃器皿等傳入中國
③中國茶葉、瓷器等遠銷美洲
④中國活字印刷等技術傳入歐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1·寧波)20世紀70年代,標志著中美結束長期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歷史事件是(  )
A.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B.“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
16.(2021·寧波)對下圖所示歷史事件評價最恰當的是(  )
A.將世界連為整體 B.進行殖民掠奪擴張
C.促進中外友好交流 D.享譽史冊的航海
17.(2021·寧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中國人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進行的三次艱辛探索。其共同點是(  )
A.維護封建統治 B.挽救民族危機
C.推行君主立憲_ D.建立民主共和
18.(2021·寧波)口號是濃縮的歷史。下列口號按照提出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③“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④“打倒列強,除軍閥”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
19.(2021·寧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被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因為這兩次會議都(  )
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③是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②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
④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1·寧波)2020年我國進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據下圖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①人口年齡結構更趨合理
②少兒人口比重持續下降后略有回升
③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④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其中第21題為行為判析題,第22- 26題為材料分析題,共50分)
21.(2021·寧波)行為判析題(判斷下列做法是否正確,在答題卷空格中寫上“正確”或“錯誤”,并說明理由。)
(1)寧波市民積極參加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接種。
判斷:
理由:
(2)小軍旅游時對某軍事基地拍照并上傳到網絡。
判斷:
理由:
(3)某公司以經營不善為借口拖欠職工工資。
判斷:
理由:
(4)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判斷:
理由:
(5)中國積極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率先使5億人口擺脫貧困。
判斷:
理由:
22.(2021·寧波)寧波,八千年來,向海而生;一千二百年間,臨水而建;四十多年來,以港興市。通江達海,因水得名的寧波,譜寫了一部城市發展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0年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余姚井頭山遺址,距今8000余年,出土了多件陶器、木器、骨器、木槳等物件,特別是發現了60多件用大型牡蠣殼加工磨制的耜、鏟、刀、勺等貝器。
材料二:
寧波,舊稱明州,唐朝長慶元年即公元821年,三江口城址落成,距今1200周年。
(1)根據材料一推測寧波先民所處的歷史時代及生產生活狀況。
(2)依據材料二說明寧波在此建城的有利條件。
(3)在“紀念寧波三江口建城1200周年”班會課上,對于寧波城市的發展,小寧與小波發表了各自的觀點。請你任選一個觀點,用所學知識提供論據。
小寧 寧波港城在唐宋元時期興盛發達,卻在明清時期一度衰落。
小波 改革開放后,寧波“因港而興”,高速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
23.(2021·寧波)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古籍記載歷史]
《史記》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的記載。
[文物見證歷史]
[發展創造歷史]
習近平主席指出,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
(1)《史記》記載的這些舉措出現在哪一朝代?對國家的發展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2)上述文物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如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融?
(3)綜合上述信息,談談你對中華民族人“從多元走向一體”的理解。
24.(2021·寧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的“界碑”]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
[民族的“里程碑”] ……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
[人民的“豐碑”]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中國已有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余名。……向所有為民族獨立、人民幸福而犧牲的先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日報》2021年4月3日載
(1)為什么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
(2)材料所指的是哪三大歷史性事件?請選擇其中一個歷史性事件說明其成為“里程碑”的理由。
(3)人民英雄留給我們哪些精神財富?我們應如何以實際行動向英雄致敬?
25.(2021·寧波)以下為大頭兒子一家“曬”在網上的生活畫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網絡是把雙刃劍,請結合材料分析其利弊。
(2)判斷中國法院網公布的“假借網絡刷單行詐騙”的行為性質,并說明理由。
(3)請你為大頭兒子如何正確享受網絡生活提兩條合理建議。
26.(2021·寧波)交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人類交通工具出現的“時間軸”
材料二:中國交通發展進程
篇章一 解決“有沒有”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鐵路、公路、航空、水運都非常落后。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一五”計劃。那一代交通人克服缺錢少物、地形復雜等重重困難,著力恢復交通運輸,修建了青藏公路、成昆鐵路、武漢長江大橋等一批標志性交通工程,服務社會主義建設。
篇章二 解決“夠不夠”的問題
改革開放后,我國交通運輸處于短缺狀態,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是常態。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使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內河航道通航營業的總里程均居世界第一,境內民用航空、國際航線大幅增加,有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篇章三 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我國未來交通發展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打造素質優良的交通勞動者大軍。”
(1)根據“時間軸”,請概括人類交通領域所發生的變化。
(2)結合“篇章一”和“篇章二”,分析中國交通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從創新驅動發展角度談談我國如何建成交通強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等。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答案】C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2021年2月5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順利完成地火轉移段第四次軌道中途修正,以確保按計劃實施火星捕獲,并傳回著幅火星圖像,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答案】B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地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冰雪覆蓋。有雪域高原之稱。這里典型的畜種是牦牛,經常可見牦牛成群。興安林海,紅松茂密應該描述的是東北地區。物產豐饒,“天府之國”是指四川盆地。水網密布,“魚米之鄉”是指我國南方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區,土壤比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日照時間長,積溫較高,有水灌溉。水熱條件好,因而適宜耕作,適宜發展河谷農業,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其他地區發展了高寒畜牧業,主要畜種有藏綿羊、臧山羊、牦牛等。
4.【答案】A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往低處流,受地勢影響,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長江自西向東流 ,注入東海。寧波的氣候與所處的緯度有關。新疆不會受到夏季風的影響,也沒有梅雨季節。哈爾濱與海南島的氣候不同與緯度有關,地勢無關。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答案】5.D
6.B
【知識點】長江、黃河
【解析】【點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以推進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提高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為立法思路,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立法原則,以實現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立法目標,在立法理念和立法內容等方面均有重大創新與突破。
5.對長江立法保護,因為:②過度捕撈,造成長江漁業資源利用不可持續,③長江沿岸存在亂砍濫伐、排污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④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被稱為“黃金水道”,②③④正確。
①長江是世界上長度最長且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說法錯誤。長江的長度居世界第三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黃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6.根據題意,對長江立法保護表明我國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實行良法之治,B項正確。
A項,我國開始運用法治方式來解決生態問題,說法錯誤。
C項,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將迅速得到解決,錯誤。
D項,我國實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錯誤。
故答案為:B。
7.【答案】A
【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題文中的漫畫說明教師在懲戒學生時,要以制度作為標尺,這提醒教師對學生要管教與關愛并重,A符合題意,正確。
B觀點太絕對,是錯誤的。
C錯誤,教師沒有執法權,只有教育的權力。
D中從嚴處罰學生的觀點錯誤,教師對不守紀的學生應根據規則對學生進行處罰,而不是從嚴懲罰。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師生交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答案】8.A
9.C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對全國人大的職權,監察機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8.根據所學,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立法機關,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這說明全國人大在行使立法權,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A。
9.根據所學,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 由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 要依據我國憲法來行使權力, 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全國人大才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故答案為:C。
10.【答案】B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 寧波市公安局建成并使用“反詐精準勸阻宣防平臺” ,創新了政府服務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群眾避免財產損失做出了重大貢獻,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政府的職能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機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11.【答案】B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太極拳申遺成功彰顯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有利于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增強我國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①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不符合題意,排除。
③錯誤,中華文化不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2.【答案】C
【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 ,不僅促進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和糧食增產,為解決我國人民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還緩解了部分國家的糧食危機和饑餓問題,為世界做出杰出的貢獻,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壟斷了世界的種子市場和糧食生產的觀點與實際不符,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實現創造生命的價值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從而選出正確的答案。
13.【答案】D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分析題干材料,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這說明我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D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我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沒有起著決定性作用。
B錯誤,我國不是國際主導力量。
C錯誤,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是發達國家。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4.【答案】C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①中國指南針傳入朝鮮不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因為朝鮮位于亞洲,和中國同屬于東方國家;②羅馬的玻璃器皿等傳入中國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③中國茶葉、瓷器等遠銷美洲不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因為美洲和歐洲同屬于西方;④中國活字印刷等技術傳入歐洲能反映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C項②④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絲綢之路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中的“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這一關鍵信息。
15.【答案】A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A項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結束長期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美建交的史實。熟知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署《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兩國二十多年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6.【答案】D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題干圖片所示的歷史事件是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和歐洲的新航路開辟是世界上兩次響譽史冊的偉大航行。
AB兩項將世界連為整體和進行殖民掠奪擴張的是新航路的開辟,不符合題意;
C項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是鄭和下西洋,不符合題意;
D項享譽史冊的航海評價最恰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史實。
17.【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近代先進的中國人為了救亡圖存不斷探索救國方案,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資產階級維新派1898年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A項維護封建統治的是洋務運動,不符合題意;
B項挽救民族危機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C項推行君主立憲的是戊戌變法,不符合題意;
D項建立民主共和的是辛亥革命,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比較的能力。
18.【答案】D
【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①“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反映的是1949年4月解放戰爭中的渡江戰役;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反映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③“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反映的是1931-1945年的抗日戰爭,④“打倒列強,除軍閥”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戰爭。正確的順序是④③①②。
D項④③①②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不同時期的口號產生的時間。解題關鍵時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與口號有關的史實和時間,根據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即可。
19.【答案】D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都是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的,都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都在重大歷史關頭挽救了黨,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都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②③④符合題意。據所學知識可知,在革命戰爭年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探索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不是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
D項②③④是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對選項逐一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20.【答案】C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可知,0-14歲的人口比例從1982年開始持續下降,2015年-2020年開始略有回升 ,故②符合題意。
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從1982年至2020年不斷提升,故③符合題意。
①人口年齡結構更趨合理,在圖中沒有體現;
④勞動者素質不斷提升,在圖中沒有體現。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考查對我國人口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21.【答案】(1)正確;這是敬畏、珍愛生命的表現(或對自己、他人、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等)。
(2)錯誤;這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或沒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等義務)。
(3)錯誤;公司的做法侵犯了職工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或公司應及時支付職工勞動報酬等)。
(4)正確;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或這是愛國行為,體現了不妥協態度等)。
(5)正確;中國實施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中國是聯合國成員國,積極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等)。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珍愛和尊重生命;公民的財產權;我們的理想與責任;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1)分析題意可知,寧波市民的做法是正確的,理由可以從是敬畏、珍愛生命 對自己、他人、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等方面回答即可。
(2) 小軍旅游時對某軍事基地拍照并上傳到網絡是缺乏國家安全意識的表現,理由可以從沒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等義務等方面回答。
(3) 拖欠職工工資是違法行為,理由可以從 公司的做法侵犯了職工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等方面回答即可。
(4) 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是愛國和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等方面回答。
(5)題干中的觀點正確,理由可以從 中國實施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等方面回答即可。
故答案為:(1)正確;這是敬畏、珍愛生命的表現(或對自己、他人、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等)。
(2)錯誤;這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或沒有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等義務)。
(3)錯誤;公司的做法侵犯了職工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或公司應及時支付職工勞動報酬等)。
(4)正確;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或這是愛國行為,體現了不妥協態度等)。
(5)正確;中國實施共享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或中國是聯合國成員國,積極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等)。
【點評】本題考查對敬畏生命,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勞動權,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共享發展成果,中國在國際上的擔當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2.【答案】(1)新石器時代。先民使用磨制的生產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掌握制陶等技術,可以儲存與烹煮食物;先民捕撈或食用海產品等。
(2)地形: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水源:河流密布,水源充足。交通:河流交匯,水運便利。軍事:依江傍水,天然屏障等。
(3)小寧的觀點。論據:寧波在唐宋元時期對外交往頻繁,貿易發達,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明清時期,因倭寇等外敵的侵擾,朝廷實施“海禁”閉關鎖國的政策,寧波港城曾一度衰落。
小波的觀點。論據:寧波是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寧波瀕臨東海,海岸線曲折漫長,擁有深水良港;寧波-舟山港建成為世界級大港等。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 “加工磨制”等信息推測出先民處于新石器時代,并且生產力有所提高,掌握制陶等技術;從“出土了陶器、刀、勺”信息中得出先民可以儲存、烹煮食物,從“木槳、牡蠣殼”等信息中推測出先民與海洋的關系是捕撈和食用海產品。
(2)本題考查三江口城址的選擇問題,是體會寧波先民的智慧與抉擇。城市選址需要考慮眾多因素,本題以地圖為載體,讓學生憑借地圖及圖例來分析城市選址的自然條件與人文因素。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可以從寧波歷史發展的史實角度去回答,也可以從改革開放、寧波憑借港口優勢推動城市發展的現實角度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新石器時代。先民使用磨制的生產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掌握制陶等技術,可以儲存與烹煮食物;先民捕撈或食用海產品等。
(2)地形: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水源:河流密布,水源充足。交通:河流交匯,水運便利。軍事:依江傍水,天然屏障等。
(3)小寧的觀點。論據:寧波在唐宋元時期對外交往頻繁,貿易發達,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明清時期,因倭寇等外敵的侵擾,朝廷實施“海禁”閉關鎖國的政策,寧波港城曾一度衰落。
小波的觀點。論據:寧波是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寧波瀕臨東海,海岸線曲折漫長,擁有深水良港;寧波-舟山港建成為世界級大港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較好地體現了歷史與社會學科“空間感知”與“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屬于素養立意。
23.【答案】(1)秦朝。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2)①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實行唐蕃聯姻,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或國家歸屬感、民族認同感等)。
(3)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大家庭,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歷史上中國疆域內的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貢獻;中華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等。
【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可知,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遼闊的疆域,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統一車輛形制。將小篆作為全國通用文字,又規定了統一的度量衡。這些措施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其進步作用對后世有深遠影響。
(2)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1771年,蒙古族杰出首領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部,戰勝重重困難,返回新疆,回歸祖國,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3)中國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中華民族的歷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構成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故答案為:(1)秦朝。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
(2)①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實行唐蕃聯姻,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或國家歸屬感、民族認同感等)。
(3)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大家庭,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歷史上中國疆域內的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貢獻;中華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文成公主入藏,土爾扈特部回國等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識記。
24.【答案】(1)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理由:中國共產黨建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
(3)愛國主義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無私奉獻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動,只要符合題意即可給分。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政府的腐敗,最終中國失敗,1842年清王朝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一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徹底終結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改革開放4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所以“三大里程碑”是指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理由:中國共產黨建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的事實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
(3)愛國主義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無私奉獻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動,只要符合題意即可給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及學生的認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25.【答案】(1)利:手機遠程遙控家電,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帶貨,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網絡學習,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等。
弊: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等。
(2)犯罪。網絡詐騙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
(3)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等。
【知識點】網絡交往;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1)本題的利可以從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等方面結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弊可以從 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等方面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 中國法院網公布的“假借網絡刷單行詐騙”屬于犯罪,理由可以從犯罪的三大特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3)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可以從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為:(1)利:手機遠程遙控家電,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直播帶貨,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網絡學習,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等。
弊: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等。
(2)犯罪。網絡詐騙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罰處罰。
(3)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等。
【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的利與弊,犯罪行為,合理利用網絡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6.【答案】(1)交通工具種類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方式多樣化,越來越便利;逐步形成了海陸空等立體交通網絡。
(2)①我國政府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同時,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或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②交通行業的從業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或愛國、敬業的核心價值觀或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等)。③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或為人民謀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
(3)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驅動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等)。②建成交通強國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重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智慧交通;要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等。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交通領域的變化分析材料可以從交通工具種類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方式多樣化,越來越便利;逐步形成了海陸空等立體交通網絡等方面回答即可。
(2)根據所學,結合材料, 中國交通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可以從 我國政府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交通行業的從業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本題可以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驅動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我國要重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智慧交通;要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故答案為:(1)交通工具種類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方式多樣化,越來越便利;逐步形成了海陸空等立體交通網絡。
(2)①我國政府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同時,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或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②交通行業的從業人員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或愛國、敬業的核心價值觀或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等)。③我國政府著力解決交通“瓶頸”,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或為人民謀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
(3)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驅動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等)。②建成交通強國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重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智慧交通;要重視培養創新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等。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政府的職能,創新及作用,增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喀喇| 商城县| 新沂市| 理塘县| 额敏县| 宜昌市| 信阳市| 余干县| 宁德市| 营口市| 当雄县| 涪陵区| 延吉市| 宣化县| 周口市| 盐池县| 怀安县| 诏安县| 建始县| 永顺县| 平南县| 新和县| 凤庆县| 泽库县| 邛崃市| 普格县| 宜州市| 遵义市| 奉新县| 英超| 儋州市| 宁波市| 临沂市| 津南区| 邵武市| 吉安市| 合山市| 赤壁市| 达州市|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