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聯盟四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第三次獨立作業(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聯盟四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第三次獨立作業(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聯盟四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第三次獨立作業(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7·杭州模擬)下列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搭配,正確的是( )
A. 但丁——啟蒙運動 B. 哥白尼——新航路開辟
C. 布魯諾——文藝復興運動 D. 拿破侖——法國大革命
2.(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
①八國聯軍侵華 ②戊戌變法 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④第一次工業革命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3.(2021八下·秀洲月考)法國史學家米西勒認為,14到16世紀歐洲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里“人”的發現指的是( )
A. 文藝復興 B. 宗教改革 C. 新航路開辟 D. 啟蒙運動
4.(2021八下·秀洲月考)《全球通史》中寫道:“在這個世界里,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它(工業革命)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
①明治維新后,日本出現洋樓、西餐 ②中國洋務派興辦新式民用工業
③工業革命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④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教育模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5.(2021八下·秀洲月考)“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由此,莊嚴地宣告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段話引自( )
A. 《獨立宣言》 B. 《權利法案》 C. 《人民憲章》 D. 《共產黨宣言》
6.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中國近代海軍最早創建于( )
A. 洋務運動時期 B. 甲午戰爭時期
C. 鴉片戰爭時期 D.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
7.(2021八下·秀洲月考)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它以徽劇、漢調為基礎,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A. 明朝時期 B. 清朝前期 C. 清朝后期 D. 19世紀中期
8.(2021八下·秀洲月考)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了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早應出現在……( )
A. 明朝后期 B. 明朝前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
9.(2021八下·秀洲月考)“甲午戰敗損失慘,洋務運動弊端顯。中國面臨被瓜分,民族危機特空前。”這首歌謠描寫的是( )
A. 《南京條約》的影響 B. 戊戌變法的背景
C. 洋務運動的背景 D. 《辛丑條約》的影響
10.(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情況可能出現在20世紀初的日本的有( )
①禁止土地自由買賣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實行小學義務教育 ④實行征兵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2021八下·秀洲月考)近代中國在西方列強發動的一次次侵華戰爭的打擊下,被迫一步步匯入工業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對這一過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歷史發展事實的是( )
選項 侵華戰爭名稱 戰敗后當時中國的回應
A 鴉片戰爭 舉起“民主”“科學”的大旗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打出“自強”“求富”的旗號
C 甲午中日戰爭 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開始提出“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主張
A. A B. B C. C D. D
12.(2021八下·秀洲月考)“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下列人物是這場運動領袖的是( )
A. 達·芬奇 B. 哥白尼 C. 伏爾泰 D. 拿破侖
二、非選擇題
13.(2021八下·秀洲月考)歷史認識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評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看圖說史】洋務運動部分圖片資料。

江南制造總局 輪船招商局 京師同文館 赴美留學幼童


【讀文析史】洋務運動后,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并不是引進“堅船利炮”那么簡單,他們開始尋求新的強國之道……
【綜合評史】有人說洋務運動是失敗的,也有人說洋務運動是成功的。
(1)根據圖片提示的信息闡述洋務運動的目的。
(2)列舉19世紀末有識之士尋求“新的強國之道”的歷史事件及主張。
(3)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說明理由。
14.(2021八下·秀洲月考)君主制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體形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君亡國立】
1649年,在議會與王權的斗爭中,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1792年,在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義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斷頭臺。
材料二:【君臨天下】
1732年,雍正帝將朝廷臨時設立處理西北軍務的軍機房改稱“辦理軍機處”。從此,軍機處成為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軍機大臣跪受筆錄,“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材料三:【君夢已醒】
1840年,英國用炮聲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國的迷夢,帝國主義紛至沓來,開啟了中國百年的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詔書,宣布開始變法。
(1)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造成材料一中英法兩位國王命運的根本原因,并分別寫出這兩個國家最終確立的新體制。
(2)聯系材料二、三,結合軍機處的特點說說清朝的時代特征。
(3)寫出材料三涉及的歷史事件,并指出材料一與材料三的內在聯系。
(4)綜合上述材料,嘗試歸納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
答案解析部分
一、選擇題
1.【答案】 D
【考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歷史人物與相關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哥白尼、布魯諾是科學革命的代表人物,所以ABC錯誤。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人物與相關歷史事件的了解。
2.【答案】 B
【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①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1900年;②戊戌變法發生在1898年;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640年;④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60年代,正確的順序是③④②①。
B項③④②①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外歷史事件的時間。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3.【答案】 A
【考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運動強調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所以“人”被發現指的是文藝復興。
A項文藝復興被稱為“人”被發現的時代,符合題意;
BC兩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新航路開辟被稱為“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解題的關鍵是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的理解。
4.【答案】 A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材料中主要闡述了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的深遠影響,①是工業革命對日本的影響,②是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③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④改變中國教育模式的舉措是廢除科舉、實行教育近代化,而非工業革命。
A項①②能體現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治維新、洋務運動和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5.【答案】 D
【考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共產黨宣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指出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明確指出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共產黨宣言》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宣言》,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題干的能力。
6.【答案】 A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洋務運動的內容,中國海軍創建于19世紀末的洋務運動時間,分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故答案選A。其余選項答案不符史實,故不選。
【點評】知道洋務運動的內容。
7.【答案】 D
【考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北京是戲曲薈萃之地,在19世紀中期,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劇。京劇被稱為中國的“國粹”之一,被譽為“國劇”。
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京劇,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劇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京劇的形成過程的相關史實。
8.【答案】 C
【考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就添置了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可知其體現了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明朝中期最早出現題干歷史情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中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識記明朝中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9.【答案】 B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甲午戰爭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發動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1898年的瓜分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因此“甲午戰敗損失慘,洋務運動弊端顯。中國面臨被瓜分,民族危機特空前。”歌謠描述的是戊戌變法的背景。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戊戌變法的背景是題干歌謠描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戊戌變法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0.【答案】 C
【考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實行改革,史稱明治維新。1868年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等。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實行小學義務教育,④實行征兵制符合史實,①禁止土地自由買賣不符合史實,排除。
C項②③④可能出現在20世紀初的日本,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給日本帶來的影響。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1.【答案】 B
【考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A項A錯誤,舉起了“民主”“科學”的大旗是新文化運動,而不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不符合題意;
B項B最符合歷史發展事實,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下,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打出“自強”“求富”的旗號,符合題意;
C項C錯誤,甲午中日戰爭以后,中國面臨亡國亡種的危險,康有為、梁啟超開始提出“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主張,而不是開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不符合題意;
D項D錯誤,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中華民族空前危機的時刻,在孫中山的領導下進行了辛亥革命,而不是開始提出“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主張,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侵略與反抗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2.【答案】 C
【考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據“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及所學知識可知,這場運動是啟蒙運動,其領袖是伏爾泰。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等人掀起了啟蒙運動,他們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猛烈抨擊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
ABD三項都不是是啟蒙運動的領袖,不符合題意;
C項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領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領袖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啟蒙運動的相關史實。
二、非選擇題
13.【答案】 (1)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統治。
(2)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3)示例一:洋務運動是失敗的。理由:洋務運動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務運動是成功的。理由:經過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敗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目的及學生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圖片展示的是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部分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及創辦的西式學堂、派遣的留學生,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
(2)本題考查19世紀末有識之士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據材料“洋務運動后,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并不是引進“堅船利炮”那么簡單,他們開始尋求新的強國之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有識之士尋求“新的強國之道”的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19世紀末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維新派,為救亡圖存,積極宣傳資產階級變法維新的思想,在光緒帝的支持下,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意圖通過變法改良中國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憲制,實現制度近代化和民族富強。戊戌變法最后雖然失敗了,但戊戌變法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權;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3)本題考查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若認為洋務運動是失敗的,理由要回答它的局限性,如:洋務運動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若認為洋務運動是成功的,理由要寫出它對中國近代化的積極作用。也可以說洋務運動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敗的一面,理由要綜合洋務運動的正反兩方面影響來回答。
故答案為:(1)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統治。
(2)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3)示例一:洋務運動是失敗的。理由:洋務運動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務運動是成功的。理由:經過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敗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歷史認識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評價為切入點,綜合考查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相關史實。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4.【答案】 (1)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共和制
(2)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
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3)事件:鴉片戰爭、戊戌變法;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曾主張君主立憲制,但未實行
(4)由專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
【考點】鴉片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造成材料一中英法兩位國王命運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革命勝利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家,法國建立了共和制國家。
(2)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強化,我國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君主專制制強化,說明了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3)材料三“1840年,英國用炮聲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國的迷夢”指的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詔書,宣布開始變法”指的是戊戌變法。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等維新派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最終沒有實現。
(4)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人類文明都是經歷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的發展趨勢。
故答案為:(1)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共和制。
(2)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3)事件:鴉片戰爭、戊戌變法;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曾主張君主立憲制,但未實行。
(4)由專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鴉片戰爭,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綜合分析歸納總結所學知識的能力。
1 / 1(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聯盟四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第三次獨立作業(月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7·杭州模擬)下列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搭配,正確的是( )
A. 但丁——啟蒙運動 B. 哥白尼——新航路開辟
C. 布魯諾——文藝復興運動 D. 拿破侖——法國大革命
【答案】 D
【考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歷史人物與相關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哥白尼、布魯諾是科學革命的代表人物,所以ABC錯誤。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人物與相關歷史事件的了解。
2.(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
①八國聯軍侵華 ②戊戌變法 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④第一次工業革命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 B
【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①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1900年;②戊戌變法發生在1898年;③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640年;④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60年代,正確的順序是③④②①。
B項③④②①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外歷史事件的時間。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3.(2021八下·秀洲月考)法國史學家米西勒認為,14到16世紀歐洲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里“人”的發現指的是( )
A. 文藝復興 B. 宗教改革 C. 新航路開辟 D. 啟蒙運動
【答案】 A
【考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運動強調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所以“人”被發現指的是文藝復興。
A項文藝復興被稱為“人”被發現的時代,符合題意;
BC兩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新航路開辟被稱為“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解題的關鍵是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的理解。
4.(2021八下·秀洲月考)《全球通史》中寫道:“在這個世界里,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它(工業革命)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
①明治維新后,日本出現洋樓、西餐 ②中國洋務派興辦新式民用工業
③工業革命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④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教育模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A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材料中主要闡述了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的深遠影響,①是工業革命對日本的影響,②是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③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④改變中國教育模式的舉措是廢除科舉、實行教育近代化,而非工業革命。
A項①②能體現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治維新、洋務運動和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5.(2021八下·秀洲月考)“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由此,莊嚴地宣告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段話引自( )
A. 《獨立宣言》 B. 《權利法案》 C. 《人民憲章》 D. 《共產黨宣言》
【答案】 D
【考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
【解析】【分析】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共產黨宣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指出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明確指出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共產黨宣言》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宣言》,要求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題干的能力。
6.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中國近代海軍最早創建于( )
A. 洋務運動時期 B. 甲午戰爭時期
C. 鴉片戰爭時期 D.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
【答案】 A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洋務運動的內容,中國海軍創建于19世紀末的洋務運動時間,分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故答案選A。其余選項答案不符史實,故不選。
【點評】知道洋務運動的內容。
7.(2021八下·秀洲月考)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它以徽劇、漢調為基礎,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A. 明朝時期 B. 清朝前期 C. 清朝后期 D. 19世紀中期
【答案】 D
【考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北京是戲曲薈萃之地,在19世紀中期,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劇。京劇被稱為中國的“國粹”之一,被譽為“國劇”。
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京劇,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劇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京劇的形成過程的相關史實。
8.(2021八下·秀洲月考)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了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早應出現在……( )
A. 明朝后期 B. 明朝前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
【答案】 C
【考點】近代前夜危機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就添置了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可知其體現了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明朝中期最早出現題干歷史情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中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識記明朝中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9.(2021八下·秀洲月考)“甲午戰敗損失慘,洋務運動弊端顯。中國面臨被瓜分,民族危機特空前。”這首歌謠描寫的是( )
A. 《南京條約》的影響 B. 戊戌變法的背景
C. 洋務運動的背景 D. 《辛丑條約》的影響
【答案】 B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甲午戰爭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發動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1898年的瓜分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因此“甲午戰敗損失慘,洋務運動弊端顯。中國面臨被瓜分,民族危機特空前。”歌謠描述的是戊戌變法的背景。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戊戌變法的背景是題干歌謠描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戊戌變法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0.(2021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情況可能出現在20世紀初的日本的有( )
①禁止土地自由買賣 ②穿西服,吃西餐
③實行小學義務教育 ④實行征兵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C
【考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實行改革,史稱明治維新。1868年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等。②穿西服,吃西餐,③實行小學義務教育,④實行征兵制符合史實,①禁止土地自由買賣不符合史實,排除。
C項②③④可能出現在20世紀初的日本,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給日本帶來的影響。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1.(2021八下·秀洲月考)近代中國在西方列強發動的一次次侵華戰爭的打擊下,被迫一步步匯入工業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對這一過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歷史發展事實的是( )
選項 侵華戰爭名稱 戰敗后當時中國的回應
A 鴉片戰爭 舉起“民主”“科學”的大旗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打出“自強”“求富”的旗號
C 甲午中日戰爭 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開始提出“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主張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考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A項A錯誤,舉起了“民主”“科學”的大旗是新文化運動,而不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不符合題意;
B項B最符合歷史發展事實,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下,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打出“自強”“求富”的旗號,符合題意;
C項C錯誤,甲午中日戰爭以后,中國面臨亡國亡種的危險,康有為、梁啟超開始提出“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主張,而不是開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不符合題意;
D項D錯誤,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中華民族空前危機的時刻,在孫中山的領導下進行了辛亥革命,而不是開始提出“變法維新,君主立憲”的主張,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侵略與反抗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2.(2021八下·秀洲月考)“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下列人物是這場運動領袖的是( )
A. 達·芬奇 B. 哥白尼 C. 伏爾泰 D. 拿破侖
【答案】 C
【考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據“這一運動的領袖們將理性應用于經濟、宗教和政治等領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使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舊制度受到猛烈的抨擊。”及所學知識可知,這場運動是啟蒙運動,其領袖是伏爾泰。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等人掀起了啟蒙運動,他們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猛烈抨擊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
ABD三項都不是是啟蒙運動的領袖,不符合題意;
C項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領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運動的領袖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啟蒙運動的相關史實。
二、非選擇題
13.(2021八下·秀洲月考)歷史認識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評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看圖說史】洋務運動部分圖片資料。

江南制造總局 輪船招商局 京師同文館 赴美留學幼童


【讀文析史】洋務運動后,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并不是引進“堅船利炮”那么簡單,他們開始尋求新的強國之道……
【綜合評史】有人說洋務運動是失敗的,也有人說洋務運動是成功的。
(1)根據圖片提示的信息闡述洋務運動的目的。
(2)列舉19世紀末有識之士尋求“新的強國之道”的歷史事件及主張。
(3)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說明理由。
【答案】 (1)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統治。
(2)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3)示例一:洋務運動是失敗的。理由:洋務運動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務運動是成功的。理由:經過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敗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目的及學生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圖片展示的是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部分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及創辦的西式學堂、派遣的留學生,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
(2)本題考查19世紀末有識之士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據材料“洋務運動后,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并不是引進“堅船利炮”那么簡單,他們開始尋求新的強國之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有識之士尋求“新的強國之道”的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19世紀末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維新派,為救亡圖存,積極宣傳資產階級變法維新的思想,在光緒帝的支持下,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意圖通過變法改良中國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憲制,實現制度近代化和民族富強。戊戌變法最后雖然失敗了,但戊戌變法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權;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3)本題考查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若認為洋務運動是失敗的,理由要回答它的局限性,如:洋務運動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若認為洋務運動是成功的,理由要寫出它對中國近代化的積極作用。也可以說洋務運動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敗的一面,理由要綜合洋務運動的正反兩方面影響來回答。
故答案為:(1)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統治。
(2)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3)示例一:洋務運動是失敗的。理由:洋務運動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示例二:洋務運動是成功的。理由:經過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示例三:既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敗的一面。理由:可整合上述理由回答。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歷史認識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評價為切入點,綜合考查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相關史實。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4.(2021八下·秀洲月考)君主制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體形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君亡國立】
1649年,在議會與王權的斗爭中,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1792年,在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義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斷頭臺。
材料二:【君臨天下】
1732年,雍正帝將朝廷臨時設立處理西北軍務的軍機房改稱“辦理軍機處”。從此,軍機處成為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軍機大臣跪受筆錄,“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

材料三:【君夢已醒】
1840年,英國用炮聲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國的迷夢,帝國主義紛至沓來,開啟了中國百年的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詔書,宣布開始變法。
(1)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造成材料一中英法兩位國王命運的根本原因,并分別寫出這兩個國家最終確立的新體制。
(2)聯系材料二、三,結合軍機處的特點說說清朝的時代特征。
(3)寫出材料三涉及的歷史事件,并指出材料一與材料三的內在聯系。
(4)綜合上述材料,嘗試歸納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
【答案】 (1)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共和制
(2)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
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3)事件:鴉片戰爭、戊戌變法;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曾主張君主立憲制,但未實行
(4)由專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
【考點】鴉片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造成材料一中英法兩位國王命運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革命勝利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家,法國建立了共和制國家。
(2)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強化,我國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君主專制制強化,說明了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3)材料三“1840年,英國用炮聲警醒了清朝天朝上國的迷夢”指的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詔書,宣布開始變法”指的是戊戌變法。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等維新派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最終沒有實現。
(4)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人類文明都是經歷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的發展趨勢。
故答案為:(1)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共和制。
(2)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行。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3)事件:鴉片戰爭、戊戌變法;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曾主張君主立憲制,但未實行。
(4)由專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鴉片戰爭,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綜合分析歸納總結所學知識的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高青县| 遵化市| 利辛县| 城口县| 行唐县| 大足县| 顺义区| 平遥县| 剑川县| 万宁市| 偏关县| 鄂州市| 资阳市| 霞浦县| 沅江市| 萨迦县| 白朗县| 共和县| 武邑县| 普陀区| 进贤县| 浑源县| 台州市| 吉水县| 右玉县| 玛曲县| 南岸区| 德惠市| 哈巴河县| 银川市| 紫金县| 新绛县| 珠海市| 定襄县| 连江县| 连平县| 灌云县| 阜南县| 南通市|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