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慶世貿 促發展山東 徐杰【熱點材料】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第143個成員國。2011年,恰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周年。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貿易合作遍及世界。入世十年以來,中國以一個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的形象,一方面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和該組織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積極維護包括我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命題意圖】2011年,恰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周年。這十年間,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都取得了迅猛發展。因此,如何看待世貿組織以及經濟全球化,這一熱點需引起2012年考生注意。【主觀題精煉】1.材料一 入世十年,是中國與世界共嬴的十年。十年來,中國認真履行入世承諾,堅持擴大開放,融入世界經濟主流,全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建設,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進口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貢獻國。中國年均進口7500億美元的商品,相當于為貿易伙伴創造約1400萬個就業崗位;同時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也使國外消費者普遍受益。在華投資的外商企業累計匯出的利潤是2617億美元,年均增長30%。中國對外投資企業聘用的當地員工接近80萬人,每年在當地納稅超過100億美元。材料二 2000—2010年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圖注:①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疊的商品。②我國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約占84%,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少。(1)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中國入世后能夠實現與世界共贏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假如你是政府決策者,你將采取哪些經濟措施來解決材料二反映出的問題。【答案】(1)①中國入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了對外開放水平。②中國入世,完善了世貿組織體系,有利于促進國際多邊貿易健康發展。③中國認真履行入世承諾;按世貿規則辦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建設,推動經濟全球化。④中國堅持實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對外開放政策,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發展。(2)2010年與2000年相比,我國初級產品、紡織服裝出口比重下降,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比重上升,表明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升級。但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少,出口產品附加值低。建議: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支持創新力度;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成為自主創新主體;建立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保護知識產權;加強國際技術合作與交流。材料三 入世10年以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如自去年開始蔓延的歐債危機加劇了我國企業的出口壓力,綠色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使得出口產品的門檻不斷提高,缺乏核心技術和美元貶值使我國的經濟安全受到威脅。這對我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3)結合材料,就新時期我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案】①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抓住機遇,趨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戰。②強化規則意識,增強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③貫徹出口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④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維護我國經濟安全減少對外依存度,。⑤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創立自主品牌,提高國際競爭力。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十個年頭,站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起點,回眸入世以來的不平凡歷程,中國經歷了調整,付出了努力,日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貿易大國,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1)聯系實際,說明中國成為一個成熟的貿易大國的表現?(至少列舉三個方面)(2)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加入世貿組織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答案】(1)①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呈現爆發式增長,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②中國知難而進,主動引入了國際競爭與合作。經過十年的努力,中國經濟不但沒有被擠垮,還在“與狼共舞”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產業。③中國運用世貿規則保護自身權益的能力不斷提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國際貿易中濫用反傾銷、反補貼等措施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徑,為改善國際貿易環境,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作出了貢獻。④入世以來,中國在關稅減讓、消除貿易壁壘、根據世貿規則完善國內貿易法律體系和開放市場等方面切實履行了作為發展中國家應該履行的義務,兌現了加入世貿組織時作出的鄭重承諾。(2)積極方面: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②加入世貿組織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③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加了就業,吸收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④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與生活水平。⑤加入世貿組織,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不利方面: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經濟也是嚴峻的考驗,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深入的與國內市場的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風險也會增加。能否把有利條件用足,把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的限度,關鍵在自己。實踐證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材料二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國必須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簡化審批手續,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到境外投資提供便利。(3)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我國在對外開放中,為什么要實施“走出去”戰略?就我國企業如何“走出去”談談您的看法?【答案】(3)原因:①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實施“走出去”戰略正是適應這一趨勢的必然要求。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也是市場經濟開放性、競爭性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②“走出去”戰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有利于進一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③“走出去” 戰略可以使企業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競爭,擴大經濟技術合作,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④經過30多年的開放,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10多年來,我國經濟和對外貿易迅猛發展,為我國“走出去”創造良好條件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做法:采用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發揮比較優勢,正確選擇產業、產品的市場方向。3.材料一:進入新世紀,在新技術革命的作用下,生產力的國際化與專業化協作的程度越來越高,跨國公司加速發展。據統計,全球外匯市場每天交易額已達到1.7萬億美元。材料二:據世界銀行統計的數字顯示,如果按人均GDP水平把全世界的國家分成5等份,人均GDP水平屬于最高的20%的國家與人均GDP水平屬于最低的20%的國家之間的差距,1987年是57倍,1997年擴大為92倍。尤其令人憂慮的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差距更為懸殊,“數字鴻溝”在不斷加大。“新經濟”至今只是一種“富國現象”,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信息貧困”之中。(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請對此作簡要分析。(2)結合我國實際,說明我們應如何面對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問題。【答案】(1)①材料一反映了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材料二反映了全球貧富差距擴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②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又帶來了貧富差距。發達國家憑借其資本和技術的優勢,不斷拓展其資本和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份額,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機遇,但由于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存在,加上科技方面的差距,因此,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2)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們必須積極應對,趨利避害。①要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要改善投資環境,實施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及“走出去”戰略。②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市場經濟體系。③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對本國的金融市場和經濟運行的監督和管理,防范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④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國際競爭力。⑤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與對話,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努力。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我國必須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回答問題:(1)如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對我們有什么基本要求?【答案】措施: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④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⑤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要求:①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②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③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④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⑤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5.“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十年之后,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陳奕迅的《十年》用來類比入世十年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頗為恰當。十年之后回頭看,我們看到了溫暖,也看到了陰翳。材料一:2011年12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說,入世十年,中國認真履行承諾,充分享受權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根據世界銀行計算,中國對世界GDP增量的貢獻率,由2003年的4.6%增長到2009年的14.5%,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貢獻國。材料二:“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一詞從2001年入世后開始走紅,但事實上中國獲利微乎其微,以蘋果手機為例,每賣出一臺iphone,蘋果公司獨占58.5%的利潤,中國制造業獲得的利潤只有1.8%。當前,“中國制造”中有很大比重是“中國組裝”,且對外依存度占到60%,因此,中國制造走向世界還有很遙遠的路。(1)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入世十年對中國的影響。(2)針對材料二中的問題,運用經濟學知識,談談我國如何提高全球化背景下的對外開放水平 【答案】(1)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主要方面在矛盾雙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1分)事物的性質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1分),要求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入世十年中國取得了成就,也有很遙遠的路要走。(或我們看到了溫暖,也看到了陰翳。)但中國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中國入世后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貢獻國。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認、分析、揭露、解決矛盾看到中國制造走向世界還有很遙遠的路。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當前,中國制造有很大比重是中國組裝,還有遙遠的路要走。(2)①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②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創立自主品牌,提高國際競爭力。③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保護我國經濟安全,減少對外依存度。6.【思想政治一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材料一2011年是中國入世十周年。入世十年以來,中國以一個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的形象,一方面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和該組織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積極維護包括我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材料二 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他指出,中美雙方要通過平等對話、坦誠溝通,以合作而非保護主義的方式來處理經貿摩擦。(1)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違背的世貿組織的原則有哪些 (2)若以“中國人世有利于世界各國經濟貿易關系的發展”為題寫一篇時政評論,請列出寫作要點。答案:(1)非歧視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等。(2)①世貿組織是眾多貿易協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員貿易立法的監督者,是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和解決爭端的場所。世貿組織加強了周際多邊貿易體制,深化了國際分工和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合理配置。促進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市場的普及。②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享受權利的同時也積極承擔義務。中國入世十年來,本著負責任的態度,遵循世貿組織的原則和規定.勇于承擔國際責任,也為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 (若從其他角度回答且符合要求也酌情給分,但最高不得超過7.【思想政治—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材料一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第143個成員國。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拉米指出,世貿組織的成員地位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穩定器和加速儀。材料二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已,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增多,國際和地區熱點此起彼伏,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氣候變化、重大自然災害等全球性挑戰日益突出,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面臨經濟增長受資源環境約束、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1)從從成員性質、職能范圍看,世界貿易組織屬于何種國際組織 (2)結合當今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分析世界貿易組織的存在價值。【答案】⑴世貿組織屬于政府間國際組織,專門性國際組織。⑵①世界貿易組織通過實質性削減關稅等措施,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邊貿易體制,遏制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②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大幅度穩步地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③擴大貨物、服務的生產和貿易,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環境,以應對全球性各種挑戰;④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份額。⑤世貿組織加強了國際多邊貿易體制,深化了國際分工和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合理配置,促進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市場經濟的普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