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 力的圖示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力的三要素,能用事實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2、能用力的三要素理解不同的力作用效果為什么不同。3、會正確作出力的圖示。能根據力的圖示說出某個力的三要素。4、通過作力的圖示訓練,培養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56—57,在書中劃出以下概念:1、力的三要素 2、力的圖示 3、力的示意圖【記下問題】 1、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力大小有關,還跟力的_____ _和力的 有關。 力的 、 、 叫力的三要素。2、用一條帶箭頭有標度的線段來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__ ___。它的作法是:用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 ,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 ,在線段的 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課內對話:【實驗活動】 活動一:先用較小的力拉彈簧,再用較大的力拉彈簧,彈簧長度怎樣變化? 。說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關。 活動二:分別用力拉彈簧和用力壓彈簧,彈簧長度怎樣變化? 。說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關?;顒尤河猛瑯哟笮〉牧Ψ謩e推門上的A點和B,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說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關。小結:力的作用效果跟 、 、 __有關。拓展創新:1、打乒乓球時,可打出不同旋轉、不同弧度和不同角度的球,這主要是與對球施加的力的 有關。還可打出不同速度的球,這主要是與對球施加的力的 有關?!窘涣饔懻摗?、力有三個要素,單說某個力有多大,能不能完整的描述出這個力呢?為什么?。2、請大家結合力的三要素正確描述:用100牛的力提箱子。 。3、看課本圖2-46描述力的三要素。 。小結:力的圖示 【試試身手】作圖用100牛的力提箱子(教師作圖)木箱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大小是1000牛頓?!竞喕鲌D】1、作圖用力提箱子(教師作圖) 小結:力的示意圖【課堂總結】 1、力的三要素 2、力的圖示法 3、力的示意圖【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把手放在木棒兩端易把木棒折斷,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關2、用力的圖示表示力的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 B.線段末端的箭頭表示力的方向C.只能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D.用線段的終點也可以表示力的作用點3、如圖所示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牛,方向是__________。 4、用200牛的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在下圖中畫出推力的圖示。【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P20-21教(學)后記:§2-5物體為什么會下落(2)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比較分析重力與質量的關系。2.學會用G = mg的公式,加強公式的應用能力?!菊n前熱身】1.根據質量與重力的學習,完成下表:質 量重 力概 念單 位區 別性 質是物體本身的屬性地球施加物體的力測 量 工 具方 向變 化與位置有關兩者間的聯系2.質量為5千克的小球沿斜面滾下,畫出其重力的圖示。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58【記下問題】 【課堂自我檢測】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是質量的一種習慣叫法,它們實際上是同一個物理量 B.重垂線總是豎直下垂的,所以重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地面的C.物體向上拋出去,上升過程重力增大,下落過程重力減小D.人在跑步時,人的重心位置在變化2.關于g=9.8牛/千克所表示的意義是 ( )A.9.8牛等于1千克 B.9.8千克等于1牛頓 C.質量是9.8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牛頓D.質量是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牛頓 3.實驗室常用來測量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儀器是( ) A.托盤天平 B.磅秤 C.電子秤 D.彈簧測力計4.沒有重力,下列哪種現象不會發生 ( ) A.成熟的蘋果不會落向地面 B.茶杯里的水倒不進嘴里C.物體的質量也隨重力而消失 D.人輕輕一跳就跳得很高5.下列各現象不是重力導致的是( ) A.蘋果從樹上落下 B.爬山比走平路要累 C.水往低處流 D.宇航員在太空中穿厚厚的宇航服6.木塊重5牛,放在斜面上靜止不動,則下列能正確表示木塊所受重力的圖示是( )二、填空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重方的方向__________;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 。2.重垂線(或水平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3.重60牛的銅塊,質量是__________千克,若銅塊與鐵塊所受重力之比為3:1,鐵塊的質量是__________ ,受到的重力是 牛。(取g=10牛/千克)4.如右圖所示是測量一個蘋果的質量時天平上砝碼的質量和游碼示數,則該蘋果質量為__________克,在地上所受的重力是__________牛。(保留2位小數) 三、計算題1. 一物體用彈簧測力計稱時,讀數是1.96N,這個物體可否用最大稱量為200g的普通托盤天平稱量 2.一個宇航員在升空前的體檢時,測得身體質量為70千克,那么,他在太空中的質量是多少千克 如果他登上月球,那么他在月球上受到的重是多少 (g地=6g月)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見 作業本教(學)后記:§2·3 力的存在(1)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能從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概括出力作用的兩種效果。2、能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確認力的存在。3、能根據實驗現象和生活事實,確認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釋有關現象。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51—53【記下問題】 仔細體會P51圖2-27中的活動,思考力的作用效果就是物體受到力以后所發生的 。2、 用手將彈簧拉長,力的效果是 ;用力推桌子,桌子動起來,力的效果是 ;玻璃杯落地上,杯子給地一個力,同時杯子也會破碎,原因是 。課內對話:【閱圖思考】描述看到的現象圖2-27礦泉水瓶由于什么原因,發生了什么變化? 圖2-28樹枝由于什么原因,發生了什么變化? 圖2-29鋁板由于什么原因,發生了什么變化? 圖2-30網球拍由于什么原因,發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 力的作用效果一:力能改變物體的 ,也可以說力能使物體發生 ?!緞邮衷囋嚒?請大家動手做力的作用效果一實驗【閱圖思考】 描述在力的作用下,標槍、足球和排球的運動分別發生了什么變化?圖2-31投擲標槍,標槍由 到 。圖2-32守門員接住足球,足球由 到 。圖2-33把排球擋回去,排球的 發生了變化。小結:力的作用效果二:力能改變物體的 ,包括兩個方面: 和 ?!緞邮衷囋嚒孔C明力的作用效果二實驗【討論思考】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過物體之間的相互接觸而產生?請舉例說明。 。【探究實驗】四人一組,每組兩只相同的吹足氣的氣球。 1.相互擠壓,兩個氣球受壓后都發生了形變,請你猜一下,下面哪些擠壓方式能產生這種效果?A、左球不動,右球壓左球 B、右球不動,左球壓右球 C、兩球同時向中間壓實驗結果發現:能產生如圖所示2-34效果的是 。 小結:力是 對 的作用,力的作用是 ?!咀x圖思考】 圖2-35 地空導彈的向前推力來自哪里? 圖2-36 汽車撞在柱子上,為什么反而自己受損? 【動手試試】 將吹足了氣的氣球嘴松開并放手能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總結:1.物體形狀的改變可以證明力的存在。 2.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可以證明力的存在。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菊n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游泳時用手和腳向后劃水,人就能前進。那么,推動人體前進的力來自于 。2、下列能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現象是( ) A、用力推車,車由靜止變為運動 B、船工用撐桿推岸,船隨之離岸而去C、用力拉弓,弓發生形狀改變 D、成熟的蘋果從樹上落下來3、下列情況中物體間不存在力的作用是( )A、在草地上越滾越慢的足球 B、從樹上下落的蘋果C、繞著地球勻速飛行的人造地球衛星 D、在水平地面上,兩張緊挨著的課桌之間 4、以下四種現象中,物體的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的是( )A、正在蕩秋千的小孩 B、懸掛在天花板上的電燈 C、勻速轉彎的汽車 D、守門員踢出去的足球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P18-19教(學)后記:§2.2 機械運動(1)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知道自然界的運動是絕對的,描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2.會根據物體的運動判斷所選的參照物及根據所選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3.能夠判斷: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4.初步了解分類法這一科學方法。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45—46【記下問題】 1.在研究物體機械運動時,被選做作 的物體叫參照物。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 。2.參照物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疤枏臇|方升起”是以 為參照物。“月亮躲進云里”是以 為參照物?!暗厍蚶@太陽運轉”是以 為參照物。3.法國飛行員能抓住飛行中的子彈,是因為子彈和飛行員是保持相對 的(運動、靜止)。4.物體運動的 不變,經過的路線是 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課內對話: 【交流討論1】1.在①教師在講臺上走動、②汽車在公路上奔跑、③水在小河里流動等現象中,教師、汽車、水都屬于 運動,它們的 都發生了變化。2.上述三例中的位置變化,是必須經過比較以后才能得知的。那么,是將她們分別與誰比較后得知的呢? 。3.平時我們總認為房子是靜止的,這其中有無比較物? ,比較物是哪一個? [小結](一)參照物1·1 定義: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的,要看是以那個物體為 ,這個被選為 的物體叫參照物。【交流討論2】1.如果沒有參照物,能不能判斷物體是否運動? 。1·2 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一般地,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根據具體情況應該選擇最方便、最合適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在研究地面附近物體的運動時,通常把 或相對于 不動的物體作參照物。1·3 物體的運動和靜止具有相對性我們平時所說的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 的,都是相對于 而言的。【交流討論3】1.“一切物體時刻都在運動著”和“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兩句話是否矛盾?為什么? 2.黑板刷在黑板上向右擦時,若以黑板為參照物,刷子怎樣運動的_____ (二)機械運動的分類2·1 根據運動路線形狀的不同,機械運動可分為 運動和 運動。【讀圖比較2】讀P46圖2-20,比較甲、乙兩輛汽車的運動快慢變化情況【小結】 2·2 根據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否相同,可將直線運動分為 直線運動和 直線運動。在直線運動中,運動快慢 (保持不變、發生變化)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快慢 (保持不變、發生變化)的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練習鞏固】1.坐在教室里的同學,以教室為參照物,則是 (運動、靜止)的,若以太陽或月亮為參照物,則是 (運動、靜止)的。 由此可見,在判斷某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如果所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 (一定不同、可能相同、一定相同)。2.甲乙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若在某段時間內它們的距離保持不變,則在這段時間內,若以 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若以 為參照物,兩車都是運動的。(甲車、乙車、地面)3.坐在火車里的人看到窗外的樹木、房屋向正西方向運動,他是 作參照物,這說明火車正在向 運動。4.“地球同步衛星”是位于赤道上方繞地球運轉的速度和地球自轉速度相同的衛星。這類衛星對地球來說是 的,對太陽來說它是 。(靜止、運動)5.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飛行的受油機和大型加油機,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它們都是 ,選擇 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靜止的。【拓展練習】1.電影《閃閃的紅星》中有一句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歌詞中的第一句是以__________為參照物的,第二句是以__________為參照物的。2.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有人認為某物體在前進,但同時有人則認為此物是向后退的?請舉例說明為什么人們的說法會不同呢?【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教(學)后記:§2.2 機械運動(2)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 知道比較物體快慢的兩種方法 2.確認速度可以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敘述速度的定義。3.能利用速度公式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能夠對速度的不同單位進行換算。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46—47【記下問題】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哪幾種? 2.科學上用 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如果一輛汽車的速度是50千米/時,它表示這輛汽車每小時所通過的路程是 。3.一個以2米/秒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第三秒內通過的路程應是________米。4.陶勝男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路程是3.6千米,他騎自行車去上學所用的時間為12分鐘,陶勝男同學騎自行車去上學的速度為__________米/秒,是__________千米/小時。課內對話: 【交流討論1】 1.百米賽跑時,如何比較運動員們運動的快慢? 答:測量出100米的距離,讓運動員們同時起跑,比較哪個運動員先 。2.如果有好幾組運動員比賽,他們怎么比較運動快慢呢?答:因為通過路程都是100米,是相等的,則用的時間 (長或短)的人運動得快?!薄旧钊胨伎肌吭谶\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況下,怎樣定量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可以考慮:1秒內通過的路程 (長、短)的物體運動得快。)【歸納】(四)速度和平均速度4·1 速度的定義:物體在 時間內通過的 叫做速度。4·2 速度的科學意義:反映物體運動的 。4·3 速度公式: 式中,v表示 ,s表示 ,t表示 。4·4 速度單位:米/秒(讀作: )【思考】速度的常用單位“千米/時”,應讀作: ,1米/秒 = 千米/時?!鹃喿x感受】閱讀課本P48圖2-22”一些物體的運動速度”,感受這些物體的運動快慢?!纠}】P48[首先通過讀圖獲得你解題所需要的信息,然后請你寫出簡要的解題過程,注意書寫格式:運用公式——代入數據——計算結果(附單位)——最后答語(簡要結論)]【交流討論3】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是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嗎? ,題解所得的速度能否精確反映汽車運動的快慢? ,【小結】 對于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雖然 (能夠、無法)用一個速度值來描述物體在不同時刻運動的快慢,但可以利用公式得知一段時間(或一段路程)內運動的平均 。【歸納】4·5 平均速度:粗略地反映物體在某一段時間(或一段路程)內的平均快慢。 設物體在某一段時間(t )內通過了路程(S ) ,則平均速度為:【練習鞏固】1.亞洲最大的沉管隧道——上海外環隧道于2003年6月21日通車,隧道的江中管段長736米。記者乘坐轎車從浦西入口到浦東出口只需行駛1分鐘,則轎車在江中管段的行駛速度為 米/秒。若以________為參照物,記者是靜止的。2.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一輛汽車,30min通過了36km的路程,汽車的速度是( ) A.20m/s B.10m/s C.1 2km/h D.36km/h3.一位短跑運動員的百米成績是10s,他前5s跑過45m,則他百米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10m/s C.4.5m/s D.20m/s4.一輛汽車在一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駛,它從早上9點出發,中午11:30到達目的地,一共走過了200千米,你能算出這輛車的速度嗎?5.一列車長15米,以36千米/時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坐在火車上的乘用秒表測出他從進入隧道到離開隧道所經歷的時間是12秒,求隧道的長度。6.靜坐在汽車里的乘客(如右圖),司機說他靜坐沒動,路旁的孩子們贊嘆他前進得真快,司機說他靜止,孩子說他運動,誰說得對?現在汽車正以80km/h的速度通過亞洲最大的、最寬的高速公路大橋——鄭州黃河二橋,此橋全長約9850m,這輛汽車通過長約800m的主橋,只需要多少小時,合多少秒?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教(學)后記:stv =stv =§2.2 機械運動(3)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會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測量平均速度。2.了解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3.體驗默契合作。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49~P50(“實驗:測量平均速度”)【記下問題】 1.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越 (長、短)、所用時間越 (長、短),則物體運動得越快。2.平均速度用來 (精確、粗略)地反映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或一段路程上運動的平均快慢。3.一個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前l0s內通過的路程是25m,在后5s內通過的路程是20m。則在前l0s內的平均速度是 m/s,在后5s內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整個30s內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4.某人在平直的公路上騎自行車。每小時行駛25千米,運動員100米賽跑時的成績是12.5秒。自行車與運動員相比,速度較大的是誰?(寫出解答過程)課內對話: 【課前準備】1.本實驗要用到的器材有: 。2.本實驗的原理是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 。3.在“測量鉛筆滾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主要步驟有:(1)將硬紙板在桌面上組裝成斜面(如下圖),在桌面上標記B,測出 (SAB)并記錄。(2)將鉛筆橫放在C處,使之沿紙板滾下,測出它從A處滾到B處需要的時間并記錄。(3)移動墊塊H,增大、減小斜面坡度,重復上步實驗各1次(鉛筆仍從C處滾下)。(4)計算上述三種情況下鉛筆在桌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4.課外完成:“測量人步行時的平均速度”實驗(數據填入下表):(1)同桌合作,在合適的安全的場地上,一人正常步行30秒,另一人記錄其步行的路程。(2)同上,測量快速步行30秒通過的路程。(3)計算上述兩種步行的平均速度。時間/秒路程/米平均速度/米·秒-1正常步行快速步行【分組實驗】(在物理實驗室中進行)同桌合作,完成“測量鉛筆滾動的平均速度”實驗,把實驗數據填入下表:坡度時間/秒路程/米平均速度/米·秒-1最大較大最小【交流討論1】與全班同學分享你們組的“測量鉛筆滾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結果,傾聽同學的見解和老師的點評,記錄有關主要內容。【交流討論2】與全班同學分享你們組在課外完成的“測量人步行時的平均速度”的實驗結果,傾聽同學的見解和老師的點評,并作相關記錄?!窘涣饔懻?】1.在本次“測量鉛筆滾動的平均速度”和“測量人步行時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兩種測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2.觀察鉛筆的運動,它在桌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跟紙板的坡度大小有什么關系?3.你正常步行速度步行1小時能走多長的路?(以正常步行速度1.2m/s計算)【練習鞏固】1.蘇東坡《春雷》詩曰:“輕寒陣陣暮云沉,天外聲聲動客心。…明日芳菲觀不盡,快綠嬌紅滿園林?!弊蛱炖子昵?,我們看到閃電2.5秒后才聽到雷聲,那么雷電發生處離我們有多遠?(設當時的聲速為340m/s,光的傳播時間忽略不計)2.在寂靜的夜晚,有人站在曹娥江上的彩虹大橋上,對著舜帝嶺山崖大喊一聲。3秒鐘后聽到回聲,則人距山崖有多遠?(設當時的聲速為340m/s)【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教(學)后記:鉛筆紙板HABCSAB§2.1 運動和能的形式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認識運動的各種形式,從而確認運動多樣性,理解什么是機械運動。2、掌握什么是機械能,了解能的其他形式及能的多樣性。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41-44【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下列運動形式各屬于什么運動 火箭發射升空: 母貓生小貓: 水在鍋中升高溫度: 敲擊回音壁能聽到回聲: 陽光普照大地: 下列物體各有什么能 被拉長的橡皮筋具有 能;在水平公路上行駛的自行車具有 能;你能聽到聲音具有 能;巧克力、木頭、汽油里都具有 能課內對話 :運動多樣性【閱圖歸納1】:看書本圖2-1,圖2-2,圖2-3,討論這些物體都在運動嗎 .他們的空間位置有無改變 。根據討論,得出機械運動的定義: .【討論交流】:機械運動是隨處可見的,也是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請列舉機械運動的例子(至少寫出三個): 【閱圖歸納2】:自然界中的物體并非只做機械運動,還有許多運動要比機械運動復雜得多,看書本圖2-4,圖2-5,還介紹了哪些運動形式? 運動、 運動、 運動、 運動及最復雜的 運動等等,說明了運動具有 性。二.能的多樣性【討論交流1】你能舉出與能有關的詞語嗎? 其實運動和能有著密切的關系,運動的形式多樣化,能的形式也 。1.由于物體的 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從圖2-6,圖2-7可以看出 和 的運動也具有動能,總之 的物體都具有動能.【探究實驗1】:按課本圖2-8所示,沿桌面移動小車,使鉤碼上升一定高度,當放手后,你看到了什么? 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 【探究實驗2】:按課本圖2-9所示,旋轉吸管,將可樂瓶放在桌面上,瓶將會運動起來,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得出結論】:鉤碼被 時蓄積了一定的能,當它下落時會將這種能釋放出來;橡皮筋 時也蓄積了一定的能,當它恢復原狀時也會釋放這種能,這類能稱為勢能。動能和勢能合稱 。2.人和動物的運動需要消耗能,這些能可以從 中得到補充,可見食物中貯存著能,這種能叫 能。還有在 等燃料也儲存著這種能?!居懻摻涣鳎病浚荷钪心男┑胤叫枰玫诫姡骸 ‰娋哂心埽@種能叫 能,它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能。【討論交流3】:為何很強的爆炸聲能將玻璃震碎,因為 也具有能,這種能稱聲能。【討論交流4】: 太陽光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 能,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把 能轉化為 能貯存于體內的?!菊n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1.將下列自然現象與相應的運動形式連上線?! √O果落地 生命運動 電鈴聲傳入人耳 電運動 探照燈光射向天空 機械運動 桃樹結出了桃子 光運動 江河奔騰 聲運動 電荷做定向移動 2.李白曾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描述廬山瀑布的壯觀,從科學的角度看,飛流直下的瀑布蘊藏著巨大的 能和 能。3.寫出下列物體具有的能量形式:A.地面上行駛的汽車( ) B.拉長的彈簧 ( ?。。茫w行的飛機( )D.青菜 ( ?。 。牛疅t的鐵 ( ) F.雷聲 ( ?。?.【拓展提高】 ?。⒅苣?,爸爸開著加滿汽油的小汽車,載著阿華和媽媽到鄉下的奶奶家去.道路兩旁的水稻田里,在陽光的照射下綠油油的禾苗,顯得生機勃勃,郁郁蔥蔥;水渠里流淌著清澈的河水;微風輕拂,好一副田園風光啊."在這段話中,你能列出哪幾種運動的形式?哪幾種能的形式?(至少三種) .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見作業本.教(學)后記:§2·3 力的存在(2)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彈力的概念和含義。2、能舉日常生活中常見彈力的實例。3、知道力的單位。 4、學會使用彈簧秤。 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54—55【記下問題】 1、閱讀課本P54-55,在書中劃出以下概念:1、彈性 2、彈力 3、測力計2、力的單位是_____ _,簡稱 ,單位符號 。實驗室中測量力的常用工具是__ ___。 課內對話:【實驗活動】 活動一:把彈簧的上端固定在長方形的木板上,在彈簧的下端用手往下拉,彈簧的長度有什么變化 。這時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 活動二:將彈簧拉得更長,這時你的手感覺有什么變化? 活動三:撤去拉力,我們看到彈簧的長度怎樣了? 小結:(彈性、彈力)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形變的關系 拓展創新:1、兩人用彈簧拉力器比試臂力的大小,他們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彈簧,結果都能將手臂撐直,則( ) A、手臂粗的人所用的力較大 B、手臂長的人所用的力較大 C、兩人所用的力一樣大 D、無法比較兩人所用的力的大小【你問我答】(同桌相互)1、力有大少之分嗎?2、力的單位是什么?3、什么是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是什么?【實驗活動】觀察彈簧測力計。辨認指針、零刻度線、量程為 和最小刻度值為 將彈簧測力計掛在鐵架臺上,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使指針對準1牛處,感受1牛力的大小。在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上掛文具盒或課本(科學課本 牛)等物品,測出彈簧測力計對它們的拉力。【課堂小結】1.彈力是是物體發生形變時,它對使它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產生的反抗彈性形變的力。2.力的測量【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課堂鞏固】下列物體不能產生彈力的是( )A、壓彎的鋸條 B、拉長的橡皮和筋 C、被擠壓的皮球 D、捏癟的橡皮泥2、關于使用彈簧秤的注意事項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使用前必須檢查彈簧秤的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 B、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力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量程C、使用中,彈簧、掛鉤和指針都不能與外殼摩擦D、使用時彈簧秤必須豎直放置,不能傾斜3、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彈簧秤是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 B.彈簧越長,受到的力肯定越大C.用彈簧秤不能測量物體水平方向的拉力 D.用彈簧秤可測量物體沿各個方向所作用的拉力4、測一個約6牛的力時,應選用的彈簧秤的量程及最小刻度最恰當的是( ) A.10牛,0.2牛 B.5牛,0.1牛 C.15牛,0.5牛 D.以上三個都可以5、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最大量程是__________,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 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____。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A,P25-26教(學)后記:§2.7牛頓第一定律(1)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確認力并非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64~P65【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伽利略的結論是:如果運動物體不受 ,它的速度將 ,永遠運動下去。2、法國科學家笛卡兒提出的觀點是:如是運動物體不受任何 ,它不會 ,也不會 ,將永遠沿原來的方向 。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_____ _作用時,總保持著 。課內對話: 【探究實驗】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分組活動:每四個同學為一個小組,每組給1個斜面、1條毛巾、1塊紙板、1塊玻璃、1輛小車 活動一:讓小車從斜面上滑下,我們看到了什么? 。為什么? ?!居懻摻涣鳌?、如果水平面鋪的材料不同,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速度減小的快慢一樣嗎? 2、用所給的器材,怎樣檢驗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可結合書本圖2-68進行描述) 3、在實驗過程中是不是需要每次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 材料種類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ù蟆⑤^大、?。┬≤囘\動距離(短、較長、最長)毛巾棉布木板 【記錄數據】【實驗分析】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時所受摩擦力越 ,運動的距離越 ,速度減小得越 。 猜想: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它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閱讀小結】——伽利略、笛卡兒、牛頓(他在伽利略等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又研究并得出“原來靜止的物體在沒有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內容:一切物體在 作用時,總保持 狀態或 狀態,這就是著名的 運動定律?!菊n堂小結】這節課學到了什么?【嘗試練習】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靜止 B、物體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C、物體受力才能運動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2、正在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假設它所受的外力都同時消失,則它就做 ( )A、勻速直線運動 B、勻速曲線運動 C、立即靜止 D、原來的曲線運動3、一豎直上拋的物體在上升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假如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那么該物體將( )A、仍上升,但速度越來越慢 B、下落,且速度越來越快 C、以失去重力時刻的速度繼續上升,做勻速直線運動 D、立即停止4、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科學家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直接觀察得出結論 B、間接觀察得出結論C、多次定量觀察得出結論 D、在定性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得出結論5.兩個保持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 )A.一定存在摩擦力 C.可能存在摩擦力B.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D.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教(學)后記:§2.6 摩擦的利和弊(2)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說出增大和減小擦力的具體方法;知道摩擦的利和弊 。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62~P63【記下問題】 【嘗試練習】1.下列事例中屬于增大摩擦的是( )A.往機器的轉動部分滴一些潤滑油B.狗拉雪橇很費力,要從雪橇上卸下一些貨物C.體操運動員在上器械前常在手上涂一些鎂粉,防止從器械上滑落。D.移動很大的大石塊時,在地上鋪設圓木。2.關于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所以靜止不動,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摩擦力的方向總是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C.在同樣條件下,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D.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摩擦都是有害的。3.當你用鉛筆寫字時,筆尖與紙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當你用圓珠筆寫字時,筆直頭里的小鋼珠與紙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擦黑板時圉板擦與圉板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的摩擦是 摩擦。課內對話: 【實驗活動一】1.將直尺用手壓在桌面上,尺的一端露出桌沿。用另一只手拉動直尺,可以發現,手對尺的壓力越大,越難將尺抽出。①增大 ,可以 摩擦。2.觀察輪胎、鞋底花紋。②增大 ,可以 摩擦。交流合作,得出結論: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 。【實驗活動二】1.輕擊一下有機玻璃底座,讓底座沿桌面滑動。底座的滑動容易嗎 ______________2.通過粘在底座中心的橡皮塞中的小孔,將氣球打足氣,再將底座放在桌面上時,氣球內的氣體將會從小孔中泄出.輕擊底座,底座容易滑動嗎 _____________交流合作,得出結論:利用氣墊可以大大______摩擦力。【拓展空間】1.水翼船雖然與氣墊的原理有所不同,但當高速行駛時,利用水翼來提高船身位置,減小船體與水的接觸面,同樣可以達到減小水的摩擦力的目的。2.摩擦三兄弟:a.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中,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b.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所產生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c.靜摩擦: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在相對運動趨勢時的摩擦,叫做靜摩擦。【合作交流】如何減小有害摩擦呢?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課堂小結】 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課堂鞏固】1.在下列事例中,主要靠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是( )A.自行車的轉軸內裝上鋼珠或鋼柱,以減小摩擦B.皮帶與皮帶輪打滑時,要張緊皮帶。C.在鞋底上制出凹凸不平的花紋D.騎自行車時通過剎車來增大摩擦,降低車速2.下列幾種關于摩擦力的利弊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走路時,人腳與地面摩擦是有害的B.汽車運行時輪與軸之間的摩擦是有害的C.皮帶傳動中,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是有害蟲的D.用橡皮擦掉錯字時與紙面的摩擦是有害的3.在雪后路面上撒些砂子,使地面 些,從而 摩擦,避免發生交通事故,利用皮帶傳動時,把皮帶張緊些,使皮帶對傳動輪的 增大,從而 摩擦。4.采用助跳器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每次都用彈簧秤拉同一木塊作水平勻速直線運動。其中能證明“摩擦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的大小無關”的實驗是( )A.甲與乙 B.乙與丙 C.乙和丁 D.甲和丁【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教(學)后記:§2.7牛頓第一定律(2)編寫者:謝靜靜 審核者:葉偉軍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能敘述慣性的意義。確認一切物體,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無論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都具有慣性。能用慣性知識解釋有關現象。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66~P67【記下問題】 【嘗試練習】1.在科學中,把物體 的性質叫做慣性。2.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慣性是物體自身的性質,任何性況下物體都有慣性B、物體只有運動是才具有慣性,靜止時沒有慣性C、物體運動快時慣性大,運動慢時慣性小D、物體不受力沒有慣性,受力時就有慣性3.汽車剎車后,不能繼續向前運動一段距離,不會立即停下來,這是因為 ;汽車運動一段距離后將停下來,這是因為 。 4.汽車駛上高速公路前,規則要求坐在前排的司機人員要系好保險帶,其作用是( )A、防止汽車突然加速時人往前沖 B、防止汽車在起動時往前沖C、防止汽車急剎車時人往前沖 D、防止上述三種情況課內對話: 【思考討論】1、汽車突然起動時,乘客向前倒還是向后倒還是不會動? 結合牛頓第一定律解釋乘客要保持什么狀態? 2、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向前倒還是向后倒還是不會動? 結合牛頓第一定律解釋乘客要保持什么狀態? 小結:物體保持 狀態或 狀態的性質叫慣性?!緦嶒灮顒印?、結合圖2-69,向右拉動小車,當小車受阻礙而停止運動時,車上的木塊為什么會向右傾倒? 。說明了 物體具有慣性。2、結合圖2-70,用手指彈擊卡片,卡片上的的硬幣為什么不跟著飛出? 。說明了 物體具有慣性。3、結合圖2-71,用一只開有一個洞的紙板箱。用兩肘抱住紙箱,讓洞對著點燃的蠟燭,用兩手一拍,你看到了什么? 。說明了 物體具有慣性。小結: 無論是固體、 、 都具有慣性,無論是物體運動、 也具有慣性?!咀x圖思考】1、圖2-72,離開噴泉口的水,為什么還會繼續向上運動? 2、圖2-73,倒胡椒粉時,手為什么需要晃動? 【閱讀思考】車速不同時的停車距離【嘗試練習】1.正在行走中的人被石頭絆了一下而向前傾倒,下面分析正確的是( ) A、人的上半身有慣性,而下半身沒有慣性 B、人上半身由于慣性保持向前運動,而石頭的作用阻礙了腳的運動 C、人的上半身沒有慣性,而下半身有慣性 D、以上說法都正確2.子彈從從槍口射出后,它能在空氣中繼續向前飛行,是因為( ) A、子彈受到火藥燃燒所產生的燃燒所產生的燃氣的推力 B、子彈受到彈力 C、子彈有慣性 D、子彈的慣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3.慣性:物體保持 或 的性質。www.中考資源網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這個“不變”包括:原來運動狀態不變,即速度大小、方向不變 .4.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 ,無論是 、 或 ,無論物體是 還是 ,都有慣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不論運動狀態如何、是否運動,是否受力,都有慣性 )www.中考資源網。www.中考資源網5.慣性大小由物體自身的 決定,質量越大,慣性越 。www.中考資源網【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教(學)后記:§2·5 物體為什么會下落(1)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能敘述重力及產生原因,確認重力的方向。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質量成正比,會用G=mg的公式進行計算;了解g的意義。3.學會用圖像處理數據。4、通過活動培養自主學習、動手操作、交流合作等 實踐能力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58-60【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力的三要素是 、 、 。我們跳離地面時,無論跳多高,最終總要 地面。建筑工人砌墻時,常常利用 的細線來確定墻面是否豎直。2.在桶內裝有20千克的水,若將這些水帶到月球上去,水的質量將 ?。ㄌ睿⒉蛔儯⒒颍⒏淖儯?,下同),所受的重力將 。3.一個正在沿著斜面下滑的物體,其重力的方向是 ( ) 的。 A.垂直向下 B.豎直向下 C.沿斜面向下 D.垂直指向斜面課內對話 :【實驗】1、把桌上的紙揉成團后舉在空中釋放,觀察到紙團 2、豎直向上拋出紙團,看到紙團最終 。3、觀察水從瓶口流出的實驗。水從瓶口流出后 在實驗中,物體的共同現象是 ,產生這種現象的共同原因是 【思考】你能再舉此類事例嗎? ?!練w納總結】重力是物體由于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討論交流】 1.重力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 2.力是有方向的,從物體的自由下落中你猜一下重力的方向 【實驗】P58頁圖2--51活動。【分析歸納】在兩次實驗中細線都處于 位置,細線所在的位置代表了什么方向?說明了重力的方向總是 【練習】試作出放在斜面上的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舅伎肌控Q直向下與垂直向下是否相同?【拓展應用】例舉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原理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力也是有大小的,重力可用 來測量,從測量中可猜想出重力的大小與 有關?!咎骄繉嶒灐刻岢鰡栴}: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什么關系 建立假設: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也越 (大/小)。設計實驗: 1.需測的物理量: 。2.實驗器材: 。3.實驗步驟和記錄:(見下)4.進行實驗:鉤碼數/只 1 2 3 4質量/千克0.05 0.01 0.15 0.2重力/牛重力跟質量的比值(牛/千克)5.數據分析:完成圖2-54圖像6.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 比,重力與質量的比值是一個 (定/不定)值,大約為 牛/千克,用字母g來表示,由此可以得出計算重力的公式 。其中g的含義是: 。7.公式應用:自己的質量是 千克,那么重力是 牛?!菊n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學到了什么?【課堂鞏固】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由于 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 ,2、下列是運用重力方向的是( ) A.檢查照框是否掛正 B.用力拉彈簧 C.往墻上敲釘子 D.往前推桌子。3、拋出去的小球在空中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方向與大小是( )A.大小不變,方向變化 B.大小增加,方向不變 C.大小和方始終不變 D.大小和方向都不斷變化.4、現有一個量程為5N的彈簧秤,能否用它去測量質量為0.4kg和質量0.6kg的鐵塊 ( ) A.只能測小的一塊 B.能測兩塊中的任何一塊 C.不能測兩塊中的任何一塊 D.可以把兩塊合在一起測5、質量為40千克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 ,重為4900牛的物體質量為 ?!就卣固岣摺?.我國用長征系列火箭成功地將”神舟”號試驗飛船送到地球旋轉的預定軌道,使我們在航天事業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問:飛船在高空中遨游時,它是否受到重力的作用 ;判斷的依據是 。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見 作業本教(學)后記:§2·8 二力的平衡編寫者:趙勇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了解二力平衡概念。 2.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3.理解物休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課前學習: 【對話課本】閱讀課本P68—69.【記下問題】 。【嘗試練習】畫出力的示意圖:靜止懸掛的電燈,受到重力和繩子拉力。(2)靜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課內對話:【讀圖】P68圖2—78, 圖2—79(1)貨物受到幾個力的作用 ,貨物的運動狀態是 。(2)吊燈受到幾個力的作用 ,吊燈的運動狀態是 ?!舅伎肌浚?)什么是平衡狀態 物體在受到二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 , 該物體就處于平衡狀態。(2)什么叫平衡力 使物體處于 的力。【思考】平衡力的條件是什么 活動一:改變物體受力大小,觀察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狀態。 【小結】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的大小必須 ?;顒佣焊淖兾矬w受力方向,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 【小結】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的方向必須 ?;顒尤憾Ψ较蛳喾?,但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拘〗Y】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必須作用在 。活動四:二力平衡是否需要二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舅伎肌慷κ欠裰灰獫M足這三個條件就是二力平衡了呢?【討論】二力平衡還需要其它條件嗎 二力平衡還需要的條件是在同一個物體上嗎 能不能根據桌面上提供的實驗器材和剛才的實驗操作自行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呢?請大家討論一下實驗方案。議一議: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匯報交流:開展探究活動的實驗方案。做一做:略(提示:右邊的圖)。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4.兩個力是否需要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小結】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必須作用 。【歸納總結】 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則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1.當物體受到二力平衡時,就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2.二力平衡條件簡記為: 。你能夠舉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二力平衡的事例嗎?拓展:當物體受兩個力作用時,在什么情況下,物體的運動狀態會發生改變?并舉例說明。學生合作討論,并回答交流。歸納:只要改變其中一個力的大小、改變其中一個力的方向、讓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或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就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本課總結】二力平衡條件: ?!菊n堂鞏固】1、電燈通過電線掛在天花板上,與電燈受到的重力相互信平衡的力是哪個力?2、重為2牛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根據 可知,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的大小是 ,方向為 。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用起重機來提吊貨物。如果起重機提吊貨物時勻速上升,則貨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間的關系是G T;如果貨物勻速下降,則貨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間的關系是G T。( 填“<、=、>”)4、剛上完科學課,同學們對水平桌面上放著的科學書是否受到平衡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班上的四位同學還發生了爭論,你認為他們觀點中正確的是( )A. 甲:書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 乙:桌面對書的支持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 丙:書受到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D. ?。簳皇艿狡胶饬?、物體在二平衡力的作用下,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若其中一個力突然消失,則( )A. 物體將立即停止運動 B. 物體仍作勻速直線運動 C. 物體一定改變運動方向 D. 以上說法均不對【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作業本B 第26頁。教(學)后記:活動三活動二§2-6 摩擦的利和弊(1)編寫者:葉偉軍 審核者:謝靜靜自 主 式 學 案 稿 備 注【學習目標】1﹑能用事例說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知道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 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2﹑通過學習,初步體會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學會研究摩擦力的簡單方法。課前學習:【對話課本】:閱讀教材P60【記下問題】 【課前嘗試】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的摩擦叫做 摩擦,除了此摩擦外,還有 摩擦和 摩擦。手握住茶杯,手和茶杯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推車前進時,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小孩從滑梯上滑下,小孩和滑梯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2、把手掌放在桌面上滑動時,你感覺手掌上與桌面間產生一種 的力,這種力叫做 摩擦力。當加大手掌對桌面的壓力再滑動,你感覺摩擦力與前次相比,是 了(填“增大”或“減小”)。這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按照同樣的方法在桌面和毛巾表面用相同大小的壓力重復上面的動作,你感覺摩擦力 。(選填“一樣”或“不一樣”)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與 有關。在相同的條件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 (填“大”或“小”)。課內對話 :一﹑滑動摩擦力【實驗1】 推動靜止在地面上的課桌,使其在地面上運動起來。 ( 1)推動過程中,你有何體會? (2)停止推動時,你有觀察到了什么? 【實驗 2】 將手掌壓在桌面上,并慢慢地拉動手,使它在桌面上滑動。手有什么感覺? 歸納:相互接觸兩個物體發生__________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它們_______力,這種力就是摩擦力。二﹑滾動摩擦力【實驗3】 用力踢足球,使它在地面上滾動。你觀察到了什么? 使足球停止運動的原因是什么? 歸納: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所產生的力叫 ,其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三﹑靜摩擦力 【實驗4】筷子提米 交流合作,得出結論: 1、筷子能將杯子提起,靠的是什么力?________________;這種摩擦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遇到過嗎?請舉幾個例子。 2、液體、氣體間會有摩擦嗎?________,請舉幾例子 .四﹑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5】(1)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放一塊木塊,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使它在長木板上滑動,測出木板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2)在木塊上放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交流合作,得出結論:根據上面兩個實驗,在___________不變的情況下,________越大,摩擦力越大.(3)在長木板上分別鋪棉布、毛巾等,從而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交流合作,得出結論:根據這一實驗,在_________不變的情況下,________越大,摩擦力越大。【課堂小結】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要是沒有摩擦,下列現象正確是的( )A.手握瓶子,瓶子要掉下來 B.人走路變得非常輕松C.人站在地面上對地面沒有壓力 D.所有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2.兩個保持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 )A.一定存在摩擦力 B.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C.可能存在摩擦力 D.一定沒有力的作用.3.采用助跳器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每次都用彈簧秤拉同一木塊作水平勻速直線運動。其中能證明“摩擦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的大小無關”的實驗是( )A.甲與乙 B.乙與丙 C.乙和丁 D.甲和丁課后反審:【反思小結 】對照學習目標,把重點用紅筆在學案稿上標出, 【完成作業】 見作業本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一科學下15.doc 初一科學下16.doc 初一科學下17.doc 初一科學下18.doc 初一科學下19.doc 初一科學下20.doc 初一科學下21.doc 初一科學下22.doc 初一科學下23.doc 初一科學下24.doc 初一科學下25.doc 初一科學下26.doc 初一科學下27.doc 初一科學下28.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