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做好民族工作 維護社會穩定山東 徐杰【熱點背景及命題意圖】近年來,北非,西歐等局部地區和國家沖突不息,爆發的原因由諸多因素積聚而成,這直接給該國或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這從反面告訴我們必須做好民族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問題希望考生在2012年高考中作為一個重點來掌握。【主觀題精煉】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成功召開,西藏自治區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會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占80%以上,西藏上層愛國人士和宗教界人士占11%多,藏族代表中絕大多數是翻身農奴和奴隸。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到2015年,西藏的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到2020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目前,西藏共有1700多處各類宗教活動場所,住寺僧尼約4.6萬人,學經班60余座,學經僧人約6000人。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藏陸續恢復了各教派各類型宗教節日40余個。僧俗信教群眾每年都組織和參加薩噶達瓦節、雪頓節等各種各樣的宗教和傳統活動。(1)運用“維護我國的民族團結”相關知識對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說明。【答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民族政策,充分顯示了它的優越性。(2分)西藏自治區的成立,說明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人大會議的召開和代表人數的構成,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了少數民族國家大事和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民主權利,少數民族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目標,說明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人民的大團結,核心是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有利于加快和維護民族團結。少數民族參加各種傳統和宗教活動,說明我國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民族感情,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動,有力地維護了民族團結。材料二 目前,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建立了自治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占全國國土面積的64%。(2)請運用聯系的觀點,說明應如何處理國家與民族自治地方的關系?【答案】①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與整體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樹立全局觀念,又要搞好局部。②在我國,國家與民族自治地方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國家整體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國家作為整體處于主導地位,國家強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將獲得快速發展;作為部分的自治地方發展了,國家整體將更加強大材料三 溫家寶總理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3)為什么必須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真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答案】①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一項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適合我國國情,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有著堅實的政治和社會基礎。③實踐證明,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有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和少數民族自治結合起來;有助于把國家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具體特點結合起來;有助于把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結合起來;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熱愛本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④認真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是依法治國的客觀要求。2. 加強與民族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已歷時十年。春雨工程、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村村通工程、農(牧)家書屋工程等文化援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如今的伊犁,一項項援疆的安居工程使百姓心變暖了、一批批援疆支教的老師們使學生的心變亮了、一個個農(牧)家書屋使農民的心變寬了……⑴結合材料,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說明文化援疆對民族團結的重要性。⑵結合《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中“政治責任”的理解。【答案】(1)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援疆有利于促進新疆經濟發展、維護民族團結,提高我國的民族凝聚力。②文化援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增強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③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追求。(2)①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因此,作為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②我國已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作為公民,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鞏固和發展這種關系。③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為公民,應該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共同繁榮原則,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