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內容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實驗教學目標,實驗教學過程,實驗創新設計,教學反思首先是實驗教學目標,植物的光合作用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以探究活動入手,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因此我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知識目標是探究光合作用的過程,構建光合作用的概念,能力目標是嘗試對實驗進行改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難點是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創新。第二是實驗教學過程,我的實驗主要是按照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進行的,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首先,教師帶領學探究海爾蒙特的實驗,然后提出問題,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條件、場所是什么?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做出假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條件是光,場所是葉綠體。然后小組合作制定計劃,實施實驗。第一個實驗是探究水陽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這個小組采用綠蘿作為實驗材料,學生提前一天進行準備,對實驗材料進行暗處理,第二天進行遮光和切斷葉脈的準備,經過酒精脫色之后葉片呈黃白色,滴加碘酒之后,見光部分以及未切斷葉脈部分呈現藍紫色。學生對比顏色,得出結論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陽光。第二個實驗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這個小組選用了白菜和小青菜作為實驗材料,實驗結束后,發現白菜的實驗現象很不明顯,但小青菜的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現象,很容易推斷出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第三個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我們利用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特性,將植物密封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對比光照前后,瓶內氣體使石蕊溶液的變色情況,學生很容易推斷出,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實驗四,我們主要利用的是氧氣的助燃性原理,通過排水法收集氧氣,選用水綿作為實驗材料,全程學生合作完成,現象較為明顯,很容易推斷出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結束后,結合多媒體技術,展示學生實驗現象和結果,引導學生進行生生評價和交流,并在此基礎上分析部分實驗失敗的原因。最后討論概括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再根據反應式構建光合作用的概念,提煉光合作用的本質。下面,我來說一說我的實驗創新設計,首先原教材用兩個實驗《探究陽光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和《探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就構建出了光合作用的概念,我認為這是不完整的,因此,我設計實驗時就像學生提出,1、如何設計實驗,檢測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2、如何有效的利用我們身邊的事物進行實驗。讓學生針對這兩個問題,分組討論,并相互評價,最后我們經過全班的集思廣益,對陣節課進行了如下創新。實驗材料創新,實驗方法創新,教學方式創新。首先是實驗材料的創新,用身邊的植物來代替書本上上的植物,像綠蘿、小青菜、白菜、金錢草,水綿,都是我們很容易獲取的實驗材料,而且數量較多,方便多個班級進行實驗。接下來是實驗方法的創新,在探究原料是二氧化碳的實驗中,我們采用了直接證明發,用石蕊溶液作為檢測溶劑,區別于七年級氫氧化鈉的間接證明法。剛開始。我們采用向密封容器內吹氣的方法注入二氧化碳,但是發現二氧化碳無法達到使石蕊溶液變色的程度。接著,有同學提出利用針管提取雪碧中濃度更高的二氧化碳,這次對比=光照前后,實驗現象較為明顯。最后是教學方式的創新,本實驗從實驗設計到實驗操作,到實驗總結,都有學生的參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養。最后是教學反思,重視了學生的參與度,將演示實驗改成學生的自主探究實驗,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2、鼓勵學生采用多元化、方便獲取的實驗材料,改進實驗方法,使實驗操作更簡單、現象更明顯。3、融合信息技術教學,使學生方便交流。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說課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