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 2. 解釋氣孔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出植物葉片的機制。 3.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及其重要意義。 4.說出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二)能力目標 運用植物蒸騰作用的生物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了水循環,間接地改善了環境,從而自覺地產生熱愛植物、保護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重點 1.描述植物的蒸騰作用。 2.說出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三、教學難點 描述植物的蒸騰作用。 四、教學準備 用紅墨水浸泡過的整棵(帶根和葉)芹菜、大葉黃楊的枝條、芹菜的葉等等。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實驗,我們觀察到了氣孔,知道水分是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散發出來的。但同學們都知道植物是通過根吸收水分,那么水分經根毛細胞吸收后在體內是怎樣運輸到葉部氣孔的? 根據前面所學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和植株的生長相關知識,學生可能會回答經導管或輸導組織運輸。在學習植物體結構層次時,我們觀察過導管細胞,導管是植物體內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 【設計意圖】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初步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請同學們看紅墨水染過的整棵帶根和葉的芹菜,只是把根部插入了紅墨水中,整個葉片都有些紅了?這說明什么? 紅墨水被根毛細胞吸收進入植物體,經導管運輸到達葉部,或在根、莖、葉中存在互相連通的導管。 提問:如果水中溶解的不是紅墨水,而是無機鹽,是不是也隨著水分一起被根吸收,并沿莖運輸呢? 接下來,我們通過觀察實驗活動,了解導管在莖和葉部的分布情況。 【設計意圖】嘗試分析實驗現象,了解植物體內運輸水分的網管系統。 1.觀察大葉黃楊的莖和芹菜葉柄中染紅的導管 每兩個同學分發一段經紅墨水染過的芹菜的葉柄,一段紅墨水浸泡過的大葉黃楊的莖,一把解剖刀、一個解剖針,請同學橫剖、縱剖實驗材料,觀察導管在莖、葉中的分布。 指導學生用解剖針從外至內試一試木本植物的莖各部分結構的軟硬度,觀察橫剖面、縱剖面中哪一部位被染紅?分析導管在莖內的分布。 學生仔細觀察,尋求指導,發現莖的中部最硬的部位被染紅,樹皮和中央沒染紅,推測導管在該部位。 教師講解:被染紅的部位叫木質部,木質部由導管和木質纖維細胞即機械組織構成。導管在大葉黃楊木質部集中分布,在芹菜葉炳里分散分布。 【設計意圖】觀察導管在植物莖和葉炳中分布的實驗現象,為水分和無機鹽在莖和葉中的運輸途徑提供證據。 2.總結:水分是怎樣從根部吸收到達葉部的? 土壤中的水經根毛細胞吸收進入根中的導管,運輸到莖中的導管,葉脈中的導管到達葉肉細胞,大部分由氣孔散失了。 (三)蒸騰作用的概念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能否說出:什么是植物的蒸騰作用? 學生思考說出:在植物體表面水分以水蒸氣狀態從氣孔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分析,學生能夠自主地構建并比較深入地理解蒸騰作用的概念。 (四)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1.小組討論:蒸騰作用對于植物自身及生物圈有什么重要意義? 學生可能會說:降低葉片表面溫度、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等。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植物體內水是從低處向高處流的?為什么在植物體內水分可以從低處向高處流呢?喝牛奶時,我們用嘴一吸,牛奶就上來啦?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嘴的吸力作用于牛奶,把它吸了上來,那么又是誰給了植物力量呢? 學生思考,說出蒸騰作用。 教師講解:蒸騰拉力不僅促進了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同時無機鹽也搭著“便車”上來啦。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得出蒸騰作用對于植物自身及生物圈的重要意義。 2.描述綠色植物參與水循環的過程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教材中生物圈的水循環示意圖,嘗試描述綠色植物怎樣參與地球上的水循環,并在小組內交流。 觀看視頻,加深對綠色植物參與水循環的理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教材中的示意圖,理解圖中的深刻含義,能夠據圖描述綠色植物參與水循環的過程。 (五)總結 土壤中的水經根毛細胞吸收進入植物體后,沿著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脈中導管運輸到葉肉細胞,大部分的水以氣體形式從氣孔散失進入大氣,參與地球上的水循環。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有重要作用,我們應該保護森林,保護綠色植物。 六、板書設計 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