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七課 看社會 辨是非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在社會生活中積極追求真、善、美,自覺抵制假、惡、丑,做一個正直的人。2.能力目標:增強是非善惡觀,提高分析辨別能力。3.知識目標: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惡,懂得是非善惡對社會的不同影響。第一框 生活中有是非善惡一、生活中的是非善惡1、感受體驗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情境活動一:感知生活中的是非善惡(見教材P80頁)請你來分辨:①上述行為,屬于真、善、美的是:②屬于假、惡、丑的是:觀察周圍的社會,列舉:(見教材P81頁材料)體現真、善、美的現象:體現假、惡、丑的現象:2、真、善、美的關系 閱讀P81相關鏈接材料二、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1真、善、美對生活的積極影響(在課本上標下來)情境活動二:感悟真善美(見教材82頁材料)(1) 回想一下,自己有過服務于他人和社會的經歷嗎?感受如何?(2) 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的事跡,討論他們的事跡對社會和個人的積極影響。寫一寫:自己還知道哪些頌揚真、善、美的名言警句?把它們寫出來。2、假、惡、丑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情境活動三:曝光假、惡、丑(見教材P83頁材料)分析漫畫中的這些行為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情景活動四:(見教材P84頁材料)想一想:王賓是怎樣走上“絕路”的?鞏固練習:1.《巴黎圣母院》是闡釋真、善、美 與假、惡、丑的范本。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爾達是一個外在美與內在美的集合體。敲鐘人加西莫多外貌奇丑,內心善良。而副主教佛羅洛則是一個披著宗教外衣的惡魔。這告訴我們( )①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惡、丑?、谖覀円岣叻智迨欠巧茞旱哪芰Α、凵钪械氖欠巧茞菏菑碗s的?、苌钪械氖欠巧茞簺]有嚴格的界限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2.七年級(2)班的王亮和高朋是好朋友。有一天,王亮告訴高朋說,他和班里的幾個男生找到了一個很隱蔽的網吧,別人很難發現,王亮讓高朋放學后一起去玩,高朋左右為難。他應該( )A.去,否則會失去好朋友的友誼B.不能去,要立即告訴老師C.不能去,但先不急于告訴老師,先做做王亮的工作,讓他認識到這樣做的危害D.近墨者黑,和王亮斷絕關系,各走各的路3.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些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扭曲。有的人信奉“金錢至上”,變得利欲熏心,造假售假、坑蒙拐騙,成了金錢的奴隸,走上了違法犯罪的深淵;有的人迷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慷國家之慨,以國家、人民的利益換取個人私利;有的人崇尚那種“自由”的生活方式,生活在醉生夢死之中,“黃、賭、毒”成了他們追逐的目標。這些人的行為( )①危害社會秩序,敗壞社會風氣 ②對一些人,尤其是意志薄弱者會產生相當大的消極影響 ③既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又給自己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④說明加強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設是完全必要的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4.遼寧省一位初中女學生看到一個人因突發事故倒在地上而無人相救時,她勇敢地站出來呼吁旁邊的人營救這個不幸者。但周圍的幾十個圍觀者竟然無人伸手援助,她只好打電話向警方報警,受傷的人得救了。從這個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 )A.社會生活中有是非善惡B.社會風氣越來越糟糕C.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會變得越來越只顧自己,而不管他人D.具有高尚道德覺悟的人只是少數第二框——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一、要明辨是非善惡情境活動一:一位社會學家說:“學會做人,學會辨別是非善惡,比學習專門知識顯得更為重要,一個‘德盲’遠比一個文盲對社會更具有負面效應?!?br/>想一想:這句名言能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思考解決:明辨是非善惡有何重要意義呢?(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惡?)情境活動二:讀一讀:教材P85頁閱讀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情景活動三:李帥的教訓(見教材P85頁材料)議一議:①李帥走進少年犯管教所的原因是什么?②我們從中應該吸取什么教訓?活動四:見教材P86頁鏈接材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正直的形象,從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歸納總結:明辨是非善惡有何重要意義呢?(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惡?)(在課本上標下來)二、訪談: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我們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1、生活中有是非善惡,但在判斷是非善惡時是比較困難的,要想對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必須要有正確的判斷標準,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標準才是正確的判斷標準呢?活動一:讀圖:“任長霞在執行任務”;“徐洪剛為群眾簽名”想一想:他們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是什么?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們是怎么做的?(每個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都是不同的,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是我們社會中每一個人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每一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不論人們以什么標準來判斷是非善惡,只要不符合基本道德規范的行為,就不符合真、善、美的要求,就是錯誤的,是必須加以譴責的和唾棄的。因此,我們的言行要符合基本道德規范的要求,我們要以此來規范自己的行為。)2、小記者:(1)明確了判斷的標準,是否就一定能對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判斷呢?(2)要怎樣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呢?情境活動三:辨一辨 說一說(見教材P88頁材料)(此題寫在課本上)①這些表現反映的是非善惡標準有什么不同?②如果當時自己在場,會怎樣做?3、小記者:生活中,有的人不是不明確是非善惡的標準,也不是沒有辨別能力,為什么還會做出違背道德和法律村的事情呢?情境活動四:(見教材P88頁)議一議:李峰應該怎么做辦?歸納總結: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我們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標在課本上)鞏固練習:1、近年來,中學生離家出走正逐漸呈現上升趨勢,學生把“離家出走”當成“闖世界”,當成樂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好男兒志在四方,中學生應該出去闖世界 ②青少年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差,離家出走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③青少年離家出走既有當前學校教育的責任,也有家庭教育不當的原因 ④青少年學生應增強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過積極健康的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2、“學會做人,學會辨別是非善惡,比學習專門知識顯得更為重要,一個‘德盲’遠比一個文盲對社會更具有負面效應?!边@段話說明( )①良好的道德品質對一個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對社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重要 ④學會辨別是非善惡很重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3、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我們首先要( )A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B把握正確的判斷標準C積極尋求大人的幫助 D不加選擇,順其自然。4、判斷生活中是非善惡的標準有( )①道德標準 ②法律標準 ③以是否對個人有利為標準 ④以個人好惡為標準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5、一天下午,小新找到老師說:“我的好朋友張鳴跟我說,去一個很刺激的地方去玩,我明知道不該去,可又不知怎樣拒絕,怕傷害我們之間的友誼。老師,我該怎么辦?”假如你是老師,該怎么開導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