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六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六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六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清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其歷史發展的主流是(  )
A.民族仇殺混亂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C.經濟文化繁榮
D.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2.《明史職官制》記載,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孫不得預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斬”。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明太祖這樣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B.加強皇帝對中央權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
D.實現各種權力的相互平衡
3.(2021八下·杭州期中)《清史稿·圣祖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羅利踞雅克薩、尼布楚二城,飭斷其貿易,薩布素以兵臨之。”該事件指的是(  )
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 B.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
C.土爾扈特部回歸 D.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
4.(2021八下·杭州期中)西藏是我國領土重要的組成部分,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視對它的管轄。下列屬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的是(  )
①設置宣政院管轄藏族地區 ②冊封達賴、班禪
③設置駐藏大臣 ④制定“金瓶掣簽”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1八下·杭州期中)中國歷代疆域的沿革是國家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見證。下列四幅示意圖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圖一、圖三、圖二、圖四 B.圖四、圖二、圖一、圖三
C.圖一、圖三、圖四、圖二 D.圖四、圖一、圖二、圖三
6.(2021八下·杭州期中)如果重返明清時期的社會,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知識分子們常聚在一起大膽議論時政,研究現實問題
②城市居民們出入茶館、酒樓,經常在戲園里觀看戲劇
③人們使用瓷器當餐具,餐桌上出現甘薯和玉米等食物
④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原屬相需,各無異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明清小說中,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的是(  )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
8.(2021八下·杭州期中)1790年為慶祝乾隆帝80大壽,徽班進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間,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發展為今天的國劇。據此可知,京劇藝術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貼近生活,聯系百姓 B.博采眾長,兼收并蓄
C.文武兼修,角色齊全 D.政策鼓勵,題材廣泛
9.(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朝時期絲制品中“云錦”最為名貴,素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  )這本書中找到。
A.《天工開物》 B.《農政全書》
C.《本草綱目》 D.《齊民要術》
10.(2021八下·杭州期中)“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以下做法能證明材料觀點的是(  )
A.焚書坑儒、頒布 “推恩令 ” B.重文輕武、三省六部制
C.廢除丞相、設立軍機處 D.八股取士、行省制度
11.(2021八下·杭州期中)“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之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績在這一新的創舉面前都相形見拙。”這件“頭等大事”是(  )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科學革命 D.啟蒙運動
12.(2021八下·杭州期中)詩人但丁(1265年—1321年)很早就說過:“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個人身上。人文主義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說過:“真正的高貴并非天成的,而是自為的。”可見文藝復興(  )
A.反對封建等級制度 B.強調了個人的作用
C.復興了希臘羅馬文化 D.推動了文化領域的繁榮
13.(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部分歐洲杰出人物的資料,其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 人物 身份 貢獻
A 達·芬奇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巨匠 代表作品《大衛》
B 米開朗琪羅 意大利畫家、雕塑家 代表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
C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天文學家 提出三大運動定律
D 伏爾泰 法國思想家 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
A.A B.B C.C D.D
14.哥白尼的“日心說”并非科學,但他的巨大進步意義在于(  )
A.為近代科學奠定了基礎
B.確立了新的宇宙觀
C.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D.使人們認識到人類是地球的主人
15.近代自然科學獲得極大發展的原因包括(  )
①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②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③科學家勤奮努力的研究 ④科學家得到教會的支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2021八下·杭州期中)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西印度群島”這個島嶼概念與以下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
A.哥倫布 B.迪亞士 C.達·伽馬 D.麥哲倫
17.(2021八下·杭州期中)對比法是歷史學習中常用的學習方法之一,通過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對比,兩者的相同之處是(  )
A.都興起于法國 B.都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文化
C.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義 D.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18.(2021八下·杭州期中)“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協是政治的靈魂。”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通過“妥協”達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標的事件是(  )
A.處死查理一世 B.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
C.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D.光榮革命
19.(2021八下·杭州期中)“這一事件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不過,它摧毀了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這一事件”是指(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制定《人權宣言》
C.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臺 D.羅伯斯庇爾等人掌握政權
20.(2021八下·杭州期中)拿破侖在逝世前說了一段話:“我是一位新普羅米修斯……我曾從天上竊了火種,作為一份禮物,奉獻給法蘭西。”拿破侖奉獻給法蘭西的“火種”是(  )
A.兵敗滑鐵盧 B.《拿破侖法典》
C.加冕稱帝 D.建立法蘭西共和國
21.(2021八下·杭州期中)“人們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個文獻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1787年憲法》
22.(2021八下·杭州期中)宣布獨立的北美13個英屬殖民地,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終贏得了獨立。尋找與此相關的歷史遺跡可以到(  )
①來克星頓 ②蘇格蘭 ③薩拉托加 ④約克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2021八下·杭州期中)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國會有權宣戰,招募陸軍,建立和維持一支海軍,有權征召民兵,以執行聯邦法律,鎮壓叛亂和擊退入侵;總統是合眾國陸軍、海軍和征調為合眾國服役的各州民兵的總司令。材料反映了(  )
A.總統由選舉產生 B.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
C.權力制約與平衡 D.國會處于美國國家權力中心
24.有位學者論及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民眾的貧窮、愚昧既是統治者造成的,又成為它得以長存的最好社會條件。”(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D.閉關鎖國政策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2分)
25.(2021八下·杭州期中)抓住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較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根據所給關鍵詞的提示,把相應的歷史人物連起來。
(1)連線一
環球航行
首次 地圓學說 戚繼光
捍衛真理 被燒死 科學家 盧 梭
思想家 法國 人民主權 布魯諾
元末明初 東南沿海 抗倭 麥哲倫
(2)連線二
航海家 發現好望角 李時珍
27年努力《本草綱目》 華盛頓
大陸軍 第一任總統 城市名 迪亞士
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宋應星
26.(2021八下·杭州期中)歷史興趣小組要探究明清帝國的繁榮與危機,下面是他們的活動設計,請你根據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朝代 措施 評價
明朝 明太祖時期 如明太祖廢丞相,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揮; 設立① ,廠衛成為皇帝的耳目 加強君主專制
明成祖時期 設立東廠
清朝 ② (人物)設立軍機處
(1)在研究加強專制統治方面,我們選擇了兩個朝代,請幫我們把所缺內容完成。
①   ;②   ;
(2)列舉明清時期加強思想統治的措施。
(3)馬克思曾說:“一個人口兒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請說出清政府“不顧時勢,安于現狀”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實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27.(2021八下·杭州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材料一:
圖1:東方航海之路 圖2:西方認知之路
材料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毀滅。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鋼槍鐵炮征服了阿茲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滅了印加帝國。
材料三:中國的航海活動期間,西洋各國紛紛遣使來中國訪問,1423年,僅南京一次就接待了16國使臣1200多人。……之后,我國有更多的人沿著這條航線去亞非各國經商,互通有無,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對開發當地做出了貢獻,加強了明帝國的影響力。
(1)圖1和圖2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它們各自的目的又分別是什么?
(2)圖2中的A、B、C、D四條航線中,屬于哥倫布航線的是    (字母);第一個真正到達東方的航海家是    (人名)。
(3)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這兩次航海活動分別有何影響?
28.下圖展示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進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指出圖中②③發生的歷史事件的名稱。
(2)指出圖中①③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有何相似之處?與①③相比較,圖中②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概括說明圖中三個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有什么共同之處?
29.(2021八下·杭州期中)提升歷史學科素養,是學習歷史的重要目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史料實證】
材料一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象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
【歷史解釋】
材料二
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摘自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
【家國情懷】
材料三
現在我已經完成賦予我的使命,我將退出這個偉大的舞臺,并且向尊嚴的國會告別。
——摘自《華盛頓在1783年12月向國會交出軍權儀式上講話》
(1)列舉文藝復興時期,在文學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兩例及其體現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所指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在哪里?根據材料二歸納這種“制度”對英國歷史產生的影響。
(3)概括材料三中華盛頓所體現的精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長河里一個重要階段,其典型的歷史特征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明清時期,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
ACD三項都不是明清時期的歷史發展主流,不符合題意;
B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是明清時期的歷史發展主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相關史實。
2.【答案】B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君主專制主義的加強。自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以來,君權與相權始終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此消彼長,總的趨勢是君權不斷得到強化,相權不斷被削弱,直至明太祖廢除丞相,權歸六部,君相斗爭以君主取得完全的勝利而告終。A選項則體現的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與題意無關。故選答案B
【點評】知道我國歷史君主專制主義加強的表現。
3.【答案】B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康熙”“雅克薩、尼布楚”可知與雅克薩之戰有關。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掠。康熙帝命令清軍圍攻雅克薩的侵略軍,最終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維護了我國的領土完整。故該事件指的是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是題干描述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克薩之戰。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4.【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元朝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軍政要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①設置宣政院管轄藏族地區不屬于清朝采取的措施,排除。
C項②③④屬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對西藏的管轄,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國的興替
【解析】【分析】由圖一的行省可以看出,這是元朝時期的疆域圖;由圖二中西域都護府可以看出,這是西漢時期的疆域圖;由圖三中“蔥嶺”“西伯利亞”可以看出,這是清朝時期的疆域圖;由圖四中的“匈奴”和“咸陽”可以看出,這是秦朝時期的疆域。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是圖四、圖二、圖一、圖三。
B項圖四、圖二、圖一、圖三 排列正確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西漢、元朝、清朝的疆域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能夠抓住圖片中的關鍵信息,明確四幅圖各是哪個朝代的疆域,結合朝代更替的先后順序,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明清時期實行文字獄,最早對于只字捕風捉影,大搞文字獄的是朱元璋。文字獄造成造成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利于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意識的培養。①知識分子們常聚在一起大膽議論時政,研究現實問題明清時期不可能看到,排除。
B項②③④明清時期的社會,最有可能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文字獄的影響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7.【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明清小說中,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ABC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紅樓夢》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樓夢》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紅樓夢》的相關史實。
8.【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北京是戲曲薈萃之地。在19世紀中期,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劇。據“京劇的前身即為徽劇,原來以唱二簧調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調撥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揚州的三慶徽班進京,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發展為今天的國劇。”可知,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是京劇藝術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ACD三項都不是京劇藝術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是京劇藝術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劇藝術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京劇藝術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的相關史實。
9.【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是題干最適合查閱的書籍。
A項《天工開物》可以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內容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明代《天工開物》的內容。
10.【答案】C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在中央廢除丞相,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清朝時,為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它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故能證明材料觀點的是廢除丞相、設立軍機處。
A項焚書坑儒、頒布 “推恩令 ”是秦漢時期,和題干中的“明清兩代”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重文輕武、三省六部制是分別宋朝和隋唐時期,和題干中的“明清兩代”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廢除丞相、設立軍機處能證明材料觀點,符合題意;
D項八股取士、行省制度分別是明朝和元朝,和題干中的“明清兩代”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強化皇權的措施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1.【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因為在這以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并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空間與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因此“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之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績在這一新的創舉面前都相形見絀。”材料中的“頭等大事”應是新航路的開辟。
A項新航路開辟是這件“頭等大事”,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要求具備結合所學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的能力。
12.【答案】B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神圣的種子……落在個人身上”“真正的高貴……是自為的”反映的是文藝復興強調個人的作用,即人文主義思想。文藝復興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
ACD三項均與題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B項強調了個人的作用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要求具備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13.【答案】B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A項A錯誤,米開朗琪羅的雕塑《大衛》展現了男性美,英俊的面孔、有力的肌肉、比例恰當的身材,充分顯示出男子氣概,不符合題意;
B項B完全正確,米開朗琪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創世紀》是米開朗琪羅畫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禮拜堂天花板上的壁畫,作品場面宏大,人物刻畫震撼人心,是米開朗琪羅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符合題意;
C項C錯誤,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牛頓在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闡述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從而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不符合題意;
D項D錯誤,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的原則,倡導天賦人權學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洲杰出人物及其成就。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4.【答案】C
【知識點】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科學革命的相關知識。太陽中心說問世以前,基督教宣揚的地球中心說在歐洲占據絕對統治地位。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故答案選C。
【點評】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歷史意義。
15.【答案】D
【知識點】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科學革命的相關知識。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自然科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逐漸解放出來,他們往往否定教會的權威,改變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看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④錯誤,故答案選D。
【點評】知道科學革命的影響。
16.【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從歐洲西班牙出發,經大西洋到達美洲西印度群島,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線,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他以為到達了印度大陸,稱美洲加勒比海上的島嶼為“西印度群島”,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故題干中這“兩個大陸”指歐洲和美洲。
A項哥倫布與“西印度群島”這個島嶼概念有關,符合題意;
BCD三項與“西印度群島”這個島嶼概念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史實。
17.【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核心,沖擊了教會的陳腐說教,文藝復興是近代歐洲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7-18世紀歐洲發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從意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倡導人文主義精神。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
A項都興起于法國錯誤,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不符合題意;
BC兩項都只符合文藝復興,不符合題意;
D項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重點識記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內容與影響。
18.【答案】D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其他不滿國王專制統治的人士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的國王。這一事件被稱為光榮革命,體現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妥協性,保留了君主的稱號。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通過“妥協”達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標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光榮革命的史實。
19.【答案】A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這一事件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不過,它摧毀了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這一事件”是指攻占巴士底獄。
A項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是題干材料中的“這一事件”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攻占巴士底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與識記攻占巴士底獄的相關史實。
20.【答案】B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對法國最偉大的貢獻是頒布《民法典》,拿破侖奉獻給法蘭西的“火種”是《民法典》,它的頒布,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并且樹立了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奉獻給法蘭西的“火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拿破侖法典》,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21.【答案】C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8月,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賦的人權;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AB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權宣言》,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
22.【答案】C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由材料“宣布獨立的北美13個英屬殖民地,在歐洲的法蘭西等國家的支持下,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終贏得了獨立”可知,這反映的是美國獨立戰爭,與之有關的歷史遺跡有①來克星頓,③薩拉托加,④約克鎮。②蘇格蘭與美國獨立戰爭無關。
C項①③④和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美國獨立戰爭的重大事件及影響。
23.【答案】C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題干強調了國會有招募和建立軍隊的權力,但沒有指揮軍隊權力;又強調了總統有指揮軍隊的權力,但沒有征召軍隊的權力。他們各有自己的權利,但又彼此制約,這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
AB兩項題干沒有涉及,不符合題意;
C項權力制約與平衡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D項國會處于美國國家權力中心錯誤,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分權和制衡的原則,國會受到其他部門的制約,不存在權力中心的說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787年憲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24.【答案】C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題目中涉及的是該制度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正好符合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與影響。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在封建社會的初期和中期具有進步意義,表現在:維護了國家的統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防止了分裂割據,抵御外來侵略,鎮壓人民起義,協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保持社會穩定;便于組織公共工程建設,保證中外經濟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動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消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封建社會的后期:對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壓迫十分殘酷;束縛了商品經濟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導致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嚴重阻礙了科技文化的發展。所以C項符合要求。秦漢以前我國實行分封制,但是卻出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文化大繁榮,所以A項不符合題意;郡縣制是秦漢開始以后實行的,也是政治管理制度,但不是文化、經濟上的制度,所以B項不符合題意;閉關鎖國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而且作繭自縛,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最重要的是這只是一項政策而不是一種制度,所以D項不符合要求。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比較困難,主要考查學生對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理解應用能力。
25.【答案】(1)
(2)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科學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葡萄牙人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從歐洲出發,穿越大西洋,到達巴西海岸,沿著南美東海岸南下,進入太平洋,最后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圓學說正確性。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因反對教會,批判神學而被捕入獄,最后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柱上。啟蒙思想家盧梭一生反對專制主義和宗教愚昧,成為法國民眾敬佩的啟蒙運動思想家。他提出了人民主權思想,否定封建王權,認為統治者如果違反民意,侵犯人權,撕毀大家都應遵守的社會契約,人民就有權推翻它。明朝中期,倭寇為患,到處燒殺擄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明朝政府派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基本肅清東南沿海的倭寇。
(2)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從葡萄牙出發向東航行繞過非洲大陸發現了好望角。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這部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獨立戰爭中,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后主動放棄了繼續當選美國總統的權利。明朝末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個生產部門,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故答案為:(1)
(2)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歷史人物及主要事跡。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26.【答案】(1)錦衣衛;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獄
(3)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加強君權統治,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侍衛親軍,由皇帝直接指揮。明成祖時雙設立東廠這一特務機構。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軍機處成為皇帝發布政令、處理政務的樞紐,使君主旨意暢達無阻,是皇權高度膨脹的產物。
(2)明朝時,政府尊孔崇儒,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不準考生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必須分成八部分,稱為“八股文”,八股取士讓許多讀書人為了中試,只顧埋頭攻讀經書,鉆研八股,不講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后,他們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所以八股取士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國家網羅有用人才,阻礙了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清朝時期,文化上大興文字獄,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
(3)由“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對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閉關鎖國政策。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的統治。
故答案為:(1)錦衣衛;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獄。
(3)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的的統治。明清時期加強君權,使君權達到頂峰,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掌握明清時期的統治和閉關鎖國政策及影響。
27.【答案】(1)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
鄭:宣揚國威,發展友好關系;
哥:尋找黃金,發展貿易
(2)B;達·伽馬
(3)新航路開辟使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亞洲和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依據圖一中文字“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可以得出圖1:是鄭和下西洋。依據圖二文字“麥哲倫航線”可以得出圖2:是新航路開辟。
(2)哥倫布橫穿大西洋,開辟了到達美洲的航線,即使圖中B所示。依據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個真正到達東方的航海家是達 伽馬。
(3)依據“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毀滅。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鋼槍鐵炮征服了阿茲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滅了印加帝國”可以得出新航路開辟使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亞洲和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依據“我國有更多的人沿著這條航線去亞非各國經商,互通有無”可以得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依據“中國的航海活動期間,西洋各國紛紛遣使來中國訪問”可以得出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依據所學知識可以得出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
故答案為:(1)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鄭:宣揚國威,發展友好關系;哥:尋找黃金,發展貿易。
(2)B;達·伽馬。
(3)新航路開辟使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亞洲和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28.【答案】(1)②美國獨立戰爭;③法國大革命。
(2)相似之處:兩國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特殊性: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3)共同之處: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或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促進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確立。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75年北美來克星頓的槍聲打響,美國獨立戰爭開始,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到1794年,法國大革命的高潮結束。
(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③是法國大革命,他們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兩國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相比,圖中②即美國獨立戰爭 爆發的根本原因的特殊性是 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 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或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促進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確立。
故答案為:(1) ②美國獨立戰爭;③法國大革命。
(2) 相似之處:兩國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特殊性: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3) 共同之處: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或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促進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確立。
【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提供的時間,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就可以順利回答,難度不大。
(2)(3)屬于同一類型,都是要求學生依據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答。解答時,可以按照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回答,注意細心分析比對,這是基礎知識,細心分析即可。
29.【答案】(1)但丁《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人文主義
(2)制度:君主立憲制
特點:君主權利受到議會的限制(議會權力高于王權、議會權力至上);
影響:營造出寬松、自由、開放的環境;促進英國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3)不貪戀權力,或以身作則,或淡泊名利,維護美國民主制。
【知識點】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但丁,創作的長詩《神曲》表達了自己對天主教會的厭惡,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巨匠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三十多部劇本和許多臉人口的詩篇,代表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為了限制國王權力,頒布了《權利法案》,這標志著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其特點是保留統而不治的君主,國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政治體制。這樣就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有利于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華盛頓作為憲法的奠基人之一和第一任總統,為美國民主政治做出重大貢獻;華盛頓不貪戀權力,為美國民主政治創立了良好的范例。
故答案為:(1)但丁《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人文主義。
(2)制度:君主立憲制;特點:君主權利受到議會的限制(議會權力高于王權、議會權力至上);影響:營造出寬松、自由、開放的環境;促進英國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3)不貪戀權力,或以身作則,或淡泊名利,維護美國民主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華盛頓的評價等。掌握文藝復興運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華盛頓的評價等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六校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質量檢測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清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其歷史發展的主流是(  )
A.民族仇殺混亂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C.經濟文化繁榮
D.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答案】B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長河里一個重要階段,其典型的歷史特征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明清時期,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
ACD三項都不是明清時期的歷史發展主流,不符合題意;
B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是明清時期的歷史發展主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相關史實。
2.《明史職官制》記載,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誅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孫不得預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斬”。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明太祖這樣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B.加強皇帝對中央權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
D.實現各種權力的相互平衡
【答案】B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君主專制主義的加強。自秦朝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以來,君權與相權始終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此消彼長,總的趨勢是君權不斷得到強化,相權不斷被削弱,直至明太祖廢除丞相,權歸六部,君相斗爭以君主取得完全的勝利而告終。A選項則體現的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與題意無關。故選答案B
【點評】知道我國歷史君主專制主義加強的表現。
3.(2021八下·杭州期中)《清史稿·圣祖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羅利踞雅克薩、尼布楚二城,飭斷其貿易,薩布素以兵臨之。”該事件指的是(  )
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 B.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
C.土爾扈特部回歸 D.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
【答案】B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康熙”“雅克薩、尼布楚”可知與雅克薩之戰有關。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掠。康熙帝命令清軍圍攻雅克薩的侵略軍,最終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維護了我國的領土完整。故該事件指的是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抗擊沙皇俄國的侵略是題干描述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克薩之戰。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4.(2021八下·杭州期中)西藏是我國領土重要的組成部分,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視對它的管轄。下列屬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的是(  )
①設置宣政院管轄藏族地區 ②冊封達賴、班禪
③設置駐藏大臣 ④制定“金瓶掣簽”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元朝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軍政要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①設置宣政院管轄藏族地區不屬于清朝采取的措施,排除。
C項②③④屬于清朝采取的措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對西藏的管轄,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2021八下·杭州期中)中國歷代疆域的沿革是國家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見證。下列四幅示意圖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圖一、圖三、圖二、圖四 B.圖四、圖二、圖一、圖三
C.圖一、圖三、圖四、圖二 D.圖四、圖一、圖二、圖三
【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明清帝國的興替
【解析】【分析】由圖一的行省可以看出,這是元朝時期的疆域圖;由圖二中西域都護府可以看出,這是西漢時期的疆域圖;由圖三中“蔥嶺”“西伯利亞”可以看出,這是清朝時期的疆域圖;由圖四中的“匈奴”和“咸陽”可以看出,這是秦朝時期的疆域。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是圖四、圖二、圖一、圖三。
B項圖四、圖二、圖一、圖三 排列正確 ,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西漢、元朝、清朝的疆域及學生的識圖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能夠抓住圖片中的關鍵信息,明確四幅圖各是哪個朝代的疆域,結合朝代更替的先后順序,即可得出答案。
6.(2021八下·杭州期中)如果重返明清時期的社會,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知識分子們常聚在一起大膽議論時政,研究現實問題
②城市居民們出入茶館、酒樓,經常在戲園里觀看戲劇
③人們使用瓷器當餐具,餐桌上出現甘薯和玉米等食物
④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原屬相需,各無異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明清時期實行文字獄,最早對于只字捕風捉影,大搞文字獄的是朱元璋。文字獄造成造成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利于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意識的培養。①知識分子們常聚在一起大膽議論時政,研究現實問題明清時期不可能看到,排除。
B項②③④明清時期的社會,最有可能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文字獄的影響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7.(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明清小說中,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的是(  )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明清小說中,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ABC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紅樓夢》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紅樓夢》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紅樓夢》的相關史實。
8.(2021八下·杭州期中)1790年為慶祝乾隆帝80大壽,徽班進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間,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發展為今天的國劇。據此可知,京劇藝術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貼近生活,聯系百姓 B.博采眾長,兼收并蓄
C.文武兼修,角色齊全 D.政策鼓勵,題材廣泛
【答案】B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北京是戲曲薈萃之地。在19世紀中期,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劇。據“京劇的前身即為徽劇,原來以唱二簧調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調撥子等,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揚州的三慶徽班進京,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發展為今天的國劇。”可知,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是京劇藝術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ACD三項都不是京劇藝術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是京劇藝術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劇藝術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京劇藝術得到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的相關史實。
9.(2021八下·杭州期中)明朝時期絲制品中“云錦”最為名貴,素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  )這本書中找到。
A.《天工開物》 B.《農政全書》
C.《本草綱目》 D.《齊民要術》
【答案】A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是題干最適合查閱的書籍。
A項《天工開物》可以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天工開物》的內容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明代《天工開物》的內容。
10.(2021八下·杭州期中)“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以下做法能證明材料觀點的是(  )
A.焚書坑儒、頒布 “推恩令 ” B.重文輕武、三省六部制
C.廢除丞相、設立軍機處 D.八股取士、行省制度
【答案】C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在中央廢除丞相,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清朝時,為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它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故能證明材料觀點的是廢除丞相、設立軍機處。
A項焚書坑儒、頒布 “推恩令 ”是秦漢時期,和題干中的“明清兩代”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重文輕武、三省六部制是分別宋朝和隋唐時期,和題干中的“明清兩代”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廢除丞相、設立軍機處能證明材料觀點,符合題意;
D項八股取士、行省制度分別是明朝和元朝,和題干中的“明清兩代”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強化皇權的措施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1.(2021八下·杭州期中)“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之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績在這一新的創舉面前都相形見拙。”這件“頭等大事”是(  )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科學革命 D.啟蒙運動
【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因為在這以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并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空間與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因此“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之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績在這一新的創舉面前都相形見絀。”材料中的“頭等大事”應是新航路的開辟。
A項新航路開辟是這件“頭等大事”,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要求具備結合所學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的能力。
12.(2021八下·杭州期中)詩人但丁(1265年—1321年)很早就說過:“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個人身上。人文主義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說過:“真正的高貴并非天成的,而是自為的。”可見文藝復興(  )
A.反對封建等級制度 B.強調了個人的作用
C.復興了希臘羅馬文化 D.推動了文化領域的繁榮
【答案】B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神圣的種子……落在個人身上”“真正的高貴……是自為的”反映的是文藝復興強調個人的作用,即人文主義思想。文藝復興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
ACD三項均與題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B項強調了個人的作用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要求具備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13.(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部分歐洲杰出人物的資料,其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 人物 身份 貢獻
A 達·芬奇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巨匠 代表作品《大衛》
B 米開朗琪羅 意大利畫家、雕塑家 代表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
C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天文學家 提出三大運動定律
D 伏爾泰 法國思想家 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A項A錯誤,米開朗琪羅的雕塑《大衛》展現了男性美,英俊的面孔、有力的肌肉、比例恰當的身材,充分顯示出男子氣概,不符合題意;
B項B完全正確,米開朗琪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創世紀》是米開朗琪羅畫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禮拜堂天花板上的壁畫,作品場面宏大,人物刻畫震撼人心,是米開朗琪羅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符合題意;
C項C錯誤,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牛頓在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闡述了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從而建立起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牛頓力學,不符合題意;
D項D錯誤,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的原則,倡導天賦人權學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洲杰出人物及其成就。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4.哥白尼的“日心說”并非科學,但他的巨大進步意義在于(  )
A.為近代科學奠定了基礎
B.確立了新的宇宙觀
C.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
D.使人們認識到人類是地球的主人
【答案】C
【知識點】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科學革命的相關知識。太陽中心說問世以前,基督教宣揚的地球中心說在歐洲占據絕對統治地位。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故答案選C。
【點評】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說”的歷史意義。
15.近代自然科學獲得極大發展的原因包括(  )
①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②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③科學家勤奮努力的研究 ④科學家得到教會的支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科學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科學革命的相關知識。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自然科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逐漸解放出來,他們往往否定教會的權威,改變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看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④錯誤,故答案選D。
【點評】知道科學革命的影響。
16.(2021八下·杭州期中)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西印度群島”這個島嶼概念與以下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
A.哥倫布 B.迪亞士 C.達·伽馬 D.麥哲倫
【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從歐洲西班牙出發,經大西洋到達美洲西印度群島,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線,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他以為到達了印度大陸,稱美洲加勒比海上的島嶼為“西印度群島”,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故題干中這“兩個大陸”指歐洲和美洲。
A項哥倫布與“西印度群島”這個島嶼概念有關,符合題意;
BCD三項與“西印度群島”這個島嶼概念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史實。
17.(2021八下·杭州期中)對比法是歷史學習中常用的學習方法之一,通過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對比,兩者的相同之處是(  )
A.都興起于法國 B.都復興古希臘羅馬的文化
C.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義 D.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核心,沖擊了教會的陳腐說教,文藝復興是近代歐洲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7-18世紀歐洲發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從意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倡導人文主義精神。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
A項都興起于法國錯誤,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不符合題意;
BC兩項都只符合文藝復興,不符合題意;
D項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重點識記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內容與影響。
18.(2021八下·杭州期中)“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協是政治的靈魂。”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通過“妥協”達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標的事件是(  )
A.處死查理一世 B.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
C.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D.光榮革命
【答案】D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其他不滿國王專制統治的人士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的國王。這一事件被稱為光榮革命,體現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妥協性,保留了君主的稱號。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通過“妥協”達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標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光榮革命的史實。
19.(2021八下·杭州期中)“這一事件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不過,它摧毀了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這一事件”是指(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制定《人權宣言》
C.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臺 D.羅伯斯庇爾等人掌握政權
【答案】A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這一事件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不過,它摧毀了平民心目中壓迫的象征,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的序幕”。“這一事件”是指攻占巴士底獄。
A項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是題干材料中的“這一事件”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攻占巴士底獄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與識記攻占巴士底獄的相關史實。
20.(2021八下·杭州期中)拿破侖在逝世前說了一段話:“我是一位新普羅米修斯……我曾從天上竊了火種,作為一份禮物,奉獻給法蘭西。”拿破侖奉獻給法蘭西的“火種”是(  )
A.兵敗滑鐵盧 B.《拿破侖法典》
C.加冕稱帝 D.建立法蘭西共和國
【答案】B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對法國最偉大的貢獻是頒布《民法典》,拿破侖奉獻給法蘭西的“火種”是《民法典》,它的頒布,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并且樹立了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奉獻給法蘭西的“火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拿破侖法典》,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21.(2021八下·杭州期中)“人們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個文獻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1787年憲法》
【答案】C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8月,制憲會議通過了《人權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賦的人權;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AB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力上是平等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權宣言》,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
22.(2021八下·杭州期中)宣布獨立的北美13個英屬殖民地,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終贏得了獨立。尋找與此相關的歷史遺跡可以到(  )
①來克星頓 ②蘇格蘭 ③薩拉托加 ④約克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由材料“宣布獨立的北美13個英屬殖民地,在歐洲的法蘭西等國家的支持下,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終贏得了獨立”可知,這反映的是美國獨立戰爭,與之有關的歷史遺跡有①來克星頓,③薩拉托加,④約克鎮。②蘇格蘭與美國獨立戰爭無關。
C項①③④和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美國獨立戰爭的重大事件及影響。
23.(2021八下·杭州期中)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國會有權宣戰,招募陸軍,建立和維持一支海軍,有權征召民兵,以執行聯邦法律,鎮壓叛亂和擊退入侵;總統是合眾國陸軍、海軍和征調為合眾國服役的各州民兵的總司令。材料反映了(  )
A.總統由選舉產生 B.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
C.權力制約與平衡 D.國會處于美國國家權力中心
【答案】C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題干強調了國會有招募和建立軍隊的權力,但沒有指揮軍隊權力;又強調了總統有指揮軍隊的權力,但沒有征召軍隊的權力。他們各有自己的權利,但又彼此制約,這體現了分權與制衡的原則。
AB兩項題干沒有涉及,不符合題意;
C項權力制約與平衡是題干材料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D項國會處于美國國家權力中心錯誤,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分權和制衡的原則,國會受到其他部門的制約,不存在權力中心的說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787年憲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24.有位學者論及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民眾的貧窮、愚昧既是統治者造成的,又成為它得以長存的最好社會條件。”(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D.閉關鎖國政策
【答案】C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題目中涉及的是該制度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正好符合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與影響。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在封建社會的初期和中期具有進步意義,表現在:維護了國家的統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防止了分裂割據,抵御外來侵略,鎮壓人民起義,協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保持社會穩定;便于組織公共工程建設,保證中外經濟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動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消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封建社會的后期:對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壓迫十分殘酷;束縛了商品經濟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導致思想禁錮和文化專制,嚴重阻礙了科技文化的發展。所以C項符合要求。秦漢以前我國實行分封制,但是卻出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文化大繁榮,所以A項不符合題意;郡縣制是秦漢開始以后實行的,也是政治管理制度,但不是文化、經濟上的制度,所以B項不符合題意;閉關鎖國政策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而且作繭自縛,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最重要的是這只是一項政策而不是一種制度,所以D項不符合要求。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比較困難,主要考查學生對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理解應用能力。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2分)
25.(2021八下·杭州期中)抓住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較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根據所給關鍵詞的提示,把相應的歷史人物連起來。
(1)連線一
環球航行
首次 地圓學說 戚繼光
捍衛真理 被燒死 科學家 盧 梭
思想家 法國 人民主權 布魯諾
元末明初 東南沿海 抗倭 麥哲倫
(2)連線二
航海家 發現好望角 李時珍
27年努力《本草綱目》 華盛頓
大陸軍 第一任總統 城市名 迪亞士
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宋應星
【答案】(1)
(2)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啟蒙運動;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科學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葡萄牙人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從歐洲出發,穿越大西洋,到達巴西海岸,沿著南美東海岸南下,進入太平洋,最后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圓學說正確性。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因反對教會,批判神學而被捕入獄,最后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柱上。啟蒙思想家盧梭一生反對專制主義和宗教愚昧,成為法國民眾敬佩的啟蒙運動思想家。他提出了人民主權思想,否定封建王權,認為統治者如果違反民意,侵犯人權,撕毀大家都應遵守的社會契約,人民就有權推翻它。明朝中期,倭寇為患,到處燒殺擄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明朝政府派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基本肅清東南沿海的倭寇。
(2)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從葡萄牙出發向東航行繞過非洲大陸發現了好望角。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這部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插圖;后來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獨立戰爭中,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后主動放棄了繼續當選美國總統的權利。明朝末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個生產部門,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故答案為:(1)
(2)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歷史人物及主要事跡。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26.(2021八下·杭州期中)歷史興趣小組要探究明清帝國的繁榮與危機,下面是他們的活動設計,請你根據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朝代 措施 評價
明朝 明太祖時期 如明太祖廢丞相,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揮; 設立① ,廠衛成為皇帝的耳目 加強君主專制
明成祖時期 設立東廠
清朝 ② (人物)設立軍機處
(1)在研究加強專制統治方面,我們選擇了兩個朝代,請幫我們把所缺內容完成。
①   ;②   ;
(2)列舉明清時期加強思想統治的措施。
(3)馬克思曾說:“一個人口兒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請說出清政府“不顧時勢,安于現狀”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實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答案】(1)錦衣衛;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獄
(3)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加強君權統治,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侍衛親軍,由皇帝直接指揮。明成祖時雙設立東廠這一特務機構。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軍機處成為皇帝發布政令、處理政務的樞紐,使君主旨意暢達無阻,是皇權高度膨脹的產物。
(2)明朝時,政府尊孔崇儒,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不準考生發揮自己的見解,答卷必須分成八部分,稱為“八股文”,八股取士讓許多讀書人為了中試,只顧埋頭攻讀經書,鉆研八股,不講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后,他們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所以八股取士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國家網羅有用人才,阻礙了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清朝時期,文化上大興文字獄,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
(3)由“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對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閉關鎖國政策。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的統治。
故答案為:(1)錦衣衛;雍正。
(2)八股取士;文字獄。
(3)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統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的的統治。明清時期加強君權,使君權達到頂峰,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掌握明清時期的統治和閉關鎖國政策及影響。
27.(2021八下·杭州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材料一:
圖1:東方航海之路 圖2:西方認知之路
材料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毀滅。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鋼槍鐵炮征服了阿茲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滅了印加帝國。
材料三:中國的航海活動期間,西洋各國紛紛遣使來中國訪問,1423年,僅南京一次就接待了16國使臣1200多人。……之后,我國有更多的人沿著這條航線去亞非各國經商,互通有無,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對開發當地做出了貢獻,加強了明帝國的影響力。
(1)圖1和圖2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它們各自的目的又分別是什么?
(2)圖2中的A、B、C、D四條航線中,屬于哥倫布航線的是    (字母);第一個真正到達東方的航海家是    (人名)。
(3)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這兩次航海活動分別有何影響?
【答案】(1)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
鄭:宣揚國威,發展友好關系;
哥:尋找黃金,發展貿易
(2)B;達·伽馬
(3)新航路開辟使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亞洲和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
【解析】【分析】(1)依據圖一中文字“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可以得出圖1:是鄭和下西洋。依據圖二文字“麥哲倫航線”可以得出圖2:是新航路開辟。
(2)哥倫布橫穿大西洋,開辟了到達美洲的航線,即使圖中B所示。依據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個真正到達東方的航海家是達 伽馬。
(3)依據“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毀滅。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墨西哥后,以鋼槍鐵炮征服了阿茲特克人。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又消滅了印加帝國”可以得出新航路開辟使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亞洲和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依據“我國有更多的人沿著這條航線去亞非各國經商,互通有無”可以得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依據“中國的航海活動期間,西洋各國紛紛遣使來中國訪問”可以得出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依據所學知識可以得出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
故答案為:(1)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鄭:宣揚國威,發展友好關系;哥:尋找黃金,發展貿易。
(2)B;達·伽馬。
(3)新航路開辟使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亞洲和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28.下圖展示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進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指出圖中②③發生的歷史事件的名稱。
(2)指出圖中①③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有何相似之處?與①③相比較,圖中②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概括說明圖中三個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案】(1)②美國獨立戰爭;③法國大革命。
(2)相似之處:兩國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特殊性: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3)共同之處: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或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促進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確立。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75年北美來克星頓的槍聲打響,美國獨立戰爭開始,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到1794年,法國大革命的高潮結束。
(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③是法國大革命,他們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兩國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相比,圖中②即美國獨立戰爭 爆發的根本原因的特殊性是 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 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或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促進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確立。
故答案為:(1) ②美國獨立戰爭;③法國大革命。
(2) 相似之處:兩國封建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特殊性: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3) 共同之處: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或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促進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確立。
【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提供的時間,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就可以順利回答,難度不大。
(2)(3)屬于同一類型,都是要求學生依據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答。解答時,可以按照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回答,注意細心分析比對,這是基礎知識,細心分析即可。
29.(2021八下·杭州期中)提升歷史學科素養,是學習歷史的重要目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史料實證】
材料一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象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
【歷史解釋】
材料二
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摘自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
【家國情懷】
材料三
現在我已經完成賦予我的使命,我將退出這個偉大的舞臺,并且向尊嚴的國會告別。
——摘自《華盛頓在1783年12月向國會交出軍權儀式上講話》
(1)列舉文藝復興時期,在文學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兩例及其體現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所指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在哪里?根據材料二歸納這種“制度”對英國歷史產生的影響。
(3)概括材料三中華盛頓所體現的精神。
【答案】(1)但丁《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人文主義
(2)制度:君主立憲制
特點:君主權利受到議會的限制(議會權力高于王權、議會權力至上);
影響:營造出寬松、自由、開放的環境;促進英國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3)不貪戀權力,或以身作則,或淡泊名利,維護美國民主制。
【知識點】文藝復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但丁,創作的長詩《神曲》表達了自己對天主教會的厭惡,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巨匠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三十多部劇本和許多臉人口的詩篇,代表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為了限制國王權力,頒布了《權利法案》,這標志著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其特點是保留統而不治的君主,國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政治體制。這樣就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有利于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華盛頓作為憲法的奠基人之一和第一任總統,為美國民主政治做出重大貢獻;華盛頓不貪戀權力,為美國民主政治創立了良好的范例。
故答案為:(1)但丁《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人文主義。
(2)制度:君主立憲制;特點:君主權利受到議會的限制(議會權力高于王權、議會權力至上);影響:營造出寬松、自由、開放的環境;促進英國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3)不貪戀權力,或以身作則,或淡泊名利,維護美國民主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華盛頓的評價等。掌握文藝復興運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華盛頓的評價等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融水| 明溪县| 麻江县| 武夷山市| 义乌市| 彰化市| 北宁市| 台州市| 固安县| 绥中县| 锡林郭勒盟| 伊宁市| 吴川市| 东兴市| 高邑县| 理塘县| 集贤县| 长沙市| 英吉沙县| 邻水| 青河县| 长子县| 英吉沙县| 布尔津县| 贵德县| 平阴县| 长寿区| 东方市| 临朐县| 滦南县| 西宁市| 监利县| 甘德县| 铜陵市| 剑阁县| 色达县| 武定县| 应城市| 安乡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