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知識講義第二單元細胞的基本結構和物質的運輸第04講細胞膜和細胞核考點一、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實驗)1、選材:人或其它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鳥類,兩棲類的不能做為實驗材料)原因:因為材料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2、原理:滲透作用(將細胞放在清水中,水會進入細胞,細胞漲破,血紅蛋白和無機鹽等內容物流出,得到細胞膜)3、提純方法:差速離心法細節:取材用的是新鮮紅細胞稀釋液(血液加適量生理鹽水)本實驗只是通過觀察紅細胞形態變化來理解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觀察和獲得細胞膜。若想獲得較純凈的細胞膜需在試管中離心和過濾二、細胞膜主要成分:脂質和蛋白質,還有少量糖類①脂質(50%):以磷脂為主,是細胞膜的骨架,含兩層;②蛋白質(40%):細胞膜功能的體現者,細胞膜功能越復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③糖類:和蛋白質和脂質結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糖脂,和細胞識別、免疫反應、信息傳遞、血型決定等有直接聯系;細胞癌變過程中,細胞膜成分改變,產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粘滯性下降,使得癌細胞易分散和轉移。三、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1)、組成成分: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2)、基本支架:磷脂雙分子層(親水性頭部朝向兩側,疏水性尾部朝向內側磷雙)(3)、蛋白質分布:有鑲在表面、嵌入、橫跨三種。(糖被與細胞識別、胞間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聯系)(4)、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都是運動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四、細胞膜功能(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使細胞成為相對獨立的系統,保證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控制具有相對性)(方式: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①細胞需要的營養物質可以從外界進入細胞。②細胞產生的抗體、激素和廢物排到細胞外。③細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對的。(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基礎:大多與細胞膜的糖被(糖蛋白)有關。方式:a.通過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間接傳遞信息。b.通過相鄰兩細胞的細胞膜直接接觸傳遞信息。c.通過相鄰兩細胞間形成通道進行信息傳遞。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取決于載體蛋白的種類和數量)舉例:(腌制糖醋蒜,紅墨水測定種子發芽率,判斷種子胚、胚乳是否成活)考點二、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一、細胞核的分布:除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等及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二、細胞核的結構:1、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2、核膜:雙層膜,外膜表面有核糖體附著,核膜不連續,其上有核孔。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3、核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三、細胞核的功能: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1、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DNA攜帶遺傳信息,并通過復制由親代傳給子代,保證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2、細胞核控制著物質合成、能量轉換和信息交流,使生物體能夠進行正常的細胞代謝。DNA可以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決定生物的性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