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何謂“書法” 書法,從廣義講就是漢字的書寫法則。換 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漢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 書體筆法、結(jié)構(gòu)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 感的藝術作品。 何謂“書體” 書體是由于漢字的出現(xiàn),隨著字體的發(fā)展變化而發(fā)展變化,最后從漢字中分離出來,獨立成義并逐漸豐富的,具有各自獨特面目和獨特風格的漢 字書寫體系。 早期書體即指字體,如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 隋唐以后,書體的意義又擴展到書法藝術的風格上,如唐之歐體、顏體、柳體。 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tǒng)稱。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點畫單純,勻稱齊整。在漢文字發(fā)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 字形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古茂雄秀。 石鼓文 隸書 隸書,又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隸書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曹全碑》 曹全碑是東漢時期 重要的碑刻,是漢代 隸書的代表作。 風格秀逸多姿,結(jié) 體勻稱,為歷代書家 推崇備至。 草書 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chǎn)生的一種書體。 《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 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guī)矩, 縱逸奔放,赴速急就,因草創(chuàng)之意,謂之 草書。 王羲之的草書在 用筆和結(jié)構(gòu)的變 化上,都達到了 極致。 用筆以方折為主, 斬釘截鐵,干凈 簡捷,從容不迫。 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正書或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 其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 《黃庭經(jīng)》 書圣王羲之的楷書法帖,法度嚴謹,秀美開朗。 行書 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產(chǎn)生,是介于楷書、 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chǎn)生。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 草書那樣奔放,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zhì)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ǘ嘤?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余楷法的叫“行草”。 姨母帖 字體端莊 凝重,筆鋒圓 渾遒勁,保留 隸書痕跡較重, 是王羲之早期 的作品。 書法的三大要素 筆法:字的“零件”。也指用筆的方法。 結(jié)構(gòu):“零件”的安裝造型。結(jié)構(gòu)又稱結(jié)字、 結(jié)體或間架。 章法:字的通篇布局,是布置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位置關系的方法。 書法的章法 書法作品的款式: 中堂、條幅、條屏、 橫幅、長卷、扇面等 書法作品的構(gòu)成: (1)正文 (2)落款 (3)鈐印 條幅 中堂 橫幅 長卷 扇面 師生示范 讀帖:就是仔細觀察字帖,分析筆法、結(jié)構(gòu)、章法。就是觀察字的點畫長短、粗細;運筆的輕重、快慢;字的結(jié)構(gòu)疏密、參差;行與行之間的斜正、疏密等,謂之“心摹” 學習書法的 方法 學習書法的 方法 臨?。菏侵笍墓P法筆法、結(jié)字、章法等方面對書法范本的學習和模仿。謂“手追”。 ?。河猛该鞯募埜采w在字帖上摹寫。易得結(jié)構(gòu)。 臨:對照字帖中字的樣子仿寫。易得筆意。有對臨、背臨、意臨、空臨等多種。 關于臨帖:1、像(與原帖) 2、堅持(攜一貼而走天下) ; 謝謝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