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學會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重點) ②理解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和氧氣,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難點)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總結,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光合作用是初中生物課最重要最難的部分,學生的閱歷和知識有限,理解很困難,在講解的時候多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的講解。 課前準備: 教師:盆栽天竺葵、黑紙片、曲別針、燒杯、曲別針、燒杯、培養皿、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鑷子、火柴、酒精碘液等試驗器材和物品是否完備;制作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一、溫故知新: 1、科學探究的過程分哪六步? 2、設計探究實驗應注意哪些問題? 3、我們在小學社會課中所接觸到的淀粉有什么特性?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小紅在草地里玩,把面包揉碎撒在草地里,媽媽看見了問:為什么?小紅說:“給小草吃面包。”她媽媽說:“小草不吃面包,喝點水,曬曬太陽就飽了。”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并踴躍發言 以問題引起學生興趣。 引導探究 層層推進 光合作用的發現: 1.亞里士多德的經驗推測 2.1771年普里斯特利的實驗 3.1779年英格-豪斯的改進實驗 4.1864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的實驗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做這個實驗,請同學們翻到教材P54頁,共同分析: 探究一 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實驗思路: 1.這個實驗首先要證明綠葉能制造淀粉,那怎樣驗證葉片中的物質是不是淀粉呢,如何才能證明葉片中的淀粉是光照的時候產生的呢? (淀粉有一個特性就是遇碘液會變藍,可以觀察是否變藍來判斷是否是淀粉,首先要將葉片中的原有的淀粉消耗完) 2.是不是必須有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如果只設置一組有光的實驗裝置行嗎?那么應該怎么樣?(設計對照實驗)怎樣設計,變量是什么?(光,一組有光,另一種無光) 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嗎? 做出的假設是什么?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光是綠葉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陽光照射→酒精脫色→漂洗→滴加碘液→漂洗→觀察 自學教材54頁、55頁的實驗步驟,想一想每一個步驟為什么要這樣操作? 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是為什么? 經過一晝夜就能把葉片里面原有的有機物運走耗盡。 2.為什么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 點撥:為了驗證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所以要設計對照實驗,變量是光,其中見光的叫對照組,遮光的叫實驗組。 3.為什么把葉片脫色?脫成什么顏色?用什么脫色?用酒精脫色時為什么要隔水加熱? 4.為什么要滴加碘液? 5.師生共同總結實驗步驟: 暗處理→部分遮光→陽光照射→酒精脫色→漂洗→滴加碘液→漂洗→觀察 實驗現象:見光部分變藍,遮光部分不變藍。 實驗結論:①見光部分變藍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 ②遮光部分不變藍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課堂練習: 1.根據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回答。 (1)此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 (2) 實驗前,要將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 (3)將暗處理過的天竺葵的一片葉部分遮光后,將植物放在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然后摘下這片葉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其目的是 。 (4)此實驗的變量是 。 (5)下圖是用酒精處理的葉片,A是遮光部分,B是見光部分。用清水沖洗葉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變藍色的是 。此實驗說明了綠葉只能在光下產生 。 2.小明分別在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植株同一部分的三個葉片,用酒精脫去葉綠素滴加碘液后發現,三片葉子的顏色不一樣,你覺得哪片葉子的顏色最深? 學生積極思考 學生通過老師的點撥理清實驗的思路 學生積極思考,弄清每一個步驟的目的 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及時的鞏固知識 科學家探尋之旅,便于學生了解光合作用的發現史。 實驗的思路要將清楚,使學生更好的融入探究的問題,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組織交流 點撥建構 探究二:驗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我們都知道生物的呼吸離不開氧氣,那么生物所需的氧氣都是從哪來的呢?植物的光合作用 本實驗探究的問題: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嗎? 作出的假設是: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實驗思路: 1.用排水法收集金魚藻產生的氣體。 2.收集到氣體后還要驗證它是否是氧氣,怎樣驗證?想一下氧氣有什么特性?(助燃)怎樣設計? 實驗步驟: 1.學生觀看實驗視頻 2觀察實驗現象:植物慢慢開始釋放氣體,氣泡不斷的向上冒,同時把試管里面的水排到大燒杯中。 3在氣體收集到試管的一半時,把快要熄滅的細木條插進玻璃管內。 實驗現象:細木條復燃了 實驗結論: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理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這個實驗原理較容易理解,通過實驗視頻學生很容易掌握知識。 課堂達標檢測題 1.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讓葉片( ) A.合成淀粉??? ?????C.產生二氧化碳?? B.將淀粉運走耗盡??? ??D.產生氧氣 2.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將天竺葵黑暗饑餓處理一晝夜后,用黑紙對葉片的一部分進行兩面遮蓋,光照一段時間,經酒精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變藍的部位是(? ) A.被遮光的部分 C.只是葉片的邊緣變藍 B.見光的部分 D.整個葉片都變藍 3.小明穿著白色褲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褲子沾上了綠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將綠色汁液洗去的是( ) A.自來水??? ??????B.酒精 C.肥皂水??? ????? D.沸水 4.要保證城市市民每天都能獲得新鮮的氧氣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多蓋高樓、居住在高層 B.每戶一個四合院,使空間擴大 C.多種草坪和花草樹木 D.美化環境,增加美術作品和廣告 學生獨立完成測試 讓學生更真實的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效果. 1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