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后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第六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正確看待南京大屠殺以及對待歷史的態度。知道淞滬會戰,體會愛國將領身上體現的愛國精神。213簡述七七事變的史實,知道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相關事實。(重點)(重點)(難點)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一、七七事變日軍日軍日軍盧溝橋背靠宛平城,扼平漢鐵路,成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戰略地位重要。思考:為什么日本全面侵華首先在盧溝橋爆發?閱讀課本,請簡單介紹日本是如何發動七七事變的。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遂向中國守軍開火,中國守軍奮起抗戰。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佟麟閣趙登禹29日北平淪陷,30日天津失守。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七七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材料二: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蔣介石7月17日廬山談話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材料一: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共中央《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思考:閱讀材料思考兩黨對待日本侵略的態度如何?全民族抗戰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二、第二次國共合作名稱時間形成標志表現意義第二次國共合作探究:閱讀書本完成表格。1937年8月25日,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937年10月12日,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思考:結合材料研讀思考這表明了中共怎樣的態度?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1937年9月國民黨公開發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在華北淪陷后,日本接下來把目光轉移到了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三、淞滬會戰時間主要事件結果影響請閱讀書本完成以下表格。1937年8月13日——11月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寶山保衛戰(姚子青)四行保衛戰(謝晉元)姚子青率領剩下的官兵20多人與日寇展開了最后的肉搏。年僅29歲的姚子青和全營500多名官兵全部壯烈殉國。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寶山保衛戰姚集中全營講話:“弟兄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眼下日本鬼子打到了我們家門口,侵我國土,欺人太甚!不把鬼子驅逐出去,是我們每一個軍人的奇恥大辱!如今我們報仇雪恨的時機到了,弟兄們,豁出去吧!和鬼子們拼到底!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一支中國軍隊留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日軍,掩護大軍撤離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四行保衛戰謝晉元率領部隊留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日軍,掩護大軍撤離。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劉粹剛——飛將軍從8月16日首開紀錄,到10月中旬,共擊落日機11架。與高志航、樂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譽為中國空軍的“四大金剛”。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上海被日本占領后,日軍趁勢分三路急向南京進犯。中國方面就此開始準備在上海以西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衛作戰。1937年12月10日,日軍發起總攻,12月12日唐生智下達突圍、撤退命令,中國軍隊的抵抗就此瓦解。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四、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萬人坑內死人尸骸頭顱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指紅軍主力從各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進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歷時兩年,行程約二萬五千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余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余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1937年7月7日,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七七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達30萬人以上1.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標志著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B.詩句“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急”C.詩句“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冤魂,在地獄中哭泣”D.電影《甲午風云》?B???九一八事變后???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南京大屠殺???甲午中日戰爭??2.全面抗戰開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有( )①工農紅軍②國民革命軍???????????③八路軍④新四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3.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迷夢的戰役是()A.第三次長沙會戰B.武漢會戰C.徐州會戰D.淞滬會戰D?4.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在2014年2月27日正式通過了《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決定草案》,這意味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悼念儀式將正式升格到國家的法律性層面。那么公祭日的日期來源于( )A.1937年8月15日B.1937年12月13日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3日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南京大屠殺祭奠 00_07_29-00_08_30.mp4 格式工廠混流 《八佰》最高光片+《八佰》最高光片.mp4 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