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課 型 新授課 課時 教育 教學 目的 知識方面 舉例說出綠色植物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認識到保護綠色植物對維持生物圈動態平衡的意義,提高環保意識. 能力方 面 培養收集資料,處理信息及綜合分析能力. 思想教育 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重點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難點 綠色植物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與氧的平衡;促進生物圈中水循環. 關鍵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義 教法 綜合分析法,資料分析 教具 有關資料 教 學 過 程 師 生 互 動 教材分析與學法說明 組織教學 課前綜藝:1、什么叫傳粉? 2、植物有幾種傳粉方式? 3、什么叫受精作用? 4、果實和種子是如何形成的? 導入新課: 從空中到陸地乃至海洋,從熱帶到溫帶乃至極地,到處都有生物的存在。生物圈中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生物,其中,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節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綠色植物是生命之母 綠色植物是生產者: 活動:分析我們的生活與綠色植物的 關系 舉例樂的日常食品與綠色植物之 間存在的直接和間接關系。 教師提問: 學生思考 學生回答 教師引言。 學生討論 分組討論 回顧光合作用的物質轉化,意義 復習上節課教學內容, 通過分析與交流,使學生們認識到綠色植物對人類及整個生物圈的作用. 著重從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來談綠色植物的意義. 日常飲食種類 直接關系 米飯 間接關系 牛奶 教 學 過 程 師 生 互 動 教材分析與學法說明 舉例說明人類的日常生活與綠 色植物之間存在的直接和間接關系。 通過對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延伸學習本節課知識. 森林:“地球之肺”,綠地:“城市之肺” 綠地,包括工廠綠地、公園綠地、廣場綠地、學校機關綠地、路旁綠地、林蔭道、花園及房前屋后綠地等,是城市里所有綠色植物生長的地方。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各種燃料燃燒及人和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氣,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加。當二氧化碳由原有的0.03%增加到0.05%~0.07%時,就會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呼吸困難;當濃度超過0.4%時,人就會嘔吐;達到 1%時人類就無法生存。據研究,1公頃闊葉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 kg,放出氧氣732 kg; 1公頃柳杉林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硫720 kg;氟化氫氣體通過20米寬的林帶后,其濃度可降低40%以上;1公頃刺槐每日能吸收氯氣42 kg;一般樹木都能吸收鉛,夾竹桃能吸收汞等。1公頃松柏樹或松林,一晝夜可分泌出30~60 kg的殺菌素,足以清除一個中等城市空氣中的各種細菌。據調查,森林內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只有 300~400個,僅為林邊空地的 1%,而林中空氣的含菌量約為城區百貨商店的十萬分之一。 日常生活用品 直接關系 竹椅 間接關系 絲綢 二、維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 氧氣21%,二氧化碳0.03%,78%氮氣 1、1公頃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里,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約1T,釋放氧氣約0、73T; 2、1hm2公園綠地,一天吸收二氧化碳900kg,釋放氧氣600kg. 3、人類的各種活動,工業生產、汽車、輪船的廣泛使用,對森林和草原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引起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失調。 三、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 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 森林能涵養水分。 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 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 小結: 回憶呼吸作用的意義。 學生舉例二氧化碳與溫室效應。 教師出示資料:二氧化碳與溫室效應。 學生討論 回憶蒸騰作用聯系植物的意義. 教師出示生物圈水循環的flashy課件。 學生觀看。 提 高 與 發 展 教 學 反 思 續:一個成年人的呼吸作用,每天需要氧氣約為0.75 kg;城市人均生產和生活耗能需氧量約7.5 kg,這些氧氣40%來自海洋,其余60%由綠地來提供。據此計算;城市每人需要綠地61.5平方米,才能保證城市居民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據日本調查,城市綠地面積低于市區面積60%,城市居民呼吸道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雖然地價昂貴,政府仍要求新建工廠要有20%的綠地,機場、賽馬場必須有30%的綠地。聯合國生物圈生態與環境保護組織已作出規定,城市居民綠地標準為60平方米/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