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2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初中生物組的 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 》(板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首先談一談教材與學情的分析) 《 》是人教版初中生物7 年級上冊第1 單元第2 章第2 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我安排2課時完成,本節課主要學習第1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了解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同時, 7 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喜歡表現自己,樂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和技能基礎。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在此過程中我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動腦并適時加以引導,近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后面學習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舉例說明什么是生態系統;描述生態系統的組成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分析歸納、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全面、客觀分析問題的科學觀,認同生物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為了使學生能夠順利達到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我將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作為重點,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將生態系統的組成 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三、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結合本節課內容特點,我主要采取直觀教學法、問題驅動法法、小組討論法等教法來充分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會學而不是被學。誠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會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分析歸納、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創造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前我會準備好多媒體課件、視頻和教學所需的材料,讓學生提前預習,下面就請隨我進入課堂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本次說課的核心,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我設定了以下4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課之初,我會對上節課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接著播放一則新聞,內容是這樣的:“據外媒報道,2017年2月17日,澳大利亞政府發出消滅百萬只袋鼠計劃。”并伴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澳大利亞政府為什么要消滅這么多的袋鼠?過多的袋鼠會對當地環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 ”,通過這樣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求知欲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在順利導入新課之后,我會讓學生閱讀教材19頁,初步了解生態系統的概念,然后詢問學生:你能舉出你認為屬于生態系統的其他例子嗎?,讓學生舉手回答,其他同學點評,我也會補充舉些反面例子讓學生分析判斷,以此加深學生對生態系統概念的理解。真正認識到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在此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歸納總結的能力 接著我會這樣問學生:“生態系統的類型多種多樣,范圍有大有小,但它們都具備相同的組成成分。那么,生態系統的組成具體是怎樣的呢?”過渡到下一個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組成的學習。 首先我會展示:啄木鳥在樹干上找蟲吃和腐爛的樹樁上長出許多真菌的圖片,讓學生思考:“樹、幼蟲和啄木鳥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在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和真菌分別扮演著什么角色?”讓學生結合教材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養團結意識。待討論結束,選出小組代表發言,我和其他小組進行補充,一起歸納出:在生態系統中,植物能夠制作有機物,是生產者;動物不能制作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是消費者;細菌和真菌能將動植物遺體分解成無機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分解者。三者統稱為生物部分。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三者的理解。我會這樣問學生:“如果地球上沒有分解者,會是什么樣的情景?如果沒有生產者,會是什么樣的情景?”引導學生認識生態系統中三種成分缺一不可。 最后,我會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非生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非生物因素組成了生態系統的非生物部分。并歸納出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 (三)鞏固提升,課堂升華 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鞏固新知。我會提前設計好與知識點相關的習題,例如:所有的動物都是消費者嗎?等 ,讓學生采用小組競爭的形式來搶答,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了競爭和團結意識。 (四)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最后一環節為 )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我會讓學生以分享的方式總結本節課的收獲,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能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同時也能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更好的調整教學節奏。(關于作業布置)我會建議學生課下去了解自己熟悉的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畫出對應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關系示意圖,以此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鍛煉學生調查分析能力。 五、板書設計 最后,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我會在黑板正上方板書課題,正中央板書主要內容,旁邊作為副板書,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了,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使學生一目了然便清楚本節內容。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600200172720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植物——生產者 動物——消費者 細菌、真菌——分解者 ——陽光、空氣、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植物——生產者 動物——消費者 細菌、真菌——分解者 ——陽光、空氣、水、土壤等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生物+環境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態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