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備考2022】浙江社會·法治三年中考兩年模擬分類精編16——19世紀中后期的中國(二)1.(2020·嘉興)從圖4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是(??)A.?內憂與外患???????????????????????B.?落后與變革???????????????????????C.?變法與圖強???????????????????????D.?屈辱與抗爭2.(2019·寧波)美國歷史學家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一書中描述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低到只是保護了獨立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了。”“國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現在(???)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D.?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3.(2019·紹興)“向海而興,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為海制。”下列能印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有(???)①張騫通西域???②新航路開辟③雅克薩之戰???④鴉片戰爭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4.(2019·金華)面對亡國滅種的危局,中華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國侵略,一面開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下列對這期間歷史事件之間關系的敘述,符合史實的是(???)A.?鴉片戰爭爆發是虎門銷煙的導火線??????????????????????B.?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導致辛亥革命的發生C.?《馬關條約》的簽訂引發了公車上書??????????????????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后掀起了洋務運動5.(2021·麗水模擬)林則徐、魏源、容閎是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主張。據此以下選項中不符合史實的是(???)A.?林則徐收集有關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和國際知識,匯譯成《四洲志》等書籍B.?魏源注意收集外國史地知識,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海國圖志》一書C.?容閎的《使西紀程》客觀記述了所見所聞,有分析西方長處的言論D.?林則徐前往廣州禁煙,在虎門海灘公開銷毀,向世界表明清政府禁煙的決心6.(2021·婺城模擬)1895年,日本終于拿到了想要的《馬關條約》,西方政界議論紛紛。下列西方政界的議論符合史實的是(???)①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了????②英國:伙計,我們的工廠可以建到中國去了③德國:中國的辛亥革命真是失敗????????④俄國:我們可以在東交民巷設大使館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21·濱江一模)下圖是小濱同學關于近代中國簽訂的喪權辱國條約的課堂筆記。根據筆記內容,排序正確的一項是(???)《①條約》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②條約》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拆毀大沽炮臺《③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④條約》把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8.(2021·溫州模擬)有人曾對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戰爭發出感慨:“從前我們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刻,這是多么大的恥辱!”這場戰爭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9.(2021·上城模擬)“經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洋務運動的成果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證明并不能如此挽救中國。中國開始進入從政治層面救國的階段。”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歷史事件是(????)A.?戊戌變法????????????????????????B.?新文化運動????????????????????????C.?國民革命運動????????????????????????D.?土地革命10.(2021·鄞州模擬)史學家陳旭麓認為:“維新變法期間,第一批具有近代意義的知識分子已經出現……他們向西方追求真理,為中國尋找出路,成為最自覺地承擔時代使命的社會力量。他們……為廣開中國的民智而介紹西方的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這說明此次運動(???)A.?開始了中國近代化進程???????????????????????????????????????B.?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D.?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發展自己11.(2021·慈溪模擬)近代化,在中國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以下事件直接推動中國向民主政治轉型的有(???)①洋務運動②戊戌變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運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2021·桐鄉一模)“上海能人方舉贊,興辦發昌新路闖;購置車床造機器,火輪氣錘日夜響。”此打油詩反映了(?????)。A.?外商企業首先在通商口岸興起?????????????????????????????B.?洋務派興辦新式民用工業C.?民族資本家成為新興政治力量?????????????????????????????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13.(2021·甌海模擬)近代中國某條約附件中有如下條款:“如再有怙惡不悛之徒,私立、擅入仇視各國人民各會,持械格斗,公然劫掠,(清政府)將首從各犯,嚴密查拿,盡法懲治,決不寬貸。”此條約應該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4.(2021·龍灣模擬)某條約簽訂后,近代愛國人士黃遵憲寫道:“敲骨吸髓,輸此巨款,設機造貨,奪我生產”可見,此條約是指(???)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5.(2020·臺州模擬)有學者在評價洋務運動時指出:“當時中國并非一個近代化國家,政府不是一個近代化的國家政府,用舊有思維定式去帶領整個國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場悲劇。”該學者旨在說明()???????????A.?中國不具備近代化的客觀條件B.?中體西用完全脫離了中國實際C.?政治體制改革是近代化的前提D.?洋務運動失敗具有內在必然性16.(2020·嘉興模擬)1904年,錢穆進新式小學——無錫蕩口鎮的國語學校,受到的一大觀念沖擊就是老師錢伯圭告訴他:《三國演義》等書可勿再讀,因為此書開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說明當時(??)A.?傳統大統觀念已經瓦解???????????????????????????????????????B.?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廣泛傳播C.?推翻清王朝成為社會共識????????????????????????????????????D.?近代民族國家觀念影響中國17.(2020·杭州模擬)《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這場戰爭”指的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8.(2020·嘉興模擬)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戰敗無可置疑地證明了滿人無力應付時代的挑戰,自強運動那種表面化的現代化,無法使江河日下的統治獲得新生。”符合這一論述的歷史過程是(??)A.?從禁煙運動到鴉片戰爭???????????????????????????????????????B.?從洋務運動到甲午戰爭C.?從維新運動到義和團運動????????????????????????????????????D.?從戊戌變法到清末新政19.(2020·嘉興模擬)19世紀晚期,有一種從西方引入的理論不僅解答了中國為何敗——因劣,而且提出了解決的路徑——即爭。該理論的引入者是(???)A.?魏源??????????????????????????????????B.?嚴復??????????????????????????????????C.?陳獨秀??????????????????????????????????D.?李大釗20.(2020·嘉興模擬)嚴復在《天演論》中強調該書與“強國保種之事有關”。據此可知,嚴復意在(???)A.?揭露清政府腐朽統治???????B.?激勵變法圖強勇氣??????????C.?顛覆儒學正統地位???????D.?樹立民主革命信心21.(2019·溫州)文明的傳播、傳承和互鑒,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貞觀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歲以下男子服兵役。中書省擬定敕文,文件到門下省,魏征堅持認為不可,沒有簽署,前后來回多達四次。太宗發怒,召見并當面責備魏征……魏征以征稅失信為例,勸說太宗減少稅賦和兵役……太宗說,我的過錯很大。于是收回成命。——據(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八》編譯材料三:中國人……造紙的知識傳入歐洲,1340年意大利出現了第一個造紙的作坊……這就為“知識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志著我們(歐洲人)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1798年,法國人發明了近代第一臺造紙機,大大減少生產的工時與成本。至19世紀中葉,歐洲出現然的大機器生產,實現了造紙生產的近代化過程·。1882年,上海一些商人購置了英國的造紙機、切紙機等,建立機器造紙廠,開始改變中國長期以來手工造紙的局面。——摘編自潘吉星《中國造紙史》等(1)讀材料一圖,歸納中國造紙術傳播的特點。(2)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根據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國之道。(3)有學者認為“文明因互鑒而發展”,請根據材料三,以造紙技術的發展為例加以論證。22.(2019·嘉興)留學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630年,日本派遣第一批遣唐使來唐……渴望采納中國文化和政治模式。649年,日本朝廷發動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將日本重建成一個在法律、軍事制度等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陸威儀《世界性的帝國:唐朝》材料二: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吞噬顛覆,國家民族處境險惡。一些知識分子曾通過變法救亡圖存,但愛國愿望破滅。清延也感到按照日本模式改革,不失為遏止民主革命發展的最佳途徑,于是派學生赴洋。但留日學生在學習日本和西方的過程中進一步覺醒,走上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新路。——摘編自丁煥章《試論留日學生運動》等材料三:至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出國留學生遍及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達到24萬人。2004年中國出國留學生高達70萬人。2017年共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生在中國高等院校學習,規模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在10%以上。——摘編自李喜所《百年留學潮與中國現代化》等(1)據材料一指出日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2)據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留日學生走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新路”的原因。(3)分析材料三中的中外留學交流趨勢。23.(2021·金華模擬)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資料一:清代,漢口鎮是“天下四大名鎮”之一。清乾隆37年(1772年)有居民32209戶,嘉慶18年(1813年)增為36929戶,有“帆檣滿江,商賈畢集”、“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的景象。資料二:(1)根據資料一,從人類文明的視角概括這一時期的特征。而同一時期的大西洋沿岸正在進行著一場影響世界的革命,這場革命是什么?(2)大西洋沿岸的那場革命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巨大沖擊。寫出資料二中有識之士覺醒的圖片及其對應的事件。(3)城市是歷史的見證者。根據資料二,運用所學知識,提煉一個觀點并加以論證。(本題分層賦分,要求史論結合,論從史出,邏輯嚴密。)24.(2021·鄞州模擬)2021年是寧波建城1200周年。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寧波大部屬會稽郡,置鄞、鄖、句章3縣(一說鄞、鄖、句章、余姚4縣)。材料二:寧波鎮海,唐宋時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碇港之一。北宋時,這里制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大船,擁有180名水手的萬斛神舟“震懾夷狄,超冠古今”。這里曾是宋代寧波最繁忙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東則倭人,北則高句麗”“商舶往來,物貨豐衍”。材料三:“寧波幫”形成于明末清初,崛起于五口通商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達到鼎盛。近代中國工商業的風風雨雨,留下了“寧波幫”濃墨重彩的一筆。1916年孫中山先生曾對“寧波幫”企業家作過高度評價:1984年,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進一步發出號召“要把全世界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1)根據材料一,說說秦朝對地方管理的措施及意義。(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寧波在唐宋時期繁華的原因。(3)“寧波幫”崛起于五口通商后,五口通商的歷史背景是什么?請你談談當今“寧波幫”應怎樣更好地“幫寧波"?25.(2021·龍灣模擬)觀清朝興衰,啟后世智慧。[盛世挑戰]材料一:乾隆的軍事功績是非常顯著的,他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自清初起一直困擾清廷的厄魯特部(獨立)問題。1759年,整個東突厥斯坦被平定,隨后軍事占領,在伊犁設置了“總管伊犁等處將軍”……1768年,這個被稱作“西域”的地區更名為“新疆”。——摘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晚清回應]材料二:清廷的努力是隨遇而安的,猶如用新布補舊衣,舊瓶裝新酒一般。他們付出的零零碎碎的努力,沒有實現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性突破。顯而易見,在陳舊的儒家基礎上,無法成功地嫁接近代資本主義與政治革新。——摘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指出材料中乾隆軍事舉措的作用。(2)用史實說明清政府“無法成功地嫁接近代資本主義與政治革新”。(3)對于清朝興衰命運,有史學家得出“對時代挑戰能否做出恰當回應是生存的關鍵”的結論。請你另舉一例加以說明。參考答案1.D2.C3.C4.C5.C6.A7.B8.C9.A10.C11.C12.D13.D14.C15.D16.D17.A18.B19.B20.B21.(1)傳播時間久;傳播范圍廣;主要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2)完善制度、虛心納諫、善于用人、愛惜民力。(3)古代造紙術由中國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到了近代,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的興起,推動造紙術的技術革新和生產效率的提高。19世紀中后期的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機器,創辦近代造紙企業,改變了傳統落后的生產技術。可見,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不斷走向進步。22.(1)學習唐朝先進文化,推動國內改革,仿效唐朝建立中央集權國家。(2)甲午戰爭中國失敗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戊戌變法失敗使更多人認為,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清政府試圖通過學習日本君主立憲進行改革遏止革命;留日學生在留學過程中更多受日本、歐美民主文化影響,接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走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新路。留日學生走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新路”是由多種歷史因素促成的。(3)改革開放后,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增加、范圍擴大;來中國留學人數增加。23.(1)農耕文明的繁盛,第一次工業革命。(2)圖6:辛亥革命;圖7:洋務運動。(3)觀點:武漢見證了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爭史和探索史。24.(1)實現郡縣制。有利于國家統一,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2)唐朝時采取開放的對外政策,積極同世界各國交往;宋朝時,農業、手工業、商業逐漸繁榮,科學技術發明、運用取得重大突破。(3)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和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到寧波投資辦企業,促進寧波經濟發展;積極為寧波捐資辦學,改善寧波的教育條件;起好寧波與國外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快寧波對外交流步伐等。25.(1)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戊戌變法的失敗說明沒有完成政治革新。(3)挑戰,史實,影響示例:雅克薩之戰。清朝在面對沙俄入侵時,采用武力反抗的方式,取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隨后,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邊境。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