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2.2·創新永無止境第二課創新驅動發展第二框創新永無止境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我國科技創新的現狀;識記創新精神的表現;(2)知道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3)知道萬眾創新的重要性及對我們的要求;(4)理解堅持創新發展的必要性。(5)懂得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要性和舉措;能力目標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指導自己的行為。情感態度培養和弘揚創新精神,激發創新的熱情,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教學重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教學難點理解創新精神。合作探究提綱1、我國科技創新現狀:成就、問題2、我國為什么要重視科技創新?3、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4、教育的重要性。5、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原因和做法。6、創新精神的表現7、創新時代,如何正確對待知識產權?探究分享九年級(2)班的小明看完這段視頻后,他認為:我國的科技改變了美國主導局面,已經成為創新強國了。你覺得他說的對嗎?結合課本知識談談我國科技創新現狀。一、創新強國1、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回顧舊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②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優勢)新知講解你還知道我國取得的哪些其他科技成就?C919大飛機中國高鐵世界領先射電望遠鏡港珠澳大橋開通創新型國家中國發展經濟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30%50%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70%59.5%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瑞士第一,美國第三中國十四③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還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劣勢)為什么建設創新型國家?P20①-③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優勢)P20③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差距)P20知識歸納1995黨和國家首次提出科教興國戰略1997黨的十五大提出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2001《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2006《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出臺2015國家制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2016《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我國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2020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對我國在科技現狀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小組探究:(1)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3、我國應該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海水稻”種植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1號”我國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視頻:科教興國戰略最近幾天(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帶隊到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均與各所高校的專家進行了座談,討論話題涉及校企深入合作,科研產業的深度融合,培育高科技創新人才,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等。同時有分析認為,任正非此次高校之行透露出兩個重要信號:其一,上海將成為華為發展的重要戰略之地;其二,華為正計劃通過高校等挖掘、儲備各業務領域人才,助力芯片自主、人工智能產業壯大等。任正非頻頻拜訪高校,傳遞了哪些信號??漫畫:兒子會寫字就行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創新強國材料一:2019年5月28日,教育部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全國控輟保學暨農村學校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總結交流各地控輟保學和農村學校建設工作經驗做法,分析研判形勢,對控輟保學和農村學校建設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以確保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為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奠定堅實基礎。材料二:2020年6月11日,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行2020年開學典禮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教育戰線要重點瞄準教育脫貧攻堅、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三大目標,集中精力攻關,確保“收官之年”圓滿收官。國家為什么如此重視教育脫貧攻擊、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國家重視教育的原因教育的重要性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人口-教育=沉重的包袱人口+教育=豐富的資源創新強國在北斗建立之初,當時的歐美國家,為了不過度依賴美國的GPS,2003年便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共同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雖然當時中國正在進行北斗導航系統的研發工作,但2004年中歐正式簽署技術合作協議,中方依然承諾投入2.3億歐元的巨額資金。盡管中國對伽利略項目,從行動上證明了誠意,可是歐洲國家還是不信任中國,甚至提出,讓中國花錢卻不讓中國參與伽利略核心技術研究的荒唐要求。中國拒絕之后,在2007年歐洲將中國踢出了伽利略項目。上述材料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國家為什么要設立最高科學技術獎?①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②在我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3)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我國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二、萬眾創新有同學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和科學家的事,跟其他人無關,你認為呢?你聽說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視作中國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雙引擎"之一。李克強說,只要大力破除對個體和企業創新的種種束縛,形成‘人人創新’、‘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中國發展就能再上新水平。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含義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萬眾創新:創新不唯年齡、不唯學歷、不唯職業,每個人都是創新者,都向往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大眾創業:創業不分男女、不分城鄉、不分行業,每個人都是創業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每個人都是創造者,都享有時代賦予的創造機遇。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新不唯年齡。“蛟龍號”載人深潛項目總設計師徐芑南,66歲重返工作崗位,77歲評上院士,創造中國載入深潛記錄。創新不唯學歷。農民工趙正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苦心鉆研15年,發明了高效、節能、環保的新型塔基,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每個人都是創新者、創業者,都向往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2.如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不唯職業。“金牌工人”許振超,從一名普通工人自學成為“橋吊專家”,使“振超效率”聞名遐邇。(2)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從發明專利數量看,企業在創新中扮演怎樣的角色?“蛟龍號”載人深潛項目總設計師徐芑南,66歲重返工作崗位,擔任“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77歲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81歲仍在不斷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創新不唯年齡、不唯學歷、不唯職業創業不分男女、不分城鄉、不分行業(1)在這些人身上體現了什么精神?(2)談談你對創新精神的認識。(3)個人和企業在創新成果的轉化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中央電視臺播出《我愛發明》欄目,是鼓勵全民以智慧立業,傳達“發明改變命運,智慧創造財富”的理念。是國內首個鼓勵國人通過自己的發明創造創業的電視節目。(2)有人說:“科技創新既需要關鍵人物的開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團隊的接續積累。”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說說你的理由。閱讀P26-27頁的探究與分享。探究與分享(1)從裘法祖、吳孟超和王紅陽三代人的創新事跡中,你感受到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力量?他們對文明成果的傳承與發展,使我感受到薪火傳承,敢于承擔社會責任,銳意進取、敢于創新的精神力量。我同意這個觀點。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科技創新需要關鍵人才敢為人先、敢于冒險、舍我其誰、敢為天下先的信心、勇氣和能力;科技創新還需要發揮團隊精神和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加強溝通與合作。探究五:創新精神閱讀P26-27的“探究與分享”,思考:從裘法祖、吳孟超和王紅陽三代人的事跡中,并結合視頻說一說他們身上的精神的表現和目的分別是什么?創新精神的表現:表現為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表現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共同合作的團隊精神,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我國為什么要鼓勵萬眾創新?(3)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學習相關法律,如制作權法、專利法等。。未成年人也擁有知識產權。拒絕購買盜版產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對自己的發明創造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保護。保護知識產權小貼士(4)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2、如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①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②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企業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科技。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3.創新的目的是什么?4.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創新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認可,讓我們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我們今天播下創新的種子,明天定會收獲豐碩的果實。(1)增強創新意識。養成勤于思考,積極探索,勤動手、勤動腦的良好習慣。(2)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3)積極參加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社會實踐活動。(4)培養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我們青少年如何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要求?創新永無止境創新強國我國科技的現狀建設創新型國家教育的重要性萬眾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企業是創新的重要力量創新精神的表現如何對待知識產權創新的目的一、單項選擇題1.【2020·四川巴中】高速鐵路建設走向世界,第二艘國產航母出海試航,“嫦娥四號”成功探月……我國系列高新科技成果說明()A.我國科技總體實力已經位居世界前列B.我國科技水平已全面超越發達國家水平C.我國已經在各個重要領域掌握核心技術D.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D2.“云端”會議、遠程辦公、智能施工、直播賣貨、機器人配送……疫情防控中現出眾多以高效、便捷、共享為特點的新業態、新模式,這看似“應急之舉”,實則是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這些新業態、新模式()①創造出了更多元、更豐富的新技術②為應對疫情的沖擊提供了有力支撐③讓我們牢牢把握化危為機的主動權④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發揮引領作用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D3.“劍網2019”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刪除侵權盜版鏈接10萬條,收繳侵權盜版制品1075萬件,查處網絡侵權盜版案件450件。這()①凈化了網絡版權環境②保護了相關企業和個人的知識產權③杜絕了侵犯公民知識產權的行為④有助于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提高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C4、“不需要陽光、雨水、肥料,甚至連土壤也不需要,而是利用計算機、電子傳感系統以及其他智慧農業設施等,對植物生育的溫度、濕度、光照以及營養液等環境條件進行自動控制。這是我國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出現的真實畫面。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因素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靠創新引領③我國“三農”問題已得到根本解決④智能時代需要創新型、技術型勞動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1.【2020·遼寧沈陽】)材料:2020年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如約而至,之風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走出地球搖籃50年的中國航天,從首顆人造衛星一箭三星,從無人實驗飛船到航體那遠太空出艙,從探測繞月飛行到月球背面軟著陸……中國航天事業正大步邁向國際最前沿。(共3分)(1)材料體現我國怎樣的科技現狀?(2分)(2)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得益于我國堅持哪些戰略?(寫出一個即可,1分)二、主觀題答:(1)我國在較短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2)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或科教興國戰略。(寫出一個即可)2.【2020·四川涼山州】(6分)材料一:習近平指出:要發揮我國醫學科研優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主創新道路,加快新冠肺炎藥物和疫苗研發,拿出更多硬核產品。我國政府承諾如果中國的疫苗完成研發,會將其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向全球提供。材料二:目前,雖然我國在某些尖端科技領域取得較大成就,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國應怎樣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答:①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②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答:(1)我國高鐵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我國的高鐵技術走在世界前列;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高鐵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竟爭力,高鐵讓中國體會到創新帶來的自信等。3.【2020·寧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高鐵“金名片”越擦越亮5G信號、無線充電、智能燈光調節、無級變色車窗、無障礙設施……京張高鐵集中了許多“黑科技”,它比復興號更“聰明”,能夠從車站自動發車,在區間自動運行,到站后自動停車。京張高鐵標志著我國鐵路從高速時代邁入智能時代,為中國鐵路發展豎起又一個里程碑。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的智能高鐵,中國鐵路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引進技術、摸索學習到高鐵核心技術完全國產化的歷程。如今的中國已經是高鐵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高鐵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高鐵讓中國體會到創新帶來的自信。(1)京張高鐵為中國鐵路發展豎起又一個里程碑說明了什么?(2)結合材料,談談中國高鐵發展的歷程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啟示。答(2)從自主設計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的智能高鐵,中國鐵路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引進技術、摸索學習到高鐵核心技術完全國產化的歷程。啟示:國家:①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②重視教育的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等。企業:加大投入研發的力度,不斷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發揚自強奮斗、敢于突破的精神;注重人才的培養等。或社會: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創新的重要性;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等。或青少年:要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向科技工作者學習,勇于探索,大膽質疑,積極參加一些科技實踐活動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創新永無止境.pptx 中國技術創新首次.mp4 神舟十二成功發射.mp4 科教興國戰略.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