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備考2022】浙江社會·法治三年中考兩年模擬分類精編12——中國古代史(二)1.(2021·臺州)觀察下列一組圖片,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相國統一???????????????????????????B.?中外交往???????????????????????????C.?民族團結???????????????????????????D.?抵抗侵略2.(2021·寧波)有學者認為,古代絲綢之路不僅使中國的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貢獻還在于溝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①中國指南針傳入朝鮮②羅馬的玻璃器皿等傳入中國③中國茶葉、瓷器等遠銷美洲④中國活字印刷等技術傳入歐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杭州)某校舉辦“百件文物講述浙江故事”圖片展。下圖為“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文物介紹。據此推測(???)①該文物出土于黃河中游地區②河姆渡居民已開始了家畜飼養③該文物是舊石器時代的器物④河姆渡居民已經能夠燒制陶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1·嘉興)張蔭麟在《中國史綱》中說:“嚴格地說封建的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中國古代與張蔭麟所說的“封建的社會”相適應的制度是(???)A.?禪讓制???????????????????????????????B.?分封制???????????????????????????????C.?郡縣制???????????????????????????????D.?刺史制5.(2021·嘉興)某校史學社的同學參與了市博物館貨幣展的布置。圖所示貨幣按其發行的先后順序呈現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6.(2021·溫州模擬)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內涵豐富,且影響世界文明發展。下表所列信息,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宣政院;轉輪排字盤;《馬可?波羅行紀》②“天可汗”;《金剛經》;鑒真東渡③西域都護府;《史記》;絲綢之路④改土歸流;《農政全書》;鄭和下西洋A.?①④③②???????????????????????????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7.(2021·海曙模擬)元朝設宣政院,明朝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清朝在承德建避暑山莊。其共同目的是(???)A.?加強文化專制???????????B.?抵御沙俄的侵略???????????C.?加強對南方的控制???????????D.?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8.(2021·海曙模擬)“不是張騫通異域,安能佳種自西來?”一支支駝隊馱著茶葉、桃、梨等去了西域,又馱著苜蓿、石榴等來到中原。這反映了絲綢之路的開通(???)A.?鞏固了國家統一?????????B.?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C.?促進了物種交流?????????D.?改變了古代經濟結構9.(2021·北侖二模)下圖是不同時期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圖中出現甲、乙所示狀況分別與下列現象有關(???)A.?百家爭鳴???????????????????????????B.?焚書坑儒???????????????????????????C.?百家爭鳴???????????????????????????D.?焚書坑儒10.(2021·北侖二模)判斷下列歷史影視劇、主人公及其功績相符的一組是(???)A.?《秦始皇》--贏政--統一文字,把隸書作為全國的標準文字B.?《漢武大帝》--漢武帝--加強監察制度,設立“御史大夫”C.?《貞觀長歌》--唐太宗--加強中央集權,創立科舉制D.?《康熙王朝》--康熙帝--抗擊沙俄侵略,取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11.(2021·慈溪模擬)下列關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處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都結束了政權分裂局面,完成了全國統一②都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權③我國歷史上國力最強盛的王朝④都進行了制度創新,加強了中央集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21·上城模擬)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下列文物象征顯赫身份和權力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2021·桐鄉一模)歷史學家呂思勉在《中國通史》中指出:“唐朝開國之君雖為寓祖,然其事業,實為太宗做的。……歷史上記載他的治跡,至于行千里者不赍糧,斷死刑歲僅39人,這固然是粉飾之談,然其時天下有豐樂之實,則必不誣的了。”由此可見,呂思勉(?????)。A.?肯定唐朝開元時期國家的強盛?????????????????????????????B.?否定“貞觀之治”的實際存在C.?肯定李世民對唐代興盛的貢獻?????????????????????????????D.?否定李淵是唐開國之君的說法14.(2021·桐鄉一模)嘉興子城是嘉興歷代府衙的所在地。據考證,子城始建于公元231年。嘉興子城歷史的開端是在(?????)。A.?東漢時期??????????????????????????B.?西晉時期??????????????????????????C.?三國時期??????????????????????????D.?南北朝時期15.(2021·桐鄉一模)中國古代史上伴隨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科技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涌現了一批影響深遠的農學著作。下列古籍屬于農學著作的是(?????)。①《黃帝內經》???②《本草綱目》??③《齊民要術》???④《農政全書》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6.(2021·甌海模擬)某校九年級歷史與社會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了如下一組歷史事件,最恰當的主題是(???)①北魏孝文帝改革②文成公主進西藏③元朝開始形成回族④清朝設置伊犁將軍A.?中央集權的加強???????????B.?我國古代邊疆治理???????????C.?對外的聯系與交往???????????D.?民族交流與融合17.(2021·甌海模擬)《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今開封)“茶坊每五更點燈”,“朱雀門外除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這一生活場景表明當時(???)A.?市已經遍布城內各處B.?商業活動不受時空限制C.?市民均以喝茶為消遣D.?朱雀門外是茶葉集散地18.(2021·甌海模擬)《漢書》記載:“漢因循(秦制)而不革,明簡易,隨時宜也,……其后頗有所改”。較之于秦,兩漢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改”表現在(???)①廢除丞相制度②頒布推恩令③建立刺史制度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2021·龍灣模擬)時代造就英雄。下列人物生活的時代對應正確的是(???)①畢異??②孔子??③李時珍??④賈思勰夏商周→(???)→秦漢→(???)→隋唐→五代十國→(???)→元→(???)→>清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②①④20.(2021·平陽模擬)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終沒有中斷、連續發展至今的文明。以下所列的中華文明成就中,正確的是(???)①《傷寒雜病論》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基礎,是西漢醫學家華佗所著②《農政全書》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③唐朝末年,火藥被廣泛應用于戰爭④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1.(2021·寧波)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古籍記載歷史]《史記》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的記載。[文物見證歷史][發展創造歷史]習近平主席指出,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1)《史記》記載的這些舉措出現在哪一朝代?對國家的發展具有什么重要意義?(2)上述文物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如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融?(3)綜合上述信息,談談你對中華民族人“從多元走向一體”的理解。22.(2021·寧波)寧波,八千年來,向海而生;一千二百年間,臨水而建;四十多年來,以港興市。通江達海,因水得名的寧波,譜寫了一部城市發展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余姚井頭山遺址,距今8000余年,出土了多件陶器、木器、骨器、木槳等物件,特別是發現了60多件用大型牡蠣殼加工磨制的耜、鏟、刀、勺等貝器。材料二:寧波,舊稱明州,唐朝長慶元年即公元821年,三江口城址落成,距今1200周年。(1)根據材料一推測寧波先民所處的歷史時代及生產生活狀況。(2)依據材料二說明寧波在此建城的有利條件。(3)在“紀念寧波三江口建城1200周年”班會課上,對于寧波城市的發展,小寧與小波發表了各自的觀點。請你任選一個觀點,用所學知識提供論據。小寧寧波港城在唐宋元時期興盛發達,卻在明清時期一度衰落。小波改革開放后,寧波“因港而興”,高速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23.(2021·金華)回望農耕文明,厚植“三農”情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戰國中國進入鐵器時代,開始出現鐵農具,并已使用①。漢代鐵農具數量大大增加,出現了曲柄鋤、大鐮、耬車等新式農具。魏晉南北朝南方相對北方較為穩定,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太湖、鄱陽湖和洞庭湖流域,是當時的重要糧倉。唐代改進耕作技術,出現了②和筒車,糧食總產量持續增加。宋代江南地區處于長期相對和平的環境,農業發展很快,③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材料二:中國古代封建政府確實減輕農民納稅應役負擔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是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時期……第二個黃金時期是唐太宗統治的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摘編自陳明光《中國古代的納稅與應役》(1)請將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③處填寫完整。(2)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能印證材料二說法的相關史實。(3)根據上述材料,概括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因素。24.(2021·杭州)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賈思勰在某農書中總結了我國古代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以下為該書內容節選。材料二:正是由于在歷代王朝末期.封建統治者對農民的橫征暴斂加速土地兼并等緣由《農民逐漸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基,逐步走上了反抗道路……王朝建立伊始,較為有意識地汲取前王朝滅亡的教訓。適當地照顧到社會底層民眾的利益訴求……提倡輕徭薄賦,王朝逐漸進入興盛時期。——余麗、王高陽《春秋戰國時期糧食安全思想的傳承與當代戰略選擇》(1)這本書最有可能是哪本農書?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材料所反映的生產經驗并簡述該書的影響。(4分)(2)材料二中,作者認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興盛與滅亡的原因分別是什么?請各用一則史實加以例證。(4分)25.(2021·婺城模擬)我們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為實現并維護國家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人統一,此期間有極關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為中國民族之摶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摘編自錢穆《國史大綱》材料二:元創立???制度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這一制度體現的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主輔結合,明顯優于單純的中央集權或單純的地方分權。從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態有過紛紜繁復的變化……這種因時而異的變化只是為了更好地發揮這一集權的功能罷了。因此盡管從表面上看歷代行政區域廢置紛繁,分合靡定,卻無根本的變動。——據《元代???制的特點與歷史作用》《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等資料整理材料三:清廷在全國的統治穩定下來后,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同外部侵略勢力和內部分裂制據勢力的一系列重大斗爭,終于建立起空前統一和鞏固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在統一西北過程中,既用軍事征伐,也利用同信喇嘛教進行招撫,取得了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在政治上的優勢,為戰勝西北部多次叛亂和最后完成統一創造重要條件。清朝前期強大統一國家政權的出現,為近代中國奠定了疆域基礎。——摘編自姚太忠、米云昌主編《簡明中國史》(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作者關于“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的觀點,并說明理由?(2)將材料二空白處填寫完整,并根據材料二回答為什么說歷代地方管理制度無根本的變動?(3)根據材料三聯系相關史實,談談對劃線句子的理解?參考答案1.B2.C3.C4.B5.B6.D7.D8.C9.B10.D11.B12.B13.C14.C15.D16.D17.B18.C19.C20.B21.(1)秦朝。有利于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利于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2)①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實行唐蕃聯姻,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②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或國家歸屬感、民族認同感等)。(3)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組成,是一個大家庭,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歷史上中國疆域內的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貢獻;中華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等。22.(1)新石器時代。先民使用磨制的生產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掌握制陶等技術,可以儲存與烹煮食物;先民捕撈或食用海產品等。(2)地形: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水源:河流密布,水源充足。交通:河流交匯,水運便利。軍事:依江傍水,天然屏障等。(3)小寧的觀點。論據:寧波在唐宋元時期對外交往頻繁,貿易發達,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明清時期,因倭寇等外敵的侵擾,朝廷實施“海禁”閉關鎖國的政策,寧波港城曾一度衰落。小波的觀點。論據:寧波是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寧波瀕臨東海,海岸線曲折漫長,擁有深水良港;寧波-舟山港建成為世界級大港等。23.(1)①牛耕巴②曲轅犁·③水稻(2)漢文帝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連續12年免除全部田稅.把每年服徭役改為三年一次﹔或漢景帝將田租定為三十稅一。唐太宗重視發履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和勞役。(3)積極的國家政策:相對和平穩定的環境:#作技術的革新:新作物的引進和培育。24.(1)(齊民要術)。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不誤農時。這部農書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統治者吸取前王朝滅亡的教訓,提倡輕徭薄賦,王朝興盛;統治者橫征暴斂.激起民眾的反抗,王朝滅亡。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賦稅和勞役,開創“貞觀之治”;隋煬帝不恤民力,導致農民起義爆發,使隋朝統治面臨瓦解。(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25.(1)同意說,秦奉行法家思想,并分焚書坑儒,結束百家爭鳴的局面,這種以思想統一維護統治統一的做法,奠定了我國歷代學術思想服務于政治統治的基礎。或否定說,中國學術思想的奠定當在漢朝。漢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議,以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此后,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2)行省制;中央集權的屬性未發生變化(或都是地方服從中央,中央對地方的控制)(3)①同外部侵略勢力斗爭:康熙帝武力反擊沙俄,兩次取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簽訂《尼布楚條約》,在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為中國領土。②同內部分裂割據勢力的斗爭: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叛亂(或乾隆時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穩定了西北邊疆地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③清朝實行懷柔政策,加強了民族感情,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清朝前期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維護國家統一,奠定了我們今天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