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 光的反射和折射(1)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理解從實驗推得光的反射定律的過程,能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有關光路圖;2.理解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得出,理解虛像的物理意義;3.能直接應用平面鏡成像規律作出虛像,找出物和像的對應關系;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2—23【記下問題】 自然界中許多物質不發光,但是為什么我們能夠看到它們呢? 2.為了研究光的反射規律,我們通過入射點作一條垂直平面鏡的直線,稱它為____________。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夾角i為_______________,稱 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夾角r為_____________。怎么樣的反射稱為漫反射?課內對話:【探究活動】 1.在演示臺上放一根蠟燭,我們能看到什么? ,把蠟燭點燃,我們又看到了什么? ,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觀察講臺上一個密封的箱體(箱面上有一個很小的孔),看一看箱內有什么物體?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們能否看到不透明的擋板后面的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結:看到物體的條件: 1、 。 2、 。4.人眼為什么可以看到不發光的物體?【實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活動1:將一束光射到背景板折縫下端的平面鏡上,并不斷改變方向。現象: ;結論: 。小結:1、如書本圖1--40所示,照到物體表面的光線叫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光線投射在物體表面上的位置叫___________________,過入射點所作的與物體表面垂直的直線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表示。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作_________________。入射光線經物體表面反射后離開表面的光線叫做___ 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射到任何物體表面都會反射。 3、光的反射可以改變光的___________。活動2: 按照書本圖1--41所示的方法,把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并在背景上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改變入射方向后再重復以上步驟。 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記錄在下列表格中。入射角(i)反射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小結:1、反射角隨著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 2、反射角始終____________入射角,但不能反過來講。活動3:將背景板的右半面以法線為軸線向后偏折如圖1--41所示,看看右側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線。 小結: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上,且分居法線兩側。【討論問題】1.太陽光斜射在平面鏡上,會在墻上產生一個亮的光斑,太陽光斜射在白紙上則不會產生光斑。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2、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比較:反射面的特點遵循規律作用鏡面反射漫反射【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A.120° B.60° C.90° D.30°2、晚上,在桌子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放在紙上(鏡面朝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去 ( )A.鏡子比較亮,它發生了鏡面反射 B.鏡子比較暗,它發生了鏡面反射C.白紙比較亮,它發生了鏡面反射 D.白紙比較暗,它發生了漫反射12、完成下面的光路圖。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對應的作業教(學)后記:作出光源S的位置§1.1 感覺世界(1)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導言】聞著誘人的花香,你會感覺一陣清新;吃著美味的海鮮,你可能會流連忘返……無論你在何處,都會對周圍世界產生各種感覺。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5【記下問題】 【課前熱身】1、人們常常把那些沒有事實根據的感覺稱為“第六感覺”,那么前五種“常規感覺”應該指 觸覺 (皮膚)、 ( )、 ( )、 ( )、 ( )。2、在上個學期我們已經仔細觀察過了蝸牛,你還記得它有 等感覺,而沒有 覺。3、 盲人通常用指尖觸摸盲文,原因是指尖分布著豐富的 神經末梢。4、自學了人的相關感覺后,請簡要描述盲人認識某件生活事物的過程。課內對話:一、【閱圖思考】讀課本圖1-1,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人感覺到了什么? 2、分別用人的哪一部分結構或器官來感覺? 3、如果圖中的人是你,你會有什么相應的反應?(學生準備表演) 【交流討論】 1、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同一首歌?而你對同一首歌在任何時候的感覺和反應都一樣嗎?請加以說明。 。2、圖中的人為什么要戴著耳機欣賞音樂呢?對你有什么啟示? 。二、【實驗探究——皮膚的感覺功能】【 實驗一】以同桌為實驗小組,其中一個閉上雙眼,另一同學放各種各樣的物品讓他觸摸。并讓他說出物體的形狀、大小、軟硬、表面的粗糙程度、材料等。【實驗二】再請另一個閉上雙眼,一個同學拿一支鉛筆用同樣大小的力觸試對方同學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體背部等處。交流合作,得出結論:根據上面二個實驗,加以分析比較,得出皮膚具有 、 功能,而且皮膚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在 。【實驗三】(找二位同學上臺演示) 甲:手指先浸入冷水,取出后浸入溫水,說出手指的感覺;乙:手指先浸入熱水,取出后浸入溫水,說出手指的感覺。得出結論:皮膚還具有 、 功能,是皮膚真皮中的熱敏小體和冷敏小體接受刺激的。對熱覺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 ___。【交流討論】1、如果人喪失了視覺,這將對他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課本圖1-2中這人在干什么? 。此圖告訴了你皮膚有什么功能? 。2、如果人喪失了對冷熱的感覺能力,這將對他(她)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練習鞏固】1、媽媽常用手背來感覺小孩是否發燒,說明手背皮膚中有敏感的( )。 A、觸覺感受器 B、熱覺感受器 C、痛覺感受器 D、冷覺感受器2、在皮膚的各種感覺中,對身體的保護作用最大的是( )。 A、冷覺 B、熱覺 C、痛覺 D、觸覺3、 施行局部麻醉后的手術過程中,病人會不感到疼痛,但能感受到手術刀與身體的接觸,這一現象說明 。4、你知道辨別人民幣真假的一些方法嗎?請寫出兩種方法并說明是應用了哪一種感覺功能? (1) 。 (2) 。課后學習:【反思審查】再仔細審查學案,對自己沒有掌握的請用紅筆作出示意,以便下次學習。【完成作業】作業本A 第1~2頁。教(學)后記:§1-3 耳朵和聽覺(一)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趙勇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耳的結構,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2.能說出聽覺的形成過程.并知道耳朵的功能。要保護好耳朵,珍惜健康。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0-16【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一﹑耳的結構1.耳的結構: 、 、 。2.人的聽覺產生于 。3.鼓膜的作用是 。課內對話 :【思考問題】我們的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怎么樣來判斷聲音的不同?【對話課本】認識耳朵的結構:1.外耳包括: 、 ;中耳包括: 、 ; 內耳包括: 、 。2.耳的各組成部分的作用:(1)耳廓: 。(2)外耳道: 。(3)鼓膜: 。(4)耳蝸: 。二﹑聽覺的形成【交流討論】聲音在耳中的傳導途徑:(1)聲波 → → 聽小骨 → __ __ → 聽神經 → ____ 。(2)在飛機起飛或降落時,應將口微微張開或做吞咽動作,其目的是 。(3)我們應該怎么樣來保護我們的聽覺?如果我是五官科醫生,我們應該要求病人怎么做?三﹑耳朵的作用【活動實驗】(1)聽覺測試,測量你能聽到秒表滴答聲的最遠距離。(2)聽覺方位的測試,判斷聲音來自哪個位置。并思考為什么要用兩只耳朵聽?實驗:和同桌一起進行試驗,用棉花將自己的耳朵塞住并用雙手捂住雙耳,讓同桌發出聲音,有什么體會和感覺?感覺: .體會: .【歸納總結】(1)每個人左右耳的聽力距離都 。(2)根據聲音到達兩耳的時間差辨別聲源的方向和位置,這種方法叫 。(3)耳的作用:① ,② 。【嘗試練習】1、在人體中具有聽覺的器官是 ( )A.耳 B.口 C.鼻 D.大腦2、聽小骨位于耳朵內的部位是( )A.外耳 B。中耳 C.內耳 D.鼓室3、耳的結果中,能接受聲波并轉化為振動的是( )A、耳廓 B、鼓膜 C、聽小骨 D、耳道4、人的聽覺產生于( )A、聽覺感受器 B、耳蝸 C、聽覺中樞 D、鼓膜5、下列關于耳的各個部分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氣中的聲波B、鼓膜的振動是為了產生聲波,使聲波撞擊鼓室內的聽小骨振動C、聽小骨的振動把聲音放大后再傳入耳蝸D、聲波傳入內耳,使耳蝸內的液體也產生振動,感覺細胞把這種信息沿神經傳到腦部6﹑下列各組中,能表示聽覺形成的正確途徑的是( )①聲波 ②聽神經 ③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 ④鼓膜 ⑤聽小骨 ⑥ 大腦A ①→ ④→⑤→ ③→ ② →⑥ B ①→ ②→ ④→⑤→ ③→⑥C ①→ ④→⑤→ ②→ ③→⑥D ①→ ③→ ④→⑤→ ②→⑥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第3頁教(學)后記:§1.3耳和聽覺(三)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趙勇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認識噪聲的危害和防止噪聲的途徑。2﹑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0--16【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把下列聲音按通常情況下的響度大小從小到大排列 。①汽車的喇叭聲 ②兩人的交談聲 ③翻動書頁的聲音2.生活中你覺得悅耳的聲音有哪些?你覺得煩躁的聲音有哪些?3.生活中,控制噪聲污染的有效措施還有哪些 課內對話 :【思考問題】我們的周圍有哪些各種各樣的聲音? 【活動實驗】有趣熟悉的聲音1、我們請一位同學站在講臺上面對黑板,然后讓一位同學站在任何一個位置發聲,讓那位同學判斷發聲同學的位置。2、用手指捏在一個長約80厘米的鋁棒中間,將其一端猛擊水泥地面,傾聽鋁棒發出的聲音。然后用手捏在鋁棒的任意位置,再擊一次,聽鋁棒發出的聲音。說說它們的區別。3、拿一個熱水瓶,往瓶中灌水,聽聲音判斷水是否快滿。你知道熱水瓶中水的深淺的道理嗎?【討論】控制噪聲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小結:控制噪聲污染有三項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嘗試練習】1、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中,有下列聲音: ①工廠車間里餓機器的轟鳴聲;②劇場里樂器的演奏聲;③清晨公園里小鳥的鳴叫聲;④裝修房子里的電鉆聲;⑤婚慶時的爆竹聲;其中悅耳的聲音有 。2、生活中你覺得悅耳的聲音有 、 等,你覺得煩躁的聲音 、 、 。3、給你一根橡皮筋,怎么樣來控制發出的聲音大小的不同?怎樣使它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4、在電視里或學校的音樂課上,觀察管樂、弦樂和彈撥樂器的演奏,根據它們演奏的方法,選用生活、學習中的材料進行模擬,產生各種聲音。【拓展應用】5﹑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明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2: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3: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找到了上表所列4種規格的琴弦,因為音調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B銅601.02C銅800.76D尼龍1.02⑴為了驗證猜想1,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2,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表中有的材料的規格還沒有填全,為了驗證猜想3,必須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據。(2) 隨著實驗的進行,小明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見作業本教(學)后記:§1.4 光和顏色(二)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 知道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 記住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3、 知道白光是復色光4、 知道物體顏色的成因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9—21【記下問題】 陽光經過棱鏡后,在棱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會出現一條彩色光帶,其中各色光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順序依次排列,這就是色散現象。太陽光包含_______________、不可見光( 和 )。 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呈現出的各種顏色都是由三種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這三種基本色光是 、 、 。課內對話: 【做想】光的色散活動:觀察陽光的色散,步驟見P19;看圖1-32回答下列問題光線經過棱鏡后方向有沒有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 各色光排列的順序怎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說明了白光是一種什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的色散是由________首先發現的【讀寫說】閱讀看不見的光(觀看紅外線、紫外線的視頻)1、在紅光 ,人們 ,但也有 ,這種輻射叫做紅外線。如家用電器里的遙控器發出的就是 。2、在紫光外,也有一種人們看不見的光叫 。它能殺死微生物,常用它來 ;它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常用來鑒別 ;適量的照射,有助于人體健康,但過量的照射會使人皮膚變黑,誘發 。【觀說練】閱讀物體的顏色1、活動1 活動2 【觀察現象】 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變成 ;再通過圓孔紅玻璃片變成 ; 通過圓孔藍玻璃片變成 ;通過圓孔綠玻璃片變成 。2、某學校譚外興趣小組在黑暗的實驗室里,對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什么決定進行了如下的探究。實驗一:先后用不同顏色的玻璃對著不同顏色的光進行觀察,得到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透明物體的顏色照射光的顏色綠色紅色紅色綠色白光玻璃的顏色綠色紅色藍色紅色黃色觀察到的顏色綠色紅色黑色黑色黃色(1)由表1可以看出,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 決定的。實驗二:將不同顏色的光分別照射到不同顏色的紙上,觀察紙的顏色,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照射光的顏色綠色紅色藍色紅色白光紙的顏色綠色紅色紅色綠色黃色觀察到的顏色綠色紅色黑色黑色黃色(2)由表2可以得出: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 決定的。【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綠色植物里的葉綠素是綠色的,所以( )A.綠色光對綠色植物生長最有利 B.綠色光對綠色植物生長最不利 C.各種色光對綠色植物生長的作用相同 D.綠色開花植物最喜歡綠色光2、天地萬物,五光十色。關于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 B.可通過三棱鏡使太陽光發生色散 C.光是一種電磁波 D.白光是單色光3、太陽光經三棱鏡分解后的彩色光透過紅玻璃,你在光屏上將看到的顏色是 ( )A.白色 B.紅色 C.黑色 D.綠色4、舞臺上有一身著黃色上衣和綠色裙子的姑娘在跳舞,當用黃光照射時,她的上衣的顏色是( ),裙子的顏色將會是( )A.黃色 B.黑色 C.綠色 D.白色5、用藍色光照在白紙,你將觀察到的顏色是 ( ) A.白色 B.藍色 C.綠色 D.黃色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對應的作業教(學)后記:§1.6 眼和視覺(1)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透鏡的分類,焦點、焦距的含義。 2、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性質并能作圖。3.通過實驗,了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7—29【記下問題】 1.如圖,一光線從空氣射入玻璃后又從右側射出,完成圖中光路圖。2.觀察照相機或幻燈機或簡易望遠鏡,發現它們的鏡頭都是用 做的。3.試一試:用放大鏡正對太陽光 (能、不能)將鏡后的火柴引燃。課內對話:(一)透鏡 【閱讀思考】 P27圖1-521.兩種透鏡在形狀上有區別:凸透鏡 ,凹透鏡 。2.每個透鏡都有一個中心,叫做 ,用字母 表示(標注在圖1.6.1上)。【實驗驗證】太陽光經凸透鏡 后,會在鏡后的一定距離處會聚成一個明亮的光斑。3.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能會聚于一點,這個點叫凸透鏡的 ,用字母 表示(標注在圖1.6.1上)。這說明凸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交流討論1】 一個凸透鏡有幾個焦點? 。4.凸透鏡的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 ,用字母 表示(標注在圖1.6.1上)。 【交流討論2】試完成圖1.6.2中的光路圖。【交流討論3】5.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 (能、不能)會聚于一點,但其反向延長線會交于一點,這個點叫凹透鏡的 。這說明凹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6. 試完成圖1.6.3中的光路圖。【交流討論4】7、.用冰和陽光來取火。(二)凸透鏡成像1、閱讀P28活動得相關內容,在圖1.6.4中標出物距U和像距V、以及1倍焦距處、2倍焦距處(左右兩邊)。2、將蠟燭、 、和光屏放在一個光具座上,調節它們的位置使它們的中心 。【探究實驗】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在實驗室里按P28“活動”所述過程進行)【分析論證】分析實驗數據,歸納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物距u________________f(焦距)時,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縮小的_______像(2)當物距u________________f(焦距)時,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_______像。(3)當物距u________________f(焦距)時,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_______像。(4)當物距u_______________f(焦距)時,可透過凸透鏡看到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 思考:你能將以上規律以圖像的形式在圖1.6.4中畫出來嗎?【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像和虛像都能顯示在光屏上 B.虛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顯示在光屏上C. 實像和虛像都不能顯示在光屏上 D.實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顯示在光屏上2.用魚缸或透明的罐頭瓶養魚,從側面觀賞缸內的魚你看到的那條魚是( )A.實物 B.等大的實像 C.放大的實像 D.放大的虛像3.關于凸透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成實像時,像和物一定在透鏡的異側 B.成虛像時,像和物一定在透鏡的同側C.成實像時,像一定比物小 D.成虛像時,像一定比物大【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A,P11-12教(學)后記:O1O2主光軸圖1.6.1圖1.6.2圖1.6.3圖1.6.4§1.5 光的反射和折射(3)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理解光的折射現象。 2.理解光的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3.理解光的折射的初步規律。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5—26【記下問題】 1.下列現象中不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A.看到海市蜃樓 B.從岸邊看池中的水變淺 C.黑板發生“反光”現象 D.潭清疑水淺2.在盛滿水的杯子斜上方,能看到杯底的硬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看到的硬幣是原物 B.看到的是硬幣的實像C.眼睛射出的光在水面處發生了折射,射到硬幣就看到了硬幣D.硬幣發射出的光線在水面處發生了折射,射入眼睛后就看到了硬幣。3.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不僅有_________現象。而且還有________現象存在。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光線偏_________法線方向;光從水或玻璃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偏________法線方向;折射光線與______________、法線在同一平面上;當光_________入射時,進入第二種介質的光線方向不發生改變。課內對話:【實驗探究】 活動1:觀察插入水中的筷子a把一支筷子插到空碗中后,從上往下看,你看到的筷子是怎么樣的? b往碗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你看到的筷子還是筆直的嗎? c畫出你所看到的簡圖結論:發現筷子在水中部分向_________彎折。小結: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時發生的偏折現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我們把發生偏折的這條光線叫做折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叫__________。 活動2:探究光折射的特點演示:讓一束光從空氣中進入水中,如圖書本1-47所示。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論: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偏向法線方向,即入射角_______折射角。(2)用一束光斜射向玻璃磚,光束進入玻璃磚向哪個方向偏折?當該光束從玻璃磚的另一側面射出時,出射的光束又會偏向哪個方向?結論:光束進入玻璃磚向 方向偏折,光束從玻璃磚的另一側面射出時,出射的光束向 方向偏折。實驗總結: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光線____ ______法線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當光從水或玻璃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__________法線方向; 即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光垂直入射時,進入第二介質的光線方向__________改變。【試試身手】大致畫出光從空氣中射水中時的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標出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一束光線從空氣射向水面時,一定不會出現的情況是(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魚,其實是 ( )A.變高了的魚的虛像 B.變低了的魚的實像 C.變高了的魚的實像 D.變低了的魚的實像3.在游泳池中潛水的運動員,從水中看到水池旁小紅旗的高度,要比小紅旗實際懸掛的高度( )A.略高一些 B.略低一些 C.一樣高 D.三者都有可能【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P9-10教(學)后記:§1.4 光和顏色(一)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能從幾個物體中找出哪些是光源2、理解光傳播和聲音傳播的區別:光在同一種透明物體中沿直線傳播。3、記住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7—19【記下問題】 能夠正在自行發光的物體叫________。光源發出的光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中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________傳播的。光年是天文學上使用的________單位,1光年=____________km。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快約為____________,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______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均______(大于,小于)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例如:在水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的_______,而在玻璃中傳播的速度為真空中的2/3。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從三棱鏡射出的光在光屏上能夠形成一條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序排列的彩色光帶,這叫做光的______現象。課內對話:【看寫講】1.看圖1-28自然界的一些發光物體后讓學生再舉例說明哪些物體能發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學生介紹自然光源如太陽等,人造光源如電燈等。并可通過人造光源的發展來認識社會的發展。(也可讓學生來講述) 【看做說】探究光的直線傳播1.學生活動(實驗)P17三個小實驗:實驗器材:激光筆、大燒杯、厚玻璃片實驗現象:書中填寫2.活動中你看到什么現象?從這些現象中你能得到什么? 3.觀察圖1-30步槍瞄準,這是什么道理?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例子與之類似? 【探做寫】探究 陽光下樹陰中的圓形光斑是怎樣形成的實驗器材:不同形狀小孔、大孔的紙片(建議有太陽的日子去室外做實驗)1、提出問題: 2.猜想和預測:3.設計實驗方案,收集事實證據:4.得出結論和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比說】閱讀光的傳播有多快1.聲音在不同的介質和溫度下,傳播的速度不同。同一溫度下,聲音在 中傳播最慢,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 中不能傳播。在同一種物質中,溫度越高,聲音傳播越 。15℃時,空氣中聲速是 米/秒。2.光的傳播速度很快,在不同物質中 不同,常用光速表示,在 中最快,為 。 3.打雷時為什么先見閃電后聞雷聲?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下列四個詞語描述的光現象中,表示能自行發光的是( )A.金光閃閃 B.紅光滿面 C.火光沖天 D.波光粼粼2.在100米賽跑中,甲計時員是從看見發令槍煙冒煙開始計時的,而乙計時員從聽到發令槍聲開始計時,他們記錄的是同一位運動員的成績,則( )A.甲的記錄準確些 B.乙的記錄準確些 C.甲、乙記錄的成績相同,都準確 D.無法判斷哪位計時員的記錄準確3.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對應的作業教(學)后記:§1-6 眼和視覺(3)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應用凸透鏡知識解釋人眼球的作用。了解眼球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能說出視覺的形成過程。了解近視原始的成因,并知道近視原始的矯正方法。樹立保護眼睛和用眼的衛生意識。 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31-33【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溫故知新】1.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所用儀器如右圖所示。(1)請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2)某同學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先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移動凸透鏡,在地上得到一個亮點,并用刻度尺測出亮點到凸透鏡的距離,這樣做是為了_________ ___;實驗開始前先調整____ __和__ ____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__ _____,這是為了____ __。(3)在凸透鏡成像時,若用一張不透明的紙將透鏡的上半部分遮掉,則會出現( )。 A.像也只剩下一半 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變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課內對話 :課內學習:【閱讀思考1】P31圖1-58【交流討論1】2.人眼的折光系統:(1)相當于一個 ,由起主要作用的 和房水、玻璃體、角膜組成。(2)人眼中的 相當于光屏。(3)折光系統的焦距是可以 的,而像距是基本 的(改變、不變)。【交流討論2】3.視覺的形成: 外界物體反射的 →角膜→房水→瞳孔→ 和玻璃體→視網膜上的 →視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 。【交流討論3】列表比較4.近視和遠視的區別:成 因 及 矯 正近 視遠 視眼球前后徑(過長、過短)過短晶狀體(曲度過大、彈性小)像落在視網膜的何處(前方、后方)看不清何處物體(遠處、近處)矯正辦法(戴凸透鏡、戴凹透鏡)5人類視覺上的限制:【實驗驗證1】 (1)找眼睛的近點(按照課本P32的實驗方法測量人眼的近點)【實驗驗證2】 (2)找眼睛的遠點(按照課本P32的實驗方法測量人眼的遠點)【實驗驗證3】 (3)找盲點(按照課本P33的實驗方法感受左右眼的盲點)【閱讀思考2】 (4)P34的辨色卡色盲,是失去正常人辨別顏色能力的先天性 障礙。【交流討論4】眼睛的疾病與日常護理6.愛護眼睛,保護視力。【鞏固練習】1.眼球里的晶狀體很像( ) A.一個凹透鏡 B.二個凹透鏡 C.一個雙凸透鏡 D.一個平面鏡2.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的實像 B.正立的虛像 C。倒立的實像 D.倒立的虛像3.下列對近視眼的敘事錯誤的是( )A.晶狀體過度 變凸且不能恢復原狀 B.眼球的前后徑過長C.物像落在視網膜前方 D. 看不清近處的物體4.預防近視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 )A.不躺臥看書 B.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C.不在直射的光下看書 D.不在晚上看書5.人的正常眼睛觀察的范圍是( )A.0~10厘米 B.10~25厘米C.10厘米至至遠處 D. 0~25厘米6.如所示的光路圖中,哪個是遠視眼的形成光路圖( ) 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見 作業本教(學)后記:附屬結構:眼瞼、眼肌、結膜、淚器等眼球內容物:房水、 體、玻璃體眼球壁外膜: 膜、鞏膜中膜:睫狀肌、虹膜、脈絡膜內膜: 膜1.眼的結構§1.2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導言】振動的物體能產生聲音。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6-9 【記下問題】 。 【嘗試練習】1.聲音是靠 、 、 等物質作介質進行傳播的。2.要使一張白紙發出聲音,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3.聲音在下列物質中傳播速度最小的是( ) A.鋼軌 B.純水 C.木材 D.空氣課內對話:小結:在用白紙發聲的實驗中, 的紙能發出聲音。思考:如果將白紙換成水或氣體,你怎樣才能使它們發聲?【歸納】: 的物體叫做聲源。只要使物體 就能發出聲音。 【思考討論】(1)為什么宇宙飛船中宇航員不能面對面地談話,必須通過無線電?(2)現在我們能聽到聲音,是什么物質把它傳到你們的耳中的呢?【合作交流】聲音能在液體和固體中傳播嗎?(1)我們把一只正在發聲的手機放在塑料袋中,用繩子扎緊放在水中,我們能聽到聲音嗎?(2)把一只發聲的機械停表放在桌上,一只耳用棉球塞緊使之聽不到聲音,另一只耳朵緊貼桌面,仔細傾聽。歸納:聲音能在 傳播的。聲音能在 傳播。【深入思考】(1)真空能傳聲嗎?(2)聲音通過空氣傳到我們耳朵里,引起鼓膜振動就聽到聲音,那么,能夠引起鼓膜振動的空氣具有能量嗎?如果有,這個能量來自哪里? 結論: 【對話課本】閱讀小資料聲速 在相同的條件下,聲音在三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較: 固體中聲速 液體中聲速 氣體中聲速。(<、=、>)【思考】觀察水面波的實驗,閱讀P9第一段內容,回答:你認為波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2、除了課本中出現的水波和聲波,你認為還有哪些物體會產生波?【練習鞏固】1、在下列介質中聲音傳播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B.真空 C.鐵 D.空氣2、在一根充滿水的長鐵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能夠聽到幾次聲音( )A.一次 B.兩次 C.三次 D.四次3、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A.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 B.用超聲波清洗眼鏡C.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檢查身體 D.聽到隆隆的雷聲預示著可能要下雨4.敲響大古鐘時,有同學發現停止對大鐘的敲擊后,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鐘聲的回音 B.大鐘還在振動C.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 D.人的聽覺發生延長5、下表列出了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的密度及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物質空氣氧氣鋁鐵鉛物質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聲音傳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根據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聲速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聲速隨著物質密度的增大而減小C、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D、聲音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隨著金屬密度的增大而增大6、課外探究: 如何粗略測量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課后學習:完成作業本A 第3~4頁。教(學)后記:§1.6 眼和視覺(2)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掌握凸透鏡成像的原理。知道照相機,放大鏡,放映機的工作原理和過程。【學習導言】眼是我們心靈的窗口,眼的功能主要體現在眼中的凸透鏡——晶狀體,因為凸透鏡的光學作用使得物體經它能成像。那么,凸透鏡的成像又有什么特點呢?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發光點S,經過凸透鏡后所成像的位置大致在( )A. a點 B. b點C. c點 D. d點2.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來觀看報紙上的字,當透鏡離報紙為6cm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看到的字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 看到的字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 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D. 以上三種都不正確課內對話 :【探究實驗】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在實驗室里按P38“活動”所述過程進行)【分析論證】分析實驗數據,歸納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當物距u___________f(焦距)時,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縮小的_______像。(2)當物距u__________f(焦距)時,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_______像。(3)當物距u__________ f(焦距)時,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_______像。(4)當物距u___________f(焦距)時,可透過凸透鏡看到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交流討論1】1.凸透鏡成像時,當物體在凸透鏡的 時,像和物體在凸透鏡的兩側,當物體在凸透鏡的 時,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同側。2.當凸透鏡成實像時,隨著物距的減小,像距 (增大、減小、不變)。3.當物體在凸透鏡的 時成實像,當物體在凸透鏡的 時成虛像。 【交流討論2】照相機和放大鏡的工作原理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鏡,照像時是應用了______鏡u___________f時的成像規律,感光底片上的像是___ _立的、 的__ (實、虛)像。照像時,若發現人的像太小了,這時照相機應離被照的人再_____些,底片離鏡頭再_____些(遠、近)。 2.放大鏡就是一個_ _透鏡,使用時使物體在透鏡的_____ ___以內,透過透鏡可看到物體的______立的、__________的______(實、虛)像。【交流討論3】舉例說明透鏡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嘗試例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像和虛像都能顯示在光屏上 B.虛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顯示在光屏上C. 實像和虛像都不能顯示在光屏上 D.實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顯示在光屏上2.用魚缸或透明的罐頭瓶養魚,從側面觀賞缸內的魚你看到的那條魚是( )A.實物 B.等大的實像 C.放大的實像 D.放大的虛像3.關于凸透鏡成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成實像時,像和物一定在透鏡的異側 B.成虛像時,像和物一定在透鏡的同側C.成實像時,像一定比物小 D.成虛像時,像一定比物大4.某同學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縮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燒的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這時光屏上--――――――――――――( ) A、成倒立縮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5.如圖所示,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當物體由2倍焦點移近的過程中,像到凸透鏡的距離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若將蠟燭移到B處,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可應用在______上。6.在“研究凸透鏡成像條件”的實驗中,在光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像,如圖10所示,由此可以判斷蠟燭到凸透鏡(焦距=f)的距離(u)所在的范圍是 。利用凸透鏡的這一原理可制成 。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見 作業本教(學)后記:圖10§1.1 感覺世界(2)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導言】學習了皮膚的幾種感覺后,本節課繼續來學習嗅覺與味覺的形成及他們的特點。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3-5【記下問題】 【課前熱身】1、人察覺周圍環境的感覺有: 、 、 、 、 ;皮膚有 、 、 、 等感覺功能。2、說出感覺下列現象或事例時會用什么感覺器官? (1)今天氣溫適中。( ) (2)嬰兒閉著眼睛也能找到母親的乳頭。( ) (3)一股焦味正向我們襲來。( ) (4)吃楊梅時覺得很酸 ( )3、 舌頭表面大約有1萬個味蕾,下列關于味蕾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味蕾就是舌表面的小凸點 B、味蕾分布在舌表面的小凸點內 C、一個味蕾就是一個味覺細胞 D、味蕾分布在整個口腔中課內對話:一、【讀圖思考嗅覺的形成】讀課本圖1-3,想一想:我們是如何聞到蛋糕香味的?蛋糕的香味進入 ,刺激 ,通過 將神經沖動傳到大腦皮層的 ,形成嗅覺。【交流討論嗅覺的特點】 1、俗話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請分析原因?由于大腦的 中樞會 ,表現出了適應性。2、還有差異性特點嗎? 、 、 。公安部門通常使用警犬緝毒、搜爆等工作,是利用了狗的發達的 。3、我們可以把氣味收集和保存起來嗎?請你說說你的做法。 。二、【閱圖思考味覺的形成】讀課本P5,說說味覺形成過程? 食物進入 ,食物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溶于唾液中形成 態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刺激 中的 ,產生興奮, 傳遞興奮到大腦,形成味覺。【交流討論】 1、四種基本味覺是 、 、 、 。它們在舌上的敏感部位分別是 、 、 、 。2、四川的麻辣火鍋聞名全國,麻、辣等味道是如何形成的? 。3、人在感冒時(鼻塞),吃食物為何感覺沒味道?人在感冒時, 覺雖不受影響,但 覺的靈敏度卻下降了,此時味覺測試顯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這說明各種感覺是同時工作,相互影響的。【練習鞏固】1、以下是有關嗅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動物的嗅覺敏感程度差異很大 B、同一動物對各種物質的敏感程度都一樣C、嗅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趨靈敏 D、“時間長了,腥味聞不到了”是因為此時已不能形成嗅覺。2、下列不是舌的作用的是( )A、幫助發聲 B、感覺物質的刺激 C、攪拌食物 D、產生味覺3、在測試舌的不同部位對不同味道的敏感性的實驗時,測試完一種味道后要 ,這是為了 。4、如圖所示,A,B,C,D表示人舌上的味蕾分布區,各區味蕾對相應的味道具有較強的敏感性,試回答:⑴A區味蕾對 最敏感;⑵B區味蕾對 最敏感;⑶C區味蕾對 最敏感;⑷D區味蕾對 最敏感;課后學習:【反思審查】再仔細審查學案,對沒有掌握的請用紅筆作出示意,以便下次學習。【完成作業】作業本B 第1~2頁。教(學)后記:§1.5 光的反射和折射(2)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理解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得出。2.理解虛像的物理意義;3.能直接應用平面鏡成像規律作出虛像,找出物和像的對應關系;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24—25【記下問題】 1.物體在平面鏡中成 像,像成在鏡面的 方,像和物的大小 ,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 。2.在平面鏡中看到一輛汽車離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而去,汽車在平面鏡中的像是( )A.大小不變正立的實像 B. 大小不變正立的虛像C.越來越小的正立的實像 D. 越來越小的正立的虛像3.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決定于 ( )A.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B. 平面鏡的大小C.物體的大小 D. 觀察者的位置課內對話: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閱讀課本P24。問題:平面鏡成像時,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像的位置與物的位置有什么關系?猜想:(根據生活經驗) 實驗: 1、將一張方格紙鋪在桌面上,以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豎立放置在紙面上,畫出平面鏡所在的位置。 2、將一只棋子放在方格紙上某一縱橫線的交叉點上,觀察平面鏡中棋子的像。3、與你的同學討論一下:有什么辦法可以確切的知道平面鏡所成棋子像的位置?然后進行實驗,并記錄下像所在的位置。看一看,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嗎?4、把棋子的位置換到另一交叉點上,重復上述步驟,記錄下像的位置。 總結: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的大小 像在鏡面的 方,物到鏡面的距離與像到鏡面的距離 物和像的連線與鏡面 ,物像的位置 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為什么? 【思考與討論】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畫一畫】平面鏡成像作圖 提示:平面鏡成像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第二種方法是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此兩種方法要注意區分,看清題目要求。根據光的反射定律作圖 2、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下列敘述中的“影”屬于平面鏡成像的是( )A.立竿見影 B.畢業合影C.湖光倒影 D. 形影不離2.下列成語所反映的情境,能用光的反射知識解釋的是( )A.鑿壁偷光 B.一葉障木C.鏡花水月 D.形影相隨【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A,P9-10教(學)后記:§1.3耳和聽覺(二)編寫者: 葉偉軍 審核者:趙勇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響度、頻率和音色是聲音的基本特征。2﹑不同的響度、頻率和音色傳遞著不同的信息。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10—16【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 。2.頻率越 ,音調越 ;頻率越 ,音調越 。所以說,音調與發聲體 有關。3.聲音的三要素 、 、 。課內對話 :【實驗活動】(1)拿一把塑料尺,讓它從木梳的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能辨別它們發出聲音的差別嗎?(2)將一根直尺壓緊在桌面上,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變直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重復上述實驗。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直尺伸出不同的長度,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3)請一位同學上講臺面向黑板聽下面同學發聲,猜一猜他是誰。【合作交流】聲音的 叫做響度,單位是 ;聲音的 叫做音調,音調與 有關。物體在1秒鐘時間內振動的次數叫做 , 的單位是赫茲(Hz),1赫茲=1次/秒。聲音的特色是 。【對話課本】閱讀超聲波和次聲波,回答下列問題。(1)人耳聽到聲音頻率的范圍 。(2)超聲波的頻率 。(3)次聲波的頻率 。【嘗試練習】1、演奏同一樂曲時,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發出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的( )A.響度不同 B.音調不同 C.音色不同 D.節奏不同2、男同學一般總是比女同學發出的聲音沉悶、渾厚,即音調一般比女同學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學聲帶振動的頻率與女同學的相比( )A.較低 B.較高 C.一樣 D.時高時低3、老黃牛的叫聲和蚊子的嗡嗡聲從聲音的三個特性進行比較,老黃牛發出的聲音________大,蚊子發出的聲音_______高。 4、超聲波是人耳聽不見的聲音,但它有著廣泛的應用. 在下列設備中,利用超聲波工作的是( ) A.驗鈔機 B.微波爐 C.電視遙控器 D.潛艇上的聲納系統5、美麗的蝴蝶在花間起舞,夜幕下的蝙蝠在空中捉蟲,它們默默無聞;討厭的蒼蠅“嗡嗡”亂飛,無知的蟬兒“知了”擾人,它們臭名遠揚。因為蝴蝶振翅頻率____20Hz,音調低,是次聲波;蝙蝠發出的聲音的頻率高大于________ Hz,是超聲波;而蒼蠅、蟬兒發出的聲音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之內。6、下列關于聲音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A. 只要物體振動,就能聽到聲音 B. 耳朵能聽到聲音,是由于聲波激起人的神經振動C. 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 D.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適當拓展】7、兩手在嘴前合成桶狀罩,喊話時可使遠處的人聽見,是…………( )A.兩手合成桶狀罩可使喉嚨的振幅變大,故聲音響度大B.兩手合成桶狀罩可使喉嚨的頻率變高,故聲音音調高C.兩手合成桶狀罩可減少聲音的擴散,使聲音響度大 D.以上說法都正確8﹑老師用一樣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將它不斷剪短,他在研究聲的…( )A.響度與吸管長短的關系 B.音調與吸管材料的關系C.音調和吸管長短的關系 D.音色和吸管材料的關系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第5頁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一科學下1.doc 初一科學下10.doc 初一科學下11.doc 初一科學下12.doc 初一科學下13.doc 初一科學下14.doc 初一科學下2.doc 初一科學下3.doc 初一科學下4.doc 初一科學下5 .doc 初一科學下6.doc 初一科學下7.doc 初一科學下8.doc 初一科學下9.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